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人教版下冊三年級數學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8.63K

人教版下冊三年級數學教案(精品多篇)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一

教材分析:

複習的重點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統計,面積以及運用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其他內容也比較重要,也要讓學生理解並掌握。數學廣角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方法,學生只要初步體會集合、等量代換的思想方法就可以了,所以只在練習中出現,加深瞭解。

複習目標:

1、通過總複習,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鞏固,進一步提高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2、通過練習,使學生的計算能力、數感、空間觀念、統計思想,以及應用意識等得到提高與發展。

3、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複習重點:

有關除法、乘法計算,統計知識、面積,以及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複習難點:

能運用所學知識正確分析、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以及統計觀念、空間觀念的培養與加強。

第五課時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用乘法、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課本第115頁的第11、12題,練習二十五的第14~1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用乘法、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的方法,並能較熟練地進行運算。

2、瞭解用乘法、除法可以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加強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口算(出示口算卡)。

5010

8200

400310

56

800 8

255

20xx

555

2、計算。

20307

50612

40085

45063

要求

(1)學生獨立計算。

(2)彙報結果,並説一説計算的步驟、方法。

(3)全班交流評價。

二、要點複習

1、用乘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出示題目:圖書館裏有16個書架,每個書架有5層,每層放8本,書架一共可以放幾本書?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如果學生有困難,教師可以出示示意圖幫助學生理解。

(2)根據題中數量關係,正確列式計算。

(3)在學生解答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巡視,有目標地啟發,引導有困難的學生達到基本要求。

(4)鼓勵學生根據題目中給出的條件和問題,選擇正確的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解答。一般情況下學生解答方法有: 8516 8(165) =4016 =880 =640 =640

(5)組織交流。

①在小組內交流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表達解決問題過程和結果的學習活動。

②各小組推出代表向全班學生展示解決問題的方法。

2、用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出示題目:某送奶站共有3個送奶小組,每個小組有4人。每天要送牛奶816份,每個送奶員要送多少份?

(1)學生理解題目中的數量關係,並列式計算。

(2)啟發、引導有困難的學生達到基本要求。

(3)組織交流,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表達解決問題過程和結果的學習活動。

各小組推出代表向全班學生展示解決問題的方法,説明每-步解決了什麼問題

(4)教師小結。

三、課堂活動

課本第115頁的第11、12題。 讓學生了解題意,根據題目中繪出的條件和問題,選擇正確的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

四、課堂作業

課本第120頁的第14、15、16題。

人教版下冊三年級數學教案 篇二

教學內容:

教材第67頁練習十六第5~8題。

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使學生熟練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進位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並能運用所掌握的知識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口算

23×30 40×30 60×700 32×40

80×70 90×42 65×100 700×2

60×72 48×20 37×20 87×30

二、計算

完成教科書第76頁練習十六的第5題。

讓學生用豎式的方法獨立完成,然後教師講評,講講時要提醒學生哪一位上滿幾十要想前一位進幾。

三、解決問題

完成教科書第67頁練習十六的第7、8題。

讓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講評時要學生説出解題思路和計算的過程。

提醒:第8題,求的是56套明信片共賣多少錢?和每套明信片有12張,有沒有聯繫?要讓學生分析出每套12張是一個多餘的條件。

四、遊戲活動

完成教科書第67頁練習第6題。

根據班級具體情況,可多增加一些題目,有幾道算式的結果要相同,爭取讓每一位學生都拿到一道算是二。算式的結果與蜜蜂身上的數相同的就可認為蜜蜂停在這朵花上。

五、課堂小結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我們學校的校醫非常關心我們同學的身體健康,經常要了解我們同學的體重,身高等,(出示座位圖)

如果老師想要了解三(5)班第一組6位同學的身高的情況,你有什麼辦法能讓老師一眼就看明白?

2、提問:你打算怎樣完成這份統計圖?

3、出示幾個空白的條形統計圖,讓學生根據統計表嘗試完成條形統計圖。

4、如果用條形統計圖表示這個小組學生的身高,每格表示多少個單位比較合適?

5、出示教材上的統計圖,讓學生觀察,討論。

你能説説破這個統計圖跟我們以前學過的統計圖有什麼不同嗎?

用折線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個單位?其他格代表多少個單位?這樣畫有什麼好處?

6、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彙報。

在統計圖的縱軸上,起始格和其他格表示的單位量是不同的(第一個圖中起始格表示137釐米,其他每格表示1釐米。)

7、讓學生按照例子把其他兩個同學的條形補充完整。

8、學生討論:什麼情形下應該使用這樣的統計圖?這種統計圖的優點是什麼?

9、觀察體重統計圖,看看這個圖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個單位?其他每格表示多少個單位?

9、這個統計圖跟我們剛才學習的學生身高統計圖有什麼不同?

10、獨立完成書上的統計圖。小組進行學習。

11、通過完成這一份統計圖。你得到了哪些信息?進一步體會統計的作用。

12、你想對這些同學説些什麼?

出示“10歲兒童身高、體重的正常值”,引導學生把學生的身高、體重與正常值進行對比,找出哪些學生的身高在正常值以下,哪些學生的體重超出了正常值,並提出合理化建議。

(實踐作業)讓學生從報紙、書籍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統計圖表,並找出相應的信息,可以培養學生從各種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鞏固練習:40頁2、41頁3、5

全課。

教學反思:

人教版下冊三年級數學教案 篇四

複習目標:

1、通過總複習,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鞏固,進一步提高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2、通過練習,使學生的計算能力、數感、空間觀念、統計思想,以及應用意識等得到提高與發展。

3、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複習重點:

有關除法、乘法計算,統計知識、面積,以及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複習難點:

能運用所學知識正確分析、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以及統計觀念、空間觀念的培養與加強。

第五課時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用乘法、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課本第115頁的第11、12題,練習二十五的第14~1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用乘法、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的方法,並能較熟練地進行運算。

2、瞭解用乘法、除法可以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加強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口算(出示口算卡)。

5010

8200

400310

56

800 8

255

20__

555

2、計算。

20307

50612

40085

45063

要求

(1)學生獨立計算。

(2)彙報結果,並説一説計算的步驟、方法。

(3)全班交流評價。

二、要點複習

1、用乘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出示題目:圖書館裏有16個書架,每個書架有5層,每層放8本,書架一共可以放幾本書?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如果學生有困難,教師可以出示示意圖幫助學生理解。

(2)根據題中數量關係,正確列式計算。

(3)在學生解答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巡視,有目標地啟發,引導有困難的學生達到基本要求。

(4)鼓勵學生根據題目中給出的條件和問題,選擇正確的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解答。一般情況下學生解答方法有: 8516 8(165) =4016 =880 =640 =640

(5)組織交流。

①在小組內交流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表達解決問題過程和結果的學習活動。

②各小組推出代表向全班學生展示解決問題的方法。

2、用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出示題目:某送奶站共有3個送奶小組,每個小組有4人。每天要送牛奶816份,每個送奶員要送多少份?

(1)學生理解題目中的數量關係,並列式計算。

(2)啟發、引導有困難的學生達到基本要求。

(3)組織交流,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表達解決問題過程和結果的學習活動。

各小組推出代表向全班學生展示解決問題的方法,説明每-步解決了什麼問題

(4)教師小結。

三、課堂活動

課本第115頁的第11、12題。 讓學生了解題意,根據題目中繪出的條件和問題,選擇正確的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

四、課堂作業

課本第120頁的第14、15、16題。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五

教學內容:

練習二十三的第2、9、11、12、13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運用乘加(或減),除減(或加)兩步計算解問題。

2、藉助習題中的事例進行環保教育,增強學生保護益鳥益蟲、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比較不同的解答問題方法,為學生選擇簡捷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打下基礎。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口算

320×3 6×7 4×61 5×4 60×4

20÷4 36÷6 84÷4 600÷3 306÷3

2、計算

20×3+6 88-15×3 72×2-100 20-45÷3

60÷3+50 99÷3-25 4×8+3X6 2×9+5×4

要求:①觀察算式,説一説運算順序。 ②計算結果,鼓勵學生用口算。

二、探究新知

1、導人談話。

在日常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數學問題,需要我們應用數學知識去解決。今天,老師這裏又有一個數學問題,你們可以幫助老師來解決嗎?想想看嗎?

2、乘法和加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課本第101頁的第2題)

(1)出示題目:看圖觀察,把學生帶人生活情境。

(2)提示問題。 可同時接待多少位客人?

(3)收集信息:①圓桌有7張,方桌有6張;②每張方桌可以坐4人,每張圓桌可以坐4人。

(4)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自放手讓學生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後再進行彙報。學生的方法可能有:

① 4×7+4×6==52(人)

② 4×(7+6)或(7+6)×4=52(人)

每種方法,要求學生説明理由。然後引導學生比較不同的方法,瞭解各種方法的特點,為選擇簡捷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打下基礎。

(5)及時訓練:課本第103頁的第9題。

①説一説,題目描述的情景。②整理題目的信息,所求問題。③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④彙報解決問題的過程,結果,教師要進行簡要總結。

3、除法和精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課本第104頁的第11題)

(l)出示題目:學生觀察,結合題目情境對學生避行環保敏育,説明益鳥益蟲的好處。

(2)提出問題:小鳥比青量導天多吃多少隻害蟲?

(3)收集信息數據,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4)讓學生獨立思考確定解訣問題腳步驟方法,切實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在解決問題

後,讓學生説一説解決問題的過程。

三、鞏固訓練

課本練習二十三第12題(這是一道解決購物時常遇到的實際問題)。

①先讓學生收集題目的信息數據:兩種規格的牙刷一種是8枝買32元。另一種是1枝買4元。

②提出問題:“買哪一種便宜”,你可以用什麼方法比較?

讓學生獨立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後彙報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獲得成功的體驗。

學生可能有幾種不同的方法。

第一種:32÷8=4元 4元5角一4元=5角

第二種:4元5角×8=34元 34元一32元=2元

第三種:32÷8=4元 4元<4元5角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穫?

五、課堂作業

課本練習二十三的第13題。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用有餘數的除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

2、學會正確解答簡單的有餘數問題,會正確的寫出商和餘數的單位名稱。

3、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運用有餘數除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有餘數除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工具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口算

14÷4

22÷6

36÷7

47÷5

39÷9

2、先列算式,再口答下面各題

(1)、17個蘋果,每5個裝一盤,可以xx盤,還剩xx個。

(2)、每盒飲料4元,19元能買xx盒,還剩xx元。

看來大家掌握的真的很棒!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餘數的除法如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題圖(例5)

師:同學們,圖上這些小朋友在幹什麼?生:划船

師:從圖上你能找到哪些數學信息?

生:有22人去划船,每條船最多坐4人

師:最多坐4人,什麼意思,我有點不明白,誰能幫幫老師?

生:就是能坐1人,2人,3人,4人,就是不能坐5人

師:哦,謝謝你,解釋的很清楚,你們聽明白了嗎?最多坐4人,就是能坐1人,2人,3人,最多隻能坐4人

師:那這裏的數學問題是什麼?你找到了嗎?

生:問至少要租幾條船?

師:你找的很對,你能幫老師解釋一下這裏的至少嗎?

生:就是最少的意思。

師:哦,就是最少要租幾條船?現在誰能完整的説説這道題目?

生:22人去划船,每條船最多坐4人,至少要租幾條船?

師:如果有6人去划船,每條船安排1人,需要幾條船?安排2人呢?3人呢?你發現了什麼?

生:我發現每條船坐的人越多,用的船越少。

師:那我們這裏每條船上應該安排幾人,才能用最少的船?

生:坐滿,也就是坐4人

現在請你用畫一畫或者寫一寫的方式來解答這個問題。

生1展示:我用了4個圓來代替4個人,共用了5條船還餘兩個人。

生2展示:我用一個大圓代替一條船,直接往裏面寫4,就代表坐了4人,還餘下2人。

生3展示:我用豎式算的,22個人,每條船坐5人,坐了20人,還餘下2人。

師:謝謝你們為我們提供了這麼好的解決方法!現在你們能根據她的方法來列算式嗎?

生:22÷4=5(條)……2(人)師:為什麼用除法?生:因為四個四個的分,就是求22裏面有幾個四,所以用除法?

現在我們已經用算式解決了這個問題。那麼至少要租幾條船?生1:5條生2:6條

師:看來餘下的2人是關鍵!那麼餘下的2人應該怎麼辦?

生1:餘下的2人應該再租一條船。生2:我也認為餘下的2人要再租一條船!

師小結:餘下的2人如果是你,不讓你去,你樂意嗎?要想一起去,就得再租一條船!所以我們要用5+1=6(條)

2、運菠蘿

師:划船劃累了,你口渴了嗎?王叔叔為我們準備了菠蘿,誰能讀一下?

生讀題。

生自由列算式!

學生展示:27÷8=3(次)……3(箱)3+1=4(次)

師:為什麼要加1?生:因為剩下的3箱還得單獨再運一次。

師小結:像這種處理餘數時,給商加1,我們稱為進一法。

3、買麪包

師:同學們,王叔叔還給我們準備了肉鬆麪包。看圖你知道了什麼?

生:麪包3元一個。

師:出示問題。我拿10元錢最多能買幾個?請你列出算式並説説理由

生:10÷3=3(個)……1(元)因為剩下的1元買不了一個麪包

師:像這樣餘數對商沒有影響,直接去掉了,我們稱為去尾法。

4、對比總結

划船和買麪包這兩種情況對餘數的處理相同嗎?為什麼?

生:因為划船的餘下的2人也得去,而餘下的1元卻買不了一個麪包

師小結:也就是這兩個是不同的實際問題,要結合生活中的實際處理餘數。

三、鞏固練習

1、判斷(説明理由)

李阿姨縫製上衣,每件上衣釘7個釦子,38個釦子可以釘幾件上衣?

38÷7=5(件)……3(個)

5+1=6(件)

答:38個釦子可以釘6件上衣。

2、下面各題是選“去尾法”還是“進一法”

(1)做一張牀單需要2米布,7米布最多做幾張牀單?

(2)50個奶油蛋糕,每8個裝一盒,至少要用多少個盒子?

3、旋轉木馬8元玩一次,50元能玩幾次?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能談談你的收穫嗎?

生1:我知道了對餘數的處理有“進一法”和“去尾法”

生2:我知道了處理餘數時要考慮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板書

有餘數的除法

解決問題

22÷4=5(條)……2(人)

5+1=6(條)

答:至少要租6條船。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七

設計説明

本節課的內容具有很強的操作性,需要學生根據以往的生活經驗來估測從家到學校的距離。本節課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回顧、討論、交流,在必要的時候適當予以指導、提示,而不是過多地干涉學生的活動,讓學生自覺地獲取知識,感受到學習的成就感。

1、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提高學生的。估測能力。

通過解決“估一估,從你家到學校大約有多遠”來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經驗總結估測的方法,在交流中體會解決問題的多種策略,並針對不同情況結合學生的經驗加以估測方法上的指導,提高學生的估測能力。

2、及時總結,促進知識的生成。

在教學中,當學生把自己的想法都説出來之後,教師作以恰當的總結,幫助學生把沒有表達清楚的地方進行完善。這樣,不僅使學生受到了啟迪,更提高了表達的技巧和能力,從而得到成功的體驗。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直尺

教學過程

⊙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1、我們已經學過了哪些長度單位?你能用手勢表示它們的長度嗎?

2、估測一下面前的橡皮、鉛筆有多長,書桌有多高,再用尺量一下,看誰估得準。

3、揭示課題:大家估測的結果與實際長度十分接近,這節課我們就來挑戰一下估測更長的距離,你們有信心嗎?(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先複習學過的長度單位,並讓學生用手勢比劃一下,加深學生對這些長度單位的理解。再讓學生估測一些物體的長度,為本節課的學習進行預熱。

⊙聯繫實際,學習估測方法

1、(課件出示教材27頁例6)估一估,從你家到學校大約有多遠。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引導學生想一想自己上學採用的是哪種交通方式。(步行、騎自行車、坐公共汽車等)

(3)每天上學在路上要花多長時間?

2、小組合作,探究、交流估測的方法。(出示課堂活動卡)

(1)彙報估測結果。

預設生1:我走200步大約是100米,從家到學校需要走600步,大約是300米。

生2:我從家到學校需要坐3站公共汽車,每站地約500米,大約1500米遠。

生3:走100米我大約要用2分鐘,從家到學校我大約要走10分鐘,約500米。

(2)説一説你喜歡哪種估測方法,從你家到學校的距離適合用哪種方法來估測。

3、總結估測較長距離的方法。

方法一步數估測法。先看走100米需要走多少步,再數出從家到學校一共走多少步,然後換算出結果。

方法二時間估測法。先看走100米需要多長時間,再統計從家到學校一共需要多長時間,然後換算出結果。

方法三站點估測法。公共汽車走一站地大約是500米,只要知道從家到學校需要走幾站地就能估算出結果了。

師小結:同學們的估測方法真多,也都很巧妙。大家在估測的時候都知道要確定一個單位長度,然後看從家到學校有幾個這樣的單位長度,就能估算出結果了。

4、反饋練習。

完成教材27頁下面“做一做”。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估測,並與小組成員進行交流,使自己的估測更合理、更準確;然後對大家的估測方法進行總結提煉,加深學生的理解並形成技能。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培養學生觀察、比較的能力及操作、表達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識;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建立分數概念的過程,體驗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讓學生主動去尋求分數,能自己往下寫分數;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體驗中獲得成功感。

教學重、難點:

認識幾分之一的分數;初步建立幾分之一分數的概念。

教學用具:

各類卡片圖,各類摺紙。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T:小朋友們,我們都知道在奧運賽場上有公平、公正的裁判員,在法庭上有公平、公正的大法官,在學校里老師又用公平、公正的方法來教育我們,你也想做一個公平、公正的裁判員、小法官和小老師嗎?(想!)那老師就來考考你們。

出示:小華、小麗兩個小朋友。

a:出示6個大蘋果,怎樣公平、公正來分一分。(要求學生説出平均分成兩份,學生上去分好。)

b:出示四罐牛奶,怎樣公平、公正來分一分。(平均分成兩份,學生分。)

c:出示兩個漢堡,又該怎樣來分?(齊分,學生上去分。)

(小結:我們都把它們進行了平均分板書。)

d:出示一個大餅,你能公平公正地來分一分嗎?你能用我們已經學過的數來表示嗎?

揭題:我們要用一個新的數來表示,它叫做分數(板書)

(二)探究新知,不斷摸索:

1、認識。

T:剛才我們把一個大餅通過平均分分成了兩份,其中的一份我們就可以用一個分數來表示,這個分數就是。那怎麼來書寫呢?跟着老師一起寫(學生舉起手指一起寫),先寫──表示平均分,再寫2表示把大餅平均分成了2份,再寫1表示其中的一份,讀作二分之一(齊讀兩遍,並舉起手跟老師一起邊演示邊説:把大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教師拿起分好的大餅:左邊這一份是整個大餅的,那右邊這一份呢?(齊説:)

同桌活動:從信封中拿出各種摺紙,你能折一折這些圖形的嗎?(請學生交流,注意語言的表達。)

T:老師也忍不住想來折一折了(拿起一個正方形的摺紙,隨便一折,將它剪下,舉起一塊説是。)(學生反對,強調沒有平均分不能用分數來表示。)

T: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沒有碰到過的例子?(學生交流。)

2、自己再想一個分數,把這個分數折出來,畫出來。

請學生同桌合作,利用摺紙,折出自己想出的一個分數,用畫陰影部分的方法表示好,並請畫得最快的幾個小朋友將自己的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寫上你所表示的分數。(教師選取部分,一起評價,並説説這個分數所表示的意思,注意學生語言的表達)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一口氣來説一説:

2、用手勢來判一判:

3、根據分數在圖中塗陰影,仔細觀察,比較一下這些分數的大小:

4、它是一個長方形,把它這樣對半平分,再平分在每一塊上塗上顏色,你知道每種顏色是整體的幾分之一嗎?

(四)總結反思,拓展昇華:

1、今天,你收穫了多少,能一起來分享嗎?

2、課外,請你再去折一折,你還能折出多少分數來?

3、你還想知道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