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愛心樹》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79W

《愛心樹》教案【精品多篇】

愛心樹教案 篇一

作品分析:

這是一本非常簡單的圖畫書,用簡單利落的黑白線條勾勒出一棵有求必應的蘋果樹和一個貪求不厭的孩子。故事的文字純樸直白,簡潔明瞭,講述着一個温馨又略帶哀傷的動人故事,--在"索求"與"奉獻"之間,在"愛"與"被愛"之間。一段深沉的愛,一種無私的奉獻,令人在百讀不厭中細細體味藴藏其中的愛的哲理,禁不住流下熱淚。

在這個故事裏,人們更多的是把樹看成為母愛的化身。是啊,如果不是愛,又怎麼能讓樹奉獻了一切還無怨無悔呢?

其中"大樹很快樂!"是全書中最讓人潸然淚下的一句話。當看到結尾處那個被喚為男孩的老人,佝僂着身子坐在樹樁上,"大樹很快樂"那幾個字又一次跳入眼簾時,又有幾個人能不感動呢!

教學思路:

大班的幼兒已經有了一定的閲讀積累和語言表達能力,因此《愛心樹》活動以集體閲讀、自主閲讀為主。首先師幼集體閲讀繪本的前面部分,大樹與小時候的男孩盪鞦韆、捉迷藏……理解大樹與孩子共享的快樂,其次讓幼兒圍繞"長大後的男孩還會再回來嗎?他和大樹又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這個問題自主閲讀,對故事情節進行猜測,接着在PPT畫面和舒緩的背景音樂中教師娓娓講述着故事,讓幼兒體會隱藏畫面背後的大樹無私的愛與奉獻,最後是情感遷移,行動感恩,回報父母親如大樹般的關愛之情。

教學目標:

1、閲讀繪本《愛心樹》,瞭解故事內容,大膽表達自己的感想。

2、感受大樹無私的奉獻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種快樂。

3、體會父母如大樹般無私付出的關愛之情,學會感恩,學會回報。

活動準備:

《愛心樹》大繪本一本,小繪本人手一本,PPT,FLASH,圖卡若干張,《眼淚》、《感恩的心》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賞讀封面,猜想故事。

1、認識封面:你看到封面上畫了什麼?(男孩和樹)

2、瞭解作者:謝爾。希爾弗斯坦,是美國最偉大的繪本作家之一,他的繪本最受孩子們的喜愛。

3、猜想故事:男孩與大樹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

二、讀文賞圖,激發想象。

1、師幼集體閲讀繪本(P1-30)

(1)理解詞語:孤寂。

(2)猜測:長大後的男孩還會再回來嗎?他和大樹又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

2、幼兒自主閲讀繪本(P31-46)

(1)集中提問:男孩回來了嗎?男孩每次回來都讓大樹沒有了什麼?(大樹沒有了果實、樹枝、樹幹)

(2)猜測交流:失去了果實失去了樹枝失去了樹幹的大樹心情會是怎樣?(難過,傷心)(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播放相應BBT畫面,並在黑板上逐一貼上相應圖卡。)過渡語:到底大樹心情是怎樣呢?難受還是傷心?我們一起再來走進這棵大樹。

3、師幼集體閲讀繪本(P31-46)

(1)交流:原來大樹的心情是什麼樣的?(快樂)

(2)感受大樹的無私奉獻:失去了果實、樹枝、樹幹的大樹為什麼卻是快樂的呢?(因為他愛男孩,孩子的快樂就是大樹的快樂)4、給大樹取名。

這是一棵什麼樣的樹?(愛心樹)。

5、教師講述故事尾聲(播放PPT畫面)。

過渡語:只剩下樹墩的大樹還能再幫助男孩嗎?

6、整體欣賞(回放FLASH畫面,在"愛心樹"背景音樂下,幼兒再次品味這個温馨、動人的故事)交流提升:

(1)男孩只會向大樹不斷索取,卻不懂得感恩、回報,對嗎

(2)假如你是那個小男孩,愛心樹給你帶來這麼多的快樂,你會給愛心樹什麼快樂呢?(給大樹唱歌、跳舞……)

三、聯繫生活,情感遷移。

1、情感提升:在生活中,有誰也像這棵愛心樹一樣給你快樂,給你幸福,給你愛心呢?(爸爸媽媽,他們生病時照顧我……)。

2、學會回報:我們應該怎樣回報父母的愛?大。考吧。幼。師網出處(做個聽話的孩子,幫爸爸媽媽做家務)

四、活動延伸:行動感恩。

在《感恩的心》背景音樂下幼兒給父母洗腳,用行動來回報父母的愛。

活動反思

1、讀文賞圖,激活想象。

繪本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那些充滿童趣的圖畫,因此我引導孩子觀察繪本封面,讓幼兒大膽猜測:"男孩和樹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接着邊展示畫面邊聲情並茂地講述故事,讓孩子感受藴藏圖畫背後愛的哲理。圖畫沒有背景,留有很大的空白,給予孩子極大的想象空間,讓繪本閲讀不僅僅只侷限在繪本本身,而使得繪本閲讀更加豐滿、更加立體。這不但培養了孩子的觀察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藉助繪本閲讀,在觀察、想象中,讓孩子享受閲讀的情趣。

2、妙引巧領,注重體驗。

在設計活動的時候我有這樣的擔心:因為大樹每一次的付出都是快樂,會不會讓孩子因為大樹的無私而認為男孩的索取和貪婪是理所當然的呢,如果那樣的話此活動就違背了我選擇它的出發點了。可是讓大班的孩子去體會大樹在男孩屢次索取而不知回報下那種無奈的快樂似乎又太難的。於是我認真、仔細的分析着活動的每個環節,最終選擇讓幼兒通過男孩的所作所為來判斷"男孩這樣做對嗎,他又為大樹做了什麼?",通過這樣的解讀傳達給孩子愛的真諦,"老師,我非常的感動"、"男孩做的不對,他不該這麼一直向大樹要東西"、"如果我是男孩我會每天都來陪它,給它講故事、唱歌……"孩子們的回答讓我欣喜,他們已經明白愛與被愛之間的關係。

3、情感遷移,學會感恩這個故事最感人的地方就是大樹無私的獻出了一切,卻很快樂。於是我在欣賞完繪本後,適時情感遷移,讓孩子體驗親人如大樹般的關愛之情,並學會感恩與回報。"在生活中,有誰也像這棵愛心樹一樣給你快樂,給你幸福,給你愛心呢?""我們應該怎樣回報父母的愛?"孩子們紛紛發言:"做個聽話的孩子就是對爸爸媽媽最好的回報""幫爸爸媽媽做家務……"活動的最後讓孩子們為自己的父母洗腳,以實際的行動回報父母的愛。

活動點評:

謝爾的作品總是這樣的風格:簡單而深刻,樸實而豐富。《愛心樹》是一本文字與圖畫線條都非常簡單的書,所以本次教學也儘可能的迴歸這種簡單。老師靜靜地讀,孩子靜靜地聽,讓每一個畫面和每一個文字都能深深地烙進孩子們的心田。

對教材處理,教師的重點不是落在多元化的主題上?也不是故事內容複述與理解?而選擇了繪本的閲讀上。

第一:因為圖畫是繪本的生命。繪本的畫面是可以讀的,那美麗的畫面和簡單的文字背後透着作者豐富的想象。

第二:閲讀的基礎是想象力,能夠運用想象力來描繪出眼睛無法見到的故事,才算是真正會閲讀。繪本正是培養孩子這種能力的最好媒介。

因此本節活動中,教師帶領孩子一起閲讀時,把圖畫展示給孩子看,讓孩子通過閲讀圖畫,念出裏面的文字和聲音,念出書中文字裏沒有的感情,感受隱藏在圖畫背後的東西。這樣就可以在閲讀的同時,培養孩子觀察、想象和創造的能力。

整個故事畫面比較多,於是教師又重點選取了男孩長大後回來一次次的索取,而大樹不斷給予的幾個重要畫面,體會大樹無私的給予和奉獻。教學中教師緊扣看畫面,讀文字,想含義這三個環節和孩子一起完成對這個故事的解讀。

愛心樹教案 篇二

一、品讀“天天”,進入文本

1、《去年的樹》是一篇童話故事,故事的開頭是這樣寫的,出示:一棵樹和一隻鳥兒是好朋友。鳥兒站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天天聽着鳥兒唱。誰來讀?(生

1、生2)

2、一棵樹、一鳥,一個唱,一個聽,多好的朋友,多麼美好的日子,多美的畫面,一起讀。

(學生齊讀故事的開頭)

3、想一想,鳥兒可能在什麼時候給樹唱歌?(生1春天,生2秋天)師:注意了時間的不同,有誰注意了心情的不同?

生:難過、開心、生病了?

師:小結,那麼多的可能

師:那麼多的可能你是憑這段話中的哪個詞看出來的?

生:天天

師:天天出現了幾次?齊讀開頭,注意把“天天”的味道讀出來。

師:多美好的日子啊!(配樂)

當太陽升起,引讀——“鳥兒坐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也天天站着聽鳥兒歌唱。”

當月亮掛上樹梢,引讀——“鳥兒坐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也天天站着聽鳥兒歌唱。”

雪都融化時,引讀——“鳥兒坐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也天天站着聽鳥兒歌唱。”

樹葉在秋風中飄落時,引讀——“鳥兒坐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也天天站着聽鳥兒歌唱。”

迎着風,迎着雨,引讀——“鳥兒坐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也天天站着聽鳥兒歌唱。”

走過冬,走過夏,引讀——“鳥兒坐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也天天站着聽鳥兒歌唱。”

鳥兒坐在樹枝上唱着優美的歌,引讀——“樹呢,也天天站着聽鳥兒歌唱。”

鳥兒坐在樹枝上唱着夏日小情歌,引讀——“樹呢,也天天站着聽鳥兒歌唱。”

鳥兒坐在樹枝上唱着晚安小夜曲,引讀——“樹呢,也天天站着聽鳥兒歌唱。”

師:有這兩個“天天”,你體會到什麼?

生1:鳥兒和樹是好朋友。

生2:鳥兒和樹的感情很好。

師:能把“很好”換個詞嗎?鳥兒和樹之間的感情怎麼樣?

生:鳥兒和樹之間的感情很深厚。(板書:深厚)

師:帶着這種感情,再讀這段文字。(生齊讀故事開頭)

(通過創設情境,品讀“天天”,讓學生體會鳥兒和樹之間深厚的感情。)

4、師:想看看這棵樹嗎?想看看這隻鳥嗎?出示:一棵樹和一隻鳥是好朋友。樹長得-------------,鳥兒呢,長得------------------你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一棵怎樣的樹?一隻怎樣的鳥兒?寫下來,不要忘記用上這樣一個詞——“特別”。

師:生交流,教師隨即板書:特別高大,特別粗壯,師:就像----------(生就像一把綠色的傘)小巧玲瓏,惹人喜愛

師:森林裏有千萬棵樹,鳥兒卻單單為這棵樹唱歌;森林裏有千萬只鳥兒,樹卻只聽這隻鳥兒唱歌,它得--------(特別嬌小,特別可愛就像------(就像一個充滿活力的小精靈)這是一份多麼深厚的感情,多麼深藏的緣分。讓我們帶着這樣的感情再讀故事的開頭。

5、師:故事的開頭,寫了樹的健壯嗎?寫了樹的高大嗎?寫了鳥兒的小巧玲瓏嗎?寫了鳥兒的惹人喜愛嗎?(生答沒有,師擦去詞語)

師:既沒有寫樹的外貌,也沒寫鳥兒的外貌,這樣的開頭生動嗎?具體嗎?(板書:不寫外貌)

師:這樣的開頭,暫且叫它平淡的開頭。(板書:平淡)

師:那麼故事接下來還是這麼平淡地寫的嗎?自己接着讀課文。(學生自由讀課文)

二、品讀對話,體會情感

1、師:讀完這個故事,我想在你的腦海中一定會浮現五個會説話的人物,你還記得嗎

生:樹、鳥兒、門、樹根、小女孩。

師:這五個會説話的人物,他們之間説了些什麼呢?(指名讀對話)

師:五個人物,四次對話,構成了這個童話最重要的內容。

2、分角色朗讀。(一女生讀鳥兒的話,各組分別讀其餘人物的對話,師讀提示語)

師:讀得都挺好,只有一個人沒讀好。(王老師)不能全怪我,這提示語還真不好讀。怎樣的提示語讀起來才有味道?

(由分角色朗讀引出提示語,巧妙!自然!)

生:有形容詞。

師:這一單元有一篇課文的提示語就很有特色。(出示《巨人的花園》片段)朗讀片段。(三處:很生氣、又發脾氣了、大聲斥責)

師:每段話當中有一個詞提醒了你。我們這個故事有提示語嗎?有形容詞嗎?加一加,能夠表示鳥兒和樹心情的詞。

(在語言實踐中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

2、師: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去,寒冷的冬天就要來了。鳥兒要離開樹,到很遠的地方去過冬。這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就要分離了,樹的心情怎樣?鳥兒的心情又怎樣?

(指名朗讀加上提示語的對話,樹(依依不捨,戀戀不捨)地對鳥兒説:“再見了,小鳥!明年春天請你回來,還唱歌給我聽。”

鳥兒(爽快地、肯定地)説:“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來,給你唱歌。請等着我吧!”板書:難過、認真、爽快??)

師:他們就要分手了,可誰也不會忘記這份約定。(齊讀對話)

師:這是一個春天的約定,樹度過了一個漫長的春天,鳥兒飛過了千山萬水。第二年春天,鳥兒飛回了森林,然而眼前的這一幕卻讓她驚呆了。

(指名朗讀加上提示語的對話,“立在這兒的那棵樹,到什麼地方去了呀?”鳥兒擔心地、驚訝地問樹根。)

樹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它砍倒,拉到山谷裏去了。”板書:迫不及待、心急如焚?)

師:答案讓人揪心,樹根告訴她,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裏去了,這時,鳥兒的整個心都提了起來。我們怎能忘記去年的約定,引讀——(樹和鳥兒的約定)

師:我一定要找到他,於是鳥兒飛越了山谷,飛越了工廠?(指名朗讀加上提示語的對話,板書:惶惶不安??)

師:聽了大門的回答,她更加惶惶不安了,她覺得消失了整個春天,她知道她的朋友以被切成細條兒,可她依然忘不了去年春天的那場約定。指名讀——(樹和鳥兒的約定) 師:這聲音一次又一次在鳥兒的耳邊迴響。指名讀——(樹和鳥兒的約定)

師:她繼續找,夜幕降臨了,她多希望小女孩告訴她她的朋友還在,此時她的心情怎樣?她會怎樣問小女孩?

(指名讀,板書提示語)

師:鳥兒對小姑娘的問是她的最後一問。鳥兒忐忑不安地問女孩,引讀——:“小姑娘,請告訴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兒嗎?”鳥兒心如刀絞地問女孩,引讀——:“小姑娘,請告訴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兒嗎?”鳥兒近乎絕望地問女孩,引讀——:“小姑娘,請告訴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兒嗎?”鳥兒的內心有着如此豐富的感情,她和大樹要分手的時候,她——依依不捨;當樹提出約定,她是如此地——爽快;

當鳥兒飛回來,卻不見大樹時,她是如此的——迫不及待;當她得知樹被拉到工廠時,她是如此的——惶惶不安;

當大門告訴她樹被機器切成細條兒,做成火柴時,她是如此的——心如刀絞。鳥兒對大樹的感情是如此——深厚。帶着這樣的感情,我們再讀這個故事。(師朗讀修改後的提示語)

3、師:我們都體會到鳥兒對大樹有如此豐富、細膩的感情。在我們這個故事中,寫了樹的難過嗎?寫了鳥兒的迫不及待嗎?寫了鳥兒的惶惶不安嗎?(教師將表示鳥兒和樹的情感的詞語一一擦掉)

師:這樣的提示語具體嗎?生動嗎?(板書:不寫表情、淺近)

師:開頭淺近,過程也是淺近的,那結尾又是怎樣的?

三、品讀結尾,體悟永恆

1、師:這個故事的結尾有一個細節,很不起眼,是鳥兒唱歌前和唱歌后發生的。一個動作,一個字——看(課件上放大:白色空心字);意味深長地讀——看;輕輕地讀——看。

師:鳥兒在看什麼?(昔日的朋友)

師:是的,鳥兒在默默地看,靜靜地看,她看着眼前的燈火,思緒萬千。它想起來了——(出示開頭)

師:當太陽升起,引讀——“鳥兒坐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也天天站着聽鳥兒歌唱。”

當月亮掛上樹梢,引讀——“鳥兒坐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也天天站着聽鳥兒歌唱。”

雪都融化時,引讀——“鳥兒坐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也天天站着聽鳥兒歌唱。”樹葉在秋風中飄落時,引讀——“鳥兒坐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也天天站着聽鳥兒歌唱。”

迎着風,迎着雨,引讀——“鳥兒坐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也天天站着聽鳥兒歌唱。”

走過冬,走過夏,引讀——“鳥兒坐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也天天站着聽鳥兒歌唱。”

可是,這一切再也回不來了,她彷彿又看聽了自己坐在樹枝上唱着優美的歌,引讀——“樹呢,也天天站着聽鳥兒歌唱。”

她彷彿又聽見自己坐在樹枝上唱着夏日小情歌,引讀——“樹呢,也天天站着聽鳥兒歌唱。”她彷彿又聽見自己坐在樹枝上唱着晚安小夜曲,引讀——“樹呢,也天天站着聽鳥兒歌唱。”(再次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體會昔日鳥兒和樹的深厚情感,記憶猶新,樹已不在。)

2、師:可是這一切再也回不來了,樹再也回不來了,火柴也已經用完了,只有火柴點燃的`火,還在燈裏亮着。看着眼前的燈火,鳥兒一定有心裏話相對朋有説。請用“樹啊,樹啊”開頭。

(配樂,生寫話)

3、交流。

師:當鳥兒看着這燈火,對着去年的樹,她有千言萬語想對樹説。(根據學生的朗讀,板書:自責,摯愛,祝願,告別)

師:鳥兒還有很多話想對樹説,可千言萬語化作淺近的動作——看。(板書:淺近)

師:在故事中鳥兒有沒有説自責的話?有沒有説摯愛的話?有沒有説祝願的話?有沒有説告別的話?

(師將板書一一擦去,板書:不寫心理,深厚)

師:孩子們,聽這歌聲,這歌聲曾在去年響起過。這是一首怎樣的歌?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形容,將會是一個怎樣的詞?(生自由發言:告別、永存友誼)

師:這首歌會隨着大樹的離去而離去嗎?會隨着歲月的流逝而老去嗎?這是一首——永恆的歌。

師:在這個故事中,沒有寫到鳥兒和樹的外貌、表情、心理。(一一擦去板書)

師:他為什麼不寫?

(師在淺近和深厚之間畫了一個方框)

師:這個故事留給我們這個空白,用最淺近的語言表達最深厚的感情,這個故事就是——去年的樹。

附王崧舟課後分享:

貫徹一條主線落實三個融合——《去年的樹》設計理念一條主線即學習語用

1、創設語言運用的情境寫鳥兒和樹的外貌,“一棵”、“一隻”不僅是數量的指稱,“一”是“唯一”,因此要用“特別”這個詞。

2、擴大語用容量

設計了三次練筆,分別是寫鳥兒和樹的外貌,寫對話的提示語,寫鳥想對樹説的話。

3、提升語用品位

寫鳥兒想對樹説的話,開頭用上“樹啊,樹啊”,更有利於情感的表達。落實三個融合:

1、學習語用與陶冶情感

2、學習語用與內容理解

3、學習語用與思想梳理

愛心樹教案 篇三

目標:

1、理解故事《愛心樹》,感受大樹對男孩無私的愛與奉獻;並能聯繫生活,體會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愛,產生一種幸福感;

2、結合行為行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知道應該用感恩的言行,表達對父母的愛意。

準備:

大樹分解的組合教具、愛心卡每人一份,愛心樹音樂、

背景音樂神祕園,愛心樹的PPT。

過程:

一、引題:看大書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特殊的書,大家一起先來看一看封面,你看到了什麼?

2、大樹和孩子之間會發生什麼事情呢?讓我們大家一起來看這本《愛心樹》吧!

二、理解故事內容:背景音樂

1、第一段:(教師先來講述故事的開始)大樹和小男孩都很快樂

A、大樹為什麼會喜歡上這個男孩子?

B、大樹是怎麼關心小男孩的?

C、小朋友,當你累的時候,有沒有依偎在媽媽的環抱裏?你感覺怎麼樣?

D、請個別小朋友依在老師的懷裏,感受温暖與幸福。

3、講述第二段:大樹願意為小男孩付出自己的一切。

A、小男孩長大了,他有沒有每天跑到大樹那裏去玩?

B、大樹覺得自己怎麼樣?(很孤單)

C、當小男孩子需要買東西問大樹要錢的時候,大樹是怎麼做的?

小男孩很快樂,你覺得大樹還快樂嗎?

D、當小男孩需要樹枝做房子時,大樹是怎麼做的?

大樹沒有了樹枝,他還快樂嗎?

E、當小男孩需要樹幹做木船的時候,大樹又是怎麼做的?

你覺得大樹還快樂嗎?

G:現在大樹只剩下了什麼?

H:對,大樹沒有了果子、樹枝、樹幹,只剩下了樹樁,它為什麼還快樂呢?

小結:因為大樹深深地愛着小男孩,她雖然失去了很多,但只要男孩快樂,大樹就是快樂的。

三、讓孩子理解愛與被愛——聯繫生活,體會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愛,產生一種幸福感

1、大樹深深的愛這個男孩子,那大樹像我們身邊的誰呢?

2、小結:原來我們身邊有這麼多人像大樹一樣愛着我們,我們多幸福呀!

3、那今天我們就來説説愛我們的爸爸,媽媽怎麼樣?爸爸媽媽是怎麼樣愛我們的呢,讓我們很快樂!

4、傾聽孩子們的回答,師生共享幸福感。

小結:爸爸媽媽對我們真好,你們覺得快樂嗎?

對了,只要你們快樂,爸爸媽媽就更加的快樂。

5、那你想對爸爸媽媽説些什麼、做些什麼,讓他們快樂、幸福呢?

幼兒講述,教師及時的表揚

四、幼兒操作

1、我們先把感謝的話、對他們的愛畫在這顆愛心裏。

2、昨天董老師還採訪了一位媽媽,出示大屏幕,是誰的媽媽?我們來聽聽媽媽是怎麼説的?給爸媽最好的禮物是什麼呀?

小結:對,只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説明你長大了,媽媽會為你而高興。那你們家裏有沒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你們真棒!

課後反思:

這個活動我認為是比較成功的。因為:

1、我敢於挑戰了自己,戰勝自我。説實話,語言領域的繪本教學,我一直沒有勇氣挑戰,但今天,我終於鼓起勇氣,向曾經的朝思暮想的“它”靠近,付出行動,並取得了成功。

2、本次活動我覺得是比較成功的,因為我採用了以情帶情,以情激情的手段來教學。《愛心樹》講述的是一棵蘋果樹和一個男孩之間的温馨,又略帶哀傷的動人故事。故事的文字純樸直白,簡潔明瞭。它講述了耐人尋味的故事,這種深沉的愛,是無私的給予和奉獻,令人在百讀不厭中細細體味藴藏其中“愛”的哲理,非常的感人!因此我是運用媽媽的口吻來對孩子們講述這個故事的,並且全程我都配有輕柔的鋼琴曲作為背景音樂;我把自己先融入到角色當中去,以情帶情,深入孩子內心世界,激發幼兒對家人和朋友的關愛之情!

整個活動,條理清楚、層次分明,設計上有突破,有創新。因此,我在組織和引導上感覺非常的輕鬆和流暢,可以説是一氣呵成。

活動第二個環節,幼兒在我的引導下,隨着繪本的畫面,感受着大樹對小男孩的愛,中間我巧妙設計穿插捉迷藏的遊戲,讓孩子們親身體驗着大樹與小男孩之間的情感。讓幼兒的情感得到激發,思維得到拓展,語言表達得到鍛鍊,在我的情感延伸下,情感遷移到對家人對朋友的關愛之情,這也達到我最初的教學目標。

亮點:

1、採用互動式講述故事

第二環節時,我打破傳統的故事教學模式,讓幼兒邊看繪本畫面,邊講述自己看到的圖片內容。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觀能動性,讓幼兒的觀察力、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更大的提升。

2、巧妙運用遊戲

講述繪本故事時,在講到孩子與樹玩遊戲的時候,我巧妙的設計捉迷藏的遊戲。孩子們通過遊戲感知了繪本故事語言生動有趣,體驗大樹與小男孩之間的情感,讓孩子們能更直觀的感受到他們的友愛之情,同時讓孩子更愛閲讀繪本,因為繪本故事十分有趣。這個遊戲環節讓整個活動更加生動有趣,並將活動推向**。

3、自由閲讀

在活動中,讓幼兒人手一本繪本,在集體閲讀繪本後,再次自由閲讀繪本,讓孩子能更好地理解故事內容,激發情感,更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由愛心樹展開,情感遷移到父母。“在你們的身邊有誰和愛心樹一樣愛着我們呢?”孩子想到了爸爸媽媽,想到了爺爺奶奶,有的孩子還想到自己的好朋友,孩子們爭先恐後,都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使他們的情感得到昇華。

4、創作封面

活動最後,我用音樂《感恩的心》作為背景音樂,讓孩子們創作繪本封面,孩子們用彩筆,畫出自己的心目中愛心樹形象。在創作中,孩子們想到爸爸媽媽對我們的好,又想到我們可以用些什麼來感謝爸爸媽媽辛勞的付出,將本次活動再次推向**。

其實,這個繪本故事並不僅僅適合幼兒,同時它也適合不同年齡層次我們,包括自己以及身邊的朋友們,在我們遺忘了父母對我們的付出,看一看吧,會有不一樣的收穫。無意中我看到過這樣一句話:愛是無私的,如果愛心是花,那麼感恩就是這花結的果。但願所有愛心之花都會結出累累感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