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致橡樹》精品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85W

《致橡樹》精品教案【多篇】

《致橡樹》教案 篇一

《致橡樹》教案

教學目標:

1、能流暢而有感情地誦讀本詩;

2、通過誦讀和品味,能説出詩中新穎豐富的意象內涵;

3、感悟詩人渴求、提倡的獨立平等、互相依存、親密無間的愛情觀。 教學重點:

通過誦讀和品味,説出詩中新穎豐富的意象內涵。 教學難點:

品味意象內涵,理解象徵作用。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步驟和過程:

一、導入:

二、作者介紹

三、整體感知

1、教師配樂範讀。

2、學生朗讀。

3、題目中“致”是什麼意思?其主語是什麼?可見本詩主要意象是什麼?其中橡樹象徵什麼?木棉象徵什麼? 明確:“致”是給的意思。主語是木棉。題目應是,木棉致橡樹的詩。本詩的主要意象是木棉、橡樹。其中橡樹象徵着男性,木棉象徵着女性。

4.如果説把這首詩分為兩個部分,應該從哪裏斷開?各寫了什麼內容

四、研讀詩歌第一部分

1、齊讀第一節,然後思考:詩人選擇了哪些意象來表情達意? 明確:凌霄花、痴情的鳥兒、泉源、險峯、日光、春雨

2、凌霄花有什麼特點?詩人對他的 態度怎麼樣?

明確:凌霄花是一味的攀附,完全的依靠橡樹。詩人對他是鄙夷的,從“決不學”可以看出來,讀的時候要重讀。

生活中的“凌霄花”要找對象,她要找哪些人? 生:(齊聲)有錢的、有權有勢的,可以供她享樂的……

3“痴情的鳥兒”有什麼特點?詩人對她持什麼態度? 明確:單相思、一廂情願、單方痴戀;“絕不學”----完全否定,瞧不起。

4、“泉源”和“險峯”有什麼特點,詩人又怎麼看?

明確:“泉源”“長年送來清涼的慰藉”是一味的奉獻,不求索取;“險峯”增加“橡樹”的高度,襯托“橡樹”的威儀,是把自己作為“橡樹”的陪襯,二者並不平等。

5、如果説“泉源”、“險峯”象徵生活中一味奉獻的女性,那麼,“日光”、“春雨”又象徵哪類女人呢?詩人又持什麼態度?

明確:“日光”慷慨地燃燒自己,獻出無盡的光和熱;“春雨”也用無聲的甘露滋潤橡樹,她們甘願犧牲自己而成就他人。詩人認為這種單向的奉獻乃至犧牲都還不夠好!

總結:詩人連用六個否定句,無論是“凌霄花”的攀援、“痴情鳥兒”的單向痴戀,還是“泉源”、“險峯”的無私奉獻、甘願陪襯,甚至“日光”、“春雨”的自我犧牲而成就他人,在情感的天平上,她們與“橡樹”的關係怎樣?(缺乏獨立、平等、自強的精神)

五、那麼,詩人心中真正的愛情又是怎樣的呢?抓住意象,品讀第二層:

1、指名朗讀第二部分

作者對這部分的愛情是肯定的,所以要讀出堅定。

2、找出有關詩句朗讀,在詩人肯定的橡樹木棉的愛情中,你最認同哪一點?説出理由。

3、學生交流

參考: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雙方必須平等獨立。 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裏。

——雙方必須相知相依,心心相印,息息相通。 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

——雙方必須相互默契,心有靈犀。 你有你的銅枝鐵幹,像刀,像劍,也像戟,

——象徵男性偉岸挺拔,剛強不屈,鋒芒鋭利,具有陽剛氣概。 我有我紅碩的花朵,像沉重的歎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作者在《秋夜送友》詩中寫道:“因為我們對生活想得太多/我們的心啊/我們的心才時時這麼沉重”。可見“沉重的歎息”是對生活的思考,是感悟到人生使命重大而決意承擔人生風險和生活義務的心聲,表現了女性的深沉和勇敢;

——象徵女性健康活潑,深沉勇敢。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雙方必須禍福與共,同甘共苦。 彷彿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

——雙方在獨立平等的前提下,又相知相依,榮辱與共。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堅貞就在這裏:

愛,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當把“土地”與外在身軀相比,我們可見到土地是內在的品質,是“根”,是心靈靈魂能夠相握的地方,可見,“土地”可以理解為一切內在精神領域的東西。

——不僅愛你的容貌、氣質、才華成就,更愛你今生堅定的信念,執着的追求和你靈魂深處動人的美麗。

總結:

在詩人眼中,這樣的愛情才是偉大的愛情。這就是詩人的愛情宣言,人格的獨立平等是愛情的前提,整首詩的核心。“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這是詩眼,前面的否定為詩眼的確立打下基礎,後面則是對它的具體闡發。

4、讓我們來再次朗讀詩人的愛情宣言

5、總結詩人的愛情觀

作者以橡樹和木棉樹兩種高大的壯美的喬木象徵男性美和女性美,用它們比另而居、並肩站立的形象來象徵男女之間的理想愛情。詩人通過“木棉樹”的自白,表達了一種獨立平等、互依互助、堅貞熱烈,既尊重對方存在,又珍視自身價值的新時代暫新的愛情觀。

六、拓展延伸

1、比較閲讀《致橡樹》和裴多菲的《我願意是急流》,説説他們的愛情觀有何不同?

2、談談你對舒婷的愛情觀的理解

也許有的同學會説,我們這個年紀談愛情,是否太早了點?真的早了點嗎?讓我們來看這樣一首詩:

不妙

他遞過一張紙條 還有一個

大膽而深情的微笑

匆匆地解開 匆匆地扔掉

世界上彷彿沒有了別的聲響 只覺得心在狂跳 煩悶

欣喜

苦惱 怎麼辦

不知道

我哪會知道

看完這首詩,大家都會心一笑,或許有的同學也有過詩中的經歷。十六歲是花季,十七歲是雨季,大家正處於花季雨季,男女同學間往往會產生一種朦朧的情感,這是很正常的。那麼,當愛情提前到來的時候,對照《致橡樹》中提到的愛的條件,你會怎麼辦?討論交流。

教師寄語:

面對你心儀的那一棵橡樹或木棉,你應思考,這棵樹是否已長成了大樹,是否已擁有了銅枝鐵幹或紅碩的花朵,是否已有足夠的力量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是否已深深紮根於足下的土地?我希望大家努力完善自己,使自己茁壯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讓自己的愛情之果充滿生命的甘甜。在這裏,我有一首詩送給大家:

十七歲的愛情 是一抹迷朦的晨霧

不要碰,讓它悄悄地飄着 是一泓清亮的山泉

不要喝,讓它輕輕地唱着 是一朵羞澀的小花

不要採,讓它靜靜地開着 是一枚枝頭的青果

不要摘,讓它澀澀地掛着

十七歲的枝條依然稚弱 扛不起深沉的思索 我們是等待成熟的果園 讓我們依然保持沉默 渡過歲月卧成的河流 看我們的生命之樹 根根枝椏

將墜滿甜蜜的碩果

致橡樹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反覆誦讀詩歌,體味詩歌情感基調;

2、背誦詩歌。

能力目標:引導學生把握詩歌內容,通過誦讀領悟詩歌情感。

情意目標:培養學生獨立、自尊的人格和高尚的審美情操,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教學重難點:

重點:美讀詩歌,抓住詩歌意象,把握詩歌內容,領會詩歌情感;

難點:感悟詩人渴求、提倡的獨立平等、相互依存、親密無間的愛情觀。

教學方法:美讀、美感、美思

教學過程:

一、導入:(播放蘇芮演唱的《牽手》)

大家一定被這首歌感動了,是啊,牽了你的手,今生就要一起走。從這首歌中我們聽到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那份堅貞執着的愛情。愛情也是文學作品中一個永恆的話題,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都極盡才情歌頌她的美好,表達自己的愛情觀。從“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中我們感受到了相依相存的愛情,從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中我們讀到了浪漫悽美的愛情,今天我們一起來聆聽一位新時代女性當代朦朧派女詩人舒婷的愛情宣言《致橡樹》。

二、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詩歌,把握詩歌情感基調。

師:欣賞詩歌要在詩人設置的意境中品味把握意象,而品味離不開朗讀,有沒有哪位同學願意給我們展示一下你對這首詩歌的個性誦讀?(配樂)

師:我們的同學真棒,不僅聲情並茂,而且能從他們的朗讀中聽出詩歌中透露出來的那份理性的光輝,現在給大家播放一段老師從網上下載的配樂朗誦,請同學們一起來欣賞,並跟着一起朗誦。

剛才在凝神聆聽的過程中你有什麼感受,有沒有什麼話想給大家説?

(播放多媒體配樂朗誦)

三、師生共同賞讀、研習詩歌,學生結合提問朗讀思考鑑賞。

師:這首詩歌的標題叫做《致橡樹》,那麼我們首先要明確“我如果愛你”中“我”“你”應該指什麼呢?

生:木棉和橡樹

師:對,整首詩歌就是木棉對橡樹的愛的傾訴(板書)。如果整首詩歌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同學們認為從哪裏分開最合適?

生:這些都還不夠。

師:對,那麼我們看第一節出現的最多的詞是什麼?對了,“不”,那就説明詩人對這些愛情形式採取的是一種否定或不認同的態度。現在請根據下列問題進行思考、討論:

(多媒體出示思考問題:)

文學靠形象説話,詩歌裏的形象又叫意象。第一節中詩人用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有何特點?詩人對此持什麼態度?代表了哪些類型的愛情觀念?

師分析、明確:

a、首先,攀援的凌霄花。

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炫耀自己),為了追求高貴的地位,不顧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嚴於不顧,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愛情?這是一種“極力攀附”(板書)的愛情。木棉對這種愛情態度鮮明,立場堅定,堅決予以否定,課文中有三個字,一起讀出來絕不像!其中哪一個字可以體會到作者決心之大?絕!

b、其次,對於痴情的鳥兒,為綠陰重複單調歌曲的鳥兒,木棉樹又抱有什麼樣的態度呢?

課文中也有三個字,齊讀絕不學!

因為這種鳥兒是單方痴戀,只知為對方歌唱,卻忘了用自己的歌喉為自己歌唱。她意識不到自身存在的價值,不知道在愛對方的同時“我是我自己的”,只知依附在橡樹的陰影之中,卻不願飛出橡樹的庇護,不願飛向屬於自己的自由天空。

所以,這是一種“只知依附”(板書)的愛情。

c、接下來,詩人又分別列舉了“泉源、險峯、日光、春雨”。這些事物在其他文學作品中大多屬被讚美的對象,那麼本詩中木棉對它們的態度呢?同學齊聲回答“也不止;不,這些都還不夠!”

雖然不象前兩種全盤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遺憾。

因為它們為了橡樹的蓬勃生長,無怨無悔地奉獻、結予,甚至不惜犧牲自己卻忘了給自己一個獨立的世界、創造自身價值的機會,這種自我犧牲精神固然可嘉,卻也難免令人遺憾。

所以,這是一種“一味奉獻”(板書)的愛情。

d、小結:以上種種都是“世俗的愛情”(板書),作者是持否定、批駁(板書)的態度的。在作者看來,愛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單方的痴戀,即使由衷的奉獻,也是不夠的。

師:要讀出激昂強烈的情感,我們應該注意哪些詞語的重讀?對,是“絕不像”、“絕不學”等修飾限制性詞語,現在請大家一起來感受詩人對三種世俗愛情的激昂強烈的否定和批判之情吧!

生齊讀詩歌第一節

那麼,作者嚮往的真正的愛情(板書)是什麼樣呢?木棉是如何回答的呢?

四、精讀第二層

後一部分作者傾訴了自己嚮往的愛情觀。是怎樣的呢?(同學討論、回答)

1、首先,作者強調的是愛的基礎。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這兩句指出了只有以獨立的人格、高貴的尊嚴為前提,才可以論及“愛情”,也即強調了愛的基礎應是“獨立、平等”。

2、“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裏/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這幾句強調了愛的雙方應緊密結合、相親相愛、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依存的。

3、作為愛的雙方,又應該以什麼樣的形象出現在人們面前呢?

齊讀片斷:“你有你的銅枝鐵幹/像刀、像劍、也像戟。”

作者在此採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理想中的男子漢比作刀、劍、戟,枝幹像銅、像鐵,得出理想中的男子漢形象應是---偉岸挺拔、堅強有力的。

4、那麼,女性又應以怎樣的姿態出現呢?

生齊讀片斷:“我有我紅碩的花朵/像沉重的歎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作者認為女性應有“紅碩的花朵”,形容女性外表的健康美,完美的女性形象應該是青春秀美的,充滿生機的。有了美麗的外表,還必須擁有豐富的內涵。

後面兩句:“像沉重的歎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有點難以理解,我們有必要聯繫自古以來中國女性及其遭遇加深體會。

分析:中國漫漫的歷史長河,展現女性的大多是一幕幕悲劇。她們中的一部分意識到了社會強加給自己的不公正待遇,她們也試圖反抗,改變這不公正命運帶給自己的屈辱,然而常常是以悲慘的結局告終。她們中的另一部分不僅喪失了做個“人”的權利,只能像一種依附品從屬於男性社會,而且她們自己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這無疑加濃了她們自身的悲劇色彩。女詩人作為新時代覺醒了的女性,她為此感到難過、沉重,因而發出沉重的歎息。而“英勇的火炬”則突出女性更需具備像男子漢一樣的勇敢、頑強的品質和熱情友愛的態度,能給別人帶來力量、光明和温暖。所有這些加起來,構成了理想中完美的女性形象。

5、那麼,真正的愛情應該包含哪些內容呢?

生分讀片斷:“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彷彿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作者認為真正相愛的兩個人,應該能夠分擔各種不幸和痛苦,要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當然,雨過天晴,彩虹環繞,相愛的人兒最終必定會共同享受美好的人生、幸福的生活的。

同時,愛也是一種默契,一種真誠(板書)。相知相依的兩個人即使相隔異地,也會心有靈犀的。有個成語叫做貌合神離,現在反其意而用之,就是貌離神合!他們的心是永遠相通的。

6、最後,詩人大聲表白,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生齊讀:“這才是偉大的愛情/堅貞就在這裏:/愛/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當把“土地”與外在身軀相比,我們可見到土地是內在的品質,是“根”,是心靈靈魂能夠相握的地方,可見,“土地”可以理解為一切內在精神領域的東西。

——不僅愛你的容貌、氣質、才華成就,更愛你今生堅定的信念,執着的追求和你靈魂深處動人的美麗。

在詩人眼中,這樣的愛情才是偉大的愛情。這就是詩人的愛情宣言,人格的獨立平等是愛情的前提,整首詩的核心。“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這是詩眼,前面的否定為詩眼的確立打下基礎,後面則是對它的具體闡發。

——當把“土地”與外在身軀相比,我們可見到土地是內在的品質,是“根”,是心靈靈魂能夠相握的地方,可見,“土地”可以理解為一切內在精神領域的東西。

——不僅愛你的容貌、氣質、才華成就,更愛你今生堅定的信念,執着的追求和你靈魂深處動人的美麗。

五、小結

學習詩歌要反覆誦讀,要通過思想內涵和表現手法等方面去感受、品味、鑑賞詩歌的美。要走進詩人的心靈,觸摸詩人的情感脈搏,與她對話。女詩人舒婷在《致橡樹》提出了自己所向往的真正的愛情,鏗鏘有力的發出了中國女性獨立的宣言。具有現代意識的思想和優美形象的語言相結合,使這首詩具有了極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在這首詩,舒婷既表達了她對愛情的追求,也表達了對平等獨立的人格的追求,她在追求比生命還要寶貴的愛情之中,尚且不能喪失人格,人格是什麼?就是裴多菲所説的人的“自由”,因此,我希望大家做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不媚俗、不攀附、有脊樑的_---------站着的人。

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説《簡·愛》,女主人公簡愛深深愛着她的主人羅切斯特先生,然而當她的愛情遭到社會不平等的對待時,她毅然選擇了“放棄愛情”,她要為自己爭取平等,獨立的權利。請讀讀她發愛情宣言:

(屏幕)我的靈魂跟你的一樣,

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樣,

我們的精神是同等的。

這宣言是無疑是女性要求精神平等,人格獨立的宣言,即使愛情也不能使她們放棄自己高貴的人格和尊嚴。

讓我們來再次朗讀詩人的愛情宣言。

教師寄語:

面對你心儀的那一棵橡樹或木棉,你應思考,這棵樹是否已長成了大樹,是否已擁有了銅枝鐵幹或紅碩的花朵,是否已有足夠的力量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是否已深深紮根於足下的土地?我希望大家努力完善自己,使自己茁壯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讓自己的愛情之果充滿生命的甘甜。在這裏,老師也有一首詩送給大家:

十七歲的愛情

是一抹迷朦的晨霧

不要碰,讓它悄悄地飄着

是一泓清亮的山泉

不要喝,讓它輕輕地唱着

是一朵羞澀的小花

不要採,讓它靜靜地開着

是一枚枝頭的青果

不要摘,讓它澀澀地掛着

十七歲的枝條依然稚弱

扛不起深沉的思索

我們是等待成熟的果園

讓我們依然保持沉默

渡過歲月卧成的河流

看我們的生命之樹

根根枝椏

將墜滿甜蜜的碩果

六、板書設計:

致橡樹

舒婷

凌霄花——實用愛情

痴情鳥——愛情至上——依賴攀附,失去自我我

泉源、險峯、日光、春雨——奉獻者

橡樹——銅枝鐵幹,刀、劍、戟(陽剛之氣)—平等獨立

木棉——紅碩的花朵,歎息、火炬(陰柔之美)—同甘共苦

舒婷《致橡樹》賞析 篇三

《致橡樹》,是她的一首優美、深沉的抒情詩。詩人別具一格地選擇了“木棉”與“橡樹”兩個中心意象,將細膩委婉而又深沉剛勁的感情藴在新穎生動的意象之中。它所表達的愛,不僅是純真的、炙熱的、而且是高尚的,偉大的。它象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撥動着人們的心絃。

詩人以橡樹為對象表達了愛情的熱烈、誠摯和堅貞。詩中的橡樹不是一個具體的對象,而是詩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徵。因此,這首詩一定程度上不是單純傾訴自己的熱烈愛情,而是要表達一種愛情的理想和信念,通過親切具體的形象來發揮,頗有古人託物言志的意味。

首先,橡樹是高大威儀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並且有着豐富的內涵——“高枝”和“綠陰”就是一種意指,此處採用了襯托的手法。詩人不願要附庸的愛情,不願作趨炎附勢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樹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詩人也不願要奉獻施捨的愛情,不願作整日為綠陰鳴唱的小鳥,不願作一廂情願的泉源,不願作盲目支撐橡樹的高大山峯。詩人不願在這樣的愛情中迷失自己。愛情需要以人格平等、個性獨立、互相尊重傾慕、彼此情投意合為基礎。

詩人要的是那種兩人比肩站立,風雨同舟的愛情。詩人將自己比喻為一株木棉,一株在橡樹身旁跟橡樹並排站立的木棉。兩棵樹的根和葉緊緊相連。詩人愛情的執著並不比古人“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遜色。橡樹跟木棉靜靜地、堅定的站着,有風吹過,擺動一下枝葉,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了。那是他們兩人世界的語言,是心靈的契合,是無言的會意。

兩人就這樣守着,兩棵堅毅的樹,兩個新鮮的生命,兩顆高尚的心。一個像勇敢的衞士,每一個枝幹都隨時準備阻擋來自外面的襲擊、保衞兩人世界;一個是熱情的生命,開着紅碩的花朵,願意在他戰鬥時為其吶喊助威、照亮前程。他們共同分擔困難的威脅和挫折的考驗;同樣,他們共享人生的燦爛,大自然的壯美。

詩人要的就是這樣的偉大愛情,有共同的偉岸和高尚,有共鳴的思想和靈魂,紮根於同一塊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 詩歌以新奇瑰麗的意象、恰當貼切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心中理想的愛情觀。詩中的比喻和奇特的意象組合都代表了當時的詩歌新形式,具有開創性意義。另外,儘管詩歌採用了新奇的意象,但詩的語言並非難懂晦澀,而是具有口語化的特徵,新奇中帶着一種清新的靈氣和微妙的暗示,給人以無限的遐想空間。

《致橡樹》説課稿 篇四

一、教材分析

1、知識內容

本課包括的主要內容有《致橡樹》內涵的把握,象徵手法的運用。

2、地位和重要性

《致橡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第一冊的必修內容,是大學聯考考查的內容範圍;通過對這一節的學習,既可以讓學生了解關於舒婷關於朦朧詩的知識,又可以加深對意象概念、象徵手法的理解,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人生觀。

3、教學目標

根據《致橡樹》一課的教學大綱及它在高中語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按照三個維度設計即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我制訂瞭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初步瞭解作家作品,加深對當代詩特點和發展趨勢的認識。

(2)能力目標:

繼續培養學生解讀詩歌意象的能力;

初步培養學生仔細品味意境與情感的能力及作品評價能力。

(3)情感目標:

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培養獨立自尊的偉大人格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操。

4、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理解詩歌中鮮明而又各具特色的意象。

理解詩歌中藴含的豐富而又深刻的哲理。

難點:

體會詩歌物中含情、情景交融、意味雋永、質樸曉暢等特色。

準確把握詩歌的情感與主題。

5、課時安排

1課時

二、教學方法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水平,我採取誦讀感悟法、探究式閲讀法以及多媒體教學方法。

這一節屬於意象比較強的一節課,因此首先我佈置學生預習,對有疑問的地方劃上着重號,在上課開始時通過放配樂朗誦、學生齊讀、個別同學單獨讀等方式使學生對詩歌大意有初步的瞭解。

然後提出問題,與學生共同探討。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師生共同討論的學習方法;運用設問、反問、疑問的教學語言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的思維活動緊跟上老師的教學思路,學生才有可能努力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是學習的“主導”。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思維充分調動起來,對問題產生深刻的思考、探索,在此時教師再稍作一點點啟發、點撥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充(本站★)分發揮,體現了素質教育中能力的培養。

多媒體投影可以加大一堂課的信息容量;使教學內容生動、形象、鮮明地得到展示。

三、學習方法

詩歌可以點燃生命的激情,昇華人的的情感價值和理想境界。基於此,中學階段必須幫助學生掌握科學鑑賞新詩的方法,培養學生通過意象解讀新詩的能力。

“重美讀”是新詩的重要學習方法。詩歌的美感是自己體會出來的。學生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學習過程中通過閲讀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來不斷加深、強化,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始找出意象、分析意象。

詩通過意象表達詩人的思想感情,所以解讀詩歌的關鍵在於意象的準確把握與深刻理解。意象即融入了詩人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同一種事物在不同詩人眼裏有着截然不同的含義。“凌霄花”在舒婷的詩中是攀附權貴的象徵,是被完全否定的,但其有向上攀緣的特徵,完全可以作為百折不撓、積極進取的象徵。意象掌握了,詩歌的大意就可以把握了。

詩歌往往運用象徵手法,通過具體的事物表現某種特殊的含義,挖掘出意象的象徵意義,詩歌就完全解讀了。要結合作品的創作背景,進行類比式聯想,領悟詩歌的情感與主旨。

四、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我分四個階段即新課導入、新課講解、拓展閲讀及結束階段。在每一階段教學中,我力求發揮學生主動作用,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以啟發、引導為教師的責任。

(一)導入階段

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有人説:親情是根,讓生命延續;友情是葉,讓生命舒展;愛情是花,讓生命絢麗。他把人生最絢麗的部分歸結於愛情的美好。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都極盡才情歌頌它的美好或抒發失意的愛情給自己帶來的痛苦與煎熬,表達自己的愛情觀。“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就是其中精彩的幾筆。那麼當代詩人舒婷又是怎樣看待愛情的呢?這節課就讓我們傾聽這位不平凡的女性發出的愛情宣言《致橡樹》吧。

(二)新課講解階段

1、詩人否定了什麼樣的愛情觀?

通過六個意象分成三組,通過凌霄花否定了攀附式愛情,通過鳥兒否定了痴戀式愛情。不滿足於泉源、險峯、日光、春雨的一味奉獻,為下文提出嶄新的愛情觀做鋪墊。

2、詩人提出了什麼樣的愛情觀?

詩人通過橡樹與木棉兩個大的意象,正面提出了嶄新的愛情觀。她認為精神上的獨立與平等是雙方相愛的基礎,雙方應該心靈相依、互相扶持、互相尊重、心有靈犀,雙方要以獨立鮮明的個性出現,要能夠命運與共。同時提出愛的最高境界應該是愛對方堅定的信念、執著 的追求與靈魂深處動人的美麗。

3、通過比較閲讀《致橡樹》與《我願意是急流》,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致橡樹》以女性視角否定了攀附、依戀式愛情,不滿足於一味奉獻式愛情,她所追求的愛,是雙方的彼此平等。而且認為只有在人格價值各自獨立上,才能有真正平等基礎上的。互相理解。

《我願意是急流》有比較明顯的男性視角,在兩個系列的意象羣中,他始終把男性作為時代的挑戰者、社會的主宰者,為了心愛的人可以奉獻出自己的一切。

(三)拓展階段

1、指導學生閲讀舒婷的另一首代表作《雙桅船》

本詩同樣運用了象徵手法,以“雙桅船”與“岸”象徵相愛的雙方,認為人在追求堅貞愛情的同時,崇高的理想更不能放棄。

2、指導學生閲讀中國傳統文學中關於愛情觀的描寫。

以白居易的《長恨歌》和李商隱的《無題》為例,加深對本詩和傳統詩歌的瞭解。

(四)結束階段

讓學生做課本P14第二題。通過作業反饋對所學知識掌握的效果,以便課後解決學生尚有疑難的地方。

總之,在這一節課的教學中,我始終抓住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是“主導”,引導學生主動去探索問題,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優化整個教學。

附:板書設計:

攀附式愛情

否定 痴戀式愛情

一味奉獻式愛情

致 精神獨立、人格平等 嶄

橡 心靈相依、互相扶持 新

樹 肯定 共同語言、心有靈犀 的

各具特色、形象鮮明 愛

同甘共苦、命運與共 情

堅定信念、執著追

《致橡樹》教案 篇五

《致橡樹》教案

教學目標 1、1、通過誦讀和品味,理解詩的主題。

2、品味詩的意境,把握詩的內容和藝術手法,背誦詩歌

3、理解詩中意象的意義。

4、理解詩人的愛情觀,培養獨立自尊的人格和健康高尚的審美情操

5、初步懂得鑑賞新詩的一般方法並體會其特點。 教學重難點

重點 體會詩歌物中含情、意味雋永的特色

難點 感悟詩人渴求、提倡的獨立平等、互相依存、親密無間的愛情觀 教學方法

誦讀感悟法 通過反覆誦讀,感悟詩歌的情感意藴。 學生間的討論與教師的點撥相結合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導入

愛情是永恆不老的話題,“在地願為連理枝,在天願做比翼鳥”的比翼雙飛,“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心心相印,“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為淚始幹”的忠貞不渝,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歌頌她的聖潔、美好,表達自己愛情觀。在西方,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娜拉扔下她作妻子和母親的“最神聖的責任”,對她的丈夫海爾茂説:“首先我是一個人,跟你一樣的一個人”“所以現在我要離開你”時,一個從西方宗教桎梏下的新女性復活了。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聆聽另一位中國當代女詩人的一首另類的愛情絕唱。讓我們傾聽女詩人的心聲,傾聽新時代愛情宣言——《致橡樹》。

二、初讀詩歌,體會詩歌的音樂美

(一)教師範讀,學生聽讀

要求:注意節奏和重音,聽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從詩中選出自己喜歡的詩句,並簡單地説一下自己喜歡它的原因。

(二)學生自由朗讀

要求:讀準字音,把握節奏。這首詩有極強的節奏感,長短句錯落有致,許多詩句兩兩對應,朗讀時有跳躍感。感情基調理智、冷靜。

三、説一説,分析詩的內容

(一)初識詩歌 o

1、走進作者

舒婷:1952年出生。原名龔佩瑜,福建廈門人。1971年開始寫詩,1977年後,她的詩陸續在一些報刊上發表,引起了詩壇廣泛的關注。中國當代朦朧派詩歌的代表人物。作品1982年出版了第一本詩集《雙桅船》(榮獲中國作家協會第一屆全國優秀詩集一等獎)。其後出版的詩集有《舒婷、顧城抒情詩選》《會唱歌的鳶尾花》和散文集《心煙》等

2、朦朧詩

朦朧詩產生於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改新詩“明白如話”的特點,內容含藴雋永。它強調詩人的自我意識,往往藉助象徵、比喻、錯覺、幻覺等手法,變詩的單一形象為多層

次的意象迭加,給詩蒙上了一層朦朧的色彩,給人以獨特的審美感受。代表詩人有舒婷、北島、顧城、楊煉、樑小斌等。

3、解 題

本詩完整的標題應該是什麼? 明確:木棉致橡樹 木棉的自白

(二)鑑賞第一部分

(1)這是一首怎樣的詩?愛情詩?愛情哲理詩?作者又是如何把抽象的主題形象地表達出來的?

明確:愛情詩。藉助了一系列的意象。

(2)第一部分寫了那些意象?對這些意象詩人是持什麼態度?

明確:凌霄花、鳥兒、泉源、險峯、日光、春雨;詩人持否定的態度。

詩人為什麼要否定(因為它們代表了不同的愛情觀:①極力攀附②單方痴戀③一味奉獻 ;這種愛情,愛的雙方沒有平等、獨立可言。)

具體分析:首先,攀援的凌霄花。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炫耀自己),為了追求高貴的地位,不顧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嚴於不顧——只知“攀援、依附”不獨立。

其次,痴情的鳥兒,為綠陰重複單調歌曲的鳥兒。因為這種鳥兒只知為對方歌唱,卻忘了用自己的歌喉為自己歌唱。她意識不到自身存在的價值,不知道在愛對方的同時“我是我自己的”,只知依附在橡樹的陰影之中,卻不願飛出橡樹的庇護,不願飛向屬於自己的自由天空。

第三,泉源、險峯、日光和春雨。這些事物在其他文學作品中大多屬被讚美的對象,詩人在這裏雖然不象前兩種全盤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不認同。因為泉源只知道“送去慰藉”,險峯只是做了“陪襯”,而“日光和春雨”卻只知道愛撫。這是一種“一味奉獻”的愛情,這樣的愛情好像忽略了“被對方愛”的權力。 (3)作者寫到“日光”、“春雨”兩個意象時,不像前邊有完整的句子。如果讓你補充完整,這兩個句子該怎麼寫? 參考寫法

甚至也不止日光,用慷慨的光熱,使你容光煥發 甚至也不止春雨,用無聲的甘露,為你洗去一路風塵 甚至也不止像日光,照亮你的前程,温暖你的心靈; 甚至也不止像春雨,播灑愛的甘霖,滋潤你乾涸的心田。 (4)如果去掉前面這六個意象,詩歌的表達效果會如何?

明確:不形象,無法使人產生強烈而深刻的印象,更失去了耐人尋味的效果。

指導:這一部分中詩人以六個比喻句直接列出六個否定的意象,激昂強烈的感情如大江之水一瀉千里,不可阻擋,彷彿吐盡千百年來積壓在女性心中憤恨不平的塊壘,是反抗,是掙脱,是戰鬥,詩人以一個勇敢的鬥士的面貌出現,這部分的旋律是昂揚、奮發、向上的,同學們在朗讀時要讀得剛勁有力,慷慨激昂。 (5)學生齊聲朗讀。

(三)鑑賞第二部分

(1)在前一部分,詩人用昂揚的激情對傳統的愛情觀作了否定,那麼詩人到底嚮往什麼樣的愛情呢? 請一名同學讀第二部分。要求其餘同學們在詩中劃出描寫橡樹和木棉的詩句。分

析木棉和橡樹的形象,並指出其象徵意義。 明確:

橡樹:銅枝鐵幹,像刀,像劍,也像戟

——堅毅剛強、敏鋭有力——象徵男性的陽剛之氣 木棉:紅碩花朵,像沉重的歎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美麗熱烈、真摯柔韌——象徵女性的陰柔之美

(2)詩人在詩中傾訴了怎樣的理想愛情(嚮往)?請分別找出相對應的詩句。

◎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裏——相互依存,緊密結合;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精神默契,感情交融,靈犀相通,心心相印。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 ——相互平等,彼此各有一方土地,各有一片藍天。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彷彿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 ——同甘共苦,既獨立,又相依。

◎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腳下的土地。

——“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是指事業和國家。古人云:擇偶須偕千秋業,愛有源頭情不竭。愛一個人,更要愛對方的事業和理想,愛對方的民族和國家。這才是愛情的最高境界。詩人抒發的是一種新時代的愛情理想,但偉大的愛情不僅只愛對方,更要愛對方的事業,愛對方生活的土地,這才是愛情的昇華,才是愛情的最高境界。

指導:這一部分中詩人的感情抒發是平緩的,從前一部分的激昂中跌落下來,詩人以女性的温柔,真摯細膩、纏綿悱惻地抒發自己內心的夢想,像小溪流水潺潺,如木棉在清風中搖曳。請大家仔細品讀、體味。

(4)請同學們帶着上述感情品讀詩歌的第二部分。 小結:(1)作者以橡樹和木棉兩種高大壯美的喬木象徵男性美和女性美,用它們比鄰而居、並肩站立的形象來象徵男女之間的理想愛情。詩人通過“木棉”的自白,表達了一種獨立平等、互依互助、堅貞熱烈,既尊重對方存在,又珍視自身價值的新時代嶄新的愛情觀。 (2)詩人所表達的愛情觀與傳統的愛情觀其最大的區別在於,作為愛的雙方必須保持人格的獨立與平等,尤其作為女性更應強調自身的尊嚴與價值,而不能成為男性的附庸。這其實是新時代覺醒了的女性所發出的吶喊。 (3)周恩來總理説過:“青年是黃金時期,要學習,學習,再學習!”現在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要學會學習,學會關心,學會創造,學會生活,要努力使自己長成一棵茂密的參天大樹。只有這樣,他才會有沉穩堅定的步伐,有自信坦誠的目光;他才會去熱愛生活,擁有生活;在將來,他才會真正懂得什麼是愛情,什麼是真正的愛情!如果過早地涉獵這個禁區,那隻會品嚐一杯苦辣的酒、一顆酸澀的果。最後祝願同學們在將來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真正的愛情。

四、練一練

1、閲讀下面這首新詩,完成題。 牽手

清明節那天 所有的女友

都被一雙雙大手牽走

只留下我 還有一片哀愁 我也要走

帶上九百九十九朵丁香 放在你的墳頭 陪你到天長地久

因為你曾説你最喜歡丁香般的姑娘 而你那雙曾托起溺水女童的大手 卻再也不來牽我 等到千年顫抖的手

⑴詩中“一雙雙大手”指的:

⑵“只留下我/還有一片哀愁”中,副詞運用的作用是:

⑶簡析詩中“你”的形象。 參考答案:⑴各人男友粗壯有力的大手⑵“還”與“只”相呼應,意思是隻有我沒有被人牽走,而女伴們帶走了歡樂,哀愁卻被留下。突出了我被哀愁籠罩的情景。⑶你是一個有情有義、熱愛生命又不吝惜生命的男子漢。

2、欣賞新詩,體會其特點。 遠和近

一會兒看我一會兒看雲

我覺得

你看我時很遠

你看雲時很近

這是一種錯覺。詩人在瞬間產生的錯覺中悟出一種深意:人與自然(雲象徵自然)是和諧的,人與人是隔膜的。作者渴望一種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諧融洽的人際關係。

六、課文總結

詩人按照先破後立的藝術構思,否定了種種世俗的愛情觀,在強調獨立平等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理想的愛情。一改明白如話,幾近分行散文式的特點,意藴深厚而不求顯露,給讀者留下廣闊的想象和回味的餘地。但也使得許多詩失卻了傳統的明朗色調,蒙上了一層朦朧色彩。

七、作業

1、既然木棉向橡樹表達了自己的心聲,那麼,橡樹聽了這些,會有何感想呢?假如你是那棵橡樹,你又會向木棉説些什麼?

請以《致木棉》為題,寫一首詩或一篇文章。

2、背誦《致橡樹》這首詩歌。

3、課後積累:

什麼是正確的愛情觀?

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引出了人世間多少酸甜苦辣、悲歡離合、恩恩怨怨; “愛情”因而便成了文人筆下永恆的主題 。

有人説:愛情就是一顆心與另一顆心的碰撞

有人説:愛情就是黑暗中閃閃發光的鑽石 , 就是撒在夜空裏的一大把星星 也有人説:愛情使人歡樂,愛情使人痛苦 ,愛情給人力量,愛情讓人迷茫。 因為愛情,卓文君奔向了司馬相如, 因為愛情,孟姜女哭倒了萬里長城; 因為愛情,林黛玉含恨焚詩稿, 因為愛情,祝英台忍悲赴黃泉„„

愛情,不是一顆心去敲打另一顆心,而是兩顆心共同撞擊的火花。(前蘇聯伊薩可夫斯基) 愛情不僅能給人帶來光明,而且也帶來黑暗,不僅使人們感到振奮,也使人們感到壓抑(前蘇聯,尤•留里科夫);

愛是一種甜蜜的痛苦。真誠的愛情永遠不是一條平坦的道路(英國,莎士比亞); 偉大的愛情能使最平庸的人變得敏鋭、勇於獻身、充滿信心(法,安德烈•莫洛亞); 愛情是偉大的導師,教我們重新做人 (法,莫里哀);

幸福的愛情能使一天等於一年,而使一年等於長生不老。愛情能使人變成神,使人長生不老。 (前蘇聯,留里科夫);

愛情不是花蔭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語,不是輕綿的眼淚,更不是死硬的強迫,愛情是建立在共同的基礎上的(英,莎士比亞)。

附:板書設計

致橡樹

內容 態度 結構 主題

凌霄花、鳥兒

源泉、險峯 依附、襯托、犧牲 橡樹 否定 破 追求地位的平等

日光、春雨 心心相印的愛情

木棉---------------對等---------------------- 橡樹 肯定 立

教學目的:

1、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2.瞭解朦朧詩的特點

3、掌握《致像樹》的象徵手法 教學重點: 1.理解詩的主題 2.理解詩人的愛情觀

3、理解詩中意象的象徵意義 教學課時: 1個課時 教學方法:

點撥法、討論分析法 教學過程:

一、導語(課前播放鋼琴曲《梁祝》,上課後停止)

同學們,剛才一曲《粱祝》奏響了愛的永恆,翻開歷史的畫卷,我們可以看到多少熱血的青年男女為了追求真正的愛情,為之而歌,為之而舞,為之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愛情詩,看作者給我們描繪了一幅什麼樣的愛情圖畫。

二、讀一讀,感知課文

1、欣賞《致橡樹》Flash動畫朗讀,聽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從詩中選出自己喜歡的詩句,並簡單地説一下自己喜歡它的原因。

2、學生大聲地朗讀課文。

3、學生挑選自己喜愛的段落或句子朗讀,並簡要地説明自己喜歡這些段落或句子的原因。 4.分角色朗讀課文(男生一句,女生一句,輪流朗讀) 5.學生齊讀課文

三、説一説,討論分析詩的內容,主要討論下面幾個問題

1、詩中的意象很多,請你從中找出作者反對、批評的意象有哪些?並説説作者為什麼反對、批評它們呢?

提示:

首先,攀援的凌霄花。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炫耀自己),為了追求高貴的地位,不顧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嚴於不顧——只知“攀援、依附”不獨立。

其次,痴情的鳥兒,為綠陰重複單調歌曲的鳥兒。因為這種鳥兒只知為對方歌唱,卻忘了用自己的歌喉為自己歌唱。她意識不到自身存在的價值,不知道在愛對方的同時“我是我自己的”,只知依附在橡樹的陰影之中,卻不願飛出橡樹的庇護,不願飛向屬於自己的自由天空——單相思。

第三,泉源、險峯、日光和春雨。這些事物在其他文學作品中大多屬被讚美的對象,詩人在這裏雖然不象前兩種全盤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不認同。因為泉源只知道“送去慰藉”,險峯只是做了“陪襯”,而“日光和春雨”卻只知道愛撫。這是一種“一味奉獻”的愛情,這樣的愛情好像忽略了“被對方愛”的權力。

2、作者不作凌霄花,不作痴情的鳥兒,不作泉源、險峯,也不作日光和春雨,卻要作 一株木棉樹,這是為什麼呢?請從詩中找出原句,然後再作簡單的闡述。 提示: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前邊的那些意象給人的感覺是不平等的,而只有作為一棵和橡樹一樣的木棉樹,同它一樣的站立,才能顯示自己的地位和尊嚴。

3、喜歡、讚美的意象又是什麼?其原因又是什麼呢? 提示:

“根”緊握;“葉”相觸——雙方必須平等獨立;每一陣風——互相致意,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成為知己;銅枝鐵幹——偉岸挺拔,剛強不屈,具有陽剛氣概;紅碩的花朵——堅韌不屈,具有柔韌氣質;“分擔寒潮、風雷、霹靂,共享霧靄、流嵐、虹霓”——禍福與共,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至死不渝。

四、評一評,分析詩的寫法 1.詩中的“橡樹”和“木棉”只是現實中普通的樹木嗎?請簡要分析這是一種什麼寫法? 提示:

不是。作者把橡樹當作了男子的象徵,把木棉當作了女子的象徵;橡樹具有男子那種陽

剛之氣,木棉具有女子的柔韌氣質。

2、詩人為什麼沒有直接表達那愛的宣言,而要借樹來説呢?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 提示:

可以把那種無形的愛有形化、具體化、形象化;更便於表達內心的各種感覺,給人更大的想像空間;增加了一種含蓄的美,給人無盡的想像。

五、練一練,聽龐龍的歌曲《兩隻蝴蝶》,然後回答下面的問題 1.《兩隻蝴蝶》給我們描繪了一幅什麼樣的愛情圖畫? 提示:

詩歌通過一隻蝴蝶對另一隻蝴蝶的勸慰為主,敍述了他(她)對他(她)的關心和呵護;通過敍述他們纏纏綿綿的飛舞、“陪你一起枯萎也無悔”的誓言,表達了那種對愛情忠貞不渝、相知相隨的情懷。這是一幅美麗的、充滿浪漫色彩的愛情圖畫。

2、簡要分析《兩隻蝴蝶》採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提示:

這首歌曲也採用了象徵地手法,用蝴蝶的纏纏綿綿來象徵兩個人的愛情是互相廝守,常相依,影相隨的堅貞。

六、作業

背誦《致橡樹》這首詩歌

《致橡樹》説課稿 篇六

一、教材分析:

《致橡樹》是職高語文教材第一冊第二單元的講讀課文。本單元安排的是詩歌的誦讀與欣賞,選編了一些中國現當代詩歌。這些詩歌的作者、時代、題材各不相同,風格差異也比較明顯,但都是比較有代表性的經典之作。《致橡樹》是一首當代朦朧詩,與學生的時代比較貼近,鑑賞它,有助於引導學生把握詩歌的共性,感受詩歌的魅力。

二、學情分析:

職中的學生基礎較差,課外閲讀量少,閲讀鑑賞詩歌的基礎極為薄弱。但這首詩的內容與愛情相關,跟生活貼近,學生會比較感興趣。所以通過對本文的學習,可以激發學生對詩歌的興趣,培養良好的讀詩趣味,進而提高理解能力。同時十六七歲的中學生正處在一個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形成並逐步確立的階段,怎樣生動形象地啟發、引導他們思考自己的人生,也是我們職教語文“合格”“夠用”的一種詮釋,這個“合格”,關乎做人的合格;這個“夠用”,需要為學生的一輩子打上精神的底色。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積累關於朦朧詩派和舒婷的文學常識;通過熟讀背誦積累優美詩句。

(説明:語文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積累的過程,語文的積累主要包括四個層面:文學常識的積累;語言材料的積累;人生閲歷的積累;思想感情的積累。只有積累,才能厚積薄發,才能通過吸收內化而學以致用。)

2、能力和情感目標:探究《致橡樹》中主要意象的象徵意義,理解詩人的愛情觀;培養學生鑑賞詩歌的能力。

(説明:語文學習除了關注學生的聽説讀寫能力,還要關注學生的審美能力,關注學生的思想情感以及態度價值觀,進而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學生的審美趣味,提升學生的人生境界。)

3、教學重點:理解詩人渴求、提倡的獨立平等、互相依存、親密無間的愛情觀。

(依據:本詩的創作具有特定的時代背景,但詩人追求的愛情觀對當今仍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只有瞭解了詩人的愛情觀,才能進行深層次的探討與拓展。)

2、教學難點:象徵的表現手法。

(依據:本詩之所以具有如此強烈的感染力,正是詩人不滿足於對現實世界的簡單的自我觀照,而通過感情化的具體意象,使感情的積澱與理智的滲透相結合,擴大了詩的表現領域,但對學生來説,這就是一個難點了。)

四、教法、學法:

我所教的是幼師專業的學生,學生思維活躍,敢於大膽提出自己的見解。據此以及本詩的特點,我製作了多媒體課件,採用多媒體環境下激情誦讀——討論交流——理解領悟——拓展創新的自主探索學習方式,運用反饋法教學。

六、教學過程:

教學本文的關鍵是閲讀、欣賞、討論,即在反覆誦讀的同時,以討論探究比較的方式感悟、理解詩人渴求、提倡的獨立平等又互相依存、親密無間的愛情觀。因此,我把教學步驟設置為情景導入——以疑促學——自主探索——拓展創新——鞏固練習。

1、情景導入:好的導語可以激起學生學習文章的興趣,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熱情,從而有助於教師教學。因此,在教學準備階段,讓學生欣賞畫面,同時齊背詩詞,在學生感受美的同時,教師用充滿激情的語言導入新課。

2、以疑促學:學生通過預習,整體感知課文後,引導他們從課題、作者等進行多角度質疑,明確本課的學習目標。

3、自主探索:施教之功,貴在導學。在自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研究,充分藉助多媒體課件,邊操作,邊學習,邊思考,在總結中交流,在交流中提高,教師給予適當點撥。

(1)聽讀:讓學生在配樂範讀中接受語感的薰陶,引起情感的共鳴。

(2)品讀:讓學生初步品味全詩的情感,逐步明確意象的內涵和詩人的態度。

(3)交流:學生自學後,相互傳遞信息。教師捕捉反饋信息及時調控,並抓住最佳契機,對學生的思路,表達等方面個別點撥,再在眾多的反饋信息中,提取有爭議的或帶有共性的問題,做集體指導,以突破重難點。如本文着重要解決的三個問題:

作者否定的愛情是什麼?這樣的愛情,你能從生活中找到例子嗎?對此,你怎樣看?

橡樹、木棉分別象徵什麼?

詩人嚮往的愛情是什麼?你最認同哪一點?

(4)激情誦讀: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象進行創造性朗讀。至此,學生必能表達出詩的節奏、音韻、情感,達到旁若無人、如痴如醉的忘我境界。

5、拓展創新:

(1)欣賞裴多菲的配樂朗誦《我願意是急流》,比較閲讀,這兩首愛情詩在思想感情的表達和藝術技巧的運用上有何異同?

(2)花季雨季,當愛情提前到來的時候,對照《致橡樹》中提到的愛的條件,你會怎麼辦?

這一環節最具創新,在學生熱烈討論的過程中,教師適當點撥,並以兩首精心準備的詩《妙?不妙》、《十七歲的愛情》送給學生,在師生齊誦聲中結束。

6、鞏固練習:

學生以詩的形式寫並交流:凌霄花,我想對你説

或:綠陰下的小鳥,我想對你説

媽媽(外婆),我想對你説

舒婷,我想對你説

設疑:一位不平凡的女性怎麼會對橡樹發表自己的愛情宣言呢? 篇七

1、師簡介作者(結合課文註釋①):

舒婷:中國當代朦朧派詩歌的代表人物(板書)。

2、引出“朦朧詩”概念(板書:第一教學目標),師生同看投影片:

朦朧詩產生於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強調詩人的自我意識。內容含蓄雋永,形式虛實相生,它往往藉助象徵、比喻等手法,創造一種朦朧的藝術形象或意境,從而誘發人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獲得特殊的審美享受。代表詩人有舒婷、北島、顧城等。

致橡樹教案 篇八

《致橡樹》教案 (2課時)

語文組:李錚崢

教學目標 :

1、知識目標——掌握現代詩歌的特點,尤其是意象運用、象徵手法在詩歌中的作用。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現代詩歌的閲讀、鑑賞能力和語文創新能力。

3、情感目標——領會作者對傳統愛情觀的否定,對平等獨立的愛情的憧憬,以及對“人”的關切之情,並希冀由此贏得學生的思考和共鳴。 教學重點 :

通過誦讀和品味,説出詩中新穎豐富的意象內涵。

教學難點 :

品味意象內涵,理解象徵作用;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課時 : 2 課時

教學步驟和過程 :

第一課時

一、定向導入 :

有人説,沒有詩歌的民族是悲哀的,我很慶幸,我們生活在一個詩的國度,我更慶幸的是詩歌伴隨着我們成長。詩,不僅帶給我們美的享受,還能夠陶冶我們的性情,滋養我們的心智。古詩如此,新詩亦然。被稱為“朦朧詩”派掌門人的舒婷就以一首《致橡樹》深深打動了一代年輕人的心,這首現代詩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震撼力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舒婷,走進她的《致橡樹》。

二、簡介作者 : 【在學習詩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舒婷。】

舒婷:原名龔佩瑜,中國當代朦朧派詩歌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雙桅船》、《舒婷顧城抒情詩選》,散文集《煙》,她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獲一九七九至一九八○年全國優秀詩歌獎,她的詩被譯成多國文字,是新時期以來最受青年歡迎的詩人,她與同時代的北島、顧城都是朦朧詩派的代表。《致橡樹》是朦朧詩派的代表作之一,是詩人用一種內心獨白 的 方式表達新型愛情觀的詩歌。

三、多媒體播放 範讀 【 詩歌需要有感情地朗誦,請大家聽聽範讀。 注意體會語氣、語調和重點字詞的讀音 。 聽完了範讀,那我們請幾位同學來嘗試朗誦這首詩歌。】 請1—2個 學生 (分段) 朗讀 (教師作誦讀評價、指導)。

四、題解 【 課前大家已經做好預習,剛才我們又一起讀完了這首詩, 相信大家 對 這首 詩已有了初步的印象。 】

1、此詩中出現了三個人稱代詞,請同學們找出來並指出各指代什麼? 【可以在書上劃一下,然後回答。】

明確 :“我”指木棉,“你”指橡樹,”我們”指木棉和橡樹在一起。

2、詩的題目是《致橡樹》, “致” 在這裏是動詞,橡樹是賓語。那麼“致” 是什麼意思 呢 ?其主語是什麼? 由此 可見本詩主要意象是什麼? 【好,請同學説説】

明確 :“ 致 ”:向對方表示禮節或情意,有傾訴、表白之意。

主語是:木棉(被省略),致的對象(賓語)是橡樹,即為:木棉對橡樹的表白。可見本詩的主要意象是:木棉和橡樹( 注意這兩種樹 都是高大壯美的喬木)。

【這裏的“橡樹和木棉”作為意象,肯定是有一定的象徵意義的,那麼它們分別 象徵什麼 呢 ? 大家思考一下。提示:前面我已經説過這是一首寫愛情的詩,眾所周知,愛是建立在彼此欣賞、相互喜歡的基礎上的,於是在詩中的 橡樹:象徵男性美;木棉象徵:女性美。它們比鄰而居、並肩站立的形象 便是 象徵男女之間的理想愛情。 】

五 、抓住意象,品讀第一層 : 【除了橡樹和木棉,在文章中還出現了許多的意象,請同學們快速瀏覽,在書上做好標記】

1、現在大家一起來説説。 本詩中還出現了哪些意象? 明確 : 凌霄花、鳥兒、泉源、險峯、日光、春雨 。

2、那麼對這些意象,詩人持什麼態度呢 ?

明確: 詩人是 否定 的態度。 【 不知大家在讀的時候注意到了沒有,詩人寫了這樣一句:“ 不 , 這些都還不夠 ”。) 詩歌 正是 從 這句話 開始闡述一種新型的愛情觀。“ 不 ”,是個否定詞,它否定舊的、傳統的愛情觀,有否定就得提出肯定的東西,從這裏引入嶄新的愛情觀。 】【我們已經知道詩人對這些意象是持否定的態度】

3、但是 詩人否定的程度一樣嗎?從哪裏可以看出來?

明確 : 不一樣。“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絕不學痴情的鳥兒 ”,“ 也不止像泉源 ”,“ 也不止像險峯 ” , “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 在詩的第一句“我如果愛你——”後詩人就開始表達自己的觀點,是。.。】( 這樣引導學生回答出以上句子) 【大家自己讀一讀,可以讀出聲來,體會一下。 很顯然 ,“ 絕不像 ”、“ 絕不學 ”表示詩人是堅決否定的,而兩個“ 也不止 ”次之,兩個“甚至”再次之。所以詩人否定的程度是不一樣的】可是大家思考過沒有: “凌霄花”和“鳥兒” 分別有什麼缺點使詩人堅決否定呢? 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它們。 明確 : ①攀援的凌霄花

“凌霄花” 是一種藤本植物,沒有直立的莖, 喜攀援樹而生長。這裏詩人寫它為追求高貴的地位,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不顧一切向上爬,完全置人格尊嚴不顧,借 “ 橡樹 ” 來證明自己價值的存在,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愛情呢?是一種“極力攀附”(板書)的愛,夫貴妻也榮。 詩人是 “絕不像” 的態度。 ②痴情的鳥兒

是為綠蔭重複單調歌曲的鳥兒, 詩人是“ 絕不學 ”的態度。

這種鳥兒是單方痴戀,只知道為對方歌唱 ,卻忘了為自己歌唱, 完全意識不到自身存在的價值只知道死纏爛打、一廂情願,反覆歌唱單調的歌曲、頻頻示愛 。 它固然是痴情一片 ,但愛的雙方沒有共同的根莖,沒有共同的基礎,這種愛是不穩固的,是一種無資格、不般配的愛。 【上面 這樣的愛情,你能舉出生活中的例子嗎?對此你怎麼看? 】【大家可以互相交流,想到就説】

注:引導學生往正確的方向思考。【從大家的回答中,很明顯這樣的愛是不健康的愛,我們也是很難接受的。説完了“攀援的凌霄花”和“痴情的鳥兒”,我們接着來看看“ 泉源、險峯、日光、春雨 ” 這些意象 。 在別的詩裏 ,它們 可能是被讚美的對象, 同學們,我們也經常説“沐浴在陽光雨露中”之類的話。 但在這裏 , 這幾樣事物又有什麼樣的共同點?使得詩人否定它們 ? 【我給大傢俱體來分析一下, 然後你們自己做總結歸納。】

A.險峯 :讓橡樹長在其上,從而使橡樹顯得更高大、偉岸,它只是作為一種襯托,默默支撐着大樹。

B.泉源 :長年為大樹送來清涼的慰藉,不求回報,一味付出。

C.春雨、日光 :從存在以來,無論過去、現在、將來,都永無止境地奉獻,滋潤着橡樹、沐浴着橡樹,樹是有形的,能進行光合作用,而春雨、日光是無形的,來無影去無蹤,他們為了橡樹的生長,無怨無悔地奉獻,卻忘記了給自己一個創造自身價值的機會,這種自我犧牲的精神固然可貴,卻容易喪失自我,結果難免令人遺憾。

【 所以 歸納出 它們的共同點是:一種“一味奉獻、自我犧牲 ”的愛情。(板書) 】

【當然,我們知道, 在傳統的愛情觀裏,女性的付出是當然的,正所謂“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有一個支持他的女人。 很多女性為了家庭,辭掉工作,專門在家照顧老人和孩子,伺候丈夫,辛勞地操持家務,應該説是“無功也有勞”。 但 這樣的付出只是 一種 “一味奉獻、自我犧牲 ”的愛情 。 詩人 在“ 泉源、險峯、日光、春雨 ”這些意象前 用了 —— “ 也不止 、甚至 ”並且説: “ 不,這些都還不夠! ” 雖然 並沒有 全盤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遺憾。 】

讓學生舉例 【 我們共同來分享一下生活中像這種為所愛的人奉獻的例子,談談你的看法 】

處理1:【大家能夠舉出這樣的例子,也談了自己的看法,這非常好,我們就是要共同分享,共同探討,才能真正地認識健康的愛情觀念。下面,我來給大家補充個例子】

處理2:【沒有同學願意跟我們分享這樣的例子嗎?那麼,我給大家講個我身邊的例子。】

教師補充舉例 :一對夫妻本是大學同學 ,同樣的才華橫溢、有膽有識,被所有的人看好。可是兩個人結 婚後 ,妻子為了支持丈夫的事業 ,心甘情願地放棄了自己大好的前途 ,在家照顧老人和孩子,勤儉持家,使丈夫能夠專心工作,完全無後顧之憂。十多年過去了,丈夫事業有成,而妻子沒了事業,青春也不復存在,已經完完全全是一個家庭主婦的形象。丈夫開始嫌棄妻子是“黃臉婆”, 便另尋年輕美貌的女子,上演了一出拋妻棄子的悲情劇目。)

【這樣的故事是令人傷感的,也許,我們有了健康的愛情觀念,並不能完全杜絕這樣的悲劇,但畢竟可以使我們的愛情更加健康,對我們來説,是有益而無害的。】

教師小結 : 當然,以上種種都是世俗的愛情, 詩人是持否定、批判(板書)態度的,在詩人看來,愛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單方的痴戀,即使 是 由衷的奉獻也 還 是不夠的 。那麼,詩人所向往的真正愛情是什麼呢?根據課文第二部分,請大家下來思考。

【好,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裏,明天我們再一起來探討,詩人心中嚮往的理想愛情。】

六、作業。 根據 第二部分內容,請大家抓住意象,試思考詩人嚮往的真正愛情。

第二課時

引言:【上節課,我們分析了第一部分的內容,瞭解到,詩人對“凌霄花”“鳥兒”“泉源”“險峯”“日光”“春雨”這些代表傳統愛情觀念的意象是持否定態度的,那麼,這節課,我們一起走進詩人理想的愛情國度,聆聽詩人的愛情宣言。】

七、抓住意象,品讀第二層 : 作者否定了傳統的愛情觀,那麼她 嚮往的真正愛情(板書)是什麼呢? 【既然有否定,自然就有肯定,分析第一部分內容的時候,我們提到: 詩人寫了這樣一句 :“ 不 , 這些都還不夠 ”。) 詩 人正是 從( “ 不 , 這些都還不夠 ” )開始引入嶄新的愛情觀。 】

【 同學們,請找出有關的詩句 ,大家一起來朗讀一遍。

好,我們共同來分析這些表達了詩人的理想愛情的句子。我已經將詩人的理想愛情分為愛的前提、完整的個性、同甘共苦、靈魂依存這四個方面,請你們來幫我把相關詩句對號入座。】板書四個方面。 分析 :

(1)愛的前提 (雙方具有同等的尊嚴和價值): 【首先,大家説哪一句詩表達了愛的前提】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

【舒婷自己説“花與蝶的關係是相悦,木與水的關係是互需,只有一棵樹才能感受到另一棵樹的體驗,感受鳥兒、陽光、春雨的給予。”】 ——雙方 應該 是獨立的個性、平等的地位 , 具有同等的尊嚴和價值。

(2)雙方要有完整的個性 : 【提示:個性是每個人所特有的,詩中的“你”有什麼?“我”有什麼?】

你有你的銅枝鐵幹,像刀,像劍,也像戟 ,

—— 【銅枝鐵幹 象徵 着 男性偉岸挺拔,剛強不屈,鋒芒鋭利,具有陽剛氣概。 我有我紅碩的花朵,像沉重的歎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

—— 【紅碩的花朵象徵着女性的 健康活潑 、深沉勇敢。怎樣“沉重的歎息”呢? 作者在《 秋夜送友 》詩中寫道:“因為我們對生活想得太多/我們的心啊/我們的心才時時這麼沉重”。可見“沉重的歎息”是對生活的思考,是感悟到人生使命重大 , 而決意承擔人生風險和生活義務的心聲,表現了女性的深沉和勇敢 。】 【男性剛強不屈,女性深沉勇敢就是他們具有的完整個性。】 (3)同甘共苦、永不分離 :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 、流嵐、虹霓 。

【詩人告訴我們:愛的雙方 ——必須禍福與共,同甘共苦。 而不是“大難臨頭各自飛”】 彷彿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 ,

——在獨立平等的前提下, 雙方要 相知相依,榮辱與共。 (4)靈魂上的依存 :

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裏 。

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 。

【緊握在地下的根,相觸在雲裏的葉,風過後的我們,互相致意,彼此心領神會。這真正是“身無彩風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哪。 ——雙方必須相知相依,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必須相互默契,心有靈犀 】 【詩的最後,詩人寫到: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堅貞就在這裏:

愛,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

這幾句詩很明確地表達了詩人對愛的看法 。】

——當把“ 土地 ”與 外在身軀 相比,我們可見到土地是 內在的品質 ,是“根”,是心靈 、靈魂能夠相握的地方, 於是 ,“土地”可以理解為一切 內在精神領域 的東西。

【詩人完成了她的告白: 愛, 不僅愛你的容貌、氣質、才華成就,更愛你今生堅定的信念,執着的追求和你靈魂深處動人的美麗。 】 教師總結:

詩人按照先破後立的藝術構思,在詩的開頭首先否定了種種世俗的愛情觀;接着在強調獨立平等的基礎上,提出了理想的愛情。這兩種愛情觀根本區別在於是否強調了愛的基礎獨立、平等。在舒婷看來,尤其是作為女性詩人看來,“她”有沒有真正的獨立平等意識、是不是十分珍視自己的獨立人格和尊嚴是非常重要的。詩中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鳥兒不正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重複的腳步麼?作者不僅讓泉源、險峯、日光春雨等成為愛情中應有之義,而且旗幟鮮明地指出,愛情絕不是生活的全部,愛情不應凌駕於事業之上,愛情應該紮根於生活的土壤。只有把愛情的力量化成崇高的事業追求,愛情才能成為一株光輝美麗的長青樹。全詩氣韻順暢,喻意明晰,層層遞進,力量漸升,最後水到渠成,昇華主題。又自然貼切,毫無雕琢之痕,是詩體結構的一種典範。學習《致橡樹》重點要領悟詩中主要意象的象徵意義,體會詩歌的含蓄美,並學習新詩的鑑賞方法。 【瞭解了詩人嚮往的理想愛情,大家有什麼樣的感觸呢?相信大家都有自己想説的話。下面給大家幾分鐘的時間寫一小段能夠表達自己內心感受的話語。題目是下面這樣的形式:】

八、延伸拓展:

1、寫出自己的想法和感觸: “凌霄花,我想對你説”

或:“綠陰下的小鳥,我想對你説” 或:“舒婷,我想對你説”

教師選取學生作品略作評點,並對寫作成果給予鼓勵。

2、朗誦與表演:充分理解了作者的意圖之後,我們將自己的理解展現出來: (1)朗讀:——低沉到高亢或高亢到低沉都可,要大氣。 (2)配樂:——愛情故事。

(3)角色:——A、教師讀中心句。

B、二男二女:分角色領讀。 C、其餘學生齊聲誦讀。 教師寄語 :

面對你心儀的那一棵橡樹或木棉,你應思考,這棵樹是否已長成了大樹,是否已擁有了 “ 銅枝鐵幹或紅碩的花朵 ” ,是否已有足夠的力量分擔 “ 寒潮、風雷、霹靂 ” ,是否已 “ 深深紮根於足下的土地 ” ?我希望大家努力完善自己,使自己茁壯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讓自己的愛情之果充滿生命的甘甜。同時,我們還應認識到除了愛情,還有很多值得我們畢生追求的愛, 比如: 父母之愛、兄妹之愛、朋友之愛、師長之愛,對理想、生活、社會甚至對未來的愛。我相信,同學們沐浴在愛的陽光裏,必定能長成參天大樹。

十、作業 學生根據詩歌內容編寫故事,按小組表演。教師品析,選出作品和節目精品,進行班級間巡迴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