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微格教學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15W

微格教學教案精品多篇

微格教學教案 篇一

1、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掌握並能靈活運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過程與方法:學生自主探索,經歷解方程組的過程,體會解方程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化二元一次方程組為一元一次方程;通過代入消元法,使學生體會把“未知”轉化為“已知”和把複雜問題轉化為簡單問題的數學化歸思想。

情感、態度、價值觀: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與學的整個過程,通過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與探究精神。

2、重點難點

重點: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難點:選擇將哪個方程適當變形,使所選擇的方程變形後係數較簡單,使得代入後化簡較容易並最終使方程組的運算較為簡單。

(一)閲讀靜心:(讀一讀)

閲讀提示:閲讀、理解並記憶以下相關概念。

1. 含有兩個未知數,並且所含未知數的項的次數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什麼是二元一次方程組?方程組中有兩個未知數,含有每個未知數的項的次數都是1,並且一共有兩個方程,像這樣的。方程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組。

3. 使二元一次方程兩邊的值相等的兩個未知數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4.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兩個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學生活動:學生提前候課,課代表組織進行理解性閲讀。

設計意圖:一是課前靜心,使學生快速進入上課狀態;二是通過課前閲讀加深對前節課相關概念的理解。

(二)舊知檢測(搶答遊戲)(比一比)

看誰掌握最好,看誰反應最快。

1、判斷題:

下列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嗎?如果不是,請説明理由。

(1)(不是,因為方程有三個未知數)

(2)(不是,因為含有未知數的項的次數是2)

(3)(不是,因為含有未知數的項的次數是2)

2.選擇題:下列哪一對值是二元一次方程組 的解?()

3.已知方程,(1)請用含x的代數式表示y;(2)再用含y的代數式表示x。並比較哪一種形式更簡單。

學生活動:注意力高度集中,快速搶答,如果前面學生答錯,後面學生可立即起來補充。

設計意圖:此環節將對舊知的檢測設計成題目的形式,並且以搶答的方式進行,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熱情,調動學習積極性,對前面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檢測。前兩題主要是檢測學生對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這兩個概念的理解,第3題涉及的知識是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最關鍵的一步,所以放在這裏練習也是為本節課的學習做鋪墊。

活動2【講授】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想一想)

用身邊的實例,引出問題:成都市鹽道街中學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在七年級舉行了“數學高斯爭霸賽”,賽制規定:每班勝一場得5分,負一場扣2分,我班為了挺進決賽,想在全部10場比賽中得到36分,那麼應勝多少場?負多少場?

問題導思:

1、題中有幾個未知量?

2、題中包含有幾個等量關係?你能勾出題目中體現等量關係的句子嗎?並寫出等量關係。

3、你能設適當的未知數,列出方程(組)解決此問題嗎?(只列方程(組),不求解)

學生活動:在老師的引導下,積極思考,並嘗試着用兩種不同的方法來解決。

學生可能會有兩種不同的方法:

(1)解法一:設勝x場,則負(10-x)場。

(2)解法二:設勝x場,負y場。

列一元一次方程得:

列二元一次方程組得:

設計意圖:用貼近學生生活的例子引入,比較能引起學生共鳴,讓學生明白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對比學生的兩種不同解法,一元一次方程我們學過,會求解,二元一次方程沒有學過,所以絕大部分同學都不會求解,怎麼辦?引出學生求知慾。

【第三環節】師生合作,探究新知(議一議)

問題:對比二元一次方程組 和一元一次方程,你有什麼發現?你能通過什麼數學方法將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組轉化成我們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嗎?試試看。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派代表講解思路。

概率 微格教案 篇二

《隨機事件與概率》微格教案

今天我所要訓練的技能是導入技能的故事導入技能。我的教學片段選自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二十五章第一節——隨機事件與概率。

由於我的教學對象是九年級學生,從知識基礎方面來看,中學生在國小學習分數時已經初步接觸過概率,但由於概率的內容比較抽象,中學生直觀能力強但抽象能力較差,所以為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本節課的導入採用故事導入技能。)

下面開始我的微格教學。

師:同學們,在上課之前老師先來給你們講一個有趣的故事。

狄青是北宋的一名大將,他戰功顯赫,在一次平定南方戰亂的戰役前,他呀,為了鼓舞士氣,召集了所有的將士,説:“我現在要用100枚銅板來占卜,把他們拋向上空,如果銅板落到地面上的時候都是正面朝上,那就説明上天祝我們這次戰役能夠取得成功!” 左右的官員就勸他別這樣子做:“如果銅板擲得不如意,恐怕會影響士氣!”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這些官員的擔心有沒有必要呢? 生:很有必要

師:那麼,100枚銅板落到地面上所有的正面都朝上,這種可能性有沒有?

師:(有)同學們回答的非常好,我們都知道,一枚銅板有正反兩個面,所以,擲100枚,全都正面朝上這種可能性是有的。同學們再思考一個問題,在這次上拋的過程當中,一定就能保證這100枚銅板都正面朝上嗎?

師:好,我聽到有同學説不一定,有的説可能。其他同學的看法呢? 師:既然你們有不同的意見,那哪位同學有充分的理由説明自己是對的嗎?(沒有)因此,咱們應該在回答時加上一個什麼詞?(板書:可能) 即有可能出現全都正面朝上,也有可能出現全都反面朝上,也有可能同時出現正面和反面,那麼這樣的事件是怎樣發生的呢?

生:偶然的、不一定的、可能的……

師:偶然的、不一定的,可能的,這是我們能夠事先預測的嗎?(不能)所以説它是隨機的。通過剛才的解釋,我們可以得出,全都正面朝上是可能發生的,有可能不發生。

如果不是出現全部都正面朝上,那不就糟了嗎?士兵們肯定會認為上天不能助他們一臂之力,這次戰役是輸定了!

聰明的狄青自有他的妙計。他讓官員們不要擔心。所有的將士都非常緊張。在千餘人的注視下,當他把100枚銅板拋向上空,落到地上的時候,鬼使神差的可以看到,他們的正面都是朝上的,非常的神奇!將士們羣情激昂,帶着必勝的信心,在狄青的帶領下,他們很快平定了南方**,這就是著名的狄青占卜平**的故事。 師:聽完這個故事,大家是不是還在為狄青捏了一把汗呢?同學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狄青會那麼的胸有成竹?為什麼他那麼肯定出現的肯定都會是正面朝上? 生:未卜先知。.。.。.人品好 師:未卜先知,料事入神!人品好,運氣好!很好,大家都説出了自己的猜測。那麼真相究竟是怎樣的呢?同學們想不想知道?原來啊,狄青早就在這100枚銅板上做了手腳,這些銅板兩面都是正面的,所以不管他怎麼拋,落到地面上都是(正面朝上)。很順理成章它是怎樣發生的?(必然發生的),也就是説,在這種情況下,出現反面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根本就沒有反面。

在這個故事中,我們為狄青的聰明感到佩服,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從中發現,擲銅板同樣的一件事情,在不同情境不同條件下會產生不同的結果。狄青在使出自己的妙計後,讓可能出現全都正面朝上變成了一件“一定發生”的事情。讓可能出現反面變成了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其中,一定發生和不可能發生的事是我們能事先預測得到嗎?所以我們説它具有必然性,而可能發生的事是我們不能夠預測的,具有不確定性,在生活中,像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而在數學中,我們又是如何去定義具有這樣特性的事件呢?

這也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內容:第二十五章第一節,隨機事件與概率。

微格教學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歌曲的學習,讓學生在充分感受歌曲意境、理解歌曲情緒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通過對四拍子的練習,讓學生更深入地瞭解四拍子的節拍特徵。

3、通過欣賞歌曲,培養學生用不同手段表現音樂的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對歌曲的理解及分析,使學生能夠準確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用不同的藝術形式進行創造性的表演。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電子琴、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討論、交流。

師:同學們,你們都看過哪些電影電視?其中哪首影視歌曲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你會唱嗎?(情同學們舉手發言並演唱)

2、聆聽故事,引入情境。

師:同學們唱的太好了,那麼今天老師同樣給大家帶來一首影視歌曲,它就是電影《城南舊事》的插曲《送別》。

《城南舊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於1960年出版的以其7歲到13歲的生活為背景的一部自傳體短篇小説集,也可視為她的代表作。它描寫20世紀20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裏,住着小英子温暖和樂的一家。它透過主角小英子童稚的雙眼,向世人展現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有一種説不出來的天真,卻道盡人世間複雜的情感。

3、初聽音樂,感知歌曲。

師: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歌曲,請同學們注意兩個問題:

(1)歌曲表達帶了什麼情感?(2)歌曲的速度如何?

(多媒體播放視頻《送別》片段)

二、進入歌曲意境,學唱歌曲。

1、教師伴奏並範唱,引導學生體驗歌曲情緒。

2、學生隨老師伴奏,視唱歌曲旋律,掌握歌曲所表達的基本情緒。

3、引導學生體驗歌曲並劃拍子,掌握4/4拍的正確劃法。(1)4/4拍劃法的練習

師:在剛才的視唱過程中我發現一個問題:同學們在視唱的同時沒有劃拍子。請同學們看下這首歌曲的節拍類型是什麼?它的強弱規律是什麼?應該如何劃拍呢?

生1:歌曲是4/4拍的。生2:強弱規律是:強

生3:它的打法是……

師:同學們説的。很好,只是四拍子的劃法還不是太規範,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4/4拍的正確劃法(出示4/4拍圖式)。

(2)看譜子、聽音樂、打拍子,體會強弱規律。(教師巡迴指導

4、老師鋼琴伴奏,引導學生加入歌詞,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並劃拍子。(通過齊唱、小組輪唱等多種形式反覆演唱歌曲,達到熟練。)

三、體驗歌曲情境,進行樂曲分析。

1、小組討論回答問題。(1)歌曲的演唱情緒如何?(2)分析歌曲的框架結構。

(清新自然而略帶哀愁。)

次強

弱。

(憂傷)(稍慢、舒緩)

2 全曲分三段,各部分緊密相關,又略有不同,尤其是B段的第一句(即圖中的c)與其他樂句形成鮮明對比,掀起了全曲的高潮。

(各小組代表發言,師生共同評價。)

2、通過對歌曲進行深層分析,再次深情地演唱歌曲。

四、創作實踐,開展音樂活動。

1、小組討論。

師:通過對歌曲的分析、演唱,我們對歌曲的理解已經很深刻,藝術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下面請同學們分組以不同的藝術形式來表現這首歌曲。(提示學生可採用獨唱、小合唱、舞蹈、打擊樂伴奏等形式)

2、分組展示、交流與評價。

學生就各小組的表現形式、參與激情、創新意識等給予評價,教師簡要補充。

五、課堂小結,作業佈置。

影視歌曲是音樂與故事情節的完美結合,它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給我們帶來無窮的美感。請同學們課後多欣賞一些你所喜歡的影視音樂,下節課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

微格教學教案 篇四

(回放3分鐘)

指導教師與聽課學生點評(2分鐘):

以算帳的方式提問,一可點燃學生的求知熱情;二可化繁為簡,抽出本文的關鍵內容,使學生很快整體把握全文,三可自然地引出下文對“情節安排的巧妙”這一特點的探究。

(回放4分鐘)

指導教師與聽課學生點評(3分鐘):

以陳奐生向老婆算帳時,他老婆的驚訝導入,通過扮演,讓學生以第一人稱的'身份走進故事,使複述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從而不知不覺地揭示出本文的情節特點。由於問題設計得好,學生參與熱情很高,顯示了很強的互動性。

教師與學生點評(2分鐘):

通過讓學生扮演陳奐生,以第一人稱的身份走進故事,與陳奐生的老婆對話的方式進行提問設計,設計的問題富有層次感,使學生能自如地體驗主人公的特殊複雜的心理,從而準確地把握了陳奐生這一人物的形象及其意義。

“提問技能訓練”微格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培訓提問技能。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1、教師説明教學目的和任務,安排訓練程序,説明評價標準。

2、學生進行提問技能訓練。

3、聽課學生按要求對參與訓練的同學進行評價。 4.教師評價、小結。

附:

提問技能訓練標準

提問確實將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引向要學習的內容上。

主問題能準確體現教學目標,關鍵問題能突出重點、難點和訓練要點。

3、提問框架合理,能體現教材結構。

4、問題排列的序列符合學生認知規律了。

5、提問類型多樣靈活,能調動各種層次的學生參與應答。6. 對學生的應答分析準確,反應迅速,評價得當。 7. 提問的頻率和時機適度、適時。

8、提問態度親切,表述清楚、明白,停頓合適。

附件:導入技能教案(樣例)

微格教學教案 篇五

教學設計

微課名稱:面試講課、微課與微格

教學所屬學科:教育學所屬專業:國小教育;所屬課程:國小微格教學適用對象:

教師姓名:樑光明高慧;所屬院校:晉中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大專或本科三年級學生;也可用於教師培訓

教學背景:

本課程是高職高專國小教育專業的一門專業選修課。是在學習基礎心理學、國小教育學兩門專業課的基礎上,對國小課堂教學的進一步深入學習。和國小教育見習、國小各科教材教法教學密切配合,為下階段的教育見習、頂崗實習做準備。深刻理解微格教學概念,對下階段的模擬實訓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教學目的:

深刻理解微格教學的概念,明確微格教學與面試講課、微課的區別與聯繫。

教學方法:

主要採用教師講授的方式進行,同時運用提問、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縱觀各地的中國小教師招聘考試,可以看出:筆試加面試講課是普遍採用的辦法。對面試講課的重視是一項很重要的舉措。那麼,它與微格教學是什麼關係呢?

二、新授學習

(一)面試講課與微格教學

1、面試講課是現今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在組織的中國小教師上崗考試中用來考核考生課堂教學素質的一種形式,也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在中國小教師職稱評定中用來考核教師教學素質的一種形式。通常採用考生(教師)面對評委模擬講課的形式,講課內容為所抽取的現行教材的某一節內容,講課時間為20分鐘左右。

和普通的課堂教學相比,它只是去掉了普通課堂教學中的學生練習實踐環節。

2、微格教學實際上是一種教學方法,是一種技能訓練方法。它要求接受培訓的師範院校學生根據指導老師的要求,任選與自己所學專業相關的一箇中國小教學內容,和同班的'五六名同學,輪流扮演師生角色,演繹各自的教學設計。同時,老師用攝像機拍攝記錄,結束後及時回放、觀摩指導。多次重複,直到達到訓練要求。它的特點是教學時間短、教學內容少、班級規模小。所以説微格教學實際上是傳統課堂教學最常用形式班級授課制“班、課、時”的縮小化。面試講課面對評委模擬講課,時間短、內容少,是將傳統的課堂教學最常用形式班級授課制“班、課、時”中的“課、時”加以了縮小,其中着重是縮小了“課”,去掉了普通課堂教學中的學生練習環節,仍然是一種微格教學形式。

(二)微課與微格教學

1、“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或疑點)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過程。

微課的特點是教學時間短、教學內容少。所講的內容只是普通一節課的一個教學內容,一般是教學重點或難點,教學時間為5——10分鐘。和普通的課堂教學相比,它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

微課在較短的時間內進行某一個內容的教學,是將普通課堂教學中的“課”縮小為一個教學內容,相應的教學時間縮小為5——10分鐘。也是一種微格教學的形式。

(三)面試講課、微課與微格教學的聯繫

無論是面試講課,還是微課,都是採用模擬上課的形式,進行較短時間的教學。實際上都是微格教學的一種形式,也可以説是微格教學的不同變式。嚴格地説,面試講課是教師在述課,一般沒有學生;微課是上課,學生可有可無。隨着教育技術、教育科學的發展,還出現了微格説課等其它形式。

三、小結、練習鞏固

談談本節課你學到了什麼?(談談微格教學和麪試講課、微課的關係。)

四、全課總結

可以看出:對於微格教學,同學們已經學到了不少,希望能運用到今後的模擬實踐中。關於微格教學和麪試講課、微課的關係,這也是老師當前研究的內容,同學們剛才談了不少,對老師很有啟發,今後教學中我們將繼續探討。

好!今天的課就先上到這裏,下課。主要參考書目:

[1]張文全主編。國小教師教學技能訓練[M]。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

[2]孟憲愷。微格教學與國小教學技能訓練[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3]榮靜嫻、錢舍。微格教學與微格教研[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

微格教學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通過各種音樂材料,初步認識常見的電聲樂器及其音色特徵。

2、感受與鑑賞由電聲樂器演奏的樂曲,擴大學生藝術視野。

3、體驗歌曲《橄欖樹》所表達的情感並學會演唱歌曲。

教學重點:

1、通過各種音樂或音響使學生初步瞭解和認識電子音樂,擴大學生的藝術視野,從而加深對不同音樂類別的瞭解。

2、引導學生在課前自主蒐集相關材料,在課堂上積極思考、參與,加強其自主學習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電子琴。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課前播放音樂:雅尼雅典衞城音樂會開場曲《聖托裏尼亞》。

2、介紹電子音樂的發展。

師:隨着電子技術的不斷髮展,電子設備被越來越多的運用到音樂創作和表演領域。剛才我們欣賞的那段雅尼的《聖托裏尼亞》就是由電聲樂隊來進行演奏的。那麼,人們是如何運用這些電子設備製作電子音樂的?電子音樂又是如何發展的?上節課佈置同學們下去查找有關電子音樂的資料,下面就請同學們來説説查找的結果。

生1:20世紀30年代,美國人約翰·凱奇利用電子管振盪器和留聲機進行音樂創作。

生2:20世紀40年代,法國人皮埃爾利用磁帶錄音機通過改變磁帶速度、顛倒方向、隨機剪輯、多軌錄音等方法制作合成音樂。

生3:20世紀中葉,德國人艾默爾特利用電子合成器製作電子音樂。

生4:隨着計算機的發明,人們又利用計算機制作電腦音樂。

師:同學們知道的真多,電子音樂就是這麼一步步發展起來的。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些常見的電聲樂器。

二、介紹電聲樂器

(多媒體顯示各種樂器的圖片和聲音並做相應介紹。)

1、電子琴:最為常見的電子樂器。有強大的音色庫,能模仿各種聲音,並帶有自動伴奏功能,還能與電腦連接,共同完成音樂製作。體積小,攜帶方便。

2、電吉他:電聲樂隊中常見的撥絃樂器,有六根琴絃,配合效果器使用,能發出多種音色。

3、電貝司:電聲樂隊中常見的低音撥絃樂器,有四根琴絃,為樂隊的低音。

4、電子鼓:有爵士鼓發展而來,不僅能演奏爵士鼓的音色,還能模仿各種打擊樂器的音色,攜帶方便。

三、欣賞電子琴獨奏曲《西班牙鬥牛舞曲》

師:剛才為大家介紹的四種電聲樂器都是現代流行音樂中最為常見的樂器配置。在這些電聲樂器中,電子琴以它豐富的音色、變化多端的自動伴奏系統列居首位,下面讓我們先來欣賞一首電子琴獨奏曲《西班牙鬥牛舞曲》,在欣賞的同時,請同學們思考幾個問題:

1、鬥牛是哪個國家獨特的民俗活動? (西班牙)

2、這首樂曲的風格如何?

(熱烈、歡快)

3、這首樂曲表現了怎樣的鬥牛場面? (驚險、刺激、激烈、喧鬧以及鬥牛士威武的氣勢)

師生一起欣賞,聽到過程中示意同學們隨音樂劃拍子。(學生回答略)

四、欣賞《絲綢之路》主題音樂

1、瞭解絲綢之路

師:接下來,老師給大家猜一個謎語:它是一條路,這條路從我國西安開始,向西綿延數千裏,橫貫歐亞大陸,是中國與世界各國人們增進文化和友誼交流的橋樑。

生:絲綢之路。

師:好的,上節課佈置同學們查找有關絲綢之路的小故事,同學們找的如何?

下面讓我們來交流一下吧。

(學生代表分別講述張騫、玄奘等人的故事,將文學與藝術相結合,使學生從學科滲透中學到跟多知識。)

2、欣賞絲綢之路

師:同學們講的太好了,下面讓我們來欣賞一組絲綢之路的風光圖片。(多媒體播放絲綢之路的風光片,無配樂。)

師:絲綢之路美嗎?我們剛才看的風光片只有圖像沒有音樂,假如你是一位作曲家,你會用什麼樣的音樂來表現它呢?

生1:用樸實無華的旋律來表現它。

生2:用帶有濃厚中國情調的旋律來表現它。

生3:用舒緩悠長的旋律來表現它。

3、視唱《絲綢之路》主題曲

(1)學生自主視唱

師: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在我們課本里面也有一段表現絲綢之路的。主題音樂,請同學們先視唱一下。(教師巡迴指導)

(2)跟琴視唱

4、讓學生為樂曲選擇音色、速度、節奏

師:電子琴有很多種音色,下面老師來試驗幾種,大家選擇一下,看哪種最能體現《絲綢之路》的意境。(學生回答略)

師:那我們應該用怎樣的速度來表現它呢?

生:絲綢之路歷史悠久,文化底藴深厚,我們應該用舒展而緩慢的速度來表現它。

師:此外,電子琴還有多種伴奏型,請同學們聽聽哪種伴奏比較合適。(學生回答略)

師:按照同學們的選擇,讓我們來整體演奏一遍,聽聽效果如何。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今天大家都當了一回配器大師。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日本電子音樂大師喜多郎是如何為它配樂的。

5、欣賞電子合成器演奏的《絲綢之路》

6、與同學們剛才的設想對比,談聽後感。

五、學唱歌曲《橄欖樹》

1、欣賞《橄欖樹》

師: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由電聲樂隊伴奏的校園歌曲《橄欖樹》,請同學們在欣賞的同時注意兩個問題:

(1)結合歌詞,説説這首歌曲所表達的情感;

(2)仔細聽辯一下,這個電聲樂隊中有幾種電聲樂器。

2、學生跟錄音學唱歌曲

3、完整地演唱歌曲,老師伴奏。

六、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今天,我們一起了解了電子音樂,認識了常見的幾種電聲樂器及其音色特徵。課後請同學們收集一些用電聲樂隊演奏或伴奏的音樂,下節課帶來和同學們交流一下。

【微格課】教案 篇七

水調歌頭

一、教學設想

《水調歌頭》是蘇軾詞的典範之作,這首詞的特點是落筆瀟灑,舒捲自如,情與景融,境與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滿哲理。本課擬着重分析《水調歌頭》的內容和情感,讓學生在理清思路、理解背誦的基礎上體會作者寫作心境與豁達的胸懷,引導學生通過感知詩人的情感進而感悟生活。

二、教材分析

《水調歌頭》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八年級下冊第5單元第25課。蘇軾的這首詞膾炙人口,胡仔在《漁隱叢話後集》雲:“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俱廢”,可以説它是詠中秋最著名的作品。蘇軾通過行雲流水般的語言營造了天上人間的清冷心境,寫出了心中的徘徊矛盾,而最終以樂觀曠達情緒做結。全詞向我們展示了詞人由憂鬱、愁苦到豁達的胸襟。它道出了千古離人共同的心聲: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該詞思路清晰,語言優美,意境深刻,運用聯想與想象的寫法,以生動的文字對古今一輪月向我們作了最真、最美的詮釋。

三、學生分析

學生在七年級學習過古代詩詞,對於詞的形式、語感和朗讀方法有一定的認識。對本詩的作者蘇軾,學生也並不陌生,他們先前在教材中學習過蘇軾的作品,同時在課外閲讀過許多有關蘇軾的小故事,對其人其作品有初步的瞭解。本課是蘇軾的名篇,千古傳頌,加之有王菲的《但願人長久》的流行,許多學生可能對這首詞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學習本課,學生對我國古代詩詞名篇多了一分認識,還能在逐步感受蘇軾對親人的懷念之情的過程中,感情作者表現出來的曠達胸襟和表達出來的人生哲理。

四、教學目標

1、反覆誦讀和背誦詞作,理解詞中的情感。

2、知人論世,瞭解作者的相關情況,深入理解作者複雜微妙的心境。

五、教學方法

朗讀法

啟發式教學(提問法、點撥法)

六、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胡仔在《漁隱叢話後集》中説:“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俱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蘇軾的這首《水調歌頭》。

【朗讀詞作】

同學們,詩詞學習重在朗讀,老師首先為大家範讀《水調歌頭》,在老師範讀的過程中同學們注意字詞的讀音和朗讀的節奏。(範讀)同學們,這首詞中的哪些字的讀音需要注意呢?(宮闕(què)、綺户(qǐ)、不勝寒(hán))好,接下來同學們齊聲朗讀《水調歌頭》,讀的過程中注意字音和節奏,有感情地朗讀。“丙辰中秋”起„„(全班齊讀)同學們讀得很好,接下來請同學們結合註釋,默讀全詞。(2-3分鐘)

【賞析詞作】

1、分析小序

首先,我們一起來看詞的小序。“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教師朗讀,重讀“兼”字)同學們看,小序交代了什麼內容?(提示:時間,寫作目的)丙辰中秋,歡飲達旦——交代了時間丙辰年中秋節晚上;作此篇,兼懷子由——交代了寫作目的懷念其胞弟子由(提示:同學們看課下注釋3,子由是蘇轍的字,蘇軾字子瞻)。

那麼大家覺得為什麼蘇軾會在丙辰中秋懷念蘇轍?他寫這首詞僅僅是為了懷念親人嗎?

提示:

當時蘇軾和蘇轍已經七年未見。 不是。(哪個字可以看出不是——兼)

兼:副詞,同時,一齊。説明蘇軾的寫作目的不只是思念親人,還有其他目的。 (為什麼兩兄弟七年未見,蘇軾的寫作目的還有什麼?)

結合背景——這首詞是公元1076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時所作。蘇軾因為與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輾轉在各地為官。他與蘇轍從小感情極深,要求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密州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會。誰料,到密州後,這一願望仍無法實現。公元1076年中秋,詞人與蘇轍分別之後,已七年未得團聚,思念日深,再加之聯想到自己的政治處境。此刻,詞人面對一輪明月,思緒滿懷,乘酒興正酣,寫下了這首曠世名篇。

所以,除了思念親人,還有什麼目的?(提示:仕途失意)

2、分析上片

(1)問月——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把青天當做朋友,把酒相問。“明月幾時有”,這個問題一方面是追問明月的起源,進而可以説是宇宙的起源;另一方面又是在感歎造化的巧妙,這樣的明月何時有!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詞人對明月的讚美和嚮往。嚮往明月,於是又有了這樣的發問——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2)追月——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有了疑問,詞人便要追上明月,探個究竟。然而蘇軾又心生恐懼——怕月宮的瓊樓玉宇太高,太冷。兩相對比,詞人的情感發生了轉折——不如在人間起舞弄清影。

詞的上片表面上是在寫天上人間,深層上有什麼特別的含義嗎?再一次,我們需要回顧寫作背景,知人論世。此時的蘇軾政治上不得志,被貶地方。“宮闕”表面上是指天宮,實際上是指京城的朝堂,密州即使對應的“人間”,蘇軾生性樂觀曠達,雖然抱負不得施展,但在體驗到政治仕途的艱險之後,最終能夠接受現實。

3、分析下片

承接上片最後兩句,由天上轉入人間,由追月轉為懷人。 (1)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

我們彷彿可以看到月色清朗,從紅色的閣樓到雕花的窗户,隨着月光的照射與移動,詩人由於對於弟弟蘇轍的思念,輾轉難眠。

(2)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詞人無理地埋怨明月説:“明月您總不該有什麼怨恨吧,為什麼老是在人們離別的時候才圓呢?”無理的語氣進一步襯托出詞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卻又含蓄地表示了對於不幸的離人們的同情。

(3)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接着,詩人把筆鋒一轉,説出了一番寬慰的話來為明月開開脱: “人固然有悲歡離合,月也有陰晴圓缺。她有被烏雲遮住的時候,有虧損殘缺的時候,她也有她的遺憾,自古以來世上就難有十全十美的事。”這三句從人到月、從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為月亮開脱,實質上還是為了強調對人事的豁達,對人間的生離死別的曠達,對人生苦難的超越,富含哲理。

(4)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明確:典故出自南朝謝莊的 《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間的離別是難免的,那麼只要親人長久健在,即使遠隔千里也還可以通過普照世界的明月把兩地聯繫起來,把彼此的心溝通在一起。

“但願人長久”——突破時間的侷限; “千里共嬋娟”——打通空間的阻隔。 蘇軾把透徹的人生感悟化作美好的祝願,個體的生活感受昇華凝結為某種普遍的人生領悟。這首詞是蘇軾在中秋之夜,對一切經受着離別之苦與世間苦難的人表示的美好祝願,與自己所經歷的一切磨難乾杯。

【總結】

蘇軾的作品能夠流傳千古,不僅僅在於其深厚的文學功底,高超的文學能力,他留給後人的還有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他的這種精神品格在今天仍然具有現實意義,我們是否能像蘇軾那樣在遭遇挫折時,能夠樂觀曠達,隨遇而安呢?

【佈置作業】

針對這首詞中反映的哲理,同學們有什麼感想,寫一篇小隨筆。

七、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