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3W

國小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精品多篇】

一年級下冊數學認識人民幣 篇一

姓名:

一、填空:

1、人民幣的單位有(

)(

)(

)。

2、1元=(

)角

1角=(

)分

5角7分=(

)分

36角=(

)元(

)角

20角=(

)元

100分=(

)元

3、1張

50

元可以換(

)張20

元和(

)張10

元;還可以換(

)張20元和(

)張10元。

100

元可以換(

)張50

元;或者換(

)張20

元;或者換(

)張10

元;

1張20

元可以換(

)張5

元。

4、買一隻68元的足球。小紅付的錢全是10元,她最少付了(

)張10元;小軍付的錢正好,小軍最多付了(

)張10元。

5、在(

)裏填上“>”“<”或“=”。

50分

5角

4分

4角

1元

9角

3角

31分

7元

7角

6元8角

7元

42分

4元1角

女鞋比男鞋貴一些,女鞋多少元?

二、選擇。

78元

54元

48元

50元

1、4張

5張

6張

2、一輛玩具汽車58元,強強帶的錢剛好可以買一輛玩具汽車,強強帶的錢中最多有幾張10元?

85元

8元5角

8角5分

3、一個西瓜的價格大約是多少錢?

2元8角

28元

2角8分

4、一個書包的價格大約是多少錢?

4張

5張

6張

5、有很多張1元、5元、10元的紙幣,現在要拿出28元,最少要拿多少張紙幣?

三、算一算,填一填。

1、(1)枱燈的價錢比書包貴(

)元。

(2)如果全用10元付錢買兩樣東西,至

少要

帶(

)張10元的錢。

2、40元

7元

22元

1元

(1)鉛筆盒比鉛筆貴多少元?

.

(2)小明買水彩筆找回3元錢,他付了多少錢?

(3)芳芳付了50元錢,找回10元,他買了(

).

(4)小云買了一個文具盒和一盒水彩筆,她最少要帶

(

)十元。

3、媽媽買一套衣服用去89元,買上衣用去50元,買褲子用去多少元?

4、媽媽去買菜,用去16元后還剩下10元,媽媽原來有多少錢?

國小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 篇二

一、教學目的`

1、認識大面額的人民幣,並能進行換算。

2、會用大面額人民幣付錢,體會付錢方式的多樣化。

3、感受大面額人民幣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培養學生勤儉意識。

二、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不同面值大面額人民幣,教學軟件,學生學習材料。

學生準備:各種面額的人民幣學具。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教師:昨天,我們去人民幣王國裏做客,在那裏我們認識了人民幣,人民幣是用什麼做單位的呢?

學生: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貼出元、角、分三個單位 )

教師:你能説説人民幣之間有什麼最重要的互換關係嗎?

學生:1元=10角,1角=10分。

( 教師板書此關係式)

教師:今天,我又給孩子們帶來一些用元作單位的人民幣大朋友,他們的名字叫做大面額人民幣。他們也想跟孩子們一起玩兒,你們願意和他們交朋友嗎?

(教師出示課題:大面額人民幣)

教師:他們就在我們數學書裏第73頁上等着你們呢!快去找一找他們吧!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複習,由小面額人民幣引出大面額人民幣,為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提供框架,使新舊知識很好的聯繫起來。同時,也為學生學習大面額人民幣之間的關係提供知識遷移的基點。]

(二)、認識大面額人民幣

1、教師:孩子們見過他們嗎?在哪兒見過?

學生1:我在超市裏見過。

學生2:我在老師收學費的時候見過。

學生3:我在商場裏見過。

2、教師:用過他們嗎?什麼時候用過?

學生1:開學交學費時我用過。

學生2:我和爸爸、媽媽去超市買東西付錢時,媽媽讓我去付錢,那時用過。

3、教師:孩子們既然見過、用過這些新朋友,那你們一定也認識他們吧?下面就請你跟同桌的孩子相互介紹介紹新朋友吧!

教師:有誰願意把新朋友介紹給全班的孩子聽一聽。

(學生上台用教師準備好的教具展示並板貼)

學生介紹認識人民幣的方法;

4、教師:今天我們的新朋友們要去參加人民幣王國裏舉行的一次化裝舞會,他們想請你們幫他們檢查檢查他們化的裝好不好,別人還能不能認出他們來。

(教師出示多媒體遊戲內容)

遊戲1:教師出示遮住一部分顏色和圖案但留有數字的人民幣。

一年級下冊數學認識人民幣 篇三

[關鍵詞]教學情境問題情境數學課堂課堂教學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也就是人們常説的在活動中學習數學。《標準》還指出:為了使學生經歷應用數學的過程,教學應採取“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過程。教學情境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發展心理品質的重要源泉,是溝通現實生活與數學學習、具體問題與抽象概念之間的橋樑論文。在生活、活動和遊戲的情境中,容易誘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引起學生更多的聯想,容易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解決問題的相關策略。創設良好有效的教學情境有多種方式,應針對不同年齡的學生以及不同數學內容去思考,一般分為情境故事化、情景活動化、情境生活化和情境問題化。

一、情境故事化

國小低年級到中年級的學生更多地關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學習素材的選取與呈現以及學習活動的安排都應當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他們感覺到學習數學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從而願意接近數學。而創設故事化情境就是一條非常適合低年級孩子的形式。把教材中的一幅幅畫面所反映的問題情境編成簡短的小故事,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例如北師版課程標準數學實驗教材一年級(上冊)“0”的認識,例題創設了這樣一個童話故事情境,畫面上有小貓的一家,其中貓爸爸、貓媽媽以及貓姐姐都釣到了數量不等的小魚,只有貓弟弟空手而歸,從貓弟弟懊惱的表情中,“0”也呼之欲出了。學生在交流中認識到,貓弟弟一條也沒有釣到,“一個也沒有”可以用“0”表示。

二、情境活動化

數學的知識、思想和方法,必須由學生在現實的數學實踐活動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單純地依賴教師的講解去獲得。教學中,把問題情境活動化,就是讓學生投身到問題情境中去活動,使學生在口説、手做、耳聽、眼看、腦想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增長智慧,提高能力。這有利於保證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對於促進學生從動作思維向具體的形象思維過度也是十分有利的。在教學一年級(上冊)“認識物體”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組織學生動手實踐,合作交流。讓學生一起搭積木,在遊戲中感知物體是有不同形狀的;再引導學生把其中一些物體進行分類,依次觀察每類物體,然後分別抽象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直觀圖形,初步認識這些形狀;再讓學生依次摸一摸,再次感知每類物體的主要特徵,並在小組裏用自己的話説一説每類物體的特點,形成不同物體形狀的表象。學生通過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經歷了觀察分類——形成表象的過程,加深了對不同形狀物體的認識。

三、情境生活化

數學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把數學問題生活化,可以讓學生從直接的生活經驗與背景中,親身體驗情境中問題,不僅有利於學生理解情境中的數學問題,而且有利於學生體驗到生活中數學是無處不在的,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一年級(下冊)“認識人民幣”這一內容時,教材創設了三個小朋友到商店購物的活動情境,教師可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實際購物或模擬購物。如買1元筆記本時,使學生體會到“10角就是1元”,並通過數出10角的活動,抽象出“1元=10角”。同時,可讓學生在取幣、換幣、付幣、找幣等活動中,認識並熟悉人民幣,學會人民幣的簡單計算,感受人民幣的實際價值,積累豐富的購物經驗,為使用人民幣做準備。

四、情境問題化

一年級下冊數學認識人民幣 篇四

【關鍵詞】教材處理;數學教學;內容調整

【中圖分類號】G622

《認識人民幣》是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教學內容,整個單元分為"認識人民幣"和"簡單的計算"兩大部分內容。人民幣作為我國的法定貨幣,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對一年級的孩子進行認識人民幣、使用人民幣、愛惜人民幣的教育十分重要。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內容,在實際的教學中卻遇到了極大的障礙,老師無法用自己的語言去讓學生明白各幣種之間的換算,學生更是無法理解。照理説,人民幣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出現,學生也時有所用,但為什麼反而會掌握得不夠理想呢?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究竟在哪呢?

現象分析一:幣種過於陳舊,學生認識困難。

教材上出現的人民幣,絕大部分都是第四版人民幣,而這種人民幣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出現的已經不多了。特別是對於現在的一年級學生而言,很多學生都是沒有使用過甚至沒有看到過這一套人民幣。因此,在認識的時候已經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策略思考一:研讀教材,把握教材特點。

《認識人民幣》這一單元,教材把它安排在《100以內數的認識》之後,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100以內數的理解,而且能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這樣的課程安排十分科學、合理。

但如果説要做到教材內容完全的"與時俱進",這並不現實。所以,在教學本單元之前,我就發動家長收集第四套人民幣和第五套人民幣,但由於市面上第四套人民幣的流通量已不大,家長們還是無法集齊整套。於是,我便從家裏拿來自己以前收集着的第四套人民幣各種面值的紙幣及硬幣,在教學時利用多媒體設施進行展示,使學生加深記憶。

現象分析二:缺乏計算知識,學生換算困難。

在人民幣的換算過程中,需具備一定的計算知識和生活經驗。如"10元可以換幾張2元和幾張1元"這種換錢題目,在孩子們的頭腦中缺少這樣的直觀表象,所以這樣的計算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説無疑是存在着很大的困難的。

又如,教材52頁"做一做"中的第三小題,買一個單價為0.50元的風車,付出2元錢,應找回多少錢?

學生列式計算:2元-5角=20角-5角=15角

像"20-5"這樣的退位減法,應該是第六單元的教學內容。對於優等生來説,或許不存在計算問題,但由於本校的孩子大多都是外來民工子女,大部分學生對於這種課堂上沒有涉及過的題型還是困難重重,正確率較低。

策略思考二:因"生"制宜,調整教學次序。

儘管教材在教學中的作用非常巨大,但由於學生基礎差異問題,我們的教學在必要的情形下也需要進行適當地調整和"再加工",使之更好地指導教師的"教",引導學生的"學"。

所以,當我碰到《認識人民幣》教學時,我是採取先教學第六單元《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讓學生學會"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和"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再進行人民幣的計算教學。對教材進行這樣子的調整,效果是顯著的,而且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需求。

現象分析三:提前出現小數,學生理解困難。

在這一單元中,出現了諸多形如"0.50元"的小數。或許編者認為一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這樣的生活體驗。可事實上,現在的孩子即使出去購物,也是家長一手包辦,孩子們只是負責挑選自己喜歡的食物,他們很少有機會親自去體驗"買東西"的過程,所以在教師沒有講解之前,用小數形式表示的價格班中只有很少幾個同學看得懂,絕大部分孩子是根本就不認識的。

策略思考三:延伸教材,補充生活素材。

生活是數學的源泉,數學離不開生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適當選取和補充一些學生實際生活中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素材,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記得在第一次教學"人民幣的簡單計算"(教材第50頁例6)時,我所採取的措施是出示掛圖,讓學生仔細觀察這4種不同商品價格的表示法,讓他們自己去發現並懂得如何把"以元為單位的小數"形式的商品價格轉換成"幾元幾角幾分"的形式。但出乎意料的是,班中很少有同學能夠真正理解。於是,我便進行強制性地灌輸,直接告訴他們這些小數的意思,再從若干個小數的介紹中,初步讓學生感知到:小數點前的數表示的是"元",小數點後第一個數字表示的是"角",小數點後第二個數字表示的是"分"。

所以,在第二次執教《認識人民幣》這一單元時,我和我的孩子們一起把教室的一角佈置成"商店",讓孩子們通過這個"模擬購物"的活動親身體驗購物的過程。活動中,孩子們紛紛把自己家裏的玩具帶到學校來,並給每一件"商品"標上了價格。在進行購物時,教師要求學生根據自己手裏的錢確定怎樣付款,而售貨員也要根據商品的價格和顧客付的錢來計算需要找多少零錢。通過這樣的活動,不僅拉近了人民幣與孩子們的距離,使他們加深對人民幣的認識,掌握人民幣的換算及簡單的計算,同時也增強了學生應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既要尊重教材、讀懂教材,又不能拘泥於教材、受教材的束縛,而應該把教材看作是引導學生認知發展的一種範例。我們要充分發揮教師自身的主導作用,利用廣泛的教學資源,活用教材、創新教材。只有這樣,我們的數學課堂才會變得更加高效。

【參考文獻】

[1]常汝吉。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M].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07)

一年級下冊數學認識人民幣 篇五

一、變知識給予為主動探尋

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給予過程,不是教師把教材教完就算完成教學任務了,不是學生把教材上的知識學完,會解答類似問題就完成學習目標的了。它應當是我們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與“教學主體”的教師通過教材這個媒介交互作用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所產生的一切事情都是教學過程中應該關注的內容。所以,我們要順應社會的發展與學生的真實情況,改變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手段獲取他們必需的數學信息,進行思考活動,促進學生自主探索能力的提高。如在教學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千克和克》時,筆者先讓學生自己回家蒐集有關千克與克的知識,到商店、家裏找出不同的物品,並看看它們的重量,最後自己比較千克與克有什麼區別和聯繫。有電腦的家庭,讓他們上網蒐集千克與克的相關材料。結果,學生獲得了比教材中所呈現的數學知識多得多的史料知識與科學知識,如“千克與克是誰提出的”等等。這樣的設計,讓學生把要學習的知識通過自己的實際探索與研究,通過自己的理解和經驗學完了,而課堂只是學生交流、探討自己成果的陣地,從而更好地促進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二、變圍繞預設為自然生成

目前國小數學教學還存在着“課堂教學必須完成課堂預設教案中的任務”的觀點,學生仍是教學中的被動接受者。新課程要求教師只需給學生搭建一個可供他們自由探索的舞台,提供有效的探究材料,讓學生自己猜想預測、動手實踐。如在教學蘇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認識人民幣》一課時,因為學生對人民幣已經非常熟悉了,所以筆者沒有進行過多的預設,而是在學生的認識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討論:“大家都知道人民幣可以買到東西,那麼,你瞭解關於人民幣的哪些知識,現在就説給大家聽聽。”在問題的討論中,學生不僅把教材裏的知識點學完了,而且還生成了許多新的內容。比如有的學生説:“我知道人民幣正面畫的是。”有的學生説:“人民幣的反面100元是人民大會堂,50元是布達拉宮,20元是桂林山水、10元是三峽風光,5元是泰山,這説明我們國家的風景是非常秀麗的,我們要熱愛我們的祖國。”有的學生説:“人民幣有許多防偽標誌,只要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就可以看到,那是防止壞人造假人民幣用的。”這樣的教學,不僅使學生的直接經驗在教師的引導下得到了系統化,而且還通過課堂這個小小的舞台,展示了學生在社會的大課堂裏獲得的其他知識,學生學得既輕鬆愉快,又豐富多彩。

三、變單一數學為學科融合

學校開設的各門課程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彼此交叉、融合、互相滲透的有機整體。以往的數學教學只是孤軍奮戰,不能夠聯繫其他學科,從而造成了高耗低效的結果。通過實踐,筆者感覺如能恰當地把數學教學與其他學科融合起來,數學課堂上有語文、音樂、美術等知識,那將會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興趣,並不斷地喜歡上學習數學。國小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多數兼任多門學科的教學任務,這也為實現學科整合提供了方便。

四、變注重結果為思路表述

傳統的數學教學只重視學生做得正確於否,成績考得理想與否,忽視了學生對解題過程的探究,忽略了學生對解題思路的敍述。時間長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就會下降。而學生的思路表述是發展學生思維、培養能力的重要手段,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有必要對學生進行思路表述的訓練。讓學生在課堂上從敢於表達到善於表達,並引導學生把思路表述完整。比如,教材的許多練習最後都會有一個開放性問題,讓學生根據上面提供的材料,自己提出問題,然後自己解答。這時,筆者就會先讓學生在小組裏説出自己提出的問題,並説明為什麼提出這個問題,然後全班彙報交流。最後才讓學生把自己提出來的問題寫出來並解答。這樣,既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訓練了學生思維的邏輯性與條理性,為學生思維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