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中地理必修三説課教案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2W

高中地理必修三説課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説課教案(一)

課程標準:以某流域為例,分析該流域開發的地理條件,瞭解該流域開發建設的基本內容,以及綜合治理的對策措施。

1、結合教材內容與學生情況,以課程標準為依據,定下教學目標:

(1)學情分析

1、學生已有基礎

第一章 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掌握區域分析的思路

第二章 區域生態環境建設——區域分析的應用

第三章 第一節 能源資源的開發——以我國山西省為例與本節課可以合併歸類為區域優勢與區域發展問題,學習思路上具有相似性。

學生在學習前面內容時均有進行看圖、用圖能力的訓練。

2、課堂前的準備——養成教育

要求上課前必須準備好地圖、書本、筆記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觀察地圖,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並總結歸納流域的基本特點,特殊性和整體性。

過程與方法:

1、結合地圖和地理圖表,分析田納西河流域開發的自然背景和社會經濟背景。

2、通過了解田納西河流域不同時期的開發措施和後果,分析流域綜合開發的意義。

3、運用資料,分析其他流域的開發。如長江流域的綜合治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田納西河流域的綜合開發,體會人類如何正確認識自然,進行流域的開發為人類帶來利益,避開災害的科學研究精神。

2、根據學生的基礎和課程標準,得出本課的重難點:

(1)根據課標要求,得出本節課重點:

1、分析田納西河流域開發的地理條件以及田納西河開發建設的基本內容。

2、以田納西河流域綜合開發的分析思路為模板,遷移分析到其他流域的開發。

(2)根據學生基礎,確定本節課難點:

1、由於學生距離學習必修一氣候的時間較長,對氣候相關知識有所遺忘,且對學生而言氣候成因,特點,分佈難以理解和記憶。

難點一定為:分析田納西河流域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田納西河開發的地理條件之一)的成因。

2、基於學生目前的知識水平,以及沒有更多遷移分析的能力訓練的前提下:

難點二定為:以田納西河流域綜合開發的分析思路為模板,遷移到其他流域的開發。

3、根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定教學方法和手段:

以多媒體為工具採用組織教學和情景模擬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新性。

通過思維導圖的板書模式,以便於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和知識網絡的形成

(1)以多媒體為工具的組織教學方法:

1、本節課流域與水系概念的獲得是建立在觀察地圖基礎上的。

2、田納西河流域開發的自然背景如地形需要用到田納西河流域的地形圖;田納西河氣候的成因特點與其地理位置、地形、氣壓帶、鋒面活動有關,分析其成因需要用到相應圖表;分析水系特徵時需結合氣候特點和水系圖;礦產資源分佈圖。

所以組織學生以小組形式看圖,分析為主。並且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運用多媒體播放相關圖表輔助指導學生看圖。

(2)情景模擬教學法:

在學習完田納西河背景後,學生對田納西河流域有了認識,於是可以採用情景模擬的方法讓學生探討田納西河流域綜合治理的措施與產生的效益

(3)通過思維導圖的板書模式,以便於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和知識網絡的形成

4、教學程序

(1)基於本節課內容結構,將本節課分為兩課時:

第一課時:田納西河流域開發背景與綜合治理措施以及產生的效益

第二課時:

        1、以田納西河流域綜合開發的分析思路為模板,分析長江流域的綜合治理——以三峽工程建設為例

2、配套練習

(2)課前準備(主要為教學材料的準備):

1、教師準備:PPT流域水系圖;田納西河地形、水系圖;田納西河流域氣温變化曲線與降水柱狀圖;北美地形與礦產資源分佈圖;長江三峽流域的背景資料。

2、學生準備:地圖冊P68:流域水系圖;田納西河地形、水系圖;田納西河流域氣温變化曲線與降水柱狀圖;考試圖冊P130,北美地形與礦產資源分佈圖;書本;筆記本。

(3)教學流程及時間分配

第一課時

1、導入:西江洪水圖片導入,設疑:如何合理進行流域開發,為人類帶來利益,避開災難,引出田納西河流域綜合開發的正面例子進入新課。1分半鐘

2、利用準備材料,組織分析流域背景,並分小組發言,教師點評。18分鐘

3、創設情境,探討田納西河流域綜合治理的措施與效益,並分小組發言,教師點評。15分鐘

4、隨堂練習+課堂總結。5分半鐘

第二課時

1、給出長江三峽地區背景材料(氣候、地形、水系、社會經濟等),遷移分析長江三峽的綜合治理。20分鐘

2、練習反饋與總結。20分鐘

5、板書設計

1、流域與水系概念

2、田納西河流域的開發

高中地理必修三説課教案(二)

各位評委,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三第一章第三節的內容─區域發展差異。下面我將從本節課的教材地位、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方面來進行我的説課。

我們先來看看第一個方面的內容,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從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來説,本節內容是第一章的第三節,也是學生學習第二章的基礎,知識結構層次遞進明顯,有利於學生的學習。同時,瞭解我國區域發展的差異,能有效直觀地讓學生養成主動關心我國基本地理國情的習慣,增強學生愛國、愛鄉的情感。這就使該節課具有強大的現實意義。其次,本節課分為兩個課時進行教學,本節為第一課時。

2、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

知道我國三大經濟地帶的劃分。

通過比較,分析我國東、中、西部區域發展差異。

過程與方法

通過讀圖,比較我國三大經濟地帶區域發展的差異,提高讀圖、析圖能力。 通過自主學習,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合作交流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關注我國區域發展的現狀和趨勢,增強其愛國、愛鄉情感,從而形成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我國三大經濟地帶的發展差異。

難點:我國三大經濟地帶差異形成的原因。

各地區應該如何因地制宜,互相協作、協調發展。

二、教學方法

高中學生的理解、比較、分析、歸納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課堂上應注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能力。考慮到他們具有較強的探究能力,並且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我們可以採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高效課堂五環節教學方法

我們可以從發現問題→合作學習→交流主講→引導點撥→達標拓展五個環節來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法能更新教師的觀念,轉換教師的角色,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它強調合作和自主學習,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的綜合素質。

2、讀圖分析法

3、任務驅動法:教師提供圖表,設定預習目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完成任務。

4、歌訣法

三、教學手段

1、多媒體輔助教學

2、文本材料(教科書)

3、圖像展示(視頻)

四、教學過程

1、幻燈片導入:

現在請欣賞一組幻燈片,他展現的是我國不同區域的發展差異,有雄偉的雪域高原,也有海南島風光,更有攀枝花夜景等。從而提出一個問題:我國區域之間的發展究竟有什麼差異,而這種差異形成的原因又是什麼?使學生帶着問題和好奇心進入學習,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2、自主預習目標展示

我利用書本上的幾幅圖構思了五個問題,引領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看圖解圖的習慣。

問題一:我國三大經濟地帶的劃分;

問題二:我國三大經濟地帶的發展差異及形成的原因;

問題三:產業結構的差異;

問題四:工業化與城市化的差異;

問題五:對外開放的區域差異;

3、交流展示

4、點撥昇華

1、我首先展示一幅中國省級行政區劃圖,並且分發空白的省級行政區劃圖,讓同學們自主填寫、自己總結我國三大經濟地帶對應的省級行政區。

2、我國三大經濟地帶的劃分

東部遼冀京津魯,蘇滬浙閩粵桂瓊。

中部湘贛鄂豫皖,黑吉晉入內蒙古。

西部滇藏黔渝川,外加青新陝甘寧。

3、三大經濟地帶的發展差異:東部地區經濟相對發達,中部地區加速崛起,西部地區地域廣闊,資源豐富,隨着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取得了長足進步。

4、三大經濟地帶差異形成的自然原因(四字模板)

東部經濟地帶:位置臨海,地勢低平,土壤肥沃,礦產貧乏。

中西部經濟地帶:距海遙遠,位置閉塞,氣候乾燥,水源較少。

5、產業結構差異

東部地區:先進製造業、高新產業、第三產業相對發達。

東北地區:重化工業為主導。

中西部地區:農業經濟佔較大比重。

6、工業化與城市化差異:東部地區、東北部地區工業化進程快,而中、西部地區則相對滯後。從城市化水平來看,東部地區和東北部地區遠高於中部和西部地區。

7、對外開放的區域差異:東部地區開放程度高,吸納外資能力強,而中、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程度則比較低。

5.板書小結

6.活動題

1、你的家鄉位於我國四大地區的哪一個地區?

2、在你的家鄉,區域發展有哪些優勢與限制性因素?對於家鄉建設,你又有哪些好的建議?

7.佈置作業

四.課後反思:

本節課理論性比較強,知識點較多,我應該在講課期間更加的生動有趣,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運用編歌訣、四字模板等記憶術,使學生牢固掌握所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