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蠟燭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57W

蠟燭教案精品多篇

八年級語文《蠟燭》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體會人物思想感情。

2、理清記敍的要素,品味語言,感悟文章意藴。

3、激發學生愛的情感,培養理解和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蠟燭的特殊意義。

教學準備

1、預習課文,查閲資料,瞭解二戰中蘇聯紅軍解放南斯拉夫的情況。

2、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內容

這是一篇戰地通訊,寫的是一位南斯拉夫的老婦人將珍藏了45年的兩支結婚喜燭,點在了一位蘇聯紅軍戰士的墳頭。文章讚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國戰鬥的友誼,歌頌了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紅軍的深厚感情。學習這篇文章,要用心感受老婦人對蘇聯戰士情同母子的深情。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有這樣一個故事,夫妻二人都是工人,他們有一個兒子上國中三年級。家裏只有一間房子,約十五六平方米,擺一張雙人牀,一張單人牀,一張學生桌,家裏就塞滿了。爸爸身體不好,經常咳嗽,一咳嗽小屋就跟着震動,兒子寫作業思路就會被打亂,為了兒子的學習,爸爸嗓子一癢就趕緊躲出去,每天晚飯後兒子要寫作業了,爸爸就躲出去,這幾乎成了一種規律、一種習慣。北方的冬天很早就紛紛揚揚下起鵝毛大雪。有一天,兒子臨近期末考試,在温暖寧靜的小屋裏不知不覺學習到夜深。作業剛做完,忽然隱約聽到窗外的咳嗽聲,他從窗户往外望去,大雪中一個穿着棉大衣戴着口罩的人,周身潔白,成了個雪人,兒子像一下子被電擊着了,淚流滿面的跑出去……無聲的雪花蓋住了這對擁抱的父子。這是一個普通的親情故事,但令我們感動。還有一種人類最美好的感情,不分國界,情同母子,給我們震撼。今天我們學習的《蠟燭》一課,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二、整體感知

1、板書課題並出示學習目標。

2、教師檢查預習(學生交流、鞏固)。

3、教師(或學生)配樂朗讀,學生邊聽邊思考問題。

4、投影思考題:

(1)複述課文情節,説説課文表現了什麼主題。

(2)自由朗讀課文,説説老婦人是怎樣的一個人。

5、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參與。

預期達到:

(1)跨越國界,情同母子,戰鬥的友誼。

(2)老婦人渴望解放、和平,對蘇聯紅軍烈士滿懷敬意,奉獻愛意。表現出深沉、強烈的母親般的愛。

三、研讀賞析

教師導學:這篇文章非常感人,給我們留下難忘的印象。那麼,感人的因素有哪些呢?研讀課文,思考問題。

投影思考題:

1、找出令你感動的情節、段落或句子,分析使你感動的原因。

2、試分析蠟燭有什麼特殊意義。

學生默讀,自由討論交流,教師點撥。

預期達到:

1、題材感人,重點描寫老婦人掩埋蘇聯烈士的過程,突出蠟燭、燭光。

感人的原因:環境危險,炮火連天;老婦人年老體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老婦人像掩埋親人一樣掩埋烈士;點在墳上的蠟燭有特殊的意義。

2、蠟燭的珍貴意義。

老婦人珍藏了45年的結婚的喜燭一直捨不得用,現在,把它們拿出來點在烈士的墳頭,陪伴烈士的英靈。特殊的環境裏,燭光顯出了特殊的意義。

四、拓展延伸

教師導學:文章中的老婦人始終沒有説一句話,她豐富的內心世界是通過動作來表現的,給我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精讀文章倒數第四、五兩段,展開想象,揣摩一下老婦人有哪些心理,回答問題。

投影思考題:

1、老婦人為什麼不説話,她心裏是怎樣想的?

2、老婦人為什麼對他們深深一鞠躬?她心裏是怎麼想的?

學生齊讀或分讀,自由討論交流,教師引導學生體會課文意藴,啟發學生就文句提出一個個問題推想。只要學生的思路打開了,理解就深刻了。

五、佈置作業

把你設想的老婦人的心理寫下來,整理到練習本上,並且用上研讀與練習中的字詞,300字左右即可。

《蠟燭》優秀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及故事發生的背景,把握老婦人這一人物形象。

2、揣摩語言,品味關鍵性語句的豐富意藴和表達作用。

3、感受反法西斯陣營的軍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誼。

【教學重難點】

1、把握老婦人這一人物形象,體會人物思想感情

2、體會反法西斯軍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誼。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

往事如煙,歲月如流,一切有形的東西都會被時間磨蝕得鏽跡斑斑;唯有情感,高尚聖潔的情感卻長存天宇。在反法西斯戰爭中,一位南斯拉夫母親把一生中唯一珍愛的東西——結婚蠟燭,獻給了一個蘇聯青年戰士。這一幕將永遠留存在熱愛和平的人們的記憶裏。

二、整體感知

1、作家作品簡介:西蒙諾夫是前蘇聯作家,《蠟燭》是一篇戰地通訊,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通訊屬記敍文文體,也是報紙常用的文章樣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訊、事件通訊等。通訊運用的表達方式是敍事,其中主要是記敍的成分。

2、速讀課文,先找出本文六要素,然後概括複述課文主要內容。

1944年9月19日,蘇聯紅軍在南斯拉夫保衞戰中,與德國軍隊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在紅軍偷襲薩伐河上的一座橋時,一位紅軍戰士犧牲了。一位南斯拉夫母親冒着德軍的戰火前去掩埋了紅軍戰士的屍體,並拿出珍藏了45年的結婚蠟燭點在墳頭,並徹夜為其守靈。

3、用一句話概括故事情節,再用一句話概括文章主旨。

——一位蘇聯紅軍戰士為解放南斯拉夫而犧牲,一位南斯拉夫婦女不忍其暴屍戰場,不顧年老體弱,艱難地將其掩埋,並將珍藏了45年的兩支結婚喜燭點燃在戰士墳頭,悼念烈士表達敬意。

——主旨:本文讚美了反法西斯各國戰鬥的友誼,謳歌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紅軍的深厚感情。

三、研讀課文

1、自讀課文,找出文中對老婦人的描寫(神態、外貌、動作等描寫)並自由朗讀。

2、指名學生朗讀找出的描寫片段。

3、分析老婦人這個人物形象,深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環境危險,炮火連天,年老體弱,行動吃力,但老婦人不顧生死前去保護一位不相識的青年戰士的遺體,並獻出珍藏的蠟燭——這是一份深切的母親的關懷之情,一種無畏赴死的犧牲精神。

4、文章非常感人,請同學們找出最讓你感動的片段進行朗讀,並説説為何感動。

——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炮火連天,環境危險;年老體弱,掩埋艱難;掩埋遺體,情同母子;燃起蠟燭,寄託哀思。

5、有感情地齊讀課文最後兩句話,思考:

(1)燭光有什麼特殊的象徵意義?

——象徵紅軍烈士的寶貴生命像燭光一樣不畏炮火而燃燒;寄託着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的哀思;是兩國人民戰鬥情誼的象徵。

(2)最後兩句話是什麼意思?

——謳歌南斯拉夫母親對蘇聯紅軍烈士最崇高最熱烈最誠摯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分國界,情同母子,是建立在正義的反侵略的基礎上的人類最美好的感情。

四、揣摩老婦人的心理活動,補寫一段老婦人坐在墳前默默守靈時的心理活動,要求符合人物形象。然後在班級內交流。(如果課堂上時間不足,就作為課外作業)

老婦人形象:

——老婦人飽受德法西斯強盜侵略之苦,對侵略者滿懷深仇大恨,渴望解放,渴望和平。

《蠟燭》優秀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1、整體把握故事內容,理解作品戰爭的主題。

2、把握老婦人這個人物形象,深層次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3、揣摩語言,着重品味關鍵性語句的豐富意藴及表達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教學設想:

本文雖然是一篇戰地通訊,但文章卻極為感人,教學中可以抓住蠟燭這一條線索。結合環境背景,讓學生感受老婦人的形象。同時領略燭光的象徵意義,啟發學生熱愛和平憎惡戰爭的思想。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設計:

一、導入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南斯拉夫首都的戰場上,一位南斯拉夫母親將珍藏了45年的兩支結婚花燭點在一位蘇聯紅軍士兵的墳頭。讓我們穿越時空,去目睹那悲壯而崇高的一幕,感受反法西斯陣營的軍民用血肉凝結成的情誼。

二、整體感知

1、出示老婦人插蠟燭的圖片,讓學生表述老婦人在墳前做了哪些事情?

點撥:老婦人在墳上插上了他珍藏了45年的那支結婚喜燭,並點了起來,對着燭光兩臂交抱在胸前,然後為之製作擋風的屏障不使其熄滅。表現了他敬仰正義之師,熱愛紅軍的思想感情。

2、文中有哪些片段令你感動?請你為大家朗讀一下,並説説你感動的原因。

3、作者為什麼要補充交代這支蠟燭的來歷?

點撥:這是為了突出這支蠟燭的特殊意義,表現了老婦人給紅軍烈士獻出的是一份最珍貴的感情。

三、分析老婦人這個人物形象,深層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討論:説説你對老婦人這個人物形象的理解。(讓學生暢所欲言)

點撥:老婦人飽受法西斯強盜侵略之苦,她仇恨侵略者,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對蘇聯紅軍滿懷敬意。她為紅軍戰士的英雄氣概所激勵,無所畏懼,不怕艱難,安葬烈士,並把結婚喜燭點在烈士的墳頭並徹夜陪伴。表現出深沉而強烈的母愛。

四、情感體驗:這篇通訊非常感人,這樣的藝術效果是如何產生的?

點撥:

1、環境危險,炮火連天;

2、老婦人年老體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

3、老婦人像掩埋親人一樣掩埋烈士;

4、點在墳上的蠟燭有特殊意義。

五、修辭手法的探討:反覆

1、炮火(11次描寫)

為人物活動設置了一個典型環境,寫出了德軍的殘忍瘋狂,突現了老婦人的不顧生死、臨危不懼。

2、蠟燭(6次描寫)

象徵着紅軍烈士的生命之光,寄託着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的哀思,是兩國人民戰鬥情誼的見證。

3、黑圍巾(4次交代)

表達了沉痛哀悼的莊重情感,寫出了老婦人給予犧牲的蘇聯紅軍戰士跨越國界的深沉而強烈的母親般的愛。

4、老婦人的動作(3次“爬”、3次“跪”)

3次“爬”寫出了老婦人年老體衰;3次“跪”寫出了行動不便的老婦人對犧牲的蘇聯紅軍戰士的深痛哀悼。

六、小結:

《蠟燭》是一首讚美詩,它體現了人類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國界,情同母子。

七、拓展:由“蠟燭”我們可以聯想到哪些詩句和歌曲,各有什麼寓意?

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借蠟燭歌頌教師的奉獻精神。

2、“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借燭烘托出久別重逢的情意與温馨。

3、“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借蠟燭寫離別。

4、“燭光裏的媽媽”,借蠟燭歌頌母親。

有趣的蠟燭大班教案 篇四

活動目標:

通過操作探索感知空氣與燃燒的關係。

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重難點:

燃燒需要空氣

蠟燭燃燒時間長短與空氣多少的關係

活動準備:

蠟燭打火機杯子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設疑,引發探索興趣

(一)師出示一支蠟燭,引導幼兒發散思維。

師:你有什麼辦法讓蠟燭亮起來呢?

(吹、扇……)

(二)引導幼兒進行逆向思維。、師:用什麼辦法把它熄滅呢?

(吹、扇……)

二、第一次實驗探索活動,感知燃燒需要空氣師:現在我們來做個小實驗,老師點燃兩支蠟燭,請你們仔細觀察我是用什麼辦法熄滅其中一支蠟燭的?它是怎麼滅的?

(師操作點燃兩支蠟燭,一支罩杯子,一支不罩)

1、你觀察到什麼現象呢?

(罩杯子滅,不罩沒滅)

2、為什麼這支蠟燭還在燃燒?

(空氣……)

3、這支蠟燭怎麼滅的?

(罩杯子)(慢慢的一點一點滅的)

4、為什麼罩上杯子,蠟燭會慢慢地一點一點地熄滅呢?

(空氣……)小結:燃燒需要空氣,杯子裏的空氣越來越少,蠟燭就會慢慢熄滅。

三、分組操作,進一步感知空氣與燃燒的關係師:再來做一個小實驗,請小朋友到你們相應的組坐好,先來看有什麼用具。

1、師:大家來看,做這個實驗所要用的材料杯子大小一樣嗎?(不一樣)接下來的實驗請小朋友仔細觀察蠟燭在杯子裏燃燒時間長短有什麼不同?

2、這個實驗要第組小朋友共同完成,但是分工不同,有一個小朋友來點蠟燭,3個小朋友罩杯子,現在給大家一分鐘時間協商,商量好後請以上坐好。

3、誰來點蠟燭?

要求:空氣誰來罩杯子呢?

要求:一個杯子罩一支蠟燭,一定要同時罩有什麼辦法可以做到同時罩呢?

(……)那我們就來用這種方法。

4、介紹記錄表請你們用線條表示蠟燭燃燒時間的長短。

5、幼兒操作,師巡迴指導

6、交流結果誰把你的記錄結果説給大家聽?

為什麼會這樣呢?杯子裏空氣一樣多嗎?

四、活動延伸:用什麼方法讓即將熄滅的蠟燭再燃燒呢?

八年級語文《蠟燭》教案 篇五

內容預覽:

蠟燭

西蒙諾夫

課型:新授課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感受反法西斯陣營的軍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誼。

2、體會本文真摯感人的語言。

(二)能力目標:

透過行為領悟人性的本質。

(三)德育目標:

讓學生體會追求和平的人民的深厚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真情,領悟軍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誼。

教學方法:

朗讀法、引導法。

教具準備:

錄音機、投影儀。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記得有一篇課外閲讀:講的是一隊德國兵到一個被佔領地的一個農家去,那農家的妻子正是個地下黨。誰能把這個故事講下去?

同樣的蠟燭,在不同的情況下,起着不同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這一課中的蠟燭將起着怎樣的作用?

二、整體感知。

1、作者簡介及背景。

2、學習了這麼多篇課文,我們已有了這樣的常識,一打眼兒就能知道這篇文章是讚美什麼或講述什麼的,那麼這篇課文呢?

主旨:一首讚美詩。一曲頌歌。讚美反法西斯同盟國各國戰鬥的友誼。謳歌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紅軍的深厚感情。

3、我們今天,不是討論人物、事件的感人上,而是他感人的程度如何?

1)環境危險,炮火連天——想到老婦人不顧生死。

2)年老體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婦人力量的源泉。

3)保護遺體——想到老婦人對烈士的感情。

4)燭光閃爍——想到老婦人奉獻的精神。

4、那麼,這裏的燭光,又有什麼特殊的象徵意義?

1)紅軍烈士生命之光。

2)寄託着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的哀思。

3)兩國人民戰鬥情誼的象徵。

5、最後兩句話是什麼意思?

結尾兩句話謳歌南斯拉夫母親對蘇聯紅軍烈士最崇高最熱烈最誠摯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分國界,情同母子。這種感情建立在正義的反侵略的基礎上,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

6、總結老婦人的形象。

1)老婦人飽受德法西斯強盜侵略之苦,她對侵略者滿懷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對蘇聯紅軍滿懷敬意。

2)年輕的紅軍戰士犧牲在南斯拉夫的國土上,他無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獻自己的愛戴和敬意。

3)他為紅軍戰士的英雄氣概所激勵變得無所畏懼,她進入了一種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艱難,安葬烈士。

4)紅軍烈士獻出了最寶貴的生命,她為紅軍烈士獻出了最心愛的寶物,把結婚的喜燭點在烈士的墳頭,並徹夜守在墳頭,陪伴烈士的英靈,表現出深沉而強烈的母親般的愛。

7、這是一篇戰地通訊,但是其中主要是記敍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嗎?

8、你還能舉出像老婦人這樣的例子嗎?

三、教師小結

文章中的南斯拉夫老婦人不顧生死,不顧年老體衰,滿懷愛意地埋葬蘇聯紅軍烈士的遺體,這種感情,達到了跨越國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們每一個人的思想都得到昇華。希望同學們都能體會這種美好的感情。

四、課後練習:

1)課後練習二。

2)課後練習三。

五、佈置作業

把你設想的老婦人的心理寫下來,整理到練習本上,並且用上研讀與練習中的字詞,300字左右即可。

六、板書設計:

教學後記

學習本課時,我讓學生複述課文,在複述中把握記敍文的要素。逐步提高學生閲讀記敍文的能力。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抓住老婦人的形象分析。更深層次的體會人物感情。理解文章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