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68W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 篇一

半截蠟燭(第一課時)

教學基本過程:

一、課前交流:

1、同學們,上課前我們先來讀一組詞語、(出示:英勇無畏、奮不顧身、臨危不懼

鎮定自若、捨己為人、捨死忘生、視死如歸、勇者不懼、勇往直前、)

2、這些詞都是形容勇敢的優秀品質的,它們讓你回憶起了哪個勇敢的人?、(生做簡單介紹,讀了這些詞語,我想起了(什麼樣)的(誰)。)

二、認識主人公:

1、“勇敢是氣魄的再生,是人生航船上快樂的風。”今天,老師就帶着同學們去認識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一位勇敢的家庭婦女和她的兩個孩子,知道他們是誰嗎?(指名生回答,指導讀好“伯諾德、傑克、傑奎琳”。)

三、導入課題:

1、這個故事發生在那個一個漆黑的夜晚,三個強盜似的德國軍官,闖進了伯諾德夫人的家,並點燃了放在桌上的“半截蠟燭”(出示課題,齊讀,指導“截”字的寫法)。

四、初讀課文:

1、這是怎樣的半截蠟燭?請同學們將課文打開,快速默讀課文,畫出相關的句子,並試着用一句話來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2、這是半截怎樣的蠟燭?(指名)

3、誰能試着用一句話來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五、理清脈絡:

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請同學們在讀課文完成填空。

當_____時,伯諾德夫人_____(怎麼做)_____(結果怎樣)

當_____時,大兒子傑克_____(怎麼做)_____(結果怎樣)

當_____時,小女兒傑奎琳____(怎麼做)_____(結果怎樣)

六、精讀感悟:

同學們,伯諾德夫人為什麼要將裝有情報的小金屬管藏在半截蠟燭中?默讀課文

1、2小節,找出其中的答案。

2、為了保護情報,諾德夫人一家不計任何代價。自己小聲閲讀第3小節,、伯諾德夫人一家遇到了怎樣的危機?伯諾德夫人又是如何與敵人周旋的呢?

3、交流遇到了怎樣的危機。這意味着什麼?(出示相關的句子)、4、如果當時你也在場,你會想些什麼,做些什麼?

5、是的,孩子們都嚇壞了,懷着這樣的心情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可怕的危機。

6、勃諾德夫人是這樣與敵人周旋的呢?(指名説,出示相關語段。)、(1)出示:“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

追問:假如你伯諾德夫人,你會以什麼樣的語氣説這句話,重點強調哪個詞?為什麼?

A“亮”

B“這盞燈”、C“瞧”、D“先生們”

(2)再仔細朗讀這段話,看還有哪些詞語能讀出伯諾德夫人的鎮靜,機智?

(3)短短的一句話,讓你認識了一位什麼樣的伯諾德夫人呢?

(機智、勇敢、果斷、鎮定、臨危不懼、愛國??)

7、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

七、小結:

伯諾德夫人和她的孩子們能夠化險為夷嗎?下節課我們繼續交流。

《半截蠟燭》公開課教學設計 篇二

【教材分析】

課文《半截蠟燭》描繪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但它無時無刻不給我們以緊張激烈的感覺,讓我們觸摸到人物的內心世界。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課文對人物神態、語言、動作的描寫已經達到了入微的境界,特別是成功地運用了人物的心理描寫和環境描寫,雖然花費筆墨不多,但簡約而不簡單,循一點,足可以窺見全貌,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生字新詞,能在理解課文內容基礎上,説清楚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學習作者對人物神態、動作、語言、心理等描寫的方法,以及環境描寫在烘托當時氣氛的作用。

2、過程和方法:

主要採用“以讀促悟,以悟導讀”的方法,通過揣摩描寫人物神態、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的詞語和句子,領悟主人公的精神品質。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朗讀課文,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鬥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認真朗讀,通過對伯諾德一家人從容鎮靜的動作、神情、語言、心理描寫去體會一家人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理念】

教師應當想法設法創設相應的情境,緊抓文本語言不放鬆,引導學生通過概括、揣摩、想象、誦讀等方式潛心會文,深入人物的內心,去感受當時情況的危急和嚴峻,更要感受他們一家三口的勇敢、智慧和強烈的愛國心。

如何緊抓語言文字?於永正説:“教師要深入鑽研教材,根據課文的語言重點和情感重點設計教學過程……”在這裏,我想更進一步地實現自身的意圖,那就是根據課文內容,教師要仔細斟酌、反覆鑽研,找到語言重點和情感重點的交融點,把最能體現當時形勢嚴峻,人物的內心品質的詞句提煉出來,也要大刀闊斧、刪繁就簡地把雖然也很精妙,但與中心無關或關聯不大的詞句撇開。具體展開就是把文中對人物的描寫(語言、神態、動作、心理)和環境的描寫(蠟燭)的詞句精選出來,穿插在有序的故事情節中,引導學生再三咀嚼其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從而深入領會人物的精神品質,在啟迪智慧的基礎上陶冶情操,使語文教學的人文性凸顯出來,最終達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此外,在引導學生學習文中三位主人公同德軍周旋鬥智的基礎上,本人還力圖在訓練語言、積澱情感的同時,體現一個由扶到放,由指導到自主的過程。實現“教是為了不教”和“提倡學生自悟自得”的語文教學理想境界。

本課教學着力對兩個問題的思考探索。

一、文本解讀的多元性與規定性

教學中,我強化展現學生個體理解的豐富的非預期性與創造性,同時認為多元解讀並非沒有任何制約的純個體主觀心理反應,而是主觀心理與文本隱蔽信號的契合,因而教學中注意通過價值的引領讓學生領悟文本對話中“主觀”與“客觀”的辨證規律。

二、語言轉換的整體性與主動性

我在教學中力求把握整體性與主動性,將體驗,想象與語言發展結合起來。諸如引發認知衝突,進行爭辯,憑藉文本信息想象描述心理,既力求體現“多維度” “多層次”的豐富性,又旨在激發學生思維,表達的積極性,使之獲得整體的發展。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知識:學習本課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技能: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説説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這既是重點也是難點所在。

情感:通過朗讀課文的訓練,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鬥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理清脈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板書課題:6、半截蠟燭

2、學生質疑釋疑:這篇課文圍繞“半截蠟燭”寫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二、自讀課文

1、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2、出示詞語,朗讀 伯諾德夫人 強盜 絕密 絕妙 蠟燭 熄滅 祕密 點燃 厄運 搖曳 傑奎琳 盯住 鎮定 樓梯

3、學生交流詞語意思

三、理清課文脈絡

1、自讀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四、作業

1、描紅 2、抄寫詞語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複習聽寫詞語

二、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1、2自然段

1、這是怎樣的半截蠟燭呢?請帶着這個問題自讀課文的1、2自然段

2、交流: 這是裝着絕密情報的半截蠟燭,非常重要,因為它關係到國家利益,關係到伯諾德夫人一家的安危。

3、在讀課文,想一想這個藏情報的辦法是一個什麼樣的辦法?(絕妙的辦法)

4、妙在哪兒?

蠟燭的位置顯眼,誰也不會想到主人會把絕密的情報藏在眼皮底下的蠟燭裏,所以“反而騙過了前來搜查的德軍”。

5、指名讀第二自然段最後兩句話,想想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什麼?

(1)、伯諾德夫人機智沉着。

(2)、伯諾德夫人對情報收藏工作十分負責任。

(3)、辦法巧妙。

(二)學習第3——7自然段

1、過渡:一天晚上,屋裏闖進了三個德國軍官。他們坐下後,一箇中尉順手拿過藏有情報的蠟燭點燃,放到少校軍官面前。伯諾德夫人知道,萬一蠟燭燃燒到金屬管處就會自動熄滅,祕密就會暴露,情報站就會遭到破壞,同時也意味着他們一家三口生命的結束。

2、在這危急關頭,伯諾德夫人一家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請帶着這個問題自讀課文3——7自然段,説説他們一家人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機智、勇敢)

3、默讀課文,圈出描寫伯諾德夫人全家人的動作、神情、語言及心理活動的有關詞句,感悟每個人的機智與勇敢。

4、分角色朗讀3——7自然段

小結: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家庭!一家三口懷着對祖國的熱愛,與敵人展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最後憑着他們的勇敢與機智取得了戰鬥的勝利。

三、小組合作,排演課本劇

四、請學生表演課本劇

五、作業:回家給父母講講伯諾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注意把人物的心理活動補充進去。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 篇四

【學習目標】

1、通讀課文,瞭解劇本的形式和特點,和一般記敍文比較寫法上的不同。

2、讀課文,明白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能通過人物的語言和劇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為和心理,體會伯諾德一家對德國鬼子的仇恨。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分角色演一演。

【課時安排】

1課時課。

【前準備課】

前查閲資料、瞭解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法西斯對德國人的殘酷迫害。

【教學過程】

一、揭題,瞭解故事內容

1、師語:同學們,晏子的能言善辯,使我們體會到了機智應對的語言魅力。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種新的文學形式──劇本。(板書:半截蠟燭),從中去感悟文中人物語言的機智巧妙。(學生齊讀課題。)

師:請同學們認真讀讀課文,想想講了一件什麼事。

2、瞭解故事內容:

學生默讀,瞭解故事內容。

3、指名説: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的一位家庭婦女伯諾德夫人把絕密情報藏在半截蠟燭中。一天晚上,德國軍官闖進她家,點燃了蠟燭。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德軍巧妙周旋,保住了蠟燭,保住了蠟燭中的絕密情報,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

二、深入學習課文,體會人物語言

過渡:同學們,絕密情報終於沒有暴露,情報站沒有遭到破壞,他們一家也得救了。那麼,是誰保住了祕密,保住了情報站,挽救了一家人?在他們一家與德軍的巧妙周旋中,你認為誰的貢獻最大?你最欣賞誰的語言,為什麼?

學生自讀感悟,做批註。

同座之間進行交流,説説自己的想法。

在交流貢獻的過程中引導感悟人物語言。

1、預設一:認為伯諾德大人。

師:在這麼危急的情況下,你們認為伯諾德夫人當時説話應該是怎樣的神情、語氣?(輕鬆自然、鎮定、不露馬腳)。誰來試着讀一讀?(指名讀、評讀、齊讀。)

師:讀到這裏,我們不禁感到伯諾德夫人多麼機智勇敢,想演一演嗎?那你可要好好地準備準備了,仔細揣摩一下她的動作、心理和表情。

(學生準備──指名演。)

老師做旁白,一名學生演。

表演得怎麼樣?同學們評價一下。(“急忙”取油燈,吹蠟燭,但是在德軍面前卻是非常從容的。)再演一次。學生讀伯諾德夫人的心理活動,教師旁白,學生演。評價。

2、預設二:傑克也有貢獻。

(因為他想出了抱柴火這個辦法,雖然沒有實現,但一定是他這種勇敢的做法感染、帶動了妹妹傑奎林,她也才會勇敢地和德軍戰鬥。)

師:傑克的表現怎麼樣,請大家自己讀讀課文。

學生交流:(從他説的話“天真冷,……我去柴房抱些柴來生火吧。”看出傑克很聰明,他這麼説德軍不會懷疑他。從“若無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燭台”看出他十分鎮定。)

師:讓我們帶着鎮定的語氣來讀讀這段話。(學生讀)

3、預設三:認為傑奎琳的貢獻最大。

(因為是她將蠟燭拿走,保住了情報的。而且她很勇敢,很聰明。她説“天晚了,樓上黑,我可以拿一盞燈上樓睡覺嗎?”選擇了一個合適的理由,還打了個懶懶的哈欠,讓人覺得她真的很困的樣子。傑奎琳選擇了司令官,而沒有選擇中尉,因為從上文看出兩個中尉都是很粗暴的人。説明她很聰明。她説“我覺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和“和您聊天真有趣”這樣的話可以得到德軍司令的喜愛,就不會刁難她。説明她很機智。)

師:你們覺得傑奎琳的話該怎樣讀呢?

學生交流看法。(天真、純潔。)

師:大家試着讀一讀。(自讀、指名讀、評讀、再讀。)

師小結:保住情報站是全家人齊心協力的結果,小女兒傑奎琳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是啊,機智巧妙的語言,能幫助我們擺脱困境,甚至可以挽救一個家庭,拯救一個國家。(電腦出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局。)

師:學完了課文,你想説什麼?

三、初步體會劇本這種文學形式的特點

導語:跟你讀過的寫人記事的文章比較比較,這篇課文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學生默讀思考。

同桌同學交流着法。

全班交流。

(主要以人物的對話為主要內容。對話之前一般有個括號,提示這個人説話時的動作或神情,或者説明他們當時正在幹什麼或當時的情景。)

師:是啊,劇本就是通過人物對話和提示語來推進情節,刻畫人物的。這樣不僅我們感受到扣人心絃的故事情節,而且領略到人物語言的獨特魅力。

四、作業

1、講述《半截蠟燭》的故事。

2、小組合作進行課本劇的表演。

3、閲讀其他劇本,感悟人物語言。

《半截蠟燭》公開課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目標】

1、讀讀讀記記生字新詞,理解“小心翼翼,完好無損,若無其事、不動聲色、瞭如指掌”等詞語。

2、抓住語言、動作、神情體會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和敵人鬥爭時的機智勇敢、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瞭解課本劇的特點,表演《半截蠟燭》。

【教學過程】

一、學習提綱

1、讀通讀順課文,理解“小心翼翼、若無其事、不動聲色、瞭如指掌。”

2、自讀課文,歸納主要內容。

3、默讀課文,勾畫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關鍵詞句,思考批註,伯諾德一家人有( )美好品質。

4、表演《半截蠟燭》:

⑴ 分小組,做準備。

⑵ 師生合作表演。

⑶ 生生合作表演。練習提綱

二、練習表演《甘羅十二為便臣》(同步閲讀110頁)

1、説説主要寫了一件( ),甘羅是一個( )的人。

2、班隊課上表演《甘羅十二為使臣》。

一、初讀課文,掌握字詞,歸納文章主要內容

二、指導自讀課文,體會人物特點

伯諾德夫人:

1、“……不惜代價守住它……”

2、“……不惜一切代價,包括我們的生命”。

傑克(若無其事):

“我去柴房抱些柴來生個火吧”

傑奎琳(笑容象白荷花一樣純潔):

“天晚了,樓上黑,我可以拿盞燈上樓睡覺嗎?

(機智勇敢 臨危不懼 熱愛祖國。)

三、指導學生分角色練習表演《半截蠟燭》

1、分角色。

2、找道具。

3、背台詞。

四、表演《半截蠟燭》,全班其他同學評價

1、師生合作表演——評價。

2、生生合作表演——評價。

五、轉換遷移,訓練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