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一物理教案必修一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49W

高一物理教案必修一多篇

高一物理教案必修一 篇一

學習目標:

1。 知道位移的概 念。知道它是表示質點位置變動的物理量,知道它是矢量,可以用 有向線段來表示。

2。 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區別。

學習重點: 質點的概念

位移的矢量性、概念。

學習難點:

1。對質點的理解。

2。位移和路程的區別。

主要內容:

一、質點:

定義:用來代替物體的具有質量的點,叫做質點。

質點是一種科學的抽象,是在研究物體運動時,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是對實際物體的近似,是一個理想化模型。一個物體是否可以視為質點,要具體的研究情況具體分析 。

二、路程和位移

2。路程:質點實際運動軌跡的長度,它只有大小沒

有方向,是標量。

3。位移:是表示質點位置變動的物理量,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它是用一條自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於質點始末位置間的距離,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 向末位置,位移只取決於初末位置,與運動路徑無關。

4。 位移和路程的區別:

5。一般來説,位移的大小不等於路程。只有質點做方向不變的直線運動時大小才等於路程。

【例一】下列幾種運動中的物體,可以看作質點的是( )

a。研究從廣州飛往北京時間時的飛機

b。繞地軸做自轉的地球

c。繞太陽公轉的地球

d。研究在平直公路上行駛速度時的汽車

【例二】中學的壘球場的內場是一個邊長為16。77m的正方形,在它的四個角分別設本壘和一、二、三壘。一位球員擊球后,由本壘經一壘、一壘二壘跑到三壘。他運動的路程是多大?位移是多大?位移的方向如何?

課堂訓練:

1。以下説法中正確的是( )

a。兩個物體通過的路程相同,則它們的位移的大小也一 定相同。

b。兩個物體通過的路程不相同,但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可能相同。

c。一個物體在某一運動中,位移大小可能大於所通過的路程。

d。若物體做單一 方向的直線運動,位移的大小就等於路程。

2。如圖甲,一根細長的彈簧繫着一個小球,放在光滑的桌面 上。手握小球把彈簧拉長,放手後小球便左右來回運動,b為小球向右到達的最遠位置。小球向右經過中間位置o時開始計時,其經過各點的時刻如圖乙所示。若測得oa=oc=7cm,ab=3cm,則自0時刻開始:

a。0。2s內小球發生的位移大 小是____,方向向____,經過的路程是_____。

b。0。6s內小球發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_,方向向____,經過的路程是____。

c。0。8s 內小球發生的位移是____,經過的路程是____。

d。1。0s內小球發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方向向______,經過的路程是____。

3。關於質點運動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説法正確的是( )

a。質點的位移是從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是矢量。

b。路程就是質點運動時實際軌跡的長度,是標量。

c。任何質點只要做直線運動,其位移的大小就和路程相等。

d。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標量,因而位移不可能和路程相等。

4。下列關於路程和位移的説法,正確的是( )

a。位移就是路程。 b。位移的大小永遠不等於路程。

c。若物體作單一方向的直線運動,位移的大小就等於路程。

d。位移是矢量,有大小而無方向,路程是標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5。關於質點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説法正確的是( )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就是質點運動的方向。

b。路程是標量,也是位移的大小。

c。質點做直線運動時,路程等於其位移的大小。

d。位移的數值一定不會比路程大。

6。下列關於位移和路程的説法,正確的是( )

a。位移和路程的大小總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標量。

b。位移描述的是直線運動,路程描述的是曲線運動。

c。位移取決於始、末位置,路程取決於實際運動路徑。

d。運動物體的路程總大於位移。

7。以下運動物體可以看成質點的是:( )

a。研究地球公轉時的地球 b。研究自行車在公路上行駛速度時的自行車

c。研究地 球自轉時的地球 d。研究列車通過某座大橋所用時間時的列車

三、矢量和標量

四、直線運動的位置和位移

課堂訓練

課後作業:

閲讀材料: 我國古代關於運動的知識

我國在先秦的時候,對於運動就有 熱烈的爭論,是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一個題目。《莊子》書上記載着,公孫龍曾提出一個奇怪的説法,叫做飛 鳥之影未嘗動也。按常識説,鳥在空中飛,投到地上的影當然跟着鳥的移動而移動。但公孫龍卻説鳥影並沒有動。無獨有偶,當時還有人提出鏃矢之疾;有不行不止之時,一支飛速而過的箭,哪能不行不止呢?既説不行,又怎能不止呢?乍看起來,這些説法實在是無稽之談,也可以給它們戴一頂詭辯的帽子。

但是事情並不這麼簡單。這個説法不但不是詭辯,而且還包含着辯證法的正確思想。恩格斯曾經指出,運動本身就是矛盾,甚至簡單的機械的位移之所以能夠實現,也只是因為物體在同一 瞬間既在一個地方又在另一個地方,既在同一個地方又不在同一個地方。這種矛盾的連續產生和同時解決正好就是運動。因為運動體的位置隨時間而變化,某一時刻在a點,在隨之而來的另一時刻,就在相鄰的b點,因此,也就有一個時刻,它既在a點又不在a點,既在b點又不在b點。在這時刻,物體豈不是不行不止嗎?再者,在一定的時間t內,物體前進一段距離s,當這時間變小,s隨之變小;當t趨近於零時,s也趨近於零。也就是説,在某一瞬間,即某一時刻,運動體可以看作是靜止的,所以飛鳥之影確實有未 嘗動的時候,對於運動的這種觀察和分析實在是十分深刻的。這同他們能夠區分時間與時刻的觀念很有關係。《墨經》對於鳥影問題又有他們自己的理解,説那原因在於改為。認為鳥在a點時,影在a點,當鳥到了相鄰的b點,影也到了相鄰的b點。此時a上的影已經消失,而在b處另成了一個影,並非a上的影移 動到b上來,這也是言之有理的。

機械運動只能在空間和時間中進行,運動體在單位時間內所經歷的空間長度,就是速率。《墨經下》第65條之所述就包含着這方面的思想。《經説》雲:行,行者必先近而後遠。遠近,修也;先後,久也。民行修必以久也。這裏的文字是明明白白的,修指空間距離的長短。那意思是,物體運動在空間裏必由近及遠。其所經過的空間長度一定隨時間而定。這裏已有了路程隨時間正變的樸素思想,也隱隱地包含着速率的觀念了。

東漢時期的著作《尚書緯考靈曜》中記載地球運動時説:地恆動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閉牖(即窗户)而坐,舟行不覺也。

這是對機械運動相對性的十分生動和淺顯的比喻。哥白尼①在敍述地球運動時 也不謀而合地運用了十分類似的比喻*。

高一物理教案必修一 篇二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初步理解速度—時間圖像。

2、理解什麼是勻變速直線運動。

能力目標

進一步訓練用圖像法表示物理規律的能力。

情感目標

滲透從簡單問題入手及理想化的思維方法。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本單元的基礎,是進一步學習加速度概念及勻變速運動規律的重要前提。教材主要有兩個知識點:速度—時間圖像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教材的編排自然順暢,便於學生接受,先給出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再根據具體的實例(汽車做勻加速運動),進一步突出了“圖像通常是根據實驗測定的數據作出的”這一重要觀點,並很自然地給出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最後,闡述了從簡單情況入手,及理想化的處理方法,即有些變速運動通常可近似看作勻變速運動來處理。

教法建議

對速度——時間圖像的學習,要給出物體實際運動的情況,讓學生自己建立圖像,體會建立圖像的一般步驟,並與位移圖像進行對比。對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概念的學習,也要通過分析具體的實例,認真體會“在相等的時間內速度變化相等”的特點,教師也可以給出速度變化相同,但是所用時間不等的例子,或時間相同,速度變化不等的例子,讓學生判斷是否是勻變速直線運動。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速度——時間圖像,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

教學難點:對圖像的處理。

主要設計:

1、展示課件:教材圖2—15的動態效果(配合兩個做勻速運動的物體)體會速度——時間圖像的建立過程。

2、提問:如何從速度——時間圖像中求出物體在一段時間內的位移?

3、上述兩個運動的位移——時間圖像是怎樣的?

(讓同學自己畫出,並和速度——時間圖像進行對比)

4、展示課件圖2—17的動態效果〔配合做勻加速運動的汽車運行情況(顯示速度計)

引導同學:採集實驗數據,建立座標系,描點做圖。

5、展示課件圖2—18的動態效果(配合做勻減速運動的汽車)

引導同學:畫出它的速度——時間圖像。

6、提問:上述兩個汽車運動過程有什麼特點?

引導同學發現“在相等的時間內速度的改變相等”的特點。

7、舉例:

①速度改變相等,所用時間不等的情況。

②經過相同時間,速度改變不相等的情況。

8、小結:什麼是勻變速直線運動?什麼是勻加速直線運動?什麼是勻減速直線運動?

探究活動

請你坐上某路公共汽車(假設汽車在一條直線上行駛)觀察汽車的速度表和自己的手錶,採集數據,即記錄汽車在不同時刻的速度,之後把你採集的數據用速度——時間圖像表示出來,並將你的結果講給周圍人聽。

高一物理教案必修一 篇三

1.知道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理解功率的概念,能運用功率的公式p=w /t進行有關計算。

3.正確理解公式p=fvcosα的意義,知道什麼是瞬時功率,什麼是平均功率,並能用來解釋現象和進行計算。

1.理解功率的概念是本節的重點。

2.瞬時功率和平均功率計算是本節的難點。

3.機車起動問題是本節課對學生的一個能力培養點。

講授、討論、練習。

引入新課:上節課學習了功的概念及其計算。現在我們研究下面兩個問題。

(1)質量為2kg的物體在4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沿f1的方向以2 m/s的速度勻速前進16m.在此過程中,有幾個力對物體做功,各做功多少?此過程用多長時間?

(2)質量為2kg的物體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f2=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前進16 m。在此過程中,有幾個力對物體做功?各做功多少?此過程用多長時間?(學生自己解答,教師小結。)

中拉力做功:w11=f1s=64j;阻力做功:w12=-f1s=-64j;時間:t1=s/v=8s.

可見,力對物體做功多少,只由f、s及它們間夾角決定,與物體是否還受其它力、物體是勻速運動還是變速運動無關。再比較一下,f1、f2做功一樣多,但所用時間不同。説明力對物體做功還有一個快慢問題。本節課學習做功快慢的描述問題。

板書課題:

功率

進行新課:

(一)力對物體做功快慢的比較。

分析以下事例,歸納出做功快慢的比較方法:

運動的。快慢用表示;速度變化快慢用表示,我們把描述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定義為功率,這是物理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

(二)功率的概念

1.定義:功跟完成這些功所用時間的比值叫做功率。定義式:p=w/t

2.單位:國際單位為瓦(w),常用“千瓦”(kw)作功率單位。 1w=1j/s,1kw=1000w。

3.功率的物理意義:功率是描述力對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率大的做功快。不論在什麼條件下,只要明確了功w和所用時間t,就可求出相應的功率。以上幾個功率就是鋼繩拉力對重物做功的功率,a起重機的功率pa=8kw,b起重機的功率pb=12kw,c起重機的功率pc=32kw。c做功最快,a做功最慢。

4.功率是標量。由於功有正負,相應的功率也有正負。功率的正負不表示大小,只表示做功的性質,即動力的功率為正,阻力的功率為負,計算時不帶符號,只計絕對值。

根據w=fscosα和v=s/ t,可得p=fvcosα。若f、s同向,可簡化為p=fv。

5.功率的另一表達式:p=fvcosα f--對物體做功的力v--物體運動的速度a--f與v的夾角。

(三)平均功率和瞬時功率

1.平均功率:描述力在一段時間內做功的快慢,用p=w/t計算,若用p=fvcosα,v為t時間內的平均速度。平均功率是針對一段時間或一個過程而言的,因此在計算平均功率時一定要弄清是哪段時間或哪一個過程的平均功率。

2.瞬時功率:描述力在某一時刻做功的快慢,只能用p=fvcosα,v--某時刻的速度。瞬時功率是針對某時刻或某位置的,因此在計算瞬時功率時一定要弄清是哪個時刻或哪個位置的功率。

例題1:已知質量為m的物體從高處自由下落,經時間t,在t時間內重力對物體做功的平均功率為;在t時刻重力對物體做功的瞬時功率為。

解析:在t內,物體下落的高度h = ,重力對物體所做的功w= ,所以在t內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為;在t時刻重力做功的瞬時功率為。

3.對公式p=fv的討論。

(1)當功率p一定時,即做功的力越大,其速度就越小。當汽車發動機功率一定時,要增大牽引力,就要減小速度。故汽車上坡時,用換擋的辦法減小速度來得到較大的牽引力。

(2)當速度v一定時,即做功的力越大,它的功率也越大。汽車從平路到上坡,若要保持速度不變,必須加大油門,增大發動機功率來得到較大的牽引力。

(3)當力f一定時,即速度越大,功率越大。起重機吊同一物體以不同速度勻速上升,輸出功率不等,速度越大,起重機輸出功率越大。

例題2:飛機、輪船運動時受到的阻力並不恆定,當速度很大時,阻力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這時要把飛機、輪船的速度增大到原來的2倍,發動機的輸出功率要增大到原來的:

a.2倍;b.4倍;c. 6倍;d. 8倍。

解析:飛機、輪船達到速度時牽引力f與阻力f相等,即f=f,而f=kv2,所以發動機的輸出功率p=fv=kv3,要把速度增大到原來的2倍,發動機的輸出功率要增大到原來的8倍。

(四)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

額定功率指機器正常工作時的輸出功率,也就是機器銘牌上的標稱值。實際功率是指機器工作中實際輸出的功率。機器不一定都在額定功率下工作。實際功率總是小於或等於額定功率。

高一物理教案必修一 篇四

1.3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運動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義、公式、符號和單位,知道它是矢量。

2、理解平均速度,知道瞬時速度的概念。

3、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們的區別。

二、能力目標

1、比值定義法是物理學中經常採用的方法,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掌握用物理工具描述物理量之間的關係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抽象思維能力。

三、德育目標

由簡單的問題逐步把思維遷移到複雜方向,培養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由簡單到複雜。

教學重點

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的概念及其區別

教學難點

怎樣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時速度

教學方法

類比推理法

教學用具

有關物理知識的投影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質點的各式各樣的運動,快慢程度不一樣,那如何比較運動的快慢呢?

二、新課教學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1、知道速度是描述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2、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知道平均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3、知道瞬時速度是描述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或經過某一位置時)的速度,知道瞬時速度的大小等於同一時刻的瞬時速率。

(二)學生目標完成過程

1、速度

提問:運動會上,比較哪位運動員跑的快,用什麼方法?

學生:同樣長短的位移,看誰用的時間少。

提問:如果運動的時間相等,又如何比較快慢呢?

學生:那比較誰通過的位移大。

老師:那運動物體所走的位移,所用的時間都不一樣,又如何比較其快慢呢?

學生:單位時間內的位移來比較,就找到了比較的統一標準。

師:對,這就是用來表示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在國中時同學就接觸過這個概念,那同學回憶一下,比較一下有哪些地方有了側重,有所加深。

板書:速度是表示運動的快慢的物理量,它等於位移s跟發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t的比值。用v=s/t表示。

由速度的定義式中可看出,v的單位由位移和時間共同決定,國際單位制中是米每秒,符號為m/s或ms1,常用單位還有km/h、cm/s等,而且速度是既具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即矢量。

板書:

速度的方向就是物體運動的方向。

2、平均速度

在勻速直線運動中,在任何相等的時間裏位移都是相等的,那v=s/t是恆定的。那麼如果是變速直線運動,在相等的時間裏位移不相等,那又如何白色物體運動的快慢呢?那麼就用在某段位移的平均快慢即平均速度來表示。

例:百米運動員,10s時間裏跑完100m,那麼他1s平均跑多少呢?

學生馬上會回答:每秒平均跑10m。

師:對,這就是運動員完成這100m的平均快慢速度。

板書:

説明:對於百米運動員,誰也説不來他在哪1秒破了10米,有的1秒鐘跑10米多,有的1秒鐘跑不到10米,但它等效於運動員自始至終用10m/s的速度勻速跑完全程。所以就用這平均速度來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但這個 =10m/s只代表這100米內(或10秒內)的平均速度,而不代表他前50米的平均速度,也不表示後50米或其他某段的平均速度。

例:一輛自行車在第一個5秒內的位移為10米,第二個5秒內的位移為15米,第三個5秒內的位移為12米,請分別求出它在每個5秒內的平均速度以及這15秒內的平均速度。

學生計算得出:

由此更應該知道平均速度應指明是哪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

3、瞬時速度

如果要精確地描述變速直線運動的快慢,應怎樣描述呢?那就必須知道某一時刻(或經過某一位置)時運動的快慢程度,這就是瞬時速度。

板書:瞬時速度:運動的物體在(經過)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比如:騎摩托車時或駕駛汽車時的速度表顯示,若認為以某一速度開始做勻速運動,也就是它前一段到達此時的瞬時速度。

在直線運動中,瞬時速度的方向即物體在這一位置的運動方向,所以瞬時速度是矢量。通常我們只強調其大小,把瞬時速度的大小叫瞬時速率,簡稱為速率,是標量。

4、鞏固訓練:(出示投影片)

一物體從甲地到乙地,總位移為2s,前一s內平均速度為v1,第二s內平均開速度為v2,求這個物體在從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 。

師生共評:有的同學答案為 這是錯誤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要嚴格按照平均速度的定義來求,用這段總位移與這段位移所用的時間的比值,也就只表示這段位移內的平均速度。

三、小結

1、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義;

2、平均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義;

3、瞬時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義;

4、速度的大小稱為速率。

拓展:

本節課後有閲讀材料,怎樣理解瞬時速度,同學們有興趣的話,請看一下,這裏運用了物理的極限思想,有助於你對瞬時速度的理解。

四、作業p26練習三3、4、5

五、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