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春》的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94W

《春》的教案(多篇)

《春》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流暢地朗讀並背誦課。

2揣摩欣賞文中確切而生動的詞語,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

3掌握文中春景畫面的寫作特點。

4訓練朗讀,品味,賞析語言。

5培養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

目標1

目標2

目標3

目標4

教學難點:

目標5

教學方法:

1誦讀教學法。

2點撥法。

3課堂討論,討論,借鑑。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課

同學們,大家心目中的春天是什麼樣子的?能用兩至三個詞語來描繪嗎?

能。他們分別是……你們心中的春天太美了。不過,我們不妨也來欣賞一下我們的詩人,散文家,民主戰士朱自清的《春》。在那裏也有如詩如畫的春天。

二.感知朱自清及散文著作

朱自清(1898——1948),字佩軒,江蘇人,我國著名詩人,散文家,民主戰士。他一生勤奮,共創200多萬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綠〉〉等

散文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三.感知語言美

1. 學生自由認知朗讀,劃出不懂的地方。

2. 老師朗讀,學生跟讀,試着解決疑難問題。

3. 學生自由朗讀,注意讀時的感情,討論疑難。

4. 學生提出疑難,教師點撥疑難。

四.感知課文思路流向,理清層次

1. 盼春:急切的心情

2. 繪春: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3. 贊春:具有新,美,力的特點。

五.小結

朱自清先生以詩的筆調,描繪了生機勃勃,花木爭春的春天,讚美,抒唱春的朝氣和活力,激勵人們在大好春光裏奮然前行,可以説是一首抒情詩,一幅風景畫,一曲春的讚歌。

“一年之計在於春”,同學們問一聲自己:恰值青春年少的我們準備好了嗎?

五.拓展創新

請同學們用自己手中的筆,寫出自己心中的春天,可以“我眼中的春天”為題,也可以自擬題目;可以寫成作文,也可以寫成片段。

板書設計:

盼春——繪春——贊春

《春》教案 篇二

《春》

精講導讀

精講導讀要點:抓住特徵描寫景物,委婉細緻,層次清楚。(總分順序)用詞準確、生動、比喻形象。

精講導讀方法:讀中導,讀中講、讀中練,讀後比較綜合,讀後發揮想象。

讀中導

一聽朗讀錄音或教師示範朗讀,瞭解內容,進入意境,初步感受。

二是通讀全文,熟悉內容,理清層次,思考問題:

1、全文圍繞一個春字,可分幾個部分?標題、開頭、結尾之間有何聯繫?

2、第二部分是重點部分,作者採取怎樣的順序描述的?描繪出了哪幾幅不同的畫面?

3、作者是怎樣經過細緻觀察,抓住事物的特點,生動而逼真地描繪了這萬姿千態的春來的?他寫這篇文章主要抒發哪些感情呢?

以上導讀安排僅是讓學生了解閲讀這一類文章如何着手及必須抓的幾個主要問題。

讀中講

精讀重點部分(第二部分)。教師講析三個問題:

1、結合課後思考和練習三分析幾個畫面、層次的安排,講清描述景物採用總分順序的方法和作用。(其他幾種記敍順序也宜點明)

2、讀春草圖的四句話,從作者從哪些方面寫春草的?哪些詞用得特別好?春草有何特點等方面分析。

3、再讀春風圖有關內容,講清作者怎樣藉助其它事物寫出無形無色的温暖、芬香、和悦等特點的。

細讀關鍵部分。(第三部分)講析二個問題:

1、作者在這部分運用排比句式,連設三個比喻的目的,這三喻中的聯繫和區別,春天的三個特點及為何按這樣的順序排列的道理。

2、這部分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

以上精講內容安排的依據是:一從本單元共性和本文 個性出發,二從舉一反三的需要出發,三從七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

讀中練

一練朗讀。朗讀是本篇的重點訓練項目,要反覆吟誦,在吟誦中理解作者的感情。體會本文用詞造句的妙處。

二、練字、詞、句。

1、正音:漲 藏 散 釀 巢 暈 蓑

2、辨詞:朗潤 趕趟兒 醖釀 呼 朋 引 伴 賣弄 宛轉 應和 黃暈 烘托 舒適 花枝招展

3、散文十分講究詞語錘鍊,本文有不少特別凝練、形象的字,找出來指出其妙處。如小草從土裏鑽出來的鑽字,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的逼字等等。

4、散文常用一些疊字,本文疊字很多,指出其結構上的特點及在表達上的作用。

5、結合課後思考和練習四找出本文的比喻句並指出其作用。

三、練分析思維

1、對照教師春草圖、春風圖的分析,學生自行分析春花春雨春人等畫面。

2、文章的中心究竟是什麼呢?這一篇描寫春的散文和其他一些寫春的文章有哪些不同呢?

練的形式多種多樣,什麼時候練什麼內容教師可隨機應變,但萬變不能離其宗,基礎知識不能忽視,基本技能不能放棄,聽、説、讀、寫全面兼顧,同時還要根據這類型課文的特點及本課的個性,這就是以上只提供訓練內容、不提供形式的原因。

讀後比較綜合

一、把本文和《海濱仲夏夜》、《香山紅葉》、《濟南的冬天》結合起來比較其異同。綜合其共性,求得其規律。可口頭比較也可列表式比較。

二、把本文和課外類似散文相比較,進一步求其規律。

以上步驟頗為重要,學生是否能找到這一類文章的共性和個性,求出其規律,是能否舉一反三的關鍵。

讀後發揮想象

在熟悉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想象的翅膀飛騰起來。

1、讓學生熟悉自己周圍的景色,展開豐富的想象,口述自己所思。

2、安排時間,帶學生走出校門,幫助他們對自己身邊的景物進行仔細觀察,抓住特徵,進行描述。此類作文可教師命題也可自由命題。

這一步的目的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同類型文章也完全可以這樣做。

《春》教案 篇三

【活動目標】

1、通過閲讀故事,使幼兒瞭解春娃娃給大地帶來的不同變化,激發幼兒對春天的美好情感。

2、能較有序的翻閲圖書,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活動準備】

故事名稱,操作圖及文字:春娃娃、布穀鳥、桃花、柳樹,圖書,春天的環境佈置。

【活動過程】

一、回憶尋找到的春天。

我們到小區裏去找春天了,你找到的春天在哪裏呢?(幼兒交流,教師引導幼兒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

二、演示教具,講述故事

誰讓我們的春天變得這麼美呢!(出示春娃娃)請幼兒與春娃娃大招呼,並出示相應的文字。

教師邊講述邊插問:

1、春娃娃來到了誰的家?對布穀鳥姐姐怎麼説的?(幼兒學説)

2、春娃娃這會兒又來到誰家門口?為什麼要到柳樹家呢?又是怎麼做的呢?

3、春娃娃來到誰家呢?桃樹變得怎樣了?從那裏看出來的?

4、春娃娃到山坡上是怎樣唱歌的?請你聽一聽,並學説。

5、你們喜歡春娃娃嗎?為什麼?

三、師生共讀。

1、出示圖書,讓幼兒自由逐頁翻閲,教師巡迴觀察指導,並説説春娃娃使那些東西變樣了?

2、師生共讀,讓幼兒一起翻閲圖書,並學講故事中的對話。

四、延伸。

1、請幼兒到旁邊找一找,春娃娃還讓那些東西變樣了,請用圖書中的語言進行表達。

2、請幼兒講給爸爸媽媽們聽。

《春》教案 篇四

一、課文分析

《春》是“一篇詩意盎然的抒情散文”,作為課文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

1、語言上簡潔明快,讀起來琅琅上口,有很強的節奏感。

2、觀察細緻,抓住富有特徵的春天景物,用樸實清新,準確生動的語言進行描寫,繪出了一幅幅春景圖。

3、詩情畫意相融合,作者將自己對春天的熱愛、讚美之情傾注於字裏行間,賦予各種景物鮮明的感情色彩。

二、同多媒體技術的契合

《春》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朗讀材料,可以運用音頻欣賞課文朗讀。

觀察是寫景的基礎,可以運用視頻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分析作家準確生動的描寫。再加上多媒體技術的交互性、直觀 性、生動性,應該可以更高效率的組織好一堂課的教學。

三、教學設計

抓住課文特點 ,切合學生實際,運用多媒體技術設計了以下的教學過程:

説明:

1、以讀為主線 貫穿於教學過程,並注重讀的方式的多樣性

2、切合 所寫景物的不同,注意分析方式的靈活性 。

春草圖採用先朗讀課文,再分析的傳統方法;春花圖採用學生先根據設定的情景口頭作文(學生這方面的生活經驗要豐富些)再同課文相比較,從而領會課 文詞句的內涵;春風圖從不同角度寫景,結構嚴謹,因而採用文本分析的方式;春雨圖所寫不是一時一地 之景 ,可以進行想象訓練。

3、讀寫結合。及時運用所學到的方法、技巧來進行 作文片段練習,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

《春》教案 篇五

三、賞析課文。(導讀促學,授知授法)

以第一部分(盼春)和第二部分的第一小節(總寫春回大地)為例,指導學生品讀的方法。

1、簡析“盼春”。

出示問題組:

春天來了沒有?(通過“近”字可以看出春天還沒有來)

作者是以怎樣的心情去迎接春天的?(“盼望着”)

為什麼疊用“盼望着”?(作者心情急切)

這一小節有兩個詞“着”和“了”構成了四個詞尾,有什麼作用?(給人柔和的感覺)

2、分析全文第二自然段。

接下來作者就用了比較多的筆墨來描繪春天的美景。

從哪兒可以看出是總寫呢?(“一切”)

在這一小節裏,作者分別選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事物?用了哪些詞語來描述他們?

作者抓住了“山、水、太陽的臉”來總寫春回大地。分別用“朗潤”、“漲”、“紅”來描述他們。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朗潤”、“漲”、“紅”的特點。朗潤是明朗潤澤的意思,因為陽光照在上面,明亮起來了,山清水秀。冬天的水是枯的,冰雪消融之後,所以水“漲”起來了。“紅”字不僅寫出了太陽的顏色,也寫出了太陽的温暖。同時,教師利用課件出示兩幅畫面的比較,加深學生的印象。

小結:作者在這一小節中抓住了主要景物的主要特點,寫出了春天的總體景色,然後又選取了五幅畫面來具體描繪春天的美景。(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這一部分的學習應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經過小組交流、討論、達成共識。然後引導學生反覆誦讀,仔細品味,揣摩其內涵。)

學生品讀、揣摩語言

在教師教給學生方法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從五幅圖畫中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幅圖畫,並劃出自己最喜歡的語句,然後説明理由。

這一部分的學習,主要採取分組合作的方法,學生在自讀的基礎上,同學之間討論交流,然後教師引導學生反覆誦讀作品,仔細品味語言,使“教”與“學”均置身於作品所設置的意境之中。教師要抓住重點語句,以“讀”促“學”。引導學生進行探究、體驗性學習。

3、春草圖(第3自然段)

① 第3段共四個句子,各是從什麼角度描繪春草的?

明確:第1句是從“點”上描繪,第2句是從“面”上描繪,第3句寫孩子們的遊戲,側面寫春草帶給人的歡樂,第4句以風襯草,從感受的角度表現春草的可愛。(由點到面,由近及遠,從正面到側面。)

② 這一段用詞非常準確。試舉例説明。

明確:

A、“偷偷”,這裏是悄悄地、不知不覺的意思。表現出小草在春的催發下,在人們難以察覺的'情況下,不生不響的生長狀態;

B、“鑽”表現出春草衝破土層的擠勁兒,寫出了小草的生命力的頑強。

C、“嫩嫩的”表現出質地柔軟,“綠綠的”寫出了顏色的鮮豔。

D、“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採用反覆的修辭方法,以口語化的詞語使人似乎看到春草遍地萌發的旺盛長勢,感到春草的勃勃 生機。

E、寫人的動作“坐、躺、滾、踢、跑、捉”,抓住了兒童最喜愛的,而且是適宜於草地上開展的幾種活動來寫。寫兒童的活動實際上是寫草對兒童的吸引力,突出草這一中心。寫兒童的天真活潑,歡聲笑語又給草地增添了生活氣息,使大自然充滿生機。用了“坐”“躺”“打滾”“踢”“賽跑”“捉迷藏”等動詞。側面表現春草帶給人的歡樂。

F、“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借風襯草,照應開頭“東風來了”,又為下文鋪墊,給人以柔和的感覺。

③ 這一段在寫景的層次上有什麼特點?

明確:這一段在寫景的層次上也很有特點。先正面寫,第一句用擬人的手法,第二句由近及遠,把春草人格化,顯示出春草的生命力,“嫩嫩的”、“綠綠的”,從質地顏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新鮮的特點,“滿是的”用口語顯示出春草生機勃勃的特點;然後側面寫,第三、四句寫春草給人的歡樂感受,充滿活力。

4、春花圖(第4自然段)

① 討論作者是按什麼層次描寫春花的。

明確:在寫景的層次上:由樹上到花下到遍地,從高到低地描寫春花的。同時色與味、虛與實、動與靜相結合。

② 如果不寫“你不讓我,我不讓你,趕趟兒”,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明確:“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百花爭豔、生機盎然的熱鬧景象。

③“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這三個句子順序能不能顛倒?為什麼?

明確:不能顛倒。因為這三種顏色是和上句桃樹、杏樹、梨樹的花的色彩一一對應的。“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鮮明。

④ 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寫“樹上”的花的?

明確:花朵多,花色豔,花味甜。“彷彿”一詞由實及虛,由春花聯想到果實,表現花兒甜香得引人遐想,令人心醉。

⑤ “鬧”改為“飛”好不好?為什麼?

明確:不好。因為“鬧”字中不僅有嗡嗡的聲響,而且呈現出一派喧鬧沸騰的景象;如果用“飛”字,則無聲無息,只能表現飛時的形態,而不能表現聲響和景象。

⑥ 寫“花下”只寫了蜜蜂和蝴蝶,這與寫花有什麼關係?

明確:寫“花下”的蜂鬧蝶舞是側面表現花兒的多、豔、甜。

⑦ “遍地”和“雜樣兒”從什麼角度寫野花?

明確:“遍地”寫野花的數量多,“雜樣兒”寫野花的種類豐富。

⑧ 體會“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這兩個比喻的妙處。

明確:這兩個比喻描繪了陽光下野花閃閃爍爍、逗人喜愛的樣子。這裏沒有明寫陽光和風,但已寓於描寫之中了。因為有陽光,野花才會像眼睛、像星星一樣亮;因為“風輕悄悄的”,野花搖搖擺擺,才會像眼睛、像星星一樣“眨呀眨的”。這兩個比喻又互補:眼睛和星星都有“眨呀眨”的共性,但眼睛沒有星羅棋佈的特點,不能照應“遍地”,星星又無眉目傳情的妙處,兩者一結合,真把野花寫活了。

5、春風圖(第5自然段)

① 春風是無形的,看不到、摸不着,作者是從哪幾個感官角度把春風寫得有形、有味、有聲的?

明確:藉助其他事物,從觸覺、嗅覺、聽覺三個角度來寫春風。

※ 解説:六種感官角度:觸覺、嗅覺、聽覺、味覺、視覺、感覺。風是無形的,但可以感覺到它的存在。作者分別用觸覺、嗅覺、聽覺寫春風。首先從觸覺方面,作者引用詩句,又打一比方,讓人感覺到春風是温暖的。然後寫“泥土的氣息”、“青草味兒”“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裏醖釀”,從嗅覺的角度寫春風,彷彿讓人聞到春風的芳香。接下來寫鳥鳴的清脆、婉轉,風聲和水聲的輕盈,笛聲的嘹亮,從聽覺的角度來寫,彷彿讓人聽到春風的柔和。這些聲音應和着,構成了一曲非常動聽的春天的交響樂,和諧優美,此起彼落。風是無形的,可在作者的筆下卻有形、有味、有聲、有情。

② 引用志南和尚的詩句“吹面不寒楊柳風”有什麼作用?

明確:引用是一種修辭。“吹面不寒”寫春風的温暖;“楊柳風”(拂動楊柳的風)寫春風的柔和。

③ “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寫出了春風什麼特點?

明確:採用比喻寫出了春風的温暖和柔情。

④ 春風本身是無味的,作者又是怎樣寫出春風的味兒的呢?

明確:作者寫了風裏帶來的“新翻的泥土的氣息”,再“混着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這就化無味為有味了,而這些味道都是春天所特有的。

⑤ 這些味兒和前文的“春草圖”“春花圖”有沒有關係?

明確:“青草味兒”照應了“春草圖”,各種花的香照應了“春花圖”。風裏帶來的“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着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總的是從嗅覺角度寫春風特有的芳香。

⑥ 春風“輕悄悄的”,本身也沒有什麼聲響,作者是怎樣化無聲為有聲的?

明確:作者寫了春天裏特有的幾種聲響——清脆、宛轉的鳥的歌聲,輕風的聲音,流水的聲音,牛背上牧童嘹亮的短笛聲。

課時3

6、春雨圖(第6自然段)

① “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表現了春雨的哪些特點?

明確:牛毛、花針、細絲都有細的共同特點,但又各有個性特點——牛毛多而細密,花針亮而閃爍,細絲柔而綿長。所以,這三個比喻表現了春雨細密、閃爍、綿長的特點。

② 體會“斜”“織”“全”“籠”所表現的內容。

明確:“斜”“斜”字寫出了雨的輕盈,同時又暗寫了“輕悄悄”的“春風”。 “織”照應了“像細絲”的比喻,“全”表現了開闊的視野,“籠”準確地寫出“薄煙”的情狀。

③ 為什麼樹葉兒會“綠得發亮”,小草兒會“青得逼你的眼”?

明確:經雨一洗,灰塵沒有了,又沾了迷濛的細雨滴,色彩更豔。一個“逼”字讓我們感到被雨水清洗後的小草,把青色送到了我們的眼中。

④ 體會“靜默”二字所表現的境界。

明確:用擬人筆法傳神地寫出了春雨中“安靜而和平”的景象,表現出一種靜態的美,把人引入了一種妙不可言的意境。

⑤ 這段在寫景的層次上有什麼特點?

明確:這段在寫景的層次上由物及人,由近到遠,由靜到動,一幅充滿詩情的江南春雨圖,流露出作者的對春雨的喜愛。

◎ 總結以上四幅圖畫對錶現主題的作用及語言中所藴涵的感情。

以上四幅圖畫,從四個側面描繪了春景的美,字裏行間到處洋溢着作者對春天的喜愛、讚美之情,這就是寓情於景的表現方法。“一切景語皆情語”。作者寫景的目的最終還是要表達自己的感情,因此融情於景,或借景抒情,是寫景散文的共同特徵。

7、迎春圖(第7自然段)

① “城裏鄉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表示的意思。

明確:“城裏鄉下”説範圍的廣闊,“家家户户”表人數之多,“老老小小”表年齡之全。

② “也趕趟兒似的”的“也”照應前文何處?這裏的“趕趟兒” 是什麼意思?

明確:這裏的“也”照應前文“春花圖”中花的“趕趟兒”。前文的“趕趟兒”寫百花爭春,這裏的“趕趟兒”寫人在爭春。

③ 一年之計在於春”句有什麼含義?

明確:寫春天激勵人們把握時機,奮發向上,辛勤勞作,也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進而要創造美好生活,積極向上的感情。

④ 討論“迎春圖”和前四幅圖畫的關係。

明確:這幅圖畫由景及人,頌揚抓緊春光努力工作、奮發向上的精神。

⑤ “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如果寫成“舒活筋骨,抖擻精神”,讀起來感覺上有什麼不同?

明確:前一種寫法讀起來給人以動感,後一種寫法讀起來使人覺得呆板。

解説:全篇用疊字17處。疊字的運用,可以放慢句子的節奏,造成舒緩親切的語氣,也可以使書面語儘量向口語靠攏,使書面語更平易、自然、順暢;更重要的是,疊字的恰當運用,可以更準確地描繪形象。如用“嫩嫩的”寫小草的質感,用“綠綠的”寫小草的顏色,用摹聲詞“嗡嗡”表現成千成百的蜜蜂飛舞的景象,都極生動逼真。同時讀起來,還可以產生獨特的韻味。試讀這一句:“城裏鄉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開頭“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連用四個疊字,與“城裏鄉下”兩個對偶詞組結合在一起,造成有規律的三組六頓,讀起來自然形成歡快的調子。在兩個散句之後,再次出現兩個重疊詞:“舒活舒活”、“抖擻抖擻”,在構詞法上又有變化,由AABB式變為ABAB式,頓時產生一種運動的力感。

8、簡析本文最後一部分。(8~10自然段)

① 三個比喻句抓住了春天的什麼特點?

明確:“剛落地的娃娃”表現春天的“新”,像新生命的開始,給人以無限的希望;“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狀寫春天的美,令人喜愛;“健壯的青年”讚美春天充滿活力,給人以信心和力量。

② 這三個比喻句能不能顛倒?為什麼?

這三個比喻句從“娃娃”寫到“姑娘”再寫到“青年”,形象地表現了春天成長的進程,排列有序,不能顛倒。

※ 解説1:這一部分讚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強調它的“新”“美”“力”。這個結尾正是對五幅春景圖含義的概括,點明瞭全文的中心思想。

※ 解説2:三個比喻句和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句有什麼內在聯繫?

兩者都讚美春天有不可遏制的生命力,它給予人們以奮發向上的精神、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辛勤勞作的力量,因而人們要抓緊這大好春光,抓緊生命的春天,認真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工作,獲取豐收。但三個比喻句着重用美好的形象感染,而“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句則着重從思想上啟迪。

※ 解説3:三個比喻句和前文有什麼聯繫?

(1) 娃娃新。因為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

① 剛睡醒張開眼是新,山朗潤、水漲起、太陽紅都是新。

② 剛從土裏鑽出來的小草,樹上的、草叢裏的花兒是新的。

③ 泥土的氣息、青草的味兒,甚至空氣、鳥鳴、牧曲滿是新的。

④春天的一切,整個春天都是新的。

朱自清把春天比喻成剛落地的娃娃,目的既是讓人們為娃娃的成長辛勤勞動。又是為了讓人們從娃娃身上,看到未來,看到希望。

(2) 春姑娘美。喜歡春姑娘的美:

① 園子裏、田野裏滿是嫩嫩的、綠綠的、軟綿綿的小草,給人一種輕盈、舒適的美。

② 樹上的桃紅像火,杏粉像霞,梨白像雪,遍地的野花散在草叢中像眼睛、像星星,層次分明,參差錯落,是一種勻稱、和諧的美。

③花叢中嗡嗡的蜜蜂和飛來飛去的蜂蝶,絮花嫩葉中的鳥兒和牛背上的牧童,都歡歡樂樂,舒舒暢暢,給全種愉悦的美。

④細雨、薄煙籠罩下的村莊朦朦朧朧,隱隱約約,詩情畫意般的很美很美。

⑤藍天上放飛的風箏,悠悠揚揚的,激發人們無盡的深思和遐想,更是美。

(3) 青年健壯。

① 一個“張”字,不僅僅指甦醒,“朗潤”“漲”“紅”等字詞,也不僅僅指春天的山、水和太陽的變化,更是指在春風的吹拂下,春天的一切都充滿了活力。

② 一個“鑽”字,更是春天充滿活力的高度體現。因為這個“鑽”字,田園綠了,誘得人們在上面盡情地玩耍,誘得人們也充滿了活力。

③ 一個“讓”,一個“鬧”,一個“眨”,花兒竟相開放,蜂蝶競相追逐,熱熱鬧鬧的景象令人驚訝不已。花、草、生物都人性化了,這就是春天,這就是充滿活力的春天!

④ 即使是在薄煙般的細雨籠罩下,樹葉仍綠得發亮,小草仍青得逼眼,勃勃的生命力真教你無法抵禦。即使是在上燈的傍晚,那點點黃暈的燈光,也閃射出無法抵禦的光芒。春天,就是具有這麼一股永恆的魅力!因而,朦朦細雨之中撐傘的、披蓑的、戴笠的,仍在行走、仍在勞作,這種執著、這種精神,讓人感受到春天不可抵禦的巨大力量。於是,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湧出户外,擁抱春天,放飛希望。於是,舒活筋骨,抖擻精神,“一年之計在於春”,所有的工夫為的都是所有的希望。於是,人們簇擁着春天,挽着春天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去憧憬美好的生活。去實現美好的希望。去建設美好的未來。去奮鬥、去追求、去創造。

四、課堂總結:本文的寫作特點——借景抒情。作者為什麼能將春天描繪得如此美麗呢?首先要有細緻的觀察,並且善於積累語言,然後由感而發,才能夠恰當的表達出來:

奮鬥、追求、創造,是春天賦予人們的神聖使命,因此,生活才有收穫,希望才會美好,未來才會輝煌。所以,我們要珍惜自然的春天,更要珍惜人生的春天,振奮精神,鼓足幹勁,為人生、為理想而不懈奮鬥。千萬不要“雄心萬丈,躺在牀上”。

五、作業佈置:

完成練習冊中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