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7.12K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讀通課文,瞭解作者所訪之友。

2、抓住重點詞語,把握作者把進山看景説成是山中訪友所傳達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優美的語言,鑑賞本文新奇浪漫的想象美,體味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入情入境的朗讀感受作者對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

難點: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體會文章寫景狀物的技巧,學習運用。

【教學建議】

1、這是一篇寫景散文,文中有很多句子體現了作者超凡的想象力,而且韻味十足,得讓學生反覆地讀。

2、文中多處運用了想象、比喻、擬人等描寫,可結合課文的學習指導學生的朗讀和練筆。

3、課文學習的切入點很多,本設計抓前後兩處帶着(回)滿懷的好心情展開教學,教師還可以從課題中的友直接切入學習。

4、文中描寫各種景物時的寫法有些類似,教師可以採用舉一反三法有選擇有重點地進行教學,不要面面俱到,逐段分析

學習主線

抓住文中一前一後的兩個帶着(回)滿懷的好心情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和山中朋友之間的親切感情,感受作者豐富的想象美,從而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

板書設計

1山中訪友

老橋

帶着好心情

樹林

帶回好心情

山泉

熱愛大自然

預設教學流程

【導入教學】

揭示課題後,問:看了課題,你覺得作者可能去山中訪問誰?

【字詞教學】

1、引導學生欣賞課文配樂朗讀,組織交流:作者去山中訪問了哪些朋友?

2、學生反饋,教師板書。

3、自由讀課文後,師出示幾組詞語:

德高望重 津津樂道 依然如舊

汩汩 瀑布 梔子花 犬吠 恩澤

細數 唱和 旋轉

①自由讀指生讀,正音齊讀。(注意第三行多音字的讀音。)

②引導理解詞語恩澤,誰來給它找個近義詞?

③你能結合課文給將成語補充完整嗎?

德高望重的()

津津樂道的()

依然如舊的()

引入:作者帶着怎樣的心情去訪友,又是帶着怎樣的心情回來的?

1、指名讀第2自然段和最後一個自然段,指名回答。

2、從作者帶着滿懷的好心情到帶回了滿懷的好心情,你感受到了什麼?

3、從這兩段的哪些詞語中你也感受到了作者的好心情?(品味:一路月色犬吠、歸鳥的環境襯托描寫的作用)

【語言訓練點1】

文本內容:第3自然段

引入:作者的好心情源於什麼?你從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和這些朋友的深厚感情?

1、一進山,一眼就看到這座古橋(課件:課文插圖古橋),老朋友相見,作者是怎樣和他交流,心裏默默地對他訴説些什麼呢?請同學們再默讀課文,在書上畫一畫。

2、反饋交流。

3、作者形象地把橋比做什麼?什麼叫德高望重,為什麼把橋比做德高望重的老人?

4、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橋的德高望重?

5、讀着這些詞句,想象一下,古橋在幾百年歷程中,都馱過哪些人,在他的身上曾經發生過哪些事?

6、雖然經過歲月的洗禮,可是古橋依然屹立着。這正是歲月悠悠,波光明滅,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舊(齊讀)

7、小結:小結:這就是作者拜訪的第一位老朋友。在作者心中,古橋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橋當做人來寫,把自己對老橋的深厚感情,生動地傳達給了我們。我們在讀課文時,要用心地體會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

【語言訓練點2】

文本內容:第4自然段

1、你能用你的朗讀帶大家走進這片熟悉的樹林嗎?

2、當作者還是孩子時,曾在這兒做什麼?當他成年時,他又會在這兒做什麼?

3、因此,樹林裏的一切是怎麼歡迎我的?

4、作者為什麼會有把自己變成樹這麼奇怪的想法?

5、師:樹為人友,人為樹友,人和樹已融為了一體。這是多麼美妙的一種情境啊!從這種想象中,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種知己情誼。讓我們帶着這種感受,一起再來讀一讀。

【語言訓練點3】

文本內容:第5自然段(自由讀)

操作步驟:

1、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你能給句子換個説法嗎?

2、作者分別是怎麼和山中的一切打招呼的?你能給它分類嗎?

3、你從作者不同的招呼中讀出了什麼?

4、你是否也有類似的體驗?説一説。

4、小組合作朗讀,感受作者和山中的一切景物和作者的深厚感情。

5、想象寫話:

我還山中的()打招呼:

預設教學流程

【昇華主題,點明中心】

1、課文實際上是寫作者去山上觀賞景物,為什麼卻以山中訪友為題,你從題目中感受到了什麼?

2、學了課文,你有什麼收穫?

1《山中訪友》

一、找近義詞。

邀( ) 清爽( )拜訪( )依然如舊( )知己( )

二、在括號裏填上合適的詞語。

()的山泉

()的溪流

()的瀑布

()的白雲

()的雲雀

()的雷陣雨

三、讀讀句子,想想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1、走出門,就與微風撞了個滿懷,風中含着露水和梔子花的氣息。()

2、走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

3、我腳下長出的根鬚,胳膊變成樹枝,血液變成樹的汁液,在年輪裏旋轉、流淌。()

4、深深的峽谷襯托着你挺拔的身軀,你高高的額頭上彷彿刻滿了智慧。()

5、忽然,雷陣雨來了,像有一千個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個醉酒的詩人在雲頭吟詠。()

6、我站立之處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誰能説這不是天地給我的恩澤?()

四、小練筆。

還記得家鄉的橋嗎?還記得家鄉的石板路嗎?或者家鄉的小河讓你念念不忘?請選擇一種景物,模仿課文中26自然段中任何一段的寫法,來當一回小作家吧!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愫。

2、品味課文優美而富於激情的語言,感受作者所描繪的境界。

3、感受文章新奇的構思,充滿童心童趣的寫作特色。

【教材分析】

《山中訪友》是一篇抒情散文,構思新奇、想象奇特、語言清新、富於激情,且難度適中,結構清晰,脈絡分明,很適合中學生閲讀。文中所描寫的景物,大多數中學生或許都見過,“小橋、樹木、山泉”……並非罕見之景,有的或許還見過更美的景色,但問題在於大多數都缺乏作者這樣的那種發現美的眼光,缺乏與大自然真誠交流的童心,缺乏將美景轉化成文字的寫作技巧。這也就成為學習本文的一個重大任務。

【教學設想】

美文需要美讀,在美讀中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讓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體會作者奇妙的構思,奇特的想象。本課試圖通過“美讀五步曲”來完成對此文的學習。

1、誦讀,初步感受美。

2、品讀,探究發現美。

3、聯讀,拓展比較美。

4、背讀,積累豐厚美。

5、寫讀,片段創造美。期望以讀代講,以讀帶學,讀讀品品中探究美文、美點。

【教學準備】

1、選擇配樂音樂。

2、佈置學生收集有關“自然之景”的美文,山水古詩。

【教學步驟】

導入新課:詩説:“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熱愛讀書的你,想必也曾遊歷過許多山山水水,在你的心之角落存放着哪些至愛的風景?不妨説出來,與大家分享。

學生自由暢説。

老師點評小結後導入,讓我們跟着作者李漢榮到文字中去旅行,去觸摸語言中的山山水水,相信靈氣逼人的你們一定會有美的啟迪,新的收穫。

課題呈現。(見課件)

一、誦讀──初步感受美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自古以來誦讀是學語文的最佳方法,何況今天學的是如此美的散文,美文更需要美讀,讓我們蓬蓬勃勃地讀起來吧!

1、學生自由誦讀課文,思考:

⑴ 積累本文的生字雅詞。

⑵ 本文寫了一件什麼事,作者是懷着怎樣的心情寫就此文的?

⑶ 你讀後有怎樣的感受?

2、學生交流彙報。

二、品讀──探究發現美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精思可謂學習之高妙技藝,讓我們在讀讀品品中發現課文的美點,在賞賞讀讀中探究課文的亮點。(如從語言、結構、修辭、內容、寫作方法等方面入手)

1、學生再讀課文,探究:

⑴ 你最喜歡哪一個段落,談談它的美處。

⑵ 你最喜歡哪一句話,談談它的美處。

⑶ 你最喜歡哪一個詞,談談它的美處。

2、學生交流,且配樂朗讀喜歡的段落,並由學生點評。(音樂見課件)

3、教師推薦喜歡的段落、句子、詞語,與學生分享。

小結:

文章的美處:

語言清新之美 描寫細膩之美

想象豐富之美 情景交融之美

結構新巧之美 童心童趣之美

前後呼應之美 自然生活之美

……

作者用他新奇的構思、充滿童心童趣的筆墨讓我們走進了畫中,走進了作者的心境中。彷彿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們每一位讀者的。我們似乎也隨着作者把自己想象成一棵樹,一株草,一朵花,一縷微風,一抹夕陽。我們與大自然是這樣的貼近,又怎麼能不熱愛大自然,不熱愛生活呢?帶着感情朗讀段落(第4、第5段)或自己喜歡的段落,體會那“童話般的世界”。

三、聯讀──拓展比較美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這是陶潛的讀書求知之道。

1、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自然美文”,四人小組合作。

⑴ 傳閲誦讀。

⑵ 選擇其中一篇重點聯讀,比較課文,發現異同。

2、小組代表交流。

3、教師在學生推薦的美文中選一篇,作較詳細的聯讀。

教師小結:自然之美豐富多彩,用語言描繪自然更是異彩紛呈,無論哪一種自然之美,哪一種語言表達,卻都有其共性的方面:飽含激情的心緒是妙筆生花的前提,奇特的想象是靈秀文字的翅膀。

四、背讀──積累豐厚之美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美文似珍寶,需要好好珍藏,積累使你豐厚。

1、競背文中你喜歡的段落或句子。

2、背讀收集的自然山水詩,學生交流展示。如:

山中雜詩

(南朝)吳均

山際見煙來,

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落,

雲從窗裏出。

晚秋

(南朝)庾信

悽清臨晚景,疏縈望寒階。

濕庭凝墜露,傳風捲落槐。

日氣斜還冷,雲風晚更霾。

可憐數行雁,點點遠空排。

題揚州禪智寺

(唐)杜牧

雨過一蟬噪,飄蕭鬆桂秋。

青苔滿階砌,白鳥故遲留。

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

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

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五、寫讀──片段創造美

(紹興名勝風光照片連放)見課件。

讓我們帶着好心情,拿起筆去勾畫你心中美妙絕倫的景緻,用語言闡釋風景,用真情鋪染底色,相信你的妙筆會生花。

要求:假設你是某一景物,與遊人互訴心聲。寫一段文字。寫法自由,字數不限。

1、學生在背景音樂中仿寫。(音樂見課件)

2、學生交流彙報、點評。

小結:我們跟着作者從“清晨出發,踩一路月色回家”帶回了滿懷的好心情,學讀了本文,你有怎樣的收穫和啟迪呢?請你用一句話表達自己的悟得。

學生交流。

下課。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設想

本文教學定位在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品味語言,以陶治學生心靈,使學生得到美的教育和生活觀的教育。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假如你沒讀過《山中訪友》這篇課文,請展開你想像的翅膀,猜一猜李漢榮先生到山中去訪問一位怎樣的朋友 訪問的情形會是怎樣的 (學生可能回答:作者可能去訪問一位德高望重,曾經與自己同呼吸共患難的山中隱士;我想作者可能去訪問一位功成身退,隱居山林的朋友,他們約好了對酒吟詩;作者訪問的朋友是一位丹青妙手,他經常在山中實地寫生。訪一位多年不見的住在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藝;訪一位隱居山中的詩人煮茶論詩;訪一位得道的僧人禪悟人生; 訪山中的動物要保護動物等)可李漢榮先生到底去山中拜訪了怎樣的朋友 讓我們閉上眼睛,去聽聽作者給我們講述他山中訪友的經歷。

整體感知

教師配樂朗讀《山中訪友》,學生聽讀並思考:李漢榮先生到底去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

交流探討

1、誰能説説李漢榮先生去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呢

明確:作者拜訪了古橋,樹林,山泉,小溪,螞蟻,白雲,瀑布,懸崖,雲雀,石頭,落葉,小花,老柏樹等。

2、可是李漢榮先生為什麼把進山看景説成“山中訪友”

學生討論後明確:把進山看景説成“山中訪友”透露出作者與山中朋友之間的親切,表達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李漢榮先生是那麼地熱愛大自然,讓我們帶着滿懷的好心情,帶着豐富的想象,跟他走進山中,去會晤他山中的眾朋友,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去找找你最喜歡的山中朋友,説説你為什麼喜歡它 用“我喜歡 ,是因為 ”的句式説一句話。

學生可能有以下回答:

(1)喜歡白雲大嫂。作者把白雲的純潔比喻成白衣天使,使人感到生動親切,並且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白雲用自己的身軀為天空增添活力,使人彷彿感到白雲有了思想,有了生命,而且是一位熱情的大嫂,有無私奉獻的秉性。

(2)喜歡瀑布大哥。他是雄渾的男高音,純粹的歌唱家,不拉贊助,不收門票,天生的金嗓子,從古唱到今,不知疲倦,不求回報,他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與現代社會上一些走穴的歌星,形成鮮明的對比

(3)喜歡懸崖爺爺。因為懸崖爺爺雖然沒有花仙子們美麗,沒有溪流妹妹清澈,但他那種無雜念的心境深深印在人的腦海裏,他是那麼的高大,充滿着智慧,他使我們明白了做人要如懸崖一樣,永遠保持平和良好的心態。

(3)喜歡老橋。老橋的特點在於一個“老”字,它像慈祥的老爺爺,無言地唱着歷史的歌。世間萬物在轉瞬間都是千變萬化的,惟有它仍矗立在滾滾流水上,散發着古老而堅韌的氣息,世間的一切都改變不了它那莊嚴的姿態,歲月使它漸漸衰老,不再富有往日的活力,可它總是永遠保持同一種姿態去默默地為人們服務,在它身上洋溢着一種讓人欽佩的堅韌與豁達。

4、既然是山中訪友,那麼李漢榮先生跟自己的好朋友交流了嗎 他們又是怎樣交流的

明確:李漢榮先生在文章中,已經到了物我交融的境界,景物的美在他眼裏已經成了一個個玄奧而善良的思想,他對大自然的喜愛程度已經遠遠不是隻用眼睛去觀賞他們的外表,而是用心在冥想,用心在與大自然的朋友們交談。然後美讀課文。

5、在美妙絕倫如行雲流水般的語言中,你有哪些美妙的想象

(學生自由談)

(1)我彷彿看到陽光,它射進了樹林,大樹爺爺們用翠綠的葉子剪刀,將陽光裁成許多塊,送給小鳥們,送給小草們,送給每天陪伴樹爺爺的小蘑菇們,鳥兒們收到了樹爺爺的陽光片,歌聲更宛轉,小草收到了陽光片,把陽光當作被子,暖暖和和地蓋在身上,伸伸懶腰,漸漸入睡。

(2)我彷彿聽到了風精靈帶着一陣花香飛來了,在樹林間穿梭,迴旋,每一株樹都被這奇異的味道陶醉了,翠綠的雙手有節奏地擺動着,白雲見了忍不住要與他們共舞,呼喚着她們的女兒—霧來完成這個心願。

(3)我彷彿感受到:潺潺的溪水,平靜而柔和,忽然,一塊巨大的巖石擋住了溪水的去路,這下小溪急了,用整個明鏡般的身軀與巖石搏鬥,一塊碧藍的翡翠霎時間就碎了,在陽光下晶瑩剔透,咚咚的回聲漾出連綿悠長的旋律,此時此刻,似乎我也化作一顆水珠,在溪水中歡跳,在巖石上留下可愛的腳印。

(4)我彷彿覺得自己真的生了一對翅膀,拍打着飛向那葱鬱的白樺林,寶藍石一樣的天空中漂浮着雪一樣的白雲,它們無憂無慮地飄動,或濃或淡,或聚或散,還時不時地變換形態。在這樣的天空中飛翔真舒服,喳喳的雲雀在空中微微盪漾,似乎在對我説:小鳥小鳥,我的好妹妹,你在城市生活的好嗎快點回來吧,湛藍的天空依然等着你……。

教師結束語:當你懷着一個好心情看這個世界時,你會發現世界原來如此妙不可言,大自然原來如此神奇,令人陶醉,不禁想做大自然的一員,去親身感受大自然脈搏的跳動,用大自然的語言去跟遊人進行一次心靈的交談。李漢榮先生把自然景物當作自己的朋友,感覺那麼美好,那麼親切。孔子曰:“有朋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而我説:“有朋自山中來,不亦樂乎 有朋自大自然中來,不亦樂乎 ”同學們,讓我們敞開心扉,走進大自然,去擁抱大自然,廣交大自然中的朋友吧!下課。

佈置作業

把在體會課文美妙絕倫如行雲流水般的語言時的美妙想象寫下來,課下交流。

執教感言:

驕傲一點説,我覺得我真正抓住了本文教學的要害!我真心希望我能開心的度過一節語文課,同學們也能開心的度過一節語文課,或許,他們並沒有掌握太多的朗讀與寫作的技巧,可是我知道,在這堂課裏,他們是真正喜歡語文的。我想,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儘管教不了太多的東西給我的學生,那麼,就讓我教給我的學生喜歡語文吧!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 篇四

【設計理念】

高年級的閲讀教學,要注重“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同時,“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所以,以上目標的達成,要依靠學生的朗讀實踐,在讀中入情入境,在讀中體會文章表達上的特點。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寫“清爽、吟誦、唱和、陡峭、挺拔、身軀、精緻、藴含、奧祕、俠客、德高望重、俯身凝望、津津有味、別有深意”等詞。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感情。

4、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1、通過入情入境的朗讀感受作者對“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

2、學習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流程】

一、遊戲導入

(和學生玩古詩接龍的遊戲,一起背誦一些寫山的詩句。)

當我們背誦這些詩句的時候,心情往往會無端地平靜下來,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嚮往着山,迷戀着山,寄情于山。今天,讓我們跟隨着現代詩人、散文家李漢榮先生,一起走進他心中的山。

二、初讀,讀通順

(勾畫、理解有新鮮感的詞句。)

“山中訪友”寫的是什麼呢?請大家靜下心來,自由地朗讀課文,碰到你覺得新鮮或生僻的詞,用筆畫下來,藉助字典解決,爭取讀得正確、通順。

(出示生字詞,正音,識記。)

三、再讀,讀出景

(透過語言文字看到畫面,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讀了課文,你有什麼感受呢?選擇你喜歡的段落,讀出你透過語言文字看到的美景。(生本對話,讀文章想畫面,體會景美。)明明是古橋、樹木、山泉、溪流……題目怎麼是“山中訪友”呢?看來,“友”不是“友”。

四、三讀,讀出情

(憑藉語言體會友情,結合生活,體驗友情。)

“友”是不是“友”呢?讓我們再來讀課文,你從哪些段落能體會到“友情”?

1、學習文章開頭,體會“滿懷的好心情”。

2、正是這滿懷的好心情伴隨着“我”,橋不僅僅是橋,在“我”眼裏,橋變成了老朋友。誰來讀第3段。

(相機評價、指導,體會“情深”。)

3、“樹”一段:你從“這片”體會到什麼?

(是“我”常來的這片樹林,是我的知己。)

4、走入山中,又見知己,能沒有好心情嗎?“我”帶着滿懷的好心情,發出由衷的感慨: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

(在讀中訓練句式,體會反問句表達情感的作用。)

請6位同學讀,讀出與老朋友打招乎時的“熱切”。

5、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即使是一朵落花,一片落葉,一塊避雨的巖石。請大家自由朗讀6、7自然段,感受“我”與山中朋友之間濃濃的友情,體會“我”滿懷的好心情。

6、此時,大家再看題目,“友”不是“友”嗎?友確是友。引讀文章結尾,體會友情。

7、大自然是美的,多情的詩人以他獨特的感受賦予大自然深深的情感,正所謂“景語皆情語”,讓我們再一次走進山林,欣賞大自然的美景,體會作者與大自然濃濃的友情。(配樂朗讀)

五、總結

明明是山水樹木、花鳥雨露,為什麼在作者的眼裏都變得含情脈脈、有情有義呢?文章在表達上有什麼特點?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主要內容,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掌握本課8個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摘錄好詞好句。

二、方法與過程目標

學習作者善於運用比喻、擬人、想象等手法來抒發情感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激發學生類似體驗,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古橋的圖片;錄有風聲、雨聲、鳥叫聲、溪流聲等聲響的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懸念,揭示課題

1、同學們平時都有哪些朋友?會去探訪你的好朋友嗎?

2、今天我們一起來學一篇跟朋友有關的特殊的文章,文中的作者要探訪的朋友到底是誰呢?

3、出示課題《山中訪友》,學生讀題。

4、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探訪他的好朋友。

二、讀通課文,掌握字詞

1、初讀課文,讀準生字的字音,圈出你認為優美的詞語並多讀幾遍。讀通課文,瞭解大概內容。

2、交流生字詞的讀法,彙報好詞,集體品讀。

清爽 吟誦 唱和 陡峭 挺拔 精緻 奧祕 德高望重 津津樂道 別有深意

誰來簡單地説説這篇文章的大致內容?

三、學習“出門”,感受心情

1、作者輕裝上路,讀讀課文的一、二自然段,感受他當時的心情。(心情好;高興)

2、你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當時心情很好?

出了門,就與微風撞了個滿懷,風中含着露水和梔子花的氣息。早晨,好清爽!

(1)自由地讀讀這句話,感受話中所包藴着的情意與心情。

(2)理解“與微風撞了個滿懷”的寫法及所包含的韻味。

(3) 帶着輕鬆愉悦激動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不坐車,不邀遊伴,也不帶什麼禮物,就帶着滿懷的好心情,踏一條幽徑,獨自去訪問我的朋友。

(1)讀讀這句話,從什麼地方最能看出作者的好心情?

“滿懷”是什麼意思?與上一句的“滿懷”意思一樣嗎?平時還可以説什麼東西是滿懷的?用“滿懷xx”練習説話。

(2)帶着滿懷的好心情朗讀這句話。

四、再讀課文,捕獲感知

1、作者帶着滿懷的好心情出門訪友。請同學們再自由地、放聲地讀讀全文,想想作者去山中訪問了哪些朋友,他是如何看待這些朋友的?

2、交流討論。(友好的';他們是真朋摯友;作者是帶着欣賞的眼光在與他的朋友在交流;他們之間感情很真摯……)

五、精讀課文,感悟深情

1、請同學們再一次跟隨着作者去探訪他的那些特殊的朋友。認真讀讀第三自然段到文章的最後,想想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跟這些朋友有深厚的感情,可以把你的理解寫在句子的旁邊。

2、交流同學們劃出的句子。

那座古橋,是我要拜訪的第一個老朋友。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馬渡過對岸,滾滾河水流向遠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魚影、月影。歲月悠悠,波光明滅,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舊。

(1)自由讀讀第三自然段,想象並説説這座古橋的模樣。出示古橋圖片,思考:作者面對這樣一座古老的石橋他聯想到了什麼?體會這樣寫的好處。(形象地寫出石橋的古老滄桑,暗示了古橋所發揮的作用,指出了作者對於古橋的一片情深)

(2)讀讀句子,請想象一下,這座古橋在幾百年的歷程之中,他馱過了哪些人,在他的身上曾經發生過了哪些事?

(3)談談你對“歲月悠悠,波光明滅,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舊”這句話的理解。

(4)自由朗讀;指名朗讀;師生共讀。

六、抄寫詞語,自主背誦

1、抄寫含有要寫的字的詞語。

瀑布 陡峭 身軀 津津樂道 藴含 俠客

2、有能力的同學將第三自然段熟讀至誦。

第二課時

一、回顧“朋友”,引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跟隨着作者去訪問了他的一個老朋友,那座古老的石橋。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入深山去探望我們那些特殊的朋友!

二、朋友相見,感受情意

1、除了“古橋”這位老朋友以外,還探訪了哪些好朋友呢?他們之間情誼如何,你是從哪些語句中感知的?請你們拿起書本,快速地瀏覽一遍。

2、交流探究,品評賞讀

有側重地品析下列語句。

走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每一棵樹都是我的知己,它們迎面送來無邊的青翠,每一棵樹都在望着我。

(1)作者在這裏用了什麼表達方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用朗讀來加深自己的體會。

(2)有感情地朗讀。

我靠在一棵樹上,靜靜地,彷彿自己也是一棵樹。我腳下長出的根鬚,深深扎進泥土和巖層;頭髮長成樹冠,胳膊變成樹枝,血液變成樹的汁液,在年輪裏旋轉、流淌。

(1)默讀,想象作者描寫的情景。

(2)同桌互讀,交流對這段話的體會。

(3)指名彙報對這段話的理解。(豐富的想象;寫出了融入大自然的感受)

(4)帶着自己的體會多讀幾遍。

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

(1)指哪些朋友呢?請熟讀第五自然段。

(2)“哪個不是我的朋友”言外之意是什麼?用具體的朋友替換掉“這山中的朋友”,可以怎麼説?(這山中的山泉溪流就是我的朋友;這山中的瀑布、懸崖、溪流,哪個不是我的朋友?……)

我熱切地跟他們打招呼:你好,清涼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粧嗎?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誦着一首小詩,是邀我與你唱和嗎?你好,飛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渾的男高音多麼有氣勢。你好,陡峭的懸崖!深深的峽谷襯托着你挺拔的身軀,你高高的額頭上,彷彿刻滿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雲!你潔白的身影,讓天空充滿寧靜,變得更加湛藍。喂,淘氣的雲雀,嘰嘰喳喳地在談些什麼呢?我猜你們津津樂道的,是飛行中看到的好風景。

(1)作者將山中的景物都聯想成什麼了?

(2)通過朗讀感受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歡快、瀑布的雄渾、懸崖的挺拔和巍峨、白雲的潔白和寧靜、雲雀的欣喜和歡樂。(播放磁帶,通過聲響帶給學生最真切的感受,促進學生的朗讀感悟。)

(3)面對這我們熱情的招呼,我們這些朋友可能會怎樣回答呢?請選擇一位朋友,將他的回答寫下來。

如:你好,清涼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粧嗎?

山泉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

教師隨意讀某一位朋友的話,指學生作答。

(4)有感情地朗讀整段話:同桌對讀,師生輪讀。

撿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葉,細數精緻的紋理,看到了它藴含的生命的奧祕。在它們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這短暫而別有深意的儀式。捧起一塊石頭,輕輕敲擊,我聽見遠古火山爆發的聲浪,我聽見時間的隆隆回聲。

(1)細讀,思考:作者看到落花與落葉聯想到了什麼?

(2)引導討論:作者從落花、落葉、石頭中體會到了什麼?

(3)有感情地朗讀這段文字。

忽然,雷陣雨來了,像有一千個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個醉酒的詩人在雲頭吟詠。滿世界都是雨,頭頂的巖石像為我撐起的巨傘。我站立之處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誰能説這不是天地給我的恩澤?

(1)默讀,提出不懂的問題,互相交流。

(2)雨大嗎?下雨時的情景什麼樣子?用一個或幾個詞語來概括一下。(電閃雷鳴、瓢潑大雨等)

(3)如何理解“誰能説這不是天地給我的恩澤”。

(4)齊讀一遍。

三、作別朋友,臨行寄語

1、讀讀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交流發現。(作者在山中呆了整整一天;首尾呼應等。)

2、帶着“好心情”,有感情地讀課文。

四、昇華感情,背誦結課

1、通讀全文,交流:課文為什麼以“山中訪友”為題。

2、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到三個部分,背誦下來。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 篇六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理解、積累好詞好句。

⑵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把握作者把進山看風景説成是“山中訪友”傳達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標:

⑴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寫,透過語言文字,感悟課文充滿詩意的畫面。

⑵鑑賞本文新奇豐富的想像美。

3、情感目標:

體味作者所表達的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培養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1、抓住課文重點詞語,理清思路,品味賞析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寫。

2、體會文章新奇的構思及所表達感情的寫作技巧。

【教學方法】

1、朗讀引導法:

本文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滿童心童趣的散文。通過富有感情的朗讀體會課文的意境,品味文章所表達的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聯想想像法:

本文運用想像的手法與自然界的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等朋友們互訴心聲。引導學生在反覆朗讀中,展開豐富的想像進入課文描寫的情境,體會新奇豐富的特色。

3、自讀點撥法:

本文屬自讀篇目,課堂教學以學生充分閲讀、自由探究為主,教師點撥課文的學習要點。

【教具準備】

錄音機及示範朗讀帶、實物投影儀。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唐代苦吟詩人賈島,以“推敲”的詩壇佳話而為人們熟悉,有誰能夠背出他的《尋隱者不遇》?(學生背誦:“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這首詩作詩人去探訪的是一位隱居山林名士,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李漢榮的《山中訪友》也是這樣的嗎?就讓我們帶着疑問,在作者的引領下,走進山林去看個究竟。

二、初步感知、賞析語言

1、學生輕聲誦讀,勾畫文中出現的生字詞並利用詞典疏解:

師:想細緻瞭解課文,首先我們必須把攔路虎──字詞解決掉。

⑴給加橫線的字注音:

梔子() 唱和() 禪心()

湛藍() 憔悴() 逝川()

⑵根據詞義寫出相應的詞語:

①流水,比喻消逝的時光。( )

②精神高度集中,不分散。( )

③玄祕深奧。( )

④指歌唱時此唱彼和,互相呼( )

⑤道德高尚,有很高的聲望( )

⑥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

(學生思考完後請生在投影片上寫,師生共同修改。)

2、播放朗讀帶,學生輕聲跟讀,感知課文內容:

學生思考:按順序找一找文中作者拜訪了那些朋友,一共有多少位?

(用鉛筆在書上劃出來並數一數。)

學生自讀並自主學習。

教師明確:古橋──樹林──山泉──溪流──白雲──瀑布──懸崖──雲雀──石頭──落葉──小花──雷陣雨──老柏樹──螞蟻──歸鳥(15位朋友)

3、學生自由誦讀:

師:課文親切感人、生動活潑,優美、精彩的語句俯拾皆是。請勾畫標註出喜歡的語句讀一讀,並與同座位説説你喜歡的原因。

學生讀完後與同座位互相交流,並請學生談自己的看法(先讀後談)。

語句示例(學生有可能説的句子):

⑴走出門,就與含着露水和梔子花氣息的好風撞個滿懷。

⑵你把多少人馬渡過彼岸,你把滾滾流水送向遠方,你躬着腰,俯身吻着水中的人影魚影月影。

⑶忽然下起雷陣雨,像有一千個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個喝醉了酒的詩人在雲頭朗誦。

⑷於是,我輕輕地招手,告別了山裏的眾朋友,帶回了滿懷的好心情,好記憶,順便還帶回一路月色……

(課後把你喜歡的句子積累下來,寫到你的摘抄本上。)

4、指名語感較好的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精彩片斷:

學生豐富地想像作者敍述的充滿詩意的畫面,盡享童心童趣的童世界,體會作者的心境。

三、精讀課文、合作探討

1、作者拜訪了很多朋友,他是怎麼稱呼他的朋友的呢?又從中得到什麼感悟和啟發?

2、“那座古橋,是我要拜訪的第一個老朋友。德高望重的老橋,你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你累嗎?”本段文字中,對古橋,作者在敍述時人稱有無變化?如果有,請揣摩一下變化的原因,並思考變化時應注意的問題。

3、“走進這片樹林,每一棵樹都是我的知己……我閉上眼睛,我真的變成了一棵樹,腳長出根鬚,深深扎進泥土和巖層,呼吸地層深處的元氣,我的頭髮長成樹冠,我的手變成樹枝,我的思想變成樹汁,在年輪裏旋轉、流淌,最後長成樹籽,被鳥兒銜向遠山遠水。”本段文字作者運用什麼手法,將自己寫成一棵樹,這充分體現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

4、作者為什麼把進山看風景説成是“山中訪友”?

5、你認為本文突出的藝術特色是什麼?

四、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明確

1、古橋──老朋友──德高望重、古老而堅韌的靈魂

樹林──知己──我變成了樹

山泉──姐姐──照出了我的渾濁

溪流──妹妹──唱和小詩

白雲──大嫂──天空的護士

瀑布──大哥──無回報的吟唱

懸崖──爺爺──清淨、無雜念

雲雀──弟弟──純潔少年、不説是非

石頭──敲擊──時間的回聲

落葉──紋理──命運的手相

小花──採摘──做一會兒女性

陣雨──俠客吼叫、詩人朗誦──感動嚇人

柏樹──慈祥──恩澤、遮雨

螞蟻──小弟弟──患難兄弟

歸鳥──伴我披月回家

2、本段文字中對古橋的敍述人稱有變化,由第三人稱變為第二人稱;用第二人稱,似面對面的傾訴,更親切自然,更利於抒發強烈的感情。由第三人稱變為第二人稱請注意使用呼告語,如本段文字中的“德高望重的老橋”。

3、本段文字作者運用想像的手法,與樹木、自然融為一體,熱愛自然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