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七年級語文上冊《天淨沙秋思》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3.14W

七年級語文上冊《天淨沙秋思》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天淨沙·秋思》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通過誦讀感受曲的意境,理解作者的處境和心境

過程與方法:通過品味意象、知人論世以及比較閲讀,提高鑑賞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反覆誦讀中培養閲讀興趣,領會詩歌的意境美。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課前播放《秋思》歌曲。

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詩歌是我們民族最值得世代相傳的瑰寶之一。在華夏子民三千年的吟唱中,我們聽到了遠古傳來的關關雎鳩在水一方唱響,我們聽到了那三百首唐詩和宋詞的餘韻至今傳唱,我們聽到了梧桐深院漢宮之秋的旋律盪漾耳畔。這是中國的詩歌華夏的精華,這是聞名於古今中外的唐詩宋詞元曲。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聆聽元代著名散曲家馬致遠帶給我們的一首小令《天淨沙秋思》

二、文本解讀,學習新知

(一)初讀,誦秋詞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奏。

2.教師對學生進行抽讀檢測。

3.讓我們節奏分明的齊讀一遍,一詞一頓,一句三頓。

(二)美讀,賞秋景

1.聽老師讀,然後説説這首曲子帶給我們什麼感覺?

悽婉、哀傷、悲涼。

2.要讀出“悽婉、哀傷、悲涼”的感情需要用什麼樣的語調呢?

引導學生用“舒緩、低沉”的語調來讀出這種凝重、哀傷的感情。

3.讀着讀着,這秋的悲涼就滲透出來了,可是這全篇曲子中除標題並無一字為秋,無一字為悲,我們又是從哪裏讀到的呢?誰來説説看?

枯藤老樹。

4.這樣的景有什麼特點?

5.它容易勾起我們怎樣的情?

枯藤老樹:沒有生機、沒有活力。它營造出的冷落暗淡的氣氛容易讓我們的心變得憂鬱,沉重。

6.還有哪些景物也給我們帶來了類似的感受?

昏鴉、古道、西風、瘦馬、夕陽、小橋、流水、人家(共10種意象)

7.引導學生閉上眼睛,用心去想象那波動我們心絃的十種意象。(孩子們,讓我們閉上雙眼,用心去想象這些撥動詩人心絃的十種意象,有枯藤、有老樹、昏鴉,有小橋、有流水還有人家,古道上,吹着西風,一匹瘦馬夕陽漸漸西沉入山,一個又一個的鏡頭的交疊,這,是一幅怎樣的圖畫?)

8.這是一副怎樣的圖畫?

秋日黃昏圖,深秋夕照圖

9.引導學生逐句品析上述10種意象有什麼特徵,分別帶給我們什麼感受。

枯藤老樹昏鴉

樹老藤枯而顯蕭條無生氣,勾起人哀傷心緒,鴉歸巢加重思鄉愁緒。

小橋流水人家

小橋、流水、人家表現出的是靜雅、安適、温暖的境界。

這句的基調是否與全曲的悲愁基調不和諧呢?這運用了什麼樣的寫作手法?有什麼作用?

這樣的景和作者的處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勾起了遊子思家的急切心情。

襯托(反襯)。通過“小橋流水人家”的生氣盎然而又恬美、安適的景象,襯托出遊子還在“古道西風“中騎着瘦馬飄零無歸的悲涼。人貴直,文貴曲。樂景寫愁使愁更愁,使情更傷!

古道西風瘦馬。

瘦馬古道行走增加孤獨悲涼之感;西風寒冷添淒冷之意。

夕陽西下。

夕陽西下倍添回鄉無望之感傷。

10.我現在想問問我們的同學,全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濃烈的思鄉之情。

11.深情的誦讀最後兩句。

12.再次引導學生有感情的背誦詩文,要求,讀出每一個詞的重音。

請學生談談為何要這樣處理重音。

13.老師總結:

季有春、秋,而選其秋;藤有榮、枯,而選其枯;樹有老、幼,而選其老;時有晨、昏,而選其昏;鳥有鴉、鵲,而選其鴉;馬有肥、瘦,而選其瘦;風有東、西,而選其西;道有新、古,而選其古;陽有朝、夕,而選其夕。全篇既無“秋”字,也無“思”字。但在靜水深流的外表下我們卻能深深體會到了作者傳遞出來的強大輻射所凝聚成的巨大磁場。這都歸功於詩人苦心孤詣精選出來的10個典型的意象。無需濃墨重彩的大肆渲染,無需動詞介詞的連接,只需讓這些意象疊加出一個一個的鏡頭,我們便能觸景生情,感同身受。

三、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一)研讀,析秋篇

1.對比閲讀白樸《天淨沙秋》

體會兩手小令同為天淨沙,同為寫秋,在意象的選擇上有何相同?為何相同?又有何不同?為何不同?

相同點:同為昏,同有鴉,同取老樹村落

不同點:馬詩暗淡,淒涼白詩色彩絢爛清新

2.在情感的抒發上是否一致?

馬致遠簡介:

馬致遠也曾想要積極地求取功名,但它未得賞識,可以説,他一生窮困潦倒,幾乎都過着漂泊無定的生活。於是在漂泊旅途中,他寫下《天淨沙秋思》。

白樸簡介:

白樸,出身於金的一個官僚士大夫家庭,曾有人推薦他為官,他對當時的朝廷充滿着厭惡的情緒。因此,他放棄了官場名利的爭逐。從此寄情于山水之間。

總結:景隨情生,情隨情起。一切景語皆情語。

(二)化讀,繪秋景

1.這些景物都是我們在秋天裏常見的景物,可是它們在詩人的眼中,卻這般不同。請根據我們剛才所説的所想的,用散文化、詩畫般的語言,把這個蕭瑟的深秋夕照圖勾勒出來吧。(100字左右)

2.選取10種意象來表達你的憂傷(喜悦)心情,按照《天淨沙》的曲調填寫一首小令參考場景:在操場上,教室裏,回家的路上,鄉間小路上,公園裏。

四、結束語

秋思之美,美在意境,美在詩人對家鄉的深深眷戀。

孩子們,也許現在的大家對故鄉還沒有特別的感悟,但有一天,你們背上了行囊,走向了遠方,尋找屬於大家自己的世界。你會發現,無論這世間多麼繁華,都比不上家人歡聚時刻的熱鬧;無論走過的旅途有多麼美麗,你,最喜愛的還是那條歸家的小路。所以,孩子們,請珍視我們現在的點點滴滴。因為,若干年後,在那個秋風拂過瞬間或是月亮升起的夜晚,這些往事都將成為我們心中最柔軟的傷痛與甜蜜。

六、板書設計:

《天淨沙·秋思》教案 篇二

〖教學理念〗

1、多渠道引導學生品味寫景語言,培養學生自主閲讀,探究疑難,感悟詩情的能力。

2、批判性地看待課文插圖。

3、讀寫結合,以讀帶寫。

〖教學步驟〗

一、組合物象,準確把握意境

1、反覆朗讀,抓關鍵詞,體會感情。本詩文字通俗淺顯,教學時,通過學生自主的朗讀法來尋找物象,組合物象,準確把握意境。古詩詞的教學要注意誦讀,誦讀要體現出訓練層次。一般來説,讀有多次,一讀,要讀準字音;二讀準節奏;三讀,要讀出感情。自主性朗讀後,教師相機出擊,設計問題:這首詩體現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從哪一關鍵詩句可以體現出來?

2、讀景組畫,情景交融,悟出意境。在自主自由朗讀課文的基礎,利用多媒體播放詩作四幅畫面(老鴉依藤集枝圖,小橋流水炊煙圖,古道西風瘦馬圖,夕陽遊子思鄉圖)的同時,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小令,既而在四幅畫面的視覺衝擊下,配以費翔演唱的《故鄉的雲》的音律,然後請一生示範背誦,學生當即評價。當堂指導學生背誦。

二、抓住圖象,挖掘詩歌深意

這一環節巧用課文的插圖,培養學生挑戰權威的勇氣,形成批判性看待事物的品質。課文插圖猶如特寫鏡頭,可形象地再現一個特寫的細節,可簡筆勾勒事物的概貌,可開啟讀者想象的空間。它的作用要和教師的巧妙運用縱使起來,才能相得益彰。

孟子説:“盡信書不如無書。”在研讀《天淨沙·秋思》的時候,筆者發現教材的這副插圖與作品的意境有些不協調。袁金華等在《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條件》中説:“必須在教學中善於創造‘憤悱’的意境,讓學生躍躍欲試。要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始終處於展翅欲飛或躍起向上的積極狀態中,使他們在不斷求知的過程中產生越來越強的求知慾。”因此在此環節中,設計一個主問題:請同學們細品課文插圖,看一看是否最好地體現《秋思》的意境,希望同學們能給插圖作者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這一環節是教學難點,大可採用“合作性學習”方法,學生以討論的形式探究插圖存在的不足,實現“傾聽他人意見,交流各自看法,協作展示問題的解決過程,分享共同成功喜悦”的效果。

三、把握意象,描繪生動畫面

葉聖陶曾説:“詩歌的講授,重在陶冶性情,擴展想象。”教師如何注意學生的特點,採用配音樂,想畫面等手段,努力擴展學生的想象,維護學生的興趣,教學效果就會有意外的收穫。因此,這一環節採用“風景再造品詩境”的教學方法。所謂“風景再造”,即學生根據詩人的描述,動用自己已有的經驗積累,啟用自己的再造想象能力,用另一種方式展示自己對詩歌的理解。要求學生將這首寫景抒情類的詩作改成一則優美生動的散文,寫就在班上交流。

附優美的佳作:

一條荒涼的古道,漆跡斑駁的十里長亭,叢生的凋零野草,還有在暮色中靜立着的飽經滄桑的古樹。西風過處,偶爾幾片黃葉飛起,片刻之後,一切又歸於靜默。這時,一箇中年人容顏憔悴,手牽馬韁,走進我們的視野,那匹馬瘦骨嶙峋,偌大的一個荒原,竟然只有一人一馬的足音和踏踩枯葉的輕微聲息。而一聲聲的鴉啼,落寞異常,啼叫在飄泊異鄉的遊子心上。夕陽西下,人和馬的影子都被拉得長長的,投在地上,越行越遠,漸漸消失在蒼茫的暮色中……

【精彩片段】

(主問題:請同學們細品課文插圖,看一看是否最好地體現《秋思》的意境,希望同學們能給插圖作者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

生1:詩中説是瘦馬,可畫中的馬還比較健壯,馬腿上的肌肉都看得很清楚,應該把馬畫得瘦骨嶙峋一些才好,而且最好是老馬。

生2:我覺得人不一定非要騎在馬上,如果由人牽着馬走,豈不是更能表現出鞍馬勞頓的味道。因為連馬都累得走不動了,畫中人心情的落寞就可想而知了。

師:很有創意。人騎馬還是人牽馬的問題反映了你的思考很深入。

生3:圖中人物的表情很到位,但馬的表情還可以更憂鬱一些。

生4:插圖中的樹也有問題。圖中遠處的樹給鬱鬱葱葱的感覺,近處的樹卻是光禿禿的。這樣的對比太強烈了,不符合詩中的意境。我認為老樹上如果有幾片搖搖欲墜的葉子更能體現蒼涼之感。

生5:枯藤呢?插圖中根本沒有枯藤,如此能畫出枯藤與古樹的纏繞,植物的意象就鮮明瞭。

生6:遠處的夕陽可以畫得朦朧一些,還可以畫出半邊已經落下山的樣子,渲染出傍晚的氣氛。

生7:插圖中鳥兒們飛得很輕盈,哪裏是昏鴉啊。我認為鳥可以畫得沉重一些,笨拙一些,最好讓大部分鳥棲息在枯枝上,因為“秋思”的畫面應凝重。

生8:風呢?如何體現西風?圖中並沒有表現出來。

生9:可以在茅屋上畫些淡淡的炊煙,炊煙裊裊,小橋流水人家的温馨氣息更足,風的動感也表達出來了。

生10:畫中人可以不戴帽子,讓髮絲微微飄起,西風不就出來了嗎?

師:為何要用“古道西風瘦馬”,而不用“古道清風瘦馬”呢?

生10:西風吹在人身上有點發冷,肯定會令人心情不愉快,而作者這時心情極度傷感,用這種景物就能很好地襯托出作者此時的心情,清風給人的感覺是一種舒適的感覺,和作者此時的心情明顯不相吻合。

生11:本是遊子思鄉圖,作者卻花了一些筆墨去寫温馨的小橋流水人家,這不是矛盾了嗎?

生12:不矛盾。這叫反襯,以温馨襯淒涼嘛!

生13:對,遊子觸景傷情,別人家是天倫之樂,自己卻是淪落天涯,羈旅飄泊,這種對比痛徹心懷啊!

生14:也只有這樣對比起來,斷腸人才表達得實在。

師:對插圖還有建議嗎?

生15:除了細節的問題,我覺得插圖最大的問題是整體構思上的毛病。我讀完這首詩,眼前浮現的是一幅古道蒼蒼,秋風蕭瑟的圖畫,但是這幅圖給我的感覺太擁擠了,甚至是太熱鬧了。

生16:可能是景物都擠在一堆的原因。我們可以把“小橋流水人家”安排得遠一點兒,讓古道的縱深感強一些,如果景物能真正地成為背景,以此突出主人公的孤獨,畫面的整個格調就改變了。

師:説得真好,通過這樣的修改,我感覺到大家對這首詩的理解相當深刻了!

【教學反思】

1、教無定法,學無定法。教學詩歌感觸甚多。第一,準確地整體把握是反覆朗誦的必然收穫。“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學自知”,還學生閲讀的自由權;第二,抓詞句,抓想象,美表達,讓學生在品味語言中悟情感,同時自覺提煉美化自己的表達;第三,詩情畫意是古人創作詩歌時特意營造和追求的意境。抓意象,溯意境,向來是古詩欣賞的關鍵。

2、教學中要始終貫穿“以人為本”教學思想。教師要相信自己的學生,真誠面對自己的學生,讓學生自主合作地學習,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大膽敞開心扉探究質疑,品嚐學習過程帶來的樂趣,分享共同的勝利果實。另外,教師藉助課文情景,巧用教材資源,創設主動,互動,生動的學習局面,給各類學生提供各自聽説讀寫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培養探究問題的意識。

教學資源彙編】

1、馬致遠其人(説明:必要時可作入教學時的“導入”環節)

馬致遠(約1250~1324間)號東籬,大都(今北京)人。年輕時熱衷過功名,但仕途並不得意,後隱居杭州。他工於雜劇,與關漢卿,白仁甫,鄭光祖並稱元曲四大家。代表作有《呂洞賓三醉岳陽樓》,《孤雁漢宮秋》等。散曲《中原音韻·小令定格》説此曲為“秋思之祖”。

2、“悲秋”詩句集匯(學生積累背誦)

①白居易《南浦別》;

②杜甫《登高》;

③李煜《相見歡》;

④李清照《一剪梅》;

⑤李清照《聲聲慢》。

《天淨沙秋思》教案 篇三

教學內容

《天淨沙·秋思》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語文七年級三冊第三單元的第15課《古代詩歌五首》中的第五首。它是元代著名散曲家馬致遠寫的一首小令,元周德清譽之為“秋思之祖”,王國贊其“寥寥數語,深得唐人絕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後人稱之為元代散曲之絕唱。這首小令寫了一位遊子的羈旅之思。

教材的編排意圖及前後聯繫

這套新教材是國家課改實驗教材,其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的。教育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本單元是讓學生走近自然美、感受自然美。本單元訓練的重點是:

1、正確流利且有感情地反覆朗讀課文,品味詩文優美的語言。

2、培養從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中發現美與領悟美的能力。

3、學會觀察感受大自然中的美,寫一篇寫景狀物的文章,力求抓住特徵,寫得具體,寫得真切。

小令《天淨沙·秋思》的教學內容與本單元的訓練重點緊密相連,既要加強朗讀,體會小令意境,又要揣摩精彩的詞句,感知小令的美妙意境。

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要求及本班學生具體情況,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入手,制定了以下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誦讀小令。

2、發揮聯想和想像,體驗課文情景,激發情感。

3、通過揣摩,欣賞精彩詞句,感知小令的美妙意境。

4、培養學生的審美想象,審美情感、審美意識。

5、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願望和熱情。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揣摩、欣賞詞句,感知小令的美妙意境,誦讀。

2、教學難點:

理解景物與作者思想感情完美結合的寫作方法。

學情分析:

現有基礎:

學生在前幾篇課文的學習中,已對朗讀有一定的瞭解,對優美語言有一定的品味能力,在本課中將進一步培養朗讀能力及品味能力。

學習動力:

該班學生基礎較好,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同時,對前幾課的學習,對自然景物、學生有着較強烈的喜愛之情,可以以此為動力,讓學生在誦讀中,在畫與寫中,領會小令意境。

設計理念:

新課標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應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此理念,本節課通過“讀──畫──議──寫”,讓學生畫出心中所想,説出心中所感,寫出心中“感”“想”,整堂課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來構思,組織。

教學方法:

1、情景式教學法。

2、朗讀教學法。

教具準備:

投影儀、《天淨沙·秋思》投影片。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同學們,秋自古以來觸發人深思。范仲淹的《漁家傲》中的“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給我們給了塞下秋光,征夫淚;杜牧《秋夕》中的“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給我們展現了一個寂寞,失意宮女的內心苦悶,秋士悲,秋女怨,讓人揪心,令人扼腕。那麼,一個孤身漂泊,遠離家鄉的旅人,在蕭蕭悲涼的“西風”之中,又會有怎樣的情思呢?今天,讓我們一起去走近馬致遠,走進他的《天淨沙·秋思》中去感受感受。(板書課題)

二、簡介作者及作品

1、抽學生介紹。

2、教師補充介紹:

馬致遠,號東籬,大都人,曾熱衷功名,但未得志,漂泊二十餘載,五十八仕,看不慣黑暗的官場,退而隱居,寫出許多“歎世”之作,他與關漢卿、王實甫、白樸並稱元代雜劇四大家,在元代散曲作家羣中,位居第一。

《天淨沙·秋思》是散曲中最為有名的,元人周德清譽之為“秋思之祖”,王國雄贊其“寥寥數語,深得唐人絕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後人稱之為元代散曲之絕唱。

這首小令何以獲得如此高的讚譽呢?讓我們一起去讀一讀。

三、讀

1、師範讀。

2、師指導學生讀。

3、生自讀,背誦。

四、學生畫

一首好詩,就是一幅好畫,馬致遠的這首小令正體現了這一點,請同學們揣摩這首小令的意境,展示你豐富的想象,把你所想的繪成一幅畫。

1、抽一名學生在黑板上畫。

2、學生分小組(四人一組)共同畫。

五、議

各組交流自己所畫的畫,學生之間互評。

六、教師點拔

1、小令中運用得最多的是哪類詞?

2、小令中作者是怎樣描寫景物的?

3、小令中點明主旨的句子是哪句?

4、小令中最讓你喜歡的詞句有哪些?

(如學生未提到“瘦”,教師可點拔:瘦讓你想到了哪些?)

七、寫

一幅好畫就是一首優美的詩,一篇優美的散文,下面就請同學們展開豐富的想像,用你的文筆,把你所繪之景介紹給大家。

1、學生獨立寫。

2、學生自願在班上交流,相互評價。

八、總結

這節課,我們通過“讀──畫──議──寫”,走近了馬致遠,瞭解了他的絕唱之作,真正體會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讀到了一位遊子的羈旅之思。

課後反思:

該節課通過學生的“讀──畫──議──寫”,較大的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之間的合作、自主探究的能力有了一定的體現,對小令的意境有較深刻的理解,如有一位學生在畫畫時,沒有侷限於課本中的插圖,而是用自己獨特的理解畫了遊子牽着一匹瘦骨嶙峋的馬在古道上行走,當我問為什麼遊子要牽着馬而不騎馬時,學生的回答是:因離家太久,馬也想家想得瘦了。是呀,馬猶如此,人何以堪。學生的回答,讓我一震,其實,只要我們充分的相信學生,他們時時會迸發出創新的火花。

《天淨沙·秋思》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能朗讀、背誦《天淨沙·秋思》。

2、能瞭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點。

3、能理解《天淨沙·秋思》所描寫的意象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4、初步具有創造能力。

5、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感情。

【重點難點】

1、朗讀、背誦《天淨沙·秋思》。

2、理解《天淨沙·秋思》所描寫的意象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3、訓練想象、聯想,培養創造思維。

【教學設想】

以朗讀訓練為重點,體會寓情於景的寫法。

通過合作學習與交流,形成良好的學風,學會學習。

訓練想象、聯想,培養創新意識和創造精神。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同學們:我們進中學以來初次學習古詩,很高興能成為大家的朋友,聚集在這裏,和大家一起共同學習古詩 ,請大家一起學習第三單元的第十五課《古詩十五首》。從現在起,我們就是親密的合作伙伴,願我們合作愉快,合作成功!朋友們,有信心嗎?)我們的課就要開始了,請先聽一段音樂,放鬆放鬆。(放第一框聽音樂)聽了這段音樂,有什麼感受?這曲子是愉快的,還是悲傷的?(學生談感受。)引:你認為怎樣的人可能有這樣的心境?(失意的人,遠離家鄉的遊子,如馬致遠)對!真聰明!説到馬致遠,就説到正題上去了。今天,我們要學習馬致遠作的曲《天淨沙·秋思》。

我們説説馬致遠,誰來?

馬致遠(1250~1321):字千里,號東籬,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戲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狀元”之稱。他的散曲描寫景物意境優美,語言凝鍊,流暢自然。(放第2框)

我還知道,馬致遠年輕時熱衷功名,但由於元統治者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幾乎一生都過着漂泊無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鬱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於是在羈旅途中,寫下了《天淨沙·秋思》,它的體裁的“曲”。

下面説説“曲”這種文體:

在中國古代文學長廊中,宋以前一直以詩最盛行,宋不僅繼承了唐朝的詩而形成了宋詩獨具的特點,而又有詞的興起。到了元代,另一新興的體裁就是曲,曲大致分為兩種,一是劇曲,一是散曲。散曲沒有動作、説白,包括散套和小令。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就是有標題的小令。(放第3框)

2、理解這首小令的意思:

⑴ 指導學生朗讀:

古人説,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現在有專家説,讀書是與作家對話。總之,讀書是走進作家的內心世界,讓我們以朗讀來走進馬致遠,親近這位名家,讀懂這片漂泊羈旅的遊子之心。

下面請大家聽一遍朗讀,劃出節奏。(放第4框)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韻“a”,二、四句押尾韻“ia”,讀來朗朗上口,大家喜歡嗎?我們感受一下。(朗讀)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結構相同、字數相等、句式工整,要讀出一氣呵成、淋漓痛快的酣暢美和明快的節奏感。試一試。最後一句是散句,要讀得曲折跌宕,讀出落拓無助的生存境遇。試一試。再一起把整首小令朗讀一遍。這樣朗讀我們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間,長短結合的形式美。

⑵ 感受它的意境美:

師:下面我們感受它的意境美。提示:怎樣的景、怎樣的人?怎樣的情感?

有人説,“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先請同學們散讀一遍課文,説説你頭腦中有怎樣的畫面?請以“我彷彿看到了……”為開頭,説説詩句在你頭腦中再現的畫面。

如果學生有困難,舉例:“枯藤”、單説“藤”的形態是多樣的,把它置於上下文中“枯藤”,形象就具體了,我彷彿看到了枯萎的藤、頹廢的藤、沒落的藤、毫無生機的藤,於是枯藤這一意象渲染出淒涼、蕭殺的晚秋氣氛。同學們可以類推。

學生可能再現出的畫面有:

幾根枯樹纏繞着一棵棵禿樹,那凋零了的黃葉在蕭蕭的秋風中瑟瑟的顫抖,黃昏的天空中點點寒鴉,聲聲哀鳴……一片悲涼的秋景。

在作者的眼前呈現出一座小橋,橋下小溪潺潺的流水,不遠處還有升起裊裊炊煙的農家小院,那裏有安居落業的人們。

在蕭瑟的秋風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飽嘗艱辛的遊子騎着一匹瘦瘦的老馬,在夕陽西沉的餘輝中,向遠方踽踽而行。

喔,同學們描繪的就是一幅悲涼的秋景圖。

請想想為什麼會有這些畫面?即畫中有怎樣的人,傳達出怎樣的情感?

明確:人們常説,“所有景語皆情語”。因為“斷腸人在天涯”,在天涯的斷腸人的精神家園已化作了一片荒蕪,他眼中的景自然是滿目蕭然。於是作者眼中的藤、樹、馬、水都是蕭條的、淒涼的、無助的,其實是人的落拓與哀愁的寫照,這是以景託情,融情於景。這景無疑傳達出浪跡天涯的遊子思鄉之情,這景與人,境與情,自然意象與社會境遇,和諧的統一於這首小令中,充分的道出了遊子羈旅之悲。請大家齊聲誦讀,讓我們將景語化為情語,體驗體驗遊子的悲苦與心酸。(朗讀)

通過朗讀,真正體驗到了作者窮迫潦倒,孤苦無依、顛沛流離的悽苦情思,感受到了作品的崇高與悲劇美。

⑶ 拓展:

引:感受了這首小令的意境,我們來運用運用。

① 下面的詩句都是寫秋的,請選出與《天淨沙·秋思》意境不相同的一項:(放第5框)

a、沅江流不盡,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c、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② 選出畫面的意境與《天淨沙·秋思》相同的一幅:(展示畫面)(放第6框)

3、創造性閲讀:

⑴ 點撥:美是具有啟示性的。《天淨沙·秋思》充滿了空白和不定點,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閲讀想象空間,請聽聽朗讀,你能夠想象和聯想些什麼?(放第7框)

⑵ 分組討論,合作學習。我們分為六組,各選一個執筆,中心發言人,選取以下的一個問題,研究學習,把結果寫出來。老師為你們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在這裏,人人都是創造者,大家要有充分的信心。

提示:可説説你最喜歡原作的哪一句,為什麼?還可説説原作結構、某種寫作手法好在哪裏?還可將原著改寫成散文,如景物,可作細膩描繪,人物可想象他顛沛流離的生活細節,可想象他的外貌、神態、心理等;也可將原作改作畫面;也可給原作寫一段賞析性的文字;還可以聯想自己或他人的一段與原作類似的思念家鄉的經歷。也可聯想出一兩句古詩(或者與原作的意境相同,或者表達的情感相同)。總之,合理想象,大膽創新,努力豐富原作的內容,讓作品的生命在每一位同學那裏得到延長。討論開始,時間10分鐘。

⑶ 交流:

以上問題有可能需要教師補充的有:

寓情於景,運用景物,創造一個十分典型的環境,深秋的黃昏,野外一片寂靜,幾隻歸巢的烏鴉棲息在纏着枯藤的老樹上。這是一組令人感傷的景物,渲染出悲涼的氣氛,烘托出遊子孤寂、痛苦的心境,看到歸巢之鴉,怎不讓生思鄉之情呢?看到“小橋流水人家”,以樂景襯悲,自然又增一分思鄉之情。

構思精巧,句法別緻。全曲五句,28字,容量極大,描繪出一幅絕妙的秋野夕照圖。18字,九種物象,一詞一景,無一個動詞,連綴巧妙,構成一個整體。因而,王國維説它“深得唐人絕句妙境”。同時,對後人影響很大。如徐志摩的詩作:《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煙,一片山,幾點雲彩。/一道水,一條橋,一支櫓聲。/一林松,一叢竹,紅葉紛紛。

關於思鄉主題的詩句:

牀頭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 《靜夜詩》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李白 《渡荊門送別》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王灣 《次北固山下》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杜甫 《春望》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杜甫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崔灝 《黃河樓》

讀古人思鄉的詩句,還會聯想到哪些?你有什麼感想?

中國台灣作家余光中的新詩《鄉愁》,表達台灣同胞盼望迴歸之情。還可聯想到現居美國的詩人彭邦楨的新詩《月之故鄉》表達在國外的華人、華僑對家鄉、對祖國的思念。

月之故鄉

天上一個月亮

水裏一個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裏

水裏的月亮在天上

低頭看水裏

抬頭看天上

看月亮,思故鄉

一個月亮在水裏

一個月亮在天上

讀了後我們更加熱愛家鄉,熱愛祖國,增強民族自豪感。

四、小結

這堂課我們通過朗讀小令,將文字轉化為畫面,體會它的意象,從總體感受了小令的意境;再通過聯想和想象感受了作者繪秋的思鄉之情,進入它的藝術境界,我們的文學素養有一些提升。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九種景物 渲染出悲涼的氣氛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直抒胸臆 道出天涯遊子思鄉之悲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閲讀欣賞一首詩(曲)的一般方法:

1、從語言入手,再現畫面;

2、從畫面感受意境;

3、運用聯想、想象,進行再創造,進入它的藝術境界,豐富詩(曲)的內容。希望大家在課外閲讀中實踐。

五、作業

朗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後面的問題:

(鄭谷)

半煙半雨江橋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會得離人無限意,千絲萬絮惹春風。

1、體會《柳》的大意。

2、這首詩的意境、抒發的感情與課文各有什麼不同?

3、你最喜歡哪一句,為什麼?

4、由“千絲萬絮惹春風”聯想出描寫春風的詩句。

天淨沙秋思教案設計範文 篇五

【教學目標】:

1、瞭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點。

2、理解《天淨沙》所描寫的意象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3、初步具有創造能力。

【教學目標】:

1、理解《天淨沙》所描寫的意象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2、訓練想象、聯想,培養創造思維。

【教學難點】:

理解《天淨沙》所描寫的意象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誦讀與探究相結合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內容與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上一節課學習了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這節課我們再學習三首小令,進一步把握小令得特點。

二、複習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

1、背誦。

2、表達的思想感情以及感情基調。

三、講授新課:

(一)分析『越調』《天淨沙》(白樸):

白樸這首曲子是以秋景作為寫作的題材,我們從其中的修辭可以看出,他的文學涵養是極高的。通篇作品,全都由一些美麗的自然圖景構成,而白樸本人,就好像是拿著這些自然拼圖的藝術家,拼出一幅美麗中帶著和諧的人生圖畫。

寫秋景,自然難免要烘托出蕭瑟的氣氛,但是如果全以蕭瑟氣氛為全篇的寫作大旨,又會令讀者感受到沈悶而有壓力。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白樸在選用語辭時,便頗費心神。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共用了六個圖景: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而其中任何一個圖景,都代表著秋日秋景的蕭瑟氣氛。為了要使這種蕭瑟氣氛活潑起來,於是作者接下來選用了一點飛鴻影下作為上半段的結語。如此一來,原本蕭瑟的畫面轉成了活躍,寂寞的秋景彷佛也展現了另一種鮮活的生氣。最後為了加強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麗而有韻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作為曲文的結束語。這兩句用了青、綠、白、紅、黃五種顏色,而且白草紅葉黃花這三種顏色,是交雜在青山綠水二種顏色之中;青山綠水廣大的圖景,白草紅葉黃花是細微的圖景,如此交雜相錯,於是原本是寂寞蕭瑟的秋景,突然變得五顏六色而多彩多姿。由此可見,白樸的散曲寫作技巧有多麼高明瞭。

(二)分析『越調』《天淨沙江上》(張可久):

這是一首寫景之作。作者以凝鍊的筆墨,勾畫出一幅暮秋江邊落日圖。前三句寫落雁、孤鶩、殘霞、人家等,純是自然景物;末句“小舟如畫,漁歌唱入蘆花”,錦上添花,一小舟、一漁歌,使畫面更覺生動,平添了一片從容閒適的情趣。

比較探究:

“枯藤老樹昏鴉”與“依依孤鶩殘霞”描繪的景象,其基調是否一致?為什麼?

點撥:不一致。前者淒涼,後者恬靜。

(三)分析『越調』《天淨沙》(無名氏):

這首曲子以白描的手法,色彩鮮明地描繪了綠草、黃沙、紅葉、青山,構成了一幅大漠清秋特有的景色。

寫“新雁”,作者不用“一行”而用“一聲”,有何用意 ?(以動襯靜。)

《天淨沙·秋思》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反覆吟詠,熟讀成誦。

2、細細品味,重點體會景物描寫的作用。

3、學會探究,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重點:體會景物描寫的作用。

難點: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誦讀法,品析法,研討法。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課堂

圖片導入。請大家欣賞一幅圖畫,説説,可以給這幅圖畫配一首什麼詩。自古以來,中國就是詩的國度,唐有唐詩,宋有宋詞,元有——元曲。我們今天要欣賞的這首《天淨沙·秋思》就是一首元曲。

二.介紹體裁

1、我們來讀一遍註釋⑨:選自《全元散曲》。天淨沙,曲牌名。馬致遠,生卒年不詳,元大都(現在北京)人,著名戲曲作家。

2、讀過註釋,我們可以來猜一猜,元曲具有什麼特點?預設:可以唱。這個“曲”字告訴我們,這首秋思在古代是可以唱的。因為是元代的作品,我們把它叫做元曲。簡單地説,元曲就是元代的可以唱的一(轉載於:書業網)種文學作品體裁。

3、那麼,“天淨沙”是什麼意思呢?跟這首元曲的內容有關係嗎?(可引導:註釋裏是怎麼説的?)曲牌名。那也就是説,“天淨沙”與這首曲的內容沒有關係,而與它的——曲調有關係。它是表明一首曲的曲調的。

4、而與內容有關的是哪個部分?“秋思”。那麼“秋思”就是這首曲的題目了。

三.誦讀感知

1、從秋思二字,我們可以猜猜,這首曲可能會寫哪些內容?

預設:秋天裏的想法。引導:也可能會寫一些秋天裏看到的——景物。

2、那麼我們來讀一讀這首曲。老師先來讀一遍。(範讀,讀出感情,讀出“斷腸/人在天涯”的斷句,但不點明此處斷句。)同學們也來讀讀看。(生齊讀)

3、我們剛才猜了,馬致遠可能寫了一些秋天裏的景物,寫了一些秋天裏的想法。我們猜對了嗎?哪幾句寫了秋天裏的景物,哪幾句寫了秋天裏的想法?

預設:可能有學生把“夕陽西下”劃分到後一部分,明確前四句為寫景,最後一句抒情。

4、前四句寫了哪幾種景物?我們在這些表示景物的字下面加點,把形容這些景物的字用括號括起來。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

5、分析景物:

①我們先來看這一組景物。

(多媒體)藤樹鴉

對於這些景物,我們似乎沒有太多的感想。加上這幾個字呢?

(多媒體)枯藤老樹昏鴉

預設:從“枯藤老樹昏鴉”這句的景物描寫中,我彷彿感受到了秋的荒涼和悽清。為什麼這幾個字就能給我們帶來這種感覺?換成“青藤大樹烏鴉”還有這種感覺嗎?引導學生分析:枯:枯萎,沒有生命力。老:蒼老,光禿禿的。昏:黃昏使得烏鴉飛不動了,變得沒有精神。這些詞都給我們一種荒涼、悽清、沒有生命力的感覺。秋天的味道就出來了。

請學生朗讀此句,讀出凋零悽清之感。再班級齊讀。

②還有哪些詞也給我們帶來秋的味道?

(多媒體)古道西風瘦馬

請學生分析,引導:古道是什麼樣的道路?年代久遠,雜草叢生,沒有什麼人在行走。西風是什麼樣的風?換成微風或清風好不好?秋風,吹在人身上讓人感到寒冷。瘦馬,説明醒了很長時間的路,旅途勞頓,精神疲憊。這些詞給我們的感覺是孤獨,寒冷。

請學生朗讀此句,讀出孤獨寒冷之感。再班級齊讀。

③讓我們想象這樣一個畫面:又有一個行人,騎着瘦馬,吹着西風,獨自走在雜草叢生的古道上,他看到古道邊上枯藤和老樹互相纏繞,烏鴉棲息在光禿禿的樹枝上淒厲地叫着。心裏湧起一陣又一陣的悲傷。他往另一邊一看,看到了什麼?小橋流水人家。

有橋有水這沒有什麼,加個“小”字,橋立刻顯得——温馨了;水流動起來,立刻顯得生動了,再加上人家,整幅圖畫給我們什麼樣的感覺?非常温馨,似乎是一幅温馨柔美的江南農村圖景。流水潺潺,一座小橋跨過小溪,小橋後露出了幾户人家的屋檐。

這種氛圍好像與我們剛才感受到的淒涼、悲傷的氛圍好像矛盾了,為什麼要寫這句,我改成“荒村古墓殘霞”不是更添悲涼之意嗎?

引導學生分析:這是反襯。行人見到小橋流水人家的温馨景象,想到自己卻是身處在古道西風瘦馬之中,更加悲傷了。

補充:這是以樂景襯哀情的寫法。我們也把這一句朗讀一遍,讀出一種温馨中帶着些苦澀的感情。

④這時行人又往西邊一看,看到了什麼?(多媒體)夕陽西下

夕陽西下了,該幹什麼了?預設:回家。

夕陽西下了,遠處人家飄出了縷縷炊煙,就連烏鴉也不再飛翔,停在樹上休息了。而自己卻在哪裏?古道西風瘦馬。

於是我們知道,行人傷心並不只是因為秋天的景色太過淒涼,而是因為他——想家了。他的悲傷到了什麼程度?用了哪個詞?斷腸!那是形容人痛苦到了極點。

這是不是太誇張了?馬致遠為什麼會被傷到幾乎痛斷肝腸的程度呢?我們來了解一下他當時的處境。(多媒體)介紹馬致遠生平:

元朝建國以後,把中國人分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蒙古人和色目人有種種特權,只有他們可以被任用為官員。這是民族高壓政策。在馬致遠生活的年代,蒙古統治者已經開始任用漢族文人,卻又未能普遍實行,這給漢族文人帶來一絲幻想和更多的失望。馬致遠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負,擔任過地方小官吏,卻未能實現他滿腔抱負,一生漂泊無定,鬱郁不志。

我們來讀最後一句,斷腸人在天涯。人在天涯,也就是説不在——家裏。使他傷心斷腸的是他那顆抑制不住的思鄉的心。這就是他見秋景而生的秋思,這秋思不只是秋思,其實也是愁思,這愁思愁的是家鄉太遠,難以回去,是鄉愁。

(板書)景

鄉愁

人在天涯,他感慨家鄉太遠,也感慨自己天涯漂泊,半世飄零。

讓我們再次體會馬致遠的思鄉之情,再齊讀這首曲。(生齊讀)

四.自主分析

我們看到課本為這首《天淨沙·秋思》配了一幅插圖。現在,根據我們對這首曲的理解,説一説,這幅插圖有哪些地方畫得好,那裏地方可以改進。同桌前後可以討論一下。

1、沒有畫出枯藤。畫出枯藤與老樹纏繞,更能表現蒼涼的意境。

2、天空中飛翔的小鳥太靈動了,不符合“昏鴉”。不如改為棲息在樹上,表現出烏鴉的沒有生氣。

3、小橋流水人家應該花的遠一些,表現出作者遙望鄉村,嚮往家園的情感。

4、西風沒有體現出來。可以畫一些炊煙,或者讓畫中人不戴帽子,亂髮飄飛;或者讓人物的衣衫隨風翻卷。可以表現出西風來。

5、馬應該畫得瘦些,如果改成行人牽着馬更能表現出黃昏時分鞍馬勞頓行人落寞的情景。

6、夕陽不畫整個圈,畫半輪,更能體現出夕陽落山的情景。

五.改寫元曲

經過這番改動,相信同學們心中已經有了一幅全新的畫面,馬致遠見秋景而歎思鄉的感情也已真正走入了大家的心。請大家順着這種斷腸之情,把心中的畫面,用文字表現出來。假如你就是這個行走天涯的行人,用自己的語言寫出此時所見景象,所起斷腸之心。

生寫短文。請學生朗讀。

六.作業

背誦《天淨沙·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