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七年級語文上冊《秋天的懷念》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新版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76W

七年級語文上冊《秋天的懷念》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新版多篇)

七年級語文上冊《秋天的懷念》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1、瞭解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

2、反覆朗讀,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等描寫體會人物形象。

3、領悟文章藴涵的深沉無私的母愛,聯繫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感恩情懷。

4、在“秋天的懷念”中,獲得“好好活”的思考。

説明:

這是一篇飽含深情的懷念母親的散文,作者通過回憶自己癱瘓時,懷着博大無私之愛的母親是怎樣地痛心與忍辱負重地照顧自己,來表達對母親的深深愧疚和懷念之情。史鐵生筆下對親情的回憶與感悟,讓人感覺親切而意味深長。對於八年級學生來説,理解本文的主題並不難,但是如何使學生的內心真正受到震撼,從而激發感恩情懷呢?如何引導學生真正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呢?基於以上問題的思考,要讓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進一步聯繫生活實際,喚起學生真切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走出文本,獲得思考,我們應該怎樣“好好活”。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深入文本,圈劃、朗讀、品味文中描寫母親的動作、神態、語言等語句,領悟文中藴涵的深沉無私的母愛。

2、難點:仔細朗讀體會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瞭解作者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説明:本文通過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幾件小事,甚至只是細微的動作,隻言片語來表現深沉無私的母愛,感人至深,因此對這些細微之處的品讀即是學習本文的重點,教學過程要“擯棄繁瑣的分析,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和思考來感受課文內容”,而最後一個自然段對於菊花的理解,有較深層的內涵,同時也涉及了借景抒情的知識點,學生不太容易理解,故而設置了此難點。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作者簡介。

2、那時的我,作為她的兒子,還太年輕,還來不及為母親着想,我被命運擊昏了頭,一心以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她有一個長到二十歲上忽然截癱了的兒子,這是她唯一的兒子;她情願截癱的是自己而不是兒子,可這事無法代替;她想,只要兒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確信一個人不能僅僅是活着,兒子得有一條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這條路呢,沒有誰能保證她的兒子終於能找到——而這樣的母親,註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親。(課件:摘選《我與地壇》)

3、談體會: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抽生個別談。

其實,還有許多複雜的情感構成一股苦澀的滋味,我們可以歸結為一個詞:懷念。為了表達對母親的懷念,作者寫了什麼季節的故事?

看來,之所以有這秋天的懷念,就是秋天的故事所引發啊,作者怎麼會有這份懷念?讓我們一起跟隨史鐵生先走進秋天的故事。(在“秋天”下面做標記)

4.為了更好理解這秋天的故事,我們先來聽一聽朗讀。怎樣才能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

5.聽了朗讀,我們要在“正確、流利”的朗讀中咂摸他人的人生,要在“自己的理解”中讀出自己的滋味,即“讀出味道”。下面讓我們一起感悟秋天的故事。

二、探討母愛的內涵。

1、整體感知。鼓勵學生圍繞課題提出問題,作者為什麼是秋天的懷念?她有什麼值得作者去懷念的?讓學生帶着這些疑問自讀全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在反覆閲讀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一想:課文中的母親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學生會根據自己的理解得到各種各樣的答案,以此來培養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小組普遍交流,全班重點交流。

找出最讓你感動的地方,要説出理由。説的時候要求學生抓住“母親”的表情、動作、語言來説,力求説的詳細些。這個過程鍛鍊了學生通過抓住課文中重點段落、句子、詞語理解課文思想內容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在交流有過程中感知了母親對兒子偉大無私母愛的世間真情。交流重點圍繞以下兩人方面:

(一)“母親”關心“我”的小事(可以讓學生概括説,也可以用課文中的原句)

(二)“母親”面對“我”時的表情、動作、語言的句子。

4、在交流中,還需要學生把自己喜歡的文段讀出來,要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1)雙腿癱瘓後,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着望着天上北歸的雁羣,我回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着聽着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

(2)“哎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麼好準備的!”

(3)“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麼勁!”

(4)可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後來妹妹告訴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

(5)她出去了。就再也沒有回來。鄰居的小夥子揹着我去看她的時候,她正艱難地呼吸着,大口大口吐血……

(6)。.。.。.

小結:母親的愛細心、勇敢、急切、熱烈、堅定、執着、深沉。母親的意義,藴含於平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我們並不覺得。可是,這種意義只有在秋天的場景中,才會凸現出來。由於母親的疾病,失去生命奪目的光華。可我們對母愛的意義有了特殊的發現——正是她的要好好活,讓我們懂得母愛不僅僅是愛和給予,還擔起一份責任——就是教給兒子如何面對有缺憾的生命。正是她的要好好活照亮了兒子的後半生,讓有缺憾的生命活得如此光亮。

三、探討愛母的懷念。‘

1、“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怎麼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2、文章多次提到菊花有什麼作用呢?

3、文章的題目可以換成別的嗎?如“懷念我的母親”,“母親的愛”、“秋天的悔恨”等等。

小結:越是懷念,就越是充滿對往事的回憶,然而,母親再也不能和我一起吃豌豆黃了;母親再也不能和我商量一起到北海公園看菊花了;我再也看不到母親為了我的回答而喜出望外高興得一會坐下,一會站起了;我再也聽不到因為我發脾氣母親對我的説的安慰話了。越是懷念,就越難過,我多麼想讓母親推着我到北海的公園看菊花啊,我是多麼想再聽聽母親對我説,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啊,母親,你讓我懷念的“好苦”啊。

4、欣賞:

(1)我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裏,閉上眼睛,想,上帝為什麼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聽見了回答:“她心裏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點安慰,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從樹林裏穿過。——《合歡樹》

(2)我一直有着一個悽苦的夢……在夢中,我絕望地哭喊,心裏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離開,但你總要捎個信兒來呀,你不知道我們會牽掛你不知道我們是多麼想念你嗎?”但就連這樣的話也無從説給她,只知道她在很遠的地方,並不知道她在哪兒。這個夢一再地走進我的黑夜,驅之不去……——《有關廟的回憶》

(3)搖着輪椅在園中慢慢走,又是霧罩的清晨,又是驕陽高懸的白晝,我只想着一件事:母親已經不在了。在老柏樹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頹牆邊停下,又是處處蟲鳴的午後,又是鳥兒歸巢的傍晚,我心裏只默唸着一句話:可是母親已經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捱到日沒,坐起來,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壇上落滿黑暗然後再漸漸浮起月光,心裏才有點明白,母親不能再來這園中找我了。——《我與地壇》

5.就是這懷念,一個又一個秋天過去了,從21歲開始坐在輪椅上到現在,從母親去世到現在,這份對母親的懷念已經整整33年。這33年的懷念他對“好好活”又有怎樣的理解呢?

6,請讀他在《病隙碎筆》中寫的話:生病也是生活體驗的一種,甚或算得一項別開生面的遊歷……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麼晴朗。後來又患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念起往日時光。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個“更”字。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介紹史鐵生的近況:由於尿毒症,造成腎衰竭,經常發高燒,有好幾次昏迷,但他依然平靜淡然的看待這一切,現在一個星期都要透析兩次。但他依然在——好好兒地活着。他用筆代替他的雙腿寫出自己怎樣“好好活”的

四、探討人生:

課文的學習已經結束。這個故事的確感動了我們。我們一起跟着史鐵生的情感世界走了一趟,經歷他和他母親別樣的人生。關於活着:世界本來就是不完美的。不是有這樣的缺憾就有那樣的痛苦。世界上有看得見的痛苦打擊,也有看不見的痛苦人打擊。身體的侷限我們這輩子也改變不了,可以改變的是我們的`心理侷限——史鐵生在無法彌補的身體缺憾中找到另一種生命延展。其實史鐵生的和兄妹的“我倆要好好活”,經過我們的思考,課文的“倆”應該改成“們”。這句話應該説是“我們在一起要好好活……”怎樣才算是“好好兒活”?

總結:人生的道路多麼漫長,我們要好好活,有了這樣的思考,更需要用人生的腳步丈量,無論怎樣,我們為什麼要好好活,我們應該怎樣好好活,我們好好活出個什麼樣,這是應該是伴隨我們一生思考和體驗的問題。

五、作業:

在學完了課文之後,學生肯定被文中“母親”的偉大母愛所打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寫一寫自己的母親,歌頌一下自己的親人,從而使文道得到統一。

六、板書設計:

我母親

暴怒無常耐心撫慰

渾然不知悔恨懷念堅強無私重病纏身

同意開花喜出望外

懂得母親臨終囑咐

伏亞芳

七年級語文上冊《秋天的懷念》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抓住“看花”線索,進一步體會母愛。(重點)

2.體會標題內涵,理解重要語句。

3.拓展閲讀,領悟文章的表達特色。(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秋天是個多情的季節,最易讓人產生懷念之情,尤其是當秋菊怒放時。今天,讓我們繼續陪同作者去看菊懷人吧!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理清線索,體會情感

1.課文三次寫到看花。請勾畫出相關句子,完成下面表格。

看花

“我”的態度

第一次

聽説北海的花都開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不,我不去!/我可活什麼勁兒!

第二次

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什麼時候?/好吧,就明天。

第三次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2、母親為什麼如此急切地想帶兒子去看菊花?

明確:花代表美好的事物,希望他看花是為了轉移他病痛中的痛苦,更是為了讓他找到生活的勇氣。

3.從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我”對生活的態度前後有什麼變化?請結合相關語句説明。

明確:“我可活什麼勁兒”(絕望)→“要好好兒活”(再生)。

4.找出文中直接表現“我”懊悔的語句,體會其深層意思。

明確:在第二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中:

(1)“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為自己沒能關心母親的健康而難過;

(2)“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那樣”——為突如其來的生離死別而悲傷,為自己的“暴怒無常”而懊悔。

目標導學二:分析細節,理解標題

1.文中多次提到菊花,有什麼作用呢?

明確:母親帶“我”看花,是對生命的熱愛;菊花的淡雅高潔,是母親品質的寫照;菊花熱烈深沉,是母愛的寫照;母親愛花,“我”看菊花是對母親的緬懷。

2.母親把“好好兒活”這句話重複了兩次,究竟要告訴兒子什麼呢?

明確:要接受現實,不要自暴自棄,你的路還長着呢。

要兒子堅強地活下去,不要被病痛壓倒,要笑看人生。

她要在僅有的時間陪伴兒子好好兒活。

3.本文在內容上主要表達對“母親”的懷念,但作者卻不以《懷念我的母親》為題,而以《秋天的懷念》為題,好在哪裏?

明確:《秋天的懷念》是由秋天的故事引發的對母親的懷念。母親是秋天病逝的,秋天是故事發生的背景和引子,文中寫景、敍事、記人,都與秋天有關;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寫照,具有象徵性;秋天是“我”走出低谷、樂觀生活的象徵。課文以此為題,是為了更好地抒發對母親的懷念之情。

目標導學三:拓展理解

幾十年後,回憶起母親,史鐵生寫下了這麼一段話,請讀一讀,説説你讀出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那時的我,作為她的兒子,還太年輕,還來不及為母親着想,我被命運擊昏了頭,一心以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她有一個長到二十歲上忽然截癱了的兒子,這是她唯一的兒子;她情願截癱的是自己而不是兒子,可這事無法代替;她想,只要兒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可她又確信一個人不能僅僅是活着,兒子得有一條走向自己的幸福的路;而這條路呢,沒有誰能保證她的兒子終於能找到——而這樣的母親,註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親。

明確:感受到作者對母親的懷念、思念之情;作者對母親的懺悔、懊悔、後悔、悔恨之情;作者對母親的自責、內疚之情;作者完全理解母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