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報任安書》教學教案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78W

《報任安書》教學教案設計(精品多篇)

報任安書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和要求

1、理解本文的`背景與司馬遷的遭遇。

2、理解本文的確思路,認識司馬遷的人生觀、價值觀及其意義。

3、學習本文敍事、説理、抒情相結合的表現方法。

4、掌握更多大實詞、虛詞與句式,增強語感,提高對文言文的閲讀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理解本文的確思路,認識司馬遷的人生觀、價值觀及其意義。

2、掌握更多大實詞、虛詞與句式,增強語感,提高對文言文的閲讀能力。

教學設想

本文詞句難度較大,學生很難弄清句意,需要教師在這方面多作指導

三教時。

教學過程和內容

第一節

一、背景介紹

指名學生朗讀課文前學習提示1、2節,瞭解作者的寫作背景,把握的主題和寫作特色。

二、全文把握

未經節選的全文共分六段:

第一段:向任安説明未能及時回信的原因。

第二段:向任安説明不能在武帝面前“推賢進士”的原因。

第三段:敍述因為李陵事件下獄的經過。

第四段:寫自己忍辱受刑。

第五段:寫自己完成《史記》的心情。

第六段:表達自己痛定思痛的心情。

課文節選了後三段。

三、課文分析

學習第一段

1、教師範讀第一段

2、字音

頭搶地(qiāng) 伏法受誅(zhū) 暴肌膚(pù)

鞭 (chuí) 圜牆(uán) 占卜(bǔ) 囹圄(lingyu)

報任安書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史記》的寫作過程和成書原因,理解本文的背景與司馬遷的遭遇。

2、積累文言知識點。

過程與方法:

1、反覆誦讀,能夠藉助工具書和課文中註釋讀懂本篇文言文。

2、小組討論,評價作者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認識不幸對人生的意義。

2、認識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人一生的重要影響。

教學重點:體會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曲折豐富的情感,理解作者的生死觀、價值觀。

教學難點:本文詞句難度較大,學生很難弄清句意,需要教師指導並檢查學生對文意的理解。

教學方法:學生查工具書疏通文意,自行領悟;誦讀點撥,討論指導。

教具:常規教具

課時安排:三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語】

我們都知道司馬遷是在遭受宮刑的情況下寫出了流傳千古的《史記》,那麼當時他是怎樣的一種狀態呢?是什麼力量讓他能忍受奇恥大辱活下來呢?今天我們就通過學習他的《報任安書》來尋找答案。

【作者和《史記》介紹】(參見《鴻門宴》)

【解題】

報:答,回覆;書,古代文體,書信。古人寫信,多有題目,説明是寫給誰的信,信題多為“報……書”“答……書”“與……書”“上……書”“寄……書”等,例如《答司馬諫議書》(王安石)、《與朱元思書》(吳均)、《上樞密韓太尉書》(蘇轍)等等。任安,司馬遷的朋友,這是司馬遷給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回信。

【寫作背景】

《報任安書》是司馬遷任中書令時寫給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信,司馬遷因李陵之禍處以宮刑,出獄後任中書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實則近於宦官,為士大夫所輕賤。任安,字少卿,西漢滎陽人。年輕時比較貧困,後來做了大將軍衞青的舍人,由於衞青的薦舉,當了郎中,後遷為益州刺史。徵和二年(前91)朝中發生巫蠱案,江充乘機誣陷戾太子(劉據),戾太子發兵誅殺江充等,與丞相(劉屈髦)軍大戰於長安,當時任安擔任北軍使者護軍(監理京城禁衞軍北軍的官),亂中接受戾太子要他發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動。戾太子事件平定後,漢武帝認為任安“坐觀成敗”,“懷詐,有不忠之心”,論罪腰斬。任安入獄後曾寫信給司馬遷,希望他“盡推賢進士之義”,實際上是暗示司馬遷搭救自己,但司馬遷沒有立即回信。直到任安臨刑前,司馬遷才寫了這封著名的回信。在這封信中,司馬遷以無比憤激的心情,敍述自己蒙受的恥辱,傾吐他內心的痛苦和不滿,説明自己“隱忍苟活”的原因,表達“就極刑而無愠色”、堅持完成《史記》的決心,同時也反映了他的文學觀和生死觀。所以,這封信是一篇研究《史記》和司馬遷的生活、思想的重要文章。

【文言知識點】

一、通假字:

1、古者富貴而名摩滅。摩,通“磨”。 2.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底,通“抵”。

3、思垂空文以自見。見,通“現”,表現。 4.放失舊聞。失,通“佚”,丟失。

5、稽其成敗興壞之紀。紀,通“記”,歷史記錄。 6.則僕償前世之責。責,通“債”。

二、古今異義詞:

1、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古義:謙詞,像牛馬一樣供人驅使的人。今義:牛馬走路。

2、意氣勤勤懇懇。意氣,古義:心意,情意。今義:意志和氣概;志趣和性格。

勤勤懇懇,古義:誠摯懇切。今義:勤勞而踏實。

3、念父母,顧妻子。古義:妻子兒女。今義:男子的配偶。

4、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古義:形容詞,不同尋常。今義:副詞,很,十分。

5、下流多謗議。古義:處於卑賤的地位。 今義:卑鄙齷齪。

6、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古義:抒發憤懣。今義:決心努力。

三、詞類活用:請略陳固陋。形容詞作名詞,固塞鄙陋的意見。

四、特殊句式:

1、幽於糞土之中而不辭者。(被動句) 2.至激於義理者不然。(“於”,被動標誌)

3、蓋文王拘而演《周易》。(被拘禁) 4.屈原放逐,乃賦《離騷》。(被放逐)

5、孫子臏腳,《兵法》修列。(被剔去膝蓋骨)

6、僕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黨所笑。(為……所,表被動)

7、藏之名山,傳之其人。(省略句,“之”後省略“於”)

【內容】

1、第一段中,表示客套的詞語很多,像“牛馬走”“再拜”“辱賜”“非敢”“略陳固陋”“幸勿”等,這是書信體的特點。除了這些客套的話語之外,第一段有實際意義的核心詞語是什麼?由此可見第一段寫了什麼內容?

明確:核心詞語是“略陳固陋”,此段交待了全文內容:覆信是要為自己無法“推賢進士”“略陳固陋”。

2、第二段的內容寫了什麼內容?找出本段中表明作者對“死節”的看法和受刑後“隱忍苟活”而不“死節”的原因的句子,並説説作者對“死節”的看法。

明確:解釋自己隱忍苟活的原因不是為了父母妻子,也不是因為缺乏勇氣,而是“恨私心有所不盡”。

對“死節”看法的句子:“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隱忍苟活”而不死節的原因的`句子:“所以隱忍苟活,幽於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世也。”

作者看法:勇士不一定死於名節,他不贊成無意義地為名節而死,所以他不“死節”。他“擇生”,因為“擇生”才能“踐志”。清代學者包世臣曾指出:司馬遷“實緣自被刑後所為不死者,以《史記》未成之故。是史公之身乃《史記》之身,非史公所得自私。史公可為少卿死,而《史記》必不能為少卿廢也”司馬遷對生死的看法與他所追求的人生價值密不可分。

3、第三段寫了什麼內容?作者在列舉“倜儻非常之人”時,有意突出了所有人物的什麼共性?

明確:列舉以著述聞世的前賢,説明自己也有相同的志向。這些人物都是在災難中取得成就的,這中間也體現了作者自勉的意思。

4、第四段寫了什麼內容?它與第三段內容有何聯繫?找出表明司馬遷價值觀的句子,説説“然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一句話傳達給我們的信息。

明確:介紹《史記》的體例內容,説明自己著書的宗旨和意願。第3段的人物是第4段中自己的榜樣和力量,作者對這些發憤著書的古人進行了熱情歌頌,以此作為對自己的激勵,表現了他堅強的意志和頑強奮鬥的精神。

表明司馬遷價值觀的句子:“草創未就……豈有悔哉”,他選擇腐刑,隱忍而活的目的就是要完成《史記》,為此他“就極刑而無愠色”,“雖萬被戮,豈有悔哉”。

最後一句話傳達出的信息:司馬遷的選擇對於自己是痛苦的,因為這種選擇實在是一種令世俗瞠目的叛逆,為世俗所誤解,所鄙視,即便是智者,也難理解。他要頂着世俗的巨大壓力,從這個意義上講,他的擇生比擇死更需要勇氣,更是剛毅堅強的表現。讀出了這些內容,我們就更能理解下一段他表達的那種撕心裂肺的痛苦與內心所受到的折磨。

4、第五段寫了什麼內容?它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明確:再次傾訴自己沉痛羞辱的憤懣心情,答覆任安的問題。作用:照應開篇。

小結:全文呈現出總分總的結構模式,借回答任安“推賢進士”的問題,圍繞一個“辱”字,訴説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精神上難以形容的苦痛,表現了自己發憤著書、雪恥傳名的頑強意志。

【結束語】

《報任安書》是司馬遷留給後世的唯一書信,這是他將峻潔的人品、偉大的精神自現於後世的力作。司馬遷在信中結尾處斷言:“要之死日,然後是非乃定。”他的期望沒有落空:如果説五十六萬餘字的輝煌鉅著《史記》,是他留下的一座聳入雲霄的巍峨大廈的話,那麼,《報任安書》則為他在這座大廈前,留下了一座崇高的漢白玉雕像,在它的底座上銘刻着六個大字:“述往事,思來者”——而高高屹立的他,則正以身處黑暗時代的悲憤、正直,而又“桀驁不馴”的深沉目光,注視着千秋萬代。

報任安書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和要求

1、理解本文的背景與司馬遷的遭遇。

2、理解本文的確思路,認識司馬遷的人生觀、價值觀及其意義。

3、學習本文敍事、説理、抒情相結合的表現方法。

4、掌握更多大實詞、虛詞與句式,增強語感,提高對文言文的閲讀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理解本文的確思路,認識司馬遷的人生觀、價值觀及其意義。

2、掌握更多大實詞、虛詞與句式,增強語感,提高對文言文的閲讀能力。

教學設想

本文詞句難度較大,學生很難弄清句意,需要教師在這方面多作指導。

第三節

一、學習第三段

1、學生齊讀本段

2、主要詞句

①且負下未易居,下流多謗議 ②雖累百世,垢彌甚耳!③重為鄉黨所戮笑 ④身為閨之臣,寧得自引深藏巖穴邢?

⑤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

2、再讀本段,體會作者的情感

3、思路分析

作者痛定思痛,抒發了更加難以忍受的痛苦心情,“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可見,忍辱負重,苟且屈生,要比一死了之更痛苦。司馬遷敢於選擇這條路,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氣!

文章的最後,作者陳述了自己不能為皇帝“推賢進士”的想法。

二、總結全文

總結上述三段文字的思路,我們可以看出:司馬遷與計多高尚士人一樣,能正確對待受辱這件事,他能站在人生價值的高度,敢於正視現實,以非凡的忍耐精神,忍受住眼前的屈辱,並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鉅著《史記》,給後人留下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表現了他崇高的人生理想,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作者字字血聲聲淚,也控訴了那個社會的不公和皇權的黑暗。

三、寫作技巧分析

提問:怎樣理解敍事、説理、抒情相結合,“理至情切”的表現方法?

[解析] 1、“理至”:敍事議論條理清楚,環環緊扣,層層深入。

作者議論的基本路徑是:①受辱——引決(士人應持的態度);②受辱——隱忍——完成偉大的事業(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③“我”(司馬遷)受辱——學習前賢,選擇隱忍——為了完成鉅著《史記》。

這説明,對待受辱,引決不是唯一的處理方法,那要從生命的價值來認識,從“義”的深層意義去理解。作者一方面説要學習前賢,有忍辱負重的精神;一方面説如果自己受辱就去死的話,則不能完成著述《史記》的任務,一個人死的窩窩囊囊,無所作為,就失去了人生的價值,也就“輕於鴻毛”了。這個道理講得清楚明白,環環緊扣,層層深入。當然,這並不是説,人不應該為“義”去死,而是從長遠的意義上理解這個“義”的含義。

2、“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

全文情感真切,有時奔放激盪,豪情滿懷;有時又迴腸蕩氣,如泣如訴。第一段寫受辱的痛苦時,説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這抒發了他對社會不公的憤慨之情;寫自己選擇忍受侮辱時説:“僕雖怯懦欲苟活,亦頗識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縲紲之辱哉!”這裏表現了他受辱的痛苦,悲切鬱悶之情,溢於言表。第二段寫出他為了完成偉大的`鉅著《史記》,“就極刑而無愠色”,“雖萬被戮,豈有悔哉!”則又表現他豪邁激盪的情感。第三段再一次回想自己受辱的痛苦,“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絕,如泣如訴的表情。

報任安書教案 篇四

【學習目標】

1、瞭解司馬遷與《史記》的有關背景資料,特別是對他人生觀、價值觀產生深刻影響的事件。

2、積累文言知識:重點掌握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和通假字。

3、認識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人一生的重要影響。

【學習重點】

1、藉助工具書和課本中的註釋讀懂文章的內容,結合上下文準確把握文言詞語的意義。

2、積累文言知識:重點掌握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和通假字。

【學習難點】

體會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曲折豐富的情感,理解作者的生死觀、價值觀。

【學習過程】

一、關於司馬遷的對聯:

剛直不阿,留將正氣衝霄漢;

幽愁發憤,著成信史照塵寰。

一代君權痛蠶室,千秋史筆溯龍門。

思考:從這兩幅對聯中,我們讀出了有關司馬遷的哪些信息?

二、司馬遷的有關資料

1、家世和家庭。司馬遷的先代“世典周史”,其父司馬談在任太史令時就曾想到利用做官的便利條件,修著一部記述“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的史書,但未能如願。臨終時,他把這一理想和願望留給了司馬遷,希望司馬遷做太史,不要忘記他所欲論著的心願,並認為一個人事親、事君的最後目的在於自立,揚名後世,以顯父母,這是最大的孝道。父親的話對司馬遷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司馬遷流着淚向父親承諾:“小子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弗敢闕。”

2、遭遇李陵之禍,接受宮刑。這對司馬遷影響極大,經歷此事,他對封建統治者的殘酷性和上層社會的世態炎涼有了很痛苦、很深切的感受,直接影響了他的人生觀、生死觀、價值觀,也影響了他對《史記》一書的創作。司馬遷之所以在為名節自殺和為事業隱忍苟活之間選擇後者,全是因為《史記》未成。他發憤著書,以十分剛毅的精神完成《史記》的寫作,並通過《史記》一書來鞭撻黑暗,表彰正義,寄託自己的理想和思想感情。

讀《史記》不能不瞭解司馬遷,瞭解司馬遷,不能不讀《報任安書》。《報任安書》是司馬遷的苦心孤詣之作。在這封寫給朋友任安的信中,司馬遷以無比憤激的心情,述説了因李陵事件而蒙受的奇恥大辱,傾訴了內心鬱積已久的痛苦和憤懣,披露了封建最高統治者的專斷不公,委婉地述説了他受刑後忍辱苟活的苦衷。從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寧願受辱也要死得“重於泰山”的堅忍和偉大,同時此文也反映了他的文學觀和生死觀,所以這封信是一篇研究《史記》和司馬遷的生活、思想的重要文章。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梳理每段內容,概括段意:

明確:第1段:説明來信內容,就未能及時回信表示歉意。

第2段:申述自己遭受腐刑而未能死節的原因。

第3段:説明受刑後隱忍苟活的原因。

第4段:列舉古代“倜儻非常之人”身處逆境“論書策”以抒其憤的例子,作為自己的榜樣。

第5段:介紹《史記》的體例和寫作宗旨,表達“就極刑而無愠色”的決心。

第6段:再次表述沉痛羞辱的憤懣心情,照應開頭,解説無從推賢進士的苦衷。

四、文言知識梳理

1、整理本課出現的通假字。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注意其古今的不同意義。

(1)意氣勤勤懇懇,若望僕不相師

(2)素所自樹立使然也

(3)此言士節不可不勉勵也

(4)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為此也

(5)夫人情莫不貪生惡死,念父母,顧妻子

(6)且負下未易居,下流多謗議

(7)無益,於俗不信

3、選出與例句中加點字意義相同的一項( )

(1)例: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A.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

B.獨夫之心,日益驕固

C.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D.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E.略陳固陋

(2)例: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

A.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

B.今僕不幸,早失父母

C.闕然久不報,幸勿為過

D.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

E.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

五、合作探究,思考問題

1、閲讀第2段,理清作者思路,找出作者對於生死的看法。

提示:(1)位卑人輕,死無人惜

(2)人應死得重於泰山——“擇死”對於自己無價值,所以“擇生”

(3)提出不辱與受辱的不同等次——自己受的是極刑

(4)舉歷史上地位顯赫受辱之例——自己受辱而不“死節”不足為怪

2、研讀第3段,找出課文中表明作者對“死節”的看法和受刑後“隱忍苟活”而不“死節”的原因的句子,並説説作者對“死節”的看法。

明確:對“死節”的看法:“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隱忍苟活”而不死節的原因:“所以隱忍苟活,幽於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世也。”

作者看法:勇士不一定死於名節,他不贊成無意義地為名節而死。所以他不“死節”,他“擇生”,因為“擇生”才能“踐志”。清代學者包世臣曾指出:司馬遷“實緣自被刑後所為不死者,以《史記》未成之故。是史公之身乃《史記》之身,非史公所得自私。史公可為少卿死,而《史記》必不能為少卿廢也。”司馬遷對生死的看法與他所追求的人生價值密不可分。

3、研讀第4段,討論作者列舉古代一些“倜儻非常之人”的事例,同他表達的生死觀、價值觀是一種怎樣的聯繫。

明確:《報任少卿書》和《太史公自序》歷數古來的大著作,指出有的是坐了牢寫的,有的是貶了官寫的,有的是落了難寫的,有的是身體殘廢後寫的;一句話,都是遭貧困、疾病,甚至刑罰磨折的倒黴人的產物。他把《周易》打頭,《詩》三百篇收梢,總結説:“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還補充一句:“此人皆意有所鬱結”……(錢鍾書)

司馬遷的遭遇同先賢們有相似之處,要以他們為榜樣,頑強地活,發 憤著書,完成《史記》——不死節,擇生,是為了完成未竟的事業。換言之,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他選擇了生。

4、研讀第5段,(1)找出表明司馬遷價值觀的句子;(2)説出“然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一句話傳達給我們的信息。

明確:“草創未就……豈有悔哉?”他選擇腐刑,隱忍而活的目的就是要完成《史記》,為此他“就極刑而無愠色”,“雖萬被戮,豈有悔哉”。

最後一句話傳達出的信息:司馬遷的選擇對於自己是痛苦的,因為這種選擇實在是一種令世俗瞠目的叛逆,為世俗所誤解,所鄙視,即便是智者,也難理解。他要頂着世俗的巨大的壓力,從這個意義上講,他的擇生比擇死更需要勇氣,更是剛毅堅強的表現。讀出了這些內容,我們就更能理解第6段他表達的那種撕心裂肺的痛苦與內心所受到的折磨。

六、拓展延伸

站在今天的角度,重新審視司馬遷的生死觀、價值觀,對司馬遷在為名節自殺而死和為事業隱忍苟活之間的“擇生”選擇,你怎麼評價?聯繫本文,結合你所知道的其他典型事例,説説你的看法。

【補充資料】

一、《報任安書》刪節部分中介紹李陵之禍的內容。

且事本末未易明也。僕少負①不羈之才②,長無鄉曲③之譽。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奏薄技,出入周衞④之中。僕以為戴盆何以望天⑤,故絕賓客之知,忘室家之業,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務一心營職,以求親媚於主上。而事乃有大謬不然者。

夫僕與李陵俱居門下⑥,素非能相善也。趣舍⑦異路,未嘗銜杯酒、接殷勤之餘歡。然僕觀其為人,自守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與義,分別有讓⑧,恭儉下人⑨,常思奮不顧身,以徇⑩國家之急。其素所畜積也,僕以為有國士之風。夫人臣出萬死不顧一生之計,赴公家之難,斯已奇矣。今舉事一不當,而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櫱其短,僕誠私心痛之。且李陵提步卒不滿五千,深踐戎馬之地,足歷王庭,垂餌虎口,橫挑強胡。仰億萬之師,與單于連戰十有餘日,所殺過當,虜救死扶傷不給。旃裘之君長鹹震怖,乃悉徵其左右賢王,舉引弓之民,一國共攻而圍之。轉鬥千里,矢盡道窮,救兵不至,士卒死傷如積。然陵一呼勞軍,士無不起,躬自流涕,沫血飲泣,更張空弮,冒白刃,北向爭死敵者。陵未沒時,使有來報,漢公卿王侯皆奉觴上壽。後數日,陵敗書聞,主上為之食不甘味,聽朝不怡。大臣憂懼,不知所出。僕竊不自料其卑賤,見主上慘愴怛悼,誠欲效其款款之愚。以為李陵素與士大夫絕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雖古之名將,不能過也。身雖陷敗,彼觀其意,且欲得其當而報於漢。事已無可奈何,其所摧敗,功亦足以暴於天下矣。僕懷欲陳之,而未有路。適會召問,即以此指推言陵之功。欲以廣主上之意,塞睚眥之辭。未能盡明,明主不曉,以為僕沮貳師,而為李陵遊説。遂下於理。拳拳之忠,終不能自列,因為誣上,卒從吏議。家貧,貨賂不足以自贖。交遊莫救,左右親近不為一言。身非木石,獨與法吏為伍,深幽囹圄之中,誰可告訴者!此正少卿所親見,僕行事豈不然乎?李陵既生降,其家聲,而僕又佴之蠶室,重為天下觀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為俗人言也。

二、對《史記》及《報任安書》評價的有關內容

1、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後至於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司馬遷《太史公自序》)

2、夫遷以救李陵得罪,遷但欲護陵耳,非有沮貳師意也。帝怒其欲沮貳師而為陵遊説,則遷罪更不容誅。以武帝用法之嚴,而吏傅帝意以置遷於法,遷之死尚得免乎?……遷惜《史記》未成,請減死一等就刑,以繼父談所為史;帝亦惜其才而不忍致誅,然則遷之下蠶室,出於自請無疑也。(清趙銘《琴鶴山房遺稿》卷五)

3、遷著書最大目的乃在發表司馬氏一家之言,與荀子著《荀子》、董生著《春秋繁露》性質正同,不過其一家之言,乃借史的形式以發表之耳,故僅以近代史和觀念讀《史記》非能知《史記》者也。(梁啟超《要籍解題及其讀法》)

4、粗粗鹵滷,任意寫去,而矯健磊落,筆力真如走蛟龍,挾風雨。且峭句險字往往不乏,讀之但覺其奇肆,而不得其構造鍛鍊處。古聖賢規矩準繩文字至此一大變,卓為百代偉作。(明孫月峯《評註〈昭明文選〉》)

5、遷一腔抑鬱,發之此書。識得此書,便識得一部《史記》,蓋一生心畫,盡泄於此也。縱橫排宕,真是絕代大文章。(明孫執升《評註〈昭明文選〉》)

三、拓展閲讀材料

苦難的精神價值

周國平

維克多弗蘭克是意義治療法的創立者,他的理論已成為繼弗洛伊德、阿德勒之後維也納精神治療法的第三學派。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被關進奧斯維辛集中營,受盡非人的折磨,九死一生,只是僥倖地活下來,在《活出意義來》這本小説中,他回顧了當時的經歷。作為一名心理學家,尤能細緻地捕捉和分析自己的內心體驗以及其他受難者的心理現象,為研究受難心理學提供了極為生動的材料。不過,我在這裏想着重談的是這本書的另一個精彩之處,便是對苦難的哲學思考。

對意義的尋求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當這種需要找不到明確的指向時,人就會感到精神空虛。弗蘭克稱之為“存在的空虛”,這種情形普遍地存在於當今西方的“富裕社會”。當這種需要有明確的指向卻不可能實現時,人就會有受挫之感,弗蘭克稱之為“存在的挫折”。這種情形發生在人生的各種逆境或困境之中。

尋求生命意義有各種途徑,通常認為,歸結起來無非一是創造,以實現內在精神能力和生命的價值;二是體驗,借愛情、友誼、沉思,對大自然和藝術的欣賞等美好經歷獲得心靈的愉悦。那麼,倘若一個人落入了某種不幸境遇,基本上失去了積極創造和正面體驗的可能,他的生命是否還有一種意義呢?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一般是靠希望活着的,即相信或至少説服自己相信厄運終將過去,然後又能過一種有意義的生活。然而,第一,人生中會有一種可以稱做絕境的境遇,所遭遇的苦難是致命的,人不復有未來,不復有希望,這正是弗蘭克曾經陷入的境遇,因為對於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戰俘來説,煤氣室和焚屍爐幾乎是不可逃脱的結局。如果苦難本身毫無價值,則一旦陷入此種境遇,我們就只好承認生活沒有任何意義了。第二,不論苦難是否暫時的,如果把眼前的苦難生活僅僅當做一種虛幻不實的生活,就會如弗蘭克所説忽略了苦難本身所提供的機會。他以獄中親歷指出,這種態度是使大多數俘虜喪失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他們正因此而放棄了內在的精神自由和真實自我,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徹底成為苦難環境的犧牲品。

所以,在創造和體驗之外,有必要為生命意義的尋求指出第三種途徑,即肯定苦難本身在人生中的意義。弗蘭克是站在肯定人生的立場上來發現苦難的意義的。他指出,即使處在最惡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擁有一種不可剝奪的精神自由,即可以選擇承受苦難的方式。一個人不放棄他的這種“最後的內在自由”,以尊嚴的方式承受苦難,這種方式本身就是“一項實實在在的內在成就”,因為他所顯示的不只是一種個人品質,而且是整個人性的高貴和尊嚴,證明了這種尊嚴比任何苦難更有力,是世間任何力量不能將它剝奪的。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在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受難者如同偉大的創造者一樣受到世世代代的敬仰。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陀斯妥耶夫斯基説出這句耐人尋味的話:“我只是擔心一件事,就是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難。”

我無意頌揚苦難。如果允許選擇,我寧願要平安的生活,得以自由自在地創造和享受,但是,我贊同弗蘭克的見解,相信苦難的確是人生的必含內容,一旦遭遇,它也的確提供了一種機會。人性的某些特質,惟有藉此機會才能得到考驗和提高。一個人通過承受苦難而獲得的精神價值是一筆特殊的財富,由於它來之不易,就決不會輕易喪失。而且當他帶來這筆財富繼續生活時,他的創造和體驗都會有一種更加深刻的底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