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六年級語文18課《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新版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56W

六年級語文18課《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新版多篇】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 篇一

魯迅先生逝世於1936年10月19日,距離今天已有72年了,魯迅的文化、魯迅的精神值得我們去秉承,人教版和浙教版都安排了這篇課文。由於時間的距離,時代的變遷,給學生走進文本,走進魯迅先生設置了重重困難。於是我課前為學生準備了一些有關魯迅先生的資料,讓學生通過資料的學習,對魯迅是個怎樣的人有了一點印象。那文章怎樣切入,成了關鍵。在本堂課的教學中,主要體現以下幾點:

一、以學定教,處理教材

課文一共寫了魯迅四件事,笑談《水滸》,教育青少年養成讀書的好習慣。談“碰壁”,看到先生為人民羣眾的解放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這兩件事都有含義深刻的句子,而後兩件事表達的是同一個主題:表達先生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深沉的愛。根據學生由易到難,有理性到感性的認知規律。第一課時就安排學生學習後兩件事。抓重點句子進行閲讀感悟,入情入境地進行朗讀。

第二課時,我是這樣安排的:第一個環節繼續學習另外兩件事,通過第一堂課的學習,學生對先生又有了進一步的瞭解。第二個環節鏈接臧克家為紀念魯迅而寫的《有的人》這首詩,通過朗讀讓學生明白只有像魯迅那樣心懷人民,心懷祖國的人,人民永遠懷念他。第三個環節,學習本文的寫作特點。這是一篇採用多件事寫人的好例文,而且全文采用倒敍的手法和果因的段落結構來佈局謀篇,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最後落實練筆。

二、以情切入,感悟魯迅先生的博愛

課文是周曄在魯迅逝世9週年時寫的一篇感情真摯的文章,以周曄的淚切入,通過抓重點句的閲讀感悟,感受到魯迅先生的博愛,從而引出車伕、阿三的淚,再通過鏈接巴金的《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引出千千萬萬勞苦大眾失去深愛的魯迅先生的淚,最後感化為我們的淚。讓學生很自然地走進文本,走進魯迅先生。

三、引導讀書,紮紮實實

1、引導學生根據段意抓主要事件來概括小標題的方法,用這種方法去閲讀把握篇幅較長文章的主要內容。

2、聯繫上下文、插圖和各種背景資料加深對句子的理解。

3、閲讀寫人的文章,可以抓人物的神態、動作來揣摩人物的內心。

4、引導學生寫批註等讀書方法。

教後反思:

回顧整堂課的教學過程,有幾處細節沒有處理好。如閲讀感悟救助車伕的感人情境時,預設讓學生聯繫上下文和插圖,通過天氣的描寫和時間的變化,進一步感受先生對勞動人民的關愛,但走進文本過於膚淺。應讓學生明白環境的描寫也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品質。

課堂教學是一個遺憾的教學藝術,聆聽了學校語文教師們中肯的點評,作為執教老師獲益匪淺。認識到只有在課堂這塊教學的沃土上,教師的教學水平和駕馭課堂的能力才能得以更快地提高。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 篇二

一、教學目標:

1.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遺體、輓聯、致敬”等詞語。

2.學習生字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通過具體事例來悟出魯迅先生愛憎分明,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高貴品質,練習給各段加小標題,培養綜合概括能力。

4.理解五段課文之間的聯繫,培養學生分析理解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意思。

三、教學準備:課前收集關於魯迅先生的資料,知道魯迅先生是一個了不起的偉人。

四、教學相關資源:小黑板或課件

五、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三課時(略)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救護車伕”和“關心女傭”兩部分。

教學重點、難點:體會深刻的句子含義。

教學過程:

一、真情回憶,感受魯迅對孩子們的關愛。

1.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瞭解到魯迅先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生1:魯迅先生是一個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

生2:是一個説話含蓄、幽默,教育孩子很講究方法的人。

2.當小周曄想到再也無法享受伯父的至愛關懷了,怎能不萬分悲痛呢!(出示小黑板1)

我呆呆地望着來來往往弔唁的人,想到我永遠見不到伯父的面了,聽不到他的聲音了,也得不到他的愛撫了,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

(學生齊讀這句話。)

3.站在伯父的靈柩前,小周曄痛哭流涕,她可能會想起些什麼呢?(學生想象)

生1:周曄會想到曾經和伯父相處的那些美好的日子。

生2:小周曄會想起伯父以前送給她的兩本書——《表》和《小約翰》。

師:《表》和《小約翰》這兩本書,是魯迅先生在百忙之中為少年兒童翻譯的讀物。他時刻想着“幫幫孩子”、“救救孩子”、“能為孩子做點什麼”。他把愛給予了每一個需要關愛的孩子。如今,孩子們失掉了一個愛護他們的老人,怎能不傷心落淚呢?在當時,有一名青年,名叫巴金,他為我們記錄下了一些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出示小黑板2)

一羣國小生恭敬地排成前後兩列,一齊抬起頭,痴痴地望着那張放大的照片。忽然一個年紀較大的孩子埋下頭低聲哭了起來,其餘的孩子馬上低下頭來小聲抽噎着。

(指名讀、體會小聲抽噎的意思,齊讀這段話。)

二、救護車伕,感受魯迅對勞動人民的愛憐。

1.師:是啊,曾經得到過魯迅先生幫助的孩子們不會忘記他。那麼,除了孩子們,還有哪些人也曾經得到過魯迅先生的愛呢?請同學們打開書本83頁,自由朗讀《救助車伕》這一部分。

2.請把最讓你感動的句子用波浪線畫出來,並寫出你的感受。(學生讀課文,邊讀邊畫)

3.指生交流。

生:第18段最讓我感動。

師:請你讀出來。(出示小黑板3)生讀“爸爸跑到伯父家裏……紮好繃帶”這段。

4.指生談自己讀了這一段的體會。

師:還有什麼地方讓你感動?

生:魯迅先生給車伕包紮好傷口後,還送給他一些錢和剩下沒用完的藥,也讓我很感動。

5.課文中的插圖描繪了魯迅先生救助車伕的那一幕,請看圖説説魯迅先生的哪個動作最能打動你?(生交流)

生:“半跪”這個動作讓我感動,然後引導咀嚼“半跪”。

師:引導學生看課文84頁插圖。畫面中半跪着的正是魯迅先生。

師:魯迅先生小心翼翼地夾着、一點一點地洗着、輕輕地敷着、一圈一圈地包紮着……我們真切地感覺到在這悽風冷雨中,魯迅先生就這樣半跪了很久、很久。請大家快速找一找,課文中的哪些文字中能證明先生就這樣半跪了很長一段時間。(生尋找後交流:小周曄手和腳都麻木了。)

師:在那個淒冷的傍晚,難道發現這位受傷的車伕的就只有魯迅先生他們嗎?

生:不,不是!

師:其他的人是怎麼做的 ?

生:街上的人,他們都行色匆匆,視而不見,置之不理,歸心似箭。

師:而魯迅先生,就這樣“半跪”着救護這位車伕。這一舉動,印證了魯迅先生的一顆怎樣的心?

生1:憐愛之心。

生2:同情之心。

生3:關愛之心。

師:總之,一個字,印證了魯迅先生對勞苦大眾的“愛”。請大家帶着自己獨特的感受再讀讀這段話。(指名讀)

6.魯迅先生救助車伕的故事確實非常感動我們。如果請你把目光投向小周曄,還有什麼地方使你的心為之一顫?請把它讀出來吧!

當學生讀到“這時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見……變得那麼嚴肅……”這段時,(出示小黑板)

這時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見,而且現在也清清楚楚地記得,他的臉上不再有那種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變得那麼嚴肅。他沒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頭上,半天沒動,最後深深地歎了一口氣。

7.先讓學生説説體會,然後引導弄清兩個“清清楚楚”的含義。

這裏連用了兩個“清清楚楚”,小周曄當時“清清楚楚”的是什麼?

生:小周曄當時“清清楚楚”地看見伯父和爸爸救助車伕的親情景。

生:小周曄當時“清清楚楚”地記得伯父嚴肅的表情。

師:小周曄她“清清楚楚”的難道僅僅是伯父嚴肅的表情嗎?她“清清楚楚”的還有什麼?

生:她還“清清楚楚”的感受到了伯父那顆對勞苦人民的憐愛之心,對舊社會的憎恨之心。

師:(指名讀、齊讀。)

9.師:就是這樣一位為勞苦大眾着想的魯迅先生走了。從此以後,勞苦人民再也得不到他的愛了,怎能不讓人落淚呢?在前來弔唁的人羣中,出現了那位似曾相識的飽經風霜的面龐,他或許就是魯迅救助過的那位車伕。巴金為我們記錄了當時的情景。(出示小黑板4,師讀這段文字)

一位拉黃包車的青年人端端正正地立着,抬起他那飽經風霜的臉茫然地望了望前面,又低下頭,恭恭敬敬地行三鞠躬,幾顆淚珠從他那乾涸的眼角滾落下來。

(指名讀這句話。師引讀這句話。)

三、關心阿三,感受魯迅對身邊傭人的體貼。

1. 在“關心女傭”中,同樣有撥動你心絃的句子,誰來讀?

生:讀阿三説的一段話。

2. 顯然,女傭是在回味先生在世的時候,想着先生曾經給予她的關懷,她也暗自神傷。

生:讀這句話,並體會魯迅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品質。

四、拓展延伸,感受魯迅的高尚品質。

1.師:我們要感謝周曄,感謝巴金,他們為我們記下了這些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作為一名熱血青年,巴金自己也深情地寫到:我的眼睛是不會受騙的,我的耳朵是不會誤聽的,像這樣的哭聲我每天至少要聽到好多次,我的眼淚也常常被它引出來。正如周曄在課文最後所寫:的確,伯父就是這樣一個人,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所以他才得到那麼多人的愛戴。

2、學生齊讀課文最後一句話。

板書設計:             18  我伯父魯迅先生

自己想得少,

為別人想得多。

對舊社會的憎恨之心,

對)本站●(勞苦大眾的同情之心。

《認識平年閏年》的教案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1、經歷比較、歸納的過程,知道平年、閏年以及季度;記住平年、閏年的天數;掌握判斷平年與閏年的方法。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日常生活與數學知識是密切相關的,培養數學應用的意識和能力。

3、瞭解一些宇宙天體運動規律與年、月、日關係的常識,瞭解氣象部門對春、夏、秋、冬的科學劃分,引發對自然科學產生好奇心,激發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掌握判斷某一年份是平年還是閏年的方法。

教學資源: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出示第19頁2004年二月和2005年二月的年曆卡,讓學生觀察2004年2月和2005年2月的天數相同嗎?

2、指出:2004年2月有29天,而2005年2月只有28天。

3、教師:可見2月份是非常特殊的月份。我們把2月只有28天的這一年叫做平年,有29天的這一年叫閏年。(板書)

二、師生探究。

1、出示第19頁1997~2008年2月天數的年曆卡,讓學生説説哪些年份是閏年,哪些年份是平年。

2、如果不知道2月份的天數,怎樣判斷這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呢?找到了規律就知道了。

3、再仔細觀察剛才的年曆卡,你發現閏年和平年在排列上有什麼規律嗎?

揭示:通常每4年裏有3個平年,1個閏年。(板書)

4、介紹:公曆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是閏年。

方法:用該年的年份除以4沒有餘數的即為閏年,有餘數的即為平年。

如:1994÷4=498……2(平年)

1996÷4=499 (閏年)

指出:公曆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例如2000年是閏年,而2100年是平年。

5、做“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獨立思考後交流,並説説你是怎樣判斷的?

三、計算全年天數。

1、我們已經知道了平年2月有28天,閏年2月有29天,因此平年全年的天數與閏年全年的天數相同嗎?

2、你會算一算平年一年有多少天?閏年一年有多少天嗎?

3、組織交流,師板書:平年365天,閏年366天

四、瞭解季度方面的有關知識。

1、引導學生讀第20頁第4題的要求,談談自己對“季度”的瞭解。

2、師介紹有關知識。

3、指導學生計算第一季度的天數,學生獨立計算後三個季度的天數。

4、反饋交流。

五、鞏固反思。

1、做“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後交流方法。

2、做“想想做做”第3題。

結合本題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3、做“想想做做”第5題。

先同桌交流後全班交流。

六、全課小結。

説説本課自己有什麼收穫?還有什麼疑問嗎?

教後感: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初步養成專心致志、邊讀邊想、做好記號和學以致用的讀書習慣。

2、學會生字,理解14個詞語的意思。大部分詞語會造句運用。

3、理解通過幾件具體的事例反映人物高貴品質的寫作方法。

4、初步瞭解魯迅先生是一位關心愛護青少年、熱愛勞動人民、憎恨反動勢力、深受人民羣眾愛戴的人,感受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質。

【教學重點】

逐段細讀課文時,讀懂文意,抓住重點,領會中心句概括全文思想內容的表達方法,並掌握通過幾件典型事例來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錄音機與錄音帶、幻燈片,蒐集魯迅先生的生平及相關故事。

【教學過程】

一、課外引入,誘疑導讀,感知“愛戴”

1、出示“宋慶齡”與“朱自清”的話,談話引入:

1936年10月19日,一代文學家魯迅先生在家中病逝。現在讓我們來讀一讀領袖夫人與同是知名作家在他去世後所寫的文章中的句段:“魯迅先生的死,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大損失”。“‘救救孩子’這句話在魯迅不是一句空話,而是終生實行的一句實話。在他的一生中,他始終幫助着青年人,所以在他死後青年們也特別地哀悼他。”

指名讀,談感受。

齊讀。

2、僅止是他們覺得悲痛不已嗎?不,遠遠不是。讓我們進入今天所學的課文中去吧,你就會知道來哀悼魯迅先生的人有多少,感情有多深哪!

3、快速默讀全文,找出直接能反映人們的悲痛的段落讀:

讀第一自然段,反覆讀,説説能用一個詞語概括人們的感情嗎?

理解“愛戴”,並説説從哪些句段中感受到了人們對先生的愛戴。

引讀:

參加弔唁的人真多啊……

他們都很悲痛……

4、此時此刻,你心情如何?最想問的是什麼?

質疑:

魯迅先生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為什麼如此深受愛戴?

過渡:

是啊,先生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為什麼會深受不同階層的人的相同愛戴呢?讓我們進入文中去可能便略知一二了。

(列寧説過:“沒有人的情感,就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在教學伊始,教師便充分利用課外知識,讓學生感受到作為領袖夫人宋慶齡女士與知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對魯迅先生逝去的惋惜之情,再進入文中描述弔唁先生的場面中去感受人民羣眾對先生的愛戴之情,從而激起迫切想了解魯迅先生的事蹟的強烈慾望,自然也激發了學生的閲讀興趣,強化了學生的閲讀動機。)

二、理清脈絡,提煉中心,淺悟“愛戴”

1、默讀全文,劃下不能理解的字詞,分別用一句話概括各個故事的大意,並用劃下能直接回答上述問題的一句話。

2、誰能將自己劃下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聽?

指名讀,出示:

的確,伯父就是這樣一個人,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自由練讀,並聯系各個故事內容初步理解。

指名讀,並邊概括故事內容邊説理解,教師根據學生的反饋提煉小標題板書。

齊讀小結:

這句話是魯迅先生一生的寫照,是全文的中心所在。

3、文章如何緊扣這一中心向我們具體展現先生的高尚品質的呢?

(閲讀主體的直接或間接生活經驗是“感悟”的基礎,在本文中,“我”此時的年齡與孩子們相仿,因此學生對這一文本有着濃厚的閲讀興趣。對中心句的提煉使他們的問題初步得到解決,再以中心句為對話連接點,聯繫各個故事進行概括,將“理清脈絡”這一環節化於無形之中,不斷照應同一句話,強化了對中心句的作用的理解,使學生的情感未被打斷,精神受到薰陶的同時與語文工具的掌握得到有機的統一。)

三、緊扣中心,反覆朗讀,深悟“愛戴”

讓我們進入文中深刻感受伯父那種深受人愛戴的“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質吧!

1、談《水滸》:

自由讀內容:

説説給你印象最深的句段是什麼?為什麼?

指名讀,出示:

“伯父摸了摸鬍子,笑着説:‘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

⑴ 伯父笑什麼?為什麼這樣笑?

⑵ 讀關於“我”讀書馬虎的句段,理解重點詞“囫圇吞棗”與“張冠李戴”,用“因果關係”的句式説説兩者的關係,可加入對自己讀書的實際情況談。

⑶ 若換成你是伯父,你會作如何批評?伯父呢?你能根據伯父的神態語言來想象一下他當時的心理活動嗎?

再次讀伯父的話,你會怎麼讀呢?

自由練讀,指名讀,評價再指名讀,齊讀,師生對讀。

⑷ 過渡:

伯父就是這樣一個人,批評教育孩子也考慮到孩子的自尊,與傳統的壓制孩子那種粗暴簡單的手段完全兩樣,真是細微之處總關情啊!難怪在侄女心中伯父的形象便是(學生讀中心句) 。

2、談“碰壁”:

⑴ 師生互換角色,結合提示語中的神態表情讀兩遍對話,邊讀邊深入想象伯父與“我”在對話時的心理活動。

⑵ 小組再分角色讀,結合神態動作讀,無提示語處合理添加,其心理活動作為旁白加入讀。

⑶ 指名分角色讀後,學生評價;師請生與其配合讀,穿插伯父、“我”及旁觀者的心理活動讀,充分感受伯父對國民黨反動派的黑暗統治的不滿與憤慨之情。

(適當加入當時時代背景的介紹。)

⑷ 齊讀小結過渡:魯迅先生是個愛憎分明的人,他用手中的筆作一杆犀利的槍不斷討伐着這個令他痛恨的黑暗的社會,也許不斷碰壁,倍受迫害,但他從來沒有考慮過自己個人的安危,更讓人感受到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高貴品質!

3、救護車伕:

⑴ 默讀,找出自己最受感動的句段反覆讀,説説自己受感動的原因。

⑵ 指名讀“救護車伕”的動作的句子,出示句子,説明原因,其他學生不斷補充。再讀。

⑶ 若只愛這勞苦大眾中的一員,就不會受到這麼多人的愛戴了。先生始終懷着一種深切的同情,因此在救護車伕後他的神情變得嚴肅了,這種“嚴肅”中包含有多少複雜情感的變化啊!你能説説這些複雜的情感是哪些嗎?又是怎麼樣產生的呢?

指名讀句子,説情感。

評價補充,再讀。

齊讀小結過渡:

恨得深,也愛得切啊!而先生那種“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對勞苦大眾的愛如一個輻射源,不斷地向四周輻射着,其光輝照耀着身邊的每一個人。

4、阿三的懷念:

⑴ 有感情地讀文,用一句話概括。

⑵ 讀最讓你感動的句段:

自由練讀

指名讀説理由

齊讀。

⑶ 阿三的話更讓我們感受到了(齊讀最後一句話)。

(在初步感悟先生的品質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在情境中聯繫上下文讀懂先生的“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受人愛戴的原因,並寓朗讀訓練於每個環節中,有默讀、有精讀、有略讀、有跳讀,更有想象讀,使孩子們在反覆朗讀與品味的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深入到作者的心中,深入到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中,使先生的形象不再單薄,而是在朗讀與合理的想象中逐漸變得豐滿高大起來,直到成為一座豐碑矗立在孩子們的心中。)

四、總結中心,拓展閲讀,昇華“愛戴”

1、學到這兒,你們能用一個詞語或一個句子概括對先生的瞭解嗎?

(逐一指名説。)

2、你們還想了解魯迅先生如何關愛別人的嗎?

(教師發放課外資料,要求大家速讀資料,從中找出能充分反映魯迅先生“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的句段,然後以“先生,我想對您説……”的形式交流讀後感 。)

3、若被救護的車伕和阿三也來到靈堂,他們又會説些什麼、做些什麼呢?

4、讓我們全體起立,共同在誦讀中銘記這句話,以作自己人生的標尺吧!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目標:

1.抓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等反覆揣摩、體會魯迅“博愛”的胸懷;

2.通過“讀寫拓展”等生動有趣的言語實踐活動,發展語言;

3.在讀中提升情感,喚起對魯迅“博愛”的共鳴。

學習思路:

跨越時空整合文本,在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多向互動的對話中,在充分的讀中,圍繞“哪些句子最能撥動你的心絃?”為軸心,鋪設“周曄的淚——小孩的淚——青年的淚——老人的淚——巴金的淚”情感主線,立體多維地推進教學。

學習準備:

cai課件,課前讓學生解魯迅先生,瞭解當時的社會狀況等。

預設過程:

一、回想畫面,為體會“愛”而起航

1.昨天,我們一起初讀了《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今天,就讓我們繼續跟隨着周曄的思緒再次走近魯迅先生,走進先生的內心世界……

2.通過初讀,魯迅先生“笑談《水滸》”、“趣談碰壁”、“救護車伕”、“關心女傭”,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幽默、風趣、關心他人、充滿愛心、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是呀,先生的幽默風趣、關心他人、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都是來自於他內心那顆博大的愛心。(板書:愛)

3.就是這樣一位魯迅先生走了,特別是周曄,她再也不能跟伯父“笑談《水滸》”、“趣談碰壁”了,她再也無法享受伯父的至愛關懷了,這怎能不叫她萬分悲痛呢!

(大屏幕出示)

我呆呆地望着來來往往弔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遠見不到伯父的面了,聽不到他的聲音了,也的得不到他的愛撫了,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

——來,誰來讀讀周曄的感受?

(指名讀)

評價預設:

孩子,老師在感受着你的朗讀,我發現當你讀到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時,聲音越來越輕,語速越來越慢,你是在表達小周曄對失去伯父的悲傷之情吧?可見,你上節課學得多麼深刻啊!(板書:周曄)

——是呀,對於這突如其來的噩耗,小周曄手足無措、木然發呆,“我呆呆地望着”,讀……

——小周曄她腦海中浮想起往日跟伯父在一起時那點點温馨,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滾落下來(板書:淚),“我呆呆地望着”,讀……

4.此刻,就站在伯父的靈柩前,周曄她可能會想起什麼呢?

(學生想象)

評價預設:

——若學生説會回想起伯父和她“笑談《水滸》”:

是呀!那是一段多麼愜意的茶餘飯後的歡樂時光呀!

——若學生説會回想起伯父和她“趣談碰壁”:

“哈哈!牆壁當然比鼻子硬得多了”,伯父是多麼幽默、風趣呀!

——若學生會説周曄會想起伯父送給她《表》、《小約翰》等書籍這一細節:

我告訴大家,《表》是前蘇聯作家寫的兒童小説,《小約翰》是荷蘭作家寫的童話,這兩本書,以及還有其它一些兒童讀物,都是魯迅先生在百忙之中為少年兒童翻譯的,他時刻想着“幫幫孩子”、“救救孩子”。當你瞭解了這些情況之後,你想説些什麼呢?

是呀,得到先生愛撫的又何止他的侄女周曄一人呢,他把愛給予了每一個需要關愛的孩子。(板書:孩子)

——孩子們知道如今失掉一個愛護他們的友人了,他們怎能不落淚呢?在當時,有一名青年,名叫巴金,他為我們記下了一些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大屏幕出示)

一羣國小生恭敬地排成前後兩列,一齊抬起頭,痴痴地望着那張放大的照片。忽然一個年紀較大的孩子埋下頭低聲哭了起來,其餘的孩子馬上低下頭來小聲抽噎着。

——巴金《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節選)

——誰來讀這句話?從來沒有見到過,拿起來就讀,誰來?

評價預設:

孩子,這麼長的一段話,你讀得不斷通順流暢,而且字正腔圓,可見你的語文基本功是多麼紮實呀!更為可貴的是,我發現你試着努力把巴金的心情和周曄的心情聯繫起來,你是用情在讀,真好。

——這是巴金的親眼目睹,我們也永遠不能忘記這一幕,再讀……(齊讀)

二、救護車伕,為感受“愛”而涵詠

1.除了孩子,還有哪些人也曾經得到過魯迅先生的愛?請自由讀讀後面兩個小故事,把最能夠撥動你心絃的句子多讀幾遍,然後用波浪線把它們畫下來。

(學生讀課文,邊讀邊劃)

2.同學們讀得十分投入,好,所有同學都將自己的理解轉化成了一條深深的波浪線。有的同學畫了一處,線特別濃;有的畫了兩處,還有的畫了三處、四處,甚至過多,很好。無論你畫了幾處,肯定有一處讓你怦然心動,把這一處讀給大家聽聽吧……

◇(當學生讀到“爸爸跑到伯父家裏……紮好繃帶。”)這段時:

——請説説你的體會。

——這一段是具體寫伯父和爸爸如何救助車伕,確實值得我們來品味一番。跟他一樣劃下這段文字的同學請舉手(你們是英雄所見略同),沒有劃的,老師建議你們把它劃下來。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段文字。(生齊讀)

——這段文字讀一遍顯然是不夠的,請你再細細地讀讀,一邊讀一邊看看文中的插圖,如果請你把目光聚焦在魯迅先生身上,讀着讀着,先生的哪個動作深深地打動了你?(生自讀)

——同學們都用心地體味着、感受着,快把你的讀書心得跟大家一起來分享分享吧!(交流)

——若學生説到“硼酸水”,教師導:是呀,我們發現魯迅很懂醫術,我們知道他曾經在日本仙台學過醫,現在他把學到的本領用在了車伕身上,確實打動人。

——若有孩子提到“半跪”,先讓其説説體會,然後咀嚼“半跪”:

孩子,怎麼樣的跪,才是半跪?你能做一個動作嗎?你這樣半跪着,有什麼感覺?(若學生不知道,教師可以先做一半跪動作)

孩子們,請看大屏幕,透過文字背後,那隱隱約約半跪着的正是魯迅先生,請閉上眼睛,畫面在你腦中突然間活了起來、活了起來,只見,魯迅先生小心翼翼地夾着、一點一點地洗着、輕輕巧巧地縛着、一圈一圈地扎着……

我們分分明明地感覺到在這悽風冷雨中,魯迅先生就這樣半跪了很久、很久……睜開雙眼,你感覺到了嗎?快速找一找,從課文中的哪些文字中能證明先生就半跪了很長一段時間。(生交流)

要知道,向這位素不相識的車伕半跪着的可是魯迅先生呀!魯迅是當時的大文豪,是受人仰慕的名人,而他,就這樣半跪着救護這位車伕。這一跪,跪出了什麼?(跪出了心疼、跪出了憐愛、跪出了同情、跪出了親切……教師導:一個字,這一跪,跪出了“愛”)

——太感人了。就請你帶着自己獨特而真實的體味再讀讀這段話。

(指名讀,齊讀)

評價預設:

孩子,聽了你的朗讀,課文所描述的畫面在我們眼前動了起來,我彷彿看到車伕那隻血肉模糊的左腳,就這樣一圈一圈地被魯迅先生包紮了起來。

孩子,經你這麼一讀,意思、場面、情境、情感全出來,全活起來了,不要再説什麼了。

3.剛才,這位同學是從魯迅給予車伕的救護中體會到這份愛的,(板書:車伕)真好,這個故事確實非常打動我們。那麼就還在“救護車伕”中,如果你把目光投向周曄,還有哪些能撥動你心絃的句子,繼續把它讀出來吧!

◇(當學生讀到“天黑了……在路上跑呢?”)這段時:

——讓學生説説體會。

——連幼小的周曄也被感化了,一個多麼善良的孩子啊!

◇(當學生讀到“伯父又掏出一些錢來……繃帶也給了他”)這段時:

——讓學生説説體會。

——你是個多麼細心的孩子呀!我們學語文要的就是她這種的細膩的感覺。

◇(當學生讀到“這時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見……變得那麼嚴肅……”)這段時:(大屏幕出示)

這時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見,而且現在也清清楚楚地記得,他的臉上不再有那種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變得那麼嚴肅。他沒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頭上,半天沒動,最後深深地歎了一口氣。

——請説説你的體會。

——這兩句話,難讀也難懂,我能為大家讀一讀嗎?(教師範讀)有何感受?(生談感受)

——請你再用心去讀讀,“字字入目、句句入心”地讀,不要放過一個字,一邊讀一邊感受,你會發現,這一段話中有一個詞語作者反覆用了兩次,讀着,讀着這兩個詞語就不停地在你眼前晃動起來,抓住它,細細地體味一番!

——告訴大家,哪個詞在你眼前晃動?它們為什麼會在你眼前晃動起來?

(當學生説到“清清楚楚”時,課件點擊,兩個“清清楚楚”呈現紅色)

——咀嚼兩個“清清楚楚”:

這裏連用了兩個“清清楚楚”,周曄她“清清楚楚”地是什麼?

還記得上節課,在“趣談《水滸》”、“笑談碰壁”中魯迅先生是如坐春風、談笑風生,現在為什麼變得那麼嚴肅了呢?此刻,魯迅先生在想些什麼呢?

也許,先生想到了像車伕一樣的為生活疲於奔命的勞苦青年,他們……;也許,先生想到了孩子,那些可憐的無助的孩子,他們……;也許,先生想到了那些進入遲暮之年、骨瘦如柴的老人,他們……;也許,先生在捶胸發問,他問自己,也問當權者,你們……

請拿起你的筆,把先生的想到的寫成幾句話(學生討論)

好,讓我們一起走進先生的內心世界,一起用心去聆聽先生在想些什麼?(學生交流)

評價預設:

我非常佩服你,你對當時的社會情況瞭解得如此豐富,可見你是一個知識面很廣的孩子,但盪開一筆,只有“愛得深,才能痛得切”呀!你們聽,還有另外一種聲音,伯父在想些其它的……

如果先生在天有靈,能聽到你這番話語,他是多麼欣慰呀!

伯父就是這樣,時刻惦記着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勞苦大眾,他們的任何一次不幸遭遇,對先生來説,都是舉輕若重啊!

有了這樣的體會,你再想想,如果説小周曄她“清清楚楚”的僅僅是伯父的面龐,那麼周曄長大成人之後,直到現在,她“清清楚楚”的,難道僅僅是伯父的面龐嗎?還有什麼?她“清清楚楚”的還有什麼?(伯父那顆愛心、痛心、淚心……)

先生的痛心、先生的淚心、先生的憤怒、先生的焦慮,那是因為他對勞苦大眾愛之深呀!還是這個“愛”字。

——現在,我們再來讀這兩句話,你的感覺肯定跟剛才不一樣了、完全不一樣了。(指名讀、齊讀)

評價預設:

孩子,你把自己放進了課文中,你已經走進了小周曄,不,你就是小周曄,你在向我們傾訴你心中那刻骨銘心的印象。

……

4.短短的兩句話,包含着不盡的情思。來,讓我們和着音樂,用朗讀再次走進這個冰冷的夜晚,我也想參與到大家的朗讀中來,可以嗎?好,請大家根據老師的提示直接接讀課文的有關語段,好嗎?

(小提琴音樂響起,教師引讀)

黃昏時刻,北風怒號着,在陰暗的街道邊,一位黃包車伕的腳被碎玻璃片插了進去,鮮血直淋,染紅了整隻腳,他不停地小聲地呻吟着。伯父和爸爸見狀,二話沒説,只見爸爸跑到伯父家裏——(示意學生接讀)

時間在一分一秒地過去,天已經全黑了,路燈發出微弱的光芒——(示意學生接讀)

我想從伯父的口中得到答案,我抬起頭來,要求他給我詳細地解説——(示意學生接讀)

直到伯父去世多年以後,直到周曄長大成人,直到她成為一名出色的作家,直到連周曄她也漸漸地老去,但“這時侯,我清清楚楚地”——(示意學生接讀)

5.就是怎樣一位讓人動容的魯迅走了,他過早地離開了我們,那時,他才56歲,從此以後,勞苦青年再也得不到他的愛了,怎能不讓人落淚呢?在前來弔唁的人羣中,出現了那位似曾相識的飽經風霜的面龐,他或許就是魯迅救助過的那位車伕,也或許根本跟魯迅素不相識,只見一位:(大屏幕出示)

一位拉黃包車的青年人端端正正地立着,抬起他那飽經風霜的臉茫然地望了望前面,又低下頭,恭恭敬敬地行三鞠躬,幾顆淚珠從他那乾涸的眼角滾落下來。

——巴金《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節選)

——指名讀、齊讀。

——七尺男兒,也傷心落淚了。(板書:青年)

三、關心女傭,為感動“愛”而想象

1.在“關心女傭”中,同樣有撥動你心絃的句子,誰來讀?

(指名讀阿三説的一段話)

——説説你的體會。(板書:女傭)

——是呀,當女傭想到周先生“拖着病體三更半夜地寫文章”,還不時地從裏屋裏傳來陣陣咳嗽聲,他感動地對周曄説……(示意學生接讀)

——當女傭想到周先生“從不叫她乾重活”,先生的夫人許廣平和他的公子周海嬰也從來不嫌棄她哪雙起了蒙的眼睛,她感激地對周曄説……(示意學生接讀)

2.顯然,女傭是在回味先生在世的時候,給予她的愛,想着想着,不禁潸然淚下……在巴金的《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中,還有兩個老太太:(大屏幕出示)

兩個老太太埋着頭,閉着眼睛,默默地合掌禱告了一會兒,臉上掛滿淚痕,繼而響起了悲痛的哭聲。

——巴金《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節選)

——示意學生接讀。

——老淚縱橫、是歷歷在目啊!(板書:老人)

四、拓展延伸,為豐滿“愛”而吟誦

1.感謝周曄,感謝巴金,他們為我們記下了這些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作為一名熱血青年,巴金自己也深情地寫到:(大屏幕出示)

我的眼睛是不會受騙的,我的耳朵是不會誤聽的,像這樣的哭聲我每天至少要聽到好多次,我的眼淚也常常被它引出來。

——巴金《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節選)

——教師讀。

——學生齊讀。

2.現在,把所有的“淚”聯繫在一起,你想想,對於魯迅的逝世,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流淚呢?(大屏幕集中出示,同時出示魯迅畫像,小提琴名曲馬思奈《沉思曲》響起)

我呆呆地望着來來往往弔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遠見不到伯父的面了,聽不到他的聲音了,也的得不到他的愛撫了,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

一羣國小生恭敬地排成前後兩列,一齊抬起頭,痴痴地望着那張放大的照片。忽然一個年紀較大的孩子埋下頭低聲哭了起來,其餘的孩子馬上低下頭來小聲抽噎着。

一位拉黃包車的青年人端端正正地立着,抬起他那飽經風霜的臉茫然地望了望前面,又低下頭,恭恭敬敬地行三鞠躬,幾顆淚珠從他那乾涸的眼角滾落下來。

兩個老太太埋着頭,閉着眼睛,默默地合掌禱告了一會兒,臉上掛滿淚痕,繼而響起了悲痛的哭聲。

我的眼睛是不會受騙的,我的耳朵是不會誤聽的,像這樣的哭聲我每天至少要聽到好多次,我的眼淚也常常被它引出來。

——學生説體會。

——正如周曄在課文最後所寫的……

(齊讀最後一節)

——正如我們每一個人所深切體會到的……

(齊讀最後一節)

3.今天,XX年11月10日,在北風呼嘯、寒氣逼人的季節裏,我們又一次學習了《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課文之後,再來讀讀我國著名詩人臧克家為紀念魯迅先生所寫的《有的人》,那可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大屏幕出示)

有的人

死了,

他還活着。

有的人

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有的人

情願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燒;

有的人

他活着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

給人民當牛馬的,

人民永遠記住他!

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

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為了多數人更好活的人,

羣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

——臧克家《有的人》(有刪節)

——教師深情朗讀。

——相信,節選的這部分詩句一定會讓大家有所感觸,讓我們一齊來讀讀。

4.下課!

板書設計: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周曄 孩子

愛 車伕 青年淚

女傭 老人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 篇六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能結合上下文正確理解下列詞語:追悼、弔唁、張冠李戴、恍然大悟、深奧等。

2.能力目標:

(1)練習給課文各段加上小標題,弄清第一部分和後面幾部分的關係。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理解課文的內容,懂得魯迅先生是一位關心愛護青少年成長,熱愛勞動人民,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深受廣大人民羣眾愛戴的人。學習魯迅先生關心他人,愛憎分明的高尚品質。

二、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魯迅先生關心他人,愛憎分明的高尚品質。

2.給課文各段加小標題,弄清第一部分和後面幾部分的關係。

三、教學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流程

1.導入:

你對魯迅先生了解多少?能給我們大家介紹一下嗎?或者,如果你讀過他的作品也可以説説你的感受?(生介紹魯迅的生平和讀他作品的感受)既然大家對魯迅先生有了一定的瞭解,那麼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板書課題),看看作者是怎樣看待魯迅先生的。

2.讀文:

同學們讀課文,思考文章講了哪幾件事情?(悼念伯父、談《水滸傳》、談“碰壁”、救護車伕、關心女傭。)

3.學文:

(1)學第一個故事:悼念伯父。

①抓住致敬,痛哭,送輓聯,送花圈這些追悼的具體內容。通過這些方式表達對死者的懷念。

②所有的人都是懷着沉痛的心情來悼念魯迅先生的。作為魯迅先生的侄女,想到再也看不到伯父了心裏也很悲痛,你能體會到這種情感嗎?(投影出示句子,引導學生回答。)

(2)學習第二個故事:談《水滸傳》。

①魯迅先生是怎樣“愛撫”周嘩的?相信同學們讀了第二個故事以後一定會明白的。

②這一段出現幾個四字詞語,你能把它挑出來,推薦給我們大家積累嗎?(貼詞卡。)

③面對“我”的這種讀書態度,伯父沒有批評“我”,只是誇他自己記憶好,為什麼“我”卻“又羞愧,又悔恨”呢?(表面誇自己記憶好,實際上是批評周曄讀書不認真。)

④這種委婉的批評正體現了伯父對我的——愛撫。可是伯父去逝了,周曄也得不到這種愛撫了,讓我們再來體會讀這句話?

(3)小組合作學習後三個故事:“談碰壁”。理解“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

①小組同學談體會。

②全班同學互相補充。

③資料補充。

④教師總結:魯迅先生經常受到敵人的迫害,為了在報上登一些革命文章,魯迅先生曾用一百多個假名字,可見當時社會的黑暗。但魯迅先生毫不畏懼,用筆桿子當武器,同敵人作鬥爭。可是,伯父去逝了,周曄再也聽不到他那風趣、幽默的聲音了。讓我們再一次體會周曄的情感。

(4)學習第四個故事:“救護車伕”。

①找同學大聲朗讀。請其他同學談談體會。

②學生自由朗讀相關內容,談自己的感受,教師從旁指導。

③教師小結:魯迅先生表情上嚴肅、沉默,讓我們感受到的卻是他內心的痛苦和憤恨。如今,這樣一位對勞動人民富有同情心的伯父去逝了,周曄再也見不到他慈祥的面容了,讓我們和周曄一起體驗這悲痛。

(5)學習第五個故事:“關心女傭”。

①“伯父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這裏的別人單單指的是“阿三”嗎?

②你有資料補充説明魯迅對別人的關心嗎?

③課文前面提到魯迅送給周曄的兩本書:一本是《表》,它是蘇聯作家寫的小説;另一本《小約翰》是荷蘭作家寫的童話。魯迅先生在百忙之中,為少年兒童翻譯了這兩本書,從這件事,你們想想他關心的只是周曄嗎?——是全國的青少年。

4.總結:

同學們,魯迅先生的一生就是這樣:“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他的一生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教學反思]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是周曄悼念她的伯父魯迅的一篇文章。由於魯迅的生活時代和學生的年代相距較遠,再加上魯迅的文章處於舊文化向新文化轉型的時期,所以,學生無論是理解這篇文章,還是理解魯迅的文章都有很大的難度。因此,課前我佈置學生收集了很多關於魯迅的資料。

導入的環節,我首先讓學生説説你對魯迅瞭解多少。可以結合查找的資料和你所接觸的魯迅的作品來談。學生提到了魯迅的原名、作品等方面,還有的學生談到了《狂人日記》。我很高興的是,四年級的孩子已經開始接觸名著,儘管學生説“那裏面寫滿了‘吃人’,我讀不懂”。其實,我認為他們這個年齡無須讀懂,最起碼,孩子們開始觸摸名著,如果他們5年以後,10年以後再捧起這本書的時候,一定會有更深的感悟。

5個故事的處理,我採用的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學兩個故事,學生小組合作學3個故事。在學前兩個故事的時候,我重點向學生滲透理解詞語的方法。比如課堂上我引導孩子“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讀書,在書中找到答案。通過讀書,學生髮現,原來“致敬”、“痛哭”、“送輓聯”、“送花圈”這些都是 “追悼”的具體內容,人們通過這些方式表達對逝者的懷念。在學習“弔唁”一詞時,我引導學生理解:“弔唁”除了和“追悼”有相同的意思,即表達對死者的懷念外,還有另一層意思你知道嗎?學生不知道,那怎麼辦呢?查字典解決。學生通過查字典知道了“弔唁”的另一層意思是對死者的親屬表示安慰。在處理第二個故事中“囫圇吞棗”和“張冠李戴”的意思時,我讓學生按照剛才的讀書方法,自己理解這兩個詞的意思,學生很快在書中找到了答案。這兩段的學習中,重點幫助學生理解詞語的目的是教會學生解詞的方法,那麼今後學生在沒有老師指導的情況下,也會自己學習。我們教師教學生的目的,是為了有一天能夠不教。

後3個故事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其中的一段進行學習,教師在適當的時候進行指導。在“救護車伕”這個故事中,我引導他們談談這一部分最後一段的體會,感覺學生理解得不是很到位。我想這大概有幾方面的原因:首先,魯迅生活的年代離學生很遠;其次,在第一課時,我介紹時代背景不夠充分;再次,學生的認識水平有限。所以,我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還要加強對學生理解的深度的訓練。

我力求讓學生通過後面4個故事的學習,一步步、層層遞進地理解魯迅的逝世給人們以及周曄帶來的悲痛。所以每一個故事結束後,我都試圖用一段激情的過渡語,引導學生反覆誦讀“我呆呆地望着……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這句話,課堂上隨着學生對魯迅這個人物越來越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學生的朗讀越來越震撼人心,達到了以情促讀,以情激學的目的。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 篇七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涉及的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概括課文小標題。

教學重點:

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能夠聯繫上下文或結合時代背景、查閲資料等方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學情分析:

文章講述的幾個故事離學生的現實生活較遠,幫助學生結合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教師導入:同學們,有一位名人離開我們已經幾十年了,但是他的精神卻時時讓我們感動。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他、瞭解他。(出示魯迅先生的圖片)他是誰?(生答。板書魯迅先生)對,他就是魯迅先生。經過對《少年閏土》還有《有的人》這兩篇課文的學習,我相信大家對魯迅先生有一定的瞭解,那麼誰想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眼中的魯迅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請學生回答。)魯迅先生簡介和當時的歷史背景介紹:(展示資料)

教師總結:看來每個人眼中的魯迅先生是不一樣的,魯迅先生一生用文字救國救民,是我們學習的楷模。這樣一位在世人面前的“戰士”,在生活中又呈現了怎樣的一面呢?我們今天就一起學習周曄的《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板書補充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主探究。

(一)自讀課文,自主學習生字詞。

1.這篇課文到底講述了魯迅先生的。什麼事情呢?大家先自由朗讀課文,概括全文大意,再聯繫上下文把課文生字詞理解清楚。教師進行巡視。

2.檢查效果,(出示本課生字詞)誰來為大家讀讀這生字詞?

3.大家對上面的生字詞有不懂的嗎?可以舉手提問。再請學生聯繫課文進行解答。教師重點點撥理解“追悼、弔唁、囫圇吞棗、張冠李戴”等詞,追悼:對死者表示沉痛的懷念;弔唁:祭奠死者並慰問家屬;囫圇吞棗:把棗子整個吞下去,比喻讀書等不加分析地籠統接受;

張冠李戴:姓張的帽子戴在姓李的頭上了,比喻弄錯了對象或弄錯了事實;你們平時會囫圇吐棗般讀書嗎?誰為我們舉例。教師舉例:老師小時候看童話故事總是囫圇吐棗地過一篇,經常誤認為白雪公主穿玻璃鞋出席舞會,睡美人因為吃了毒蘋果而長眠,常張冠李戴地亂説一通。全班齊讀,加深學生對字詞的認識。

(二)再讀課文,討論交流。

1.看來大家對課文的生字詞都十分了解了,不過不知道大家對全文大意理解得怎樣?誰為我們概括一下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些什麼事情?請學生回答。

2.剛才大家用比較簡潔的語言概括了全文主要內容,那麼大家能用更簡潔的語言給每件事加個小標題嗎?大家從第2自然段開始快速瀏覽,並小組討論。我們看哪個小組的小標題最達意,我們就採用他的小標題。(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板書:談《水滸傳》笑談“碰壁”救助車伕關心女傭)

教師歸納點題:魯迅先生事事都想到千千萬萬的窮苦百姓,即使自己多次“碰壁”,把鼻子都碰扁了,也毫不在意。大家熟讀了全文後知道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嗎?在文中找出來告訴老師。(學生回答)是呀,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板書: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三)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周曄的《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理解到魯迅先生在生活中的一面,從中領悟到魯迅先生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生答: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三、板書設計:

10.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1.談《水滸傳》

2.笑談“碰壁”為自己想得少

3.救助車伕為別人想得多

4.關心女傭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教學設計 篇八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初步閲讀,使學生讀懂課文寫了魯迅生前的四件事,練習列小標題。

3.通過學習“深切的懷念”、“談論《水滸》”、“笑談“碰壁”,使學生初步知道魯迅是怎樣一個人。

4.能夠聯繫上下文或結合時代背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重點:學習生字新詞,熟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

難點:能夠聯繫上下文或結合時代背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2、介紹作者。

3、看資料袋及交流資料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三、逐段閲讀課文,講講每段的段意,並練習加小標題

四、讀第一段“深切的懷念”、,思考並討論。

1、人民羣眾崇敬和愛戴魯迅先生表現在哪些方面?

2、感情朗讀

五、回憶往事,品味關愛

自由讀讀前面兩個小故事,把最能打動你的句子用波浪線畫下來。

(一)交流討論“談論《水滸》”、部分。

重點理解句子“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聽了伯父這句話,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捱打還難受”。相機理解詞語:“囫圇吞棗”、“張冠李戴”

(二)、交流討論“笑談“碰壁”部分

結合時代背景,重點理解句子“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相機理解:詞語“恍然大悟”

六、引入資料,為愛昇華

1、此刻,就站在伯父的靈柩前,周曄她可能會想起什麼呢?

2、得到先生愛撫的又何止他的侄女周曄一人呢,他把愛給予了每一個需要關愛的孩子。出示《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節選內容。

3、總結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抓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等反覆揣摩、體會魯迅“博愛”的胸懷;

2、能聯繫上下文和時代背景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初步瞭解魯迅先生的崇高品質,激發學生對魯迅的愛戴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人物的思想品質。

學習準備:cai課件,課前讓學生解魯迅先生,瞭解當時的社會狀況等。

教學過程:

一、回想畫面,為“愛”起航

1.小周曄再也不能跟伯父“笑談《水滸》”、“趣談碰壁”了,她再也無法享受伯父的至愛關懷了,這怎能不叫她萬分悲痛呢!

出示《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片段,朗讀。

2.魯迅先生關愛把愛給予每一個需要關愛的孩子。當孩子們知道如今要失掉一位愛護他們的長者進,怎麼能不傷心落淚呢?

出示《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片段,朗讀。

3.其實在每一個在靈堂上痛哭流淚的人都懷着對魯迅先生深深的愛戴,今天,就讓我們繼續跟隨着周曄的思緒再次走近魯迅先生,感受那一幕幕動人的故事。

二、救護車伕,為“愛”呤詠

1.自由讀讀後面兩個小故事,把最能夠撥動心絃的句子用波浪線把畫下來。

2.小組交流

3.彙報

相機出示片段1:“爸爸跑到伯父家裏……紮好繃帶。”説體會。

(1)默讀,邊讀邊把表示動作的詞畫下來。

(2)想象當時場景。

(3)魯迅先生哪個動作深深打動了你?

(4)品味“半跪”含義。

(5)小結:這“半跪”體現了魯迅先生對勞動人民深深的愛。歸納抓住動作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6)指導朗讀。

相機出示片段2:“這時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見……最後深深地歎了一口氣。”説體會。

(1)魯迅先生在什麼情境下,為誰歎氣?

(2)魯迅先生在想些什麼?

(3)小結:先生的痛心、先生的憤怒、先生的焦慮,那是因為他對祖國,對人民深深的愛!

(4)指導朗讀。

4.配樂引讀“救護車伕”部分

5.在前來弔唁的人羣中,出現了那位似曾相識的飽經風霜的面龐,他或許就是魯迅救助過的那位車伕,也或許根本跟魯迅素不相識。

出示《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片段,朗讀

三、關心女傭,為“愛”感動

1、談談阿三説的一段話的體會。

2.在巴金的《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中,還有兩個老太太:出示片段,齊讀。

四、拓展延伸,為“愛”抒寫

1.對於魯迅的逝世,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流淚呢?

2、齊讀最後一節

3、如果你當時就在弔唁現場,面對着魯訊先生慈祥的面容,你有什麼話想説,請把它寫下來。

4.交流

五、總結全文,為“愛”紀念

讓我們來讀讀我國著名詩人臧克家為紀念魯迅先生所寫的《有的人》節選部分作為我們本課的結束,讓我們共同深情地緬懷這位偉大的民族英雄。

聽《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反思

上週同蔡老師去沙河國小聽了何鳳茵老師執教的《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深深地為何老師的教學水平折服。

最讓我歎服的是何老師本人的文學素養,在教學過程中,她總能恰到好處地説出相關的詩句,如:橫眉冷對千夫子,俯首甘為儒子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牛奶;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整節課都能感受到何老師深厚的文學底藴。

對於這節課的設計,何老師是花了很大功夫的,對教材的處理順序很到位。充分讓學生體會前面具體的事例,使學生真正感受到魯迅先生那麼愛大家,然後再回到靈堂,難怪大家都來悼念他。這樣就真正帶着孩子走入文本,引起學生的共鳴,與作者對話。

本節課還有一個亮點,就是抓重點詞語的理解非常深入。一個“跪”字,從表面到深層,層層推進。剛開始,學生只能體驗到累,辛苦;何老師指導學生聯繫前後知識,學生繼續理解了這是在寒冷天氣的跪,長時間的跪;老師再讓學生介紹魯迅,與車伕的身份對比,學生理解了這是一位令人仰慕的文學家對一位社會低層人物的跪。在這裏我想,如果老師再讓學生從年齡上理解,這是一位長者對一位後生的跪,對學生理解魯迅的閃光思想也許更有幫助。

還值得一提的是何老師的資源意識非常強,在這節課引入了巴金的《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臧克家為紀念魯迅先生所寫的《有的人》。但如果這些資源不是由老師出示,而是像生本那樣,由學生來做,課前先讀一讀巴金的書,讀一讀魯迅的片斷,這節課就更加精彩無限了。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 篇九

【知識】

1、通過理解課文,學習魯迅先生愛憎分明、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格;

2、學習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的讀書方法。

3、練習為各段加小標題,並説出第一部分和後面的幾部分的聯繫。

4、學會生字、新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得朗讀課文。

【技能】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等。

【教學用具】圖片、多媒體等。

【教學課時】2學時。

【教學課時】

第一學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介紹魯迅及作者

魯迅先生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一生忘我地工作,寫了近640萬字的作品。

作者是魯迅先生的侄女。本文是作者在魯迅逝世九週年,即1945年時寫的回憶文章。

記述了魯迅先生晚年的幾件事情。

二、自己學習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查字典自學生字詞語

三、結合課文後面的問題,思考課文寫了魯迅生前的哪幾個故事

1、自己歸納。

2、小組交流。

3、彙報,小結,理好線索:

讀《水滸傳》、講“碰壁”、救助車伕、女傭的回憶。

四、學習課文

1、學習第1段:

⑴ 指名讀,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人們非常愛戴魯迅先生?

⑵ 作者驚異於眼前的情景,產生了怎樣的疑問?

抓住課文的主線,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⑶ 小結。

2、學習第2段:

⑴ 自己讀“談《水滸傳》”的故事,勾畫自己不懂的地方。

⑵ 小組裏共同學習,小組裏不能解決的問題提出來在全班學習。

⑶ 小組之間交流、合作學習:

重點理解“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這一句話的意思。

表面上是誇自己,實際上是幽默而有委婉地批評“我”讀書太馬虎。

體會魯迅先生對青少年的關懷。

⑷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交流自己的學習心得。

五、拓展練習

第二學時

一、複習導入

回憶本文寫了魯迅的那幾件事情用小標題列出。

二、理解“愛戴”,探究

精讀導學、探究“愛戴”──學習救助車伕的故事:

1、教師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思考,質疑。

2、梳理問題,小組一起學習:

⑴ 這麼冷的天,車伕為什麼還光着腳拉車?

⑵ 魯迅先生為什麼要救助車伕?

⑶ 魯迅先生為什麼變得那麼嚴肅?還深深地歎氣?

3、小組派代表彙報學習情況。

4、適時小結:

指導學生認識舊社會黑暗的現實。

5、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描寫車伕的部分,對車伕的同情。魯迅先生對國家的憂慮。

6、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通過對認為的動作的具體描寫來表現認為品質的方法。

三、自己學習“談碰壁”的故事

1、各個小組按“讀書質疑──合作解疑”的步驟學習。

2、老師參與小組學習,適時點撥。

3、小組交流。

4、小結:

感受魯迅先生無所畏懼的革命精神和對敵人的無比憎恨。

理解其中的重要句子“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

5、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悟“愛戴”,領會真諦,拓展思維

1、收束全文,迴歸整體。

2、昇華情感,領悟中心:

激發學生的感情,懷着悲痛的心情再讀課文的第一段,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明“愛戴”,學會做人

指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如何做人。

【板書設計】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 伯父受到許多人的愛戴

──談《水滸》 ──關心青少年讀書

──笑説“碰壁” ──抨擊舊社會

──救助車伕 ──關心勞動人民分

──勸助阿三

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 篇十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是五單元“往事”的開篇之作。這篇文章是魯迅先生的三弟周建人之女周曄所寫,她稱魯迅為伯父。作者在文中通過回憶了伯父生前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四件事——即與作者談《水滸傳》、談碰壁、救治車伕和關心傭人,來讚揚魯迅先生愛憎分明,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質,同時表達了作者對魯迅先生的敬愛之情。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以及學習課文通過幾件事寫人,有詳有略,開頭提出問題,結尾闡明問題等等寫作手法的運用,並能在自己的習作中嘗試着運用。五年級學習過隔行分段的知識,通過老師的提示覆習鞏固已學的知識。由於這篇文章是通過幾件事寫人,超出了新課標的要求,另外,所寫內容離學生較遠,有些句子學生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如:一語雙關)。可以往後放一放。先講《花臉》,再講《荷塘舊事》,最後講《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我們學校從1997年就開始,就提出了“雙主體育人”的教學理念,提出了的課堂教學三段式——即課前參與、課中研討、課後延伸。學生從上第一節課開始老師就給他們灌輸三段式教學,並在平時的教學中一點一滴地訓練,逐步落實。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僅在語文課上呈現,它落實在每一門學科,每一節課中。經過幾年的訓練,加上學生不懈的努力到六年級,學生已具備了自己課前就本課的作者周曄、魯迅當時所處的年代、以及魯迅的生平、專著、人們對他的評價等資料通過上網或書刊等方式進行查閲。還能對文章的內容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批註。讀懂的,不懂的用不同的符號進行表明。上課就是同學們和老師一起交流對文章的理解。在研討的過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認識。課下還可以自己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去學習與本課內容相關的資料。如作者的其它作品,或與本課相似的文章等。

1、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用抓重點段落、重點詞語、重點句子和有感情朗讀的方法品味魯迅先生愛憎分明,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的少的高貴品質。

重點: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用抓重點段落、重點詞語、重點句子和有感情朗讀的方法品味魯迅先生愛憎分明,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的少的高貴品質。

師:看到這兩個字你想到了什麼?(自己以前的事,自己小時候的事,我曾經看到的一件感人的事……)想到自己或別人,想到人或物等等都可以。

我指誰周曄。她是魯迅先生的侄女,既魯迅的三弟周建人的女兒。本文是周曄在魯迅先生逝世九週年也就是1945年寫的回憶文章,記錄了魯迅晚年的幾件事。

音:殯(bìn)儀館、追悼(dào)、弔唁(yàn)、水滸傳(hǔ)、捱打(ái)、顴骨(quá

2、指名讀第一、二、三、四各段,想想講的是什麼?用概括的詞語給各段加一個合適的小標題。

(課文主要寫的是作者周曄回憶了伯父魯迅先生生前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四件事,既與我一起談《水滸傳》,啟發教育我讀書要認真;在笑談中抨擊舊社會;熱情救護和幫助受傷的黃包車伕;關心女傭阿三。

師:要想對文章進行深入地學習,首先要對課文熟悉,下面以組為單位檢查課前讀書和畫批情況。組長要做好記錄。

2、細批“魯迅先生為什麼得到這麼多人的愛戴?”或“通過這四件事魯迅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麼?

隔行分段      一段:深受愛戴           音:殯  捱打   弔唁  ……

師:由於信仰不同,政治見解不同,對時局的看法不同,親兄弟分道揚鑣。即便這樣,深受我們愛戴的魯迅先生也沒有放下他手中的筆。一直到生命的最後一息還在用筆與敵人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今天我們繼續深入地學習——齊讀課題。作為魯迅侄女的周曄筆下的魯迅給我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麼?

作為晚輩讀書時不求甚解、囫圇吞棗,本該得到博才多學的伯父一頓嚴厲的批評,可是伯父卻沒有直截了當地指出我讀書不認真,而是委婉地指出,表面誇自己記性好,實則在批評我讀書馬馬虎虎。這種教育既保護了我的自尊,更重要的是讓我記憶深刻。

《表》是魯迅翻譯的一部外國童話故事,他當時翻譯的目的是這篇文章很好,有必要讓中國的父母、師長來看看這樣一本嶄新的童話,特別是給我們十幾歲的中國孩子看看。

説明為了替下層的百姓伸張正義,奔走呼喊,受到了來自上層社會和統治者的種種阻撓。(讓學生把在蒐集到的信息進行交流。遇到了哪些作者迫害?)

他先後用100多個筆名發表文章,巧妙地同反動派進行鬥爭。他棄醫從文,目的是用文學改變國民的精神,用筆筒反動政府進行不懈地戰鬥。他的筆就是一把鋒利的匕首,一把鋥亮的手槍,使敵人非常害怕,不許他發表文章,數次追捕他。……

要點:動作:  扶上車    半跪着   洗乾淨    又掏出錢   剩下的藥和繃帶也給了他   深深歎了一口氣

天氣:北風怒號  陰暗     深深的寒意    冷得像冰

要點:自己一陣陣接連不斷地咳嗽   並不在乎    反勸傭人多休息,不幹重活。

女傭駝背,視力不好,幹不了什麼活,作為一個傭人來説,用處不大,可以辭去再找一個,但是魯迅知道她的丈夫失業,全家都指望着她的工作養家餬口,如果辭去她的工作意味着把她推向死亡,全家也面臨着捱餓的威脅……

可以追問:魯迅與慈善家有什麼不同?慈善家對窮人更多的是同情、憐憫。而魯迅瞭解他們的心聲,瞭解他們的喜怒哀樂,知道他們的處境,為他們着想。

師:魯迅為了人民的事業,始終沒有停止過戰鬥,連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直到逝世的前兩天,仍然坐在書桌前寫作。

過渡小結:1936、10、19 魯迅先生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上海。噩耗傳出舉世震驚,人們紛紛從四面八方湧向萬國殯儀館,當時的情景是怎樣的,讓我們齊讀——“數不清的輓聯掛滿了牆壁,……各種各樣的人都有。”

師:伯父的一生是為別人着想的一生。這是周曄眼中的魯迅先生,而我覺得用魯迅先生自己的一句話來評價他的一生更恰當——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總結:有位作家説過二十世紀中國出現了兩位偉人。一位是毛澤東,一位就是魯迅。這兩位世紀偉人,無論是他們的朋友,還是他們的敵人,都不得不被他們折服和欽佩。毛澤東以他的英明,領導中國人民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魯迅則以他畢生的精力,在文化戰線上為革命者高聲吶喊,推波助瀾,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筆,成為現代文學第一人。今天學了這課,我們知道了他的一些事,還想知道更多有關他的事情,介紹兩本書給你們。

笑談“碰壁”    為別人想得多              橫眉冷對千夫指

深受愛戴    救助車伕   為自己想得少              俯首甘為孺子牛

教學反思:由於課文篇幅較長,兩課時的教學設計相當緊湊。如果學生每一課時的課前參與不充分的話,完成教學任務有一定的困難。由於自己的班是帶上來的,學生自學的能力較強,課前參與到位,第一課時學生在交流作者和魯迅先生的資料以及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這些費時間的教學環節時,懂得篩選,知道抓重點來談,能夠互相補充,所以節省了時間,保證了後面環節的進行。由於老師放手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自己概括小標題,學生興趣高漲,有的組是兩個字的。如:懷念——讀書 ——碰壁——救人——提醒;有的組概括的是仨字:愛戴他——認真讀——黑洞洞——救車伕——總囑咐;也有的是四個字……特別是第二課時教學時,學生在深入理解課文的過程中,要點抓得準,分析得也很透徹。特別是有些含意深刻的句子,在老師的稍加點撥之下也都能理解到位。不足之處就是學生説得多,讀得少。個別重點句子在老師有意識的提示下再讀,有些孩子也沒有把自己的理解讀出來。這可能與自己班的學生朗讀水平普遍不高有關吧。

老師的教學設計從單元主題入手,先理解往事的意思,進而很自然的導入第一課的學習。在解題的過程中,沒有像往常一樣,而是讓學生講講從題目中知道的信息。這樣讓學生既解了題也同時交流了周曄和魯迅的資料。把課堂讓給了學生。老師這兩課時的設計最大的特點就是體現了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教學開始投射一個大問題,老師帶領着學生共同進行研討。課堂上呈現出生生、師生互動的和諧場面。在學生理解不到位的情況下,老師及時地進入,進行點撥、引領,使對文章的理解越來越深入。老師結尾的設計也很獨特,由課文本身對魯迅的評價到對魯迅一生的最好評價,昇華了主題。最後的延伸作業,有讀有寫,把學生在課堂上對於文字的理解落實到實處。讀和寫都是對文章內容學習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