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望洞庭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03W

望洞庭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望洞庭教學設計 篇一

一、導入揭題

1、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秀麗,風景如畫。前不久大家遊了一回九寨溝,感受頗深,並寫了非常優美的文章。今天,想帶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領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誰知道洞庭湖的?(激情導人)

2、結合學生收集的資料來介紹洞庭湖的。

生:洞庭湖位於湖南省的北部,岳陽市附近,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

生:八百里洞庭,煙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諸多名勝。

生:著名詩人范仲淹來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經典之作。 ( 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是新課標的要求)

師:介紹得真不錯,咱們一起去看看。

3、多媒體出示洞庭湖的畫面。

師:你看到了什麼景象?

生: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

師:你能用上一些詞來形容看到的景物嗎?

生:月明星稀、風清月朗、風月無邊、皓月當空……

4、師送一組詞,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銀光閃閃、水平如鏡、水天一色、迷迷濛濛、朦朦朧朧、寧靜和諧。(加強積累)

5、引出課題

師: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從古至今有無數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寫下了許多描寫洞庭的美詩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詩人劉禹錫來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這樣一幅美景,不禁詩興大發,寫下了一首千古傳頌的佳作。聽,他正在吟誦呢!

多媒體出示詩和配樂朗誦。(沒有條件的可配樂教師示範朗誦)

二、精讀會意

1、自讀全詩,明要求。

讀準字音,讀不準的生字看生字表,讀通詩句。

2、檢查自學效果,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3、再讀,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詞,來説一説。

(一)教學“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生:我理解了“湖光秋月兩相和”。(多媒體或黑板出示)

相:相互。和:和諧、協調。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時間是秋天的晚上。

師:你理解得真不錯。

生:我理解“兩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顯得非常和諧。

生:這句詩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兩者融合在一起,顯得非常和諧。

生:我理解了“潭面無風鏡未磨”(多媒體出示)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沒有。磨:磨拭。

鏡未磨:指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師:沒有磨拭過的銅鏡給人怎樣的感覺?

生:朦朦朧朧、模模糊糊。

生:我理解這句詩意:湖上一點風也沒有,湖面朦朦朧朧,就像一面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師:詩中把什麼比作什麼?

生:把(潭面)比作(沒有磨拭過的銅鏡)。(比喻句要注意)

師:誰能美美地把這兩句詩讀好?(給生配樂)

湖光/ 秋月/ 兩相和,

潭面/ 無風/ 鏡未磨。(注意詩的節奏)

(二)教學“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裏一青螺”。(多媒體出示)

生:遙望:遠望。

師:點題,可以看出詩人離洞庭湖有一段距離,所以詩的題目是《望洞庭》。

生: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這句詩的意思是遠遠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顏色,就像“白銀盤裏一青螺”。

師(出示實物:白銀盤和一個青螺):你看到了什麼?

生:我看到了白銀盤裏放着個小巧玲瓏的青螺,十分惹人喜愛。

師:請你與畫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嗎?

生:真美,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變成了一個精美絕倫的工藝品。

師:這句詩中,把什麼比作了什麼?

生: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把(君山)比作(青螺)。

請生讀好這兩句詩。

遙望/ 洞庭/ 山水色,

白銀/ 盤裏/ 一青螺。(注意詩的節奏)

師:這首詩意境很美,誰能美美地把它吟誦並背誦。

師:閉上眼睛,聽配樂朗誦,你能想象出這樣的景色嗎?用上一兩個形容詞來説一説。

生:秋天的一個夜晚,我和劉禹錫登山嶽陽樓,遙望洞庭湖,銀色的月光灑在水平如鏡的湖面上,月光如水水如天,朦朧中那君山就象是白銀盤裏的一個青螺,十分惹人喜愛。在這個寧靜和諧的夜晚,我和劉禹錫依依話別。

生: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邊,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個湖面像籠罩着一層薄紗。朦朧中,那君山就像一個放在白銀盤裏的青螺,我被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

生:……

三、總結:同學們,洞庭湖是我國的名勝,觀光旅遊的人很多,你們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陽市邊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陽樓,好好地領略一下祖國的錦繡風光。

四、作業:

1、用鋼筆描紅。

2、想象《望洞庭》所描繪的景色,用幾句話寫下來。

望洞庭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

3、能解釋詩句中帶點詞和詩句的意思,並能寫出本課題《望洞庭》一詩所描繪的景色。

4、理解這首詩的意思,感悟詩的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重點】

1、能解釋詩句中帶點詞和詩句的意思,並能寫出本課題《望洞庭》一詩所描繪的景色。

2、理解這首詩的意思,感悟詩的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揭題

1、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秀麗,風景如畫。前不久大家遊了一回九寨溝,感受頗深,並寫了非常優美的文章。今天,想帶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領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誰知道洞庭湖的?

2、結合學生收集的資料來介紹洞庭湖的。

生:洞庭湖位於湖南省的北部,岳陽市附近,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

生:八百里洞庭,煙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諸多名勝。

生:著名詩人范仲淹來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經典之作。

師:介紹得真不錯,咱們一起去看看。

3、多媒體出示洞庭湖的畫面。

師:你看到了什麼景象?

生: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

師:你能用上一些詞來形容看到的景物嗎?

生:月明星稀、風清月朗、風月無邊、皓月當空……

4、師送一組詞,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銀光閃閃、水平如鏡、水天一色、迷迷濛濛、朦朦朧朧、寧靜和諧。

5、引出課題

師: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從古至今有無數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寫下了許多描寫洞庭的美詩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詩人劉禹錫來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這樣一幅美景,不禁詩興大發,寫下了一首千古傳頌的佳作。聽,他正在吟誦呢!

多媒體出示詩和配樂朗誦。

二、精讀會意

1、自讀全詩,明要求。

讀準字音,讀不準的生字看生字表,讀通詩句。

2、檢查自學效果,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3、再讀,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詞,來説一説。

(一)教學“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生:我理解了“湖光秋月兩相和”。(多媒體出示)

相:相互。和:和諧、協調。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時間是秋天的晚上。

師:你理解得真不錯。

生:我理解“兩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顯得非常和諧。

生:這句詩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兩者融合在一起,顯得非常和諧。

生:我理解了“潭面無風鏡未磨”(多媒體出示)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沒有。磨:磨拭。

鏡未磨:指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師:沒有磨拭過的銅鏡給人怎樣的感覺?

生:朦朦朧朧、模模糊糊。

生:我理解這句詩意:湖上一點風也沒有,湖面朦朦朧朧,就像一面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師:詩中把什麼比作什麼?

生:把(潭面)比作(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師:誰能美美地把這兩句詩讀好?(給生配樂)

湖光/ 秋月/ 兩相和,

潭面/ 無風/ 鏡未磨。

(二)教學“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裏一青螺”。(多媒體出示)

生:遙望:遠望。

師:點題,可以看出詩人離洞庭湖有一段距離,所以詩的題目是《望洞庭》。

生: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這句詩的意思是遠遠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顏色,就像“白銀盤裏一青螺”。

師(出示實物:白銀盤和一個青螺):你看到了什麼?

生:我看到了白銀盤裏放着個小巧玲瓏的青螺,十分惹人喜愛。

師:請你與畫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嗎?

生:真美,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變成了一個精美絕倫的工藝品。

師:這句詩中,把什麼比作了什麼?

生: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把(君山)比作(青螺)。

請生讀好這兩句詩。

遙望/ 洞庭/ 山水色,

白銀/ 盤裏/ 一青螺。

師:這首詩意境很美,誰能美美地把它吟誦並背誦。

師:閉上眼睛,聽配樂朗誦,你能想象出這樣的景色嗎?用上一兩個形容詞來説一説。

生:秋天的一個夜晚,我和劉禹錫登山嶽陽樓,遙望洞庭湖,銀色的月光灑在水平如鏡的湖面上,月光如水水如天,朦朧中那君山就象是白銀盤裏的一個青螺,十分惹人喜愛。在這個寧靜和諧的夜晚,我和劉禹錫依依話別。

生: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邊,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個湖面像籠罩着一層薄紗。朦朧中,那君山就像一個放在白銀盤裏的青螺,我被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

生:……

三、總結:同學們,洞庭湖是我國的名勝,觀光旅遊的人很多,你們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陽市邊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陽樓,好好地領略一下祖國的錦繡風光。

四、作業 :

1、用鋼筆描紅。

2、想象《望洞庭》所描繪的景色,用幾句話寫下來。

板書設計:

望洞庭

洞庭湖 銅鏡、白銀盤

君  山 一青螺

【教學反思】

《望洞庭》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在看到洞庭湖的美景時有感而發。詩人描寫真實,生動、具體,把湖光和月亮渾然一體的和諧、寧靜比作鏡子,把君山比作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學生通過學詩看課件圖片,體會詩人所描寫的意境,學起來很有興趣。我在教學這首古詩時就打破了傳統的逐字逐詞逐句牽引,而後串詩意的串講式的教學模式,充分還給學生獨立思考、發揮想象的`空間。因此,在上課時,我緊緊圍繞以學定教的原則設計教學環節,從學生已知入手,探討未知。強調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全程參與。在教學中,適時地安排自學環節,鼓勵學生利用工具書查解字詞,給學生創建自讀自悟的機會。在交流自學成果的過程中,變單純的“師教生”為“生生互學”“生生互補”,變僵硬的教師灌輸為學生間的自我啟迪,從而充分地讓學生自主學習,自悟,自得。教學效果不錯。

之後,我引導學生觀看書上的插圖,再結合詩句説一説詩中所描寫的景色,想象詩句中沒有提到的內容,然後讓他們把這首詩改寫成一篇寫景的記敍文。因為在學習的時候比較感興趣,所以很多同學想象豐富,寫得很優美,想象豐富。但依然有一小部分語文基礎較差的學生説得較空洞,寫得很不連貫。這是目前必須思考的一個問題。

望洞庭教學設計 篇三

教材簡析:本文是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一課古詩詞三首的第二首古詩。詩人以輕快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優美的洞庭秋月湖光圖。本單元的主題是;走進祖國的萬水千山。選編本文的目的是:一是使學生通過對詩詞的誦讀和欣賞,感受南方自然風光之美;二是體驗詩人的思想感情;三是積累古詩名句,增強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增加文化積澱。

依據文本特點和單元主題、選編目的,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

3、理解這首詩的意思,感悟詩的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依據學生對古詩文學習的已有知識基礎、文本特點和教材選編意圖,我確定的教學重點是:熟讀並背誦古詩,理解詩句含義;難點是:想象詩句描寫的景色,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方法:引導誦讀,引導探究法

閲讀教學是學生的個性行為,教師的一切活動都是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的,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和引導者,所以,我採用的方法是引導法:引導學生誦讀領悟詩句的美景,引導學生探究詩句的含義。

學習方法:誦讀領悟,合作探究

閲讀教學要以讀為主,要重視朗讀訓練,所以我引導學生主要運用讀的方法來理解詩句和詩文,運用讀、思、議相結合的方法,經歷“初讀通順——讀出節奏——細讀明白——熟讀積累”的過程,採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完成教學任務。

本首詩我採用一個課時完成。

[教學過程]

一、激趣談話解課題

1、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秀麗,風景如畫。今天和大家一起去看一看八百里洞庭的美景。有誰知道洞庭湖的?(處理生字:庭)

2、結合學生收集的資料來介紹洞庭湖的。

(洞庭湖位於湖南省的北部,岳陽市附近,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八百里洞庭,煙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諸多名勝。著名詩人范仲淹來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經典之作。

3、揭題:介紹得真不錯,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從古至今有無數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寫下了許多描寫洞庭的美詩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詩人劉禹錫來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這樣一幅美景,不禁詩興大發,寫下了一首千古傳頌的佳作。今天,我們來學習劉禹錫的一首《望洞庭》。

從課題的“望”字,你能捕捉到什麼信息?

(設計意圖: 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是新課標的要求,所以我開課之處首先讓學生交流關於洞庭湖的一些知識,旨在通過交流的過程,讓學生在整體上對洞庭湖有一個感知,經歷由已知到未知的過程,並起到引題與解題的目的。)

二、初讀課文讀通順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並讀出節奏。

2、檢查朗讀情況,適時處理生字詞:多音字:和,磨。生字的書寫:潭,螺。

3、範讀,讀出平仄。師示範讀。並介紹一二聲為平,三四聲為仄,平音讀長,仄音讀短。

(設計意圖:本環節設計有兩個內容,一是訓練學生對文本的朗讀能力,通過兩個層次的讀,一是正確,二讀通順,三讀出韻腳,完成對文本的初步感知。朗讀是學習古詩文的必要方法,理解詞意也是建立在感知文本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兩個層次的朗讀足以使學生對文本有了初步的瞭解。二是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識字寫字是語文教學的核心和重點,它貫穿整個國小階段,文本中出現的生字也要隨文學習,所以,安排識字寫字也是語文基礎性的直接體現。)

三、細讀詩句讀明白

1、結合插圖和詩文,你能説出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嗎?(湖光、秋月、湖面、君山、)?

2、你能用上一些四字詞語來形容看到的景物嗎?

月明星稀、風清月朗、風月無邊、皓月當空……波光粼粼、銀光閃閃、水平如鏡、水天一色、迷迷濛濛、朦朦朧朧、寧靜和諧。(加強積累)    3、再讀詩句,邊讀邊和同桌討論這些詩句的意思,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問問同學或者老師。

4、合作交流,理解詩句。

湖光秋月兩相和

(相:相互。和:和諧、協調。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時間是秋天的晚上。)

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顯得非常和諧。

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兩者融合在一起,顯得非常和諧。

潭面無風鏡未磨(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沒有。磨:磨拭。鏡未磨:指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師:有磨拭過的銅鏡給人怎樣的感覺?(朦朦朧朧、模模糊糊。)

湖上一點風也沒有,湖面朦朦朧朧,就像一面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師:詩中把什麼比作什麼?(把潭面比作沒有磨拭過的銅鏡。(比喻句要注意)

師:誰能美美地把這兩句詩讀好?(讀出平仄和感情)

湖光/ 秋月/ 兩相和,

潭面/ 無風/ 鏡未磨。(注意詩的節奏)

遙望洞庭山水色,(:遙望:遠望。)

師:點題,可以看出詩人離洞庭湖有一段距離,所以詩的題目是《望洞庭》。

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這句詩的意思是遠遠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顏色,就像“白銀盤裏一青螺”。

白銀盤裏一青螺”。

師(出示實物:白紙和綠粉筆頭):你看到了什麼?請你與畫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嗎?

師:這句詩中,把什麼比作了什麼?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把(君山)比作(青螺)。

請帶着你的理解和感情讀好這兩句詩。

遙望/ 洞庭/ 山水色,

白銀/ 盤裏/ 一青螺。(注意詩的平仄)

(設計意圖:本環節設計有三步,一是讓學生在通讀的基礎上,結合文中插圖,説出詩中描寫的景物,並嘗試用學過的詞語來描寫這些景物,給學生一個整體的意境,為下文理解兩個比喻句做好鋪墊,第二步是讓學校合作學習,自讀自悟,試着理解詩句意思。在學生合作時,教師隨時關注學生合作的進程,幫助他們解決疑難,使學生感到學得輕鬆。第三步是交流理解詞語的意思。在交流理解環節中,我將理解詞句與領悟意境融合在一起,從中感知詩意,體會詩中描寫的美景。)

四、熟讀詩句強積累

1、如果你就是劉禹錫,在一個秋月高照的夜晚,登臨岳陽樓,你會看到怎樣的景色?(請用詩句告訴大家。)

2、如果你就是劉禹錫,在一個月明星稀的秋夜,漫步在洞庭湖邊,看到皓月當空,月光如水,波光粼粼,水平如鏡,朦朦朧朧,寧靜和諧,你會是怎樣的心情?請帶着這樣的心情,朗讀詩句。

3、這首詩意境很美,請同學們美美地吟誦並試着背誦。

4、檢查背誦情況。指名背,齊背。

總結:同學們,洞庭湖是我國的名勝,觀光旅遊的人很多,你們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陽市邊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陽樓,好好地領略一下祖國的錦繡風光。

設計意圖:本環節我設計有三步,一是創設情境,用我心作你心,引導學生將自己當作作者,入情入境的誦讀;二是在誦讀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嘗試背誦並檢查。第三步是我通過結束語,激發學生對洞庭湖的興趣,激發學生有實地欣賞遊覽的想法,從而落實單元訓練主題:走進祖國的萬水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