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學過程設計(精選8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5.06K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8篇《教學過程設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教學過程設計》相關的範文。

教學過程設計(精選8篇)

篇1: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引出本節內容

活動1:如圖1,觀察下列圖形,從中找出共同特點.

圖1

學生活動設計:

學生觀察圖形,發現圖中都有圓,然後回答問題,此時學生可以再舉出一些生活中類似的圖形.

教師活動設計:

讓學生觀察圖形,感受圓和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渴望以及探究熱情.

二、問題引申,探究圓的定義,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

活動2:如圖2,觀察下列畫圓的過程,你能由此説出圓的形成過程嗎?(課件:畫圓)

圖2

學生活動設計:

學生小組合作、分組討論,通過動畫演示,發現在一個平面內一條線段OA繞它的一個端點O旋轉一週,另一個端點形成的圖形就是圓.

教師活動設計:

在學生歸納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圓的一些基本概念作一界定: 圓:在一個平面內,一條線段OA繞它的一個端點O旋轉一週,另一個端點A所形成的圖形叫作圓;

圓心:固定的端點叫作圓心;

半徑:線段OA的長度叫作這個圓的半徑.

圓的表示方法:以點O為圓心的圓,記作“⊙O”,讀作“圓O”. 同時從圓的定義中歸納:

(1)圓上各點到定點(圓心)的距離都等於定長(半徑);

(2)到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的點都在同一個圓上.

於是得到圓的第二定義:

所有到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的點組成的圖形叫作圓.

活動3:討論圓中相關元素的定義.如圖3,你能説出弦、直徑、弧、半圓的定義嗎?

圖3

學生活動設計:

學生小組討論,討論結束後派一名代表發言進行交流,在交流中逐步完善自己的結果.

教師活動設計: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得出上述概念的嚴格定義,對於學生的不準確的敍述,可以讓學生討論解決.

弦:連接圓上任意兩點的線段叫作弦;

直徑:經過圓心的弦叫作直徑;

弧:圓上任意兩點間的部分叫作圓弧,簡稱弧;

弧的表示方法:以A、B為端點的弧記作AB,讀作“圓弧AB”或“弧AB”;

半圓:圓的任意一條直徑的兩個端點把圓分成兩條弧,每一條弧都叫作半圓.

優弧:大於半圓的弧叫作優弧,用三個字母表示,如圖3中的ABC; 劣弧:小於半圓的弧叫作劣弧,如圖3中的BC.

活動4:討論,車輪為什麼做成圓形?如果做成正方形會有什麼結果?

(課件:車輪;課件:方形車輪)

學生活動設計:

學生首先根據對圓的概念的理解獨立思考,然後進行分組討論,最後進行交流.

教師活動設計:

引導學生進行如下分析:如圖4,把車輪做成圓形,車輪上各點到車輪中心(圓心)的距離都等於車輪的半徑,當車輪在平面上滾動時,車輪中心與平面的距離保持不變,因此當車輛在平坦的路上行駛時,坐車的人會感覺到非常平穩;如果做成其他圖形,比如正方形,正方形的`中心(對角線的交點)距離地面的距離隨着正方形的滾動而改變,因此中心到地面的距離就不是保持不變,因此不穩定.

圖4

三、應用提高,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創新能力

活動5:如何在操場上畫一個半徑是5 m的圓?説出你的理由 師生活動設計:

教師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表述自己的方法.根據圓的定義可以知道,圓是一條線段繞一個端點旋轉一週,另一個端點形成的圖形,所以可以用一條長5m的繩子,將繩子的一端A固定,然後拉緊繩子的另一端B,並繞A在地上轉一圈.B所經過的路徑就是所要的圓.

活動6:從樹木的年輪,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樹生長的年齡.如果一棵20年樹齡的紅杉樹的樹幹直徑是23 cm

,這棵紅杉樹平均每年

半徑增加多少?

圖5

師生活動設計:

首先求出半徑,然後除以20即可.

〔解答〕樹幹的半徑是23÷2=11.5(cm).平均每年半徑增加11.5÷20=0.575(cm).

四、歸納小結、佈置作業

小結:圓的兩種定義以及相關概念.

作業:請做一個正方形的車輪,體會在車輪滾動的過程中車身的情況.

篇2:教學設計的過程

(一)、教學設計的主要環節

教學設計是綜合多種學科理論和技術研究成果的學科,其主要理論基礎有學習理論、教學理論、系統理論和傳播理論等,每一種理論都從不同的視野對教學設計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轉引自何克抗等,2005),其中學習理論是四種理論中最重要的理論基礎。儘管教學設計過程模式種類繁多,但通過對其理論基礎(尤其是學習理論)進行認真分析,我們認為,教學設計主要包括面向教師教的傳統教學設計、建構主義環境下的教學設計和“學教並重”的教學設計三類。??

傳統教學設計主要面向教師的教,通常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1)教學目標分析――確定教學內容及知識點順序;

(2)學習者特徵分析――確定教學起點,以便因材施教;

(3)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上,確定教學方法、策略;

(4)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選擇教學媒體;

(5)進行施教,並在教學過程中作形成性評價;

(6)根據形成性評價得到的反饋對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策略加以調整。

(二)、建構主義環境下的教學設計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自主地學,設計過程一般包括:?

(1)情境創設――創設有利於學生自主建構知識意義的情境;?

(2)信息資源提供――提供與當前學習主題相關的信息資源(教學資源),以促進學生的自主建構。

(3)自主學習策略設計――自主學習策略是引導學生自王學習、自主建構的內在因素,其作用是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以達到自主建構的目標;

(4)組織協作學習――通過協作交流、思想碰撞、取長補短,深化學生的意義建構;

(5)組織與指導自主發現、自主探究――在建構知識意義的基礎上,通過解決實際問題的發現式學習與研究性學習,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三)、“學教並重”的教學設計則在理論、方法和過程建構主義環境下的教學設計上都兼取兩者之長並棄其之短,既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又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其設計過程主要包括:

(1)教學目標分析――確定教學內容及知識點順序;

(2)學習者特徵分析-――確定教學起點,以便因材施教;

(3)教學策略的選擇與活動設計;

(4)學習情境設計;

(5)教學媒體選擇與教學資源的設計;

(6)在教學過程中作形成性評價並根據評價反饋對內客與策略進行調整。???

在環節(3)中已涵蓋建構主義的自主學習、協作學習與自主探究等策略的設計;在環節(4)和在環節(5)中則包括了情境創設和資源提供的要求。

傳統教學設計通常也稱以教為中心的教學設計,主要面向教師的“教”,其主要內容是研究如何幫助教師把課備好、教好。其教育思想傾向於以教師為中心。按這樣的理論和方法設計出來的教學有利於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有利於教師對整個教學活動進程的監控,有利於系統科學知識的傳授,有利於教學目標的完成,對於學生全面打好各學科知識基礎是有利的;不足之處是由於長期“重教輕學”,忽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容易造成學生對教師、對書本、對權威的迷信,且缺乏發散思維、批判思維和想像力。

建構主義環境下的教學設計,也稱以學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其教育思想傾向於“以學生為中心”。特別強調學習者的自主建構、自主探究、自主發現,這無疑對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大有好處的,卻忽視教學目標分析,忽視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

近年來,隨着Blending Learning新概念逐漸被國際教育技術界所接受。愈來愈多的教師認識到“以學為主”的教學設計有自己的突出優點(有利於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和創新精神的培養),但也有自身的缺陷(不利於系統科學知識的傳授與掌握);而“以教為主”的教學設計恰好與之相反。若能將兩者有機結合,正好可以優勢互補。結合以後的教學設計,我們稱之為“學教並重”的教學設計。這種教學設計既強調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又強調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不僅對學生的知識技能與創新能力的訓練有利,對於學生健康情感與價值觀的培養也是大有好處的。

/

篇3:鄉愁教學過程設計

《鄉愁》是一首新格律詩,也可以説是一篇帶有淡淡哀傷情思的美文,教學該怎麼設計呢?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誦讀中感悟詩中感情的層次與變化

2.指導學生學會抓住詩歌中的意象去理解詩歌

3.引導學生感悟詩中情、情中理:兩岸溝通、祖國統一是人心所向,是歷史的必然

教學重點:

學會抓住意象去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情理

教學時數:

1課時

篇4:鄉愁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國中階段我們學過哪些表現鄉愁的古詩詞?(學生當場回憶背誦馬致遠的《天淨沙&8226;秋思》)是啊,鄉愁就是遊子想家時那種牽腸掛肚的思念自古以來有多少文人騷客抒發過這種美好的情愫余光中的《鄉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長、音調動人的一曲,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這一首膾炙人口的現代抒情詩

二.揭示目標,明確任務

三.整體感知,誦讀欣賞

1.齊讀註解①,瞭解作者

補充背景:1928年餘光中出生於南京,1949年隨國民軍到台灣,台灣與大陸由於人為的長期隔絕,有近四十年不通來往,漂流到孤島上去千千萬萬的同胞無時無刻不在思念着祖國和親人余光中也不例外余光中在台北的辦公室靠着台灣東海岸,他説:“我看太平洋和美國有什麼意思?這也許是天意,我憑窗而立,就可以直視海峽,可以眺望香港,可以一生守望着我的大陸大陸是母親,台灣是妻子,香港是情人,美國是外遇”這一番話讓我們感受到余光中的故園情結是多麼的濃烈!1972年,飽嘗了23年鄉愁之苦的余光中終於按捺不住,在台灣的寓居內,用了僅僅20分鐘時間創作了《鄉愁》,唱出了兩岸人們共同的思鄉曲1992 年餘光中第一次回大陸探親,圓了43年來的思鄉夢;2004年春節,余光中在中央電視台親自朗誦了這首詩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聽這首詩的配樂朗讀,感受詩人的濃濃鄉情

2.朗讀悟情:

(1)指導朗讀:在詩中註明重音,朗讀時語調舒緩,感情深沉,節與節之間要有起伏

(2)學生展示朗讀,其他同學做好評價

四.自主學習,合作鑑賞

(一)賞析意象,感悟詩歌的情感美(着重指導學生學會抓住意象理解抽象情感的方法)

1.鄉愁本是十分抽象,不可捉摸的一種情感,詩是通過什麼具體可感的事物來表達的?為什麼選取這樣的事物?

【明確】詩人巧妙地將“鄉愁”這種情感進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對應物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裏,“鄉愁”分別寄託在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等具體可感的對象上這種技法.通常稱之為“移情”,可以增加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郵票——寫信可寄相思 (初涉人生,詩人對母親的思念寄託在一封封的家書上)

船票——乘船可解相思 (一張船票雖然窄小,卻凝結着對妻子的不盡相思)

墳墓——生死隔絕哀思難訴(墳墓矮小,卻將慈母與我天人相隔,既無家書傳達,又無船隻抵達,其間的酸楚似乎已成了鄉愁的全部

海峽——海水無盡憂思無盡(海峽雖然淺淺,卻將台灣與大陸分隔多年,遠望大陸,這思鄉之情就融進了這一灣海峽之中)

【小結】個人的故鄉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一羣人的家國之思全詩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長長的餘味

2.四個時間序詞代表了哪四個人生階段?每個階段的鄉愁是否一樣?這首詩的四個意象是按照什麼關係排列的?它們之間又有着什麼關係?

【明確】即小時候—長大後—後來—現在四個人生階段,概括了詩人的一生的鄉愁

小時候——母子之情

長大後——夫妻之愛

後來 ——喪母之哀

現在 ——戀國之思

【小結】層進關係前三節都表達對親人的思念感情愈來愈強烈,過去的鄉愁是為了襯托現在的鄉愁,在最後一節詩人將個人的悲歡與愛國之情,民族之戀交融在一起,具有以往鄉愁詩無可比擬的廣度和深度,唱出了時代的共鳴

3.這四種對象前表修飾、限制的形容詞和數量詞有什麼特點?它們共同突出了這四樣東西的什麼特徵?在詩中有什麼表達效果?

【明確】“一枚”“一張”“一方”“一灣”四個數量詞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四個形容詞都以一種看似輕描淡寫的方式,把鄉愁濃縮於四個面積小程度輕的對象之上,恰恰反襯出詩人內心深處濃烈的思鄉情感

4.詩歌的第四節對詩意的拓展有怎樣的重要作用?

【明確】如果去掉第四節,充其量只是一首普普通通的思念故鄉的詩;有了第四節,前三節就成了鋪墊,這一節又畫龍點睛,鄉愁的詩意昇華為國愁和民愁了

【小結】詩人用一個個具體可感的形象闡明抽象的鄉愁,這就是創設意象意象是理解和賞析詩歌的主要途徑,寫詩也要善於創設意象

(二)賞析形式,感悟詩歌的音樂美((在學生歸納的基礎上加以點撥,不作重點講)

詩歌是非常注重形式的,這首詩形式完美體現在哪幾個方面?(引導歸納)

篇5:政治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使學生了解封建社會下農民處境有所改善的三個方面,以及封建社會生產力發展狀況的具體體現(尤其是農業)。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能夠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認識封建社會的進步性,以及學生“自讀書、自質疑、自求索”的能力。

3、覺悟目標:使學生了解中國封建社會的生產力在當時的影響,從而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學重點】

1、封建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原因。

2、封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狀況,尤其是農業。

【教學難點】

封建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原因。

【教學準備】

投影儀、自制幻燈片、自編朗頌材料、琵琶《塞上曲》選段、教學題卡若干。

【教學方法】

“三自一導”式,即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自讀書、自質疑、自求索。

【課時安排】

1課時。

篇6:政治教學過程設計

師:同學們,通過學習社會發展常識,我們知道: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一部生產發展的歷史。前面我們學習了封建社會的建立,今天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關於封建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有關知識。

一、封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板書)

師:請同學們閲讀教材第101~102頁,看看本框第一個標題“從商鞅‘徠民’政策説起”中出現了什麼?重點了解“徠民”政策的內容及該政策得以推廣實施的社會歷史狀況。

生:(閲讀教材,即“自求索”。)

師:什麼是“徠民”政策?

生:“徠”就是招政的意思,“徠民”就是把鄰近秦國的三晉的民眾招致到秦國去充當勞動力。

師:“徠民”政策在當時的確得到了推廣與實施,這與當時什麼樣的歷史狀況分不開呢?

生:與當時秦國已進入封建社會的歷史狀況分不開。

師:通過對以上史實的回顧,我們可以看到:封建社會的建立是促進當時生產力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板書)

師:請同學們深入思考一個問題:封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體現了支配人類社會發展的一條什麼樣的客觀規律?

生:(小聲議論後答出)“生產關係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只有當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時,才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反之,則會束縛生產力的發展。”

師:下面,我們把封建制生產關係與奴隸制生產關係的特點進行對比,看看封建制生產關係為什麼適應並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即封建制生產關係的歷史進步性。(板書)

師:(出示投影)這裏,我將兩種生產關係的特點以表格形式進行了一番對比。請同學們從“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及相互關係、消費品的分配形式”三個方面,比較農民與奴隸在社會處境和勞動積極性上的差異。

生甲:封建制下的農民有自己的勞動工具,甚至可以有一點點自己的土地。而奴隸制下的奴隸一無所有。

生乙:封建地主不完全佔有農民,農民只在一定程度上依附於地主階級。而奴隸主完全佔有奴隸,奴隸毫無人身自由。

生丙:封建制下的農民把收穫的產品以地租形式交納給地主後,或多或少可以留下一點產品歸自己自由支配。而奴隸制下的奴隸主完全佔有勞動成果,他們只給奴隸最低限度的生活資料。

師:從以上三位同學的比較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封建制生產關係下農民的處境有所改善,因而勞動積極性也提高了,封建制生產關係具有歷史進步性。由於它適應了當時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也必然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創造出燦爛的物質文明和科學文化。

現在,我給大家帶來一段配樂朗頌。要求同學們在不看書的.前提下,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並作簡要記錄。(配樂朗頌開始……古曲聲中,結合教材內容,又涉及到課外知識的一段材料,把學生帶入一種濃郁的封建氣息中,讓學生似乎親臨到封建生產中。)

師:(朗頌完畢,配樂音量漸小,然後關閉)以上材料中講述了什麼問題?

生:封建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些表現。(板書)

師:根據記錄,請談談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生:農業、手工業、商業、封建城市、行會。(板書)

師:請同學們瀏覽教材第104~114頁,進一步明瞭封建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五個方面的表現。

生:(自讀教材)

師:剛才同學們聽了老師的一段配樂朗頌,又瞭解了書上的相關內容,現在我們將全班同學分成五個小組,各小組在通讀全篇教材的基礎上,各就指定專題看書、討論、質疑、解疑,各組長作好自學記錄,然後在全班範圍內交流自學成果。比一比,看哪個組完成學習任務的時間最短、質量最高。

(教師到各組瞭解並給予適當指導。以小組為單位,在小組長的組織下,積極地看書、討論、提問、回答,充分挖掘出教材各專題的內容,五分鐘左右各組基本完成任務。)

師:現在,請全班同學交流自學成果。我們採用這樣的形式:由每組組長代表本組同學提出問題,請其他組同學回答,大家共同評價。按五個小組的順序依次進行。

第一組組長:我們小組自學討論的專題是關於“封建社會農業的發展”。大家在學習、瞭解了農業發展的狀況後,主要提出了兩個問題:

1.農業發展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生甲:三個方面:第一,鐵製農具的廣泛使用和牛耕的普遍推廣;第二,耕作技術有了顯著進步;第三,大型水利工程的興建。

2.封建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主要標誌是什麼?

生乙:鐵製農具的廣泛使用和牛耕的普遍推廣。

生:(第一組組長肯定上述答題正確。)

師:第一小組同學把握了本專題最核心的內容,做到了去粗取精,這也正是我們的學習任務和目標。至於該內容提到了封建社會農業發展的傑出成果,諸如曲轅犁、都江堰等,這是歷史課上學過的,我們不再重複。下面請第二組提問。

篇7:《采薇》教學過程設計

《采薇》用士兵的口吻,在戰後歸家途中,追述戍邊作戰時的苦況,再現從軍生活的勞苦悲傷,多層次地表現行役之苦。

【設計意圖】

《詩經》是中國詩歌浪漫主義的源頭,年代久遠,不易理解。《詩經·采薇》閲讀起來難度有點大,如果沒有充分預習,就沒法在一節課內完成深入探究的任務。但如果佈置好預習,學生預習工作抓得好,這節課就可以把主題很好地挖掘出亮點來。

對憂傷和痛苦的敏感,不僅表明個體對自己生存處境的真切關注,也表明了個體的自我意識和意志。對憂傷和痛苦的表也不僅僅是一種無助的感歎和哀傷,而且也是表達不甘於忍受悲傷和痛苦、不甘於向命運屈服的一種特有方式。它所要告訴我們的是我憂傷,我痛苦,我無助,但我不願,我不服,我也有自己的嚮往和追求,有自己的價值和尊嚴。

能夠這樣去想、去做的個體,實際上並不“小”。從他無能為力、無法掌握自己命運的角度説,他是弱小的;從他不願屈服於命運的擺佈、有自己的追求的角度説,他卻是了不起的。正因為這樣,吟唱自己的內心憂傷和痛苦,就已經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比即使歌吟者本身像是不經意地這樣做,然而其內心深處的動機卻昭然若揭。

整個人生就如一場戰爭。活着就會被迫捲入這場戰爭之中,就會有憂傷、痛苦、煩惱,恐懼、絕望、嚮往、追求、無助等等生存體驗。表達這些體驗的詩,本身就是動人的生存哲學。

所以本課可以以探究的方式來深入解讀其中的奧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 研讀文本,培養學生獨立閲讀、獨立思考的能力,並能表達自己的體驗感受。

⑵ 培養學生由表及裏,抓住本質,深入探究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⑴ 能自行翻譯,瞭解作品主旨,熟讀成誦。

⑵ 從詩歌的時代背景,表達手法等方面對文本進行鑑賞。

⑶ 適當延伸拓展,啟發思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⑴ 瞭解戍邊戰士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熱愛家鄉故土的感情。

⑵ 瞭解家園之思的文化內涵,以此滋養自己的精神世界。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學會由表及裏,抓住本質,深入探究文本,由瞭解戍邊戰士的情感體驗進一步瞭解家園之思的文化內涵,並以此滋養自己的精神世界。

2、難點:

結合時代背景,瞭解作品主旨,理解士卒為國赴難中的家園之思。

篇8:《采薇》教學過程設計

步驟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課前準備

1、提出預習要求。

2、查找與課文相關的`課外資料。

3、確定主題。

1、充分預習,提出問題,由組長收集問題,並組織解決問題,解決不了的問題,再提交老師。

2、藉助文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句,初步感知原詩。 通過學生自己提問的方式,促使學生深入預習,獨立思考,通過課前組織解決一般問題,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協作,同時可以把簡單的問題提前處理而不佔用課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情境導入

《論語》解讀

八佾篇第三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1、學生背誦《八佾篇第三》前面三則內容。

2、認真聽老師講解。

3、積極回憶《論語》中寫到《詩經》的相關條目。 《論語》是高一年級必讀的經典,分散在各節課堂之前講解,能培養學生每日讀論語的習慣,同時,通過老師的解讀,更明白經典的精髓。孔子與《詩經》有着非同小可的關係,所以,這節課前解讀《論語》可以作為導入,自然引入課堂。 課文探討 温故知新

1、《詩經》和“《詩經》六義”。

2、《采薇》的背景 複習學過的知識,瞭解本篇課文的背景。 通過複習這些知識,能讓學生更牢固地掌握好這些知識點。 重點探究:戍邊思鄉主題。

列出六個題目作為探究台階:

1、該詩的思路結構有什麼特點?

2、詩從“采薇”寫起,這跟“曰歸曰歸”的思鄉情有何關係?

3、前三章所寫的“薇”有無變化?從中你能感受到什麼?

4、四、五兩章表現了什麼內容?與濃濃的鄉愁矛盾嗎?

5、這首詩最經典的景物描寫在哪裏?你是如何理解的?

6、你怎麼理解這首詩交織着士兵思家戀土與保家衞國的複雜心理? 學生結合問題以及自己預習的情況展開討論,師生互動,逐步推進討論的進程。

Tags:教學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