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國曆代偉人孔子的事蹟(多篇)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1.4W

中國曆代偉人孔子的事蹟(多篇)

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一

故事發生在2000多年前的魯國。一天,孔子在路上碰到兩個孩子正爭得面紅耳赤。孔子上前問他們説:“你們為什麼事爭得不可開交呀?”

兩個孩子爭先恐後地告訴孔子,他們正在爭論早晨和中午的太陽哪一個離我們近。一個孩子説:“我認為早晨太陽出來時離人近,中午的時候離人遠。因為早晨的太陽看起來有車蓋那麼大,中午的太陽看起來只有菜盤子那麼小。這不就説明早晨的太陽離我們近才顯得大,中午的太陽離我們遠才顯得小嗎?”

孔子聽了覺得有道理。但還沒等他點頭稱是,另一個孩子馬上反駁説:“早晨太陽出來時,到處涼氣襲人,中午卻熱得像站在沸水邊一樣難受,這不是因為早晨太陽離我們遠才覺得涼,中午太陽離我們近才覺得熱嗎?”

孔子一聽也覺得有道理。可這樣一來他就無法斷定兩個孩子誰説的真有道理了。

兩個孩子看到孔子似是而非的樣子,急得直跺腳,一個拉着孔子一隻手説:“孔大人,您可得給我們評個準理,看到底誰説得對呀!”

兩個小孩子給滿腹經綸的孔子出了個難題,大學問家無可奈何地搖搖頭,老老實實地承認自己搞不清誰是誰非。

兩個小孩十分失望,望着孔子遠去的背影取笑説:“還説他學問大得很呢!原來也不過如此而已!”

雖然當時的孔子已經是聲名赫赫,可是依就敢於在兩個小孩子面前承認自己對於這個問題的無知,可以説是謙虛、誠實的表現,為後人感動。正如他自己所説:“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種實事求是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

孔子名人故事 篇二

有次孔子受困在陳蔡一帶的地區,有七天的時間沒有嘗過米飯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顏回討來一些米煮稀飯。飯快要熟的時候,孔子看見顏回居然用手抓取鍋中的飯吃。

孔子故意裝作沒有看見,當顏回進來請孔子吃飯時,孔子站起來説:「剛才孟李祖先告訴我,食物要先獻給尊長才能進食,豈可自己先吃呢?

顏回一聽,連忙解釋説:「夫子誤會了,剛才我是因看見有煤灰掉到鍋中,所以把弄髒的飯粒拿起來吃了。

孔子歎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時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時候。

.貴族出身 篇三

孔子的祖上是殷商王室的後裔,宋國的貴族,先祖是商朝開國君主商湯。 周九年級監之亂後,為了安撫商朝的貴族及後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紂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貴族微子啟於商丘建立宋國,奉殷商祀。微子啟死後,其弟微仲即位,這就是其十五世祖。六世祖得孔氏,稱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國大夫,曾為大司馬,在宮廷內亂中被殺,孔父嘉子木金父避災逃到魯國的陬邑定居。叔梁紇是孔子的父親,其官職為陬邑大夫。

中國曆代偉人孔子的事蹟 篇四

孔子,一個眾所周知的名字,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大家都知道孔子有”七露”,眼露、鼻露、耳露、齒露,雖然不那麼英俊,但這絲毫不影響孔子在我心中的地位。我心目中的孔子是一個偉大的聖人。通過《論語》的記載,可以看到一個真實鮮活的孔子,看到他的豁達、風趣、積極、率性、無私,看到一個真性情的不朽的孔子。

孔子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教學,可謂是真正的桃李滿天下。在教育目的和教育對象上,孔子主張“以德為教”。他認為德治具有感化力,可以影響人們的心靈,人才必須經過教育培養。他最早討論了人性問題,認為人的天賦素質是相似的,個性差異是後天造成的。所以主張“有教無類”。這是一個故事:子路曾經問孔子:“聽説一個主張很好,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行?”孔子説:“還有比你更有經驗、有閲歷的父兄呢,你應該先向他們請教請教再説,哪裏能馬上就做呢?”可是冉有也同樣問過孔子:“聽説一個主張很好,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行呢?”孔子卻答道:“當然應該馬上實行。”公西華看見同樣問題而答覆不同,想不通,便去問孔子,孔子説:“冉求遇事畏縮,所以要鼓勵他勇敢;仲由遇事輕率,所以要叮囑他慎重。”這就給我們現今的教育工作者一個很好的啟迪。

孔子非常重視學習,他與弟子探討最多的便是學習。他教育弟子要勤奮學習,説好學是達到仁德的必經之路。看看孔子的好學是怎樣的。子曰:“君子食物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可以看出孔子對學習是多麼重視。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這句話的意思是學習了時常温習,不也快樂嗎?把學習當成人生的快樂,孔子不但好學,而且達到了樂學、善學的境界。特別是孔子覺得自己學識不夠淵博,拜老子為師,認為“學無止境”。

這就是孔子,穿越幾千年的時光河流,我們可以看到他一生的風塵僕僕,出身卑賤,而後自強不息。開中國私學教育之先河,誨人不倦。一個我們教育者心中的先師。給我們留下了萬世的文化,也造就了泱泱中華'文明禮儀之邦"的盛譽。

孔子名人故事 篇五

一天。孔子帶領着子路、子貢、顏淵等幾個門生外出講學。師生們來到海州,天空忽然電閃雷鳴,狂風暴雨大作。當地的一個老漁翁把他們領進一個山洞避雨。

這山洞面對着大海,是老漁翁平常歇腳的地方。孔子覺得洞裏有點悶熱,便走到洞口,觀看雨中的海景,看着看着,不覺詩興大發,吟成一聯:風吹海水千層浪;雨打沙灘萬點坑。

老漁翁聽了忙道:“先生,你説的不對呀!難道海浪整頭整腦只有千層,沙坑不多不少正好萬點?先生你數過嗎?”

孔子覺得老漁翁的活有幾分道理,便問道:“既然不妥,怎樣才合適呢?”

老漁翁不慌不忙地説,“咱生在水邊,長在海上,時常唱些漁歌。歌也罷,詩也罷,雖説不必真魚真蝦,字字實在,可也得合情合理,句句傳神。依我看,你那兩句應當改成這樣:‘風吹海水層層浪,雨打沙灘點點坑。’浪層層,坑點點,數也數不清,這才合乎情理。”

子路在一旁火了,衝着老漁翁説:“哎哎,聖人作詩,你怎能亂改!”

孔子喝道:“子路!休得無禮!”

老漁翁拍着子路的肩膀説:“聖人有聖人的見識,但也不見得樣樣都比別人高明。比方説,這魚怎麼打法,你們會嗎?”一句話,把子路問了個啞口無言。

老漁翁瞧着子路的窘態,也不答活,飛身奔下山去,跳上漁船,撒開漁網,打起魚來。

孔子看着老漁翁熟練的打魚動作,想着他談海水、改詩句、議“聖人”、責子路的情形,猛然間發覺自己犯了個大錯誤,於是把門生招攏在一起,嚴肅地説:為師以前對你們講過‘生而知之’,這句話錯啦!大家要記住: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説罷,順口吟出小詩一首:

登山望滄海,茅塞豁然開;

聖賢若有錯,即改莫徘徊!

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六

一天,孔子出遊,途中他的馬兒偷吃了農夫的莊稼。

農人很生氣,捉住了馬兒並把它關了起來。子貢知道後,就去懇求農人放了馬兒,但任憑他好話説盡,低聲下氣,農人卻理都不理。

孔子説:“用別人聽不懂的道理去説服他,就好比請野獸享用太牢(祭祀時所用的牛、豬、羊三牲,是最豐盛的犧牲),請飛鳥聆聽九韶(古樂名,相傳為夏禹所作,使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優美音樂)一樣。這是我的不對,並非農人的過錯。”於是命馬伕前去。

馬伕見了農人便説:“你從未離家到東海之濱耕作,我也不曾到過南方來,但兩地的莊稼卻長得一個模樣,馬兒怎知那是你的莊稼不該偷吃呢?”

農人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就把馬兒還給了馬伕。

有人聽説了這件事,便來問孔子,既然你早知此事非子貢之力所能解決,為何不直接派馬伕去呢?

孔子笑道:“我若不讓子貢去,他必定心中不服,如今不但子貢毫無怨言,也使得馬伕有了表現的機會。”

聖人能通達人情事理,所以才能人盡其才。

孔子好學的標準是什麼 篇七

孔子在世時,世人給予了他無數的榮耀與讚譽,但是他都推掉了,唯獨在學習這塊他對自己很是肯定。沒人能像他這麼好學。

孔子還以好學作為評判標準來肯定自己的學生,因為孔子認為好學是最重要的一個品質了。那麼孔子好學到底是有什麼標準呢?

第一孔子認為好學之人要將學習與物慾分開,如果一個人在求學途中還要擔憂自己的衣食住行是否安適,那麼他肯定不是一個好學之人。而且好學的人是不會以好學為手段最終達到錦衣玉食的目的。好學之人的目的是成為一個有道之人,名利財富這些物質不是學習的最後目的。學習就是學習,不要摻雜任何物質目的,這才是一個真正好學的人。

其二好學之人要端正學習態度,孔子認為要“敏於事慎於言”,這個意思就是好學的人,在做決定的時候要果斷,在言語上要謹慎樸實,所以對事態度與言語表現都是好學的範疇,這是屬於儒家人的內在要求。

其三好學之人不僅僅讀書學習而是與工作實踐相結合的。學的不僅僅是一種知識,更是實踐能力的鍛造,避免出現當今社會的高分低能現象,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樣才是成為一個真正的好學之人。

其四好學之人應該要廣泛涉獵,只要有成就的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老師,學無止境。

孔子好學觀是一個立體而且是豐富的好學的衡量體系,讓世人受益頗深。

中國曆代偉人孔子的事蹟 篇八

孔子,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開創儒家思想,為世界舉世矚目。這次我看了一部《孔子》電影,講述的即是孔子圍着自己的思想周遊列國的艱辛故事。

在春秋戰亂的年代,各國羣雄爭立,唯有領土利益最強,雖口稱為周天子打贏天下,卻已經開始了紛紛揚揚的戰爭。魯國——孔子的母國,孔子在這兒開始了他的儒家宣傳。孔子崇尚周朝禮樂,一心想借着道德禮儀來影響魯國的子民,重振魯國雄風。但仔細想想,便知道,在戰亂紛飛的年代,君主為爭地盤而謀生,絲毫不顧及國內的民生和道德。因此憑藉這點,是絕對不可能實現國家的絕對禮儀制度。

然而孔子説服了魯王,從而得以繼續推行自己的仁禮政策與平民政策。我在電影中的孔子表情中看出,此時孔子絲毫未察覺出魯王和羣臣的眼光異樣,和他們不堅信的心情。然而,孔子還未站好腳步,便又將魯國內三桓的勢力削減,大幅度削減三桓城牆高度。如此一來,一定得罪了三桓高官貴族,然而三桓中有人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看似聽從孔子的佈置,實則容忍或者説是卧薪嚐膽。從這點看出,孔子並不能學會貫通,而只是一味的追求目的,忽視了與周邊三桓的人際關係友好,進一步的導致和加深了三桓與王君和孔子的決裂。

孔子在平定了三桓部分叛亂後,立馬開始大幅度的削三桓的城牆活動,在電影中,季氏看到自己的城牆被削後,心情一定是十分激動和惱火,然而他卻抓起一撮沙,接着閉上眼,鬆開手,讓土隨風飄揚。從這裏我看出季孫斯的容忍已經無法承受,卻將仇恨化為沙子一般,隨風飄揚,這跟其仇視孔子的心情有密切的聯繫。電影中又給了一個小插曲,季孫斯走進拆城牆軍營,卻聽到的到處是儘早拆完城牆的願望,我看到季孫斯的臉色有些蒼白。

電影中的片段拍攝十分精巧:季孫斯臉色一使,託付手下人,黯然下了一計,以魯王的名義託人給了孔子一塊碎玉,口中碎念:“孔子只要見了此物,便知道該怎麼做。”正是電影的細節拍攝,影響了我對季孫斯的很大一部分看法。從中我可以看出季孫斯的意思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如此殘忍的手段,逼迫着孔子離開了魯國。我覺得孔子之所以落的如此下場,正是因為將畢生重振魯國仁德、禮樂的希望置於魯王身上。卻換來的是王室貴族的排斥和打擊。從這裏我覺得,孔子正是因為過於強烈的、急功近利的將自己的想法付諸於魯國,從而讓自己踏上舟車勞頓、奔走列國的旅途。

孔子來到了衞國,然後先後拜訪了宋國、齊國、鄭國、晉國、陳國、蔡國、楚國,欲將自己的仁德理想託付於一國一君,以達到施政目的。然而事實並不盡如人意,發揮施政理想的希望一一破碎了。最後魯國接回了孔子,便再也不過問政事,只是專心講學。

這部電影讓我看到了一位為自己的仁德施政理想奮鬥的孔子,也看到了暗施毒計、心狠手辣的季孫斯、也領略了春秋的戰亂紛飛。加上電影的特效剪輯,更是如虎添翼。《孔子》將孔子刻畫的淋漓盡致,扮演孔子的演員其心情和人物神態,十分符合。雖然孔子並不是一位很好的政治家,但是作為思想家影響中國兩千年,作出了對中華文明的巨大貢獻,是一位非常偉大的思想家,這部電影將劇情和拍攝手段融為一體,比較精彩。我很喜歡。

.魯國內亂 篇九

魯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被迫逃往齊國,孔子也離開魯國,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甚至曾準備把尼溪一帶的田地封給孔子,但被大夫晏嬰阻止。 魯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説君王要像個君王,臣下要像個臣下,父親要像個父親,兒子要像個兒子。孔子得到了齊景公的賞識,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子,被晏子阻止。孔子在齊聞《韶》樂,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 魯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聽説後向齊景公求救,齊景公説自己老了,不能用了。孔子只好倉皇逃回魯國。 魯昭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14年),晉魏獻子執政,舉賢才不論親疏。孔子認為這是義舉,在近處不會埋沒與自己親近而有賢德的人,在遠處不會埋沒受人推舉而有賢德的人,這可以説是仁義了。 魯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13年)冬天,晉國鑄刑鼎。孔子認為晉國的滅亡,主要是因為統治者沒有好的制度和法度。 魯昭公三十年(公元前512年),孔子已經40歲了,孔子經過幾十年的磨練,對人生各種問題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所以自稱四十歲不疑惑。

.出仕修經 篇十

魯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季氏家臣陽虎擅權日重。孔子稱之為家臣掌政。所以孔子不上任,退隱而修著《詩》、《書》、《禮》、《樂》,眾多弟子跟着孔子走遍各國,跟隨他學習。 陽虎想要見孔子,而孔子卻不想見到陽虎,後來兩人在路上相遇。陽虎勸孔子出仕,孔子沒有明確表態,隨後孔子被升為小司空。 魯定公十一年(公元前499年),孔子升為魯國大司寇,攝相事,七日而誅少正卯,曝屍三日,魯國大治。 離開魯國魯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孔子為削弱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世卿,因為是魯桓公的三個兒子的後代,故稱三桓。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他們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採取了隳三都的措施,拆毀三桓所建城堡。後來隳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孔子與三桓的矛盾也隨之暴露。 魯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春天,齊國送80名美女到魯國。季桓子接受了女樂,君臣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與季氏出現不和。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魯國舉行郊祭,祭祀後按慣例送祭肉給大夫們時並沒有送給孔子,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離開魯國,到外國去尋找出路,開始了周遊列國的旅程,這一年,孔子5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