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孔子的觀後心得國中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82W

孔子的觀後心得國中

孔子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尊為儒教始祖.下面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孔子觀後心得,歡迎大家參閲。

孔子觀後心得1

春秋割據,各國戰亂,孔子的年代就穿插在這樣的亂世中。他和他的弟子們顛沛流離,周遊列國十幾年。一直未曾放棄的是禮義仁和。

我帶着並不是很高的期望去看這部影片。兩個多小時,和場內的觀眾一起,很安靜地看完。正如胡玫所説“《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讓你記住很多故事情節的影片”。但孔子帶給我的,不僅是故事和情節那麼簡單。他留下的,是一個形象,一種精神,連同他身後的弟子一起,或許大多是文文弱弱的讀書人。但你感覺到的必定是如海濤般的千軍萬馬,統領着一個時代。

電影中孔子出身於當時一個小諸侯國——魯國的沒落貴族家庭,為社會的混亂情形而憂心忡忡,希望以他超越時代的思想和智慧來影響春秋諸國的歷史進程。然而就像歷史上的其他聖賢早年的經歷一樣,彼時孔子的時代還未到來。雖曾仕官於魯國,並以其勇敢和智慧帶給魯國以尊嚴和強大的希望,但最終政治理念破滅於現實之前。隨後孔子為了理想率領眾弟子奔走在列國之間長達十四年之久,傳播其思想,想與整個時代抗爭,只可惜霸道如此世間,不容其主張。他曾數度被亂軍圍困而身陷絕境,也曾被捲入政治陰謀的旋渦,甚至曾被世人誤解……於晚年返鄉祖國——魯國,他歸而不隱,不懈於教育弟子眾人及進行文獻整理工作。

孔子力主禁止活人獻祭的戲,十分精彩。朝堂之上發哥舌戰羣儒,圓形的會場,不知道當時是不是這樣的,整個場景很像古羅馬元老院或者現在英國議會,呵呵,對待公山狃這種小人,最經典的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給個話啊”,展現了孔子的從容和智慧,更大是幽默。

另外就是老子和孔子那段仙境般的對話,也可在歷史上找到印證,史書中有關於孔子向老子請教學問的記載,而電影中編劇為了劇情的需要,讓孔子去回憶他和老子的對話,此情節並無不妥,反而可以從他們的對話中表現了儒道兩家思想的同異。

顏回、子路、冉求,性格各異,但愛師如命,遵循禮儀仁和的精神如命。子路助衞國,冉求回魯國效命。最牽動人心的是顏回,顏回是孔子最鍾愛的弟子,外表文文弱弱卻機智靈活、意志堅定。他死得那一幕,有很多人給出了負面的評價:矯情、假、搞笑。但我被感動了,我相信顏回不顧生命,甚至都沒有想到生命,反覆潛入水中挽救竹簡的那一刻,很多觀眾也落淚了,我也相信當孔子一直抱着死去的顏回不肯放手的那個場面,震撼了萬千人。

給我印象較深的是孔子的弟子顏回之死,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顏回為了搶救夫子的書簡,放棄了自己的生命,這點讓我很感動,在顏回的眼中,孔子的書簡比自己的命都重要,仔細想想,正因為後來有着無數個顏回,我們現在才可以領悟到孔子的精神。當我看到孔子抱着顏回的屍體大哭,弟子們勸他:已經三個時辰了,已經緩不過來了。可是夫子依舊抱着,那個場面真的和悲慘。還有就是子路之死,子路其實是一個有勇無謀的人,但是他始終記着夫子的教誨,直到死的那一刻,仍記着夫子説過的:“君子正其衣冠”。夫子得知子路的死後,喪徒如喪子,但是夫子沒有讓淚流下,夫子依然很欣慰,欣慰的是自己的弟子雖然沒有如償所願,但已得為仁。

我從電影《孔子》中感受到,我們應當學習孔子鑽研學問的嚴謹態度,以及“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學習精神,秉承孔子“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的做人格言,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素質,成為一個有學問、正直、光明磊落、對國家有用的人。

孔子觀後心得2

今天下班後,和坤兒一起到上海影城看《孔子》。

電影《孔子》拍得規規矩矩的,説不上超好,但是可以看。

裏面故事都有影兒,既沒被捧成孔聖人,也沒貶成孔老二。不像于丹,她説話太咋呼,擱她理解的論語裏走出來的孔子,像個大明白,一想孔子就和她連着,不大可耐。胡玫的孔子可耐,或者説周潤發演的孔子真可耐,是一個有對有錯,有血有肉,愛國愛家,疼老婆愛孩子的山東大漢。孔子穿得棉袍後現代,特軟和,特暖和。俺也想扯二尺布,做那麼一灰面棉袍。到哪能買到棉花哈?

比張藝謀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和《英雄》誠懇萬分,比陳凱歌的《無極》和《刺秦》智商高,比馮小剛的《夜宴》講故事講得明白,那幫男人呀,一堆老笨蛋,和胡玫比啊。人家胡玫不像他們貓一頓狗一頓的,沒常性,人家她拍的歷史劇一貫高水平,電影《孔子》比她的電視劇《雍正》還要好得多。

其實,咱有五千年曆史,題材不缺,有故事着呢。可是俺沒撈着看過啥像模像樣的正劇電影,就算你帶上近代史在內,也都沒啥好看的。《甲午風雲》和《武訓傳》是俺看過的電影裏,應該還算講明白點兒事兒的,其他真想不出來啥,誰還拍過好歷史片?你們幫忙想想?興許有,俺忘了?

周潤發不負眾望,孔子演得好,有時候他能化腐朽為神奇,你比如,磕頭,多讓人反感的動作,可是周潤發演得實在,瀟灑。哎喲,和他在一起演這場電影,對其他那些演員,像陳建斌周迅和任泉,來説絕對是難得的學習機會,俺這麼笨猜啦,人家那幾個心裏可能還不服捏。

孔子觀後心得3

近日學校組織同學們觀看了電影《孔子》,我看完之後心中有一股説不出的滋味,深深地被震撼了,對孔夫子的倫理道德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

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是“仁”和“禮”,其主要內容是“仁者愛人”和“克己復禮”,而我卻認為孔子思想裏包含了仁,義,禮,智,信。等精神。孔子出身於當時一個小諸侯國。魯國的沒落貴族家庭,為社會的混亂情形而憂心忡忡,他以超越時代的思想和智慧來影響春秋諸國的歷史進程。

當孔子看到當權者只懂得用酷刑來統治人民的時候,他不顧自己的危險依然提出了廢除活人殉葬制度。這在當時是十分危險的,這不能不體現出他的仁愛之心。而當子路將漆思弓救到他的家裏時,他表現的是那麼鎮定,沒有一絲畏懼,這又是他大義的體現。當孔子被迫離開魯國開始周遊列國時,他第一站來到了衞國。衞國南子問孔子:“夫子常説,仁者愛人。不知夫子的這個人,包不包括像我這樣名聲不好的女人?”這時孔子無語,但是從他恭敬和淡定的表情當中,我解讀出了《論語》當中的一句話:“君子尊賢而容眾”,南子又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請問夫子是什麼意思?”孔子答曰:“這首詩的意思就是:君子好美,但求之以禮。”南子又問:“詩經三百首,大多都是在講男女之間的情愛,夫子又該怎麼解釋?”孔子答曰:“詩經三百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情思深深,但無邪念!”面對孔子的聖德,最終南子恭恭敬敬道出了這樣的話:“世人也許容易理解孔子的痛苦,但未必能體會到孔子在痛苦中所領悟的境界!”可見孔子的君子之禮是博大的。不管對方是什麼人。在夾谷會盟上,孔子以不戰而驅齊國數萬之眾,不得不佩服孔子的智慧。這也讓我重新認識了孔子。當季氏將亡之時,他終於明白了孔子的真確,他決定將孔子請回魯國,這就是孔子身上的信。

在周遊列國路上,他顛沛流離、風餐露宿,受盡磨難。在逃離齊國時“接淅而行”,在魯國分不到祭肉,在陳蔡被圍差點餓死,在宋國差點被樹砸死。他卻榮辱不驚,為了理想中的仁禮之國,像永不停息的日月星辰一樣自強不息,這不正是我們今天應該繼承和發揚光大的精神嗎!

孔子觀後心得4

歷史上的孔子,曾被困於陳蔡,電影上的孔子,被困在了平庸的鏡框之中。

作為電影,《孔子》是一部過於保守的作品,看了開場的五分鐘,就可以得出這個結論。攝影、剪輯,一切都那麼平平無奇。那個覆倒又立起的欹器彷彿是全片一個隱喻,告訴我們藏在這個貌似古奧的作品後面的,是多麼可怕的直白。

《孔子》再次提出了一個恆久的問題:如何在銀幕上表現我們的文化英雄?

一部英雄的傳記電影,可以有很多種辦法來塑造偉人的高大形象,其中最笨的一種,就是讓偉人自己出來告訴大家,他有多麼偉大。不幸的是,《孔子》恰恰就是這個思路。

片中的孔子幾乎成了一架復讀格言的機器,而往往是格言警句還沒念完,甚至還沒開始,趙季平的交響樂就已經急不可待地提醒大家“立正,格言來了”!有心人可以注意一下“格言加交響樂”這種招數在片中被重複了多少次,要不是周潤發老到的台詞功底,保不齊會笑場。發哥偉岸的身形和炯炯的目光,成為了這種貧乏的一個擋箭牌,不知是幸或不幸。

用電影的手段表現偉人,各國電影人有各自的招數,這與人們通常認為的“畫面是國際語言”的假設,多少有點出入。歐美人拍基督或者天使,多半會採取逆光拍攝,正面補光的辦法,拍出此人“身負神的旨意而來”的威勢,背後強烈的光芒隱喻着神恩眷顧。這與西方人有一個單一人格神——上帝的觀念緊密相關。與此相彷彿的,是拍攝“神性景觀”時,好用濃密雲層中透出的縷縷筆直的光線,大自然普通的丁達爾現象,在西方人眼中卻隱藏着天國的旨意,彷彿救贖人間的使者。這些氣勢非凡的場面都是既有西方文化背景,又符合電影特性的手段。是西方電影百餘年發展的結晶。

日本人拍武士,就不用這種手段。他們注重的,多半是人物的姿態和表情,以及畫面位置和周圍人物的襯托,這是很有趣的一個東西對比。中國在20__年電影期間,也曾發展出一套獨特的“賞善罰惡”美學,簡單説,就是拍好人必用仰角、平光,拍壞人必用俯角、光源來自下方,好人站得高,壞人站得低,老觀眾都很熟悉這套編碼系統。李向陽和豬頭小隊長出場,不用説話,觀眾一眼就分得清善惡。與此同時,香港人也發展出了一套拍英雄的辦法,關鍵要素之一是利用“時間的特寫”——慢鏡頭來表現英雄的威勢。當年英雄片看得多了,偶爾見到周潤發出場不用慢鏡,我居然都會有些齣戲。

把東西方的這種差別做個比較,會挺有意思。天主教神學家孔漢斯曾經有個精闢的概括,他認為世界上的宗教分為三大河系:歐洲-西亞的“先知宗教”,包括、猶太教和伊斯蘭教,印度次大陸產生的“神祕宗教”,包括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等,以及中國產生的“聖賢宗教”,標準版本就是儒教。西方宗教電影拍攝的對象,永遠不會是上帝本身,而是他的使者或者在人間的代理人——先知。所以我們就可以理解,那種逆光拍攝的效果,就是專為“背後有上帝撐腰”的先知們準備的,重點不僅僅在於拍攝的對象人物,更在於其背後的神恩浩蕩。而東方“聖賢宗教”講究的是人間的德行和禮儀,對神仙之事不能説不承認,只是敬鬼神而遠之。日本也好,大陸也好,香港也好,拍攝英雄時注意的都是他作為人的屬性,以及與他人之間的關係。慢鏡後面隱藏的,是東方人特有的對於時間流逝的敏感,以及“英雄歷風霜而不朽”的理念。

用這個角度去看《孔子》,你會發現其背後並沒有一個完整的美學體系在支撐。除了讓發哥一臉真誠地面對鏡頭講格言之外,導演似乎沒有什麼一以貫之的塑造英雄的理念。各種辦法都用了一點,但都沒用到位。全片絕大部分時間一直在用平視鏡頭拍孔子,然而在構圖、場面調度方面均平平無奇,內景不斷的正反打讓人以為在看電視劇。你要説他是在蓄意強調“聖人也是普通人”吧,“儒道高峯會晤”那段顯然又不是,説明導演還是想突出孔子的,只是沒辦法而已。最要命的是,就連這種“沒風格的風格”也沒保持住,從季孫斯遣人迎接孔子回鄉開始,視聽風格陡然大變。孔子及其弟子先是在逆光中傲然挺立,秀了一下“英雄羣像”,然後又是在“神光護佑”下返回了魯國,這些都顯然是在亂抄西方電影。此後孔子跪拜故城一節,又破天荒用了一個仰鏡頭。看這意思,是在恭維“喪家犬”的崇高理想終於得到了故國的承認,可是難道挨餓受凍的孔子就不崇高了麼?這一記仰視,給得未免有點勢利。

《孔子》的這個毛病,也是中國電影的問題。自從擺脱了“敵俯我仰”的革命電影美學之後,我們塑造英雄人物就沒了個章法。《席捲大西南》等抄過香港電影裏的槍林彈雨慢鏡頭,效果頗雷,《超強颱風》讓爆炸的水柱從西裝革履的領導背後沖天而起,雷點已經接近霹靂級別。《孔子》實在沒辦法了,就乾脆電視劇化,最後再抄一點國外的成規了事。水土不服不要緊,反正現在觀眾看好萊塢也習慣了。把《孔子》拍成《魔戒》才好呢!

然而單從《孔子》出發,我們不能不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何拍孔聖人會更好呢?如何才能在鏡頭和場面調度中體現出“中庸”、“禮讓”乃至“中和位育”的儒家思想來呢?適當用一點慢鏡頭來表現孔子“萬世不朽”,會不會效果也不錯?還有沒有別的法子?這些都是留給整個中國電影界的大問題。

小津安二郎在自己的電影裏發明了一種低機位、微微仰起的視角,就被世界目為東方傳統禮俗在電影界的代言人。而在傳統的禮儀之邦拍攝的一部講述儒家聖人的電影,卻只能七零八碎地照抄他國電影的陳規,説起來,畢竟是個遺憾。這大概也正是今日中國的一個寫照——急於擁抱傳統,卻還遠遠沒有體認到傳統的核心。

電影的另一大敗筆在於音樂,趙季平的配樂不能説沒有用心,但是純西化的交響樂放在這部定位“民族史詩”的電影裏面,就好像《國風》裏插進了十四行詩,説不出的彆扭。不知從何時開始,這種風格的配樂變成了主旋律電影焦不離孟,孟不離焦的好拍檔。青藏高原上的《紅河谷》是這個調調,河南人民的好公僕《焦裕祿》是這個調調,兩千年前的《孔子》還是這個調調,其中偶爾點綴一些時代或地方音樂元素,就算是“民族化”了。衞國宮廷中的舞樂本來是還原春秋文化原生態的一個大好機會,可惜樂聲甫起,就被宏大的交響樂壓了個嚴嚴實實,只剩下一絲磬聲在重圍中苦苦掙扎,全片其他部分的配樂,也大抵若此。姍姍來遲的《幽蘭操》也沒能挽回敗局。沒有了可信的音樂,電影説服觀眾“這就是那個時代”的力量,無形中消失了一半。

不過所有這些,都比不上劇情上的疏忽。影片前半部分的緊湊和後半部分的疏鬆已經受到許多詬病,我認為更大的問題出在對孔子這個人物及其精神的把握。夫子一出場,就被設定成了一個道德高尚、思想成熟的中年男人,可任誰都知道,沒有一個人生來就是這樣的。對於走進電影院的大多數觀眾來説,他們需要了解孔子的思想及其意義,這在今日的中國,不能假設為是盡人皆知的背景知識。然而電影的主創人員卻似乎並未把精力放在這上面,除了開始的反對活人殉葬稍有涉及之外,影片對於儒家學説的社會背景、在當時的意義、與其他學派之間的辯難、孔子的心路歷程等等都毫無涉及,彷彿他天生就是一個理想主義的殉道者,儒學天然就是救國救民的大道。這樣想當然的劇本,根本上是缺乏力度的,是屬於意識形態上過分自信的作品(鮮明的大陸特色)。所以有的觀眾看完之後質疑“孔子有什麼偉大?他不就是一個失意的政客嗎?”,也就不足為奇了。

不客氣地説,《孔子》是在用拍“好乾部”的思路在拍一個文化聖人,去掉了所有那些屬於思想家的猶疑和彷徨,去掉了思想背後的所有社會根基,只留下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還有戰爭和美女。這樣的電影,看似寫實,實則神話,再好看也不過是場熱鬧而已,打動不了人心。

在我的想象中,今日中國拍攝《孔子》,從他弟子的視角來進入這個人物的人生,會更適合當下的觀眾。用羣雄爭霸與百姓疾苦之間的矛盾來説“仁”,用諸侯僭越與周代禮儀之間的矛盾來展現“禮”,角度會更好。前者重煽情,後者有奇觀,都是既讓片子好看,又有思想深度的角度。總比把寶押在無關緊要的CG戰爭場面和“香豔祕聞”上好。

可惜,如今這個時代,好大喜功和省錢省料才是王道。相比其他的豆腐渣工程,電影至少不會鬧出人命來,而且好歹還有周潤髮的表演撐着。“正面表現偉人生平”的《孔子》從開鏡那一刻起,就註定了會是一個文化事件,至於電影本身,只能説聊勝於無,如此而已。

孔子觀後心得5

“喪家狗”這話不是我説的,李零先生早就説過,而且孔子也説了——起碼在《孔子》裏,孔子是這麼説的。

看完胡玫的《孔子》,真的有種看喪家狗的感覺,發哥白髮蒼蒼的回到魯國,踉踉蹌蹌的下車來對着城門跪拜,泣不成聲。

於是就想起了塔科夫斯基導筒下的戈爾恰科夫,那個周遊於意大利的俄羅斯人,故土始終在他的夢中縈繞:那所鄉間的木屋,那條黑背大狗,那一坪風吹草低的俄羅斯田野……

可惜戈爾恰科夫最終倒在了意大利的土地上——那部電影叫《鄉愁》。

《孔子》所展現的,也正是孔子一生都化不開的鄉愁。

正好跟鮑鵬山老師一起看了《孔子》,出了電影院跟鮑老師交流,才發覺片中有如此多的文史常識錯誤,回到家來好生谷歌了一番,才粗粗整理出個頭緒。

第一場孔子力主禁止活人獻祭的戲,十分精彩。朝堂之上發哥舌戰羣儒,整個場景頗有點古羅馬元老院的意思,演員的服裝、佈景也都不錯(不過與《無極》似曾相識),而且孔子的辯論術跟蘇格拉底有一拼,三兩下就讓公山狃丟盔棄甲,那句“給個話啊”更是智慧十足——在《三槍》惡搞到底後,這句台詞終於讓我在國產電影裏看到了久違的幽默。

可惜啊,公山狃本來叫公山不狃嘛,而且鮑老師還指出當時魯國並無活祭制度,不過拍電影,適當虛構總是允許的,這場戲把孔子的“仁”學直白(當然失之淺薄)的展現給觀眾,而且符合當下電影中的人道主義思潮,所以尚算精彩。

那個漆思弓也是子虛烏有(原型是漆雕開),他的來歷顯然不是片中這樣。不過這小子放在片中給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覺,留着,希望影片後半段有用。

接下來,孔子開始他在魯國的事業上升期,夾谷會盟,軍隊不聽調遣,孔子率弟子巧施驚鳥記,登時嚇得齊王千乘戰車屁滾尿流,還討回了三十年前失掉的汶上三城。

拍大片嘛,會盟台總要築高點,但高得不近情理似乎也不合適吧;而那些展現軍隊的CG動畫雖然跟《阿凡達》不可同日而語,但在國產電影裏絕對算是上乘,所以,我也理解。

問題是,驚飛幾隻鳥就嚇跑了早有預謀的齊軍?好吧,總比《赤壁》裏張飛用阿基米德原理喝退曹軍騎兵強。至於汶上三城,實際上齊國才佔了三年,所以要回來還有可能性,真要佔了三十年,早就是齊國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好吧,為了凸現孔子的外交謀略,我也認了。

但是,得知魯軍不聽調遣時,孔子一句“按第二套方案辦”,立馬讓電影院笑了場。這種歷史片,孔子動輒拋出《論語》名言,不能太穿越,一會兒文縐縐,一會兒又滿口大白話——我當時就想喊一句“你過時了”。

然後,掌了權的孔子雄心勃勃,一直搞到強制拆遷,要“墮三都”,觸了三桓的底線,便被季孫式老謀深算的變相流放了。

這時孔子獨自上路,但顏回死乞白賴的第一個出現了,要死要活的非跟着老師走。接着,子路、子貢、曾參等人悉數到場,於是,中國歷史上最聲名顯赫的知識分子驢友團橫空出世(史實是子路等人比孔子更積極,力勸孔子離魯)。

之前已經打好了南子的伏筆,周迅還是《畫皮》裏的狐狸精模樣。子見南子一幕隨即在影片中出現,但談不上精彩,坦率的説,周迅有點太用力了,淫蕩有餘而富貴不足,在表演前觀摩下伊麗莎白?泰勒的《埃及豔后》應該更好(周迅戲分不多,在海報上卻很扎眼)。

之後最大的杯具來自孔子驢友團行走於冰湖之上,幾個水下鏡頭就已經讓觀眾明白,要出事。

真的出事了,拉着書簡的馬車壓破了冰面,顏回為救書簡,溺斃於冰水中。

《論語》裏怎麼説顏回?《雍也》記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着實是個超凡脱俗的精神貴族,後世稱其為“復聖”,與孔子配享。但在電影裏,任泉的演技沒問題,可一張臉總也不老,而且整日苦瓜扮相,哪有半點簞食瓢飲不改其樂的影子?再者,顏回明明死在孔子歸魯之後,而且歸魯後還開宗講學,整理《易》經,發軔出了被稱為“顏氏之儒”的學派——影片何苦改成這樣呢?

顏回死時,水下攝影那個煽情啊,明顯走的是純愛劇的路子,再加上發哥臉貼着任泉的臉半晌不肯離開,估計一干腐女又得樂了。

不是顏回一個人的問題,總的來講,孔子的弟子們都成了糙了吧唧的爺們兒,純是很純,但太缺乏委婉了。要知道,這一票人首先是知識分子,然後才各有特性,書卷氣毫釐不現,不真(稱呼也有點亂,按常規,孔子叫弟子不叫字而叫名,所以姓端木名賜字子貢的弟子被孔子稱為“賜”為宜)。

至於孔子的家人,張凱麗飾演的亓官氏還是劉慧芳的路子,看着倒還行;但是孔子的兒子叫“孔鯉”而不是“孔鋰”,這個字幕錯誤就算是筆誤也不可原諒,孔子那個時代,怎會有“鋰”字?還好影片沒把“子貢”筆誤成“子宮”(據説片方在公映時會做緊急修改)。

而孔子見老子那一段,搞得很哈利?波特,一段穿越戲,倆人坐在山峯上霞光萬丈,我還以為發哥要改唱《神話》了。這段故事是樁史學公案,不過按司馬遷的寫法,孔子去周都洛陽見國家圖書館館長(守藏史)老聃,按照那個場景拍挺不錯的,現在這樣改,我總聯想起洗髮水廣告。

這個場景其實反映了全片努力把孔子神聖化的藝術旨趣——當然孔子不是不能被神化,但方式方法要講究。人家拍《小活佛》《基督的最後誘惑》和《耶穌受難記》都是把神祗人性化,曲徑通幽的造神,我們太急吼吼的做表面功夫,愣往人物腦袋上加光環,效果恐怕要大打折扣。此外,《孔子》只截取了孔子步入老年後的小半段歷史,若比起《甘地傳》講述人物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一生來,在素材刪剪上也殊為可惜——孔子曾有“致學、而立、不惑、知天命”等一系列人生階段論,扔掉前半截,總讓人不滿足(當然片長也是一個現實的考慮)。

漆思弓後來總算出場了,跟着孔子顛沛流離一番,也出落成了個糙老爺們。而且沒別的用處,報個子路的喪就算完了——其實子路也死在孔子歸魯後,你要説這是拍電影不必較真,那好吧,我也接受。不過既要改,那改得比史實更有可看性也行,孔子歸魯後接連孔鯉卒、顏回卒、子路卒,都是大事,然後孔子卒,照着這個拍,不也挺戲劇的嗎?

這個漆思弓太可惜了,拍歷史片,總逃不過“正史”和“戲説”的糾纏,既是拍正劇,又不是惡搞戲説,加這麼個虛構人物,其實完全可以透過他的視角來看歷史人物。金庸用韋小寶寫康熙,用郭靖寫成吉思汗,都是把虛構人物鑲嵌在歷史大背景中,不也遊刃有餘?當然,我也不是説戲説就不行,不過真要像劉鎮偉一樣把《西遊記》戲説成《大話西遊》那樣的經典,技術含量恐怕比拍正史還高;而且孔子也不是沒被人戲説過,蔡志忠的漫畫誰不服氣?只怕中國電影人還沒這個能力(費穆的《孔夫子》我沒看過,但顯然也是正史的路子)。

公允的講,發哥的演技讓我折服。陳建斌的季孫式也很牛掰,最後一身裘皮大衣死在雪裏也很酷——不過史實是他死在孔子返魯前數年,影片為了突出戲劇矛盾這麼改,我也接受。

《阿凡達》來了,我們只剩孔子。所以孔子有些成公論的史實,一定要慎重。相對主義相對到孔子那裏去,中華文化就徹底散黃子了——又不是康三癲變法的時節,現在不需要《偽經考》《改制考》那些東東(“批林批孔”就往事不要再提了吧)。

龍應台曾寫過一本《古文觀止》在六十年前顛沛流離的故事,一冊發黃的書本,伴着五千學生度盡劫波,縱使在炮灰連天時,《古文觀止》的讀書聲卻從未斷過。最後九死一生,五千學子還剩三百,昔日少年也已成白髮老者,而《古文觀止》書頁雖黃,卻無一頁缺損。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管民族叫“想象的共同體”,這個共同體靠什麼想象?歸根結底靠文化。中華文化一脈相承,不能斷,也不能亂。文脈一亂,人心就散;人心一散,隊伍就不好帶了。

孔子,當然是中華文化最重要的精神象徵符號之一。

孔子一生,首先以思想家、教育家傳世,《孔子》突出他從政、領軍、流放,而對其思想缺乏展現,委實可惜。中國影人拍中國歷史,竟還不如洋鬼子(有《末代皇帝》為證)。再者,即使從純粹商業片的角度來看,《孔子》的戲劇性仍嫌不足,雖然加了不少戲,還突出了戰爭場面,但通片看下來,局部刻意還是掩不住整體温吞。

不過挑了這麼多《孔子》的刺,我還是認為,《孔子》是一部佳作,什麼叫主旋律,這才叫主旋律,對這樣的題材,應當動用行政手段包場給官員們好好看看。此外,每所孔子學院也都應該給同學們放映《孔子》,也算多媒體教學嘛。

總之,胡玫擔當起孔子的題材,我舉雙手支持,就算有文史錯誤,在大關節目上還是對版的;而且影片還讓大成至聖先師走入了普通觀眾的視野,能讓我們在谷歌退出前好好搜索點關於孔子的文史知識,就衝這個,也是功德無量。此外,《孔子》的題材難度之高,是個不爭的事實,能拍成這個樣子,已經很不錯了(比從日本漫畫改編的《墨攻》強多了)。

回味《孔子》中的孔子,做過大官,搞過拆遷,玩過曖昧,還組過驢友團——而且在這些過程中,還有煌煌鉅著傳世。

可見,好好的一個知識分子,玩什麼政治?一玩政治,就玩成了喪家狗。

《孔子》裏的孔子歸魯後,首先聲明不許再拿政事來煩他,一心一意搞學問去了。

這是想通了,孔子管這叫“從心所欲不逾矩”。

知識分子啊,珍愛生命,遠離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