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88W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精品多篇

孔子的故事 篇一

有一天,子路穿着華麗的衣服來見孔子。

孔子看到之後説:“仲由啊,你穿得這麼華麗是為了什麼呢?在長江水從汶山剛剛流出來的時候,連一個酒杯都無法漂起來;到了長江渡口的時候,兩條船要並列航行都很困難,而且不避風都無法渡過。”

子路問:“敢問夫子説的是什麼意思?”

孔子説:“長江是一條源遠流長的大河,它的水勢一開始並不大,後來因為逐漸地接納眾多的水流,這才成為一條大河的啊!你現在穿的衣服這個華麗,華麗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天下人之中還有誰能夠再給你增添點什麼呢?”

子路以為孔子對他所穿的衣服太華麗而説出這樣的話來,所以,急忙小步地跑到外面,換了一身衣服才進來,並且對孔子表現出很恭敬有禮的樣子。

孔子看到子路還不是很明白他所説的道理,就接着説:“仲由啊,你要記住,我告訴你:説話謹慎的人不會虛誇浮華,行為謹慎的人不會把功勞據為己有,表面上很聰明而自以為了不起的人必然是小人。所以,君子應該是知道就説知道,不知道就説不知道,這是説話的要領;能夠做到的事就説能做到,沒有能力做到的就説沒有能力做到,這是做事的要領。説話的時候能夠簡明扼要,是智慧的體現;做事不生枝節而簡練,是仁德的體現。如果能夠既能智慧,又能仁德,還有什麼問題可説呢?”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 篇二

二千五百年前,也就是公元前六世紀左右,世界上幾個古老的文明國家都裏現燦爛的古代文化,一些傑出的學者和思想家就是這種燦爛文化所代表,在印度有佛教的創始人釋近牟尼,在中國有儒學創始人孔子(孔丘)。

您有十五歲便起於學的少年意氣,您有夾谷會齊時牛刀小式的喜悦,您有見君王好德不如好色的悲歎,您有率領眾弟子奔波輾轉如喪家狗的艱棄,您有命懸一線卻不改從容的氣魄,你還有不渝追尋理想的執着。

您是一個思想家,您是儒學的創始人,有一套不周密卻相當完整的思想體系和政治見解。您思想中最光輝的一點就是提倡“仁”,仁就是“愛人”這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現實,反映了由於奴來制的漸趨瓦解而產生的當時席人的抬頭。您主張人跟人還是有一定的等級,一定的規矩相處,您説:“君要像個君,臣要像個臣;父要像個父,子要像個子””還有,您主張天下和平統一是令我十分敬佩的,因為這是符合當時人民的願望,也是符合中國封建國家歷史要求

在《孔子的故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您夾谷會齊時的勇敢與正直。正因您的正直才會使齊景公發出最後的責備:“魯國的子剛君子之道輔佐目君而你們卻用夷獨之道辨佐我,還讓我得罪了魯君!”您還使齊君還了魯國的城池。你真偉大。你還有到死也永垂不朽理想的執着,永遠記在我們的心中

不管如行,您能夠是出仁愛,而且普反文化識知,在教育廣面有很大的供獻,您周遊列國,主張天下太平是一個主要的人物。源遠流長的中國化而能正是一個最早的,最重要的一個傳播者。您是中國歷史上最偉人的儒家創始人!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 篇三

孔子的人生,充滿了色彩。孔子的人生,富有獨特的韻味。

《孔子的故事》是孔子一生的寫照。孔子的人生,坎坷而偉大。他廣收門徒,不論高低貴賤;他傳播禮道,將復興周禮作之己任。雖然後人評論孔子過於執着、頑固,可他們卻不能瞭解孔子以禮治國的本性。當禮道深入人心,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恭敬,一份善良,一份美好的時候,嚴酷的刑罰就會失去它的意義,用“仁”、“禮”的政策去治國也並非是不能實現的幻想。孔子是偉大的政治家。

聖人的弟子們也是實力派。孔子依材施教,對不同的弟子在同一件事上有着不同甚至相反的教導或回答。這是孔子的高明之處。而對弟子的疑惑,他總是盡善盡美地回答,從不擺高架子去面對他們,反而非常謙虛,從不不懂裝懂,對於學習、思考的態度非常誠懇。答語的內容,便是本着孔子的思想觀念和博大的宏觀了。孔子是聰明的教育家。

孔子的美德就是這些:謙虛、大膽、聰明、好學、勤奮、仁德。民比君貴的思想和精神對後人影響至深至遠。

孔子的人生,為自己超前又懷古的思想努力着。

孔子的故事 篇四

顏子要到西部遊學,臨行前來詢問孔子説:“怎麼樣才能安身立命呢?”

孔子告訴顏子説:“只有四個字:恭敬忠信。”

顏子説:“敢請夫子詳細説一下。”

孔子説:“恭就是把自己的心真誠地拿出來去對待別人,這樣也就能避免被眾人排斥;敬就是要使自己避免苟且而尊重別人,這樣也就能得到人們的喜愛;忠就是從本心出發而且有分寸地去説話做事,這樣也就能使人們願意合作;信就是真誠而且講信用,這樣也就能使人覺得可以靠得住。能夠得到眾人的喜愛,人們願意跟你合作,人們覺得你能靠得住,就一定能避免禍患了。”

顏子説:“弟子銘記在心,今後就以此為座右銘來安身立命。”

孔子説:“做到這四個字,去治理一個國家都可以,何況個人的安身立命問題呢?”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 篇五

晚上,一顆顆星星一閃一閃的,真像在眨眼睛,月光灑進我的房間,我津津有味的把《孔子的故事》這本書看完,它深深地吸引着我。

這本書主要講孔子的一生,其中我比較喜歡的一篇就是《走向成熟的道路》主要內容是:孔子自從見過老子以後,他自己過去一些偏於主觀的做法是有意識地減少了一些,他遇事也能更冷靜地分析了,加上他原有的勒勉和熱情,就使他更為人們所欽敬了。於是他的弟子多起來,而且還有遠地來。他曾從容地和門徒們説“學會的東西,時常的去温習,不是很有樂趣嗎?”有一段時間孔子有心理的表現,這種心理是他在一生中浪費了很多有用的光陰和精力。直到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孔子這種心理才多少有些扭轉。

這個故事讀完我知道了,孔子越來越成熟了,我們要向孔子學習他的堅持的精神。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 篇六

《孔子故事》是現代作家李長之所作,通篇以簡潔的語言詳盡地敍述了孔子不平凡的一生以及孔子教育思想的形成。

本書以孔子的成長及政治生涯為主線,詳盡地描述了孔子在政治和教育兩大領域的成就,特別是在教育上的偉大成就。今天我就孔子的教育思想談幾點我的看法。

分析現實教育,縱觀教育歷史,認真研讀《孔子故事》不禁覺得孔子的教育思想自有之即發射出耀眼的光輝,經久不衰,即使是科技空前發展的今天,依然顯示出他不凡的魅力!

孔子教育思想中最光輝的一點:“仁”,“仁”即“愛人”,是教育的本真。仔細品味現代的教育現狀,人們都在埋怨:如今的孩子是一代比一代自私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其實原因簡單,因為我們的教育不知從哪一天起,就變成了只追求知識、技能的學習和積累,而忽略了教育最本真的東西“仁”的滲透與傳遞!過分的溺愛與過度的物慾的滿足,使得孩子們覺得他們只有被愛的權力,而不知道他們更應該有“愛人”的權力和義務,久而久之,稍有不如意就會心生埋怨甚至怨恨!會幹出悔恨終生的事。一個人,有了“仁”就有了責任感,有了動力了!所以“仁”是教育的本真,是教育的基礎。 在孔子成就自己偉大的過程中,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堅定的目標,不管目標大小,只要是正確的,孔子就會堅定自己的步伐,排除艱難險阻向着目標前進。

在現實中,由於物質條件的極大滿足,使得好多孩子都表現出精神的極度空虛,生活得特別盲目,生活沒有目標,學習似乎只是要完成家長交給的任務,所以沒有目標的學習是無效的學習。要想讓孩子們真正地快樂、自主地學習,需要有明確的目標,並把堅定的大目標,分解成不同時間的小目標,逐一去實現,最終實現快樂學習。

孔子思想,值得我們一輩子去研讀、學習。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 篇七

孔子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户曉的人物,他開創的儒學和他以仁為本的思想,包括他膝下的七十二弟子都被人們世世頌揚,讀書人都會去孔廟拜一拜,人們尊稱他為聖人。

可是孔子的聖究竟在哪?

很多人都會知之甚少,孔子的故事告訴我,孔子並不是在某一時刻就偉大起來的。孔子少年時就聰明伶俐,學習刻苦,在15歲時便“立志於學”,聲譽傳遍四方,知識積累使孔子有了很高的抱負,他運用“六藝”培養賢人,他以仁為本的教育理念傳播天下,他一心專注於教育。

孔子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開創的私人教學,在歷史上前無來者,從此平民百姓也可以讀書了,這真是一項造福後人的壯舉,於此對比,那十條肉乾真是微不足道。孔子身邊聚集了一羣好學、品德高尚的弟子。

孔子的思想有很多我們學習的地方,從《論語》中就能看出來,與弟子對話時,便能給後人留下巨大的影響。

在戰亂多如牛毛的年代,孔子的仁政或許是治本的良藥,但就像所有治療一般病的藥比治療重病的藥好吃一般。

作為現代人,我們應該多讀讀名著或國學書籍。聖人的智慧往往被我們運用,它是不會被平庸的人理解或使用的。

孔子的故事 篇八

孔子不明白為何沒一個國君採納他的主張,於是請教老子。老子對他説:你應慶幸沒遇上治世之君,否則你就有去無回了。你所推行的東西都是別人留下的陳舊遺蹟,好比別人留下的腳印。你拿腳印當腳,脱離了本原啊!孔子聽後,回家閉門三月不出。後來他跟老子説:我終於醒悟了。不能跟上社會的變化,又怎能教化他人呢!

老子聽後説:“好。孔丘得道了!”其實對於孔子的“全盤周化”思想,衞國的師金也給予了嚴厲批評,説孔子是“在陸地上行船,絕對行不通,只能徒勞無功,並且自身也難免遭受禍殃。”孔子雖然也深知做事應該順應時代變化,但他只是認為這種變化無非是對禮樂進行必要的修正,而沒有認識到應該從根本上破除這些精神枷鎖。雖然這次閉門苦思了三月,好像覺得自己已經得道,其實離道甚遠矣。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 篇九

《孔子的故事》講的是孔子一生有記錄的大事,像第一次參與政治活動呀、開始教育事業呀、和老子會面呀。我最喜歡的故事是孔子和老子的會面,講的是孔子要到洛陽去,好學的他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因為歷史悠久的京城洛陽有豐富的文化寶藏,而且在大思想家老子也在那裏。所以他想到那兒去好好學上幾天。在這個故事中,我最喜歡的是這樣一段話,孔子在洛陽住了幾天要離開了,老子依依不捨地給他送行並且根據自己的處事態度告訴他:“我聽説有錢的人給人送行的時候是送錢,有學問有道德的人給人送行的時候是送幾句話,我沒有錢,姑且冒充了一下有道德有學問的人送你幾句話吧。第一句是你所鑽研的多半是古人的東西,可是古人已經死了,連骨頭也爛了,不過剩下這麼幾句話,你不能把這些話看得太死;第二句是有道德有學問的人生的是時候呢,出門應該坐車,如果生的不是時候,只要過得去也就算了,第三句是我聽説有句老話,會做買賣的都不把東西擺在外面,有極高的道德的人都是很樸實的,你應該去掉驕傲、去掉很多的貪戀、去掉一些架子、去掉一些妄想,這對你都是有好處的。”

老子的這段話告訴了我們做人要謙虛、謹慎,學東西要〖〗靈活,能做到舉一反三。《孔子的故事》裏有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學習的方法,都值得我們去學習!所以,我很喜歡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