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國古代歷史故事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6.16K

中國古代歷史故事精品多篇

中國古代歷史故事 篇一

戰國時,齊國大將田忌,經常與齊王及宮廷貴族們押賭賽馬。

每次比賽都押下黃金百兩的賭注。儘管他在戰場上如何叱吒風雲,戰功顯赫,但是在賭場上他卻屢遭失敗。

一天傍晚,田忌家來了位風塵塵僕僕的客人,此人雖着一身布衣,但氣度不凡。他名叫孫臏(《孫臏兵法》的作者),剛從魏國逃到此地。酒席上,兩人談起關於兩軍交戰的戰略戰術。一談到打仗,田忌就神采飛揚,特別是孫臏那睿智的談吐和驚人的韜略,更使他興致勃勃。不覺酒過三巡,田忌不由自主地想起賽馬的事,臉上愁雲密佈。孫臏覺得納悶,趕忙問道:老兄,可有什麼煩惱之事?

田忌沉吟了半天,最後不好意思地吐露了一直鬱積在心頭的苦惱。孫臏聽他説完後,沉思片刻道:此事並不難,下次你不妨把賭注下大三倍,我保證你能贏!

田忌半信半疑地問:老兄有什麼妙計?

孫臏一副成竹在胸的神情:是的,到時候你自會明白,老兄你就不必多慮啦!

到了那天,田忌當眾押了1000兩黃金。齊王和那些王公貴族們以為他輸急了,有點胡來了。他們笑道:這次他會輸得更慘,看着吧!

當時的賽馬方法是:參賽者都要將各自的馬分成上、中、下三等,而後依次輪賽,上等對上等,中等對中等,下等對下等。比賽完畢,只要你的馬能兩次名列前茅,你就算贏了。

話説那天田忌雖然乾脆爽快地押上了賭,但心裏仍不免犯嘀咕:這次要是再輸,那可……

這時,孫臏走近田忌,悄聲道:老兄,別擔心了,來吧。先把你的下等馬對他們的上等馬,再用你的上等馬對他們的中等馬,你的中等馬最後才用,這樣,他們只剩下等馬了。明白了嗎?

哎呀!田忌一聽,連連拍着大腿:我怎麼從來沒想到這一着呢?連忙吩咐手下的人,如此這般地作了安排。

比賽結果,不出所料,田忌勝了兩場,頓時滿面紅光,穩穩地從齊王手中拿走了1000兩黃金。

不久,田忌禁不住把他賽馬上取勝的祕密告訴了國王。齊王趕忙叫他召來孫臏。從此,孫臏當上了齊國的軍師,在戰場上屢屢挫敗對手,聲名顯赫,成為中國曆傑出的軍事家之一。

中國古代歷史故事 篇二

戰國時期,有個人名叫蘇秦,字季子,是當時有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曾與張儀起師從鬼谷子學習兵法。學成之後,他到各國去遊説,希望各國的君主可以採納他的政治主張,但卻始終無所獲。最後,他的錢全都花光了,只能回家。

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鄰居們也都在暗地裏嘲笑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憤讀書。從此,他閉門不出,埋頭苦讀,常常讀書到深夜,有時疲倦得直打盹,想睡覺,他就用冷水衝醒自己。但是,到後來冷水也沒有什麼用了,於是他想出了另個方法,準備把錐子,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了,再堅持讀書。

幾年的苦讀之後,他掌握了豐富的知識,於是他再次去遊説,後終於成為位聲望頗高的大縱橫家。

東漢時期,也有個像蘇秦樣勤學苦讀的人,他叫孫敬,字文寶,是當時的政治家。開始由於知識淺薄得不到重用,於是,他下決心認真鑽研,經常關起門,獨自人如飢似渴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想了很多辦法來刺激自己,但是到後來都失去了效用。

他怕影響自己讀書,就想出了個特別的辦法。他找來根繩子,頭牢牢地綁在房樑上,頭則綁住自己的頭髮。當他讀書疲勞打盹時,頭低,繩子就會牽住頭髮,這樣就會把頭皮扯痛了,自己馬上清醒,再繼續讀書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孫敬後來終於成為個大學問家。

中國古代民間故事 篇三

子貢索馬

傳説孔子有三千弟子,其中又有七十二賢人,子貢就是這七十二賢人中比較有名的一個。

子貢非常聰明,頭腦靈活,善於論辯。子貢靠着他的巧言善辯曾多次解救孔子及其他弟子於危難。據説有一次,子貢和子路一塊出去,恰好經過鄭國的神社。神社前面有一棵千年古樹,枝葉茂密,鬱鬱葱葱,像一把大傘一樣。樹上住着一種神鳥,神通廣大,變化無方,屬於魑魅魍魎之類。子路見那鳥生得奇怪,很是稀奇,想也不想便爬上樹去,想捉只鳥來玩。誰知道鳥沒捉到,自己反而被神鳥用法術給吊在樹上了,不上不下,又難堪又尷尬。子貢見了,開始是驚訝,後來看見子路那副模樣又覺得好笑,知道是被神鳥給施了法術,連忙向神鳥求情。幸虧他才思敏捷,伶牙俐齒,終於把神鳥説得心服口服,讓神鳥覺得好像真的是它自己吊起子路不對。於是,它馬上放了子路。

類似的例子還 很多,都説明子貢的辯才無礙,思維敏捷,頭腦靈活。但是他的辯才也有完全不管用的時候,子貢索馬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

據説孔子周遊列國時,有一次中途睏乏,於是停在大路邊歇息。誰知道駕車的轅馬忽然掙脱了韁繩,噠噠噠跑去啃人家種的莊稼。結果那馬被正在田裏幹活的農夫給抓住了,扣留起來,硬要孔子他們給個説法。

子貢自覺辯才無礙,那麼多達官貴人甚至神鳥怪獸都為他的辯才所折服,僅憑着他那三寸不爛之舌,就曾經“存魯、亂齊、破吳、強晉、霸越”,説服這麼幾個小小的農夫,那還 不是輕而易舉的小事,於是信心十足地走過去,對着那幾個農夫滔滔不絕地説了一大通,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引經據史,旁徵博引,真個是舌綻蓮花,説得天花亂墜。可是那幾個農夫只是拿眼乾瞪着他,看他在那裏之乎者也,子曰書雲,一句話也聽不懂。最後實在不耐煩了,一個個揮着拳頭,舞着棍棒,做出要動武的樣子,子貢這才悻悻地跑回去,臉上很不自在。

連子貢這麼善於論辯的人都要不回那匹馬,這下大家可都犯愁了。正在大家無計可施的時候,一個看上去笨頭笨腦、剛來不多久、正替孔子趕車的馬車伕卻自告奮勇要去討回那匹馬。孔子一看,其他弟子都不敢去,只好讓他去碰碰運氣。那馬車伕走到那些農夫跟前,説:“道理很簡單,如果你們不在東海耕田種地,我們不在西海耕田種地,那麼我們的馬又怎麼會吃你們的莊稼呢?”

農夫們一聽,開始還 抓耳撓腮,不太明白,忽然一下子恍然大悟,不住點頭説:“這才對嘛,你這話説得有理。先前那個人説了一大通,也不知道都説了些什麼!”然後,農夫們高高興興地把馬還 給了馬車伕。

子貢為什麼沒能説服那些農夫?

中國古代歷史故事 篇四

相傳姜子牙姜太公本是商朝末年人,其始祖四嶽伯夷幫助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於呂地,因此得呂氏。周文王傾商武王的首席謀主,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勛,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曆影響久遠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古時候的東方大國殷商王朝走向衰亡的時期,殷商王暴虐無度,朝政腐敗,社會黑暗,經濟崩潰,民不聊生,怨聲載道。而西部的周國由於西伯姬昌,也就是後來的周文王,倡行仁政,發展經濟,實行勤儉立國和裕民政策,因此社會清明,人心安定,國勢日強,天下民眾傾心於周,四邊諸侯望風依附。

壯心不已的姜尚,獲悉姬昌為了治國安邦,正在廣求天下賢能之士,便毅然離開商朝,來到渭水之濱的西周領地,棲身於蟠溪,終日以垂釣為事,以靜觀世態的變化,待機出山。終於,姜尚在垂釣時遇到來此地遊獵的西伯姬昌,二人不期而遇,談得十分投機。也由此,姜子牙向西伯姬昌提出了治國興邦的良策。西伯姬昌親自把姜子牙扶上車上,一起回宮,拜為太師,稱“太公望”。

也就這樣,姜子牙在輔佐周文王期間,為強周滅商制定了一系列正確的內外政策。對內,實行農人助耕公田納九分之一的租税,八家各分私田百畝,大小官吏都有分地,子孫承襲,作為俸祿等經濟政策,促進了生產的發展。對外,表面上堅持恭順事殷,以麻痺紂王,暗中實行爭取鄰國,逐步拉攏,瓦解殷商王朝的盟邦,削弱和鼓勵殷商王朝的策略。

在古代的奴隸社會,能把農民放在第一位考慮,姜子牙真的是一個十分注重民生的為民做主的好人。為何他沒有和統治者一樣殘暴無道呢?因此他本是出身貧寒農村,深知老百姓的苦難。

姜太公姜子牙,還有一個名字,就是呂尚,為炎帝之後本為姜姓,因其先祖伯夷為四嶽,輔佐大禹治水功勞很大,被封為呂侯,賜姓為姜,封於呂地,也就是現在的河南省南陽市卧龍區王村鄉董營村,姜子牙就出聲在董營村,並建立諸侯國呂國。為呂氏始祖,所以也有名字呂尚。

相傳姜尚的先世本是貴族,可惜到了姜子牙便家道中落,逐漸地淪為貧民。為維持生計,姜尚年輕時曾在商都朝歌宰牛賣肉,又到孟津做過賣酒生意。他當過小販,賣扇子時遇到了連綿陰雨,賣麪粉時遇到了大風,命運施給他的是連番的失敗。因而農村至今還有“姜子牙賣麪粉,出門就遇到風”的説法,來形容命運不好。

只是,姜子牙雖然命運不好,但他胸懷大志,勤奮學習,始終不倦地研究、探討治國興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夠大展宏圖,為國效力。因此,姜子牙發奮啃兵書,在那個垂釣的地方一跪就是十年,直到暮年,才遇到了西伯姬昌,有是施展才華的時機。

事實正是如此,一個人到了生不如死的地步,才肯吃常人難吃之苦,受常人難受之罪,在對身體的自殘中,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後退的可怕。如果姜子牙不是由於家道中落,出身在貧寒的農村,如果沒有飽受飢寒之苦,如果沒有想過要改變這種可悲的處境,姜子牙絕對沒有如此大的毅力的?這對於那些膏粱子弟,整天只知道保暖思淫慾的貴族子弟,是想都不會想到的。

改變處境,這個目標不能説高,但對於在貧寒和苦難中度日維艱的農民來説,身上壓了一層又一層的大山,要掀開它們卻是個必須用畢生做代價才可能做到的事。姜子牙正是這樣,在飢寒交迫的苦寒生活中,用畢生的精力練就了韜略和軍事,那可是生活的逼迫才十年磨一劍的。

苦難,對於弱者可能是滅頂之災,而對於強者卻往往是通向成功的大道,自古至今有那麼多的英雄人才多出自貧苦的農村,他們的成功固然有很多原因,但都擁有一個共同的命運,那就是貧寒苦難的農村生活。姜子牙就是這樣,在家道中落之後,在貧寒和苦難中練就了毅力和意志,成為一個愛護農民的好人,在他接受分封到了齊國的第一任國君以後,他的政策就是大開自由市場,在短短一年時間裏使老百姓豐衣足食。

中國古代民間故事 篇五

武丁和傅説

湯王以後經過二十多代,王位傳到了武丁手上。這時候的商朝國力大不如前,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武丁跟他的先祖湯王一樣,是個非常賢明的王,從小就留心國家大事。等到武丁繼承王位登基以後,更是兢兢業業,日理萬機。但是武丁雖然能幹,身邊卻沒有得力的大臣輔佐他。因此他常常夜 不能寐,心裏很煩悶。在他的父親小乙去世以後,武丁守孝三年,鬱鬱寡歡,連話也懶得説。所以整整三年,武丁沒有説過一句話。

有一天晚上,武丁忽然做了一個夢,夢裏遇到一個人,看樣子很像囚徒,身穿一件粗麻布衣服,胳膊上套着一條很粗的繩索,他的背有點馱,正彎腰低頭吃力地幹活。武丁恍恍忽忽覺得心裏一動,於是走上前去跟他説話,那個駝背的人抬起頭來,武丁覺得這個人的眼睛裏充滿了聰明智慧。再看他的面容,明明不認識,但是武丁卻覺得在哪裏見過他似的,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朦朧中,武丁似乎聽見那個罪人向他談了許多有關天下國家的大事,武丁聽他侃侃而談,頭頭是道,很合他的心意。正想詢問他的名字,卻被早朝的鐘聲吵醒了。

武丁上朝以後,把夢裏遇見的那個人畫在木板上,讓羣臣複製了許多份,又用書面形式告訴大家,神託夢給他,告訴他這就是他日思夜 想所要尋找的賢臣,並命令文武百官四處尋訪。過了很久,其中一個大臣尋訪到北海的傅巖,找到一個名叫説(yuè)的囚犯,面容和打扮跟武丁描述的一模一樣,正拿着一把杵在修築被水沖壞的道路。那個大臣高興得不得了,認定他就是武丁所要尋找的人,於是連夜 用大車把那個囚犯帶回去,並趕忙向武丁報告。

武丁立刻召見那個大臣和他帶回來的人,一看,果然就是他夢見的那個人。他一高興,竟然説出話來了,這是他自從父親去世後第一次用嘴巴説話。那個囚犯見了武丁,一點也不害怕,態度從容,鎮定自若,談起國家大事來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顯示出很高深的學問和過人的才識。武丁聽了很高興,當時便對他説:“有了你的輔佐,復興國家的願望一定可以實現。你就是上天賜給我的大賢啊!”於是立刻任命他做了宰相。因為他是從傅巖來的,人們就稱他為傅説。他住過的那個破洞,後人稱為“聖人窟”。

傅説做了宰相之後,盡心盡力輔佐武丁,他提出了很多非常高明的建議,採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武丁對他幾乎言聽計從,因而他的那些正確的決定總是被武丁大加讚賞並且全部採納。很快,商朝的國勢就開始強大起來,武丁復興國家的願望終於實現了。

傅説死後,他的靈魂化做一顆星,升上了天空。在箕星和尾星之間有一顆閃閃發亮的小星,就是傅説的靈魂變的,人們稱它為“傅説星”。

親愛的寶寶,讓我們來讀一首童謠吧:

京京和清清,門前數星星。一二三四五……數也數不清,跺腳埋怨小星星,不該胡亂眨眼睛。

中國古代民間故事 篇六

萇弘化碧

周靈王的時候,周朝的國勢已經衰微到無法挽回的地步。當時四方諸侯國日益強大,根本不把周王室放在眼裏,甚至逐漸有了取而代之的趨勢。按照歷代常規,四方諸侯每年都要去朝覲天子一次,可是周靈王登基以後,四方諸侯不但不聽從周王朝的號令,而且連每年一次覲見天子的例行典禮都不參加了。周靈王日夜 思量,希望能稍稍挽回國勢,讓四方諸侯都來朝覲他,至少讓自己還 有那麼一點國君的面子。

後來,周靈王聽説蜀地一個名叫萇弘的人,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聰明能幹。於是周靈王請他來幫自己想辦法。萇弘提議,用法術讓那些跋扈的諸侯生病,他們就不敢不來了。可是周靈王不信他有這個本事,於是萇弘施 展 法術,從天上請下來兩位神人,這兩位神人本領高強,神通廣大,一會讓天變寒,一會讓天變暖。周靈王看了非常高興,這才相信萇弘是真的有不同凡響的本領,於是就請萇弘施 展 法術,迫使諸侯來朝。

可是萇弘的法術不知道為什麼失靈了,因此周靈王非但沒能迫使那些諸侯來朝,而且他找人施法這件事還 被傳了出去。身為諸侯霸主的晉平公非常生氣,暗中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是萇弘在搗鬼,於是便派大夫叔向去朝覲周靈王,想辦法除掉萇弘。

叔向帶着五輛車,特地給周靈王準備了一些禮物,出使到了周國。周靈王一看,雖然晉平公沒來,但是總算有人來覲見了,心裏很高興,於是設下酒席款待叔向。叔向在周國住了大半個月,每天跟着周靈王到處參觀,四面八方遊玩了一通。閒暇的時候,叔向便獨自跑去拜訪萇弘,兩個人談得很投機,並且日漸親密。周靈王並沒有因為萇弘的法術一時失靈而對他失去信任,看見叔向跟他那麼親密,心裏也很高興。

叔向終於要離開周國回晉國了,周靈王特地在他臨走之前給他設宴送行。叔向在酒席上開懷暢飲,喝得醉醺醺的,之後便走了。酒席一散,侍衞便開始收拾殘羹剩酒,哪知道在叔向的座位上發現一個遺落的小帛卷,打開一看,卻是萇弘寫給晉平公的一封信,信中寫道:“時機已到,急速發兵,裏應外合,滅周稱王。”侍衞大吃一驚,趕緊報告給了周靈王,周靈王接過信一看,果然是萇弘的筆跡,卻不知是叔向暗中模仿的。周靈王馬上急召叔向對質,哪知道叔向連夜 走了,靈王心裏就開始犯疑。再想想萇弘那次法術無緣無故地失靈,以及叔向與萇弘的過從甚密,周靈王終於確信萇弘是奸細,於是立刻把萇弘痛打一頓,放逐到了蜀國,永世不準回朝。

萇弘被貶之後,自以為忠心耿耿,可昭日月,誰知道周靈王中計,自己含冤莫白,激憤之下便自殺了。蜀人歎他死得忠烈,於是把他的血用匣子裝起來。三年以後打開一看,匣子裏的血都變成了晶瑩的碧玉。

後人便用“萇弘化碧”或“碧血丹心”來讚美那些忠臣義士。

那封信是萇弘給晉平公寫的嗎?被冤枉的萇弘最後怎麼樣了?

中國古代民間故事 篇七

孔子師徒大戰鰱魚精

孔子周遊列國,希望能找到一個賢明的君主採納他的主張,施行仁政。但是東奔西跑好多年,孔子始終得不到重用。於是便在陳國和蔡國之間暫時住下來。恰好楚國派人來,聘請他到楚國去任職,孔子很高興,準備動身去楚國。誰知道第二天,孔子和他的弟子都被陳國和蔡國的軍隊圍困起來了。

原來,陳國和蔡國聽説楚國聘請孔子,楚國是大國,孔子又是賢人,他們怕萬一孔子被楚國任用,將來他們這些鄰近楚國的小國可要遭殃了。於是兩國便派兵把他們圍了起來,既不殺害,也不關押,就只想活活餓死他們。

孔子和弟子們就這樣一直被困了七天。頭兩天,他們所剩的糧食就被吃光了,後面那幾天每天只能吃兩頓野菜湯,連粒米都很難見到。大家都餓得頭暈眼花,臉有菜色,精神很不振。這天晚上,大家吃過晚飯——每人喝了半碗藜藿湯,都渾身乏力地躺在席子上休息。孔子坐在自己的屋子裏彈琴。

正在這時,忽然從大門外闖進來一個陌生人,身高九尺,頭頂戴着一頂草帽,身穿一見皂羅袍,一進門就嘰裏咕嚕大喊大叫,屋子裏的人都嚇了一跳。子貢第一個爬起來,披上衣服跳出去,大喝一聲:“來者何人?”那怪人卻不説話,一對渾濁的眼睛發着綠光,死死盯着子貢。子貢渾身的汗毛都倒豎起來,冷不防那怪人忽地伸出一雙毛茸茸像樹樁一樣粗壯的手,抓住子貢的手臂,呼啦一下拖過來往左一甩,順勢夾在自己腋窩下,轉身就跑。子貢嚇得大聲呼救。子路提了寶劍跳出來,跟怪人打起來,哪知道怪人始終把子貢擋在身前。子路生怕傷了子貢,只好扔了寶劍,徒手來搶子貢,拽來拽去,總算憑着自己力氣大,把子貢給搶了過來。子路把子貢放在席子上,馬上又跳出去,赤手空拳跟那個怪人鬥起來。

鬥來鬥去,始終不分勝負。子路雖然力大,但是那個怪人身形卻非常靈活,渾身滑溜異常,子路怎麼都抓不住他。這時孔子和其他的弟子早已經出來,站在一邊觀戰。孔子見那怪人的腋窩總是一張一合,心裏奇怪。又仔細觀察琢磨了好一會,終於看出一點端倪,於是對子路喊道:“把手伸進腋窩,抓住他,別讓他跑了!”

果然,子路趁他稍一疏忽,“呼”的一下把手伸進那個怪人的腋窩,抓住他的肋骨,狠命往地上一甩,再用腳死死踩在那怪人脖子上。沒想到過了一會,那怪人不動了,再仔細一看,原來並不是人,卻是一條大鰱魚,足足有九尺長。子路抓住的,原來是他的腮幫子,兩邊那兩條鰭,可能就是他的胳膊。孔子走下去仔細看了好久,終於長歎一聲説:“這大鰱魚只怕是成了精了。可能因為我們正在倒黴,他才跑來趁火打劫。不過咱們這幾天也餓壞了,這妖怪正好做我們的糧食,我們把它煮了吃了,沒什麼可怕的!”

孔子他們吃了鰱魚之後,不但沒出問題,還 渾身是勁,精神煥發。陳國和蔡國的軍隊看他們被圍困了七天,不但沒死,還 越活越精神,終於無計可施,只好撤了圍讓他們離去。

親愛的小寶寶,我們來讀一首繞口令吧:

扁擔長,板凳寬;板凳沒有扁擔長,扁擔沒有板凳寬。扁擔要扁擔綁在板凳上,板凳不讓扁擔綁在板凳上。扁擔偏要扁擔綁在板凳上!扁擔急了,扁擔抄起扁擔打了板凳一扁擔;板凳急了,板凳抄起板凳打了扁擔一板凳,到底是扁擔寬板凳長還 是扁擔長板凳寬?

中國古代民間故事 篇八

古時候有個富陽人名叫董昭之,有一次乘船過錢塘江。船到江心的時候,忽然發現江中漂着一截三尺長的蘆葦。蘆葦上有一隻螞蟻急匆匆地爬來爬去,不住地從一頭爬到另一頭,眼看就要掉進江水裏淹死啦。

董昭之是個好心腸的人,他讓船駛近蘆葦,想把蘆葦連同螞蟻拾上船來,同船的人反對道:“這是蜇人的毒蟲,你敢拿上船,我們就踩死它!”董昭之沒辦法,就用繩子一頭縛住蘆葦,一頭拴在船舷上,拖着螞蟻靠了岸。螞蟻死裏逃生,爬到陸地上飛快地跑掉了。

這天晚上,董昭之做了個夢,夢見上百個穿着黑衣服的人來找他。為首的一個黑衣人向他行禮道謝,對他説:“我是螞蟻的王,今天不慎掉進江裏,幸虧您救了我的命。今後您要是有什麼需要的地方,一定告訴我,我會盡量幫助您。”

董昭之醒後,覺得這個夢很荒誕,就沒有理會。

數年後,董昭之因為四處維權得罪了官府,被抓進大牢,申訴無門,無法脱身。萬般無奈之下,他想起了那個荒誕的夢,覺得不如試試看,也許是個辦法。他從牢裏找到幾隻螞蟻,對它們説:“我是富陽董昭之,我被關在牢裏啦,快去告訴你們的王,讓它想辦法救救我吧!”

螞蟻們愣了一會兒,匆匆忙忙爬走了。

可是,接下去一連三天都沒有動靜,董昭之有點絕望了,甚至感到自己太無聊,竟然傻乎乎地去跟螞蟻説話。

三天後的深夜,下着大雨,電閃雷鳴。睡夢中的董昭之又夢到那個黑衣螞蟻王,蟻王大聲叫喊着:“快起來!快起來!”董昭之猛地驚醒,四下打量了一番。忽然,牢房一角的牆壁“嘩啦”一聲塌陷出一個窟窿,成千上萬只螞蟻密密麻麻地從窟窿裏爬走了。董昭之知道這是蟻王帶領螞蟻們蛀出來的逃生通道。他滿懷感激地向螞蟻們拜了一拜,趁着雷雨之夜越獄逃跑了。

後來董昭之一直告誡他的後代子孫,積德行善要從點滴做起,莫以善小而不為。

中國古代民間故事 篇九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條名叫蒲葦河的大河裏,住着一條修 煉了三千多年的鰱魚精。他每日刻苦修 煉,希望自己能早日修成正果,從魚精變成魚仙。

一天,鰱魚精正在水下靜靜地修 煉。忽然,河岸上傳來嘈雜的聲音,還夾雜着悽慘的哭喊。於是,鰱魚精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個慈眉善目的白鬍子老公公,來到了河岸上,打算一探究竟。

他看到,河兩岸跪滿了虔誠祭拜的人。鰱魚精感到非常奇怪,就問身邊一個老翁:“老哥哥,你們這是在做什麼呀?”“難道你不知道嗎?“老翁回答説:“唉!因為戰亂,我們這裏年輕力壯的男子都被抓去從軍了,家裏的田地只能靠我們這些老弱病殘之人來耕種。可是,我們辛辛苦苦種了一年的糧食,還沒收割就遇上了蝗災。大家只好挖野菜、啃樹皮度日,已經有不少老人和孩子餓死了。眼看冬天就要來了,只有這蒲葦河裏的魚、蝦可以勉強充飢。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明明河裏遊動的魚、蝦很多,但卻一點都打撈不上來。今天大夥一起來祭拜河神,就是請他多賜些魚蝦給我們,讓大家能活過這個冬天。”

聽了老翁的話,鰱魚精默默地離開了。因為他知道,這蒲葦河裏,根本沒有什麼河神,只有他這個鰱魚精在盡力保護自己的子孫不被人們捉去。回到水裏後,老翁的話卻一遍遍在他耳邊迴響。終於有一天,他決定犧牲自己保護了多時的魚、蝦來拯救一方百姓。一陣旋風過後,在鰱魚精的法力之下,蒲葦河裏成千上萬的魚、蝦都被衝到了岸上。靠着這些“從天而降“的救命糧,村民們度過了這個冬天,沒有一個人被餓死。

可是,河裏的魚、蝦們卻恨死了鰱魚精。它們在玉皇大帝那裏狀告,説鰱魚精害死了它們無數的親人。這一下,玉皇大帝為難了。因為,鰱魚精拯救一方百姓本沒有錯,魚、蝦為死去的親人討公道也沒有錯。最後,玉皇大帝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將鰱魚精拔去銀鱗三片,罰他在水牢中受苦一千年,永世不得成仙。

鰱魚精再也不可能修 煉成仙了,但他拯救一方百姓的事也因此得以昭告天下。

為了永遠記住鰱魚精的救命之恩,蒲葦河的百姓們在岸邊為他修建了一座廟宇,名曰“魚仙廟”,尊稱鰱魚精為“鰱魚仙翁"。從此,魚仙廟內香火不斷,鰱魚仙翁的美名也永遠永遠地留在了百姓心中。

中國古代民間故事 篇十

從前,有兄弟二人,老大蠻橫霸道,老二性情温和。父母去世後,兄弟倆分家產,老大把良田好房都分到自個兒名下,老二隻分得一間耳房,一畝薄田。

一天,老二在家中聽得一陣麻雀叫聲,出門一看,原來是一幼雀從屋檐上的窩子裏掉了下來,摔斷了腿。他看着怪可憐,就撿起來,找了一截布條子,小心地纏在它的腿上,然後又把它放回窩裏。這隻小雀的腿很快好了,出窩後和其他麻雀一樣飛得自在。

到了春天,該播種的時候,那隻麻雀含着一顆西瓜籽飛到老二家的窗台上,把西瓜籽放下,又飛走了。老二覺着好玩,就把這顆籽種下了,不久發了芽,長出一棵特別壯的苗苗,在老二的精心護理下,結出一顆枕頭大的西瓜,八月十五中秋節摘下抱回家,用刀一切,竟切出一個金娃娃。他心裏那個高興勁就沒法説了。從此老二過上了富足的日子。

再説老大,看着窮兄弟猛地變富覺着奇怪,就去問老二怎麼發的財。老二不會説假話,實打實地説給他聽。老大聽着,心裏打起了歪主意。他返回家去就搭着梯子在房檐上尋麻雀窩,掏出一隻未出窩的小雀,就把它的腿給折斷了,疼得小雀“嘰嘰”直叫。完後他也照着老二的做法,給小麻雀的腿接上,用布條裹住,還給上了藥呢。然後他把麻雀放回窩裏。麻雀出了窩,能飛了,也給他含來一顆西瓜籽。春天一來,老大高興地把它給種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這一棵苗上,盼望着能結出個金娃娃。西瓜結上了,個子倒也挺大,到了八月十五,他摘下來抱回家,用刀慢慢切開,一看,裏面不是金娃娃,竟是個賊白賊白的骨頭娃娃,一臉的苦相。老大當時那個氣勁也沒法提了,嘴裏喃喃對着那個骨頭人人説:“是金不是金,倒沒啥,可你是苦啥哩!”

自打那時起,老大背了運,光景一天不如一天,老二的生活卻是越過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