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師感人的事蹟(精品多篇)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1.45W

教師感人的事蹟(精品多篇)

教師感人先進事蹟3000字 篇一

盛忠軒老師,男,1953年5月生,1972年參加教育工作,在教壇上已經默默耕耘了三十六年。自他擔任校長以來,他所負責的學校有近二十次被評為先進單位,他自己也十二次被評為先進個人,兩次被評為縣、鄉優秀共產黨員,四次被評為優秀班主任,兩次被評為師德標兵。三十六年來,他求實創新,憑着自己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嚴謹的治學態度,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譜寫了一曲山區教育的頌歌,在當地享有極高的聲譽。

為了山裏孩子,他在山區安營紮寨

一九七二年春,盛忠軒老師高中畢業,在鄉教育辦領導的動員下,他參加了教師培訓班的培訓,併成為了一位民辦教師。第二年,因工作需要,他與另一位老師上張家山任教。從此,他便與山裏的教育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

當時,他的家在俗有“銀渡水”之稱的渡水坪裏,來到張家山教學點後,他才知山裏的孩子讀書的艱難。娃兒們天晴落雨一雙赤腳,背上揹着一個土布書包,破爛不堪的民房便是他們的教室,課桌是用土磚、樓板搭成的,黑板油漆剝落,無法寫字。開學那天,有學生娃兒問他:“你就是新來的老師?怎麼不是老人?”原來,這裏條件艱苦,留不住人。以前來這裏的老師全是老人,他們這期來,下期走,不知換了多少位。看着新來的兩位年輕老師,家長們直搖頭,斷言他們教不到一期就會走人。那時,他們吃住在學校,什麼都得從家裏背上山,有時還要接濟一些家裏揭不開鍋的學生,一年書教出頭,村裏的民辦工資有時也兑現不了,盡的是白水義務。另一位老師受不了這份苦,沒教到一期真的就走了。但他卻被山裏娃兒的求知慾望和山裏人的憨厚與純樸所感動着,堅定的留了下來。他對教育的熱愛,對山裏娃兒的真情,打動了該村一位姑娘的芳心,她向他射出了丘比特神箭,要招他做上門女婿。當時,親人們意見不一,因為山上條件艱苦,反對之聲甚眾。盛老師反覆思量,最終他決定為了山區的教育事業,為了山區的娃兒們,為了心儀他的姑娘,他留了下來,與心愛的姑娘成家,在大山裏安營紮寨,把自己的終身獻給山裏的教育事業。

謀劃學校發展,他在山區兩建校舍

山區教育要發展,辦學條件是關鍵。張家山學校原來的教室全是民房,光線極差,學生沒有活動場地,課桌凳像搖籃似的,學生無法正常學習。為了讓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他找村支兩委商量,決定發動羣眾集資辦學,改善辦學條件,新建校舍。1978年暑假,他拋開家裏的大小事情,吃住在建校的工地上。經過辛勤努力,建成了一棟新的校舍。為了讓學生有活動場地,他苦口婆心地讓家長投工,帶領家長苦幹,硬是在一片荒破上,挑挖出一條長60米的直跑道和一個近200平方米的運動場,豎起了籃球架,建起了乒乓球枱,架起了雲梯、單槓。這在當時的山裏國小是一枝獨秀。由此,上級領導破天荒地決定在該校召開一次學區國小生運動會,一時間張家山國小吸引了全村人的目光。

1989年,為了實現普九達標,縣教委發出了創建合格學校的號召。當時的達標口號是:“油漆門窗白粉牆,水泥地面玻璃窗,單人課桌球旗台,儀器圖書櫃裏放,教室住房有頂棚,衞生廁所蹲位廣。”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做為校長的他又帶頭集資,捐獻材料,出工出力。他常常是白天上課,晚上走村串户,動員村民、家長投工獻料。由於日夜連軸轉,他病倒了,領導和家裏人都勸他請假治療,可他卻只在赤腳醫生那裏買了幾瓶藥,邊吃邊上班。為了村小的達標驗收,他真的成了“拼命三郎”啊!“普九”驗收合格了,而他治病的最佳時機已經錯過,此後為治好自己的病,他付出了沉重的經濟代價。但他毫不後悔,他説:“只要創建合格,辦學條件改善,這點代價——值。”

由於工作的需要,2002年,他調入大山裏的另一所國小——冷風埡國小。這所國小是當時鄉里唯一的一所村小,環境很差,操場上到處是亂石巖樁,學生連排個隊的平整地方都沒有,吃水要到離校幾裏的山外去挑,校舍年久失修,外面大落,屋裏小落。為了改善這裏的辦學環境,盛老師在狠抓教學工作的同時,又投入到了改造學校環境的奔忙之中。他三番五次找縣、鎮、村各級領導“死磨硬纏”,籌措校改資金和物資。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縣教育局解決了一萬五千元資金,鎮政府送來了十幾噸水泥,村民們也捐送了一些材料。通過精打細算,他利用這有限的資金和物資,硬化了一千五百平方米的操坪,建了一個能蓄水四十立方米的水池,並從離校五里遠的山外用膠管接來了甜甜的山泉。同時,他還籌措資金為學校修建了能養四頭豬的豬欄,架設了遠程教育設施,檢修了校舍,建起了花池,添置了炊具,使校園面目煥然一新。

堅守三尺講台,他在山區默默奉獻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讓每個學生都享受到黨的雨露陽光,盛老師耗費了巨大的心血,付出了自己所能付出的一切。他的努力終獲回報,隨着辦學條件的改善,村裏的學生上學空前踴躍,入學率期期都是百分之百,以前是山裏的孩子往外跳,現在是山外學生往內轉。

改善辦學條件後,盛老師又把精力放在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上,讓每個學生都上好學成了他的新目標。學生覃業金小時候患過腦膜炎,留下後遺症,受智力因素的影響,學習成績差,家長也對他失去了信心。面對這種情況,盛老師天天利用課間給其補課,晚上帶到自己家裏進行個別輔導。從此,覃業金同學一步一個腳印地奔向知識的大海,現在都快大學畢業了。他的家長逢人就説:“如果不是遇到盛老師,我還真沒把這個娃兒做指望,還準備生二胎呢。”

學生覃左治、覃興洲是兩個殘疾兒童,十歲了才上國小一年級,智力低下,成績差,常做出格的事。面對這兩個學生,盛老師根據他們的身心特點,真誠地和他們交朋友,他倆家裏經濟困難,沒有學習用品,盛老師給買;沒有錢交學費,盛老師給交;就連穿的衣服、鞋子、襪子也給他們送。老師的關愛,讓他倆深感温暖,慢慢的他倆變了,學習進步了,出格的事做得也少了,能和正常兒童一樣學習、生活了。長大後,他們外出打工,每年回家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學校看望盛老師,數十年的正月七年級,盛老師家都是他們全家拜年的第一站。

學生唐小豔家境貧寒,在上學的那段日子裏,家裏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哪有錢交學費上學讀書呢。父母要姐妹倆輟學,可她倆哭着鬧着要讀書。當時,盛老師的工資也不高,自己的三個孩子也正在讀書,家庭負擔重,但他還是商量家人,省吃儉用,承擔了唐小豔姐妹倆的全部學費,直到她倆讀完國小。據不完全統計,盛老師像這樣為學生代繳學雜費、購買學習用品所花費用已經接近萬元,共幫助五十二個特困生完成了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業。

現在,隨着打工浪潮一浪高過一浪,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成長成了學校教育工作的難題。山區學生年紀小,見識少,路途遠,大多數是老人帶養,依賴性強,學生的安全、學習、生活、身心的健康等給老師提出新難題。對此,盛老師採取各種措施保障學生健康成長,解除家長的後顧之憂。為了保障學生安全,他成立路途隊,挑選年紀稍大、責任心稍強、有點組織能力的學生擔任組長,帶領同學一同上學、回家。而他自己則兼任了“總巡察使”,上學時段和放學時段在各條路上來回巡視,確保學生安全。為了提高學生成績,他根據複式班的特點,確定學生的幫扶對子,互相幫助,互相督促,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為了保障學生生活,他按照飲食衞生標準建小廚房,請專人燒開水,做午飯,保證學生不吃生冷食品,確保學生身體健康。為了方便學生和家長聯繫,他自掏腰包,在學校裝一部固定電話,開通一條“暖心線”,每週星期五,讓在外打工的家長與自己的子女通一次電話,讓學生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温暖。

大山,拒絕膚淺,接納深沉,拒絕憎惡,接納關愛。大山,執着,壯闊,高遠,深邃。我們的盛忠軒老師,不也是一座巍峨的大山嗎?

教師感人先進事蹟3400字 篇二

27年的教育生涯中,她以實幹彰顯着教育本色,用大愛傳承着教育特質。在中職教育中,她不放棄每一顆蒙塵的星星;在援藏支教中,她將滿腔的熱血和青春撒播在雅礱大地。她讓每一顆星辰閃閃發光,每一位學生熠熠生輝!她是湖北省武漢市旅遊學校藝術教師馬丹。她的實幹,換來了2019年全國模範教師、2020年全國先進工作者、“湖北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西藏自治區“最美援藏教師”、入選“中國好人榜”……但這些榮譽,遠不及她點亮的那片星空耀眼奪目。

讓更多的星星閃耀天空

從華中師範大學畢業時,馬丹手捧着“全國大學生運動會藝術體操一等獎”的獎狀,以這些用努力換來的成績,她可以順利進入專業藝術團體,成為舞台上閃亮的星星。可是她知道,只有一顆星星的天空不會美麗,滿天繁星才會讓天空更加燦爛,所以她拒絕了湖北省歌舞劇團伸出的橄欖枝,毅然走進了武漢市旅遊學校的大門,成為了一名中職學校教師,立志讓更多的星星閃耀天空。

武漢市旅遊學校是一所國家級重點學校,學校以“人人講究禮儀”作為人才培養目標,處處提倡禮儀文化。作為形體課兼禮儀課的教師,馬丹將這一點貫穿到教學中,以“尚禮、塑形”作為教學目標,以“弘禮、塑人”作為教育目標,二十多年來,她通過美化學生的形體來美化學生的心靈,擦亮了無數曾經暗淡的星星。

2011年昕薇模特大賽華中地區冠軍譚思敏就是這些星星中的一顆。譚思敏進入旅遊學校之前,是一個很多人都不能接收的“非主流”。馬丹剛剛接觸到她時,覺得這是一顆蒙上了灰塵的小星星,但她相信只要假以時日、細心擦拭,孩子一定會光彩奪目。她帶着譚思敏加入了學校的藝術團,幫她訓練形體,教她禮儀知識,帶她參加各類活動,慢慢讓她重新認識了自己,樹立了自信心。漸漸地,譚思敏有了很大的改變,整個人都變得積極向上,學習上也主動了,直至奪得2011年昕薇模特大賽華中地區冠軍。

在馬丹的教育理念中,每朵花都有享受春天的權利,每個蓓蕾都會張開笑顏,作為老師,絕對不能拋棄他們,而應該扶着這些青青幼苗,茁壯成長。

對於中職學校的學生而言,擁有一項專業技能很重要,但是讓他們擁有一顆積極善良的心更重要。為此,馬丹努力尋找各種方式,進行思政教育,引導孩子們關愛他人、關愛社會。2006年,她所帶的學生即將參加實習,看着這些衣食無憂、大手大腳的孩子們,她不禁有些擔心,這些“嬌寶寶”能體會社會生存的不易,能堅持完成一年的實習嗎?當時,恰好有一件轟動社會的新聞,一個名叫“衡川”的孩子嚴重燒傷,在武漢治療。於是,馬丹決定讓全班同學為嚴重燒傷的“小衡川”義賣報紙捐款。

當時有一些學生不理解:捐款就捐款,為什麼非要我們去賣報紙呢?馬丹對他們説:“一個不懂關心別人,不懂得回報社會的人,是沒有任何魅力可言的。我要讓你們拿自己流汗掙來的錢捐款,讓你們懂得什麼是關心別人,什麼是真正意義的獻愛心。”

那一次,孩子們都很爭氣地參加了義賣活動,當他們捧着自己勞動掙來的錢來到醫院,為全身都裹滿了繃帶的“小衡川”交住院費時,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淚。從醫院出來後,孩子們圍着馬丹説:“老師,我們懂了,我們是幸福的,但是我們的幸福並不是自己的雙手掙來的,今後,我們一定會自食其力。”“老師,用我們自己掙來的錢幫助別人,我感到特別開心。”

孩子們的話讓馬丹感到非常欣慰,因為這些學生體會到了什麼是真情,什麼是真愛,什麼是責任,什麼是擔當。這些星星已然開始放射出絲絲光彩。

選擇援藏就選擇了奉獻和擔當

2016年8月,作為黨員教師的馬丹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成為首批國家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教師中的一員。

馬丹是一名藝術老師,心中充滿着對美的嚮往。那時的西藏對她而言,是一片神祕而美麗的聖土。帶着領導的囑託、家人朋友的關愛,帶着對西藏大美的嚮往,馬丹從美麗富饒的江漢平原奔赴雪域高原、祖國邊疆教育的一線,來到西藏山南市第一高級中學擔任校團委書記,兼任音樂教師。三年期滿後,為了履行對藏族學生的承諾,她申請繼續留藏工作,擔任湖北省“組團式”援藏辦公室主任,繼續在山南市東輝中學任教,併兼任學校二支部副書記。

初到的馬丹,身體經常出現不適,流鼻血、胸悶氣短、心悸難受、夜間失眠等症狀時常發生。但她沒有退縮,而是強忍着身體不適,堅持到班級裏給學生們上課。她主動向身邊的老師學習藏語,通過各種方式自學,全面瞭解當地的地理特徵和文化底藴,很快就融入了當地生活、進入了工作狀態。

在援藏以前,馬丹已經是專業領域內知名的藝體教師,到了當地,她發揮自己的特長,對教育傾盡心力。她多次受邀在全西藏自治區進行“名師示範課”的展示交流,幫助當地教師提高藝術課的教學水平,她參與的多項切合西藏教育現實需要的自治區規劃課題,幫助促進了當地教育事業的發展……

高原上的太陽曬黑了馬丹的皮膚,她從膚白貌美的丹頂鶴,變成了黑黑瘦瘦的小黑鴨,愛美的馬丹也會對鏡自憐,但幾年的援藏教育經歷卻讓她的教育信念歷久彌堅:真正有效的教育一定是愛的教育。

當看到部分藏族學生因家庭生活和學習困難面臨失學,馬丹拿出工資,資助了6名學生近萬元。尼瑪拉姆是一名孤兒,她是馬丹在義務輔導山南市第二職業技術學校學生時注意到的,馬丹細心幫拉姆補課,用愛慰撫拉姆孤獨的心靈,在西藏自治區2019年藝術大學聯考中,拉姆以絕對高分通過了藝術專業考試。多吉羅布、羅亞卓嘎兩名學生也在馬丹的幫助下,成績突飛猛進。

在馬丹努力幫助這些孩子的時候,她的兒子也面臨大學聯考,但馬丹實在抽不出多餘的時間給兒子,只能每天通過電話“問候”一下。今年,在大學聯考的最後拼搏時刻,馬丹又失去了至愛的父親。因為一直在援藏一線工作,她連父親的最後一面也沒有見到,只能在空空的牀鋪前,痛徹心扉地向父親致歉……

“選擇了援藏就選擇了奉獻和擔當”,這是馬丹骨子裏的執念,她將無私的大愛播撒在這片高原。

去年的教師節,馬丹收到了學生次桑給她留言:“老師,您是我一生最難忘的人,因為有了您,我的人生出現轉折,您是一位認真負責、關愛孩子的好老師,我很欣賞您,或許我不是您最中意的學生,但您卻是我終身感謝的人。正是您使我學會該如何長大!”這一句句的真情,正是馬丹無私奉獻的真實寫照。

因材施教讓星星閃耀高原

與一些關注分數的老師不同,馬丹沒有把焦點放在孩子的成績上,而是注重素質教育的培養。她更加關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挖掘孩子的潛能、張揚學生的個性,引導學生全面發展。

面對藏族學生學習基礎薄弱、容易厭學的心理,在課堂教學之外,馬丹一直在探索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路徑。當地的孩子能歌善舞,卻只能自娛自樂,讓他們登上更大的舞台,看到更廣闊的天地,是馬丹一直在努力做的。

在湖北省援藏工作隊、教育局和學校的支持下,結合學生自身特點,馬丹創建了充滿藏文化特色的西藏首支“舞蹈啦啦操”隊。頂烈日、戰寒風,操場上、小路邊,她帶着這羣孩子練基本功,跳民族舞。2018年7月,這支“舞蹈啦啦操”隊代表西藏自治區第一次參加全國比賽,就獲得冠軍。這24名孩子第一次坐上了飛機,第一次走出了西藏,站在全國的舞台上向全國人民展示了西藏學生的青春風采,他們也第一次看到了內地的發展與光彩。這支啦啦操隊伍把濃濃的雪域風情帶到了內地,在全國的舞台上獲得了極大的關注,其成績得到《人民日報》、人民網、新華網、《中國教育報》、西藏電視台等多家媒體的報道。可是這些成績,都比不上學生對他説:“老師,原來高鐵這麼快啊!”“老師,飛機可以飛得好高啊!”“老師,大海真的望不到邊啊!”……走出高原,登上了更大舞台的孩子們,每個人的眼睛都在發亮,也讓馬丹的眼睛裏噙滿了淚花。她用自己心中的火種,點燃了這些希望之星,讓雪域高原繁星滿天。

2019年第35個教師節是馬丹終生難忘的日子,由於援藏教育工作創新模式和取得的成效,她首次走進人民大會堂,參加了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聆聽了在教師節表彰大會上的講話。那一刻,從未曾有過的、至高無上的光榮感,從她內心冉冉升起,她是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她是一名成就顯著深受師生喜愛的援藏教師。同時,她也從中讀到了對援藏教師的要求,讀到了黨對教育工作者的重託。

帶着這份囑託,馬丹全力以赴,在2020年第二次走進了人民大會堂,以“全國先進工作者”的身份再次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她將“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的老西藏精神,傳承和發揚光大。

有一種偉大,來自平凡;有一種崇高,來自堅守。這或許是對馬丹的完美詮釋。從擦亮蒙塵的星星到點燃希望的星辰,馬丹用實際行動詮釋着教書育人,為黨的教育事業奉獻終身。

教師感人先進事蹟3000字 篇三

王甜甜,女,漢族,中共黨員,湖北襄陽人,__年7月18日出生,__年7月畢業於貴州民族大學音樂(聲樂)表演專業,大學本科學歷,__年8月資教於王寨中心學校從事教育教學工作,__年6月參加湖北省農村義務教育教師招聘考試考入王寨教育集團,在校領導的培養與信任下目前擔任該校一年級班主任兼語文教師。她從教以來,能堅持以飽滿的教學熱情、紮實的工作作風和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牢記教師職責使命,在本職崗位上,勤於學習,努力工作,奮發作為,工作成績得到了各級領導及廣大學生及家長的一致好評。

一、鋭意進取

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以來,王甜甜同志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教書育人,誨人不倦。時時以一個優秀教師的標準要求自己,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堅持出滿勤,幹滿點,從不遲到早退。熱愛學生、團結同志,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為了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業務素養,提高自己的教學認識水平,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工作要求,在教學中她不錯過任何一個可以提升自身業務素質的機會,積極參加各種政治學習和教育活動,積極參加師德師風建設活動,向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學習,並認真寫心得體會。工作期間,她既教書又育人,經常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學生做人要自立自強,誠實守信,為人正直;在學習上要積極進取,開拓創新,待人要寬厚,做事要有責任心;在生活上要勤勞節儉,生活儉樸。經常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集體,做一個社會主義合格的接班人。

二、走進學生

__年8月,王甜甜同志被分到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王寨中心學校資教,剛來上班校長就安排她擔任一年一班的班主任,雖然她沒什麼經驗,感到壓力也很大,但是她積極主動地去適應新工作、新環境。

由於我校屬於農村學校,在這裏就讀的學生一般都是務工子女,他們的特點就是無固定時間吃飯,不能按時休息,有的因父母去了外省打工就把他們丟給年邁的爺爺奶奶照看,就這樣被留守,甚至有的學生上學也成了流動性的。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她發現有的家長為了出去打工能多掙點錢來養家,只好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在家照顧便是了,連個電話都沒給老師打過。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怎樣也從來不知道。因此,老師想把每個學生都教育好,確實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如果單靠學校一方面的去教育這些學生確實是件難事,因此家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常説,學生是學校、社會、家庭三大空間的綜合體。學生除了在學校對其進行教育外,與家庭相配合,緊密合作也是萬分重要,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要經常、及時地進行家訪,這是不容忽視的,因此家訪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三、關愛學生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最讓王老師擔心和憂慮的就是那些留守的孩子,由於常年不見父母他們感到很沒有安全感,聽不到父母的叮囑也得不到無微不至的關愛,長此以往性格就變得孤僻,不願與人交流,寡言少語。比如班上的李晨陽同學,爸爸媽媽都在武漢工作,平日都是爺爺照顧他,上學期剛入學時他比較內向,有時還不寫作業,很多字學過就忘……所以王老師就常常找他聊天試着和他交流,問問他家裏的情況,儘管李晨陽每次告訴她的都是同樣一句話:“我爸爸媽媽都在武漢上班”。於是王老師決定去他家瞭解一下他的學習生活環境。

通過與李晨陽爺爺的交談她瞭解到,原來李晨陽是一個非常懂事的孩子,在家還能幫家人做些簡單的家務,而年邁的爺爺平日只負責接送他,爸爸媽媽平日工作忙,一般到週末才會打電話來關心他的學習生活,在學習方面還真是要靠小小的他自己完成。所以王老師告訴他的家長要多鼓勵他肯定他,做錯事時不要大聲訓斥他,更不要大罵,同時讓他的爸爸媽媽在工作不是很繁忙的情況的下多和他在相處,讓他感受到父母的温暖。

家訪後,王老師對他的個人情況進行了分析總結,決定在生活上多關心他,學習上多幫助他鼓勵他,也要求他們小組的同學以及班裏的每位同學多和他交流結伴。通過大家的努力,小傢伙在下學期學習上有了明顯的進步,作業變得整潔了許多,正確率也高了。性格也變得偏外向了,見到老師會主動打招呼很有禮貌,看到他在操場上奔跑露出燦爛笑容的那一刻真是讓我們每一位老師感到欣慰不已,更為這個變化如此之大的留守兒童感到高興,因為他可以像其他小朋友一樣健康快樂的成長,特別是心理的健康!

四、潛心教研

作為一名教師,她不斷地刻苦鑽研業務,認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課程標準,注重多方位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學習習慣,對工作講求實效,對學生因材施教。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她堅持經常翻閲《國小語文教師》、《國小教研論壇》、《優秀論文集》等書籍。備課時,精心設計環節,努力鑽研教材,上網查閲資料,瞭解學生特點,做了大量的課前準備工作,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資源,結合課堂實際運用課件配合教學,向40分鐘課堂要質量。課堂上給學生暢所欲言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而她則循循善誘的引導,做好學生的學習合作伙伴,學習效果事半功倍。教育學生上,注重培優扶差的工作,對於後進生,總是給予特殊的照顧,每週布臵一些有針對性的訓練,一週一總結。在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對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大力的表揚;課後多找他們談心、交朋友,樹立起他們的信心和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她注重抓好學生的小組學習活動,選拔優秀的小組長,帶領小組成員一起進步。堅持讓學生寫週記,寫身邊事,寫心裏話,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從中她得到了許多。教研活動是載體,課改教研是先導。為此,在所從事的教研工作中積極探索,勤於實踐,做好新課改的模範帶頭人。在這方面,她積極觀看各種教學觀摩課和報告會,如到前進路國小觀摩學習、參加李炳亭專題輔導等,不斷充實完善自己,借鑑優秀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

作為班主任她更相信學生,尊重學生,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創造強項,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長處和閃光點,善於發現學生的長項,抓住每一個教育良機,適時表揚、鼓勵。體貼後進生,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強心,不讓後進生成為掉隊的孤雁。另外,還積極組織開展讀書活動、知識競賽、繪畫比賽、文娛表演等形式的主題隊會,展示學生各方面的才能,發展個性。從活動中讓學生得到鍛鍊,讓學生自己組織、自己管理、自己發展,逐步形成一個健康向上、團結協作的班集體。同時活動結束後及時給予鼓勵,總結。通過開展 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優化了班級文化環境,豐富了學生精神生活,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如今,高效課堂活動正如火如荼深入推進,改革成果初見成效,其經驗做法得到國內同行業的普遍認可,紛紛慕名而來學習取經。作為樊城區一名教師,深感自豪與榮耀,更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古人曰:“授人以魚,三餐之需;授人以漁,終生之用。”從“我説你聽、我教你做”等傳統教育模式向“三究四學”新型教育模式轉型,就是要求老師們僅能傳授解決現實問題的知識,更要能培養出學生自主合作、創新探究的能力,培養出學生能夠適應時代需要自我發展的能力,使之終身受用!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通過王甜甜同志的努力,班上學生守紀律、懂禮貌、成績好,同時深得學生愛戴、同事認可、領導的讚賞、家長的好評。雖然工作僅有兩年的時間,但無論是教學還是教研,無論是紀律還是成績方面,她的表現最終贏得了學生和家長的普遍讚譽。__年榮獲樊城區第一屆師德學習活動月“學生家長心目中最滿意的教師”稱號。

她説,每次優秀評選都是她未來工作的新起點,慶幸自己選擇了“教書育人”。——這一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她將無怨無悔地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耕耘,讓嬌嫩的生命之花永遠綻放在希望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