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師感人事蹟(精品多篇)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1.45W

教師感人事蹟(精品多篇)

教師感人事蹟 篇一

鄧紅梅同志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熱愛學生。工作認真負責,求實創新,教學成績優秀。長期從事德育工作,關心愛護學生,德育工作經驗豐富。多次被市、區、校評為“模範班主任”、“優秀輔導員”、“優秀教師”和“優秀共產黨員”,是一位德才兼備的好教師。

一、紮根農村,奉獻青春

1996年8月,鄧紅梅同志被分配到楊家浩國小工作。她懷着對教育事業的執着踏上了農村教育的征程,嘔心泣血,勤奮工作,課堂上一縷縷師生情結,生活上一幕幕母子關愛,學生與她結下了深厚感情。她每一天上下班要往返近10公里路程,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有人多次問她:你怎樣不調進城裏?但她坦誠地説:“我捨不得那裏的孩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樣一干就是11年,她把最寶貴的青春獻給了農村的教育事業。

二、矢忠教育,盡顯光輝

鄧紅梅同志以事業為榮,以學校為家,以他人為友。工作中虛心求教,鍛鍊教學基本功,提升教育水平,優化教學行為。她勤於課改,潛心教研,以對學生的學習行為指導為基礎,以培育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潛質為重點,堅持教書育人相結合。課堂上,優化教育資源,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課外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堅持面向全體,注重個性,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和諧發展。多年來,她的教學成績優異,撰寫的多篇論文在市、區級刊物上發表,優質課競教也在區、校贏得好評。

鄧紅梅同志擔任教務員,帶頭上好研究課、示範課,與教師一道學習理論、鑽研教材、勤於實踐、優化教學、強化科研、擴大交流、注重反思。在她的指導下,許多教師成長為教學骨幹。

三、德育引領、率先垂範

鄧紅梅同志擔任班主任工作11年,期間兼任大隊輔導員三年,她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德育經驗豐富。她嚴以律己,言行舉止堪為表率。在班集管理中,她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羣眾與個別教育相結合,從實際出發,從常規入手,以活動為載體,培養班級幹部,營造優良班風,培養學生良好品質和健全人格。她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尊重信任,因勢利導,幫忙後進學生,引導問題學生,關愛留守學生,資助貧困學生,發奮為學生排憂解難,師生關聯和諧。多年來,她所帶的班級經常在學校户外會、藝術節、社會實踐活動和各類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多次被評為區、校“先進班羣眾”,許多學生被評為市、區“三好學生”和“優秀學生幹部”。

四、播灑愛心、鑄就師魂

鄧紅梅同志經常説:“教育事業就是愛心事業”。學生成了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朋友與夥伴,她與學生朝夕相處,歡度節日,分享快樂。她不辭辛勞,足跡踏遍每一個村落,為學生補課,送學生回家,為學生買學習用品,與家長談心,她體會到只有在愛心的澆灌下學生才能健康成長。1999年秋季,她班上來了一位學生叫盧存林,母親離家出走,父親體弱多病,家境十分貧寒,學校免費讓他讀完了國小。百般無奈的父親苦於生計,沒有潛質供他上國中。在愛心的驅使下,鄧紅梅同志下定決心要幫忙他繼續學業,從那時起,她就包攬了盧存林的全部學習和生活費用。國中畢業後,鄧紅梅同志為他聯繫了一所職業技術學校,送他報名,繳清一切學習費用後,每月還要負擔幾百元的生活費。為了顧及家人的感受,鄧紅梅同志只有獨自承受着經濟的壓力,倍加節省自己的開支,就連兒子過生日,也只是花費幾元錢買上一件小禮物,每每想到這些,她都會偷偷地流淚。儘管如此,她沒有退縮,反而更加堅強。有人計算過,照這樣下去,盧存林完成學業,至少要花去她好幾萬元,這對於一個普遍家庭、一位平凡的女性,可不是一個小的付出,但是她堅持了四年,而且還會繼續堅持下去。

鄧紅梅同志勤勤懇懇地工作,孜孜不倦地追求,她把自己的愛心和青春獻給了農村的教育事業,她用愛心詮釋了教育的真諦,充分展現了新時期人民教師和共產黨員的風采。

教師感人事蹟 篇二

一個平凡老師的感人事蹟!

“愛心感動蓮城”模範教師

——記韶西逸夫學校唐軍老師

萬物為什麼生長?天地為什麼不荒?那是正因生命有了珍愛的力量,那是正因生命有了珍愛的陽光。每一段生命都是一段掙扎奮鬥的路。為師者,我們要把愛的種子根植心底,讓呵護在空中飛揚,讓生命在陽光中生長……

——題記

初讀唐軍老師,沒有亮麗的語言,沒有驚天動地的故事,但我們依然會有一種感動,為那平實中的温暖,為那平淡中的堅守,為那平和中的智慧,更為她那點點滴滴潤物細無聲的愛。她的可貴,正是緣於真實而寬厚地愛着每一個孩子,堅定而執著地追尋着做教師的幸福!十六年的歲月裏,她贏得了無數家長和學生的心,得到了極佳的口碑。在他們的眼裏,唐老師就是一面令人嚮往的“旗幟”。很多家長捨棄了名校來到韶西,就是奔着唐老師來的,就像家長戴建良(湘潭十位傑出企業家之一)説的:“我的家離韶西學校很遠,我的孩子卻在韶西學校,正因唐老師是一位最有愛心和職責感的好老師,孩子交到她的手裏,我就放心了。”對唐老師而言,這種職業的幸福感足以温暖她的一生!

師愛,讓絕症的孩子創造生命的奇蹟

在唐老師的班上,有一個特殊的孩子叫吳家駿,一生下就被確診為血友病,血液裏缺少凝血因子,這是一種比白血病更為可怕的疾病,正因目前它無藥可救,要想活命,唯一的辦法就是避免碰撞,避免流血。如果孩子出現大面積的流血不止,隨時就會有生命危險。為了孩子的健康,父母的足跡遍及全國,最後上海的專家告訴父母,目前國內這種病例的孩子最長壽命僅為10歲,期望孩子能創造奇蹟,打破記錄,為醫治爭取時刻。

從孩子入學的第一天開始,唐老師就深感這份生命的沉重,她和孩子的父母並肩作戰,一起為創造生命奇蹟而發奮着。於是,為了更好地照顧到他的身體,課桌上、牆壁上,有她精心的小卡片:“家駿,留意一點,慢一點!”教室空間小,孩子又好動,看到小夥伴在玩遊戲時,他也要參與其中,這樣碰撞就很難避免,摔傷了怎樣辦?唐老師提議:讓他學相對較靜的圍棋,並找人課間陪他!家駿很是高興,此刻的他,獲得了湘潭市國小業餘圍棋比賽第一名的驕人戰績。

擔任家駿班主任五年以來,她一向把安全這根弦繃得緊緊的,一走進教室,眼睛必定會第一個搜索他的身影,提醒他注意保護好自己,一天不知道要重複多少次。她不厭其煩地走進每一間教室,告訴每一個孩子:家駿不是瓷娃娃,但他很怕碰撞。

伴隨着年齡的增長,家駿的病情越來越嚴重,比方説:寫字時,手與桌子摩擦,他的手上便會出現血包,血包越來越大。看到這些,唐老師從家裏拿了兩塊薄棉墊,墊在桌椅上,孩子興奮不已。為了更細緻地照顧到孩子,唐老師幾乎每週都要和家長進行交流,談談學習狀況、身體狀況。家駿的媽媽多次説道:“家駿有福氣,遇到了這樣一位好老師。”媽媽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家駿發病時,需要老老實實地躺在牀上,短時一兩天,最長的可達三個星期。在這段寂寞的日子裏,他個性想念老師和同學,唐老師總會記得打電話告訴他學校發生的新鮮事,最近學了哪些資料,告訴他大家很想念他。家駿生活在一個温暖的大家庭裏,他有許多朋友,唐老師經常會帶着這些朋友去看望他。每逢節日,家駿總能收到很多賀片和禮物。大年三十,唐老師必須會記得為他送上最誠摯的祝福。令人感動的是,孩子從小就懂得感恩,懂得回報,有一次愛心捐款,他就從自己的零花錢裏拿出50元。

唐老師跟家人和同事講吳家駿的故事時,總是一臉的幸福與驕傲。多年來,她堅持為孩子寫成長日記——《生命的陽光》,準備國小畢業的那天作為禮物送給孩子。在日記裏,她滿懷深情地寫道:

“2006年1月21日,這天是期考的日子,你來到了學校。我十分高興,正因我有兩個星期沒有看到你了。考試進行到一半的時候,你的臉色越來越蒼白,嘴脣沒有血色,老師很緊張,問了好幾次:能堅持嗎?還繼續考下去嗎?每次,你都堅定地點了點頭。快要交卷時,你突然吐了,吐得滿桌都是,老師的衣服、鞋子上也到處都有。(正因我擔心你,因此一向站在了你的身邊。)爸爸滿臉愧疚地説對不起。我不由分説,看病要緊。你走後,我耐心地清理好你的試卷,我沒有丟掉,雖然它已經很髒了,我知道你這天帶病來參加考試,不就是想向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嗎?老師能讀懂這份試卷的分量,又怎樣捨得丟掉呢?”

“2006年12月26日,這天的天氣很冷,老師穿着厚厚的棉衣還覺得寒風刺骨。可你這天只穿了一件薄外衣,不用説,我知道這天你又冰敷了。每次哪個關節疼痛,唯一的辦法就只有冰敷。一年中,你有一大半的時刻與冰為伴。冰是醫用冰塊,厚達三四釐米,正因冰塊太厚太沉,你只能穿上很大的薄外套。我用手摸了摸冰塊,手立刻條件反射般地往後縮,一股寒意讓我不禁打了個寒顫。孩子,我多心疼啊!可你卻一臉的高興,你高興的是又見到老師和同學們。在日記裏,你多次寫道:每一天我最快樂的事是見到唐老師,聽她親熱地叫我家駿,就像叫自己的孩子一樣。”

最難忘的就是2007年3月15日,家駿10歲了。三十二班舉行了一次熱鬧的生日party,每個人都送上了生日賀卡和禮物,還有一個大蛋糕。唐老師送給他一套《中外名人故事系列》,期望孩子以他們為榜樣,成就自己的夢想。大家許下了下一個“十年之約”,等家駿20歲時,大家再一起為他慶祝。生日會上,唐老師難掩心中激動之情,望着快樂自信、朝氣蓬勃的家駿(他的網名就叫“快樂王子”),再想想教授説的最長壽命,真是感慨啊!此刻的他已經創造了生命的奇蹟,打破了生命的記錄。在這場與時刻賽跑、與病魔抗爭的戰役中首戰告捷。多年的病痛煎熬,他的身體已脆弱不堪,凝血因子只有常人的3%,但他依然充滿生命的激情。品學兼優的他,去年參加了全國百佳少年的評選。他要讓每一個人看到,生命中有一種強大的力量是能與命運抗衡的,這種力量就是——愛,唐老師用她無私寬厚的愛為孩子的生命保駕護航!

師愛,讓智力有障礙的孩子留住尊嚴

孩子的心靈是十分敏感和脆弱的,他們個性需要別人的信任和讚美,需要温情和呵護。為師者要讓每一個孩子懷着期望前行,為他們打造一片無雨的天空。

八年前,唐老師認識了一位智力有障礙的插班生小江,小江的入學考試成績僅為4分,整張試卷上只寫對“大、水、火、人”幾個字。雖然孩子户口屬於學校的服務區範圍,但沒有一個老師願意接收這樣的學生。當校長找到唐老師時,她只説了一句:“能不能教好,我試試看吧。”説完便為孩子辦理了入學手續。小江在全校都有名,正因他長得和別的孩子不一樣,腦袋較尖,眼睛斜視,眼距很寬。一張大嘴常常張開着,口水、鼻涕經常掛在臉上,見了他,同學們都躲得遠遠的。這孩子十分好動,上課時,沒有一刻是坐得住的,經常躲在桌下,一雙小手像黑炭。唐老師先從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入手,她把孩子帶到水龍頭下,手把手地教孩子怎樣洗手:衝濕手、擦肥皂、相互按搓……邊洗邊誇小江是個愛講衞生的好孩子。手兒洗乾淨了,孩子快活了。小江一年四季流着鼻涕,她就用紙巾給擦乾淨,就當是自己的孩子一樣。天氣冷了,孩子不會照顧自己,經常不穿襪子,或者衣服穿反了,她就像媽媽一樣,總是為孩子的生活操心着。慢慢地,小江變乾淨了,孩子們也願意和他玩了。為了讓小江真正融入到羣眾中來,她向大家宣佈:小江是她的乾兒子,期望大家給他更多的幫忙。下課後,她帶領小江和大家一起做遊戲,鼓勵小江與他人交往;課堂上,她

製造機會讓小江在同學們面前展示口才;選小助手時,她把關燈的“重任”鄭重其事地交給小江,讓他感受到作為羣眾一員的重要性。

在學習方面,唐老師付出的就更多了。正因對這樣的孩子進行學習的指導,無異乎是在考驗這個老師的耐心和韌性。有一次教生字“綠”時,她先從直觀顏色入手,再用語言提示,幫忙他回憶生字的筆畫順序,再手把手地教他書寫,整整花了一節課。有人説:“這樣的學生,教了不還是白教。”她只是淡然一笑,説:“教,總比不教要強。放下一個孩子,就意味着放下一個家庭的夢想。”五個學期下來,這個孩子在最後一次畢業考試時最後考到了60分。

小江有一個哥哥,聰明活潑,父母以他為榮,而對於小江,父母覺得孩子處處不如別人,臉上沒面子,心裏便多了一份怨氣和失落,這種消極的心理必定對孩子的發展極為不利。唐老師是一個善於走進家長內心世界的老師,她將心比心,耐心地開導。開家長座談會時,她極力表揚小江的點滴進步,肯定父母為孩子所付出的種種發奮。漸漸的,家長感動於老師的付出,也能用心配合老師的工作。

“愛是什麼?愛就是竭盡全力幫忙每一個孩子。”在唐老師眼裏,孩子們都是那麼可愛,那麼重要,她用全部能量留意呵護着孩子的自尊,她總是堅信,每一個孩子都是想學好的,能學好的孩子,她發奮創造機會,幫忙每個孩子成為“最佳的我”,贏得尊嚴。

師愛,讓心靈脆弱的孩子重塑自信

“打開你的心窗,甩掉你的煩惱,拿出你的自信。”這句話就寫在唐老師班的版報上。她的學生最大的特點就是自信、活潑、有激情。這與她的快樂教育、自信教育是分不開的。

韶西學校由於地理位置的特點,有很多流動的農民工子弟。這些孩子學習基礎差,心靈敏感、脆弱,與人交往謹慎,不太合羣。而父母又忙於生計,缺乏引導及疏通,孩子的心靈更容易留下陰影,而唐老師每年都要接觸到幾個農民工子弟,細心的唐老師特意為班上的農民工子弟建立了《心理輔導檔案》。在檔案中,她詳細地記錄每一個孩子的具體狀況。為了給農民工子弟的孩子生活上更多的關懷,她組織孩子開展“愛心活動”,發揮羣體的力量,讓孩子體驗“愛”的完美情感。同時講述農民工為城市建設所作出的貢獻,還讓農民工子弟多為父母分憂,做到自立、自強。

“唐老師是一個極具人文關懷的老師。”熟悉她的人都會這麼説。在她眼裏,學生的情緒是不是愉快,情感是不是豐富,性格是不是開朗,意志是不是堅強,這些是與學習知識同等重要的事情。因此,常年以來,她都在擔任“心理保健師”的主角。學生小琛是一個學習成績好,有號召力,但有時缺乏自制力的孩子,擔任學習委員。語文、數學課他比較“規矩”,但是音樂、美術課上,他卻成了“自由電子”。這不,又把音樂老師氣壞了。唐老師找他談話,剛問一句:“作為班幹部,你怎樣帶頭鬧呢?”他臉紅脖子粗,頂撞起來:“哼,音樂老師不公平,好多人説小話,他為什麼只説我?偏心!”説完便要衝出辦公室。唐老師一把拉住他,請他喝杯水,幽默地説:“又是唱歌,又是説話的,嗓子幹了吧。”看他火氣小了,唐老師跟他做耐心的疏導工作:點名也好,檢討也好,老師都是為了嚴肅紀律,如果聽之任之,課就上不成了;有錯認罰,男子漢要敢作敢當,寬容坦蕩,假如你揭發我,我揭發你,班上就亂套了;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道,比公道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顆堅強、大度的心。唐老師的一席話,説得小琛心服口服地走到音樂老師面前證明態度去了。

“父母離婚了,怎樣辦?”“和朋友鬧矛盾了”“受人欺負以後”“考試考砸了,不敢應對父母”……每次發現有這些心理問題的學生,唐老師都會找他們談話。她總是摸着學生的頭,心平氣和地説:“孩子,我想和你談談,行嗎?”“孩子,我能幫你什麼忙呢?”“孩子”,一個多麼温馨、親切的稱謂,在她的眼中沒有硬生生的“學生”一詞,她的心中只有“孩子”,她不是以教師、班主任的身份來管理學生,而是以為人之母的心態來傾聽孩子們的心聲,讓孩子們一次次感受到慈母對孩子的那份牽腸掛肚,這就像馬克思·範梅蘭的那個經典描述:“教師最好的主角,就是對父母的替代。”而唐老師的實踐不正是對這句話最好的詮釋嗎?

師愛,讓有才情的孩子生命飛揚

“教孩子六年,就要想到孩子今後的六十年。”對於有才情的優秀學生,唐老師更是不遺餘力地給予關注,施行“揚長教育”。課餘,她帶領孩子們一起走進書的世界,感受文化的豐潤、博大和深遠,讓書籍充盈着學生的心靈,為孩子們的生命潤色。

唐老師還是一位十分注重教育細節且充滿生活激情的人。在她的教室裏,有孩子們喜愛的“陽光書屋”,有能夠傾聽心事的“心靈角落”,有感動於生活的“生命牆”,有賞心悦目的花花草草。有的是孩子們樂在其中的“道德銀行”中的“道德儲蓄”,有的是將“撿垃圾”看作“撿快樂”的陽光德育理念。她發奮給優秀學生帶給更多發展自己、提高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在不斷地發現自己的潛能中成長,而這種不可捉摸的巨大的心靈力量又激勵學生更用心地投入到活動中來。她和學生一起成立網上博客羣,她指導趙銘等多名同學參加“世界華人作文大賽”,有3人獲獎,自己也被授予了優秀輔導員獎。塗揚同學在“道路安全”徵文獲市級一等獎,省級二等獎。有6位學生在省級刊物《國小生導刊》上發表了作品,3人在《湘潭日報》上發表文章,鄧偉杭的圖文兩件作品發表在《海南特區報》上。指導學生參加演講比賽獲區一等獎.陳思危同學參加《小溪流》雜誌社夏令營活動,獲徵文二等獎。學生的文藝節目參加了2007年“湘潭春節聯歡晚會”的錄播。指導學生參加湖南省經視台“智慧家庭”節目的錄製,並榮獲大獎。

師愛,讓學生心中的愛意得到昇華

師生之愛,同學之愛,都不僅僅僅止於班級資料,而就應有愛的擴展和昇華。這種愛的擴展,是對周圍其他人的愛——同學、鄰居,以及一切素不相識但需要幫忙的人,這才是愛的教育就應到達的最高境界。

2003年,為六年級24班身患重病的大哥哥獻愛心,唐老師班上的孩子們踴躍參加,紛紛拿出了自己平時捨不得花的零花錢,所捐金額為全校第一;每年的重陽節,孩子們會有組織地看望一些老人,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充分利用廢書、舊本子等資源,把變賣後的錢積攢下來,為班上的貧困同學購買學習用品;今年的10月,賓子健同學拾到貴重手機一部,主動打電話聯繫失主,像這種拾金不昧的學生層出不窮;餘雄偉同學幾年來主動幫忙有困難的人,直到別人寫了感謝信,大家才知道……

有一首詩最為動人,那就是師德;有一種人生最為美麗,那就是老師;有一種風景最為亮麗,那就是師魂;有一種平台最為神聖,那就是三尺講台。“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神聖的伊,就是偉大的教育事業,就是她可愛的學生們!

教師感人事蹟 篇三

全縣教育系統開展向熊南英老師學習的活動。熊南英老師的先進事蹟,充分體現了她對黨和人民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和對青少年學生的無限關懷。我學習了熊老師的先進事蹟,讓我更加深入的認識了熊南英老師的可貴精神。

都説學習熊南英老師,要從四個方面去入手:一是她為黨的教育事業無私奉獻崇高精神;二是她淡泊名利、甘守清貧的人生境界;三是她愛生如子、克己助人的優秀品德;四是她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的職業風範。

這一切的品質都源於她對於教育事業強烈而神聖的責任和使命感。為了這份責任和信仰,她主動放棄優越條件,放棄重點中學的崗位,一頭扎進務川中學,一干就是30餘年,她生活條件艱苦卻給了學生最深厚的愛,她用最真誠的心愛護着每一個學生。她的行為無聲地告訴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家長們把孩子送到學校,就是把孩子的前途送給了老師;國家把孩子們送給學校,就是把國家的未來託付給了老師,老師必須竭盡全力,把每一個孩子都培養成人。為了這份責任,熊南英同志不論在多艱苦生活條件下,她都毫不動搖地常年堅持着;為了這份責任,不論在什麼情況下,她始終把學生放在心中,把教學放在第一位。她的行為塑造了新時代優秀教師的鮮活形象,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素質教育的踐行者;什麼是真正的愛崗敬業、廉潔自律;什麼是真正的淡泊名利、樂守清貧;什麼是真正的無私奉獻、大愛無邊。作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在今後,我將時刻用熊南英同志的事蹟去鞭策、激勵自己,從四個具體的方面入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教育事業中去。

一是要學習熊老師紮根山區、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教育事業是人類最崇高的事業,教師是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不僅可以影響一個學校的孩子,還可以影響整個社會。作為教育工作者,我要學習熊南英老師甘當人梯、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獻身教育,發揮才智,在平凡中創造偉大。要像熊老師那樣,在艱苦的環境中磨鍊意志、在艱苦的地方建功立業,爭做特殊教育的模範實踐者。

二是要學習熊老師淡泊名利、甘守清貧的人生境界。“縱有高樓大廈,我只睡六尺牀;縱有山珍海味,我吃青菜豆腐一樣香”,這就是熊老師人生境界的真實寫照。她雖然工作在艱苦的地方,過着簡單而清貧的生活,卻身居陋室而胸懷天下,生活艱苦仍不改其志,甘願做承責負重的“橋樑”,始終無怨無悔。她施恩於人不求回報,幫助他人不圖索取,各種誘惑面前,泰然處之、不為所動,體現了她崇高的人生境界。作為教育工作者,我要學習熊老師,追求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堅守清貧、甘之如飴的人生境界,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以一流的工作業績回報黨和人民的重託!

三是要學習她愛生如子、克己助人的優秀品德。熊老師愛生如子、克己助人的高尚品格。對學生的愛,是熊老師教師生涯裏最動人的篇章之一。30餘年來,她省吃儉用,盡其所能地扶助那些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與特困生同吃同住,為求學困難的學生撐起一片藍天。她把全部的身心都傾注在學生身上,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學生的自尊心,細緻入微地關心“雙差生”,自覺踐行着“有教無類”的可貴思想。她用愛心、誠心、細心、平等心、責任心和恆心,用自己的辛勞和汗水,先後將無數名學生送進大學,改變了無數山鄉孩子的命運,使她們到達夢想彼岸。熊南英説過,“我個人的力量很微弱,需要幫助的孩子還很多,但我努力每天去做,相信星星之火,最終可以燎原”。

四是要學習熊老師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的職業風範。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熊老師30餘年來熱愛崗位、專心教學,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科學育人,信守為師即要為人師表的神聖理念,維護師道尊嚴。她把學生青勝於藍作為一名教師的最大安慰,始終保持着“辛勞之後有歡樂、付出之後是幸福”的良好心態,在教書育人中從最基礎之處着眼,授業解惑,常教常新,不斷探索新方法,教學水平和質量在當地一直名列前茅。她以刻苦鑽研、勇於創新、奮發進取的精神風貌,為新時期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提供了生動範例,為我們高揚了一面新時期師德大旗,是當之無愧的“大山師魂”。

教師感人事蹟 篇四

我們的田野,美麗的田野。碧綠的河水流過無邊的稻田。無邊的稻田好像起伏的海面。我們的田野,平靜的湖中開滿了荷花,金色的鯉魚長的多麼肥大。湖邊的蘆葦中藏着成羣的野鴨。

一曲童聲歌唱把晚會帶到尋找“最美鄉村教師”頒獎典禮上。

昨日,教師節的前夕,由中央電視台,光明日報社共同主辦的大型公益活動-第二屆“尋找最美鄉村教師”頒獎晚會上,十名入選的最美鄉村教師和一個最美鄉村教師的羣眾紛紛亮相,他(她)們的事蹟給在場的觀眾以極大的振憾。作為一名電視觀眾雖然不能零距離接觸這些共和國的功勛人物,但能夠利用電腦互聯網手段記錄他(她)們的`英雄事蹟,供大家分享。

第一位,宋玉剛

遠離拉薩市120多公里外,米拉山腳下的日多鄉,自然條件十分惡劣,海拔4600米。夏季那裏暴風裹挾冰雹,鋪天蓋地,經常下雨,所有的房屋都是土木結構,漏雨。冬季風雪交加,零下30多度的極寒,有時我們都不敢出去。(日多鄉黨委副書記巴桑説)。在這樣的惡劣懷境下,有一所牧區國小,很多人都望而卻步,可15年前,一個漢族小夥子宋玉剛從拉薩市師範學校畢業後卻主動寫下志願。當時學校沒水沒電,住的是土坯房,夜晚漆黑一片。當時一起來的老師一個一個的都走了。但宋玉剛卻選取了留下。可當他走進都是藏族孩子的課堂時,卻應對了真正的困難。到教室我先説:請同學們把書打開第幾頁。那些同學卻以為叫他們讀課文似的。我一下楞了。腦筋裏全部是空白了。語言不通,漢族老師宋玉剛就無法走進藏族孩子的內心。為了孩子他開始苦學藏語,他跟其他藏語老師説:從這天晚上開始,我到你這來,教我兩句,教會了,我回去睡覺,教不會,你不能睡覺,我也不能睡覺。整整四年,從一個單詞到一句問候,從簡單地與人交流到熟練自如地給學生上課,宋玉剛不僅僅完全掌握了藏語,而且把自己全部的愛,都交付給了海拔4600米的藏族孩子們。冬天的時候,有些孩子沒襪子穿,他就帶上班長給全班每個孩子都買上襪子。鞋子壞了,他就

用自己的錢買。一個孩子説:我生病了,他就帶我去醫院。那時學校沒水沒電,宋玉剛就用罐頭盒做燭台,點起蠟燭給孩子們輔導。一盞燭台相伴,這樣的日子,他整整過了九年。為了不讓一個孩子失學,假期別人休息,宋玉剛老師卻走遍了高原,把牧場上放牛的放羊的孩子們帶回校園。同事説:宋老師熱愛這塊土地,還有孩子。宋玉剛老師的學生對宋老師説謝謝!2003年,在宋玉剛的發奮下,日多鄉國小第一次建起了電教室,第一次開設了計算機課。讓海拔4600米的高原國小與大千世界緊緊相連。一年後,宋老師結識了剛分配來的老師藏族姑娘德吉措姆,德吉措姆説:他第一次給我留下的印象就是藏族人。我剛開始還以為那裏有個康巴小夥子呢。2006年倆人結婚,婚後這對藏漢夫妻,把家安在校園裏。這間不到20多平米的房子,讓寄宿在學校半年都看不到父母的孩子多了一個温暖的家,他們也成為孩子們血肉相連的藏族阿媽,漢族阿爸。日多鄉國小老師巴桑曲扎説:我們的宋老師的付出,也好,我們的德措老師付出也好,都是個性讓人感動。都是付出了自己的愛,宋玉剛的學生説:宋老師不僅僅是我們的老師,

校園的門前就是著名的川藏線。這正是宋玉剛的父親60年前進藏時參與修通的。60年,一個甲子,一條路,兩代人。60年父親把血脈留在了那裏。60年後宋玉剛也把根紮在了雪域高原。

第二位,鄧麗

2009年27歲的鄧麗放下了武漢當白領的工作,帶着幢(zhuang)憬(jing)和好奇,來到海拔1800米的高原工作,成為那裏唯一的女老師。也是有史以來的第一個英語老師。鄧麗鄉村教師生涯開始了。一個始料未及的困難,擺在她的面前。她應對的是一羣內向,羞澀,又膽怯的孩子。他們站在那裏,我就走過去,把他們的頭一摸,然後問:你叫什麼名字?都就往後退。有的往旁邊躲,都不做聲。在鄧麗看來,要改變孩子首先要打開他們的心扉。釋放天性。於是,她開始了她的快樂教學旅程。她鼓勵孩子們寫紙條,説心裏話。鄧老師我們愛您!一向愛您到千年萬年。這張紙條是一個聾啞孩子譚兵,寫給鄧麗的心聲,每次給譚兵上課的時候,鄧麗都要做出誇張的口型和手勢。對還是錯?錯!錯那時什麼意思呢?停!對,為了讓這個孩子再融入到羣眾中,她還專門為他設計了一個手勢。我們就代表我和所有的學生。我們和你,他就要在我們前應對着。就是和他在一起。手拉手,心連心,然後在一起。“我們和你在一起”這無聲的語言,用温暖消除冷漠,用愛融化隔膜,如今這個手勢已經成為全校師生相互鼓勵時最默契的語言。我們和你在一起,着愛的語言,不僅僅拉近了鄧麗和孩子們的心靈距離,也讓課堂變得簡單,充滿了樂趣,我們在那裏能夠一邊説一

邊學,很搞笑,鄧老師,加油!田老師必勝!我覺得學校裏有鄧老師,好幸福,好開心。她就是一個調皮搗蛋,還有一個可愛漂亮的一個人。鄧麗的快樂感染着孩子們,也植入到這所偏僻的山村國小。每個老師的心田,鄧老師就像一個魔術師似的,一來就把學校變好了。鄧老師的同事説:她就好像一支興奮劑,帶活了這個學校,快樂打開了孩子們的心扉。快樂也讓孩子們充滿了想象力。又到了畢業的時刻,這8名畢業生用他們自己的方式表達了對老師的愛與尊重。老師們!您辛苦了!我們永遠愛您!鄧麗激動的説:我真的很激動,就期望你們離開高原國小之後,不管走到哪裏,必須要記住老師們,跟你們説的必須要好好學習,必須要走出大山!必須要看到外面的世界!

第三位,徐德光

貴州省遵義市的扇子林教學點,健在羣山壞繞的半山坡上。周圍幾個村寨的孩子都要到那裏來上學。徐德光説:我們的家鄉在哪裏啊?如果學校沒了,我們這上方的學生只有選取輟學了。全校15名6到10歲的孩子,每一天都要在這密林雜草中,穿行兩三個小時才能到學校。為了讓孩子們有一條路能夠較安全的到學校上課。山高林密,當年18歲的徐德光就是這樣用五年的時刻,硬是用砍刀一刀一刀劈出了孩子們的求學路。徐德光伸出手説:我的手你看都被砍殘廢了。給徐老師留下了永久的傷痕。但讓徐老師感到欣慰的是,從此一羣又一羣的孩子,沿着他劈出的十幾公里的山路,走進了課堂,走出了大山。學校裏還有位功臣不能不提,它就是立下汗馬功勞的白馬。名字叫白龍。十七年前,徐老師看着透風漏雨的校舍,他賣掉了家中僅有的一頭豬,還借了點錢,買回了白龍。從此間的小路上就有了徐老師牽着白龍行走的身影。一個人一匹馬,硬是將9萬塊磚,2萬多斤水泥馱上山。建起了兩所學校。沒有白龍要能堅持到這天都很難。白龍馬!貴州多雨,山體陡峭鬆軟,每逢大雨,徐老師五點就會起牀,牽着白龍馬挨家挨户的接孩子們上學。全是這樣的泥濘路。還有一些甚至垮了。萬一走了摔下來該怎樣辦?每個孩子的家住哪裏?那條路最安全?徐老師都牢

牢的記在心裏。他們家就在這山上。就是那家。怕顛倒孩子,徐老師就把家裏的棉被鋪到馬鞍上。擔心孩子從馬背上摔下來,兩三個小時的路程,他一向死死地拽着韁繩,不能有半點鬆懈。就在9年前,為了保護學生,徐老師跌下了山坡,摔白龍也撞到了樹枝,一隻眼幾乎失明。這些年來,徐德光一路走來,已經記不清經歷了多少創痛。而白馬在年復一年的攀爬中也傷痕累累。在這艱難孤獨的旅程中,白馬是徐老師最好的夥伴。也是他心靈的慰籍。這天累了沒有?徐老師問白馬。白馬似乎懂得徐老師的心事,也能體會到他對這座大山和孩子們的赤誠與愛。徐老師邊走邊説。看不見了,年紀大了。歪沒歪,歪了,一個學生看見徐老師半天仞不上針就説:我來幫你穿吧。扇子林教學點只有一到四年級,這天四年級的學生是最後一次聽徐老師的課,下學期,他們就要到鎮上去讀五年級了。我們的家鄉在那裏,看着自己從學前班一點點帶大的孩子們,即將離開,徐老師的心裏既欣慰又不捨。孩子們不會忘記,大山不會忘記。徐老師37年的堅守,20萬公里跋涉的艱辛,時光流逝,如同白駒過隙。也許徐老師和白馬無法不蒼老。但是這座大山卻正因他們跋涉和堅守愈來愈年輕。

教師感人事蹟 篇五

2011年9月,我們聆聽揚中市人民滿意教師的感人事蹟,聽了她們的事蹟在座的老師都被感動了,她們也都是平凡的的教師,卻在這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蹟,這幾位教師的精神確實值得我們學習,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一個個動人的事蹟報告,贏得全場一陣陣熱烈的掌聲。作為教師,我們能從每一個感人的故事裏讀出艱辛與幸福,讀出奉獻與無私。是呀,她們的事蹟讓我們看到了教師的勤勤懇懇、無怨無悔;她們的事蹟讓我們找到了奮鬥的目標和方向;她們的事蹟引導着更多的教師奉獻自我,奉獻青春。她們的人生價值,體現在“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境界中。她們是那樣的熱愛自己的工作,她們是那樣的樂觀地生活,她們活出了人生的最高境界,對照他們,我也熱愛教育事業,但沒有他們的事業心那麼強烈;我也努力工作,但沒有她們的全身心投入;我也熱愛學生但沒有她們那種把給予別人當作幸福的感受。究其原因,自己僅把教育工作當作一項職業,而沒有把它當作一項事業來對待。她們的敬業精神多麼高尚。她們敬業奉獻,堪稱楷模;她們為人師表,堪稱榜樣;她們熱愛學生,堪稱表率。

學習她們,就要像她們那樣去對待工作和學習;學習她們,就要學習她們熱愛學生的高尚品格。

學校的中心工作,就是教書育人,一切為了學生,為了未來。熱愛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學生不聽話,故意頂撞老師,我有時不免對其嚴厲批評,作業完不成,有時對學生一頓訓斥,而不是耐心輔導。捫心自問,深刻反思,我做的還不夠。她們是一團火焰,照亮了學生前進的方向;她們似春風雨露,滋潤了學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她們是人梯,在她們肩上,無數個新人在成長。熱愛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關心學生幫助他們成長,是我永遠的追求。 優秀教師們的精神,是一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她們的形象是一座高高的豐碑,她們是教師隊伍中的佼佼者,她們是我們的驕傲和自豪。

學習她們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做學生的表率。更新思想,轉變觀念,要以學生的發展成才為出發點。對待學生滿腔熱忱,對待工作兢兢業業,向優秀教師那樣,敬業愛生,樂觀進取,為教育的發展國家的興旺,民族的振興而盡微薄之力。下面從三個方面談談本人聆聽後的體會

一、立足本質,對學生獻出一片愛心。

這些優秀教師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師德情操、無私的奉獻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奮進。通過學習,我深刻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對於任何學生就是一個“愛”字。以無限的真情去關愛,用愛去感化每一個學生的心靈。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不厭其煩的耐心指導,當學生做錯了事的時候,指導分析讓學生知道做錯事的原因。用温馨的語言教育學生,用母親般的愛感化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猶如父母,甚至勝於父母。感受到能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二、對工作必須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

我們應當學習優秀教師以學生為動力,以育人為首的精神。老師必須具有足夠的耐心和責任心,不僅要規範學生的行為,更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對每一個學生都要進行有針對性地教育。時時處處觀察學生,瞭解學生,對出現的問題及時指導解決。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必須努力做到。

牢固樹立了教師的光輝形象,通過學習我有着很深的感觸,發覺與這些優秀教師比起來,差距實在是太大了。有時覺得工作壓力很大很累,現在我卻發現,我們的工作是充實的,意義是深遠的,職業是幸福的,做到愛校如家,愛生如子,任勞任怨,不計較個人得失,時時以“愛心、耐心、細心”,去關心每一位學生,熱愛每一個學生是我們的責任,教育學生子是我們的神聖事業。對學生我們既要愛又要嚴,時刻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是作為一名老師必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三、教師必須做到尊重、理解、信任、鼓勵學生。

通過學習優秀教師的事蹟,我進一步體會到,在教育教學中,尊重學生,是我們老師必備的道德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友好的對待他們,理解和信任他們,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多和他們交流,多鼓勵和表揚他們,要尊重他們,寬容他們的過失,當學生有不足時,多給予激勵和讚美,對學生精心呵護,尊重學生人格,善待、寬容、理解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感覺到在學校裏比在家裏的還要幸福的多,感受到學校生活的開心和幸福。

今天,我在感動中度過;今天,我為這些優秀的事蹟感動了,流淚了;明天,我將踩着她們的足跡繼續在講台講述教書育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