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感動中國教師事蹟材料【精品多篇】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1.96W

感動中國教師事蹟材料【精品多篇】

讀《中國教師》有感 篇一

身為教師的我深知,教師是做人的工作。在教育學生的過程當中,如果教育不能觸及學生的心靈,教育的效果則會大打折扣。今天我與學生關係的民主與和諧,很大一部分功勞要屬於美麗而有豐富內涵的她——《中國教師報》。

從聽説到走近再到走進她,時間雖短,她卻很快成為我的良師益友,她以鮮明的時代性、前瞻性、實用性、可操作性以及及時性的內容供我學習、吸收,為我更好地善待學生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幫助。《中國教師報》讓我更熱愛學生她使我深刻地認識到,教師愛學生,是一種信任,是一種鞭策,是一種激情,更是一種能觸及靈魂、動人心魄地教育過程。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是教師必須遵循的基本職業道德規範,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礎。

有人説,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通過學習我認識到這是荒謬的。教師應該熱愛每一個學生,包容一切學生的一切差異和缺點,對所有的學生公正無欺、一視同仁,不僅要熱愛學習成績挺好的學生,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和品格不健全的學生更要多一份偏愛。我們對學生的愛的直接表現就是相信每一個學生,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潛能,每一個孩子都是“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所以必須抓住學生的積極因素和獨特的方面,鼓勵他們進行大膽地探索,增強他們的學習熱情。《中國教師報》讓我更寬容學生她使我深刻地認識到,愛是一門藝術,而寬容就是愛的精髓,它對學生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她的一篇篇很有指導性的文章告訴我,教師必須主動地走下“師道尊嚴”的“神壇”,以寬容的態度來善待學生,不是以成人而是以成長、不是以現在而是以發展的眼光來審視學生的問題。蘇霍姆林斯基説:“孩子的過失不管多麼嚴重,如果不是出於惡意,就不應該責罰他。”陶行知就曾告戒:“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面對學生的錯誤如果不是因勢利導,而是進行叱罵甚至體罰,是沒有任何教育效果的。

因為這樣的做法是教育上最不適用的方法,會直接導致學生從良心的責備中解脱出來,把孩子推向教育的另一端,嚴重影響學生德身心健康。校長如果沒有寬容和善待的胸懷,麥克勞德能成為著名的生物學家而走向諾貝爾獎的領獎台? 《中國教師報》讓我更解放學生她使我深刻地認識到,在班級管理中,對學生的管理不能牢牢地固守着“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信念,根本不考慮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的差異。 “班級在線”、“教師”(《中國教師報》中的欄目)中所藴涵的以人為本的理念告訴我,這種規矩應當建立在學生積極參與、自覺自願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到每一個個體的差異,把統一的規範減少到最基本、最必要、最原則性的限度,就像陶行知所告誡的“六解放”。她使我深刻地認識到,在具體的教學中,課堂效率的提高,直接決定課業負擔的輕重,決定學生課外活動時間和空間的拓展。

“新課程”、“創新課堂”、“綜合實踐”(同上)中每一篇文章都滲透這新課程的理念,幫助我把握好學科教育的特點,積極引導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教學,學生的學習激情得到了激發、釋放和展現。

閲讀《中國教師報》的日子裏,我有了的反思,在反思中我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也正是因為有了她,“熱愛、寬容、解放學生”的理念融入了我的靈魂,激發我更好地提高、成長。有《中國教師報》相伴的日子裏,教育、生活真美妙!

讀《中國教師》有感 篇二

科學文明的進步,物質技術的發達,信息產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知識經濟時代與網絡的普及使得今天人們接受信息、獲取知識的方式學習方式發生了徹底變化。以往單純的課程教學不再成為人們獲取新知、接受教育的唯一。相應地,在教育領域,廣泛地教育信息媒體正在悄悄地豐富我們的生活與大腦神經。

從走上教師這個工作崗位,我有幸認識了《中國教師報》,從這份報紙上我看到了大部分的作品都是跟我們一樣工作在基層一線的教師的真實寫作,反映的都是我們這些廣大教師真實的生活、真實的教學,切實貼近我們的實際。從閲讀這些報紙,給我的感觸很多,收穫很大。

我在《中國教師報》上看到了這樣一篇文章“為人師表、堅守道德”,其中的一些話很有道理:教師是一份特殊的職業。這份職業不同於流水線上的生產工人,產品不合格了可以重新生產;這份職業不同於在田地裏勞作的農民,種植的禾苗不言語、不思想…。.教師是心靈的工程師,教師面對的是一羣會思想的活潑可愛的孩子。為人師表-----這一道德規範,非常樸素,教師雖不是名星,但教師的一言一行有許多天真的雙眼在看着;雖不是名家,但一舉一動影響着無數稚嫩的心靈,如果教師言行相悖、表裏不一,學生怎能“親其師,信其道”?作為教師,我們不能隨波逐流,應把握自己人生的航向,堅守自己,認真執行《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

在教師的眼中,後進生是最令人頭疼的羣體,從《中國教師報》上讓我瞭解到了“轉化後進生的策略”,其實,只要我們充滿愛心、細心和耐心,就會發現後進生都是未經清洗的玉石,是等待着春雨滋潤的小草,只要找準方法就可轉化他們,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維護後進生的自尊心(有愛心融化後進生冰凍的“心理防線”,在師生間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橋樑)。

二、用關愛去感化學生(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教師唯有心裏時刻裝着學生,學生心裏才能有你這個老師,尤其是後進生,愛之深切,才能喚起他們奮發向上的勇氣、信心和激情)。

三、集體幫助,樹立後進生的自信心(開展各種活動:

1、互幫互學的“一幫一”活動。

2、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3、組織參觀訪問活動。

4、開展“改正一個缺點,為班級爭光”活動。使後進生感到班集體的温暖,逐漸消除自卑心理,振作精神)。

四、在鼓勵中激發上進心(鼓勵學生能給學生奮發向上的動力,表揚鼓勵對學生來説,不僅是一種榮譽,更是對他的認可,使他們增強了勇氣和力量,激發了他們的上進心)。

《中國教師報》幫助我們開闊了視野,讓我切身感受到了這份刊物的魅力,它讓我有種莫名的親切感,在自身教學實踐與理論的反思中不斷積累知識,也獲得了自我人格的提升,從而產生了情感上的愉悦之情與收穫的快樂。這種感覺是無與倫比的。它喚醒了我們沉睡的情感,告訴我們作為基層的一線教育工作者,如何去表達,如何去思考,如何去總結,如何去學習,如何去獲得更多地快樂!

讀《中國教師》有感 篇三

在網上,一直聽網友們稱讚:《中國教師報》是一份宣揚教師情感與智慧的報紙,是老師們自己的報紙,於是,從一開始起,便對《中國教師報》有了一份特殊的親切感。一次,在青年教師座談會上,分管校長熱情的向大家推薦《中國教師報》,並鼓勵我們多為她寫稿。那時侯,我想像我這樣一名普通教師怎麼可能發表文章呢?

於是,投稿的念頭很快就打消了。可是沒有想到後來發生的一件小事卻改變了我的看法。一天晚上,我懷着激動的心情在成長上給大家講述自己白天碰到的一件“怪事”,那件事及由它所引發的思考讓我不由的對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深感憂慮,於是,我直言不諱的在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沒想到,上的一位朋友看了文章後,馬上鼓勵我把文章投給《中國教師報》。在他的“鼓動”下,我終於鼓起了勇氣,通過郵件把文章發給了《中國教師報》,第一次投稿就這樣在“匆忙”中開始了。

沒想到第二天上午,編輯老師立即回覆説欲用這篇文章,並認真的和我交流了看法。當時,我有一點驚訝,心中不禁暗自驚歎於《中國教師報》編輯的工作效率之高和他們對普通作者來稿的重視。帶着這樣一份感動,以後的日子裏,我不斷的督促自己勤積累、多思考,並把自己在日常教育生活中的感悟和發現寫下來,投給《中國教師報》以及其他一些刊物。書寫是讓思想走向成熟的一條有效途徑,和《中國教師報》一起走過的日子裏,心情一天天的飛揚起來,學生也和我一起感受着這樣一種充滿激情的日子,我們一起享受着教育的快樂,一起成長着,原以為平淡乏味的教育生活就這樣變得豐盈、多彩起來。

每一位教師在日常教育生活中都會遇到一些引人思考的事件,它們猶如散落在海邊沙灘上的一枚枚閃亮的貝殼,也許不經意間就被我們踩在腳下,冷落在一邊,可是,如果我們俯下身去,悉心的將它們拾起、收藏,就會漸漸發現它們的美麗,發現它們身上留下來的教育的真實痕跡,追尋着這樣的痕跡,或許我們就能尋找到改善教育行為的有效途徑。教育改革的過程需要全體教師共同交流,一起參與,一起推動,願每一位教師都能夠擁有自己的思考,發出自己的聲音,{}願《中國教師報》能夠成為普通教師思考、探索、追求的新起點。

讀《中國教師》有感 篇四

作為一名從教十幾年的。教師而言,經歷了素質教育,經歷了課堂改革,無論教學怎麼改革,我們永遠保持不變地是要對學生負責。

一、最先進的教育理念,最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最前沿的教育思想成為我們永不止息的方向。

把學生當人,給孩子一個健康的地方,讓他們健康的成長。在與學生朝夕相處中,影響他鼓勵他學習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識,至少能保證知道保護和愛惜自己的生命。整個假期中,學生溺水事故不斷傳來,家長的嚎啕聲不絕於耳,看着失去愛子的家長痛不欲生的畫面,我在想孩子們怎麼不知道下水危險呢,鮮花般的生命消失了,幸福的家庭殘而不全。有的孩子則因為學習壓力或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就選擇放棄自己的生命。這些事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少見,再優秀的孩子如果生命不保那又有什麼用呢?所以,我們要教育孩子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要堅強地活着。有了生命,才有了一切,珍愛生命的教育應成為教育的首要任務。保證了孩子的生命,想讓孩子更優秀,就要親近他,瞭解他的喜好,關心他的生活,身體,心理和精神狀態,關心他的學業和品格。作為老師要親近孩子,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和朋友一樣談心,瞭解他,身體心理都健康的孩子才會有健全的品格,最後才是關心他的學業。現實生活中,我們作為老師可能越過了品格教育,更多關注的是孩子的學業,這樣就出現了高分低能,出現了大學生犯罪的事實。這也印證了智育不好出次品,德育不好出險品。所以我們的第二大任務就是塑造身心健康有健全人格的人。第三大任務才是提高學生的學業水平。

二、教育的問題就是課堂的問題,教育的問題必須迴歸到課堂上。

教師必須樹立三觀,樹立教育即人學的教育觀,一切的教服務於學的教學觀,尊重學生,依靠學生,發展學生的學生觀。新課堂一定是學生自主的課堂,新課堂一定是張揚人性的課堂,新課堂一定是能實現教學相長的課堂。這就要我們把課堂還給學生,在老師畫龍點睛地引導下,主動地思考,激烈地辯論,在思辨中獲得知識,能力得到拓展。學生就是課堂的主人,講台和課堂是他們施展才華的舞台,老師只不過是導演而已。這一切的一切都起源於我們要尊重學生,少一點對學生的干涉,多一點對自主權益的維護;少一點對兒童的批評,多一點對錯誤的包容;少一點多知識的膜拜,多一點兒對能力的讚美;少一點規範和約束,多一點放縱和理解;少一點雕塑和塑造,多一點自然和自由。這些話語字字珠璣,給我們指明瞭方向,明確了方法,如何去實踐,還要在課堂中邊實踐邊思考邊改進,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我們真正輕鬆起來。

三、讓自己做一個有職業幸福感的教師。

教學工作很辛苦,收入勉強維持温飽,家長學生都很理直氣壯,動不動就要給老師氣受,當尊師重教嚴重縮水的今天,老師的職業幸福感也在漸漸變得暗淡無光。我們有了幸福感,才能把這種幸福傳遞給孩子們。我們要讓自己變得幸福起來,就要想辦法讓自己的工作輕鬆起來,只有讓學生心甘情願去學習,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學相長,學中行,行中思,思中悟,我們越教越明白,學生越學越帶勁。

讀《中國教師》有感 篇五

組裏徵訂了《中國教師報》,這份報紙可是我夢寐以求早想擁有的呀,這下我可“解饞”了,每天不管哪位老師看完只要沒把它用夾子加好掛在規定的位置上,我就會馬上收起,連同我的那份整齊地掛好,一天也不知道要掛多少次,可我不覺得麻煩,反而覺得快樂和充實。一次,一老師在切西瓜,我沒看見西瓜是大是小,可一眼就看見了西瓜下面緊緊地壓着一張報紙,我急忙走過去看刊頭幸好不是《中國教師報》。弄得同事們哈哈大笑,還以為我去搶西瓜吃呢。

報紙有很多板塊,可我最喜歡的板塊是《新觀察》、《健康人生》這兩個欄目,板塊的文章選得非常貼近一線教師的心裏與工作狀態,文章寫得實在、現實還透漏着風趣。

先説説《新觀察》吧,這個板塊引領我的思想走在了教育的最前沿,讓我更清楚地瞭解了當代我們這個教師隊伍中存在的諸多利弊,也把一線教師心中的酸甜苦辣展示在大家面前,讓你去品味,去深思,尤其是遇事不走彎路子,組裏的教師都很喜歡它。我們有時看到一篇文章,組裏的人會針對一件事爭論不休,就説《老王》這篇文章吧,道出了“一位教學認真的好教師,可就是沒有一些教學中的榮譽證書,進而高級職稱與他很遙遠,老王為了把教學成績拼命爭成第一,抬手打了學生一耳光,接下來是家長不願意了,再下來老王回家了……”組裏的老師分成正反方,各持己見、互補相讓,爭得不可開交……可我對老王老師説,你本來就是一位敬業的好老師,你本來就是個能幹的人,不就是少一張紙嗎?慢慢爭取呀!人不常説嗎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教學幾十年了,雖然沒評上高級,可評上高級的人還是少數的,如果您能再看開點,結果可能就不會這樣了,關於那兩個差生,咱先分析一下他們的情況然後對症下藥,您説呢?哦,這也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原因,其實,評高級職稱的要求也應改一改,側重老教師一些也不為過,幹了幾十年的教育嗎。

教師呀,教師,當我們為了孩子的成績而想訓斥他們時,請您一定把握住自己的底線————不能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再説《健康人生》,是我喜歡的版塊之一,它包括“人生感悟”、“健康方程式”、“休閒有道”、“職場心態”等,每當我閲讀完這些文章我工作起來精神勁十足。自己平時也很喜歡運動,每天都是走路上班,再加上有《中國教師報》這個精神食糧我想我的業餘生活會感到更充實的。

其實,“班級在線”、“杏壇春曉”、“閲讀”等這些欄目,我也都是很喜歡看的。《中國教師報》是在催我成長,是在“逼”我讀書呀!蘇霍姆林斯基説:“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起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這些都取決於教師,取決於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佔有何種地位。”讀書看報是我們教師每天必做的“工作”,謝謝了《中國教師報》!

讀《中國教師》有感 篇六

《中國教師報》從聽説到初次接觸後再到走近並愛上她時,只有短短的一年多時間。光陰不長但卻讓我收穫頗多,受益匪淺。身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我深深地知道這份工作的責任和義務。教師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知識,而是要走進孩子們的心裏,和他們心靈互通才能真正實現教書育人的目的。《中國教師報》讓我明白,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和前提。教師愛孩子是心靈撞擊出的愛的火花;是初春時細雨對幼苗哺育的無私;是花苞吐蕊漫人間的芬芳……

還記得初睹《中國教師報》芳顏是在一個舒服的秋天。那是我剛走上教師的崗位沒多久,在一次例行的會議前,我隨手拿起了放在報架上的一疊報紙悠閒地翻閲起來。在右手一上一下地擺動中,我的心漸漸地被她所深深吸引。眼前的她就像江南的女子般情感細膩,文風樸素悠長,沒有過分的誇誇其談,曼妙的字裏行間透出的都是發自內心的感慨和實在道理。每逢完成了工作的茶餘飯後,我便會走進空蕩的會議室裏,和她進行心靈的交流。於是在安靜的氛圍裏我慢慢熟悉了她的風格:《教師教育》、《新課程。課堂》、《班級在線》、《杏壇春曉》……從這裏我走出了校園,走向了世界。

我從《中國教師報》中不僅瞭解到基本的教育政策還讀到了許多震撼心靈的文章。如在《老師,我可以唱歌了嗎?》一文中,從簡單的話語中我能感受到一位善良的教師的“機智巧妙”和孩子的“天真可愛”。一個智障的孩子,一顆無法約束自己的心,看着看着,我落淚了,在過多追求分數和課堂紀律的今天,是他們讓我感受到了人性迸發出的光輝;而在《曉風輕拂,時光淡淡——讀》裏,讓我知道在被各種低級無聊毫無內涵的所謂流行充斥的現在,更應該拂去塵囂靜下心來去品讀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來的文化瑰寶。是啊!中國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文明,我們總是心安理得認為會永遠屬於我們,從不曾想過走進它、品讀它、理解它、昇華它。殊不知在自以為擁有中錯過了欣賞許多人類的輝煌。身為教師的我們都已經離經典的國學越來越遠了,還能指望那些熟悉周杰倫、李宇春的孩子們去記起孔子、孟子們的聲音嗎?當曾經優美的《高山流水》、《陽春三月》被如今的《雙節棍》等流行歌曲所取代時,我們是該高興時代的進步還是擔心文化的流逝?《中國教師報》讓身為語文教師的我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和今後的任務。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啊!

《中國教師報》陪我度過了日落星升、花開葉落的歲月。是她讓我在工作的迷茫中找到了航行的方向;是她引領着我在浩瀚的天宇中盡情地翱翔;是她陪伴我度過寒冷的雪季;是她教會我如何擁有一顆與學生靈犀的心……

《中國教師報》,全國教師自己的報紙!《中國教師報》全國教師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