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家教的小故事4則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37W

關於家教的小故事4則精品多篇

家庭教育的小故事 篇一

一位西方哲人説,要想做好一件事,你最好盡四分之三的力量去做。我覺得大多數成功者會贊成這種觀點。

一位作者想寫出一本健康美好的思想的書,他只使出四分之三的力量就夠了。切不可全力以赴,那樣會心情緊張、急躁不安,這種情緒會泄露在文字中傳染給你的讀者。而只使出四分之三的力量,既有準備又留有餘地,從容不迫會做得更成功。

做其它的事也一樣,凡事需要盡力準備,但不可全力以赴。兵家所謂窮兵黷武就是指指揮員太全力以赴以至於血本都賠進去了。而搞實業的人更忌諱把全部的錢財投入某一項實業中,而是儘量在多行業拓展以防止一敗塗地。

全力以赴者並不一定比使用四分之三力量的人更具有實力。古人所謂“工夫在詩外”是説文人做詩的好壞往往在他的學問與閲歷的深淺,而不只在詩文本身。其它行業也一樣,而在於你本身的實力如何。“三國演義”中孔明站在空城上嚇退幾十萬大兵,並不是説他有萬夫莫開之勇而恰恰是他過去的妙算神機與今日的鎮定自如才嚇退敵兵。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海明威有一個著名的冰山理論:一座海中的冰山,十分之七在水下,可正是那十分之七才托起了那十分之三,那十分之三巍峨壯觀,令世人讚歎。人生也一樣,成功只是那十分之三,而十分之七是成功前的艱苦準備。成功並不在於你是否全力以赴了,而在於你是否具有實力和充分的準備。一個沒有練過武功的人為報仇急於與一武功高深的人交手,雖然他全力以赴了,可他會成功嗎?

有實力有準備的人也不可輕心,你必須用四分之三的力量,這樣才既不焦慮又穩操勝券。兔子之所以在賽跑中輸給烏龜,就在於太輕敵太自信了,以至於落下永世的笑柄。要是兔子懂得用上四分之三力量的道理,那他是必勝無疑了。

古人説弓太滿則易折,人也切忌全力以赴。給自己留一點餘地、留一分輕鬆,你就會多一分從容、多一分灑脱,給自己留一條退路,失敗了也不會全軍覆沒。千萬不可全力以赴地做一件事,你只需用四分之三的力量你就會是永遠的成功與勝利者。

家庭教育的小故事 篇二

老鞋匠是我們小區必不可少的人,他修的鞋既美觀又舒適。

老鞋匠不僅修鞋修得好,而且心地也很善良,很多孤殘老人找他修鞋他都分文不取,他不是不需要那幾元錢,而是不忍心。他也因此成為物業管理公司特許在小區圍牆內經營的唯一小攤。那些收破爛賣盒飯刷皮鞋的外地人對他的羨慕一點也不亞於我們對彩票大獎得主的羨慕,都説他運氣好。

然而,他的運氣並不像人們所羨慕的那麼好。他的妻子,那位和他自由相愛不成而一道私奔出來的鄉下女子在為他生下一個兒子之後很不情願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她的離去,也帶走了那個愛一面哼歌一面補鞋的老鞋匠,而代之以一個只埋頭幹活的機器,很長一段時間,他甚至一整天也不抬頭,因為他知道,無論哪個方向都不會再有那個挎飯籃的女人了。

惟一能讓他看到妻子影子的,便只有他們的兒子了。這小傢伙似乎有窮家孩子懂事早的天份,每天都安然睡在補鞋挑子裏,只在餓急了的時候才小貓一樣輕哭兩聲。每當這個時候,老鞋匠就會從懷裏取出奶瓶,把帶着體温的米糊放進那小鳥一樣的口中。小區的婆婆奶奶們看到這幅景象,紛紛回家,把孫兒們不吃的奶粉和不用的衣物找出來給了他。家中有嬰兒的人家,甚至還給他送來自家孩子消化不完的母乳。

天可憐的小傢伙吃着百家的奶居然一天天長大了起來。老鞋匠卻並不因此就有所鬆懈,他對兒子的關心更進了一層。冬天水冷,他用嘴含温了才給兒子喝。沒人給他們送飯,每頓的冷飯,他都是先嚼暖了才餵給兒子吃。保安們看他可憐,就送了他一個煤油爐,特許他在小區裏點火。這事,連最不好説話的保安主任也沒反對。

兒子是老鞋匠唯一的歡樂,只有兒子咯咯笑的時候,人們才能看到老鞋匠笑,他二十幾歲的臉居然比四十歲還滄桑。

日子過得很快,轉眼間兒子就5歲了。5歲的兒子很懂事也很聽話,能幫父親遞釘子錘子或抹鞋上的灰塵,幹起活來居然很老練,惹得過路的人們都跟老鞋匠開玩笑説:喲,你真有福氣,都有接班人了。

老鞋匠聽了這話,像被人點了穴一樣,半天不動一下。之後,他就開始留心關於學校的事,每有人來補鞋,他便要向人打聽小孩上學的事。越聽,越沒有信心,越聽,越覺得可怕。城裏的人們説:我們有城市户口,娃兒讀書都貴得嚇人,你麼……

5歲的娃娃即將到來的讀書問題使老鞋匠像嗅到冬天氣息的松鼠那樣充滿了緊迫感。但他為孩子找讀書的機會顯然比松鼠找松果難得多,老鞋匠因此顯得更加絕望,整天神不守舍。有一天甚至還發生了歷史性的差錯,將劉大爺的鞋送給了張大媽而又將陳先生拿來上線的鞋釘上了鐵掌。

幾天後,小區裏流傳出一個消息,説老鞋匠要將兒子送出去,什麼條件也不要,只要對方是有文化的人家。大夥起初不相信,去問老鞋匠,老鞋匠點頭説是,他無論如何也不想讓兒子像自己這麼活。

有幾對無兒女的中年夫婦來找他,他問過對方的職業之後,搖搖頭,就不再説什麼了。後來,有一個工程師來找他,他想了半天,把孩子使勁抱在懷中一回之後,就同意了。工程師給他五千元錢,他沒要。

老鞋匠又開始埋頭補鞋。兒子常穿件新衣服來攤邊,照樣遞錘子抹鞋子。每當這時,他總會揮手讓他走。兒子不走,他就舉手嚇他。嚇也嚇不走。終於有一天,他發火了,抱起孩子,狠狠地打了他一頓。這是這個苦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挨的第一頓打。

從此,孩子再沒敢在老鞋匠面前出現。只遠遠地躲在遠處看他。工程師夫婦於心不忍,就來找老鞋匠説:這事……還是算了吧。老鞋匠一聽,就急了,又是搖頭又是擺手,説一定會有辦法的,會有辦法的。

第二天一早,老鞋匠就和他的鞋攤一起消失了。小區再沒有了鞋攤,有幾個外地老鞋匠想進來填補空白,被保安們罵走了。保安都是鄉下人,他們都説受不了老鞋匠的兒子盯着鞋攤的眼神……

家教小故事:噓——小聲點兒 篇三

在孩子三歲時我們搬進了新居,住在六樓,樓下是一對小夫妻,還沒有孩子。在搬進新居的頭一天,我把兒子叫到面前,問他:“喜不喜歡新家?”兒子一蹦三尺高地喊道:“喜歡!”我趕忙把手指豎在嘴前小聲説:“噓,小聲點兒,樓下的叔叔、阿姨怕吵,咱們以後不能在地板上跳來跳去,也不能大喊大叫行不行?”兒子懂事的點點頭説:“好吧!”可是孩子畢竟還小,轉眼就忘,他經常在玩得高興時忘乎所以,鬧出很大的動靜,每逢這時,我們總是把手指豎在嘴前小聲説:“噓,小聲點兒,你忘了樓下的叔叔、阿姨怕吵嗎?”兒子也總是會意地點一點頭,把動作放輕,看着他那稚氣的樣子,我內心有説不出的高興。這樣做對他來説不僅僅是一種習慣的養成,也是一種關愛他人、與人友善的品德的培養,有了這方面的修養,將來他才能學會與人融洽相處,成為一個有益於他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