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驚弓之鳥的教學反思【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06W

驚弓之鳥的教學反思【多篇】

驚弓之鳥教學反思 篇一

《驚弓之鳥》這是一則成語故事,講的是古時候魏國一位有名的射手更羸只拉弓不射箭,便使天上飛過的一隻大雁掉下來的事。

文章的最後一個自然段是本課的重點段,教學中我是這樣設計的:

1、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給學生再讓學生默讀本段,思考“更羸只拉弓,大雁就掉下來”的推斷怎樣得來的,畫出重點詞語。

2、四人小組交流方法。

3、學生組成八人大組,結合老師給的提示填寫“魚骨圖”或“框架圖”,再選出一個代表準備發言。

4、學生組成超大組,小代表在組內彙報。再選出一個代表準備全班交流。

5、代表上台進行全班交流。

6、教師精講,補講。

整節課,老師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們在自學中思考,在合作中交流。正如《心理學》中説的:分析和綜合是思維的基本過程。這種學習方法,不僅能使學生深刻地理解課文的內容,同時又培養了學生分析、推理的思維能力,把能力的訓練落在了實處。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學得很有興趣,課堂氣氛活躍。

驚弓之鳥教學反思 篇二

在學習《驚弓之鳥》這篇課文時,我先問學生讀過哪些成語故事,讀懂了嗎?喜歡嗎?然後請學生説一説成語故事的內容和含義。然後我出示掛圖,讓學生觀察畫面,説説自己看到的內容。接着我告訴學生這幅畫也包含一個成語故事,大家想知道嗎?這樣學生的興趣激發了。

然後我就讓學生自己去讀故事,看誰可以用自己的話把課題説明白。這樣大家都充滿渴望的去自由讀課文。學生讀完後,我問學生,課題是什麼意思?學生通過自己的讀書知道驚弓之鳥就是受到驚嚇的鳥。然後我問這裏的鳥之誰?學生馬上説是大雁。

接着我讓學生再和夥伴一起分角色去讀課文,看文中有幾個人物,你最喜歡誰?為什麼?這樣學生通過讀書後,不僅知道了更羸是魏國有名的射箭能手,還知道了他只拉弓不用箭就把大雁射下來了。在學生知道更羸只拉弓不用箭射下大雁後,我問學生,更羸真的為什麼會這樣自信呢?然後再引導學生讀第九節,這樣學生就能夠邊讀邊思考,知道更羸是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加以分析,最後得出一個結論就是,這隻大雁因為受過一次箭傷還沒有好,很害怕再次受到同樣的傷害,所以只要它一聽見弓箭的響聲,就會拼命往高處飛,這樣傷口一裂開就掉下來了。其實它不是箭射下來的,而是被嚇下來的。

學生理解了更羸的分析,然後我讓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談談有無類似的經歷。有學生就説,自己以前被狗咬過,所以只要一看見狗就感到很害怕,還有的説怕蛇,有的説怕馬蜂等等。學生會用這個成語了,在讓他們自己歸納這個成語的意思和它現在的喻意就水到渠成了。

通過這節課,我在想,只要老師在課堂上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把讀書的時間交給學生自己去掌握,學生在充分讀書以後,就可以把書中的知識弄明白。

驚弓之鳥教學反思 篇三

《驚弓之鳥》在教學時考慮教學重點放在讀通、讀熟課文,會正確認讀生詞上,但如僅此本堂課的教學量又太少了,於是決定讓孩子初步感受更羸的善於觀察、思考及準確的判斷。

課始,孩子們對“更羸是古時候魏國有名的射箭能手。”這一句話的理解非常到位。先讓孩子來説説“你認為什麼人可以被稱為‘能手’”;再説説“‘射箭能手’是什麼樣的人”,“你可以用哪些成語來形容‘射箭能手’”;接着説説“你怎麼理解‘有名的射箭能手’”,“這又可以用哪些成語來形容”;最後説説“現在讓你來讀這個句子,你會帶着怎樣的感情來讀?”(孩子們有的説“佩服”,有的説“讚歎”,有的説“神往”……),“好,就帶着你自己的感覺,好好讀一讀這個句子。”(齊讀,聲情並茂)。對簡單一句話的學習,我帶領着孩子們由“能手→射箭能手→有名的射箭能手”層層遞進理解句子,並在這當中“連線”孩子們已有的知識儲備(用上合適的成語來説一説),在靈活使用成語的過程中,孩子們輕鬆自如地領會句子並順利產生對更羸的佩服之情,感情朗讀的訓練也跟着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接着,孩子們根據要求自學全文。

自學要求:

1.讀課文三遍,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邊讀邊思考:你覺得更羸是怎樣一個人,從哪兒體會出來的?把有關句子劃一劃。

交流反饋後發現“更羸”的“更”要讀成“gèng”,“弦”易讀成“xuán”,糾正後能正確認讀,可一到課文中又會反覆出錯,尤其是“更”都習慣於讀第四聲。出現這樣的問題怎麼辦?總不可能整堂課都正音吧?只能寄希望於本節課後不斷地練習與糾正了。

最後交流句子,體會更羸是怎樣一個人。孩子們馬上找到課文的最後一段話,並從中體會出更羸的善於觀察、思考和打獵經驗豐富。由於本段是課文的重點段落,而且語言非常嚴謹,邏輯性很強,課堂作業本中也有相關的閲讀作業,所以一有孩子提出這段,我馬上忘了本堂課只是要讓孩子初步感受更羸是怎樣一個人,開始結合作業題分析起內容來了。結果離開了文本,純粹為了習題而講解,孩子們學得索然無味。

課後,認真回想這堂課認為自己在今後的課堂中要特別注意牢牢把握課時目標,緊緊圍繞目標展開教學,不能隨意生髮開去,更不能離開文本分析內容、講解習題,語文課還是要通過充分的讀來感悟、體會、理解。

驚弓之鳥教學反思 篇四

《語文課程標準》特意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要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應加以鼓勵。”這種新理念,對語文教學中長期存在的越俎代庖式的“教師分析”和“統一標準答案”,無疑有振聾發聵的作用。如今,鼓勵、尊重、珍惜學生的獨特閲讀感受,已成為閲讀教學改革的重要話題,為越來越多的教師所認可。

我在教課文《驚弓之鳥》時,有意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大膽説出自己的獨特感受。在多數學生根據課文後面的思考題,對射箭高手更羸的經驗之談表示認可和讚揚後,也有少數學生談了自己的不同感受:

甲生説,我覺得我們應該從這隻可憐的驚弓之鳥身上吸取一點教訓,那就是從小就要培養自己經受挫折的能力,不能像這隻雁一樣,只因為被箭射傷過,後來一聽到弓弦響就驚慌失措地墜落到地上。我們班上不是有的同學曾經因為某次考試不及格,受到家長的訓斥,現在一聽説考試就心慌嗎?這個學生由落地的驚弓之鳥談到了當前教育界的一個熱門話題:要注重培養青少年經受挫折的能力。

乙生説,我覺得更羸的所作所為不值得稱讚,因為他缺少人道主義。他明明知道那隻受傷的鳥不能再受驚嚇了,但為了在國王面前顯示自己的高明,又故意拉動弓弦,使那隻可憐的鳥又一次遭受精神上的打擊,摔落在地上。鳥是人類的朋友,更羸的惡作劇有點殘酷無情。

驚弓之鳥教學反思 篇五

這篇課文是一個成語故事,主要講述的是古時候有個射箭能手叫更羸,他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了下來,原來這是一隻受過箭傷、孤單失羣的大雁,一聽到弦響就嚇得從天上掉了下來。這則成語故事語言生動、形象鮮明,全文以更羸和魏王的對話為主,按照先果後因的順序展開敍述,從更羸提出不用箭,只拉弓就能使大雁掉下來,至虛發雁落,最後分析推斷其中的原因,形成了一篇很有説服力的推理文章。本文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理解故事的內容,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最後一個自然段更羸説的話,使學生理解、體驗更羸觀察、分析、推理、判斷的思維過程。通過學習,不僅讓學生理解《驚弓之鳥》在故事中的含義,即:被弓箭驚嚇過的大雁,而且讓學生理解其比喻意義,即:比喻受過驚嚇後,遇到一點情況就害怕得不得了,從而引導學生明白在現實生活中遇事要鎮定,不能慌亂,否則會使事情變得越來越嚴重。這則成語故事還告訴我們要學習更羸善於觀察、勤于思考,能夠將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和自己的實際經驗結合起來進行思考。學習本課,一方面要讓學生學到本課中涉及到的知識;另一方面,告訴他們在面對生活中出現的事情時,應該以怎樣的心態,用怎樣的方法去處理事情。

由於是第一次教語文課,經驗等各方面嚴重匱乏,所以在本次教學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

1、缺乏對時間的準確把握,沒有合理分配時間。學習生字詞部分佔用了過多的時間,其實部分生字詞學生已經掌握,不必重複強調,只重點學習學生不熟或不會的字詞即可。但是課堂上對此缺乏認識,平鋪展開學習,導致在不必要重點學習的字詞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另外,也沒有學習課前準備的多音字部分。由於對生字詞部分的學習佔用了大部分課堂時間,致使對課文內容的學習任務沒有完成,尤其是最後一自然段更羸的話,應該是重點學習部分,卻匆匆而過。

2、授課時,整體思路不清晰,平鋪直敍,沒有突出重點內容,忽視通過聯繫上下文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主旨。雖然抓住了文中的部分重點詞語,但很多有助於學生理解文章的詞抓得不夠深。例如第二自然段中:一隻大雁從遠方慢慢地飛來,邊飛邊鳴。其中“慢慢”、“邊飛邊鳴”講解的不夠透徹。思路不清晰的主要原因是課前備課不充分,致使講課過程中進程有點亂,而且本來需要講的很多內容沒有講解,如第二自然段中更羸説的話中“只要——就——”本來要找同學造句,加深理解,以更好的把握更羸説這句話時“肯定”的語氣,但是並沒有在課堂上實現。

3、在教學過程中,雖有師生交流,但交流“頻繁”,我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過多,且部分缺乏針對性。如課堂上頻繁出現“好不好?”“是嗎?”“對嗎?”等毫無用處的問題,不僅不能激發學生思考問題的興趣,反而是他們產生聽覺疲勞,不利於學習的進行。另外,在師生交流中,忽視平等對話,沒有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可能是第一次走上講台的原因,怕課堂失控,所以我只按照自己課前的準備,一個問題接着一個問題拉着學生走,模式死板、不靈活,不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以上種種原因,便造成講課內容多,但重點不突出的問題。

4、在課堂上,部分教學用語和動作不太恰當。由於教學經驗缺乏,教學用語過於口語化,不適合出現在課堂上。動作方面,應注意禮貌,尊重學生。如讓同學起來回答問題,應該説“請某某某回答”等,而不應該直接用手指着學生示意其站起來。

雖然在本節課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有部分細節還是可圈可點的,如在學習第四、五自然段中,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使他們能夠學習更羸在面對別人的懷疑時,不應該生氣憤怒,應該以實際行動來驗證自己的話,以使別人信服。還有能夠準確把握魏王態度的變化:由懷疑→大吃一驚→更加奇怪。

通過本節課,我也有很多收穫,特別是在老師與學生互動的時候,要注意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老師一定要在抓住主旨的前提下,引導同學積極思考問題,讓他們主動學習,而不是被動接受。這節課使我認識到課堂教學是對教師教學技能以及素質的嚴格考驗,所以我會努力慢慢將課堂中出現的種種問題解決,培養自己作為一名教師的自身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