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機器人夥伴教學反思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64W

機器人夥伴教學反思

本週進行了分享閲讀《機器人》教學活動。接下來是為大家帶來的機器人夥伴教學反思,望大家喜歡。

機器人夥伴教學反思範文一

機器人對於每一個孩子來説都是充滿了神奇的誘惑,孩子們隨口就能講出好幾種機器人,孩子上課的積極性很高。備課時,把本課分成2個課時來學習,先是用繪畫加想象的方式來表現機器人,然後是利用廢舊材料動手製作立體的機器人造型。可在實際上課時,孩子帶的材料不是非常充足,有的甚至會忘記,因此我讓學生分成兩大組,一組畫機器人,另一組用廢舊材料製作機器人。在課前導入部分給學生們播放了一段錄象片,使學生更加了解機器人;在介紹機器人的種類與功能時利用大量的圖片進行説明;結合生活中的機器人和繪畫作品中的機器人的造型來啟發學生的造型表現讓學生們瞭解機器人的造型不僅有人的形象,還有車型,動物型,幾何體型等等。在這一環節學生學習的非常認真而且感興趣,達到了預想的教學效果。對於用繪畫來表現機器人,小朋友都能説出自己的創作意向,他們賦予了機器人超乎想象的本領,有時讓我們這些成人也頗感新鮮。這充分説明了孩子想象創造能力的可貴。在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對機器人的認知來源大部分都來自電視或漫畫書,真正看過機器人的學生幾乎沒有,這也反映了我們學生課餘生活的相對單調和社會公共設施的相對落後,所以學生畫中的機器人大都是方方的腦袋,方方的身體,外加一雙圓圓的眼睛……形象好象比較單一,製作的機器人相對來講完成還是很出色的。

機器人夥伴教學反思範文二

本週進行了分享閲讀《機器人》教學活動。

活動第一環節——以模仿機器人的動作和幼兒進行“我來做你來猜”的遊戲,引出讀本的主人公“機器人”。然後請幼兒觀看封面。

在第一環節實施過程中,就遇到了一點小意外!孩子們都説:“老師,看不清”。(這個問題,一方面可能是孩子人數較多,另一方面讀本擺放和幼兒距離較遠造成的。)畫面上有很多細小的部分不是很明顯線條也比較模糊,所以根據孩子們看不清的問題,我立刻做出了迴應把小書發給大家:“仔細觀察封面,小朋友們還能發現什麼呢?”。孩子們順利的理清了老爺爺的身份、老爺爺和機器人的關係等問題。

活動第二環節——逐頁閲讀,通過細微觀察,猜測人物的內心變化。

在第二環節實施過程中,由於小書發放給幼兒後,很多孩子會好奇的翻看,面對混亂,我的閲讀方式也由逐頁閲讀改成跳頁閲讀。跳頁閲讀之前先請孩子安靜的完整的閲讀一遍,然後按老師的提示翻到制定頁進行詳細的閲讀:“觀察機器人的動作和表情,科學家的動作和表情又是怎樣的呢?”。跳頁閲讀時先請孩子看3、4、5頁,對機器人和科學家的表情變化進行有“梯度”的分析後,對第六頁的情況進行分析:“為什麼機器人會這樣呢?機器人和科學家有些什麼樣的想法呢?”

活動第三環節——回憶和總結故事,並對情緒變化的特點進行梳理。

在第三環節實施過程中,當孩子們看到最後一頁時就會大笑起來,可見孩子們對故事內容的“體會”還是比較到位的,但是在情緒變化梯度的感受上還不太明顯,詞彙也不豐富,只有簡單的高興和不高興,在活動中通過對讀本表情的模仿,讓幼兒感受不同的情緒變化,也作為下次活動的一個“引子”。 在第二階段的教學中重點突破。

反思:

活動中一個個問題的出現有的是意料之中,有的卻在意料之外。老師的迴應策略關係着活動中孩子是否得到了真正的鍛鍊和提高。雖然我在活動中對孩子的問題進行了積極的迴應,但在各個環節的教學中,還有許多問題需要思考。

第一環節看不清的問題,是意料之外。但很快就以小書閲讀代替解決了。所以活動時人數相對較少,才能更好的照顧到孩子的個體差異問題。

整個活動中,可能是對機器人沒有了解的情況下,孩子對機器人充滿着好奇,而孩子對機器人的認識只停留在非常淺顯的狀態。在第一、二頁的閲讀中談到機器人的功能,孩子只有:“只是和人走路説話不一樣、會打怪獸”等簡單的認識,對機器人的構造、生成、作用等方面都缺乏瞭解。所以第一環節的引導顯得非常薄弱,要相應的加入科常方面的知識,孩子對讀本中3、4、5、6頁的內容才能夠更全面的感受。在活動第一階段已經完成的情況下,我只有在第二階段給孩子補上這一課。

在第三環節對人物情緒的梳理,採用文字和老師表情的模仿可能不是很直觀,如果用事先畫好的人物表情配上文字,孩子對情緒梯度的變化會感受更明顯一些。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參為我提供了分享閲讀活動的一個固有模式,也為我的教學指明瞭比較規範的行進軌跡。每個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所呈現出來的能力也有所不同,在今後的分享閲讀活動中,課前不僅要分析讀本,做好充分的準備,更應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和孩子一起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

機器人夥伴教學反思範文三

一、精選教學素材

素材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教學效果,記得在第一次試教中,為了介紹形態各異,功能不同的機器人,我用靜態的圖片素材,然後口頭加以介紹説明。通過教學,這種介紹方法學生不僅參與的積極性不高,而且很難不能體會機器人的主要特徵。發現問題後,我將大部分的圖片素材,換成了視頻素材。實踐證明動態素材不僅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效率,而且激發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興趣。將無趣的知識教學融入到趣味的素材展示中,學生的心情會變得輕鬆、愉快,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由強迫學變為自覺學,進而使注意力變得集中和持久,觀察力變得敏鋭,想象力變得豐富,創造思維更加活躍。

二、理論聯繫實際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十分重視理論聯繫實際。如:為了引出機器人能按照人們事先編制的程序工作,我特意安排了“按軌跡搬運機器人”的視頻,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發現了機器人會按照我們事先為它畫好的黑線行走、搬物。有了這個視覺上的感知,學生就可以輕鬆的理解機器人的這個特徵。又如:在得出機器人的三個特徵後,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我特意帶了一個機器人,讓學生觀察,實踐。通過觀察,學生體會到機器人有一定的機械結構和外形,並能完成一定的動作。通過讓機器人一下子變兇猛,一下子變温柔的實踐,體會了它有自己的大腦,會按照人們事先編好的程序工作。

三、注重學生的創造能力的培養

未來是屬於學生的,未來的機器人也需要學生去發明創造。因此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在最後一個環節中,我安排了前後桌的同學一起設計未來的機器人。在討論交流中,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注重知識的擴展

一節課的時間是有限的,而機器人的相關知識有很多,(如:機器人的由來,除了我介紹的機器人以外還有哪些機器人等等)教師不可能在40分鐘能內滿足所有學生對知識的需求。因此課外的擴展顯得尤為重要,而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學生的學習活動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只要有計算機,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根據需要進行學習。在這種環境下,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所限定的作息時間得到了妥當的延伸和優化,豐富的教育資源足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求,給予學生充分的選擇學習的自由和權力。機器人教學使師生在學習中隨時都可能產生一個驚喜、一種成功、一個期待、一個新思路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