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馬説》對照翻譯及原文閲讀【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45W

《馬説》對照翻譯及原文閲讀【通用多篇】

創作背景 篇一

《馬説》大約作於唐德宗貞元十一年(795)至十六年(800)。當時韓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書宰相以求得提拔,卻一直未被採納。雖然沒能得到重用,但他仍然聲明自己“有憂天下之心”,不會遁跡山林。後來的幾年內,他相繼依附於宣武節度使董晉、武寧節度使張建封,也並未得到特別的賞識,所以常常鬱鬱寡歡,並有“伯樂不常有”之歎。他進京城應試以圖做官,在京城上下奔走相告,待了十年之久,最終還是無限怨憤地離開了長安。韓愈的坎坷遭遇正是寫作《馬説》的思想基礎,而此文的另一用意是委婉地表白心跡,並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

翻譯 篇二

世上有了伯樂,然後才能發現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可是伯樂卻不會經常有。所以即使有千里馬,也只是辱沒在做僕役的馬車伕的手中,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廄裏,不用“千里馬”的稱號稱呼它。

能日行千里的馬,吃一次食物可能能吃下一擔糧食。餵養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它能日行千里的特點來飼養它。所以,這樣的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特殊的才能和英武的體態無法顯示出來,況且想要跟普通的馬等同還辦不到,又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駕馭它,卻不按照駕馭千里馬的方法;飼養它,又不能充分施展它的才能;聽它嘶叫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飼養馬的人)拿着鞭子走到它跟前時,説:“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他們真的不能識別千里馬。

故事激趣,導入新課。 篇三

教師講“知己”這個詞來源的故事(即伯樂在太行山相馬的典故)。

馬説課文賞析: 篇四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是從正面提出問題,“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從反面展開議論。説明千里馬和伯樂的信賴關係是如此的密切。在韓愈看來,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發現人才的人。所以説課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懷才不遇之情和對統治者埋不摧殘人才的憤懣和控拆。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一開篇就奇峯突起,發人之所未發,點明全文主旨。這句話還包含着一個反題,即“無伯樂,則無千里馬”,説明千里馬的命運與伯樂的依賴關係。換句話説,就是除伯樂而外沒有人能識別千里馬。

“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具體地描繪了千里馬沒有遇見伯樂的可悲的遭遇。字裏行間充滿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這兩句揭示了千里馬的才能為何被埋沒的根本原因。“不知”,這正是問題的要害。

一天能跑千里的馬,一頓有時會吃光一石小米。是説才能、本領特殊,食量也特殊。餵馬的人不懂得它能一天跑上千裏而一般地餵它,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且欲與常成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通常數量的`餵養,常馬吃飽了而千里馬遠沒有吃飽;沒吃飽的當然比不上吃飽的,本領自然發揮不出來。這正是説明,千里馬餵養不得法,便無法顯示它的本領。

這一句描述了千里馬因肚飢而無法發揮才能的痛苦。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日:“天下無馬!”這一句全面地總結了不識馬的人“不知馬”的表現,又以他們在千里馬跟前的旺妄與宣稱“天下無馬”作對照,生動地揭示了這種人的愚蠢和荒唐。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作者用自問自答的形式,把“真無馬”和“真不知馬”對照起來,“無馬”一句用“邪”字輕輕帶過,而“不知馬”一句則用“也”字收住,其間固然有作者的痛切之感,而對“食馬者”的深刻嘲諷也躍然紙上了。

《戰國策·楚策》中有汗明向春申君講千里馬和伯樂的故事。大意是千里馬拉鹽車,不能上太行山,伯樂見此情形,下車痛哭。於是千里馬仰天長鳴,聲達於天,此因馬“見伯樂知己也”。《戰國策·燕策》記載燕昭王求士的故事,郭隗也以千里馬為喻,指出國君應求賢若渴。而《馬説》的立意更深一層。韓愈把愚妄淺薄的封建統治者比作“食馬者”,將人才比作“千里馬”,而以伯樂喻指能識別人才的封建統治者,借千里馬的遭遇集中抨擊了封建統治者不識人才、摧殘埋沒人才的社會現象,也抒發了自憶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

文章在恰當使用比喻的基礎上又反覆論證“天下無馬”論點的荒謬。

由於“伯樂不常有”使得千里馬有“祗辱於奴隸人之手”的遭遇,又由千里馬“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寫出了“食馬者”的無知,未段更用排比手法和“天下無馬”的語言描寫展現了馭馬者的無知愚蠢,指出“天下無馬”的原因是封建統治者的“不識馬”。

在比喻中説理,使文章生動形象,説理透闢,説服力極強。

馬説文言文翻譯 篇五

馬説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zhǐ)辱於奴隸人之手,駢(pián)死於槽(cáo)櫪(lì)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盡粟(sù)一石(dàn,古音為shí)。食(sì)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xiàn),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yé)?其真不知馬也。

譯文

世上先有了像伯樂那樣擅長相馬的人,然後才有日行千里的馬被發現。千里馬經常有,但是伯樂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很名貴的馬,也只能在僕役的手裏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廄裏,不能以千里馬著稱。

能夠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盡一石糧食。飼養馬的人不懂得根據千里馬日行千里的本領來餵養它。這樣的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因)吃不飽,力氣不足,才能和美好的素質不能顯現出來,想要和一般的馬一樣尚且不可能,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養馬人)驅使它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餵養它不能充分發揮它的才能,(聽到)馬鳴叫但不能通曉它的意思,拿起馬鞭面對千里馬説:“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其實是他們真的不能識得千里馬啊!

相關閲讀:《馬説教學反思》

《馬説》是一篇經典的文言文,篇幅不長,字詞的理解也比較容易,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就將誦讀、背誦作為了教學的重點。反思本節課,我覺得以下幾個方面需要説一説:

一、導入環節

讓學生講《伯樂與千里馬的故事》,引出課題“馬説”,這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給課文教學作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二、在誦讀中感悟

以讀為本是學習語文的一條規律。聽範讀只是拋磚引玉,更多的是學生自讀體會,自然而然地讀出句子的語氣,學生只有在這種想、讀、聽、評的過程中才能學會朗讀,真正感悟。“書讀 百遍,其義自見”即是此理。尤其是對古詩詞教學,必須首先讓學生在學生初步理解字意的基礎上,把握了作品的情感基調,反覆地朗讀,再理解,再朗讀,在這個過程中充分調動自己的內心情感去體味作者與作品,最終實現對作品深刻的感悟。

因此,在課文的朗讀上,我從字音、語句的節奏、輕重音等方面進行指導,()讓學生能初步感知課文,將學生引入到課文情感的波濤,從中讓學生初步感受體會文中作者的情感。

尤其是在分析課文內容時,我抓住三個自然段結尾的“也”字,引導學生對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行分析,感受,並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加深學生對文章的主旨理解把握。

三、補充背景材料進行感悟

瞭解作者以及寫作背景對學生感知文章的內容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我在平時的教學中比較注重的方面。《馬説》一文是作者韓愈借千里馬被埋沒、被摧殘的不幸遭遇,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不平之情。因此在預習環節中,我依舊佈置了一項內容:結合歷史知識,藉助手中的資料,蒐集文章的寫作背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的感知文章內容。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本節課也有許多不足之處。比如:對重點詞句掌握環節採用學生質疑的方式,在時間的控制上有些偏差,以致最後拓展延伸的環節時間不夠,另外,朗讀時也還未充分實現全員活動等等。

教學檢測反饋設計 篇六

1、基礎題:完成“思考與練習”第二題。

2、拓展題:給韓愈寫一封信,撫慰他懷才不遇,憤懣難平的心情。

明確文章的中心思想 篇七

1、結合寫作背景思考:作者所説的“食馬者”、“伯樂”、“千里馬”僅僅是指傳説中的人和物嗎?

明確:食馬者比喻不能識別人才的封建統治者。

伯樂比喻善於識別人才的人。

千里馬比喻人才。

2、全文寄託着作者怎樣的情感?

明確: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憤懣心情。

3、揭示“託物寓意”的寫法

明確:本文論述的是識別人才的問題,但通篇沒有一句話直接提到人才,作者認為對有才能的人必須尊之以高爵,養之以厚祿,任之以重任,這樣他們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幹,他的這些主張,是通過對千里馬的“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現”的境遇的描敍表現出來的,這種寫法就叫託物寓意。(板書:託物寓意)

重點、難點 篇八

(一)重點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體會本文託物寓意的寫法,理解伯樂與千里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間的關係。

(二)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文章表達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