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寒衣節習俗及禁忌【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8.43K

寒衣節習俗及禁忌【精品多篇】

寒衣節禁忌 篇一

1、焚燒寒衣的禁忌

焚燒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墳前進行,講究在太陽出山前上墳。有的地方習慣在門前焚燒祭物。雁北許多地方及晉中的平遙等縣,傍晚婦女要在門外放聲大哭。臨縣舊日傳有一詩:“粘紙成衣費剪裁,凌晨燒去化灰埃。禦寒泉台果否用?但聞悲聲順耳來!”既描述了送寒衣的情景,又對其傳説效應提出了質疑。兒女們守孝,穿三年孝服。孝滿之年的十月七年級日換穿常服。先人的遷墳合葬等儀式,民間也總是習慣在十月一日進行。

2、孤魂野鬼也需要救濟。

為親人送寒衣的同時,另外再焚燒一些五色紙,以打發那些無人祭奠的孤魂,免得去搶先人們的財物。五色紙一般在文具店買就行,燒的時候用棍子撥到圈外去。上墳,表達哀思。

3、上墳的禁忌

身體欠佳的人不要去墳地;老人孩子不要去墳地;路上遇到不順的事不要去墳地;天黑以後不要去墳地;不要在墳地嬉笑遊戲;不要在墳地有不敬的言語;不要在墳地方便解手;離開時不要回頭。

寒衣節的風俗 篇二

燒寒衣

也就是準備供品,一般在上午進行。供品張羅好後,家人打發小孩到街上買一些五色紙及冥幣、香箔備用。五色紙乃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薄薄的,有的中間還夾有棉花。晌午吃過飯,主婦把鍋台收拾乾淨,叫齊一家人,這就可以上墳燒寒衣了。

寒衣節的風俗傳統有哪些 篇三

吃麪條

民間在十月一日,不僅要為亡人送寒衣過冬,就是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徵過冬的傳統活動。民間改善生活,山區興吃蕎麪、莜麪。寒衣節吃麪的習俗習俗由來已久。冬季中午吃一碗營養搭配合理的麪條是不錯的選擇。

紅豆飯

後人把十月七年級當悼亡節來過時,以紅豆飯為奠。迄今江蘇大豐一帶還有個傳説,從前有個放牛娃,因與地主抗爭,被地主砍死,鮮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飯染得通紅。這一天正是十月七年級。此後,窮人在十月七年級都要吃紅豆飯紀念他。

金銀包袱

下跪磕頭,然後在墳頭劃一個圓圈,將五色紙、冥幣置於圈內,點火焚燒。有的人家不但燒冥幣,還燒用五色紙糊成的豪宅、汽車等“奢侈品”,一邊燒,一邊唸叨對逝世故人想説的話。

禁忌事項

凡屬送給死者的衣物、冥鈔諸物,都必須燒焚,只有燒的乾乾淨淨,這些陽世的紙張,才能轉化為陰曹地府的綢緞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銀銅錢。只要有一點沒有燒盡,就前功盡棄、亡人不能使用。所以十月一日燒寒衣,要特別認真細緻。這種行動反映了生者對亡人的哀思與崇敬,屬於一種精神上的寄託。

漢族民間送寒衣時,還講究在十字路口焚燒一些五色紙,象徵布帛類。用意是救濟那些無人祭祖的絕户孤魂,以免給親人送去的過冬用物被他們搶去。

其他風俗

漢族民間在十月一日,不僅要為亡人送寒衣過冬,就是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徵過冬的傳統活動。婦女們要在這一天將做好的棉衣拿出來,讓兒女、丈夫換季。如果此時天氣仍然暖和,不適宜穿棉,也要督促兒女、丈夫試穿一下,圖個吉利。男人們則習慣在這一天整理火爐、煙筒。安裝完畢後,還要試着生一下火,以保證天寒時順利取暖。十月一日,婦女忌出行。漢族民間改善生活,山區興吃橋面、莜麪。

寒衣節三大禁忌 篇四

1、寒衣節忌中午之後去掃墓

寒衣節掃墓,一定要選擇上午太陽升起的時候,9-12點之間為佳,過了中午就不適合再去上墳掃墓了,除了陽氣減弱,對先人也不尊重。

2、寒衣節忌結婚嫁娶

寒衣節是鬼節,是緬懷親人的日子,悲傷沉痛,不適合結婚嫁娶。

3、寒衣節忌喬遷

民俗認為,寒衣節在道路兩邊收寒衣的亡人,會跟隨喬遷的路人一路到家,對新宅不利。

4、寒衣節忌逗留野外

民俗認為,寒衣節當天陰氣重,忌諱身體羸弱者長時間在野外逗留。

5、寒衣節忌晾曬衣服

寒衣節不要晾曬衣物,民俗認為,寒衣節晾曬衣物、被褥會被邪氣附着,給人帶來不好的運勢。

6、寒衣節忌深夜歸

過鬼節鬼門大開,這一天的 晚上,老輩人都會叮囑後輩不要出門的,尤其是更不要深夜出行。

7、寒衣節忌衣着豔麗

寒衣節氣氛沉痛,穿衣要儘量樸素,穿着豔麗無論去掃墓、祭祀都是不合適的,有對先人不敬的嫌疑。

8、寒衣節忌回頭看

民俗認為,寒衣節無論是祭祀還是掃墓過後,都不要回頭看,做出不捨的樣子,以免亡魂跟隨。

寒衣節吃什麼 篇五

1、寒衣節吃麪條

民間在十月一日,不僅要為亡人送寒衣過冬,就是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徵過冬的傳統活動。民間改善生活,山區興吃蕎麪、莜麪。寒衣節吃麪的習俗習俗由來已久。冬季中午吃一碗營養搭配合理的`麪條是不錯的選擇。平時應酬較多的人,喝酒後最宜吃碗陽春麪,不僅解酒,還能起到養胃補身的功效。

2、寒衣節吃紅豆飯

後人把十月七年級當悼亡節來過時,以紅豆飯為奠。迄今江蘇大豐一帶還有個傳説,大意為:從前有個放牛娃,因與地主抗爭,被地主砍死,鮮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飯染得通紅。這一天正是十月七年級。此後,窮人在十月七年級都要吃紅豆飯紀念他,尚有童謠為證:“十月朝,看牛娃兒往家跑;如若不肯走,地主摑你三犁擔子一薄刀。”

3、寒衣節吃逆餈

在惠州傳統的風俗中,“十月朝”是一個傳統的節日,是牛的生日,也是惠州傳統的祭牛節。在這一天,惠州人要吃一種叫“逆餈”的傳統食品。惠州人認為,牛為人類辛勤勞動了一年,要慰勞慰勞牛。

4、寒衣節吃餈粑

“十月朝,餈粑碌碌燒。”這是一句客家俗語,説的是每年農曆十月七年級,家家户户都會製作餈粑。十月七年級恰逢秋收完畢,勤勞的客家人會把新收的糯米打成粉,搓糊蒸熟後,以糯米為皮,加入花生、芝麻、糖等餡料,做成應節食物餈粑,以慰勞一家老少,慶賀豐收。

5、寒衣節吃餃子

洛陽有話雲:“十月一,油唧唧。”意思是説,十月七年級這天,人們要烹炸食品,剁肉、包餃子,準備供奉祖先的食品。桓台居民多是用“煎餡食”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