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元節是什麼節及禁忌【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64W

中元節是什麼節及禁忌【多篇】

文人筆下的中元節盛況 篇一

學者夏仁虎先生,寫過一組題為"舊京秋詞"的詩,其中一首寫蓮花燈:"小隊兒童巷口邀,紅衣蠟淚夜風搖;蓮燈似我新詩稿,明日憑扔樂此宵。"詩後説明:"中元夕,里巷小兒結隊,持蓮燈以嬉。齊歌曰:‘蓮花燈、蓮花燈,今日點了明日扔。’"描繪的正是我們當年過節的情景。

俞平伯先生對舊京中元節也留下了文字:"中元節夜之蓮燈不論製作精粗,次日必須扔去,雲留則不吉。……若彼時東安市場等處出售之蓮花燈,則五彩斑斕,玲瓏精巧,下垂流蘇,其價有甚穹者,亦只供一夕之玩耳,亦舊俗侈糜之一也。"俞先生又引清朝詩人查初白的詩"萬柄紅燈裹綠紗,亭亭輕蓋受風斜;滿城荷葉高錢價,不數中原洗手花。……荷葉價高以比洛陽紙貴,彼時九城光景之盛可知矣!"

鄧雲鄉先生在《燕京鄉土記》特別描繪了中元節的蒿子燈,"青光熒熒,若磷火然。《京都風俗志》所謂‘於暗處如萬點螢光,千里鬼火,亦可觀也。’"試想在黑黝黝的小四合院中,在飄着夜來香的七月之夜,廊檐下,垂花門邊,甚至在偏僻的小衚衕中,這該是怎樣的情趣呢?其趣味就在"青光熒熒"上。如果在上千支光的電燈照耀下,光同白晝,便索然無味,又哪裏去覓蓮花燈、荷葉燈、蒿子燈的朦朧之美呢?

鄧先生又悵然寫道:"在北京玩過蓮花燈的人,()如果客居異地,逢上這樣的節令,哪能不思念這輕盈、美麗、朦朧的蓮花燈呢?……有一年初秋在京,涼得很早,匆匆數日,已過了中元節,不禁想起幼年玩蓮花燈的事來,便寫了一首小詞《念奴嬌》雲:新涼數日,又匆匆過了,中元佳節。檐下清陰清幾許,樹上月華遲發,院落居鄰,繩牀小坐,意趣何幽絕。漸忘漏永,似疑鴛瓦霜潑。

中元節文明祭祀,這兩種方式供你選擇

網絡祭祀

網絡祭祀,就是在網站上為死去的親友建立一個網絡墓園,每逢清明節、中元節,親友在祭奠網頁上點擊鼠標為親友獻花、上香、點燭、獻貢品、點歌等。隨着互聯網在我國的普及以及文明祭奠方式的逐步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網上祭祀。只要登錄活動網站,就可向死去的親友敬獻鮮花、寫下感言,表達緬懷之情。有中國祭奠網、中國祭祀網、祭拜網、思念網等眾多的網絡祭祀平台,操作方面,使用靈活,不污染環境。

用新型祭祀品

可用鮮花、電子香燭等替換蠟燭、紙錢。不管是清明節還是中元節,祭祀的目的都是抒發對已故親人的思念之情,緬懷先人,在保留傳統習俗的同時,可使用新型祭祀物品開展祭祀。一方面既遵循民俗通過節日祭奠了先人,另一方面也節約了資源、維護了環境,杜絕了火患,低碳環保,愛護家園。

中元節各地的習俗 篇二

河北

在過節的時候,人們會前往祖先墓地祭掃,當然肯定不會空着手,會攜帶水果、肉脯、酒、楮錢等。除此之外,很多縣城也有屬於自己的習俗,比如説清河縣會以蒸麪羊贈送女兒,而廣平縣則準備果蔬、蒸羊送給外孫。

山西

在節日期間,人們會給親戚贈送肉類,如果家裏很窮沒有肉的話,可以用蒸麪來代替。同時,人們還會用麥屑做成貓和虎的形狀,然後拿到田間祭祀,目的是希望來年可以風調雨順,收穫更多的糧食。

山東

在節日期間,人們會做一些小船,上面還會貼小紙條,目的就是祭祀那些被水淹死的人;另外小船上還會放上蠟燭,以及一些食物、衣帽、鞋襪等。另外有些地方,還會在這一天不吃葷腥,只吃素食。

江蘇

在節日期間人們會吃一種美食,名字叫作扁食,主要是由麪粉和糖做成的,小孩子還是挺喜歡吃的。同時為了祭祀亡靈,人們還會放河燈,等到夜幕降臨,整個河面上會搖曳着很多小船,看起來很祥和。

祭祖 篇三

祭祖節在陰曆七月十五日,所以簡稱為“七月半”祭祖。民間相信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祭拜的儀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時分舉行,並不侷限於特定的一天。

燒袱紙 篇四

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燒袱紙。即將紙錢一疊、封成小封,上面寫着收受人的稱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數,化帛者的姓名及時間。俗傳七月十五鬼門關閉,各家都要“施孤送孩”。

傳統方式祭祖,這些消防安全知識必須要謹守 篇五

相信今天還是有很多人會通過焚香、燒紙錢、點蠟等活動祭祀祖先。那麼,下面這些消防安全提示你必須要關注:

1

在山上祭掃時,嚴禁動用明火、吸煙、燒香燭、燒紙錢、燃放鞭炮,防止山火。

2

不要在小區內草坪上、燃氣管道旁、高壓電線、汽車旁、化糞池邊、蘆葦草垛及工地、工棚附 ua 近焚燒香紙,燃放爆竹,防止因燃氣泄漏或引燃沼氣而發生爆炸。

3

祭掃如需點燭、燒紙、點香、燃放鞭炮,請清理周圍可燃物,並進行現場守護,待火完全熄滅方可離開,防止灰燼復燃或飛火引發火災

4

大風天請避免點燭、燃香、燒紙和燃放爆竹。

5

祭掃活動中,嚴禁佔用、堵塞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車通道。

中元節是什麼節 篇六

中元節,中國傳統節日,別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盂蘭盆節、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中元節”是道教的叫法,民間世俗稱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它的產生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節期與古老文化中的陰陽消長循環之理有關,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七月乃吉祥月、孝親月,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該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説法。道教有“三元説”,“天官上元賜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來。佛教則稱七月半為“盂蘭盆節”。在統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節開始興盛,逐漸將“中元”固定為節名,節期設在七月十五日,並相沿迄今。

七月十四/十五祭祖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均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祭祖大節。2010年5月,文化部將香港特區申報的“中元節(潮人盂蘭勝會)”入選,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燒街衣 篇七

這是香港自開埠以來一直保存至今的民間風俗。一踏入農曆七月,人們都會於入黑後,帶備香燭、金銀衣紙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飯在路邊拜祭一番。人們“燒街衣”的目的是讓那些無依的'孤魂有衣物禦寒,有食物裹腹。

中元節的注意事項 篇八

1、注意言行舉止,不可詆譭鬼神。

雖然很多人是不相信鬼神的存在的,但是在古代的時候是比較信鬼神的,在中元節前後,是不可以隨隨便便説一些奇怪的話的,這樣容易引起別人的恐慌,會嚴重影響氛圍。

2、不可偷吃祭品,不可亂撿冥錢。

在我家那邊的習俗裏,每每到七月半也就是中元節,前幾天都會分好冥錢,比如冥紙,元寶等,然後將他們裝進紙袋子裏,並在紙袋上寫好祖先的逝者的名字,然後帶到各自的墳前焚燒,那些錢是給祖先親人用的,我們不可以在墳前亂撿那些錢,不然先人會有怨氣而找上你。

3、避免夜晚出門,並且不要走路時回頭。

中元節那天氣氛是比較詭異的,感覺晚上的時候路上都是死者的魂魄,這天最好不要走夜路,萬一一點風吹草動,會嚇着自己,特別是生辰八字不怎麼好的人更要注意,如果實在有事要夜晚出行,最好一定要拉上幾個人和自己一起,給自己一點安全感,畢竟人多力量大嘛。

4、切忌半夜照鏡子,熬夜。

中元節前後人間的陰氣是比較重的,萬一在照鏡子的時候,鬼像恐怖片裏播放的那樣突然出現在鏡子裏,然後伸出手來把你掐死了怎麼辦,這是非常恐怖的,半夜的時候,是人體比較虛的時候,元氣比較弱,萬一鬼上身了怎麼辦,在養生上也告訴我們儘量早點休息。

道教中元節 篇九

道教認為產生天地萬物的三個基本元素是天、地、水,即“三元”,三者稱“官”,即時空流動過程中的節段。天官紫微大帝賜福,誕於正月十五,稱上元節。地官清虛大帝赦罪,誕於七月十五,稱中元節。水官洞陰大帝解厄,誕於十月十五,稱下元節。我們熟悉的元宵節即上元節,或稱上元燈節。三元節時,三官下界巡遊,履行職務。它們法力無邊,中元地官清虛大帝於七月十五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有罪的人也可向其祈求赦罪。《修行記》雲,“中元日 ,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脱。”

中元節時,道教宮觀舉行“中元齋醮”,俗稱“道場”,為民眾祈福。是日殿上設“太上中元七氣赦罪洞靈清虛大帝平等應善天尊”的神位,廣陳供養。卯刻,道眾聞鼓上殿,經師們加披五彩雲鶴班衣,位列前排左右。高功頭戴五老冠,金蓮蓋頂,身披天仙法衣,手執朝簡,在鐘鼓齊鳴中拈香、宣表,稱“慶賀朝科”,便拉開了法會序幕。法會的一般安排是,除上下午唪誦 《玄門功課經》外,主要是拜《玉皇宥罪錫福寶懺》。晚間唪誦《鐵罐焰口施食》,超度前羽後化的祖師,並普渡十方孤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