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寒衣節是什麼節日以及習俗(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21W

寒衣節是什麼節日以及習俗(新版多篇)

寒衣節三大禁忌 篇一

今年的十月七年級,有條件的朋友最好能夠給故去的先人“送去寒衣”。如果不能親身去目的掃墓,那麼也可以就近在居住地附近祭奠。

送寒衣的祭奠,家祭、墓祭都是可以的,家祭可以在家門口或是附近的十字路口,但需要注意天氣乾燥,謹防火災。

這是一個傳承中華民族孝道孝行的好時機,可以藉此機會對孩子們進行教育,宣講家族傳承、先人的故事,讓自己行孝的行為給子孫後代做一個好的表率,一個推崇孝道的家庭才能成為一個和諧的家庭。

四、送寒衣的步驟

如果到墓地去,首先要清理墓碑和附近的灰塵、雜草及不潔之物,然後選好地方畫個大圈,擺上貢品、點上香燭,焚燒紙錢、寒衣,邊燒邊禱告,彙報一下家裏的喜事與好事,讓先人在那邊安享太平。

燒完寒衣後,鞠躬,靜默給先人致哀,滅掉香火,一起回家。

小提示:現在提倡文明祭掃,紙錢儘量不要焚燒,心意到了就好哦~

寒衣節的歷史變遷 篇二

周代“祭臘日”

最早的是來源於周人的臘祭日,農曆十月七年級日,周天子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據《禮記·月令》記載,這一天,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舉行迎冬禮,大行獎賞撫卹。臘祭時,要以捕獲的獵物為祭品,由天子依照祭祀禮儀,向天地諸神祈禱,並祭祀歷代祖先。這一天,也是朝廷慰問農人,頒佈新令的時間

詩經“流火授衣”

《國風·豳風·七月》中,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句。農曆七月以後,大火星(即心宿二)向西偏移,“知暑漸退而秋將至”。到了農曆九月結束,就要添加冬天衣物,天氣就要寒冷。而《七月》中記載“十月滌場,朋酒思饗,日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凹觥,萬壽無疆”,則是當時農收以後,十月朔節飲宴情景。這是古代先民對天象變化和氣候交替的樸素理解。

秦代“十日朝”

古語有云,“十月朔,秦歲首,送寒衣”。秦代統一全國之後,“朝賀皆自十月朔”,把每年的農曆十月七年級作為一年的開始。《荊楚歲時記》記載,“十月朔日,黍臛,俗謂之秦歲首”,過年的節日食品,是雜以黍米的肉羹。除了食用“黍臛”,還要寄送寒衣給遠方征戰的將士,讓他們暖暖的。因此把陰曆十月七年級,稱為“十月朝”。秦二世而亡,但是歲首的習俗,卻一直傳了下來,延續到漢代。

唐代“拜墓送衣”

據資料載,唐代玄宗天寶二年秋八月,朝廷下達制誥,“自今以後,每至九月一日,薦衣於寢陵,貽範千載,庶展孝思”。詔令中,把以前自行祭祀時的“詩著授衣,令存休浣”的方式,用典章的形式固定下來,並且把仲夏端午的祭祀習俗,一併轉移到陰曆九月一日,昭告天下執行。這一詔令沿用了春秋時期的“九月授衣”,變更了中國民間拜墓送衣的習俗。但出於季節考慮,陰曆十月才進入冬季,九月送衣稍嫌早了些。

宋代“十月朔”

宋代是中國文化的大繁榮時期。北方氣候十月入冬,唐代九月“掃墓送衣”的習俗,進入宋代便改為十月朔日,也就是秦時的“歲首日”。宋時的十月朔日,主要習俗有三,一曰授衣、二曰祭祀、三曰開爐。

北宋學者呂希哲在著作《歲時雜記》中載,“十月朔,京師將校禁衞以上,並賜錦袍。皆服之以謝。……邊防大帥、都漕、正任侯,皆賜錦袍。舊河北、陝西、河東轉運使副無此賜。”可見,朝廷頒賜冬衣,也是按照品級發放的。

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京都汴梁城中,從陰曆九月下旬起,就開始售賣用以祭祀的紙紮用品,“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燒戲故也”,可見人們對節日的重視程度。到了陰曆十月一日,書中描述,“士庶皆出城饗墳,禁中車馬出道者院及西京朝陵。宗室車馬,亦如寒食節”,祭祀先人的隆重豪華,宛然是另外一個“寒食節”。這個情況到了南宋時期,也沒有變化。

元代“送寒衣”

北宋時期,還沒有“寒衣節”的稱謂,只是在“十月朔日”有了祭祀活動。《夢粱錄》記,南宋臨安延續“士庶以十月節出郊掃鬆,祭祀墳塋”。值得一提的是,在進入南宋後,民間興起了掃墓時焚燒衣物的行為。南宋學者周密《武林舊事》載,“十月朔,都人出郊拜墓,用棉裘褚衣之類”。可見此時焚祭的都是冬季用衣。

元代以後,才把陰曆十月一日祭族上墳,直接以“送寒衣”節代稱。這個情況記載在《析津志輯佚·歲紀》中,“是月,都城自一日之後,時令謂之送寒衣節。”上墳的時候不僅燒送寒衣,還要祭奠先人,清理墳塋的落葉雜草,“此一月追遠之禮甚厚”。

明代“燒包袱”

燕王朱棣政變入主北京,這裏就變成了全國風氣潮流的領先者。此時的寒衣節,又有了新的變化。明代學者劉侗、於奕正撰寫的《帝京景物略·春場》描寫到,“十月一日,紙肆裁紙五色,作男女衣,長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緘,識其姓字輩行,如寄書然”。燒真衣服畢竟麻煩而浪費,京城的祭品店為了迎合市場,做起了專門售賣紙質“寒衣”的生意,五彩的紙質衣服上印着文字、印章,註明死者信息,就像往來陰陽兩極的標準郵件。

京城民間有諺,“十月一,送寒衣”。到了寒衣節的晚上,家家户户準備夜祭,“呼而焚之其門,曰送寒衣”,喊着亡者姓名將紙衣燒掉,期待他們送到親人的關懷和温暖。無力購買的貧户,也要自己製作簡陋的寒衣焚祭地下的先祖,表達一份心意。燒寒衣也有規矩,“新喪,白紙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焚祭活動一般應當在祖塋上進行,也有在外不及返鄉的,就在大路上發送寒衣,祭祀的時候,還喊逝者的名字。

清代“寒衣節”

清代由胡人入關所建,漢家傳統多因循前明舊俗,寒衣節也是如此。清代學者潘榮陛在《帝京歲時紀勝·送寒衣》中寫道,“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掃墓,如中元儀。晚夕緘書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帶衣履,於門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説十月朔日祭祖掃墓的儀軌與中元鬼節相同,給亡者寫下家書,與五彩寒衣寒鞋一起,在家門口燒送,叫做“送寒衣”。

十月七年級日,皇城民諺雲,“十月一,鬼穿衣”。説是天氣冷了,逝去的親人也要有冬衣穿。所以每到陰曆九月下旬,民眾們都要準備送寒衣的事項,此時的祭品店各類紙作的價格也會隨之加倍。另外,在祭品的品類和規模上,也更加誇張,出現了可以自己加工裁剪的“寒衣紙”,還有請紙紮師傅專門製作“皮貨冬裝”的。

寒衣節祭祀習俗 篇三

古代,秋天新收後,為緬懷先人,祈求來年豐收,民間有祭祀祖宗的習俗,這一習俗與秋天的很多民俗節日均有聯繫。古人在十月七年級,用黍等農作物祭祀祖先,後演變為家祭、墓祭等多種形式。現今江南部分地區,猶存十月七年級祭新墳的習俗;十月七年級燒送寒衣,祭祀親人的風俗,現多見於北方民間。

燒寒衣

十月七年級,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後氣候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七年級,又稱為“燒衣節”。

準備供品

一般在上午進行。供品張羅好後,家人打發小孩到街上買一些五色紙及冥幣、香箔備用。五色紙乃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薄薄的,有的中間還夾有棉花。晌午吃過飯,主婦把鍋台收拾乾淨,叫齊一家人,這就可以上墳燒寒衣了。

進行拜祭

到了墳前,焚香點蠟,把餃子等供品擺放齊整,一家人輪番下跪磕頭;然後在墳頭劃一個圓圈,將五色紙、冥幣置於圈內,點火焚燒。有的人家不但燒冥幣,還燒用五色紙糊成的豪宅、汽車等“奢侈品”,一邊燒,一邊唸叨:“某某呀,你活着時辛苦操勞,死了就好好享福吧,住豪宅,開寶馬,風風光光,氣死閻王!”生怕親人在陰曹地府過不上好日子。

還有的人家,在墳頭劃圓圈時,不忘在旁邊另加個圓圈。其用意乃在救濟那些無人祭奠的孤魂野鬼,以免他們窮極生惡,搶走自家祖先的衣物。

寒衣節是什麼節日 篇四

寒衣節流行於北方,不少北方人會在這一天祭掃,紀念仙逝親人,謂之送寒衣。北方將寒衣節與每年春季的清明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合稱為中國的三大“鬼節”。

1、農曆十月七年級是中國傳統的寒衣節,又稱秋祭、鬼頭日、十月朝、祭祖節、燒衣節、授衣節等,因為在鬼節這天祭祀祖先的虔誠標誌之一是哭,所以又叫“哭節”,與三月三、清明、中元節並稱中國四大鬼節。

2、農曆十月七年級,謂之“十月朝”。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們也在農曆十月七年級用黍矐祭祀祖先。農曆十月七年級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許多地區,還有十月七年級祭新墳的習俗。

3、寒衣節也是中國傳統民俗,在我國古代民間將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上巳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節”。同時,這一天也標誌着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寒衣節是什麼節日 篇五

寒衣節是什麼節日

是北方的一個節日,可以理解為北方的“鬼節”。

1、農曆十月七年級是中國傳統的寒衣節,又稱秋祭、鬼頭日、十月朝、祭祖節、燒衣節、授衣節等,因為在鬼節這天祭祀祖先的虔誠標誌之一是哭,所以又叫“哭節”,與三月三、清明、中元節並稱中國四大鬼節。

2、農曆十月七年級,謂之"十月朝"。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們也在農曆十月七年級用黍矐祭祀祖先。農曆十月七年級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許多地區,還有十月七年級祭新墳的習俗。

3、寒衣節也是中國傳統民俗,在我國古代民間將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上巳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節”。同時,這一天也標誌着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寒衣節祭祀習俗

古代,秋天新收後,為緬懷先人,祈求來年豐收,民間有祭祀祖宗的習俗,這一習俗與秋天的很多民俗節日均有聯繫。古人在十月七年級,用黍等農作物祭祀祖先,後演變為家祭、墓祭等多種形式。現今江南部分地區,猶存十月七年級祭新墳的習俗;十月七年級燒送寒衣,祭祀親人的風俗,現多見於北方民間。

燒寒衣

十月七年級,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後氣候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七年級,又稱為“燒衣節”。

準備供品

一般在上午進行。供品張羅好後,家人打發小孩到街上買一些五色紙及冥幣、香箔備用。五色紙乃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薄薄的,有的中間還夾有棉花。晌午吃過飯,主婦把鍋台收拾乾淨,叫齊一家人,這就可以上墳燒寒衣了。

進行拜祭

到了墳前,焚香點蠟,把餃子等供品擺放齊整,一家人輪番下跪磕頭;然後在墳頭劃一個圓圈,將五色紙、冥幣置於圈內,點火焚燒。有的人家不但燒冥幣,還燒用五色紙糊成的豪宅、汽車等“奢侈品”,一邊燒,一邊唸叨:“某某呀,你活着時辛苦操勞,死了就好好享福吧,住豪宅,開寶馬,風風光光,氣死閻王!”生怕親人在陰曹地府過不上好日子。

還有的人家,在墳頭劃圓圈時,不忘在旁邊另加個圓圈。其用意乃在救濟那些無人祭奠的孤魂野鬼,以免他們窮極生惡,搶走自家祖先的衣物。

禁忌事項

凡屬送給死者的衣物、冥鈔諸物,都必須燒焚,只有燒的乾乾淨淨,這些陽世的紙張,才能轉化為陰曹地府的綢緞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銀銅錢。只要有一點沒有燒盡,就前功盡棄、亡人不能使用。所以十月一日燒寒衣,要特別認真細緻。這種行動反映了生者對亡人的哀思與崇敬,屬於一種精神上的寄託。

漢族民間送寒衣時,還講究在十字路口焚燒一些五色紙,象徵布帛類。用意是救濟那些無人祭祖的絕户孤魂,以免給親人送去的過冬用物被他們搶去。

焚燒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墳前進行,講究在太陽出山前上墳。有的地方習慣在門前焚燒祭物。雁北許多地方及晉中的平遙等縣,傍晚婦女要在門外放聲大哭。臨縣舊日傳有一詩:“粘紙成衣費剪裁,凌晨燒去化灰埃。禦寒泉台果否用?但聞悲聲順耳來!”既描述了送寒衣的情景,又對其傳説效應提出了質疑。兒女們守孝,穿三年孝服。孝滿之年的十月七年級日換穿常服。先人的遷墳合葬等儀式,漢族民間也總是習慣在十月一日進行。

寒衣節是什麼節日 篇六

寒衣節是什麼節日?

寒衣節又稱秋祭、鬼頭日、十月朝、祭祖節、燒衣節、授衣節等,寒衣節在每年農曆十月七年級,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稱為送寒衣。

寒衣節也是中國傳統民俗,在我國古代民間將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上巳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節”。

寒衣節幹什麼?

寒衣節這一天也標誌着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三大“鬼節”。相傳“鬼頭日”起源於周代,後人要在這一天裏祭奠已逝的親朋好友,而祭奠中頂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焚化紙衣,即俗稱的“送寒衣”。

此時節正值寒冬,在民間也會選擇這一天故友親朋贈送禦寒的衣物。家之高堂也會在這樣的時節將冬衣捎給遠在外地戍邊、經商、求學的遊子,以釋懸念之心。畢竟十月七年級是入冬的第一天,後人擔心生活在冥間的先人缺衣少穿,因此在祭祀時必要供奉冥衣。所謂“冥衣”,就是用紙摺疊成的衣物,而且其寒衣必須是親人親手疊成為好。將冥衣在供壇前焚化,讓先人有衣即可以扺禦寒冷了。所以,十月七年級又稱之為“燒衣節”或“送寒衣節”。

寒衣節的風俗

寒衣節裏,人們要為亡人燒寒衣,婦女們要在這一天將做好的棉衣拿出來,讓家人試穿;男人們則在這一天整理火爐。寒衣節吃什麼?人們吃餃子、麪條等食物來度過寒衣節。

麪條

民間在十月一日,不僅要為亡人送寒衣過冬,就是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徵過冬的傳統活動。民間改善生活,山區興吃蕎麪、莜麪。寒衣節吃麪的習俗習俗由來已久。冬季中午吃一碗營養搭配合理的麪條是不錯的選擇。平時應酬較多的人,喝酒後最宜吃碗陽春麪,不僅解酒,還能起到養胃補身的`功效。

冬天是吃蘭州拉麪最好的季節。炸醬麪是幾種風味面中營養搭配最合理的。刀削麪由於製作工藝的差別,面較硬且不易消化,所以青年人可以多嘗試,而老年人就不該多吃了。吃麪條應該多搭配一些蔬菜、蛋類食品。

紅豆飯

後人把十月七年級當悼亡節來過時,以紅豆飯為奠。迄今江蘇大豐一帶還有個傳説,大意為:從前有個放牛娃,因與地主抗爭,被地主砍死,鮮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飯染得通紅。這一天正是十月七年級。此後,窮人在十月七年級都要吃紅豆飯紀念他,尚有童謠為證:“十月朝,看牛娃兒往家跑;如若不肯走,地主摑你三犁擔子一薄刀。”

紅豆的表皮緻密而堅實,需要提前浸泡處理一下,否則蒸出來會很硬。傳統的紅豆飯做法是將紅豆事先泡水數小時,讓其喝飽水後,有時候還需要提前煮一下紅豆,然後再與大米一起蒸煮。現在可以稍微提前泡一下紅豆(也可不泡),然後用高壓鍋直接蒸煮,半個小時,軟糯香甜的紅豆飯就可以出鍋了。

逆餈

在惠州傳統的風俗中,“十月朝”是一個傳統的節日,是牛的生日,也是惠州傳統的祭牛節。在這一天,惠州人要吃一種叫“逆餈”的傳統食品。惠州人認為,牛為人類辛勤勞動了一年,要慰勞慰勞牛。

除了做些逆餈供奉牛神外,還有一些農户將菜葉包裹着逆餈來喂牛,祈求它身強體健。剩下的逆餈除了自己吃外,還會送給親朋好友。久而久之,這逆餈就成了惠州最有代表性的民間傳統食品之一。

餈粑

“十月朝,餈粑碌碌燒。”這是一句客家俗語,説的是每年農曆十月七年級,家家户户都會製作餈粑。十月七年級恰逢秋收完畢,勤勞的客家人會把新收的糯米打成粉,搓糊蒸熟後,以糯米為皮,加入花生、芝麻、糖等餡料,做成應節食物餈粑,以慰勞一家老少,慶賀豐收。

吃餈粑最過癮的吃法就是吃烤餈粑,冬日的山區陰寒潮濕,為了取暖,一般人家都會燃起火爐,大夥圍坐一團。將餈粑放在火盆木炭上烤炙,餈粑在炭火中漸漸鼓脹,嘰嘰作響,表皮微微隆起後像個大包子。此時將表皮弄破,會有一股白氣騰出,用口撕咬外酥內軟外黃裏白,似一個“金包銀”的餈粑拿在手裏軟乎乎的,但千萬要注意避免燙了口舌。

餃子

洛陽有話雲:“十月一,油唧唧。”意思是説,十月七年級這天,人們要烹炸食品,剁肉、包餃子,準備供奉祖先的食品。桓台居民多是用“煎餡食”祭祖。

民間有“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的説法,來源於醫聖張仲景,他看到嚴寒中百姓耳朵被凍壞,故用麪包了驅寒藥材,煮熟做成“嬌耳湯”治好了百姓的耳朵。通常餃子餡料有葷有素,這種合理營養搭配,能起到進補養生的作用。除了必須的肉類和蔬菜,大蒜等調味料也能起到提高肌體抵抗力的作用。

寒衣節的節日起源

1、因先秦的迎冬禮儀脱胎而成

據《禮記·月令》記,農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這一天,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舉行迎冬禮,禮畢返回,要獎賞為國捐軀者,並撫卹他們的妻子兒女。已經死去的人怎麼受賞呢?為他們“送寒衣”當是題中應有之義,上行下效,遂相沿成習。不過這種觀點只能停留在推論上,因為有關漢族民間於十月七年級“燒獻”的記載,直到宋代才出現於文人的風土記述中,如果説寒衣節是先秦時就形成的,那就很難對這麼長一段時間內的記錄空白作出合理解釋。所以,也有人推斷寒衣節俗的形成不會早於宋代。

2、朱元璋“授衣”傳説

農曆十月在古代是一個重要的月份,此時正是稻穀收穫進倉之際,“是月也,天子始裘”(《禮記·月令》),天子以穿冬衣的儀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經來臨。相傳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稱帝,為了顯示順應天時,在十月七年級這天早朝,行“授衣”之禮,並把剛收穫的赤豆、糯米做成熱羹賜給羣臣嘗新。南京民諺説:“十月朝、穿棉襖,吃豆羹、禦寒冷。”“寒衣節”由此而來。人們還在加衣避寒的同時,也將冬衣捎給遠在外地戍邊、經商、求學的遊子,以示牽掛和關懷。

3、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相傳,秦時江南松江府孟、姜兩家,種葫蘆而得女,取名孟姜女,配夫範杞良。後來,杞良被抓去修築北疆長城,孟姜女千里尋夫送寒衣,尋到長城腳下,不想丈夫已死,被埋築城牆裏。孟姜女悲憤交加,向長城晝夜痛哭,終於感天動地,哭倒長城,露出丈夫屍骨。千百年來,這段忠貞愛情故事廣為流傳。

孟姜女哭倒長城八百里後,與秦始皇面對面地抗爭,為夫報仇、替己出氣,最後懷抱丈夫遺骨,縱身跳海殉夫。就在跳海的剎那,海上波濤澎湃,緩緩拱起兩方礁石。據説海上姜女墳,海潮再大也不曾沒頂。

由於孟姜女千里尋夫送寒衣的故事,長城內外便將農曆十月七年級這天,稱作“寒衣節”。“十月七年級燒寒衣”,早已成為北方憑弔已故親人的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