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鄉下人家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79W

鄉下人家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鄉下人家》教學反思 篇一

《鄉下人家》文章按照房前屋後的空間順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間的時間順序交叉描寫,展現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也讚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於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質。下面,我來談談教學體會。

一、根據我的瞭解,我們的學生95%以上從小生活在城市裏,對鄉村生活缺乏瞭解

學習本文,一是引導學生體會鄉村生活的自然親切、優美恬靜,感受作者對鄉村生活的嚮往,對生活的熱愛之情;二是在閲讀中體會作者善於抓住鄉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場面,描寫鄉村生活的特點。基於本文的特點及學生的情況,我將本文的學習目標定為以下三點:

1、讀通課文,鼓勵學生主動學習。

2、初步瞭解課文內容,走近鄉下人家,感受田園生活的美,激發學生對農村生活的興趣。

3、帶領學生品味優美語言,積累精彩句段。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讀文感悟,學習寫法。這一重點確立的依據是本組的編排目的及本文在組內的重要地位。同時,這也是難點,因為我們的孩子住在城市,文中描繪的景與物大多是學生看似熟悉、實則陌生的,而文章的語言看似也很平淡,那如何從陌生的景物中、從平淡的文字中讀出美感,是本課的難點。為突破這一重難點,教學時,我以讀代講,通過“自讀時想象畫面,自悟時體會情味,交流時暢所欲言,致辭時內化語言”的方式展開教學。

二、教學設計的理念與思路。

閲讀是個性化的過程,不能以教師的思維而取代學生思維,所以,我在引導學生閲讀的時候,強調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自讀自悟。讀一讀喜歡的段落,説一説感興趣的景色,想一想生活在其中的樂趣。關注他們情感的生成、個性的體驗和生活的聯繫。

閲讀不僅僅是人文性教育,更不可忽視的是語文基本技能的訓練。本文的教學目標有“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句、精彩語段”“學習作者通過描寫和鄉下人家最密切相關的景、物來抒發情感的表達方法”等要求。所以我引導學生在解讀課文的過程中,同時進行朗讀的訓練,寫法的引導,使人文性與工具性融為一體。

三、教學策略與手段

根據課文任務量,我用兩節課完成教學。第一節課的任務是通讀課文,瞭解內容,初步感受田園生活的美,激發學生對農村生活的興趣。第二節課的任務是繼續品讀課文,進一步感悟寫法。第一節課的安排與意圖是這樣的:

1、看圖導入,進入美好情境。這樣一來,學生可以馬上進入美的情境中,激發學習興趣。

2、自讀自悟,感受生活的美。佈置學生朗讀課文,邊讀邊想,在腦海中再現美的情境。

3、品讀課文,展示自學成果。全班交流學習感受,並通過做小主人邀請客人這一方式,內化語言。

4、讀讀寫寫,積累語言。讓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從他們的朗讀中,我可以及時瞭解到學生學習的反饋信息,以學定教。作業上進行分層,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要求,介紹鄉下人家的一處場景。

四、教後感受

1、總體氛圍創設的比較好,學生通過看圖、讀文、想象再朗讀的過程,已經能夠入情入境地體會鄉下生活的美好,產生了對農村生活的嚮往。

2、知識點的教學比較紮實。能抓住幾個擬人句、作比較的句子,深入展開教學,使學生不僅能自己入情,更能體會作者的情感。

3、課堂中時間的控制還不是很好。開始部分的正音耗費了太多的時間,而後面重點的讓學生讀讀、想想、説説,就展開的不夠。

《鄉下人家》教學反思 篇二

在閲讀課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是引導學生品味文章語言,可是由於自身能力有限,往往不能引導學生品味出來,反而讓學生害怕上了這個學習任務,所以只有想其它的方法來遮掩一下自己的笨,這節課上只是僅僅採用了一個比賽的方式,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不僅用簡潔的語言擬了幾幅圖的名字,如“雨後春筍圖”、“

羣鴨戲水圖”、“月明人靜圖”等,而且對文章語言的分析,品味則更是精彩,如“許多鮮嫩的筍,成羣地從土裏探出頭來”中的“探”,“即使附近的石頭上有婦女在搗衣,它們也不吃驚”中的“吃驚”。劉煜同學因喜歡“雨後春筍圖”竟還搬出了鄭燮的《竹石》一詩!學生的思維活躍得幾乎令我不敢相信!教參上品析的幾個句子學生全部都自己品出來了,而且還很有“味兒”!另外,他們還很非常有創意地把現在城市生活和鄉村生活相比較,談了許多自己獨特的見解!學生思維徹底被解放了!而如果按我的水平引導學生去品味,是無論如何也達不到這種效果的。所以我自豪地想,如果我“笨”,那麼我可以努力地想方設法地將品味換一種方式,讓學生散發出的奪目光芒來掩蓋住他們的“笨老師”!

鄉下人家教學反思 篇三

這篇文章是四年級第六單元第一篇講讀課文,作者陳醉雲先生抓住鄉村最普通的事物和場景,呈現出六幅美麗的畫面:屋前搭瓜棚、屋後竹筍冒、院中雞覓食、河裏鴨嬉戲、院落吃晚餐、夜聽催眠曲,展現了鄉下人家自然和諧的鄉村生活,樸實中又帶着幾分華麗的美。

在教學中,我以讀為主線,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讀、品讀感悟、朗讀再現,讀中質疑探究,讀中想象遷移,達到了預設的教學目標。

反思自己這一課的教學,達到了預設的教學目標的部分:

一、在院中雞覓食這幅畫面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讀自己喜歡的部分,感受母雞雄雞的悠閒自在,引導學生髮現作者通過擬人手法的運用可以把身邊的事物寫的形象生動,並及時設計一個小練筆,練習這種寫作技巧,培養學生寫作能力。

二、品讀感悟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通過指名讀、評讀、抓住重點詞感悟讀、齊讀、引讀等方式交錯使用,最後配樂讀。這樣不同層次的讀,加深學生對鄉下人家那樸實、自然和諧的鄉村生活的理解,讓學生與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也提高了朗讀能力。

不足之處還有許多:自己對課前的教學輔助工具準備檢查的不夠充分;授課過程中學生的反應超出了自己的預想,影響到自己的教學思路,心理素質還需鍛鍊;板書的設計還要再多下功夫,一目瞭然,重點突出;整節課中心內容的把握以及何時將文章感情推向高潮還應再反覆揣摩。

教學過程中不斷反思自己的不足,力爭讓自己的教學水平有所提高。

《鄉下人家》教學反思 篇四

本學期,我在學校“同上一堂好課”中,通過教研組兩輪磨課後,我執教了人教版國小語文第八冊第21課《鄉下人家》第一課時。文章按照房前屋後的空間順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間的時間順序交錯描寫,展現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也讚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於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質。我帶着對鄉村生活深深的眷戀,引領學生走在鄉間小路上……

一、抓住主線,結構清晰。

在教學中,我始終圍繞一條主線:“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來進行教學。讓學生自讀課文,畫出能體現鄉下人家獨特、迷人風景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在頭腦中想象作者描繪的畫面,然後交流品味。這樣就使整個教學結構清晰、合理,教學過程流暢。

二、抓取重點,扶放結合。

在這篇課文中羅列了六個不同的鄉村生活場景:門前的瓜架,屋前的鮮花,屋後的竹子,院落的雞,小河的鴨,人們夏日晚餐和秋夜睡眠。因為每一個段落都很美,但是不可能面面俱到,這就要有選擇地講讀。本課時中,我目標要落實前兩個生活場景。這兩個場景共同點是介紹了植物,因此,我抓取了第一處植物——門前的瓜作為教學重點內容進行引導,而“屋前的花”這部分內容根據他們自己的愛好,自由朗讀,做到了扶放結合,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會下文學生自主學習作好了鋪墊。

三、反覆朗讀,深入理解。

新課標強調要引導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薰陶。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感受到鄉村生活的詩情畫意,我加強了朗讀的指導,安排了多層次的朗讀,指名讀,自讀品味,精讀感悟,配樂朗誦,把讀貫穿於整個教學的始終,有淺入深地層次性的朗讀,加深學生對鄉下人家那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的理解,讓學生與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以下是我在上完本課的體會。

回顧整個學習過程,感覺效果比較理想。我在課堂學習中進行合理的組織、安排和引導,整節課學生都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學生的興趣也濃厚,收穫很多。比較遺憾的是,我課堂中時間有所失控。開始字詞部分耗費了太多的時間,而後面重點的讓學生讀讀、想想、説説,就展開的不夠。尤其是最後的一段顯得很倉促,未能將組內磨課時的設想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