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講稿:以發展新質生產力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9.27K

講稿:以發展新質生產力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講稿:以發展新質生產力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同志們:

2023年,總書記在黑龍江、浙江、廣西等地考察調研時,多次提出要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2024年1月31日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總書記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着力點,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總書記再次強調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的提出,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範疇中經濟學概念的重大術語革命,是彰顯新時代我國實現生產力新的質性躍遷、以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標識性話語表達,需要從理論上進行深入探究、系統研究。藉此機會,我談幾點體會,與同志們共同交流。

一、從歷史唯物視角理解新質生產力的提出邏輯

“每一歷史時代主要的經濟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以及必然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是該時代政治的和精神的歷史所賴以確立的基礎。”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始終強調發展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任務。迄今,我國已根本性改變了“落後的社會生產”境況,生產力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持續向好態勢,國內生產總值破百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邁入1萬美元台階,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可以説,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史本質上就是社會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史。與此相適應,我們黨始終堅持立足不同時期的特定條件、問題、挑戰,確立發展戰略,並因循生產力發展水平持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這也成為“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

當前,我國的生產力水平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客觀上要求進一步深化對生產力發展規律的科學認知。同時,我國經濟發展環境和條件正經歷劇烈變動,客觀上要求生產力發展的方式、路徑作出迴應性變革、實現新的質性飛躍。一方面,傳統的要素成本相對優勢及要素規模擴張驅動模式已經式微,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徵。作為擁有14億多人口的超大規模國家,我國天然具有資源緊約束特徵,勞動力成本上升、資源環境承載壓力凸顯、要素數量投入的邊際回報下降等傳統相對優勢的變化,迫切需要在有形要素投入之外尋找生產力發展新的動力源。另一方面,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人工智能引領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廣度和深度進行爆發式、集成式創新,並加速與經濟社會發展滲透融合。歷史經驗表明,科技革命爆發點的遷移往往伴生着生產力增長極的地理空間變化。科技創新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把握未來發展的主動權,迫切要求我國以科技創新尤其是原創性、顛覆性創新為根本驅動力,催生新業態、新產業,塑造新優勢、新動能,加快形成新的先進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正是立足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和全球政治經濟、科技格局深刻變化情態,對生產力發展規律和社會主義經濟發展規律認識深化的政治經濟學範疇術語革命和理論創新,是在新時代更高層次關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發揮主導作用,推動生產力爆發式質性變遷進而生產關係深刻調整的新趨勢下,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實踐的科學凝練,是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傳承、發展和創新,開拓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二、從系統觀視角理解新質生產力的內涵特徵

回望人類社會的漫長演進史,人作為最能動的主體,是以不斷突破自然的束縛並在適應、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水平提升中獲得自身滿足的。生產力及其發展在社會變遷中具有基礎性、決定性的力量。“生產力,即生產能力及其要素的發展”。批判性借鑑亞當·斯密的勞動分工理論,馬克思進一步指出生產力的發展“最終總是歸結為發揮作用的勞動的社會性質,歸結為社會內部的分工,歸結為智力勞動特別是自然科學的發展”。作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核心範疇,生產力是包含科學的,“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但科學技術並不構成獨立要素,而是須與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等生產力要素相結合,從而推動生產力發展水平、發展方式、發展形態等諸方面系統性動態演化。與此相對應,由生產力所決定的生產關係必然內在要求適應於生產力的發展而動態演化。由此,生產力發展具有系統性特徵,是科學技術、生產力要素及其催生的產業、產業體系,乃至與之關聯的經濟社會制度等方面的全面革新。

新質生產力的提出,導源於新一輪世界科技革命及其引發的生產力系統性質性變遷。對其內涵,總書記深刻地闡釋道:“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脱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徵,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新質生產力的“新”,突出強調以數智化為顯著特徵的關鍵性、原創性、顛覆性科學技術創新。這一核心要素與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相結合,催生新的要素質態與功能,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井噴式湧現,新的結構體系方興未艾。由新一輪科技革命引發的生產力新的系統性質性飛躍,契合高質量發展主題,將最終推動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發展動能、競逐賽道、競爭位勢的“質”性躍遷。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分析框架為基礎,我們試圖從微觀、中觀、宏觀三個層面,闡釋科技創新主導的新質生產力質性躍遷過程及其質態革新,以及與此相對應的生產關係的“新質”變革。從微觀層面看,數智化特徵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催生要素的“新質”革命,並加速要素創新性配置。就要素的質態變革而言,勞動者正轉向新型勞動者,以知識化、專業化、技能化為標誌的創新能力日益成為評判勞動者素質水平的依據;勞動資料正轉向新型勞動資料,智能化、平台化、共享化、集成化、去中心化等特徵加速嵌入勞動工具與勞動手段;勞動對象正轉向新型勞動對象,技術裂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續拓展要素範疇,新材料、新能源廣泛應用,數據自身已成為關鍵要素。就要素的創新性配置而言,導源於數字化、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滲透,新型質態的要素組合方式正發生革命性變遷,打破機構及空間等邊界,要素的交叉融合、協同整合在實踐中層出不窮,1+1>2的質效提升效應,成為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的表徵之一。從中觀層面看,新技術與生產力要素相結合而產生的質態變革,顯性地表現為“業態—產業—產業體系”的系統性“新質”革命。數智化技術創新廣泛滲透於產業發展各領域,傳統的大規模流水線生產加速向定製化柔性生產轉型,產業組織模式從“競爭—壟斷”加速向“競爭—協同共享”轉變,產業運營模式從生產型製造加速向服務型製造轉變。在工業互聯網和智能雲平台等支撐下,技術羣體性突破創新、前沿科技跨領域交叉融合日趨明顯,產業邊界愈益模糊,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被持續催生。新興戰略產業、未來產業無疑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但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也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必修課”,不能偏廢,更不能脱離階段性條件一哄而上、製造“泡沫”。從中長期看,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崛起、未來產業前瞻佈局交替演進、互促共生,共同構成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支撐。創新鏈與產業鏈的疊加裂變,客觀上要求“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佈局產業鏈”。產業經濟活動日益強調從科學研究、實驗開發到推廣應用的全鏈條系統性整合,產業鏈式集羣、融合集羣發展,系統性集成成為價值創造的新模式。從宏觀層面看,系統性的生產力“新質”躍遷,與新時代新徵程黨和國家中心任務、與高質量發展主題高度契合。作為14億多人口的超大規模經濟體,我國整體邁入現代化必須把發展的主導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意味着必須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步伐,破解“卡脖子”問題,並加強全球重要科技領域和前沿交叉領域的原始創新策源能力,力爭加快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在此基礎上,築牢我國經濟發展根基、提升國內大循環的內生動力和安全性、可靠性,形成對國際循環的吸引力、推動力。新質生產力正是以“技術革命性突破”為主導,催生“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和“產業深度轉型升級”,並依託數智化全面深度融合,滲透傳導至整個經濟社會,形成複雜的協同裂變生態,從而牽引推進我國整體邁向現代化。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範疇,科學技術本身並不具有階級性,關鍵是看由誰主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我們黨的根本執政理念。新質生產力發展所引致的產出結構優化、產品品類豐富化、消費場景創新化、服務場景便利化、平台資源共享化,能夠更好地迴應和滿足居民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和高品質生活追求;所引致的物質技術質效提升,不僅為實現共同富裕“做大蛋糕”奠定了基礎,也伴生着新的就業創業機會,為共同富裕創造更大的實現場景。

總書記深刻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係。”新型生產關係的建構,須從“解放”和“發展”兩個方面系統謀劃。“解放”意味着堅持改革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方面、環節,目的在於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卡點堵點;“發展”意味着堅持體制機制完善、創新,目的在於突破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點難點、創造良好的發展生態。改革必然指向“全面深化”,既須激發經濟創新活力,又須維繫社會公平有序,涉及關聯制度及其組合關係的解構與重塑,是“破”與“立”的系統化進程。如何把新質生產力這種“無法估量的生產能力”真正自覺地運用於造福人民,是改革必須解答的時代課題。

三、從辯證唯物視角理解新質生產力的實踐進路

新時代新徵程必須抓住新質生產力這個“牛鼻子”,才能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一是加速基礎科研佈局。新質生產力迫切需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及原創性、前沿性、顛覆性技術加速湧現。應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強化基礎研究系統佈局,集成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社會創新資源,加快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體系化佈局、着力搭建跨學科協同創新基礎平台、錨定國家重大戰略需要與重大產業佈局,謀劃部署重大科技項目,增強原始創新能力。二是強化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轉化是實現基礎研究從“精神生產力”到“物質生產力”的“驚險一跳”,風險巨大、資本密集。必須充分發揮政府與市場“兩隻手”的作用,讓企業在創新中挑大樑,深化科技產權、評價、獎勵等制度改革,營建激勵創新、包容試錯的制度環境和社會環境,形成“產學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多元創新體系,暢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速度。三是重視數據要素的關鍵性作用。“人工智能+”是創新賦能、產業賦能的未來方向,須強化數據產權、交易、通用標準、安全治理等領域基礎制度完善和前瞻研究,將數據要素藴含的強大創新裂變力量導向服務高質量發展。四是築強人才基礎支撐。專業化的人力資本尤其是科技人才,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第一資源”。應一體統籌推進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深化“三位一體”綜合改革,圍繞創新鏈、產業鏈部署人才培育、招引、使用計劃,形成強大的人才生態系統支撐。

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產業是新質生產力的實際承載。應體系化補短板、拉長板、鍛新板,實現整體質性飛躍。一是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科學研判、慎重抉擇,大力發展適應國情、區情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二是佈局建設未來產業。加速出台規劃方案或行動方案,加大孵化投入、創新激勵和容錯機制,前瞻性謀劃未來產業,搶佔“新賽道”、藴育發展潛力和顛覆性力量。三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補齊重大基礎裝備、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基礎共性技術、先進基礎工藝、基礎工業軟件等短板,打破“低端鎖定”,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四是強化配套功能、構築產業生態。形成以主導產業為核心、關聯產業鏈供應鏈配套集羣,基礎設施、生產性與非生產性服務、政策制度、營商環境多維支撐,要素高效配置、企業自我更新、產業迭代演進的“產業生態圈”,構建產業佈局新模式。

優化要素創新性配置體制機制。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一是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新質生產力所依賴的要素範疇極度拓展、類型多元,數據、知識產權、技術勞動等創新性要素爆發式增長,亟須在價格形成機制、市場交易規則、公平競爭機制、貢獻評價機制、利益分配機制等方面作出適應性迴應、推動改革深化。同時,要素的創新驅動屬性,迫切需要構建多層次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資本市場並強化其樞紐功能。二是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企業是創新活動、生產活動的主要組織者、推動者。必須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推動國企尤其是央企戰略轉型,充分發揮其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的“排頭兵”作用;着力保護民營企業的權益、優化發展環境、鼓勵發展信心,促進創新型企業、綠色低碳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壯大發展。三是加快構建完整內需體系、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在全國市場規則制度高標準統一與市場規模容量擴大兩方面同時着力。加快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國際化高水平營商環境,破除要素流動壁壘、降低市場交易成本。同時,建立起收入分配、區域協調、城鄉融合等一系列擴大內需的有效制度,持續釋放內需潛力,提供韌性發展支撐。

構建高水平開放創新體系和產業生態。一是加強創新開放合作。創新本身就是一個開放的體系。應持續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積極推動人才、技術要素交流互惠,厚植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科技基礎。二是加強產業開放合作。積極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係,加強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產業鏈合作,鼓勵“走出去”、支持“引進來”,推動基礎設施互聯、共性技術攻關、數據跨境流動、擴大進出口貿易,形成各國優勢互補的產業分工體系與產業鏈協同體系。三是加強制度開放合作。以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建設為牽引,推動與更多經濟體在貿易投資等領域開展自由化、便利化合作,積極對標國際先進規則、標準、商品市場法律體系,主動參與國際經貿規則制定和國際治理,為新質生產力發展創造多元、開放的平台與環境。

我就講這麼多,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