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古詩《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賞析【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97W

國小古詩《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賞析【精品多篇】

作者簡介 篇一

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1]),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薰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宰臣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後,賜進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任職於南鄭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陸游奉詔入蜀,與四川制置使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繼位後,升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不久即因“嘲詠風月”罷官歸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書成後,陸游長期蟄居山陰,嘉定二年(1210年)與世長辭,留絕筆《示兒》。

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詞與散文成就亦高,宋人劉克莊謂其詞“激昂慷慨者,稼軒不能過”。有手定《劍南詩稿》85卷,收詩9000餘首。又有《渭南文集》50卷、《老學庵筆記》10卷及《南唐書》等。書法遒勁奔放,存世墨跡有《苦寒帖》等。

教學目標 篇二

1、感受我國古代進步詩人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憂國憂民,珍視友情的高尚情操。

3、理解陸游在《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能正確地朗讀、背誦。

宋】陸游 篇三

其一

迢迢天漢西南落,喔喔鄰雞一再鳴。

壯志病來消欲盡,出門搔首愴平生。

其二

三萬裏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

歷史背景 篇四

南宋時期,金兵佔領了中原地區。詩人作此詩時,中原地區已淪陷於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時愛國詩人陸游被罷斥歸故鄉,在山陰(今浙江紹興)鄉下向往着中原地區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區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夠儘快收復中原,實現統一。

古詩賞析 篇五

這是一首愛國主義詩篇,作於宋宗光紹熙三年(1192)的秋天,詩人當時在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

詩人熱情地讚美了淪陷區的祖國大好河山,對淪陷區百姓的痛苦予以極大的同情,而對南宋統治者不收復失地表示無比的憤慨。

“三萬裏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這兩句描寫了淪陷區祖國山河的壯美,充滿了嚮往之情。黃河滾滾東流,一直流入大海;西嶽華山高聳,直插雲霄。詩人大筆如椽,極力讚美祖國的山河。然而這美好的河山卻一直被金人佔領,字裏行間流露出悲痛之情。

“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這兩句寫淪陷區的百姓熱切盼望恢復之情景。淪陷區的百姓在金人的`鐵蹄下痛苦呻吟,他們的淚水已經流乾了,他們多麼想回到祖國的懷抱啊,然而年年盼望王師北伐,年年都註定失望。“淚盡”、“又”都是充滿感情的詞彙。南宋統治者奉行投降路線,每每和金人簽定“和約”,他們置淪陷區百姓的死活於不顧,詩人的感慨之情溢於言表。

這首詩愛憎分明,感情真摯、沉痛,尤其是前兩句用誇張手法極力讚美祖國半壁河山的壯麗,正所謂“以樂景寫哀,則哀感倍生”。

本文中基本包含了小升中考試會考察古詩的大體內容,在準備小升中考試時,可以做複習材料看看,有助於語文考試詩詞類題。

教材分析 篇六

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以“責任”為主題,編排了《從軍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三首古詩和《青山處處埋忠骨》《軍神》《清貧》三篇課文,意在讓學生感受先輩們的崇高精神。本單元語文要素是:通過課文中的動作,語言,神態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本單元的學習,既包括體會人物的感情,也包括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及其變化,體會的角度更多元,需要學生對人物內心體會得更豐富、細膩、深入。

教學目標 篇七

1、自主學習字詞,讀準字音,準確書寫“仞、摩”等四個字。

2、抓住關鍵字詞、藉助註釋和插圖理解古詩的大意,並能用自己的話説出詩句的意思,品味詩歌所表達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主題凝聚、資源整合 篇八

基於統編教材着力體現“1+x”羣文閲讀探索,我力圖構建以提升學生的閲讀素養為目的,以精讀課文有效延伸為主要路徑進行文本組元的羣文閲讀方式。以此形成對陸游的愛國之志形成助力理解。

身在南方的詩人陸游並未選擇平凡安逸生活,而是時刻心繫北方百姓,期盼收復失地,他將“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的家國情懷演繹的淋漓盡致,這難道不是最最難能可貴的嗎?課上讓學生想象詩中描繪的畫面,“壯麗山河圖”“遺民淚望圖”是學生顯而易見的,但詩題中的“陸游北望圖”往往是學生注意不到的。為此我從百姓的“望”引到陸游的“又”,結合陸游立志“一寸丹心唯報國”以及《書憤》、《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示兒》等詩作,展示了陸游坎坷而忠貞報國的一生。這樣下主題更為凝聚,整合資源以家國情懷為線索展開教學,讓學生感受到詩人的一片深情,讓品味詩作與解讀詩人兩個內容相互支撐。

“像這樣以精讀文章作為出發點,向四面八方發展開來,那麼精讀了一篇文章就可以帶讀許多書,知解與領會的範圍將擴張多大呀!”(葉聖陶)古詩教學如果只守住課文中幾首,就如單腿走路,學生受益不大;在精讀一首詩後,再拓展讀其他幾首詩,則可以有效地訓練學生的語感。以同樣的題材組織學生集中學習相同的作品,則詩人一生為恢復中原、統一中國而奮鬥的感人形象以及將個人的生命和民族的前途融為一體的偉大愛國精神,也能使學生受到感染。

詩歌最突出的主題就是表現恢復中原,統一中國的家國情懷,課上一系列的推薦以及課後讓學生背誦陸游的一愛國的詩,製作愛國古詩詞手抄報、進行愛國古詩詞交流的語文活動,使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體現大語文的教學理念,大大拓展語文學習的廣闊天地。

王崧舟老師説:“感悟古詩,不在詩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詩句背後的情味和意藴。”如何引領學生讀出詩句背後的那份情,那段愛,那顆心,那種味。這一課,總的感覺還是上得比較滿意,只是感覺自己的話還是有點多。怎樣讓學生能入情入境,而又能再讓老師輕鬆一些,是值得以後繼續琢磨的。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教學反思 篇九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是南宋詩人陸游的一首愛國詩篇,集中而深刻地表現了作者懷念北方人民、渴望收復失地的心情。整首詩情感真摯,字字句句飽含了詩人強烈的愛國之情:因為大好河山的淪喪而悲憤;因為中原百姓的悲慘生活而同情;因為南宋權貴的醉生夢死而憤怒。體會詩人的情感,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應該是這首詩教學的重點所在。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教案 篇十

一、教學目標

1、感受我國古代進步詩人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憂國憂民,珍視友情的高尚情操。

3、理解陸游在《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能正確地朗讀、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