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八月十五夜玩月經典古詩及賞析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08W

八月十五夜玩月經典古詩及賞析精品多篇

社交習俗 篇一

(一)祭祀

除了祭月這種全國通行的祭祀習俗,各地還有一些其他中秋祭祀活動。

1、祭祀祖先、家神。在中秋節,一些地方有祀先、祭家神的習俗。在陝西地區,中秋節祀先祭神,一如春節。在上海,以月餅祀灶、祀先。雲南普洱、景東,在中秋早晨祀家神及祖先。山東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在是日上墳祭祖;而在文登,稱中秋節為人節,一般不上墳祭祖。在福建閩清,八月七年級至十五,不拘日子均可祭掃祖墳,掛紙錢,備牲醴,拜跪祭奠,稱為“秋祭”。祭畢,族眾聚於祠堂,分尊卑長幼入座,共享宴席。宴後,分給幼者醃桃、醃李及落花生、瓜子等物。福建沙縣的大族之家也要舉行墓祭,然後在祠堂設宴席,族中男女齊聚共享。在台灣彰化,各家祭拜公媽(祖先)及土地公,供品為中秋月餅、牲醴等;另外還要供拜米粉芋(混芋之米粉),俗謂“食米粉芋,有好頭路(芋、路諧音)”,祈求祖靈保佑有好的職業。

2、祭祀土穀神。秋成以報賽,中秋節多祭祀土穀神,一般要演劇以酬神。在山東慶雲,農家祭土谷,稱“青苗社”。在四川合川,市人醵金備香燭、供果,於中秋節至土地廟獻祭,或演影戲,或唱圍鼓,或打洋琴,謂之“鬧土地”。在福建漳浦,各坊裏祀土神,為古代秋報之遺意,城市的后土祠斂錢演劇以娛神,鄉間農人攜酒肉至田間祀田祖。在福建龍巖,各鄉用燈紮成人形,抬着遊-行,迎接土地神。台灣地區,中秋祭土地公(宜蘭以是日為土地公誕辰),街衢巷裏醵資,於土地廟演戲酬神,稱“秋報福”;農家以金紙系竹枝插田中以報賽,也有古時秋報之意。

3、其他。山東微山湖湖區,以村或船幫為單位,在中秋舉行隆重的祭湖儀式,祭祀的對象是湖神,俗稱“大王”、“湖大王”或“”。祭品擺滿船頭,有鮮魚、活雞、整豬、整羊等,豬要黑色的,羊要白色的,不能有雜毛,叫做“烏豬白羊”。鞭炮以頭數多為佳,將鞭炮加綵綢掛在大船桅杆上。點燃紙箔、鞭炮後,眾人長幼有序,向船跪拜,磕頭禱告,求大王、趕魚保佑豐收。祭畢,人們的大船艙內分食供品。以船為家者,在拜月飲酒之前,要先在“柱”前擺一碗酒,祭祀船民信仰的“夥計神”,俗稱“敬夥計”。

在河北晉縣,晝祭日,夜祭月,以酬神報謝。在福建平潭,具牲醴,請巫師祀鬥母,為兒女增福,名曰“燦鬥”。福建永泰的士紳於中秋節祀魁星,如文昌儀。在廣東東莞,青年未婚者在月下焚香燃燭,乞求月老為其撮合。在台灣基隆,中秋這天為“太陰娘娘誕辰”,各户備月餅、時果祭堂前神位;市內代明宮祀太陰媽,中秋夜婦女多攜帶子女進香叩拜,香火極盛。

(二)祈育子嗣

中秋正值秋成時節,民間在對神靈酬謝的同時,也祈求着生殖的力量。如祭月所用的瓜果供品,西瓜、葡萄、石榴、棗、栗子、豆角等,都藴含着多子的寓意。此外,是日民間還有其他祈子活動。

1、走月亮。同樣是中秋月夜出遊,婦女的“結伴閒遊”則帶有明確的目的性,即祈育祈子。中秋夜,婦女盛裝結伴出遊,稱為“走月”、“走月亮”或“踏月”,上海則稱之“蹈月”。有時在月下游走,往往走到雞鳴時方才回家。在江蘇南京,盼子的婦女中秋夜走至夫子廟遊覽,然後過橋一行,據説可以求得子。近代湘潭一帶的中秋遊寶塔習俗,也與“走月”一樣,祈求着人類的生殖與健康,當地傳唱歌謠:“八月十五遊寶塔,帶起香燭敬菩薩。老人家青頭髮,後生子有財發,堂客們生個胖娃娃,滿妹子對個好人家。”

2、摸丁、摸橋樁、摸鐵叉。除了單純的遊走,婦女還走至某地觸摸具有神力的象徵物以祈子。在上海嘉定,中秋夜,婚後未育的婦女踏月行至孔廟,摸門上圓木,謂可得男,稱“摸丁東”。在江西南昌,城中婦女暗數高橋橋樁,以為宜子。江蘇民-國二十一年《新京備乘》載:“又,鐵廠橋有大鐵矛,二叉陷於土,一叉在上,相傳為三寶下西洋故物,不知何時移此。當中秋夜,婦女無子者亦多往撫摩為宜男兆,不知其起於何時。”

3、摸秋、摸青。在南方,婚後長年不育或求子的婦女,於中秋夜潛入別人菜園,偷摘瓜、芋、青菜等,以兆生子,稱為“摸秋”。在福建崇安,婦女入園偷芋頭,在月下煎食,謂令人有子。江蘇南通的未育婦女則往往在他人擺設的供品中偷取芋頭,帶回家吃掉,以此求子。在江西南昌,少-婦於夜深人靜時偷拔鄰家的瓜菜,用衣襟裹着帶回家,稱為“摸青”,也兆生子。安徽地區的婦女聯袂出遊,遇菜園就偷南瓜。在上海奉賢,則是由丈夫去“偷子孫”,將偷來的南瓜藏在被窩裏,讓妻子抱着瓜睡覺,稱為“留籽(子)”,以盼望得子;即使瓜主人看到偷瓜人,一般也不會追究。

4、送瓜。同樣是偷瓜,當事人夫婦不親為,而由他人代勞並相送,稱為“送瓜”,或直稱“送子”,貴州興仁稱“送寶”,湖北沔陽稱“送秋”,浙江衢州稱“獻生子”,祝願早生貴子、瓜瓞綿綿。送瓜者多數是親友,也有的是“好事者”。在廣西全縣,由妯娌偷送,中秋夜入園偷瓜,用小兒衣服裹瓜而回,送到未育少-婦的牀上,叫做“送子”。

中秋之夜到田間偷瓜,一般是偷摘南瓜(取諧音“男”)或冬瓜,浙江衢州還有偷芋頭的。有些地方講究偷瓜人被怒罵方才靈驗,如四川黔江認為“倘失瓜人從而罵之,其驗甚速”。湖北、貴州地區的偷瓜人在偷時會故意弄出響聲,以引起菜園主人的責罵,罵得越厲害越好。偷到瓜後,將瓜描畫成嬰兒模樣,並裹上小孩衣服。在湖北則是將瓜繪成小男孩模樣,在下面挖一個小洞,插入一根紅辣椒,然後裹上衣服;安徽蕪湖還要在南瓜上插泥人。送瓜時,有的是將瓜放在轎子中抬送,如在貴州普安是以紅綾裹冬瓜,置於彩亭中;有的是由兒童懷抱瓜,一般要選父母雙全、兄弟眾多的童子;在貴州地區則由一男子扮作女裝負瓜送去,稱為“懶大嫂”;湖南衡城是由年長命好的人相送。送瓜的隊伍,前面要以鼓吹作先導,提燈列隊,鳴放鞭炮,熱熱鬧鬧地送至乏子之家,放在牀上,用被子蓋住。有的送瓜人還口唸“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等吉利話。

作為報答,主人家要設宴款待送瓜人,在貴州地區必要請送瓜人吃一頓月餅。對於送來的瓜,湖南衡城的婦女得瓜後即刻剖食或煮食;在四川西昌、安徽全椒等地,要由夫妻二人一同吃掉;在貴州、湖北地區,多是將瓜放在牀上,未育的婦女伴睡一夜,次日清晨將瓜煮熟吃掉,以此祈孕。

貴州開陽的“送瓜”習俗十分有趣,中秋夜,“好事者陰察他人園中長形南瓜而祕取之,鑽一孔,出瓜瓤少許,灌水瓜中,以竹筒塞瓜孔,筒之他端另以物塞之,使童子負之,伴以鑼鼓,送置艱嗣者榻上,覆之以被,去筒端之塞,水流出瀉榻上,而謂艱嗣者已有子,且小遺也。於是主人出酒食以享親友。”

若是次年應驗生子,在貴州平壩,主家要備紅蛋、酒席酬謝送瓜人。

5、添丁。廣東廣州的中秋夜,人家豎旗杆於樓台上,掛點上燈籠,一家人聚飲行樂,叫“豎中秋”。因“燈”諧音“丁”,故掛燈籠含有“添丁”之意。福建建甌有掛幡燈乞嗣者,向月宮求子。

6、請花。在福建藤山,相傳中秋此日為“臨水奶忌辰”,婦女可“請花”,即婚後數年未育的婦女入廟求嗣,歸去時取神前花瓶中的一枝花,謂可使生育。

(三)占卜活動

1、占候

全國普遍以中秋這天陰天或下雨,預示着來年元宵節也必定陰或雪。各地諺雲:“雲掩中秋月,雪灑(雨打)上元燈”或“八月十五下大雨(雨淋淋),正月十六雪打燈”。

民間俗信中秋的天氣與農業收成有關,各地有許多相關的農諺。河北元氏農諺雲:“八月十五下一陣,旱到來年五月盡。”江蘇地區的諺語説:“七月半定旱澇,八月半定太平。”北京則有“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收成”的諺語。河南林縣諺雲:“中秋雲遮月,來年好收麥。”在河北河間,以中秋雨為苦雨,主菜味不佳。

以月色明暗進行的占卜活動也有很多。上海地區認為中秋月明則來年豐收,如寶山縣諺雲:“中秋月朗來年熟”。在江西南昌、湖南桃源、福建浦城等地,以月色明暗佔湖魚之有無:中秋月暗,則多魚,諺雲:“中秋暗,魚繞墈”;月明則魚不產,江蘇海安有諺雲:“亮月子在雲裏拱,來年蝦魚要絕種。”在福建浦城,月色晦暗則預示次年春天多雨。在廣東龍山,以中秋夜月亮的明暗佔來年油價高低。

在山西汾陽、四川名山,俗以十五夜得見月為幸,若中秋無月,則預示着兔不孕、蚌不胎、五穀不豐,陰陽不和。

2、請月姑

中秋夜請月姑以卜吉兇者均為女子。在福建上杭,小女兒多於拜月時“請月姑”。方法是先在月下設果餅,膜拜致詞,然後置筐於盤,以竹筐作為月姑的替身,如果有神降臨,竹筐會自己搖動,發出剝啄聲,計算其搖動的次數以卜吉兇。廣東南雄也有類似習俗,中秋夜,“婦人設茶、酒、果於月下,罩以竹箕,用青帕覆之,取一箸倒插箕上,左右二人摙之作書,問事吉凶,謂之‘踏月姊’。今未嫁幼女拜唱請歌,且拜且唱,箕重時即來矣。”在廣東潮陽、福建建寧等地,女子對月邀紫姑卜問吉凶,俗稱“請木杓神”。光緒十九年《上猶縣誌》也記載了女子向月卜問吉凶的情景:

婦女於起更後,各在室中檐廊下設茶酒向月拜祝,置簸箕几上,盛以米,更用筲箕覆而插箸其端,蒙以絹幅,令十一、二歲女兒立兩旁,輕託箕弦,移時箕忽自動,有禱則箸點畫米中,次數、方向悉應如響,亦略近古人七夕“乞巧”之意。

3、爬月

天津地區有螃蟹爬月的習俗。用紙棉等物捻成燈捻芯,浸泡油後,下放託物,立系在螃蟹背上。點燃後,將螃蟹放入室內、院當中或屋門外,讓螃蟹自由爬行,用來占卜今後的財運。如果向裏爬,就是有財;如果向外爬,則視為無財。馮文洵的《丙寅天津竹枝詞》寫道:“買蟹歸來不忍烹,今宵更任爾橫行。相傳爬月佔休咎,紙捻燃燈照眼明。”

4、其他

在廣東龍山,“婦人禱於土地,珓問方向,聽途人言語以卜休咎,曰‘行卦’,蓋鏡聽之遺風也。”台灣也有類似習俗,未婚女子為求佳偶,已婚婦女為求早生貴子,都於夜深時行聽香之舉,即在夜深人靜時,焚香拜神告事,在神前擲杯箁請示聽香的方向,然後偷偷走至此方向,竊-聽人語,聽到的第一句話,再向神明擲箁以核實,以之卜本年休咎。

江西臨川的中秋占卜與運勢相關,“臨睡時,每人置一針於茶碗蓋內,碗蓋置庭中。翌晨,察針受露水必微生鏽,如鏽於針杪,即雲少年晦運;鏽於針中,即雲中年晦運;鏽於針尾,即雲晚運不佳。”

在廣西崇善,於中秋夜請法童做夜禁,眾人將法童圍在中間,齊聲唸咒,使之降陰問神,然後唱歌互答,卜問諸事,直到天明前方休。因涉及邪術,民-國時已被嚴令禁止。

在寧夏朔方,孕婦將祀月之瓜從中信手切如雉堞形,遇單成男,遇雙成女。

(四)禁忌

1、在福建福鼎,大人常抱小孩賞月,教育小孩不準用手指指月,否則月娘娘今夜會割掉他的耳朵。

2、在江蘇連雲港,中秋夜吃剩下的芋頭皮、果殼等堆積一處,待第二天下午才能倒掉。

(五)其他

1、鉸月亮。在魯西北的臨清一帶有“鉸月亮”的習俗,中秋節這天,家家都剪一個又大又圓的月亮貼在窗上,圓月中還有嫦娥或石榴、蓮花、牡丹、蝴蝶等圖案,而且又必須在當天將其撕破,認為可以驅邪除穢,帶來好運。當地傳説姜太公封神時,封其妻為窮神,封后又對她不放心,擔心她坑害窮人,便令她“見破即回”。因此,人們撕破月亮,是為了讓窮神望而卻步,祈望生活富裕美好。

2、剪月光。在福建福州,傳説下半夜月下地之時會發出一束強光,這時可用剪子剪下這束強光,稱為“剪月光”,得之者便可得到幸福。

3、走橋。在上海寶山和江蘇周莊、無錫,人們結隊走過三座橋,據説可免百病。在浙江建德也有乘月蹈橋可免腰痛之説。

4、救月。貴州開陽的中秋節,“是夕,月每每而蝕,俗謂之‘天狗吃月’,有擊銅器成聲,謂之‘救月’者。”

5、舊時北京,講究祭月時焚燒的秫秸不能燒光,要留幾根沒燒盡的,壓在炕蓆底下,留着日後打尿炕小孩,據説可治小孩的遺尿症。

《中秋月》 篇二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中秋節:中國各地不同的中秋節習俗2016-08-17 10:24 | #3樓

中秋節是八月裏最重要的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又因處於仲秋之月,故也稱“仲秋”。中秋節還有許多別稱,根據節日時間,又稱為“秋節”、“八月節”、“八月半”、“月夕”(古人以仲春二月十五日為“花朝”,與之相應,又稱仲秋八月十五日為“月夕”,因是夜月色倍明於常時);根據節日活動,又稱“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因是日天上月圓、人間團圓)。湖北漢口則將中秋俗稱為“太太節”。

全國普遍以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期,但有些地方則於八月十六過中秋,如浙江寧波、台州、舟山等地;還有的地方提前過中秋,如在廣東清遠,白石潭鄉在十三日,三坑等各鄉在十四日過中秋。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一般觀點認為它主要是在古代秋分祭月的禮俗基礎上形成的。另一種説法,八月十五正是莊稼成熟的時期,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大概是秋報的遺俗。

與其他重要的傳統節日相比,中秋節形成較晚,在漢魏民俗節日體系形成時期,中秋節尚無蹤跡。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才形成習俗,但中秋節還不是一個大節。北宋太宗年間,官方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此後,中秋節日漸隆重。明朝以來,賞月、祭月、吃月餅的風俗大盛,一直流傳到現代,中秋節成為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作為民間大節,中秋節的民俗活動特別豐富,而且主要集中在晚上進行,包括拜月、賞月、吃團圓飯、吃月餅,以及在月下進行各種遊樂活動和觀月占候活動等,天上的圓月與人間的團圓、豐收聯繫了起來,賦予了節日美滿、喜慶的氣氛。

創作背景 篇三

永貞革新失敗後,劉禹錫被貶謫到朗州(今湖南常德),桃源縣就位於這裏。在這裏他不免悲涼之感,所以寫了許多詩詞以排遣愁緒。著名的《竹枝詞》《浪淘沙》都寫於這一時期。關於桃源他還寫有五言詩《遊桃源一百韻》七言詩《桃源行》等。更巧的還有一首《八月十五日夜玩月》是五律,是不是寫於桃源就不可知了。從《遊桃源一百韻》中“彩雲迎躡履,遂登最高頂”等詩句看,和這首詩“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是同一回事。

信仰與禁忌 篇四

中秋節是人們休息娛樂的日子,充滿歡快喜慶的節日氣氛,節日這天的遊戲、競技等遊藝活動特別多。

(一)遊戲

1、兔兒爺

兔子居月的神話,在民間廣為流傳,致使兔子成為月亮的象徵。民間傳説,月宮裏的玉兔曾在八月十五這天下凡,用仙藥治好了人間的疾病,為人們祛除了災難。所以,為報答玉兔的恩德,每到八月十五這一天,人們要祭祀它。明代出現了兔子泥塑,作為小兒女祭月時參拜的偶像,據明代紀坤的《花王閣剩稿》記載:“京師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這種泥兔,北京稱“兔兒爺”,天津稱“兔二爺”,濟南俗稱“兔子王”,最初為中秋祭月所用,拜供之後就成了兒童的玩具。舊時,一過七月十五,兔兒爺就已面市,北京的東四牌樓一帶,濟南從普利門到舜井街的主要大街上,設有許多兔兒爺(兔子王)攤點。小販們常將兔兒爺與兔兒奶奶成雙配對擺置,吸引顧客。在天津,中秋節這天,婦女要把自己打扮得十分漂亮,特意稍晚時出門,去迎請(即買)兔兒爺神像。

兔兒爺,用黃土膠泥為料,用石膏模具磕出,再施以彩繪。民間藝人賦予了兔兒爺人格化的造型特徵,兔首人身,臉面飛金,身施彩繪,或坐或立。各種兔兒爺的大小不等,大者一米左右,小者僅兩三寸,小巧玲瓏,十分精緻。兔兒爺的形象多種多樣,或搗杵或騎獸(有的騎獅、虎、麒麟等猛獸,有的騎鹿、象、馬、牛、駱駝,有的騎着孔雀,仙鶴等飛禽),有的雕造成武將打扮,頭戴金盔,身披甲胄,左手抱臼,右手持杵,有的背插紙旗或紙傘。北京有一種特別的兔兒爺,端坐於蓮花塘上,紅蓮碧葉,上映山石,石左為“劉海戲金蟾”圖案。還有戲曲角色型的兔兒爺,出自《連環套》、《戰馬超》、《金錢豹》、《蘆花蕩》等戲曲故事,臉譜穿戴、身段神氣皆栩栩如生,擷取兩個就能組成一齣戲。生活型的兔兒爺,扮成賣油、賣菜的小販、剃頭師傅、補鞋匠、算命先生等,社會羣相應有盡有,穿着打扮、體態神情無不惟妙惟肖。還有模仿婦女形象的兔兒奶奶,在頭上梳起“平三套”、“元寶頭”、“蘇州撅”、“二把兒頭”等各種髮型,穿戴也更加時髦。還有反映人生百相的,形體較小,安排在具體背景中,如聽雜耍的、燒香拜佛的、坐茶館的、娶媳婦的、出殯的、辦滿月的……,每組多至百十個,成為社會的縮影。還有一種通過提線可使其雙臂和嘴脣上下活動的兔兒爺,俗稱“叭噠嘴兔兒爺”,深受孩子們喜愛。

北京民間以兔兒爺為內容的歇後語很多,如“兔兒爺拿大頂——窩犄角”、“兔兒爺掏耳朵——歪泥”、“兔兒爺過河——灘泥”、“兔兒爺打架——散攤子”,都帶有戲謔性質。

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兔兒爺一直流行於民間,此後逐漸衰微,有的技藝已經失傳。

2、土人仔

土人仔,是一種流行於福建福州的泥塑。中秋節時,福州吉祥山和南后街等地都有出售“土人仔”的攤位。土人仔的樣式繁多,有整套佛教人物,如觀音、彌勒、四大金剛和十八羅漢等,有的是整套道教人物,如八仙過海等,還有結合時尚的各種成套人物。此外,還有精製的小古董、小桌椅、小炊具等兒童玩具,小巧玲瓏,栩栩如生。人們把買回來的“土人仔”擺放在廳堂,展示欣賞。窮人家買不起這種玩具,可以自己動手製作,用瓦片造塔、造房子,用泥土堆假山,用泥巴自己塑“土人仔”。

3、張燈、猜燈謎

中秋張燈、猜燈謎,雖不如元宵節盛行,但也使節日充滿了喜慶熱鬧的氣氛。在福建建陽,中秋夜,每家要在屋檐下張掛燈綵,相傳五代南唐破郡城時,練氏夫人令里民張燈,得免屠戮之災,此後,為了紀念練氏夫人,張燈習俗沿襲至今。在陝西米脂、蒲城,各家張燈結綵,夜間朗如白晝,人們既賞月又觀燈,天上人間美景盡收眼底。在廣西平樂,也有在屋子高處豎長竿以掛彩旗、懸紗燈的習俗,各逞繁華。

是夜,福建、台灣等地在街市設燈謎,一如元宵節。在福建政和,由士人專門設棚,出謎猜賞。在福建古田、霞浦,多於門前鋪首懸掛燈謎,供遊人猜射,猜中者得瓜果茶餅等獎品,或鳴放鞭炮以示獎勵,眾相娛樂,十分熱鬧。在福建福鼎,舊時每家餅店必在中秋夜出燈謎,燈謎主要來自民間,由當地人創作,具有地方特色,如地名謎“鐵針釘石壁——南鎮難釘”、“下雨不拿傘——白琳(淋)”、“溪江洗炭——烏溪”、“狹巷抬杉柴——南灣(難彎)”等。。在台灣基隆,商户多懸掛燈謎,猜中者獎以月餅等物。

柚子是南方地區中秋節不可或缺的應節時物,也可以之作燈燃點。在柚子上遍插香燭,點燃後,圓如星球,把柚子插在高竿上(或再將竹竿撐於屋頂),稱為“點天燈”,廣西地區也稱“柚香”。或將竹竿向空高舉,稱為“望月”。在燭盡香滅後,放鞭炮,分瓜果、餅餌。在四川合川,可在一枚黃橙上插香百餘支,置於高竿,豎在門外,叫做“燒天香”。

4、搏餅

搏餅,也稱“戲餅”、“玩會餅”,俗稱“搏狀元餅”,是流行於閩南和台灣地區的特有習俗。關於搏餅習俗的起源,民間流傳着不同説法:一説元末某年的中秋節,人們假借玩餅的形式聚集在一起,以放鞭炮為號,各地一起發動反元起義;一説鄭成功收復台灣後,為解官兵思鄉之苦,特請一位部將設計出一套玩餅的遊戲,讓官兵在中秋節戲玩;廈門地區的説法,是鄭成功駐軍廈門時,由其部將洪旭設計出來這一富有樂趣的遊戲,以解官兵鄉愁。

廈門的搏餅遊戲,以“會”為單位,一會以四五人蔘加為宜。每會有63塊餅,大小不等,共分為 6種,即模仿古代科舉制,設狀元餅(最大的餅,代表狀元)一個、對堂餅(代表榜眼)二個、三紅餅(代表探花)四個、四進餅(代表進士)八個、二舉餅(代表舉人)16個、一秀餅(代表秀才)32個。據説搏餅最初是讀書人占卜自己科考命運的一種方式。傳入民間後,經再加工創作,占卜內容逐漸消失,演化為一種遊藝習俗。搏餅時,桌上放一大海碗,每人輪流抓取6個骰子擲入碗中,按照遊戲規則,根據投入碗裏的骰子點數領取不同的餅,最終奪得“狀元”者為贏家,常放鞭炮慶賀。參加搏餅的人,連呼帶擲,整個過程中,你爭我奪,骰子聲、喝彩聲、戲謔聲不絕於耳,氣氛十分熱烈。直到現在,搏餅成為廈門人中秋節最主要的活動,幾乎每個家庭、各個單位都舉行;甚至在節前數日就開始搏,中秋之夜達到頂峯;搏餅的獎品,也以其他各種東西代替了狀元餅。

台灣地區的中秋搏餅活動,士子在賞月宴飲時,在特製的大面餅(名為“中秋餅”)上面用紅筆寫一“元”字,用六枚骰子擲出四紅者得之,取“秋闈奪元”之兆。

5、舞龍

在廣東德慶,中秋前後,糊紙為龍,燃燭其中,附以金鼓燈綵,沿街夜舞,謂之“舞香龍”,往往花費數十金。有時城內外以之鬥勝負,連舞十幾夜不停,後被官方禁止。安徽績溪有遊火龍的風俗,用稻草紮成長約丈餘的龍身,由十餘人用竹竿撐着,遊走於各村,鑼鼓隊緊隨其後,一路上向各家討香,插在龍身上,遊畢,燒紙箔,放鞭炮,將火龍送至河中。

中秋夜,各地的兒童遊戲也是豐富多彩,饒有樂趣。

6、燒塔。據傳燒塔習俗始自元朝末年,為紀念劉伯温於中秋夜舉火為號發動反元起義。民-國十四年《陽江縣誌》引《南海續志》載:“南漢時,‘上元’、‘中秋’輒登塔燃燈以兆豐稔,號曰‘賽月燈’。里巷亦壘瓦為塔,集薪燔之,火遍三城,亦奇觀也。今其俗尚存雲。則邑俗亦南漢之遺也。”當地認為是繼承了南漢遺俗。在海南安定,則有燒塔“欲為科場者作文筆開花之兆”的説法。

中秋夜,兒童在野外拾瓦片壘堆成塔,高數尺,且有多孔,內填木柴或竹、草,放火燒塔,同時鳴鑼擊鼓,繞塔而戲,據説可以辟邪。在江西臨川,待瓦片燒紅後,再潑以煤油(或撒松香粉),火上澆油,剎那間烈焰沖天,明亮如白晝,極為壯觀,可以從黃昏時分一直燒到夜深,直到無人觀看時才熄滅火焰,稱作“燒瓦子燈”。江西上猶稱為“慶塔”,福建崇安稱“燒寶塔”,廣東石城等地稱“燒梵塔”。孩子們有時還比賽燒塔,把瓦塔燒得全座紅透則勝,不及或在燃燒過程倒塌的則負。在廣東惠來,少年取瓦礫築砌高塔,煬火煨芋。

7、玩燈

(1)柚燈。在兩廣一帶,兒童喜作柚燈以取樂,即將紅柚去瓤,鏤刻花紋,內置蠟燭,兒童持燈結隊遊玩。廣西賓陽的小孩則將這種柚燈放入池塘中戲玩,俗稱“放果燈”。在廣東增城,兒童提着柚燈遊-行,邊走邊唱兒歌,稱為“遊耍椂”(當地音稱“柚”為“椂”),因歌中每句都間以“耍椂仔、耍椂兒”一句而得名。廣東東莞則稱之“耍樂仔”。民-國時期多作紙紮的魚蝦、花果等形狀的紙燈,在中秋節相互饋送,稱“送耍椂”(即“耍樂”之轉音)。

在四川合川、合江等地,兒童多將柚子或黃橙置於竿頂,用蔑編成龍頭,糊以五色彩紙,插點紅燭,數十兒童結隊,舉竿遊走於街巷,稱為“柚子龍”或“橙子龍”。

廣東兒童還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在四川長壽,也有小孩將香插於橙上戲玩,叫做“玩香寶”。

(2)孔明燈。在廣東樂昌、羅定,兒童削竹糊紙作長圓形孔明燈,底部中空,內貯膏蠟,點燃後藉助熱氣,將燈衝向高空,有的還在燈上系鞭炮,隨着燈的高升,鞭炮聲響震數十里,孩子們仰視拍掌慶祝,樂在其中。

(3)蒿子燈。在山東濰坊,兒童將香粘插在青蒿上,點燃後擎弄翻舞,恍若萬點星球,叫做“蒿子燈”。

8、其他兒童遊戲

安徽績溪的兒童在中秋節打中秋炮為戲。所謂“中秋炮”,是將稻草紮成髮辮狀的草鞭,長約五尺,粗至手能握滿,在水中浸泡幾分鐘。玩時,十幾個兒童聚在一起,揮動草鞭向石上抽打,發出如同放炮般的響聲。

在安徽壽春,小兒於中秋夜手執火炬,成羣結隊走田野,路上摘取果豆等物,稱為“模模”,以為遊樂。在福建上杭,兒童捧月餅月下唱歌,稱作“誘月華”。在福建福鼎,三五成羣的小孩,在大街或田野與月亮賽跑,邊跑邊唱“我走月也走,我跑月也跑”,並不時抬頭看月,感覺月亮總是跟着人跑。

在廣西同正,大人將煨熟的芋頭和花生藏於隱蔽處,讓小孩搜尋,謂之“捉老鼠”。有時兒童還於是日鬥蟋蟀,以月餅作賭注。江西南昌的小兒羣以採百葉鬥輸贏,名為“摸青”。

廣東陽江城中有小販沿街叫賣糖雞,即一種作成雞形的糖,兒童爭相購買玩耍。林葆塋有《竹枝詞》道:“芋魁柚子賤如泥,爭賞中秋月下攜,十萬人家三五夜,有兒童處有糖雞。”

(二)競技

1、閩東沿海幾個縣在中秋要舉行幾種民間遊戲,即“三人騎大馬”、“犁石”、“拔竹竿”、“點火把”、“車缸”等,這些都是帶有競賽性質的遊樂活動,相傳是由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創造的。戚繼光率兵抗倭期間,為防倭寇利用中秋節偷襲,創造了這幾種遊戲,組織百姓在中秋夜活動,眾人來回奔跑,喊聲震天,火光沖天,倭寇以為軍隊在調防練武,未敢進犯。後人為了紀念戚繼光,將這幾種遊戲繼承下來。

2、福建霞浦有中秋夜曳“太平石”的習俗,參與者是強壯男子或兒童,百餘人組成一隊。所謂的“太平石”,是選一塊一米左右的平面方石,石頭旁邊夾以硬木,然後用麻繩捆牢固定,前面系一條數十丈長的粗麻繩,由一百多人拉着快跑,大石上坐一個指揮者,號令進止。兒童則組成小隊,牽一塊小石頭。這樣的大小隊伍大約十幾支,沿街吶喊,若是兩石迎面相遇,則摩拳擦掌,互相爭道,甚至各自打至重傷。關於太平石的由來:“舊傳明嘉靖三十二年八月,倭寇擾甯戚南塘,參將援兵出安寧兩邑殆盡,郡城幾空。倭寇擬於中秋夜乘虛攻城,參將不得已,以曳石計疑之,滿城燈光,人聲、石聲隆隆騰於郊野外,倭寇至塔旺街,聞聲急退。明日,戚營大兵回郡,而城以保全,故曰太平石。”

3、福建順昌縣的仁壽有推石板的活動。四方形的石板,高5-10公分,一人站石板邊緣,向右後仰,左右兩邊各有一人拉着他的手,後面一人扶着他的頭,此人用力蹬動石板,待對方來時雙方用力相撞,先倒地者為負。

4、在福建古田,中秋這天有分隊舉行拔河比賽的活動,十分熱鬧。

(三)其他

1、廣西陸川的中秋節,縣城南北街皆搭棚,於十五、十六夜請歌娘在棚上唱歌,男子在棚下聆聽,或唱歌以和,稱為“唱豐年歌”。在台灣,山橋野店,多有歌吹相聞,謂之“社戲”。

2、福建順昌縣的嵐下與仁壽有坐木驢活動。木驢是用幾條板條釘出平面,下面再釘三根圓木即成。驢前拴兩條6米長的粗繩,上坐兩三人,大的木驢可坐七八人,由年輕人拽繩,拖着木驢滿街飛馳。木驢所經過的人家,必須在門前燃放鞭炮以迎送。

七、其他習俗

中秋佳節,各地還有一些特殊的習俗活動。

在廣東龍山,中秋夜可以偷釣別人池塘的魚,不受禁管,但只此一夜,其他時間則不可以。由於“物力消耗,人情亦漸貪吝”,民-國時期“此風不復睹矣”。

在廣西同正,“各家婦女所自染之布,多於是夕月明之下搗之,至更闌猶聞砧杵之聲,古音尚存,亦樂趣也。凡請看牛神溝洞、神遊陰界、看花園、扶乩,亦多於此夜為之。”在浙江嘉興,女子是夜種罌粟花,若是解衣播種則花倍加繁盛。

福建福鼎的中秋節有“抱南瓜”、“摘柚子”的習俗。中秋之夜,人們常到別人家的屋前厝後抱南瓜和摘柚子(這些南瓜和柚子稱為“牆頭果子”),不能算偷,即使主人發現了,也不能罵人,只能相送,有時還會提醒對方不要摔倒。當地有首山歌唱道:“八月十五過中秋,男男女女出外遊,想吃牆頭的果子,柚子皮仔(以為籽)沿路丟。”

在廣西平樂,中秋祀神時殺鴨而不殺雞,因“故老相傳,鴨與韃靼音近,當胡元入主中夏時,人民痛恨異族之亡我,豎旗舉火以暗示揭竿起義,殺鴨者,殺韃靼也。”

浙江中秋習俗2016-08-17 8:59 | #4樓

"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這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詩。在古時候,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以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大賦中就有了相當説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條記載。這兩書所記述的觀潮盛況,説明在宋代的時候中秋觀潮之事達到了空前絕後的巔峯。

寧波地方歡度中秋節,不是八月十五,而是八月十六,説起原由,還有一段故事。

傳説,南宋寧宗時候,有位宰相名叫史彌遠,是明州(今寧波)人。他權勢日盛,專權多年,是向金求和的主要人物。但他熱愛故土。每年夏曆八月十五中秋佳節,總要從京城臨安(今杭州)趕回寧波,與親屬團聚,與民同樂,一起賽龍舟,賞明月,吃月餅,共慶團圓。

有一年,中秋節前夕,史彌遠因處理朝廷公務,遲了一天,騎馬急急趕回明州,行至中途,因急於趕路,馬又失蹄,坐騎受傷,只好回宿紹興。等到第二天趕到明州,已是八月十六日了。

史彌遠心中非常苦惱。因為年年中秋,都如期趕到,今年中秋遲了一天,不能與民同樂了。誰知明州的百姓,在八月十五那天,從早思盼到夜晚,還不見史彌遠回來,就一直未過中秋,等着他回來。直到八月十六日,史彌遠趕到,才一起歡歡喜喜,共慶中秋佳節。從此以後,明州百姓就把每年夏曆八月十五過中秋節的風俗,改為八月十六日。一直從南宋延續到現在。

賞月 篇五

(一)月餅

月餅是中秋節最具代表性的節日食品,因其形圓似月,故而得名,也稱“團圓餅”或“月團”。月餅,既是中秋祭月的供品,又是每家必吃的應節食品,還是節日饋贈中不可或缺的禮品。圓圓的月餅象徵着天上的滿月,喻意着人間的團圓,寄託着人們追求人生團圓美滿的美好心願。

“月餅”這一名稱最早見於南宋周密的《武林舊事》,但當時的月餅只是一種普通餅食,並沒有與中秋聯繫起來。一般認為,以月餅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風俗始於明代。民間普遍流傳的説法是元末張士誠利用中秋節民間互送麥餅的習俗,在餅中夾帶字條,暗中傳遞消息,約定八月十五晚上一同起義反元。在遼寧錦西,則將類似的傳説附會在岳飛身上,而且在當地流傳甚久。此外,還有唐高祖、楊貴妃、劉伯温定名月餅的説法。明代中秋月餅十分流行,親友間以月餅作為禮品相互贈送。到了清代,月餅已成為祭月時必不可少的供品。

祭月時必用一種特製的月餅,較日常月餅“圓而且大”,俗稱“團圓餅”。各家在糕餅鋪訂購或自行蒸制一個特大月餅,直徑一二尺。購買的大月餅表面印有月宮蟾兔、嫦娥奔月、吳剛伐桂以及福祿壽喜等吉祥圖案。老北京餑餑鋪出售的團圓餅是以白糖、冰糖渣、桂花、桃仁、青紅絲為餡,以香油和麪烤成,是素品。家庭自制的大面餅,以紅糖為餡,有的則嵌棗,老北京人還在表面用木戳或臨時採摘的花果(如麻-果)蘸胭脂以印上紅花,然後蒸或烙熟。祀月時,供於月前,北京人多鑲在特製的木架上當作祭月的神位。祭畢,依人數平均切開,每人一塊,凡家庭成員一概有份,取閤家團圓之意。江蘇徐州稱為“得月沾光”。每人所分得的一份,多數是當時吃掉,也有的留至除夕再吃。在外未能回家者,也給其留出一份,家人仔細收藏,待他回家後享用,或是直接寄給本人。在北京,對於住閒的、僕人、聽差的、管事的,一律不分給,叫做“不與外人團圓”。這種大月餅一般不用於送人。

作為食品的普通月餅,舊時除了在糕點鋪買,多數人家都是自制,稱為“打月餅”,以麥面、黍面或米麪包糖、棗餡,或蒸或烤製成。在山西,每逢節日臨近,村村都要架爐,或是在家中自制月餅,或是將備好的材料交由手藝高超的師傅製作。在內蒙古武川,中秋節正逢農民秋收之際,家家都須製作月餅,用白麪、紅糖、山油調和製成,也用以敬神和饋贈。民間還有一些奇形月餅,在山西繁峙縣,習慣把中秋月餅做成球形;晉西北地區的農家在打月餅時,特意為小孩做一些兔兒形狀的小月餅,作為送給孩子的禮物,取意月中玉兔,表達對孩子的祝福。無錢買月餅的貧苦之家,還會自制一些代替品,如舊時在浙江文成山區用番薯和芋頭切成片狀以代替月餅,上海的窮苦人家和農民大多自制南瓜餅權且代替月餅。

月餅還是節期內饋贈的主要禮品,親戚朋友之間無不互送以聯誼。浙江台州的閩南、温州籍人,舅父必要向未成年的外甥贈送月餅,其中大者似盆,上面印有星星、玉兔等圖案。兒童取大月餅,鑽兩個和眼睛等距的小孔,在餅沿插三炷香,朝着月亮窺望,認為可以看到月宮中翩翩起舞的嫦娥和伐桂的吳剛、搗藥的玉兔,俗稱“照月”或“拜月光光”。

各地的月餅形制多樣。在山東濟南,月餅大小成套,祭月時摞起來像個寶塔。江蘇地區則稱之為“套餅”,從大到小依次疊放,可套八至十層,最上面放一個“白兔搗藥”。在福建福鼎,月餅又稱“餅頭”,有美人式、孩兒式、八景式、八果式、八寶式、百子式、角餅、碎餅等多種形制。浙江温州的月餅,主要有大月(大如盤,無餡,外敷芝麻)、三錦(即普通的酥皮月餅)、空心餅(圓形中空,內餡以糖,外敷芝麻)這三種,此外還有一種印成魚、龍、麟、鳳的餅餌,叫做“賞月食”。

我國月餅的種類,按產地分有蘇式、廣式、京式、寧式、潮式、滇式等,各有所長;就口味而言,有甜味、鹹味、鹹甜味、麻辣味等;從餡心講,有五仁、椒鹽、豆沙、冰糖、芝麻、火腿月餅等;按餅皮分,則有酥皮、漿皮(即提漿)、混糖皮三大類;就造型而論,又有光面月餅、花邊月餅和圖案月餅等。各式月餅在外觀、口感、味道、工藝等方面各具特色。近年來,月餅的品種更是不斷推陳出新,如冰皮月餅、水果月餅、海味月餅、茶葉月餅、保健月餅等,各種新款月餅更加符合人們追求飲食營養健康的標準。

舊時糕餅店,一般過了中元節即開爐趕製月餅。民-國十八年《霞浦縣誌》曾載:“‘中秋節’為糕餅鋪唯一之利市,近則鬥巧爭奇,價雖昂貴,而人家饋送視為必需品,不恤也。”各地糕餅鋪的月餅生意,是一年中最賺錢的交易。直到現在,中秋節饋贈月餅、吃月餅的習俗依然盛行,人們無不在節前購買月餅以應時景,而商家甚至早在兩個月前就開始準備,在節前展開一場月餅廣告宣傳大戰。(圖8-賣月餅)

(二)團圓飯

除了月餅,吃團圓飯也是中秋節必不可少的。中秋夜,全家團圓,共聚一堂,在供月之前舉行家宴,吃團圓飯、喝團圓酒。上海也稱“賞月宴”。北京的主食一般為烙餅,因烙餅是圓的,形如圓月,象徵團圓;菜品隨時令和家境而定,富足之家盡享佳餚珍饈,貧苦之家至少也要割幾斤肉,炒幾個菜,買兩包月餅,打兩瓶酒,把這個大節過得像個樣子。在山東微山湖地區,兄弟中有外出未歸者,餐桌上也必要給他擺置碗筷,以示對遊子的思念與祝福。

中秋節這天,早餐和午餐一般也加以改善,尤以午飯從豐。在山東濟南,早餐吃米飯,中午吃水餃;膠東中午蒸餑餑、包子。江蘇人家要自做糖餅或爛面燒餅,當作早晚充飢的食物。廣西地區多吃米粉。四川人則於是日打粑,是將糯米蒸熟杵爛,做成餅狀,並敷以黃豆粉,另搗胡麻仁,雜沙糖拌食;並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在山東即墨,中秋節吃一種叫“麥箭”的應節食品,是用白麪攤成煎餅,加上肉餡或素餡,然後用秫秸捲成筒狀蒸熟,吃時加上調料,味道十分鮮美。湖南藍山過中秋節,盛行吃角黍(即粽子),“家家用箬葉裹糯作角黍,多則實角黍於瓦缸,圍稻草,燃而熟之,其風甚盛。”浙江武義在賞月時也吃粽子和蒸糕等。在吉林地區,人們普遍休息一天,殺豬宰羊,備辦豐盛酒席,日間開宴暢飲以賀節。

(三)其他

中秋飲食的一個特點是嘗新,包括吃各種時鮮瓜果蔬菜(用於供月的瓜果供品大多都是)、飲新酒等,有“秋嘗”的意思。如在山東諸城,自中秋這天開始吃芋頭、地瓜、花生、蘿蔔和雛雞等,叫做“嚐鮮”。

八月初新芋成熟,芋頭成為中秋時鮮食品,各地都有過節食芋頭的習俗,也帶有薦新之意。在廣西桂平,拜月多用芋頭,故中秋又稱“芋頭節”。在廣東,人們煮芋置酒賞月,據説是為紀念元末起義之事。中秋節起義反元時,曾以敵兵的頭祭月,後來改以芋頭代替,至今廣東人剝芋皮時仍稱作“剝鬼皮”。在海南臨高也有“剝鬼皮”之説,是在中秋夜對月剝去天南星皮而後食之。在浙江温州,貧苦人家食煮粉乾和芋艿。在江蘇地區,燒芋艿(又名芋苗子)是中秋的應時食品之一(另有煮藕粥、剝紫熟菱)。江蘇地區在中秋早晨祀祖,要吃桂花糖芋頭。在江蘇江陰,中秋食芋子,因芋諧音“遇”和“育”,故取月圓遇合和育子之意。

“八月十五桂花香”,桂花正當開放,中秋佳節有喝桂花酒的習俗。節日這天,賣桂花酒的店鋪生意特別好。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太湖之濱的蘇州光福鎮盛產桂花,當地有一種名為“桂花聚”的小宴會,邀集親朋歡飲,席上都是用桂花做成的各式點心,如桂花豬油年糕、桂花酒釀湯圓、桂花栗子糖藕、桂花糖芋艿等,芬芳濃郁,沁人心脾。

此外,各地還有一些特殊的飲食習俗。在廣東增城,人們習慣在中秋之夜剝蕉、分柚、掰芋、嚼螺時,皆對月剖棄外皮,名為“剝疵癩”,認為可去除疥癩。在廣東始興,婦女對月剖柚,謂食之目明。廣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帶,為了紀念教人們編織草鞋的張古老,人們每年中秋節以田螺拜祭張古老,拜後大家一同吮食田螺,據説可使眼睛更明亮。四川合川過中秋節,各家多不茹葷,故稱之“素節”。在貴州興仁,小兒女於月光中炊食,謂之“煮月亮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