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雨水節氣具有什麼習俗(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72W

雨水節氣具有什麼習俗(精品多篇)

雨水節氣民間的習俗介紹 篇一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裏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着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ld≤≥quo;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羣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裏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起於南北朝,樑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雨水節氣民間的習俗介紹 篇二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説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説法,諸如:紀念屈原説;吳越民族圖騰祭説;起於三代夏至節説;惡月惡日驅避説,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説。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繫起來。傳説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説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粽子樣。

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粽子於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賽龍舟等等。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於形狀有稜角、內裹粘米而得名,後者顧名思義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節吃粽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這種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兩個節日裏食用。粽子還是一種節日往來的禮品。到了唐宋時期,粽子已極為有名,市場上常有粽子賣。現在,我們過端午節仍然免不了要吃幾隻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樣,有南北之別,東西之分。南方常用紅棗、花生、鹹肉等混在糯米中製成,也多見不雜別的食品,而去品味粽葉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棗、果脯等作為粽子的餡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經成了中國傳統的象徵,在人們心中佔據着一定的位置。

過去端午節還有躲午的習俗,此種習俗源於一種信仰,即:五月為“惡月”,瘟瘡蔓延,重五是個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於是日將未滿週歲的兒女帶往外婆家躲避,以逃脱災禍,故稱躲午。這無疑是古代科學不發達而產生的觀念,因為五月酷暑將至,蚊蟲滋生,在沒有醫療衞生設備的民間,容易發生傳染病,遂給人們帶來一種恐懼心理,於是產生躲午習俗,如今這一節日的一些古***俗已經隨着社會變遷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仍然流行。

雨水節氣的民俗活動 篇三

1、佔稻色

雨水節氣的民俗活動,首先是佔稻色。佔稻色是華南地區盛行的一種習俗,就是通過爆炒糯穀米花,來占卦當年稻穀收穫的豐欠。“成色”的好壞,就看爆出的糯米花多少,爆出來白花花的糯米越多,則是收成越好。而爆出來的米花越少,則意味着收成不好,米價將貴。

2、回孃家

在民間有個習俗,就是在雨水的時候,新娘要把禮物送到孃家去看望她的父母。有了孩子的女人,要帶着罐子裏的肉湯(用沙鍋煮的豬蹄、雪山大豆、海帶,罐口用紅紙和紅繩封好)、椅子,以答謝父母對她們的養育。而那些已經很久沒有懷孕的女人,媽媽會幫她縫成一條紅色的長褲掛在身上,據説這樣可以讓她們更快地懷孕。

3、接壽

雨水這一天,女婿、女兒要去給岳父岳母送禮。送禮的禮品通常是一丈二尺長的紅棉帶,這稱為“接壽”,意思是希望岳父岳母“壽緣” 長,長命百歲。送節的另外一個典型禮品就是“罐罐肉”,用沙鍋燉了豬腳和雪山大豆,海帶,再用紅紙,紅繩封了罐口,恭敬地給岳父岳母送去。這是對辛辛苦苦將女兒養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謝和敬意。

4、拉保保

雨水節氣的民俗有哪些?雨水這天在川西有一項特具風趣的活動叫“拉保保”。古時醫療條件不好,為了讓兒子或女兒順利、健康地成長。父母會為自己兒女求神問卦,看看自己兒女命相好不好,需不需要找個乾爹。而找乾爹的目的就是希望藉助乾爹的福氣將孩子帶大。此舉年復一年,久而演化為一方之俗,傳承現在更名為“拉保保”。

雨水節氣的諺語 篇四

雨前麻花落勿大,雨後麻花落勿久。(江蘇蘇州)

雨前濛濛終不雨,雨後濛濛終不晴。(河北、陝西武功)

久雨見天星,明朝雨更猛。(同上)

夜睛無好天,明朝還要雨連綿。(廣西鬱林)

雨打早五更,雨傘不用撐。(浙江義烏)

早雨天晴,晚雨難晴。(江蘇無錫、常熟、浙江義烏)

開門雨,關門睛。(江蘇元錫)

開門雨漣漣,晴朗在午前。(江蘇無錫)

晏雨不晴。(同上)

雨打五更,日曬水坑。(《田家五行》論雨)

早雨睛一日,晚雨到天明。(陝西武功)

早晨下雨,一天晴。(河北滄縣、山東棲霞)

投瞑雨,天賣晴。(福建福州)

雞鳴雨,下不長。(浙江象山)

早晨下雨當日睛,晚上下雨到天明。(山東)

雨打雞鳴醜,雨傘勿離手;雨打黃昏戍,明朝燥嘻嘻。(南京)

雨打雞啼卯,雨傘不離手。(浙江義烏)

老夫活到八十八,未見陣頭東南發。(江蘇蘇州)

西南陣,單過也落三寸。(《田家五行》論雲)

天東雨,隔堵牆;這邊落雨,那邊出太陽。(山西太原、安微全椒)

十里不同天。(江蘇無錫)

夏雨隔牛背,秋雨隔灰堆。(浙江)

螞蟻搬家蛇過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久晴大霧必陰,久雨大霧必晴。

月色朦朧,不是起雨就是起風。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有雨山戴帽,無雨山沒腰。

朝虹雨,夕虹晴。

“螞蟻搬家要下雨”

“東閃空,西閃風,南閃火門開,北閃有雨來。”

“大水無雷,浸崩屋”,

“天烏地黑無風發,大水落得闊”,

“一日到暗,雨不斷線,大雨明日見”,

“細雨沒久晴,大雨無久落”,

雲彩向南,大雨衝船,雲彩向東,一陣大風。

天上魚鱗雲,地下雨淋淋。

亮一亮,下一丈。

天上鈎鈎雲,地上雨淋淋。

火燒烏雲蓋,大雨來得快(積雨雲)雲從東南來,下雨不過響。

黑豬過河,大雨滂沱(大塊碎雨雲)炮台雲,雨淋淋(堡狀高積雲)處暑不下雨,幹到白露底。

天上灰布雲,下雨定連綿(雨層雲)雨打五更,日曬水坑。

螞蟻壘窩要下雨。

東風下雨,西風晴。

雨水節氣民間的習俗介紹 篇五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重九節”,是一個紀念先人及掃墓的節日。

重陽節,起源於戰國時代,原是一個歡樂的日子。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

這一天,正值仲秋季節,天高氣爽,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好時光。中國曆代許多文人雅士,每當此時,登上高處,一面飲菊花酒,一面吟詩取樂,留下無數詩篇。

九月,嚴寒的冬關即將降臨,人們開始添置冬裝,他們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時燒紙衣,讓先人在陰間過冬。這一來,重陽節便演變為掃墓及為先人焚化冬衣的節日。

重陽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是家人團聚的佳節;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家人。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會館保留重陽節祭祖的習俗,叫做“秋祭”。

其他人士可以在這一天選擇較有傳統意義的慶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與友好相約到户外活動,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風光,又能聯絡親友之間的感情。

農曆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數,雙陽相重,故名重陽節。重陽節作為一個以娛樂為主的節日,主要節俗活動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

其中最突出的節俗活動是登高,登高之俗始於西漢,劉歆《西京雜記》雲:“三月上已,九月重陽,士女遊戲,就此祓禊登高”作者將重九與重三相對,並指出了登高驅邪免禍的用意。唐代詩人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中也作了描述:

九日齊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九登高,並不僅僅登臨飲宴、賦詩作文而已,它還有其他活動。這些活動綜合而成為“登高會”。登高會也叫“茱萸會”,因此也被稱為“茱萸節”。

雨水節氣的特點和風俗你知道嗎? 篇六

雨水節氣的特點:降雨開始,雨量漸增,忽冷忽熱,乍暖還寒。

在二十四節氣的起源地黃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氣寒冷,但見雪花紛飛,難聞雨聲淅瀝;雨水之後氣温一般可升至0℃以上,雪漸少而雨漸多。在氣候温暖的南方地區,即使隆冬時節,降雨也不罕見。這時大部分地區桃李含苞,櫻桃花開,確已進入氣候上的春天。

雨水節氣的風俗

1、拉保保:拉保保是四川地區古往有之的漢族民俗文化。拉保保即父母給孩子認乾爹乾媽的意思。現今這一川西獨特的漢族民俗在廣漢確定了一個全民參與的節日“保保節”。

2、撞拜寄:撞拜寄就是找乾爹,是為了讓子女順利、健康地成長。“撞拜寄”現在一般只在農村還保留這一習俗,而城市裏一般是朋友或同事相互“拜寄”子女,只在過年過節時大家走到一起聚聚。

3、接壽:接壽習俗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長命百歲。送節的另外一個典型禮品就是“罐罐肉”:用沙鍋燉了豬腳和雪山大豆、海帶,再用紅紙,紅繩封了罐口,給岳父岳母送去。這是對辛辛苦苦將女兒養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謝和敬意。如果是新婚女婿送節,岳父岳母還要回贈雨傘,讓女婿出門奔波,能遮風擋雨,也有祝願女婿人生旅途順利平安的意思。

4、回娘屋:雨水節回娘屋是流行於川西一帶的另一項風俗。民間到了雨水節,出嫁的女兒紛紛帶上禮物回孃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婦女,須帶上罐罐肉、椅子等禮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久不懷孕的婦女,則由母親為其縫製一條紅褲子,穿到貼身處,據説,這樣可使其儘快懷孕生子。

雨水節氣民間的習俗介紹 篇七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

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裏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

後來,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今年我正好在家,媽媽就叫我來一起包粽子,包粽子這對我可算是一項艱難的任務呀!抓二撓腮不知如何是好,怎麼辦,怎麼辦,這是一向自信的我犯了難。媽媽在一旁笑道:哈,平時的自信到哪去了?哎之前媽用豬肉切成5公分條,用醬油、米酒、味精浸泡一夜;糯米用浸過肉的醬汁加鹽拌勻,停置10分鐘後再拌到均勻為止;粽葉2張背背相對,由葉蒂1/4處折成一直角匙狀,取約2匙米鋪在葉匙內,肉條直放其中,再鋪2匙米蓋滿肉條,托葉匙的手要保持開頭,配合另一手的動作;將粽葉剩餘部分由米末處折蓋上去在折處把兩邊的角摺好。粽身由托葉的手全部握住,中一手將蓋葉部分捏合折下;用草繩將折葉處繞緊紮好,再繞扎整個粽身;粽子全部包好後放在大鍋中,放入冷水用大火煮滾後改用中小火續煮4小時,熄火燜1小時這樣美味的粽子就做好了。

我還聽爸爸説過粽子的來歷: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的詩人屈原。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的三閭大夫,眼見國家處於危難之中,卻無法挽救,他日夜憂愁,最終投汩羅江而亡。楚國民眾知道後十分憂傷,駕船奮力營救,為了不讓水中的魚蝦把屈原的身體吃掉,他們就在江上划着龍舟、敲鑼打鼓,希望能將魚蝦趕跑;還用粽葉包米飯作成粽子,投到江裏餵給魚蝦吃,希望屈原的身體不要受到傷害。

年年歲歲,這個習俗便流傳下來,這就是端午節划龍舟、包粽子的由來。哎原來包粽子還有這麼多學問那,看來我們只有好好學習才能跟上時代進步的步伐。

雨水節氣民間的習俗介紹 篇八

雨水節的另一個主要習俗則是女婿,女兒去給岳父岳母送節。

送節的禮品則通常是兩把藤椅,上面纏着一丈二尺長的紅帶,這稱為“接壽”,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長命百歲。送節的另外一個典型禮品就是“罐罐肉”:用沙鍋燉了豬腳和雪山大豆,海帶,再用紅紙,紅繩封了罐口,給岳父岳母送去。這是對辛辛苦苦將女兒養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謝和敬意。如果是新婚女婿送節,岳父岳母還要回贈雨傘,讓女婿出門奔波,能遮風擋雨,也有祝願女婿人生旅途順利平安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