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4節氣夏至有什麼習俗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62W

24節氣夏至有什麼習俗精品多篇

夏至各地的習俗 篇一

山東習俗

夏至日是我國最早的節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國放假一天,回家與親人團聚暢飲。《禮記》中也記載了自然界有關夏至節氣的明顯現象:“夏至到,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槿榮。”説明一年的這一時節鹿角開始脱落,蟬兒開始鳴叫,半夏、木槿兩種植物逐漸繁盛開花。從中醫理論講,夏至是陽氣最旺的時節,養生要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着眼於一個“長”字。

夏至這天山東各地普遍要吃涼麪條,俗稱過水麪,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諺語。 涼麪煙台萊陽一帶夏至日薦新麥,黃縣(今煙台龍口市)一帶則煮新麥粒吃,兒童們用麥秸編一個精緻的小笊籬,在湯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裏撈,既吃了麥粒,又是一種遊戲,很有農家生活的情趣。

嶺南習俗

狗肉本來是中國人的肉類主食,後來有一個趙姓的皇帝屬狗,才禁止吃狗肉,因為吃狗肉就是吃皇帝。清朝時期滿洲人做皇帝,而滿洲人不吃狗肉,想禁而沒法禁。只是中國人後來吃狗肉的人慢慢地少了下來,因而吃狗肉從由中國人的肉類主食變成了肉類副食。

夏至吃狗肉和荔枝,是嶺南一帶的人以借名想吃的“專利”。廣州粵語地區和廣西的欽州、玉林等地區的人也是非常喜歡吃夏至的狗肉和荔子的。據説夏至日的狗肉和荔子合吃不熱,有“冬至魚生夏至狗”之説,故此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習慣延續到今。夏至食狗肉的風俗,民間有“夏至狗,沒路走”的俗語,意思是夏至這天,許多狗被殺掉,沒路可逃。民間説法是,狗肉性温,大補元氣,屬性燥熱,僅適宜秋冬季節食用,夏天吃狗肉會上火,外熱加上內熱,對身體不利。但夏至這天例外,夏至這天吃了狗肉,不但不會熱氣,不會對身體引起不適,反而會對身體有益。大概是相生相剋的道理吧。當然,夏至吃狗肉,也應適可而止,不要吃得太多,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等腸胃病。夏至吃狗肉何以如此熱衷?當地流傳着這樣一種説法,稱夏至這天吃狗肉能祛邪補身,抵禦瘟疫等。“吃了夏至狗,西風繞道走”,大意是人只要在夏至日這天吃了狗肉,其身體就能抵抗西風惡雨的入侵,少感冒,身體好。正是基於這一良好願望,成就了“夏至狗肉”這一獨特的民間飲食文化。 唯一與民間傳統不同的是,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家户户在夏至日殺狗的景緻今天已不復存在。然而,家家户户吃狗肉的習慣依然如故,區別只在於買吃的比殺吃的多。

廣東人素有喜吃狗肉之習,陽江地區尤甚。而據有關資料記載,夏至殺狗補身,相傳源於戰國時期秦德公即位次年,六月酷熱,疫癘流行。秦德公便按“狗為陽畜,能闢不祥”之説,命令臣民殺狗避邪,後來形成夏至殺狗的習俗。“立夏日,吃補食”的民謠,也説明補食從立夏就開始了。現在,嶺南地區的居民在夏天並無吃狗肉的習慣,反而是在冬天食用狗肉進補。俗話説“賣棉被,吃狗肉。因為狗肉中醫學上講是燥熱的【(狗肉)性熱,味鹹、甘、酸;温補脾胃、補腎助陽、輕身益氣、祛寒壯陽。——《本草綱目》】,所以傳統生活習慣上繼有嶺南醫學特色的廣東居民在夏天吃狗肉是怎麼也説不通的,更無熱衷,乃屬常識問題。

現今廣東地區,人們喜好在夏天滋補涼食避暑,因此居民在夏季普遍煲清補涼湯、鯽魚黑豆湯、藥理排骨湯,葱花豆腐湯,冬瓜扁豆瘦肉湯等,煮紅、綠豆沙、小米粥、西米粥、白果粥、涼粉、蓮子羹、豆腐花、番薯湯等,飲銀耳木瓜糖水、涼豆漿、甘蔗水、涼茶、酸梅湯等比較傳統而且十分清甜的食物。而且夏天食物多調醋,少鹽、少姜、少蒜、味清淡,以粉面、瘦肉、青菜、瓜類等為主。

平陰一帶,夏至日祭祀祖先。

伏日。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總稱伏日。伏日人們食慾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

伏日這天,山東民間都要改善飲食,膠東東部都吃麪條,長島民謠:“立秋(餃子)入伏面。”煙台招遠吃水餃,濱州無棣習慣吃麪條、豆湯和麪棋子,濟寧鄒城喜歡喝冰水,有的人還到嶧山山洞裏避暑。

臨沂地區有給牛改善飲食的習俗。伏日煮麥仁湯給牛喝,據説牛喝了身子壯,能幹活,不淌汗。民謠説:“春牛鞭,舐牛漢(公牛),麥仁湯,舐牛飯,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入伏後是種秋菜的季節,有“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之諺。

夏至是什麼意思 篇二

夏至代表炎熱的夏天來臨,在這天太陽直射北迴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

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為夏至日。夏至這天雖然白晝最長,太陽角度最高,但並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因為,接近地表的熱量,這時還在繼續積蓄,並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俗話説“熱在三伏”,真正的暑熱天氣是以夏至和立秋為基點計算的。大約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國各地的氣温均為最高,有些地區的最高氣温可達40℃左右。

夏至的來歷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個節氣。“二十四節氣”最初是以北斗的斗柄指向確定,鬥指午,為夏至。

夏至,古時又稱“夏節”、“夏至節”。古人説:“日長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太陽運行至黃經90°時為夏至交節點,一般在公曆6月21 ~ 22日交節。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北≮≯迴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且緯度越高白晝越長。對於北迴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來説,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

夏至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古時民間“四時八節”中的一個節日,自古就有在夏至拜神祭祖之俗。“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類的根本,祭祖是一種傳承孝道的習俗。此外,民間還有夏至“消夏避伏”、“清補”等習俗。

夏至的風俗有哪些 篇三

1.祭神祀祖

夏至時值麥收,自古就有夏至祭神祀祖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從周代開始,每逢夏至日,朝廷都以歌舞禮樂的方式,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故《史記·封禪書》記載:“夏至日,祭地,皆用樂舞。”

2.放荷燈

放荷燈也是夏至的民間風俗。這個習俗主要是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懷念,對活着的人們的祝福。千百盞河燈在夏至夜晚被人們釋放到河中,閃閃爍爍就像散落到人間的點點星光,很是令人心醉。

3.吃過水麪

夏至這天山東各地普遍要吃涼麪條,俗稱過水麪,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諺語。煙台萊陽一帶夏至日薦新麥,黃縣(今煙台龍口市)一帶則煮新麥粒吃,兒童們用麥秸編一個精緻的小笊籬,在湯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裏撈,既吃了麥粒,又是一種遊戲,很有農家生活的情趣。

4.消夏避伏

夏至日,婦女們即互相贈送摺扇、脂粉等什物。《酉陽雜俎?禮異》:“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扇”,藉以生風;“粉脂”,以之塗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後,皇家則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從周代始,歷朝沿用,竟而成為制度。

夏至吃什麼傳統食物? 篇四

1、生菜和涼麪

以前老北京有句話叫“冬至餛飩,夏至麪條”。按照老北京的習俗,每年夏至都可以吃生菜和涼麪。吃這些生冷的食物可以有效降火,刺激食慾,但不會因為太冷而損害身體健康。所以夏至臨近,冷麪等食品開始熱銷。

2、熱麪條

有些人在炎熱的夏天愛吃熱麪條,這被稱為“挑鍋”,據説是“邪惡”的意思。吃熱面是為了驅邪,多流汗以擺脱困在人體內的濕氣和暑氣。

3、夏至湯

在夏至,長沙人吃用糯米粉拌紫草做成的湯圓,取名“夏至湯”。民間有句俗語叫“吃夏至湯,坑是麻石做的”,“吃一個球(讀作“陀”),就一隻腳過河”,比喻力量大,輕如燕。

4、夏至蛋糕

夏收後,新麥上市,所以每天吃麪條是一種習俗,也有人用小麥粉拌起來攤成煎餅烤熟食。配蔬菜、豆莢、豆腐、培根等。,俗稱“夏至餅”,祭祖後食用。

5、豌豆蛋糕

在這個夏日,按照老南京的'習俗,大人讓孩子坐在門檻上吃豌豆餅,可以預防一切疾病。這個習俗的由來是因為夏天天氣炎熱,人們不太想吃東西,讓孩子們先吃豌豆餅來刺激食慾。另外,老南京夏至要吃一碗涼麪給自己稱重。

6、夏至蛋

湘南的衡陽、郴州、永州、湘西吃夏至蛋。夏至時,將整個雞蛋煮熟,去皮,與紅棗一起煮,稱為“吃夏至蛋”。在湘南,主要是嘉禾、蘭山、桂陽在夏至的早晨起牀,把整個雞蛋煮熟,用紅紙或紅染料染好蛋皮,然後放在小網兜裏,系在少年兒童的胸前,一直掛到中午或下午,然後剝去蛋殼,把雞蛋吃掉。人們認為夏至吃雞蛋可以強身健體,健胃健步。俗話説“夏至吃蛋,石板碎。”

7、新小麥

在山東的一些地區,有在夏至煮新麥粒吃的習俗。孩子們用新麥稈做的小樹籬去撈新麥粒在湯水裏吃,既是一種味道,也是一種遊戲。

8、圓糊。

“夏至,吃個圓糊,踩個石頭,吼一聲。”以前很多農民會穿上竹籤,插在水田的縫隙裏,燒香作為祭品,祈求豐收。所以浙江紹興至今仍有夏至吃圓糊的習慣。

9、粽子

一些西北地區在夏至吃粽子。在中國西北地區,如陝西,這一天要吃粽子,菊花化為灰燼,以防止小麥受損。

10、麥片粥

無錫人在夏至時早餐吃粥。麥片粥不僅香味濃郁,健脾養胃,而且美味可口,為咸宜人所喜愛。能有效緩解人們在“苦夏”食慾不振的情況,同時還能祛濕利尿。這是夏至節難得的美味。

11、混沌

無錫人中午吃餛飩,意為亂與和。民間有句話:“夏至是冬至團,四季是安康人的團圓。”還有一種民間習俗是給孩子吃了餛飩燉肉後稱體重,希望孩子長胖,身體健康。

12、莧菜和葫蘆

有些地區在夏至,未成年的侄子侄女會去父母家吃飯,舅舅家會準備莧菜和葫蘆做飯,意思是吃莧菜不會生病,吃葫蘆腿會給你力量。

13、狗肉

在一些地方,夏至吃狗肉的習慣仍然流行。吃狗肉可以強身健體。史書記載,“秦人以犬制其招數。俗話説,夏至宜吃狗肉。”表示夏季疫病較多,夏至適宜吃狗肉增強抵抗力。所以夏至吃狗肉的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14、荔枝

除了吃狗肉,還有吃荔枝的習慣。廣州的粵語區和廣西的欽州、玉林等地區,夏至的時候都很愛吃狗肉和荔枝,不辣一起吃。大量吃荔枝容易引起低血糖,也就是“荔枝病”,所以一定要適量。

15、渡水。

在夏至的這一天,山東各地都要吃涼麪,就是過水,用麥秸編織一個精緻的籬笆,在湯裏一次次把麪條舀進嘴裏。對於孩子來説,它不僅僅是一頓飯,更是一種遊戲,充滿了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