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歷史人物故事【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26W

歷史人物故事【多篇】

歷史人物故事 篇一

淮陰屠宰場裏有侮辱韓信的年青人,對韓信説:“你即使長得高高大大,喜歡佩帶刀劍,內心還是膽怯的。”他當眾侮辱韓信説:“韓信如果不怕死,用刀刺我;如果怕死,從我褲襠下鑽過去。”於是韓信仔細看着他,俯下身子從他褲襠下匍匐鑽過去。整個市場中的人都嘲笑韓信,認為他是膽怯的。

【原 文】

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歷史名人故事 篇二

選賢任能一定要堅持正直原則。

春秋時期,齊桓公任用管仲改變了齊國的落後面貌,富國強兵,齊國一舉成為“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由此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不過對於怎樣選拔人才,齊桓公並沒有不十分明確標準。

一天,齊桓公在管仲的陪同下,來到馬棚視察養馬的情況。他一見養馬人就關心地詢問:“你覺得哪一件事最難?”養馬人一時難以回答。其實,養馬人心裏是十分清楚的:一年365天,打草備料,飲馬溜馬,調鞍理轡,接駒釘掌,除糞清欄,哪一件事都不是輕鬆!管仲在一旁見養馬人尚在猶豫,便代養馬人回答説:“以前我也養過馬,依我看,編排用於拴馬的柵欄這件事最難。為什麼呢?因為在編柵欄時備用的木料往往有彎的也有直的。如果想讓所選的木料用起來順手,使編排的柵欄整齊美觀,結實耐用,開始的選料就顯得很重要,下第一根樁的時候尤其要慎重。如果在下第一根樁時用了彎曲的木料,隨後你就得順勢將彎曲的木料用到底,像這樣彎曲的木料之後緊接着使用彎曲的木料,那些筆直的木料就難以派上用場。相反,如果一開始就選用筆直的木料,繼之必然是直木接直木,曲木也就派不上用場了。其實,選拔人才同編柵欄選料的道理是一樣的,國家在起初選拔肩負重任的人才時,必須慎重行事,從一開始就把握正直的標準,以便今後按這樣的標準選賢任能。”

聽了管仲的這一番高論,齊桓公深為佩服,確定了以正直作為國家選拔賢才的標準,世代相傳。

歷史人物故事 篇三

黃忠在三國裏亮相的時間較晚,成名也很晚,但我想年輕時可能有點小名氣,但確實老了之後跟着劉備後才出名的,特別是定軍山一戰,斬掉名將夏侯淵威震天下,後來能被劉備封為後將軍也可能和這一戰有很大的關係。

黃忠年輕時一直為荊州劉表效力,被劉表任命為中郎將,與劉表侄子劉磐一起駐守長沙攸縣(今湖南株州攸縣,即虎紋老家)公元208年,曹操佔領荊州,臨時任命他為裨將軍,任駐守原地,歸屬於長沙太守韓玄。公元209年,劉備攻打荊州各郡,佔領了長沙、零陵、桂陽、武陵等地,黃忠投降劉備。公元211年(64歲)黃忠跟隨劉備入川,征戰益州,表現突出,勇冠三軍。平定益州後劉備封其為討虜將軍。公元219年(72歲),劉備進擊漢中定軍山,黃忠一戰斬殺魏國身經百戰的守將夏侯淵,曹軍慘敗,黃忠自此聲名大震。後黃忠升為徵西將軍。公元219年劉備自立漢中王,重用黃忠為後將軍,公元220年,黃忠病逝,享年73歲追諡為剛侯。

中國歷史人物故事 篇四

孔融

孔融(公元153~208),東漢文學家,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家學淵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孫。為當時着名的建安七子之首,文才甚豐。孔融是當時比較正直的士族代表人物之一,他剛直耿介,一生傲岸。最終為曹操所忌,枉狀構罪,下獄棄市。

孔融小時候家裏有五個哥哥,一個弟弟。

有一天,家裏吃梨。一盤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讓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個什麼樣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個最小的。爸爸看見了,心裏很高興:別看這孩子才四歲,還真懂事哩。就故意問孔融:“這麼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説:“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

父親又問他:“你還有個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

孔融説:“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弟弟吃。”

你看,孔融講得多好啊。他父親聽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個好孩子。”

孔融四歲,知道讓梨。上讓哥哥,下讓弟弟。大家都很稱讚他。

歷史人物故事 篇五

汩羅江畔,清冷的月光灑在江面;江上,漣漪層層迴盪開來;清冷的空氣中充斥着悲憤的餘音漫延開來。。。。。。

在五月初五的那天,他投汩羅江自盡,以身殉國,他就是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屈原!

他生活在戰國末期的楚國他創作的詩《離騷》其中“長歎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這句詩,便能深深的表達出對人民的熱愛。

他是一位愛國詩人,但他一定是充滿着對國家即將滅亡的悲痛和無奈吧?

“舉世混濁而濁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你甘願跳入江山,葬於魚腹,也不願與那些奸臣一起同污合流,但卻因此被奸臣所害與君主疏遠。

你來了江畔,面容憔悴,身體枯槁,舉止早已沒有了昔日的風采,也沒有了流放後的遲緩。

水一去不復返,發出最後的淒涼之音;冷日,溺在了你滿面的憂愁裏。。。。。。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屈原。他的事蹟感染着中華民族,而我們,為了紀念他,便在這一天定下端午節。他雖然是一個悲觀的政治家,但是他的愛國情意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歷史人物故事 篇六

班超為人有遠大的志向,不計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順勤謹,過日子常常辛苦操勞,不以勞動為恥辱。他能言善辯,粗覽了許多歷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徵召做校書郎,班超和母親也隨同班罟到了洛陽。因為家庭貧窮,班超常為官府抄書掙錢來養家。他長期抄寫,勞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兒,扔了筆感歎道:“大丈夫如果沒有更好的志向謀略,也應像昭帝時期的傅介子、武帝時期的張騫那樣,在異地他鄉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麼能長期地在筆、硯之間忙忙碌碌呢?”旁邊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説:“小子怎麼能瞭解壯士的志向呢!”

原文:

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然內孝謹,居家常執勤苦,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詣校書郎,超與母隨至洛陽。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歎曰:“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志哉!”

中國歷史人物故事 篇七

蘇軾之房樑掛錢

公元1080年,蘇軾被降職貶官來到黃州,由於薪俸減少了許多,他窮得過不了日子,後來在朋友的幫助下,弄到一塊地,便自己耕種起來。為了不亂花一文錢,他還實行計劃開支:先把所有的錢計算出來,然後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

錢全部分好後,按份掛在房樑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為全天的生活開支。拿到一小份錢後,他還要仔細權衡,能不買的東西堅決不買,只准剩餘,不準超支。積攢下來的錢,蘇軾把它們存在一個竹筒裏,以備意外之需。

中國歷史人物故事 篇八

唐伯虎潛心學畫

唐伯虎是明朝知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讚。不料,由於沈周的稱讚,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裏,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户,唐伯虎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關於歷史人物的故事 篇九

歷史上有很多知名人物,“梅蘭芳”、“楊子榮”、“柳公權”……可是我最敬佩的還是孔子。

孔子長得眉清目秀,像一個讀書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曾帶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最後專心從事整理《詩經》、《尚書》、《春秋》等古代文獻的工作,弟子把他平台的言行記錄下來,編撰成一部書《論語》。

有一次,孔子看到了一套很難懂的竹簡書,每天翻來覆去地看,把用來編書的牛皮繩子都磨破了,之後他又編好,又被磨斷,反反覆覆好幾次,他還説如果我能多活幾年,就能讀得更懂了。還有一次,孔子在陳、蔡兩國之間的路上斷了糧,孔子和他的弟子到處找米,後來他的弟子顏回找到一點米,便趕緊埋鍋做飯。飯快熟的時侯,孔子看到顏回從鍋裏抓出一把米送入口中,等到顏回請孔子吃飯時,孔子假裝説:“我剛剛夢見了父親,我想用這乾淨的米飯祭祀他。”顏回連忙説:“不行,不行,這飯不乾淨,剛才燒飯時有些灰塵掉到鍋裏,我覺得棄之可惜,便抓出來吃掉了。”孔子這才知道顏回並沒有偷吃,心中不由感慨萬分。從而便總結出了眼見不一定為實的道理。

孔子他把書都讀破了的做法,不正是我們要學習的讀書破萬倦的精神嗎?敬佩一個人光知道他做的偉大的事是不夠的,敬佩一個人就應從他身上找到閃光點,並學習和擁有這個閃光點,孔子的心靈和品格是我最敬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