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95W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新版多篇】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篇一

本節課是在原有學習主體圖形(正方體、長方體、圓柱、球)的基礎上學習的,也就是由原有的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一種過渡,為此,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

首先,關注新舊知識的。聯繫,達到知識的順利遷移。在教學中,由學生熟悉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入手,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通過摸一摸,看一看,認一認,畫一畫等,感受到“面”就在學過的“體”中,讓學生象尋寶一樣,找到“面”,感知“面”,體會“面在體上”。

其次,關注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在教學中,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去尋找,發現,觀察生活中哪些物體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特別以交通標誌為例,適時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再次,這節課設計的“摸”面、“畫”面、“找”面和“説”面幾個環節,使學生在參與數學活動的同時,體會“面”由“體”得和“面”與“體”之間的聯繫與區別。學生學習興趣較為濃厚,同時在數學活動中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分析、比較、概括的能力。

但是時間把握有些不足,有點前緊後鬆。“畫一畫”一環節應該改為學生自已動手用平面圖形拼組自己喜歡的圖案。應該設計“在日常生活中,你還在哪兒見到過這些平面圖形”問題情境,讓學生把所學的新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使學生覺得學習數學有用,數學與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增進了學生對數學的價值和作用的認識,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範例 篇二

《連加、連減》這課的知識點經常用來解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將它放在學習了10以內兩個數相加減的後面,一方面是對加減法含義的一個拓展,另一方面也體現新課標提出的“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這一理念。同時這也是本單元的一個難點內容,主要難在計算過程上,都要分兩步進行口算才能算出結果,特別是第二步計算要用到第一步算出的得數作加數或被減數,才能完成計算任務。而且這個知識點的思維方法對學習10以內進位加法有很大的幫助,所以這個知識點在教材中的位置是比較重要的。而學生在學習這個知識前已經熟知加減法的含義,對10以內數的加減口算也比較熟練。而且學生具有“添上、再添上”與“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經驗,所以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並不困難。但是一年級兒童受到年齡特點的限制,注意力易分散,有意注意時間短,思維還處在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像連加連減這樣需要較強注意力的知識點,對他們來説是學習上的難點,表現在由於看不見或忘記第一步計算結果而導致第二步計算受阻的現象。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數學知識不是通過教師講授獲得的,而是學生在一定的情景中,通過有意義的建構方式獲得。這種學習理論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讓學生主動實現知識的再創造。而教師只是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這種再創造。我在課堂上正是努力實現這種構想,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地交給了學生。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然而,對於學生人數多的教學班,教師很難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課堂總被個別成績優秀,表現活躍的學生佔據着,導致中、下層學生老是被教師忽略。為了改變這種課堂教學狀況,我遵循課標中“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一基本理念,我通過精心設計,創造性使用教材,創設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的“主題式”教學情境,讓課堂教學成為整體學生的課堂,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但由於課前對學生計算能力估計過高,教材理解也不夠透徹,導致在鞏固連減環節大部分學生不能很好的完成學習任務,從而使整堂課不能很好地完成預先設定的教學目標。

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篇三

隨着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學生綜合要求逐步提高,國小低段的數學教材不再是以往單一、抽象、枯燥的數學了,而被多樣、形象、有趣的數學所代替。如果面對新的教材內容,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那將無疑會成為學生學習絆腳石,只能消極的促使學生的厭學情緒早期形成。我作為一名教學一線的工作者,深感壓力重大,積極發現,營造學生需要學習的空間與條件,在一年的摸索學習中對低段數學教學有卑微的感受,請共同探討。

一、在情境教學中要會“思”。

一年級學生聽話效果,理解能力都要相對弱一些,有時教師對同樣一句話重複多次,也不能達到100% 的效果。這樣,教師教的吃力,學生學的煩心。怎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呢?我嘗試在教學較難的內容時,要積極設置活生生的畫面幫助學生分析性學習,例如:小熊從家去學校,已經走了35 米,離學校55 米,小熊家離學校共有多米?在講這道題時,出示小熊上學去的動畫路線圖課件,着重啟發學生思考小熊從家開始走的35 米是哪一部分?離學校還有55 米是哪個部分?生動的畫面不僅吸引了學生,而且明白了藴含在在熊上學這一鮮活的情景中的數學道理,即:已經行的路程+ 剩下的路程= 全路程。又如一塊積木12 元,可以怎樣付錢。這個題的方法多種多樣,但學生對怎樣給錢卻感到有些難度,我在教學中,出示準備好的5 角、1 元、2 元、5 元、10 元、1 角、2 角零錢,讓學生在直觀的演示中,帶着濃厚的興趣,帶着一份深深的思考進行正確的排列給合,輕鬆的解決問題。

二、在情境教學中要會“靜”。

設置有序的情景、場合進行室外教學,會非常有力的增強學生對空間的感知,變抽象的知識為淺而易顯,容易消化的知識。如在教學一冊數學方向與位置時,若要在教室講解,顯的課程資源有很大的侷限性,教師語言蒼白無力。因此,我讓學生在很安靜的情況下帶隊沿右邊從教學一樓走到三樓,再靠右邊下來,這樣往返一趟,在互動中靜觀,在靜觀中互動,既保證了講課秩序,又使學生真正的體會到上、下、左、右前後的相對性,及方位存於空間的真正含義。

三、在情境教學中要會“動”。

教學七巧板相關知識時,我讓學生每人準備好一塊七巧板,讓學生觀察七巧板是由幾種圖形組成的?每種圖形分別有幾個?哪些圖形是完全一樣的?哪些圖形最大?哪些圖形最小?在明白這些基本知識之後,讓學生拆開七巧板,大膽的想象、嘗試、操作,看一看七巧板的組成部分進行不同的有機整合後能拼成哪些有趣的圖案,通過小組合作,學生獨特構思,拼成的圖案各種各樣,風箏、免子、小狗、小鴨等。讓學生快樂的遨遊在七巧板的海洋中,輕鬆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發揮了創造力,挖掘了最大的潛能。又如在教學小紅和同學排隊一題時,小紅前面3 人,後面1 人,這一隊共有多少人?()又如小紅和同學排隊從前面數她是第3 ,從後面數是第2 ,這一隊共有多少人?遇到這類題時,學生往往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有時會多説一人,有時會少説一人,這時,我就指幾個學生扮演小紅,在教室做到快、靜、齊的條件下,自找合作伙伴,按照題目要求自行站隊,等學生站好隊之後,他們會自然明朗,馬上欣喜自信的告訴老師正確答案,不必教師做煩鎖的講解。

四、在情境教學中要會“記”。

數學教學中概念性知識是教師最難講解,學生最難接受的問題,尤其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説,那就更難了。在學習加法、減法算式名稱時,教師要求每位學生準備一頂頭飾帽,上面寫有一些加法或減法算式卡片,然後同桌面對面叫準對方所準備的算式卡片中的數字名稱,這樣要求每人交友5 次進行對話學習,在具體的遊戲場景中多次重複加數、和、被減數、差,學生便會正確加以區分性記憶,不易混淆。又如在教學長度單位米、釐米的認識及之間的關係時,教師引導學生觀察1 米長的尺子上的刻度,先觀察1 小格的長度有什麼特點?然後讓學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出一釐米,再用尺子畫出一釐米的線段,真切的感受1釐米的實際長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讓學生數一大格有幾小格,1 米尺子共有幾大格,共有幾小格,讓學生反覆的數一數,加深印象,歸納得出1 米等於100 釐米。這種教學方法既讓學生在知識的形成過程中加深知識的記憶,又在記憶的過程中促進了知識的形成,收到了相輔相成的好效果!

總之,情境教學的形式不居一格,可以因學生個性的特點和知識層次特點進行設置,也可根據教材內容的可行性進行設置,也可在教學硬件不足的情況下進行設置,只要有一點情境,學生就會

增添一份樂趣,達到因材施教,培養素質型人才的目標。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篇四

今天我講了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這節課是在前面所學知識:一位數加一位數的加法、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的加法、整十數加整十數的加法的基礎上進行引入遷移的。

這幾課的學習目標是:

1、在具體情境中,通過操作探索並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初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2、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感受數的運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並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有關的簡單的實際問題。我先是讓孩子們知道看到圖書館,首先想到的什麼?“圖書”。孩子們齊聲回答。這樣在引導的時候就有故事情境了:在圖書館裏,隱藏了很多知識,現在就讓老師帶大家一起看看吧,看有哪些知識。出示主題圖,讓孩子們根據圖中信息提出數學問題,這時有很多孩子都舉起了手,有一部分孩子的思維停留在我們以前的基礎上,提的問題在解決方面有很大的難度,這就需要我進行引導。

有的孩子問題是這樣的。比如:

1、這些圖書一共有多少本?(這個問題比較難,雖然孩子們提出來了,我建議孩子會提這樣的問題,不要求他們會解答。)

2、童話故事和叢林世界一共有多少本?(易解)

3、童話故事比叢林世界多多少本?(易解)

4、叢林世界再添上多少本就和童話故事一樣多?(易解)

5、童話故事和海底世界加起來比叢林世界和物理學院加起來多多少本?(這個問題有點難理解,當然也比較難解答)

孩子們的問題很多,這樣孩子們能夠深深地體會到數學和生活的聯繫,可以讓孩子感覺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並建議孩子們多去圖書館看看書。由於時間關係,我就選擇了兩個問題進行解答。

問題一:童話故事和叢林世界一共有多少本?

分析:先讓孩子們找到關鍵詞,然後確定運算,在進行計算的時候以數學模型探索計算方法。

(一)用小棒進行計算:

(1)8+4=12(本)------這一環節孩子們根據平時講的知識直接想到個位加個位。

20+12=32(本)----在用結果加上十位上的數。

28+4=32(本)------最後得出最後結果。讓孩子們理解每一步的意義。最簡單的理解是拆分法,即是拆28,把28分成20和8,然後分別進行計算。

(2)28+2=30(本)----這種方法是我們經常用到的湊十法。

30+2=32(本)----再加上餘下的2,就是最後結果。

28+4=32(本)----完整算式。這種方法可以理解成把4拆成2和2,利用湊十法,進行計算。

(二)用計數器計算。有助於孩子們列豎式。

這一環節要求孩子們記住一句話:從個位算起,滿十進一。在孩子們列豎式的時候,讓他們注意以下幾點:

1、計算時數位要對齊;

2、個位上的數相加後“滿十進一”;

3、“滿十進一”的“一”要加在十位上;

4、十位上的數相加,寫在十位上。

特別幫助孩子們理解滿十進一的含義。在此基礎上解決第二個問題。

問題二:童話故事和海底世界一共有多少本?

分析:解決這道題和問題一方法一樣,讓孩子們自己去探討,孩子們都很認真。為了檢測孩子們是否都完成,我出示四道算式進行小組比賽,這下孩子們可感興趣了,不但短時間內完成了本組的算式筆算,而且也完成了其他組的筆算,由於孩子們的程度不一樣,所以在接觸知識方面有點慢,這需要會去以後,在家多多練習。

這節課孩子們的表現太好了,特別是這些需要孩子們配合回答的計算算理及方法,有很多孩子都積極舉起了手,從孩子們提出的數學問題,可見孩子們的潛力是無限的,只要孩子們掌握住了方法,並能靈活運用,這説明這節課我上得有價值。在教學中,我要多融入練習及演板,給孩子們更多的空間去展示自己。

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篇五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9、8、7加幾的基礎上學習的進位計算。本節課的計算實際上有兩種思路,其中6+5,6+6是新學的算式,可以用前面所學的“湊十法”遷移過來計算,其他的題目都是較小的數加較大的數,只要交換加數的位置就能轉化為學過的算式,而這種轉化的方法在7+9時已經學過。所以本節課完全是讓學生自己探索計算的方法,嘗試計算。總得來説大多學生掌握的較好,但還有少數人不夠熟練,因此回家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本學期所有的加法都已經學完,學生要熟記一些算式,在做題目時才能做到既快又準確。

一年級的數學教學反思 篇六

數學模型是建立在數學一般的基礎知識與應用數學知識之間的一座重要的橋樑,建立數學模型的過程,就是指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問題、展開思考,通過新舊知識間的轉化過程,歸結為一類已經解決或較易解決的問題中去,再綜合運用已有的數學知識與技能解決這一類問題。如:我在教學《替換的策略》一課時,認識到這節課的的替換策略,包括倍數關係的等量替換和相差關係的等量替換。在教學中通過先讓學生畫一畫的方式,理解三個小杯可以替換為一個大杯,再通過多媒體的演示觀察主題圖,進一步讓學生體會只要抓住把兩種量替換成一種量就可以了,學生把直觀圖形抽象成幾何圖形的過程,其實就是把生活中的原型上升為數學模式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初步感知了數學中的建模思想。最後提出的問題更讓學生進一步思考:是不是解決替換這類問題,都可以採用這種畫圖的模式來解決。

國小一年級的學生在學習《立體圖形的認識》一課時,由於以往我多是展示實物,因此,學生對課本中的透視圖認知起來存在困難,怎麼把原來的現實物體轉移到數學本質上來?我在重新設計這節課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先後向學生展示了帶色彩的實物圖和線條組成的透視圖,既解決了學生認知上的障礙又發展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