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9.69K

國小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多篇

國小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 篇一

《數的順序》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100以內的數數、讀數、寫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1、在教學時,我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在填寫百數表時,因為學生已經有了數數、讀數、寫數的基礎,所以我讓學生去獨立填寫,從而形成100以內數的順序的鮮明表象,為進一步加深對各數的順序的記憶,也為理解和探索百數表的排列規律打下基礎。

2、通過對百數表橫、豎、斜各方位的觀察,使學生對100以內數的順序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瞭解每個數在數目表中的位置、與相鄰數的關係,對100以內的數的大小有比較清楚的瞭解。同時,通過對此表的觀察,從中發現一些有趣的排列規律,發展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思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同時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一堂課上下來,感覺學生比較活躍,效果較好,但是時間上把握的不太好,在觀察這一環節花費時間太多,後面有2道習題沒有完成,以後教學時要注意適當控制。

國小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 篇二

由於大部分國小生在生活中已經見過也接觸過人民幣,所以我在教學《認識人民幣》這節課時,首先引導國小生們認真仔細觀察人民幣,使學生能夠迅速、準確地辨認出各中面值的人民幣。在學生學會認識人民幣的基礎上,嘗試把人民幣分類。

本課的重點是在人民幣的換算上,這部分內容是比較難理解的,所以我創設了學生兑換人民幣的遊戲。(人民幣的兑換就是不同的付錢方法,如拿1元,有些學生沒有1張1元時,可以想辦法用5角或2角的湊齊1元。同樣1角的付錢方法也是運用兑換人民幣的遊戲)。從而使學生知道了元、角、分之間的關係。再以一些練習來鞏固加深對1元=10角1角=10分。

最後創設了購物活動,讓學生用這節課所學的知識進行購物,學會自己付錢。在課中我組織了商店購物的活動,讓學生在付幣、找幣的活動中滲透了人民幣的簡單加減法計算。教學時,認幣、換幣、取幣、找幣等活動都做到人人蔘與,有的是個人思考,有的是同桌合作,有的是小組交流或全班交流。學生們在課堂上獲得的不僅僅是知識本身,更重要的是學習探索知識的方法,並體驗成功的樂趣,激發了更大的學習興趣。重視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在整個活動中,讓學生暢所欲言,對於每個學生的回答,都給以熱情鼓勵或表揚,“你真棒!”“你們真了不起!”等充滿激情的話語,營造了活躍的課堂氣氛,使學生興趣濃厚。總之,這節課的教學過程,力求體現新課程的理念,使得課堂儘量做到了生活化、活動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切實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習方式,以合作學習為本節課的主要學習方式,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國小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 篇三

現代交通運輸與人們社會生活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乘車是他們與交通運輸發生的最經常的聯繫,因此,課程把這部分內容單列標題,進行比較詳細的講述。這是本課的教學要點。本課由兩部分組成l)學習乘公共汽車;(2)學習乘輪船和火車。課文以一個國小生能夠獨立乘車為標準,從看簡單的交通圖、看站牌、上車後注意事項三個方面講述了乘公汽車的常識。關於乘輪船和火車的內容,課文采取了略寫的方式,用了四幅圖,把乘輪船和火車時應注意的、帶有共同性的問題表達了出來。在教學這一內容時,我以學生已有的經驗為基礎,以情境教學為手段,通過合作、探究與自主建構,實現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應該説,乘車對於學生來説是非常熟悉的生活,但在長途旅行時,大多數國小生都是在父母的帶領下乘車乘船。如何獨自乘車或乘船對於國小生來説還是有些難度。所以我先讓他們交流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展示自己體驗、探究的成果,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歸納講述。對於學生沒有考慮到的,我適當的用小故事和課件加以引導,使他們在教師的指導下,在自主、合作、探索中學會乘車和乘船,並獲得成功的喜悦。以下是我對這節課的兩點反思:

首先,學生通過獨立思考,用估算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並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估算方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語言表達能力。

其次,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算法,但最恰當的算法,應該是學生經過自己的分析、辨別,找出的方法。教師在這裏沒有直接指出該用哪種方法,而是讓學生在體驗、比較和反思的過程中發現其中的規律,讓學生從剛開始的反對到最後達成共識, 表現出教師對學生獨立思考的成果的尊重,表現了教師對延遲評價的合理運用。以及對於鼓勵算法多樣化的充分體現。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 篇四

線段是幾何初步知識中比較抽象的概念,這是一年級學生第一次接觸這個概念,對學生來説是一個難點。

我在備課前研究了教材,教材在教學線段時,直接給出幾條線段的直觀圖,告訴學生這些都是線段。我也可以這樣引入嗎?即使真的可以這樣引入,在有老師來聽課的情況下,會給人怎樣的感覺呢?於是,我設計了讓學生玩毛線,從玩引入,在玩中學。

在利用毛線引導學生認識線段時,我先讓學生觀察放在桌上的毛線,然後讓學生把毛線拉直,用拉直的毛線和沒拉的毛線作比較,讓學生理解線段是直的,我做到了。我在剪毛線時故意剪得有長有短,讓學生知道線段有長有短,我也做到了。在學生拉毛線時,讓他們觀察別人拉的毛線方向有什麼不同,如:斜拉,豎拉,橫拉,讓學生知道線段不一定就是橫的,我也做到了。通過讓學生摸摸拉直的毛線的兩頭,讓學生知道線段有兩個端點,並通過板書和跟讀來加深印象,我也做到了。

當然這節課也留下了很多遺憾的地方,最遺憾的是沒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如我引導學生從實物毛線中抽象出線段,説説線段是什麼樣子的,竟然有學生説線段是毛茸茸的,真是哭笑不得。這個時候如果能用課件從毛線中抽象出線段,幫助學生直觀理解抽象的概念。

再如,我讓學生找生活中的線段的時候,學生侷限於找教室中的線段,這時候如果能用多媒體輔助一下,學生的視野會更開闊。還有在指導學生畫線段時,老師只是在黑板上示範,下面的學生看不清楚,效果不好,最好是通過實物投影。

原來設計的拓展練習,當尺子斷了,0刻度沒有了的時候怎樣畫線段,由於時間的倉促,這個部分沒有完成,只是佈置了任務讓學生到課外去探討完成。

國小一年級數學人教版下冊教案 篇五

1教學目標評論

1、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掌握100以內數的讀寫,鞏固數的組成。

2、進一步鞏固數位的概念和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

3、進一步體會“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的含義。

4、。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練習,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2學情分析評論

1、六、七歲的一年級學生在生活中已經對數的認識積累了一定的感性經驗,但是缺乏在生活中的運用。因此讓他們更加鞏固認識100以內的數認識很有必要。

2、低年級學生好奇、好動,知識的學習和鞏固應考慮兒童的年齡特徵,以活動為主,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3重難點

重點: 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的含義。

難點: 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新設計評論

一、導入:跳跳虎悄悄地告訴我一個祕密,在一個充滿神祕色彩的智慧島上,藏有一個智慧寶箱,聽説打開寶箱的人就會擁有一種神奇的力量,今天跳跳虎想帶着大家一起尋找寶箱,你們願意嗎?但是智慧島上機關重重,讓我們一起闖關吧!

二、練習

1、第一關:填一填

我們來到遊樂場,闖入第一關填一填,在做題之前,你想提示大家注意什麼問題?

請大家拿出題單,動手填一填。彙報:誰上來填第一組,説一説你是怎樣想的?表揚(你很有條理)和他結果填的不一樣請舉手

第4組:2個+15。表揚:你很會思考,滿十進一,方法用的很好。

2、按規律填一填:

剛才我們順利的闖過第一關,要進第二關,必須要來乘坐刺激的過山車,要想讓過山車開動,我們必須按規律把這些數填完整,在填數之前,你們要先判斷什麼?順數還是倒數,幾個幾個數。請大家動手填一填。

彙報:和它們填的不一樣的請舉手?説一説你是怎麼想的?(語言準確)

過山車已順利開啟,你們做的好進入第二關準備了嗎?

3、送小鳥回家

我們進入愛心城堡,這裏有一羣迷路的小鳥,我們只有把這些小鳥按要求送回各自的家,才能順利過關。

彙報: 小鳥給大家愛心豎起大拇指。

4、第三關:比一比

離開愛心城堡,我們來到池塘邊進入第三關:比一比。

青蛙兄弟倆正在捉蟲子。小青蛙説:我捉的蟲子比38條多一些,大青蛙説我比小青蛙多的多,但比90條少些。小朋友,你們能在合適的答案下面畫○嗎?

動手畫一畫,和上面小朋友畫得不一樣的小朋友請舉手。説一説你是怎麼想的?

5、第四關:撥一撥:

小朋友對100以內的數大小比較掌握得非常好,所以我們才順利的進入第四關:撥一撥

看:這一關的題目是,在計數器上撥4個珠子,可以表示什麼數?誰來説説你是怎樣理解題目的?像這樣只用4個珠子,在十位上撥1個珠子,再在個位上撥3個珠子,組成13。誰上來撥一撥?還有其他答案嗎?

小結:不同的數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不相同。

6、想一想 試一試?

用三張卡片中的兩張組成兩位數,2 5 8

最大的數是( ),最小的數是( )。

7、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順利地闖關成功,我們一起打開寶箱吧!

你們每一隊派1個代表上來,領取你們的神奇力量吧!

三、小結:

你們今天這節課,有什麼收穫?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 篇六

一、從感興趣話題引入,注意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認知心理學和建構主義認為,當學生的學習材料是學生熟悉和感興趣時,他會主動與它接近,並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方法對其進行再創造。愛玩玩具是國小生的天性,我從學生喜歡玩玩具、做玩具這一特點引出,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從而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探索和研究,獲得親身的體驗。教學中不僅要求學生舉出生活中有關圓的實例,並且還要求學生用所學知識去解答生活中的現象,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靈活處理教材,重視學生的已有經驗。

“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這是《數學課程標準》中倡導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學生手中有了圓規,多少都有一些畫圓的實踐。不能把學生已有的畫圓的技能都看成空白。故我在課一開始就讓學生畫圓,事實也説明,雖沒有老師強調的一二三點,但大多數學生都能順利地畫出來。然後通過引導學生歸納畫圓過程中的注意點,進一步學會用圓規畫圓,掌握畫圓的方法。這些發現都是學生動手實踐探索出來的收穫,學生通過感知便能知道,不再需要老師的畫圖三步曲了。

三、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操作中感悟。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國小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也有豐富的生活經驗與知識積累,有一定的認知水平,其中包含大量的數學活動經驗,特別是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策略。因此,教師要努力為學生營造寬鬆、民主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如在這節課中,讓通過“做玩具”等一系列活動,變被動地“學數學”為主動地“做數學”。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中,使學生掌握數學的一些思想方法,理解圓的基礎知識,訓練一些基本技能。尤為重要的是讓學生體驗了數學學習的快樂,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本節課的設計充分考慮了學生原有的認識結構,以及本年段學生所具有的能力特徵。特別是在對學生圓的概念的要求上,並沒有強加給學生圓的科學概念,而是讓學生通過觀察、動手操作等活動進行學習,在頭腦中自然形成圓的概念。

四、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空間觀念是創新精神所需要的基本要素,沒有空間觀念,幾乎談不上任何發明創造。學生的空間知識來自豐富的現實原型,與現實生活關係非常緊密,這是他們理解和發展空間觀念的寶貴資源。培養空間觀念要將視野拓寬到生活的空間,重視現實世界上有關空間與圖形的問題。《標準》還指出“空間與圖形”的教學,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給學生呈現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材料”。作為數學教師要合理利用資源,儘可能的來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例如: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通過一組連線題,使學生進一步明白各種大小不同的圓和它的直徑有關,並通過對錯題,如“自行車車輪直徑7釐米”、“茶杯蓋的直徑5分米”等的辨析和藉助手勢比劃來增強學生的空間想象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使我深深體會到:一個真實的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等諸多因素間動態的相互作用的結果。在備課時,我們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想學生之所想,備學生之所需,為學生提供必要的資源,給學生合作交流的空間。在教學時,教師也應多關注學生,要敢於擺脱教材、教案的束縛,根據學生出現的實際情況,臨時適當地調整教案,開發和利用課堂的生成資源,使課堂成為一個資源生成和動態生成的過程,成為促進師生生命共同發展的場所。

國小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 篇七

這個學期我繼續擔任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這對我來説是一個大的挑戰。責任促使我無怨無悔地做好工作。這期間我灰心過,氣餒過,但更多的是鼓起勇氣向前進,一學期很快就要過去了,很有必要反思一番。

最初打開一年級的數學教材,給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書,每一課學習內容、每一道練習題都可以用一個小故事來把它表達出來,並把知識融入到學生的生活當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在實際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初步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生活,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還有學生獨立性、互動性和創造性等方面的培養,怎樣才能使學生願意學並學好數學呢?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國小生如果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表現出對數學學習的一種特殊情感,學習起來樂此不疲,這就是所謂的“樂學之下無負擔”。下面,我談談自己在這一學期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一、我覺得做得較好的方面

1、摸清底細,熟知學生水平。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學前教育,所以説,他們對數學並不是一無所知,但數學學習的基礎卻是不盡相同的。因此,在上每一節數學課之前,我總是先了解一下學生的學習基礎,課堂上儘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2、有意識創設活躍的學習氛圍和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樣才能讓孩子在玩中獲得知識呢?我針對每課不同的學習內容,編排設計了很多不同的遊戲、故事。不侷限教材,靈活運用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適當的重組。例如:教學“位置”,我拋開教材中靜止的畫面,利用教室中活生生的資源,讓幾個學生上來排隊,全班同學來説誰的左邊是誰?右邊是誰等,然後讓説中的小朋友跳一跳,看看和同學們説的是否一致。又如:在上“圖形的拼組”一課時,我讓孩子帶來了許多物體和圖形,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自主動手實踐,真正使學生在“玩”中獲得了知識。

3、要信任學生,一年級的學生一樣具有無限的創造潛能。只要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他們的創造潛能是無限的。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思考、解決問題。大家都知道本冊數學教材的練習題中,有很多題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這就需要我們抓住時機,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勤思考。剛開始,當我問道:“誰還有不同的方法?”時,很多學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這時,只要有學生能通過思考來回答問題,不管他答對與否,我都給與相應的鼓勵,表揚他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上《人民幣的計算》這一課時,大多數學生在用20元錢買物品時,都列算式為:12+3+5,這時,有個小女孩卻膽怯怯的舉起了小手,她列的算式是:5+5+5+5。我故作驚訝地問:“你為什麼要列成這樣呢?”她説:“我最喜歡小人書了,所以我想把20錢都用在買小人書上,所以買了4本下人書。”我當時特別高興,就藉機説:“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棒極了!”並獎給她一個“智慧果”。然後,我對其他孩子説:“其實通過這道題還能列出很多不同的算式,誰還能做一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經過這一啟發,學生的思維頓時活躍起來,想出了多種不同的答案。從這以後,在每每拿出一道題,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去尋找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可見,只要我們能適時抓住機會,並加以正確引導,相信孩子們是有潛能可挖的。

4、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在實際中解決數學問題。生動的生活情景,有助於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加對數學的親近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因此,在教學中,我經常設計一些情境,讓學生在玩中輕鬆學習。例如:教《小小商店》時,我就模擬超市佈置物品,然後讓一些學生當收銀員,一些學生當顧客,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氣氛相當好。通過此遊戲,確實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同時又學會了人民幣計算知識,又培養了表達能力、實踐能力等,真可謂一舉三得。

5、以猜為動力,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的奧祕。眾所周知,每一個孩子都愛問為什麼,每一個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祕密,根據孩子的這種心理,我多次採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讓學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如在“多一些,少一些”時,我通過猜一猜的小遊戲,讓學生理解什麼是“多一些”,什麼是“少一些”,怎樣算“多得多、少得少”等,同時也加深了對數的認識。

6、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許多孩子在入學以前就會做100以內的加減法,但是如果把它們拿到具體的生活實際中來就不是那麼盡如人意了。數學如果不能與生活有效地聯繫起來,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如:上完《認識時間》課以後,讓學生自己設計一張合理的一天作息時間表,請學生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時間,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不要浪費時間。

7、在比賽中增長信心,培養競爭意識。兒童的好勝心、自尊心強,愛表現自己,所以要經常創造機會讓學生充分表現,讓他們在心理上得到滿足,要不斷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增強勇氣,勝不驕,敗不餒。如在小組中可以進行“奪紅旗”比賽,在個人中可以比一比誰做得又對又快,從而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二、不足與困惑

1、我雖然參加過了新課程培訓,看了較多的課改書籍,理論上明白該怎樣做,但在實施中往往還會變樣。

2、像好多課得準備很多的材料,但平時上課,自己由於身兼一年級班主任之職,所以有時會很忙,不可能一一去準備的。

3、一年級這個班學生基礎差異大是令我頭疼的問題。在教學中,常常會出現好生“吃不飽”,差生“撐不了”的局面。如何對不同程度的孩子因材施教呢?這又是一個頭疼的問題。

三、幾點思考

1、自己的教育觀念需要不斷更新,教學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比如學生不懂的問題,有些學生站起來想解答,可是我們就是不讓,偏要自己點一個學生起來講;又如學生列出的式子是對的,但由於不合常規,而我一時沒想透就不予肯定等(當然這有時我也怕考試不這樣考),都暴露出自己的教學觀念還跟不上學生的發展需要,還有待進一步學習提高。

2、師生在課堂上不僅要有知識方面的信息傳遞,更應有情感方面的互動。一年級的新生由學前班(幼兒園)進入國小,他們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環境、全新的學習模式。他們既好奇又困惑,既憧憬又害怕。根據一年級新生的心理特點,我耐心的指導他們,真誠的鼓勵他們,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鼓勵他們説出自己對事物的認識,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3、要轉變家長的觀念,但家長的想法跟不上時代(有溺愛孩子的成分)。有些家長認為現在的一年級教材難,孩子能學多少算多少,以後再長大點就會知道的。部分家長對學生的學習不過問,特別是學習困難的學生家長不跟教師配合共同幫組學生。如:幫助學生製作簡單的學具、批改家庭作業,老師顯得很無奈,這樣的局面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