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家庭教育中成功經驗【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68W

家庭教育中成功經驗【精品多篇】

家庭教育經驗交流 篇一

一、當前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1、家長自身存在的問題

如今,隨着教育事業的發展和家長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家長教育孩子的水平也在提高。但仍然還有相當多的家長,教育觀念滯後,教育方法不當。他們對孩子期望值過高,急功近利,迷信天才教育,對孩子強行塑造,想把自己的願望強加給孩子;重教子輕自修,不能為孩子作出榜樣;重智育輕德育,不重視勞動教育;教育方式多訓斥,少疏導,甚至用溺愛或暴力等極端方式對待孩子。孩子任性、厭學、自私、缺乏良好習慣等缺點,主要是家長錯誤的教育方法所導致的。

2、家庭及社會生活變化出現的新問題

如今的家庭結構和經濟狀況發生了很大變化:

一是家庭結構以獨生子女為主,父母和孩子組成的核心家庭佔了多數。孩子少,家長更容易對孩子期望值過高。

二是生活條件改善,居住面積增大,電腦、電視普及,這些優越的物質條件為孩子學習提供了學習方便,卻容易造成孩子與父母的溝通越來越少。

三是部分家長養育孩子壓力大所帶來的問題。教育開支過大,家長對孩子期望值就越高,相當多的家長覺得自己對孩子的付出不能如願以償,常常處於焦慮和煩惱之中。

四是單親家庭和重組家庭的子女教育問題令人憂慮。

五是改革開放以來,隨着流動人口大量增加,留守兒童和流動少年數量也大大增加,隔代教育也隨之大量出現。為數不少的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往往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

六是網絡飛速發展,網絡對孩子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

七是“富二代”“官二代”的不良表現引起了社會的公憤等。

總之,家庭和社會環境的變化帶來的家庭教育缺位、錯位、不到位現象相當普遍。

3、閒暇教育問題沒有引起高度重視

實行雙休日製度以來,加上寒暑假、節日長假,中國小生每年的閒暇時間長達170多天,接近全年的一半。學校放假,家長上班,孩子無人管理。但孩子的頭腦不會處於真空狀態,積極思想不去佔領,消極信息便乘虛而入。據研究,違法犯罪青少年大都是在休閒時間開始學壞的;中國小生的興趣愛好、特長髮展和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也主要是在閒暇時間獲得的。對孩子進行閒暇教育,是當今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

4、家庭教育“學校化”傾向嚴重

家庭教育應該主要對孩子進行德育教育,但許多家庭教育揚長避短,重點錯位,成了“第二課堂”“補課班”,家長則成為學校老師的“助教”。孩子在家庭享受不到應有的温暖,對家長反感。家庭教育的“學校化”,成為學校教育的附庸或延伸,家庭教育的職能作用越來越出現偏差而削弱。

二、解決家庭教育問題的主要措施

1、辦好家長學校是提高家長素質的有效途徑

作為孩子第一任教師的家長,理所應當得到應有的培訓和教育。學校應發揮自身的教育資源優勢,從家長實際出發,靈活辦學。以“案例法”或“專題講座”等形式,力求讓家長“來一次,收穫一次”,不流於形式。一個學校若有一千名學生,辦好家長學校,就等於培訓了兩千名不佔編制的輔導員。家長素質提高,還促進了家庭和諧和社區文明。家長讀書看報的多了,打牌喝酒的少了;關心孩子全面發展的多了,只是追求考試成績的少了;以身作則,注重身教的多了,空口説教的少了;理智的愛多了,打罵或者溺愛的少了;理解學校和教師的多了,對學校、教師指責苛求的少了;家庭和諧的多了,爭吵打鬧的少了。許多家長學校挽救了一批問題家庭和問題學生。

2、讓家訪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家訪是學校和教師與學生家庭取得聯繫的重要方式。但近些年來,隨着電話、網絡等通訊手段越來越便捷,很多地方中國小教師登門家訪的越來越少。家訪的漸行漸遠,固然有學生家庭流動大、住居分散、鄉村教師“走教”等客觀因素的影響,更有教育功利化傾向的深層次原因。社會和學校往往偏重於學生成績、班組排名,忽視育人為本的教育目的,使得一些教師只重課堂成績,把家訪當做額外負擔。

學生的成長髮展離不開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作用。家校不對接,孩子成長容易出現“真空”,影響身心健康。人們已經越來越意識到現代通訊工具的發達,始終無法代替面對面的交流溝通。教育是情感與思想的碰撞,離不開面對面、心對心的親密切磋。用好家訪這種形式,發揮好家訪的獨特功能,家長和教師才能拉近心靈的距離,形成共同教育孩子的合力。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在每個孩子心中最隱祕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絃,撥動它就會發出特有的音響。”家訪就是教師撥動學生心絃、產生和諧共鳴的其中一大法寶。現代社會紛繁複雜,學生內心世界更易受到影響,教師更多地走進學生的內心,掌握學生的個性特點、行為習慣,實現情感交流,給予學生有益啟發,才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敲開學生的家門,也就敲開了學生的心扉;走進學生的家庭,也就走進了學生的生活。對留守兒童、單親家庭和困難家庭的學生而言,家訪對於彌補他們缺失的關愛、温暖他們的心靈意義更為重大。

辦好家長學校,建立健全家訪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是解決當下家庭教育問題的兩大有效舉措。只有用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兩條腿走路”,學校素質教育才能取得實質性的效果。家校有公識,合作愉快,獲益最大的是學生。

家庭教育經驗交流 篇二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作為父母,最大的幸福就是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健康成長,成績不斷進步,孩子的良好發展,離不開老師的諄諄教導,和父母的關心幫助。我作為一名家長,就孩子家庭教育的點滴體會,拿出來與大家分享。

一、現代社會的發展,不僅需要培養孩子學習要好,其交往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和接受挫折的能力都需要不斷培養,我們認為,一個優秀的孩子應具備以下幾種品質是很重要的:

1.有愛心。關心別人是一種社會公德,也是一種良好的社會品質,是與人建立和諧友好關係的基石。作為父母,我們重視以身作則。比如説:在公交車上主動給老、弱、病、殘讓坐;積極為災區捐款捐物等等。緣於我們比較重視對郭鈺卓這種品質的培養,所以她從小就懂得主動關心和幫助別人。

2、有責任心。責任心可以讓人把事情做的完整。我們相信孩子小時候能把班級的事情做好,長大了才可以擔當社會的重任,成為對祖國有用的人。鈺卓在班裏擔任大組組長和宣傳委員,她每天都能配合老師及時收發同學的作業,並把沒完成作業的同學的名字統計給老師,使老師能及時準確瞭解學生作業的情況;她對宣傳工作更是熱愛,每一次做板報都積極準備材料,繪畫要求更是嚴格,畫法和顏色搭配一絲都不馬虎,爭取為班級爭取榮譽,從來不作有損班級榮譽的事情。

3、堅強、獨立。現在的孩子絕大多數被家長捧在手心裏呵護着長大,我們則習慣於對鈺卓放開手培養,從小對她施行挫折教育,培養她克服和排除心理上脆弱,以積極樂觀的情緒面對生活和學習。記得在她剛學走路的時候,不小心摔倒了,趴在地上看着我,等我抱起來。我笑着輕輕對她説:“沒關係,寶貝,自己爬起來就行。”再以後再有摔倒的時候,我會假裝看不見。鈺卓上學的第一天,我們就愉快地做好了分工,認真地跟她講明:“學習是孩子的事情,工作是爸爸媽媽的事情,咱們每個人都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看誰做的最好。”起初,鈺卓感覺很新鮮,很高興地同意了。但畢竟是孩子,再加上剛上學不適應,對老師佈置的作業會記不全,上課需要的書或是手工工具忘了帶,回來後她會着急地想哭。我每次都假裝“仁慈”地安慰:“沒關係,孩子,我剛上學的時候也愛忘帶東西,你以後用心記住就好了,每天晚上把第二天用的東西清點一下是個好習慣。”經過我的幾次安慰,鈺卓的情緒明顯放鬆了好多,也正是因為我在她困難的時候不伸手,現在的鈺卓已經能獨立面對和解決很多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但是我們也不做真正的甩手掌櫃,必需及時掌握孩子學習情況以及情緒變化,隨時關注她成長過程中的細枝末節。

4、自信、快樂。這幾年的育兒經驗使我深刻領悟到,父母要想培養孩子自信心,必須仔細觀察孩子的潛能所在,然後耐心地給予引導和開發,孩子的長處一旦在同學中顯示出來,人前自卑的現象就會不存在,自信的孩子才會天天快樂。

5、幽默。柯勒律治説過:“缺乏幽默感的人不能算是很完善的人。”幽默不僅能提升人的品格魅力,還能化解生活中的不快和尷尬,對鈺卓犯的一些小錯誤,我們儘量避免用犀利的語言正面批評,總是開玩笑式的指點而過,這就使得她與人相處時格外地寬容。

二、其次,作為父母,我們要做到家庭教育要與學校教育保持一致態度,還要加強與學校的聯繫。

1.家長要了解學校教學計劃和教學要求,積極配合學校開展對孩子的教育和訓練,絕不和學校教育唱對台戲。

2.家長要了解子女在校的全方面情況。老師對孩子的教育具有全面性和針對性,為此,我們努力做到與教師經常聯繫,以便家校共同配合,把孩子教育好。

3.家長要與教師切磋孩子教育問題。大力支持教師對孩子的管理教育,配合學校和老師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保持一致。

4.積極參加學校舉行的家長聯誼活動,交流家庭教育經驗。

總之,作為家長,我們會努力與學校保持聯繫,相互配合,共同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家庭教育經驗交流 篇三

孩子的受教育過程,離不開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個方面,但家庭教育在其一生的成長中始終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本人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第一、要注重孩子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品德是一個人立足社會的通行證。一個講道德的人,人們願意與之交往,意味着他有更多的資源和機會,更容易成功。因此,教育孩子做一個有德性的人,是家長最重要的責任。孩子面對當今複雜的社會,我認為應該讓孩子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告訴孩子事情對與錯的同時讓孩子按照正確的方法重複做幾遍,這樣時間長了就變成習慣。

第二、要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孔子説得好:“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就是説小時候養成的習慣會像人的天性一樣自然、堅固,甚至説就變成你的天性了。習慣對一個人各方面的素質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給孩子在家中制定一個作息時間表,讓孩子按着時間表來安排一天的生活。只要把時間安排合理,孩子在今後的生活學習中才不會感到雜亂無章。

第三、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在生活學習中,難免會遇到各種挫折,家長在孩子受挫時要給予鼓勵,從一塊尋找解決困難的辦法慢慢過渡到讓孩子獨自解決各種困難。

第四、要從小培養孩子做事要細心。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抓起,按由小到大、循序漸進的方法來讓孩子養成細心的習慣。如早晨起來洗漱過後,就疊被子、理牀單;用過的物品做到“物歸原處”;學習資料擺放有序;做完作業就整理書包,一樣一樣檢查。在他做這些的同時,要不斷地提醒、指導,並配以適時和恰當的鼓勵(這裏切記嘮叨和指責)。

第五、要從小培養孩子閲讀興趣。在孩子閲讀本學期課本的同時再給孩子適當訂閲一些雜誌,我們家訂的有《中國兒童畫報》、《實用文摘》、《漫畫》,這樣可以增長孩子的課外知識。訂閲雜誌不要過多,要以孩子能在下期雜誌來之前看完就可以。

第六、應該多抽些時間與孩子溝通。家長要學會傾聽,及時瞭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朋友,認真傾聽孩子的訴説,及時和孩子溝通,瞭解孩子在校與老師同學之間的喜怒哀樂以及交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