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家庭教育育兒知識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98W

家庭教育育兒知識精品多篇

不要忘了給自己留下1點休息時間 篇一

大家應當主動地找尋1點時間,暫把孩子放在1邊。這是為孩子創造更好的心理環境。撫養孩子並不意味着大家要放棄大家個人的需要和夫妻間的交流,夫妻關係的和諧對家庭穩定至關重要。另外,大家需重心空閒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遠離繁瑣的家務和工作。要有1點幽默感,不要為自己的1點點錯誤懊悔不已。調整1下自己的心情,放鬆1下緊張的神經,善於休息,才能更善於工作。

用積極鼓勵的辦法,使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價值觀 篇二

爸媽需要主動地將大部分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教給孩子。以便於孩子在社會上成長。當然,在這方面,身教勝於言傳,大家可以做孩子的好榜樣。創建良好的家庭氛圍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大家不可以讓孩子去做大家不願意的事,也不可以自己做1套,讓孩子去做另1套。只有大家以身作則,注重孩子價值觀與禮貌的培養,才能教導出品德高尚的下1代。

家庭教育育兒知識 篇三

一、走出寵愛過度的家庭教育誤區。

家長們對孩子百依百順,要什麼給什麼,千方百計地滿足孩子的需要,視孩子為心肝寶貝,不能讓孩子受一點“委屈”。對孩子的愛,應是一種理智的愛,一種真正的愛,希望家長們在借鑑的基礎上,對幼兒愛得適當,愛得合理,愛中有教,教中有愛,這樣才能使幼兒得以健康成長。

二、走出智力第一的家庭教育誤區。

智力是能力的核心和靈魂,發展幼兒的智力、培養幼兒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家庭教育只注重智力因素,結果可想而知。在日常生活中讓幼兒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使幼兒相信自己的力量,並予以表揚和鼓勵;當幼兒在做某件事情、因其他原因半途而廢時,就應及時地給予督促、鼓勵,使他們堅持把事情做完做好;在遊戲中讓幼兒擔任某些他們不喜歡的角色,以使他們的行為服從集體要求等等,這樣就能使他們的正常智力得以充分地發揮。

三、走出氛圍不良的家庭教育誤區。

俗話説:“身教重於言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的形象對幼兒的影響是巨大的,往往超出人們通常的認識。許多幼兒的性格、作風、行為習慣之所以很像父母,遺傳並非起決定作用,而主要是從父母的言談舉止、待人處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而逐漸形成的。幼兒平時是很善於模仿的,他們對事物好壞的辨別還比較差,只要是父母和老師説的或做的,就認為是好的、對的、美的。他們每天都在用最精細的眼光去注意生活中的一切問題和觀察着大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一切都想模仿,一切都想學。

四、走出物質獎勵的家庭教育誤區。

獎勵可分為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兩種。獎勵孩子本質上並不是壞事,但是,你必須明智的去選擇何時何地用何種獎勵。如果孩子做什麼事都期望獲得物質獎勵,那麼沒有得到物質獎勵的時候,孩子就會變得完全灰心喪氣,他們甚至會認為沒有物質獎勵的事情不值得去做。例如:讓孩子在洗澡的時候很聽話,晚上給他多講個故事是比較合適的獎勵。而如果你答應改天給孩子買個新玩具,那就會走入物質獎勵的家庭教育誤區。物質刺激的確能對幼兒的行為產生巨大的影響,使孩子有高度的積極性,可是產生的效力卻是短暫的。家長只考慮物質刺激給幼兒帶來的短期效應,而未考慮給幼兒造成的危害。從長遠來看,這種手段註定會產生不良的影響。當幼兒受到多次物質刺激後,就會變得越來越依賴於物質刺激,甚至做一點普通的事也是如此。另外,物資刺激實際上意味着對幼兒能力的懷疑,所以經常接受物質刺激的幼兒,在依賴於物質刺激的同時,還會產生一種自卑感。因此,家長應當慎用物質刺激,而多用精神鼓勵的方法,給幼兒以精神上的激勵,促使幼兒不斷取得進步,到達成功的彼岸。

五、走出迫切“望子成龍”的家庭教育誤區。

家長們對孩子寄予厚望,“望子成龍”心切,期望子女有比自己更高的學問,更優的待遇,更好的'聲望。因而不顧孩子的實際情況,用過高的標準來要求孩子,俗話説:強扭的瓜不甜。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愛玩、愛動、自我約束力差的天性,家長不能不考慮這些因素,而盲目地讓孩子順着自己的意願去做。

當前幼兒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 父母對幼兒的期望值過高

現今的幼兒大多是獨生子女,一個幼兒往往凝聚了幾代人的希望,父母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傳統思想的影響,從幼兒一出生,就為他們設計將來的發展道路,卻往往忽略了幼兒的身心、年齡特點及興趣、愛好天賦等實際情況。另外,由於缺乏科學的教育觀念和知識,一些家長在家庭教育投入方面表現出較大的盲目性,如投資給幼兒購置高檔的諸如鋼琴、古箏等音樂教具、給幼兒報名參加各種特長學習班等。這中情況的盲目性投入,不

僅浪費了一個家庭的有限的財力和精力,更有可能挫傷幼兒對知識的渴求和探知的興趣,過高的、不切實際的要求,只會給幼兒的身心造成巨大的精神壓力。重壓之下,有些幼兒甚至會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對家長的“高期望”做出反抗,如拒絕進學校,拒絕各種特長、學習班等。這種結局,恐怕是我們那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風’的家長們最為困惑、憤怒、迷茫的。

(二)家庭教育內容的單一性

目前許多父母對幼兒家庭教育的認識仍然存在較大的片面性,他們把幼兒家庭教育等同於智力開發教育,把背誦唐詩宋詞、計算、拼音、識字、學外語當作幼兒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認為有了知識就有了未來的一切,而忽視了對幼兒的品德、興趣、性格、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在現實生活中,非智力因素對於一個人未來事業的成功有着極其重要的影響。過度注視非智力教育而忽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不但會影響幼兒良好品德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更會阻礙幼兒德、智、體、美的全面、和諧發展,甚至導致幼兒健康 人格的缺失,給幼兒 眼前的 和將來的社會生活帶來不利影響。

(三)家庭教育方法的失衡

在偏頗的家庭教育觀念的影響下,父母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也極容易走入誤區。一是過度嬌寵。美國家庭 心理雪茄約翰。羅斯蒙德認為,父母的關愛和無原則的包辦、代替,嚴重損害甚至剝奪了幼兒自主意識的確立和自立能力的鍛鍊機會,也是造成社會對高分低能 孩子 非議頗多的原因之一。二是過度嚴厲。不少父母對 幼兒要求 過多、期望值過高、限制過多,在這種情況下,性格倔強的幼兒 常表現出很強的抵抗意識,與父母產生對立情緒,邊得性格乖戾,行為舉止粗暴:性格懦弱的幼兒,則會產生恐懼心理,表現出欺騙撒謊等不良行為,這類不良教育結果的出現,恐怕使我們那些有着良好期望父母都不願意棉隊的事實。

家庭教育育兒知識 篇四

一、蹲下來和孩子説話

當你要對孩子説什麼的時候,請試着蹲下來,讓自己與孩子處在同一高度上,用你的手握住孩子的小手,用親切的目光看着他,然後和顏悦色地對孩子説出你的要求。你是不是發現,用這樣的方式對孩子説話,孩子同樣聽你的話,而且還會更開心地去執行你的“指示”,而且完成得更快更出色呢?

二、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當着生人和外人的面教訓孩子最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其實,小孩子的領悟能力相當強,當你不想讓他做某事時,只要輕輕地搖搖頭,或悄悄地對孩子瞪瞪眼睛,他就會明白的,完全沒有必要大聲説出來。如果你還是不放心,也可以在出門前和孩子達成默契,就當是你們之之間的祕密:“如果你看見爸爸搖頭,那就説明不能那麼做;如果爸爸點頭,那就是同意了。”

三、尊重孩子的獨立意識

隨着孩子逐漸長大,他的自主意識也會隨之增長。你喂他吃飯時他説“我自己吃”,你幫他穿衣時,他説“我自己穿”,可能他會弄得滿身是飯,可能他會把衣服穿得一團糟,但我們不要打擊你的興致,而要信任他,鼓勵他,給他學習的。機會,否則孩子將永遠不會“長大”。

四、適時調整關愛的方式

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要適當調整自己的關愛方式,不要把孩子當成永遠長不大的人,事事都包辦代替。我們可以利用一些好時機,對孩子提出新的要求,幫助他成長,這樣不會壓抑孩子的才智。例如,當孩子過兩歲生日時,你可以對孩子説:“寶寶又長大一歲了,從明天開始就要自己刷牙洗臉了”;又如,當準備送孩子上幼兒園之前,你可以對孩子説:“寶寶下個月就要上幼兒園了,從現在開始要自己一個人睡覺,學會蓋好被子。”……

五、相互間多多交流

不要只是一味想知道孩子的各種想法,也應該把你的想法告訴孩子,比如,爸爸上班時做什麼工作,媽媽平時喜歡吃什麼,爸爸媽媽對寶寶什麼表現感到很高興等等。對孩子敞開你的心扉,孩子也會同樣對待你,交流的問題解決了,父母和孩子相互之間就有了默契,這對孩子的成長有裨益

六、寶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很多父母喜歡幫寶寶提前做好各種事情,認為這是在減少寶寶不必要的麻煩,好讓寶貝有根多的時間做其他的事。殊不知,這卻是在製造麻煩,首先我們剝奪了寶寶動手的能力,其次我們強化了寶寶的依賴性,以至於以後寶寶什麼事情都要我們做的時候,我們又不耐煩。所以,父母應該努力培養寶寶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意識,讓寶寶能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七、不要對寶寶干涉太多。

我們經常用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寶寶的行為,並喜歡進行“指導”。干涉的太多隻會讓寶寶反感、不安、煩躁,最後就是放棄。其實我覺得這個很容易做到,就是寶寶在專心的幹事情的時候,我們只需要安靜的在旁邊待着就行,直到寶寶需要你。讓寶寶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更能培養寶寶的自主性。

八、學會理解寶寶的想法。

我們都知道一句話——“理解是相互的”,在教育寶寶時,也是一樣的。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有時候並不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願和需求,這就需要家長的理解了。理解寶寶的初衷,理解寶寶的想法,反過來寶寶也會給你以回報,這不僅僅能夠促進寶寶語言能力的形成,更能夠促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密關係。

正面告訴孩子應當做神馬,而不是不該做神馬 篇五

傳統型教導者的居高臨下的姿態,總是對孩子説"不準打人,不準在沙發上吃東西"等等,這種負面的口氣只會將注意力引向並集中於負面的行為;而孩子仍然不曉得好的行為是神馬,自己應當做神馬。積極的説法是用美德修正孩子的行為,如"您忘記了與人和平相處"或"大家是在餐桌上吃東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