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小城鎮建設與農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關係的探究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07W

小城鎮是介於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之間的一種過渡性社區。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已初步走完了初期發展階段,正在跨入快速發展階段。我國城市化的快速發展是要以農村地區量大面廣的小城鎮的快速成長為基礎的。本文主要聚焦於研究小城鎮建設與農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關係。

小城鎮建設與農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關係的探究

我國經濟發展面對的是多層次的二元結構,現代經濟部分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傳統經濟主要集中在廣大農村,二者的收斂與彌合出現斷層。因此,要實現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提高現代經濟份額和降低傳統經濟份額,就必須處理好小城鎮建設與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係,發揮小城鎮和農村經濟發展中的相互作用,不僅要實現小城鎮與鄉鎮企業的有機結合,還需要從戰略上把小城鎮的經濟發展與整個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結合起來,實施城市發展與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互動融合。

一、小城鎮建設與城鄉流動人口

小城鎮建設與農村人口轉移小城鎮的發展,吸收了周圍農村的大批剩餘勞動力,是農村剩餘人口向城鎮轉移的蓄水池與有效載體,既解決了農村人口壓力,又避免了眾多農村人口向大中城市帶來的社會問題。對於農民來説,土地不僅是收入的來源之一,也是其生產生活的最後保障。只有在家庭主要勞動力都已相當穩定地轉入城鎮非農業部門就業,並獲得可靠的收入來源以後,他們才可能退出農業部門。因此,小城鎮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前提條件是為其提供相對穩定的就業機會,在農村當地發展非農產業,其重點應是第一產業,尤其是農產品流通業和農業產前、產中、產後務業。這既適應了目前農業商品化、產業化發展的趨勢,又可以轉移大量的農業剩餘勞動力,真正實現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從事非農產業的農村勞動力徹底從農業中分離出去,一方面可以減少依賴土地的人口,使留農村中的勞動力有可能從事專業化、規模化的生產,提高勞動效率,實現農業的現代化;另一方面,讓從事非農產業的農民定居小城鎮,不僅能為小城鎮的建設提供大量的勞動力,又能使從農業中轉移出來的人口集中居住,這對發展小城鎮中的第三產業又是極為有利的。農村第三產業發展緩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轉移的農業人口很分散,難以形成對第三產業有消費需求的社會羣體。因此,發展小城鎮和促進農業現代化、農村第三產業發展是相輔相成的,通過這種互動關係最終實現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二、小城鎮建設與鄉鎮企業發展

小城鎮是鄉鎮企業發展的依託,是農村的區域經濟、文化中心,能夠及時地為農村工業主要是鄉鎮企業提供信息和幫助企業瞭解外界市場和技術的變化,促進了鄉鎮企業的發展。一是小城鎮建設能夠使生產要素,各類型企業向小城鎮集中,使鄉鎮企業獲得集聚效應和規模效益,從而帶動整個農村經濟的發展。小城鎮建設步伐的加快,為鄉鎮企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二是小城鎮具有較好的基礎設施環境,引進了一些技術層次較高的產業,為鄉鎮企業的技術進步提供了較好的條件,能夠有效地促使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三是由於近階段大部分鄉鎮工業的機械設備簡單、施工工藝落後,用地分散,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治理污染成本很高。在小城鎮中設立工業小區,集中治理污染,可以有效降低企業治污成本。

鄉鎮企業發展是小城鎮建設的重要保證,成為農民富裕和收入增長的主要來源,“以工興農、以工富農”成為我國市大鄉村擺脱貧困、增加收入、走向富裕道路的主要途徑。農村工業化是實現這一途徑的主要手段。資料顯示,從1978-1998年,我國農民收入來源中,非農業產業收入佔農民全年收入的比重,由1978年的15%上升到1998年的40%。如果考慮到今後農產品價格不可能更大幅度的提高和農副產品產量增長的艱鉅性,那麼提高農民收入將大部分依多鎮企業的發展這一途徑。農民收入的提高,可以大大提高農民的購買力對啟動國內市場、加快我國國民經濟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

三、小城鎮建設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小城鎮建設與農村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設小城鎮是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演化過程中農村與城市的結合體,其經濟社會發育程度存在着中間性、主體來源的多渠化和素質的多層性,因此,要加快小城鎮的建設,實現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就必須關注其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

農村可持續發展要求實現經濟、社會、環境全面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齊頭並進。因此,在農村的發展過程中既要重視經濟發展,也要重視社會發展,大力加強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小城鎮的建設與農村的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設依然是密不可分的。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設是一個提高農民素質、穩定農村環境、豐富農民生活的過程,只有建設好農村的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小城鎮的建設才有一個堅實的基礎,小城鎮的發展才能持久不衰。當小城鎮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自然就能帶動農村民主法制、精神文明的建設,最終促進農村的可持續發展。由此可見,小城鎮建設與農村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設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當然,在民主法制與精神文明的建設過程中,應根據農村和小城鎮的特點,搞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依法打擊各種違法亂紀行為,為農村和小城鎮的穩定、建設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秩序;同時,加強農村和小城鎮的精神文明建設,大力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素質。要採用各種行之有效的形式,宣傳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黨的各項方針、政策,普及科學文化知識,教育和引導農民移風易俗,破除迷信,破除陋習,達到適應科學文明要求的生活方式和生育觀念,實現傳統農民向現代農民的轉變,從文化、教育、公共道德、社會秩序等各方面體現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