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題破山寺後禪院欣賞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6.58K

題破山寺後禪院欣賞精品多篇

題破山寺後禪院改寫作文 篇一

清晨時分,我漫步在古寺中的一條小道上。初升的太陽緩緩地從地平線上升起,漸漸的出現在樹林上空。陽光點亮了淡紫色的天空,第一縷陽光,穿過茂密的樹葉,照射在那滿地的落葉上,好似給大地披上了一件閃着金光的外套。晶瑩的露珠在柔和的陽光下顯得格外耀眼。

竹林間那條蜿蜒幽深的小路彷彿看不到盡頭,只能隱隱約約地看着它消失在遠處那幽暗的地方。沒走多遠,便看到了僧侶們居住的禪房——被周圍的紅花綠柳掩映着,古老的氣氛瀰漫開來,讓人覺得它是那般淡雅、寂靜。

山的無限風光與陽光相輝映,讓人感到耐人尋味。這裏的景色使人心曠神怡。鳥兒像是遙相呼應般的忘我的唱着動聽的歌。樹下的潭水倒映着景色,在微風的吹動下波光粼粼。我深深的沉浸在這如痴如醉的美景裏,無法自拔。

我不禁地與這迷人的景色融為了一體,安靜的享受這大自然帶來的無憂無慮。霎那間,萬物都靜謐了下來,只剩下僧人敲擊的鐘馨聲獨自悠揚。

題破山寺後禪院欣賞 篇二

一、主題思想

《題破山寺後禪院》是一首題壁詩,這首詩描寫了了清晨寺後禪院的清幽脱俗的美好景緻,抒發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隱逸情懷,語文教案-詩詞五首《題破山寺後禪院》等。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是一首比較深刻的政治抒情詩,詩人把朝廷的腐,敗同自己的不幸遭遇結合到一起來寫,表白了自己為朝廷革除弊政的忠心和勇氣。

《別雲間》是詩人在故鄉被清兵追捕時所作的一首悲壯慷慨的絕命詩。全詩抒發了詩人對故鄉的深深眷戀、對破國亡身的悲痛和誓死不屈的抗清決心,表現了詩人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熾熱的愛國熱忱。

《水調歌頭》這首詞通過中秋醉酒賞月,以奇特的想象抒發了作者政治失意的苦悶和對弟弟子由的懷念之情,表達了作者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和對生活寄託的美好祝願。

《醉花陰》這是一篇相思之作,通過對閨中環境和重陽佳節把酒賞菊的孤獨寂寞之感的描寫,表達了對丈夫無比深切的思念之情。

二、思路結構

《題破山寺後禪院》以由外入內的遊寺的路線貫穿全詩。首聯從“入古寺”“見高林”寫起,點明遊寺的時間,烘托幽深的氣氛,頷聯寫踏竹徑,到進禪房,抓住山寺獨特的景物,描繪了山寺幽深寂靜的景色;頸聯點明全詩主旨,種種景物的描寫,都是圍繞“潭影空人心”層層鋪墊;尾聯以鐘磬音響輕輕迴盪,烘托萬籟俱寂的。寧靜氣氛。全是井然有序地塑造了一個幽靜、高遠的境界。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全詩敍事、寫景、抒情融合為一。首聯:直言獲罪被貶原因。“朝奏”與“夕貶”相呼應,表明意外獲罪之迷。“路八千”由貶謫之遠,説明獲罪之重。頷聯:表明自己為朝廷革除弊政的忠心及不顧惜衰朽殘年的勇氣,言詞之中充滿着對因忠而得禍的怨憤之情。頸聯:借景抒情,念家人,更系國事,情悲且壯,進一步抒發非罪遠謫的不平。尾聯:對遠道而來的侄孫韓湘交代後事,情調悽楚、心緒沉痛,藴含着詩人難以言喻的憤激情懷。

《別雲間》全詩緣事抒情。敍事上,由遠及近,漸次推進;感情上,由悲而烈,逐層加深。首聯:寫自己抗清的經歷和現在的遭遇。頷聯:作者將個人的遭遇與國家命運聯繫起來,表達了對清軍入侵中原的強烈義憤和對國家前途的深切憂慮。頸聯:表明詩人就義之前的思鄉之情。尾聯:表達詩人堅定的抗清鬥志和對抗清事業的必勝信念。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按問“天”一一問“月”一一問“人生”的思路,層層遞進。

詞前小序,敍述作詞的原因,領起全篇。上片:寫詞人歡飲時的想像,刻畫了一個空靈澄澈的境界,表達了詞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下片:寫“無眠”時對人生哲理的探求,表達了作者的豁達胸襟和對親人的懷念,國中二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詩詞五首《題破山寺後禪院》等》。

《醉花陰》這首詞上片開頭寫節日的無聊與閒愁,一個“愁”字奠定全詞基調。後二句寫佳節重陽的夜晚。一句“涼初透”,給人以悽清寂寞之感。下片寫獨自對酒賞菊以及內心的愁緒。開頭二句似乎寫得閒雅灑脱,良辰美景自得其樂,但因酒前花下少了一個人,於是有了下面的淒涼意境。“莫道”是突兀而來,三個句子三個層次,不消魂承上逆轉,引出下句“西風”,使重陽佳節帶上蕭索的淒涼;最後推出“人比黃花瘦”的警句來,是重陽“愁”的歸結。“瘦”是全詞詞眼,主題所在。全詞以“愁”字起,以“瘦”字止,寄相思之情,抒離別之苦。

三、參考譯文

《題破山寺後禪院》

清晨來到這座古老的寺廟,初升的太陽映照着高聳的樹林。竹叢中彎曲的小路通向幽靜的地方,禪房周圍的花草更加顯得葱鬱幽深。山林的美景使得百鳥自由地歡唱,清澈的潭水倒影讓人心地空靈。萬物的聲響此刻全都沉寂了,只有空中偶爾傳來鍾磐的餘音。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諫阻迎佛骨的上疏早晨剛呈送到皇宮,傍晚就傳來獲罪的消息而被貶潮州。既然決心為聖明的君主興利除弊,又怎麼能夠顧惜自己的衰朽殘年。巍巍秦嶺雲海茫茫,身家何處是歸宿?皚皚白雪擁堵藍關,馬兒都裹步不前。賢任孫從遠方來,念你孝心一片,就勞你到那瘴癘之地收拾我的骸骨了。

《別雲間》

抗清鬥爭已經整整三年了,今日不幸落入敵人的手中。想起河山淪陷,雙眼熱淚不斷,天地遼闊,可何處能訴説心中的悲憤!毀家紓難生死早已不放在心上,只放心不下鐵蹄下的父老鄉親。待到魂魄歸來故土的那一天,重舉抗清的大旗與敵人決一死戰。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何時出現的呢?端起酒杯仰問上蒼。(又)不知天上的宮殿樓台,今夜是什麼年月。我(有心)想駕風前去,又怕瓊樓玉宇的極高處,(我)耐不住那裏的清寒。(況且在那裏)起舞只能玩賞自己的孤影,哪如在人世間(痛快)呢!月亮轉過朱閣,低照着美麗的窗户,照着不眠的詩人。不應有什麼怨恨,(但它)為什麼總是趕在(我)離別親人的時候露着圓臉呢?(退而思之)人世本有悲歡離合,月亮總有陰晴圓缺,此事自古難以圓滿。只求親人平安,千萬裏之外共賞此美月吧。

《醉花陰》

漫長的白天難以捱過,銅香爐裏的香料逐漸燃盡。重陽佳節又到了,碧紗櫥中夜半時,玉枕冰涼透骨。傍晚在東籬下飲酒賞菊,淡淡的菊香沁人心脾。仍無法排解心中的愁苦,西風吹卷竹簾,賞花人比菊花還顯得單薄清瘦。

四、詩詞簡析

《題破山寺後禪院》

這首五律是詩人仕途失意後,遊歷虞山破山寺時寫的一首山水詩。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首句點明出遊的時間和地點。下句緊扣“清晨”描繪出這座寺院的全景。“古寺”“高林”突出了破山寺的幽雅和寧靜。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抓住寺中獨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繪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這兩句用語精當,意境幽邃,成為歷代讀者讚賞的名句。

“山光悦鳥性,潭影空人心”。緊承上聯,進一步渲染了僧房的幽深、清寂。“悦”,用如動詞,使……歡化“空人心”,使人心中的雜念消除。“空”消除。形容詞用作動詞。“使……空”。這兩句詩以動顯靜,因景生情,含蓄雋永。

“萬籟此俱寂,但餘鍾馨音”。尾聯是上一聯的補充,進一步以動顯靜,以鍾馨音響輕輕迴盪,映襯山寺萬籟俱寂的寧靜氣氛。

這首詩以凝鍊簡潔的筆觸描繪出一個景物獨特、幽深寂靜的境界,表達了詩人遊覽名勝的喜悦和對高遠境界的追求。全詩層次分明,意境幽深,寓意含蓄,語言簡潔明淨,感染力強。由本詩演化出的成語“曲徑通幽”“萬籟俱寂”,沿用至今。

題破山寺後禪院改寫作文 篇三

初春的早晨,一陣陣霧氣籠罩着山巒,透露着一絲絲清涼,就像仙境一樣。一陣微風拂面而來,涼爽愜意。走進一座古寺裏,我感受到大自然的清麗。

一輪紅日逐漸升起,照射在茂密的樹林裏,發出耀眼的光芒,破山寺裏格外温暖。

走在彎彎曲曲的小路上,青石板的路清涼怡人,彷彿根本就沒有盡頭。地上的小草輕劃過我的腳踝,癢酥酥的。路邊樹葉上的露珠滴落到了我的手臂,冰冰涼涼,我似乎都嚐到它清甜的味道了。

一直順着小路往前走,你會發現一座古老又高大的禪房。禪房四周圍碧綠的小草肆意生長着,叢間夾滿五顏六色的花兒,爬山虎也早早地爬上了房頂。沒有人會管,任意它們自由舒展。

此時,太陽已經落在了半空中,彷彿所有的事物都鍍上了一層金子。房屋是金色的,小橋是金色的,古寺也冒出點點金光,就連林間的小溪也是金色的。

大地、房子、花木……都沐浴在温暖的太陽光中。一陣陣微風拂過,花草樹木在微風中跳着歡快地舞蹈,一隻只小鳥停歇在樹葉“沙沙”的伴奏中賣弄着歌喉,“啾——啾——”它們歡樂地笑着。歌唱完了,它們又從這棵樹飛到那棵樹,就這樣一直蹦來蹦去,在空中劃過了一道完美的彩虹。

再向前走,一潭清水映入了我的眼簾。宛然温潤的碧玉,走近潭邊,裏面倒映出我的影子,倒映着藍天,倒映着白雲……那裏就像一幅秀麗、優美的畫卷。陽光照射在上面,波光粼粼的,清風拂過,水面泛起點點波紋,好似一個個輪子在裏面轉着圈。再走近一看,就會發現有幾條小金魚在裏面歡快的遊玩着。

看到這裏,我不禁對它説:“清潭啊!你沒有大海的傲慢、瀑布的狂野,不似長江的魯莽、小溪的小家氣,你是一位沉穩、謙遜的智者,你不厭其煩的守護着這裏……”

來到這裏,我聆聽着天地萬物之聲。清潭啊,你洗清了我的心靈,洗淨了我心中的憂愁與煩惱,在這裏,所有嘈雜的聲音彷彿都消失了。“咚——咚——”不遠處,傳來了一聲聲鐘鼓敲擊聲,清脆悦耳,傳得很遠,很遠……

題破山寺後禪院改寫作文 篇四

清晨,天空泛着魚肚白。春風吹在身上,讓人感到無比愜意。我趁着大好時光,準備去古寺遊玩。

走在路上,兩邊的樹木,綠油油的,青翠欲滴。樹木直挺着,像堅挺不屈的將軍。太陽彷彿一個害羞的小姑娘,帶着一臉紅暈。陽光温柔地照在高高的古樹上,就像一位母親,正叫孩子們起牀呢!葉子們也睡醒了,精神抖擻起來。

彎彎曲曲的小路,像條絲帶伸向遠方。我沿着幽靜的林蔭小路向前走着。小路邊長着許多小花小草。花瓣像一個個小勺子,勺子裏盛着露珠。晶瑩剔透的露珠,如一顆顆珍珠,正悠閒地睡在搖籃裏。微風一來,它們喜歡到地上去玩,只見他們像坐滑滑梯一樣,從花瓣上一劃而過。

沿着小路繼續向前走,就看見一座古禪房,牆壁上的爬山虎,正努力地向上爬着,一步又一步,漸漸地爬滿了整面牆。古禪房周圍的小草正貪婪地吸着露水,努力地向上探着頭。

天漸漸亮了,太陽也從淡紅變成了金黃色,發出了耀眼的光芒,亮得我睜不開眼。太陽也順便給雲朵大地換上了金色的衣裳,遠處的青山更清晰了。突然嘰嘰喳喳的鳥叫,從遠處傳來打破了寧靜。他們有的成羣結隊,在天空中嬉戲,有的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説着悄悄話,還有的在樹枝上賣弄着歌喉,多麼自由自在啊!

禪房的潭是幽靜的,潭水碧綠碧綠的,如一塊綠寶石。潭清澈見底,清澈得能看見水中那絲線般的水草,清澈得能看見水中光滑的小石頭,清澈得能看見水中穿梭的小魚。魚兒正歡快地遊着,時而從水面躍起,劃出一條條弧線,又迅速落了下來,湖面立刻蕩起一圈圈小圓暈。有時一陣風吹來,水面蕩起層層波紋,波光粼粼的。這小潭雖然比不上奔流不息的河流,也比不上無邊無垠的大海,但此時這小潭彷彿洗盡了我心中的雜念和煩惱,讓我感到無比愉悦。

此時此刻,我陶醉在這美景中,整個世界都變得安靜了,恍惚之中,聽到一陣陣清脆的鐘聲,正“咚咚”的響着,讓人心靜空明。

題破山寺後禪院改寫作文 篇五

我不想打擾了古寺中的一草一木,於是選在了它們剛睡醒的時候走了進來,山寺中清新的朝氣驅逐了我頭腦中殘留的混沌。天色真的是很早啊,黎明的那一層薄霧還在空氣中彌散,叫我好不容易才透過它看見那一束晨光,輕輕地依偎着剛醒來的、高高的樹林。遠處無限深遠幽祕,是由一條無數前人踏出的彎曲小路與腳下相連,每走一步都被歷史的清淨包裹,再無半點雜念,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洗禮。路旁美景還未賞完,隱隱從一片清新的花木後看到了禪房的屋角,雖已陳舊,但精神依舊,反倒是歲月的滄桑滲入了它的靈魂,讓禪房在神聖之中多了一份穩健。

“初日”的光芒愈發強烈起來,遠山上的綠色變幻為一片金光,彷彿要刺痛你的眼,喜歡往亮處飛的鳥兒,你們可和我一樣高興呢?我收回迷離的眼光,一股清幽之氣從眼中流入心扉,這是一汪綠潭,綠得叫人分辨不出是青是藍,是深是淺,引人遐想。我聯想起古今多少文人墨客來訪此地,面對這一汪靜潭,心裏作何感?它沒有西湖的秀美,長江的壯闊,它只有“你來,或不來,我就在這裏不動不喧”的空明、寧靜。對了,就是空,拋去了世俗的雜念,忘卻了人生的坎坷,而今我心裏,只有滿滿的“空”。這一刻,其餘所有的聲音都被清潭從我心中沖走,只留那一記迴盪在古今天外的,鐘磬。

題破山寺後禪院改寫作文 篇六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淅淅瀝瀝的小雨下了整整一夜,初春的早晨還籠罩着一層寒意,空氣中氤氲着泥土的芬芳。被雨水沖刷過的天空格外明澈,我們漫步在這片湛藍下。

沿着佈滿苔蘚的石階,我緩緩走進寺院,每座寺彷彿都沒有睡醒的樣子,在薄霧中顯得格外寂靜。初升的太陽略帶羞澀,一片高高的山林將陽光稀稀落落的篩下,殘缺的灑了一地。這麼金色的光輝把寺院照的絢麗明亮,將山林變得鬱鬱葱葱,生機無限。

來不及回味剛剛的美麗,眼前便出現了一條蜿蜒曲折的小徑,兩旁繁密的草木將小道遮掩着,陣陣微風拂過,樹葉翩翩作舞,深幽的小徑在枝葉婆娑中蜿蜒着數十米。這時,身上的涼意已全部褪去,我沿着小路一直走,來到了盡頭的一座古老的禪房,房檐上爬滿花草,周圍佈滿了草叢,眼前的景象令人心馳嚮往。

大地,房屋,樹木都沐浴在這温暖的日光下,鳥兒在樹葉“沙沙”的伴奏中賣弄起歌喉,如一股叮咚的泉水流過心間,餘音繞樑之際,使人心曠神怡。走到房屋後面,一湖潭水深深地清澈了我的眸子,倏忽間,我的心被一池碧水填滿了,又時不時泛起陣陣漣漪。而心中的雜念也被潭水沖洗的一乾二淨,只剩下對自然無限的愛與嚮往。

一切都在這幅畫面中變得沉寂,沒有一絲聲音,耳邊只縈繞着一次次鐘磬的響聲,牽動着我的心絃,滌盪着心間的塵漬,回味無窮……

題破山寺後禪院 篇七

初春的早晨是宜人的。天空泛着魚肚白,似乎還沒有睡醒。清風徐來,吹在臉上,身上像有一隻無形的手温柔的撫摸着我,甚是舒服。薄霧籠罩着寺院,朦朦朧朧,如夢如幻,使人痴迷。

天空泛來一絲紅光,初升的太陽從天際盡頭緩緩升起。太陽的光芒染紅了旁邊的雲彩。火焰般的雲彩蕩在天空,十分好看。太陽逐漸升高,那慢慢變得耀眼的光芒灑在寺院後的高林。樹木巨人般的影子投在地上,將陽光篩碎,零零散散的灑在地上。

踏着青石板小路,往林深之處走去。青石板的裂縫中伸出幾株頑強的小草,它們被風吹得微微彎下身子,看了令人憐愛。曲折的小路搖曳着身子在林中蜿蜒,像一條綠色的小溪。

沿着小路一直走着,來到一座禪房。禪房旁邊生長着青翠的小草,嬌柔的花兒們幽香撲鼻,使人心曠神怡。仔細一看,花兒的花瓣中盛着晶瑩剔透的露珠,閃着動人的光芒。

美麗的景色令人心情愉悦,連鳥兒們也是如此。它們在燦爛的陽光中開始了歌唱表演。啊,那聲音啊,清脆、悦耳!除了為他們伴奏的樹葉在風中沙沙作響外,整個世界都安靜下來傾聽。它們的歌聲作文吧比任何一種人創造的樂器都美妙得多,他們是大自然的音樂家。

潭水清澈見底,可以看見底部被水磨得圓圓、光滑的鵝卵石。柔軟的水草在水中晃動,像一條條飄動着的絲帶。魚兒們撒歡似地在水中游來游去,有時還會聚在一起嬉戲。太陽照耀着潭面。剎時,湖水波光粼粼,像有無數金子在水中晃盪,又似一羣小精靈在潭面跳躍。在我眼中,有兩個世界,只不過下面那個更有趣,因為這個世界會活動:一陣微風拂過,潭面微微晃動,模糊了太陽的倒影。水面晃動、晃動、晃動……似乎我的心也晃走了,隨水而去了。一切煩惱都化為烏有,只想痴痴地望着潭水,如醉、如夢,彷彿離開了這個喧鬧的世界,只想將時間停留在這一刻,直到永遠永遠。

忽然,整個世界都寂靜下來。鳥兒停止了歌唱,樹葉停止了沙沙作響,風也止住腳步。它們似乎都在等待着什麼。“當—”寺院裏敲鐘聲遠遠傳來。這是祈福的鐘聲嗎?聽,這鐘聲多麼像一位老人低沉的聲音,讓人安心。鐘聲在迴響、迴響、迴響。在這時,我相信所有人都忘記了一切。放鬆心境,彷彿所有悲傷和不順心都化為一縷炊煙只剩下愉悦。

題破山寺後禪院改寫作文 篇八

清晨,我漫步在一條小道上,太陽已經升起來了,遠處,一座古寺在竹林中若隱若現。我很是驚訝,心想:這裏居然有一所古寺,以前來散步時為何沒有發現?我快步向前,寺院漸漸出現在我的眼前。我敲了敲門,沒有人應答。我便推門走進這寺院中。朝陽射下來的點點光芒,映照着肅穆的高林,讓人感到十分的莊重。

猛然,在寺院的竹林深處,我發現了一條小路。陽光透過竹葉在路上留下斑斑點點,一陣風吹來,竹子微微晃動,竹葉翩翩起舞,路上的斑點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我望着小路遠處,卻是一眼望不到頭,花木掩映着的經房更顯得分外幽靜。

我緩緩地走在小路上,觀賞者那被譽為四君子的——竹子。聽着風吹過竹葉發出的輕響,呼吸着竹林中的新鮮空氣,欣賞着古寺在陽光下的身姿。忽然,一隻不知名的鳥兒婉轉的啼叫起來,在青山綠葉的光彩中歡聲歌唱,歌聲時而快時而緩,時而好似涓涓溪流,時而好似滾滾波濤。我停下腳步,細聽這隻鳥兒的歌聲,忘記了自己。清潭照影,在我的心裏頓時一片空靈。

鳥兒的歌聲停止了,像一位歌唱家一樣,向我點了幾下頭,拍着翅膀飛走了。一瞬間,大自然似乎也變得寂靜起來,沒有一點聲音,我抬頭向天空望去,只聽見鐘磬的聲音在空中迴盪延伸……

題破山寺後禪院改寫作文 篇九

清晨,我睡不着覺,看窗外那美麗的大自然,我入迷了,連忙起牀,準備去寺廟的後院感受大自然的氣息。我慢跑着來到一座寺廟,我悄悄的走進去,不忍心打破這樣寧靜的美,有一個和尚在掃地上的落葉,他見我進來了,就點點頭,我報之一笑,來到了寺廟的後院。

那一片竹林,竹子綠得清翠,底下有一些花,雖然不是什麼名花,但這些花兒們以他們獨有的粉彩綻放着,毫不吝嗇地為竹林增添幾分美感。這一片鳥語花香的景色帶着我遠離城市的喧鬧。看見有一條小路,我不由得沿着這條小路走,邊走,心中有一種奇妙的感受,像是走上探險的道路,又像走進了童話世界。我走到了盡頭,看見一走房子,那房子很簡陋,但令人心曠神怡:房子的周圍都種滿了花花花草草,好不熱鬧!

花草旁邊是用竹子做的籬笆。這時,一縷陽光照到了我身上,鳥兒嘰喳的歌唱,轉身一看,有一個水潭,那水十分清澈,底下的石頭多能看到,陽光散落在上面,折射出金色的光輝,十分動人。

我看着這水潭,發現了一張天真無邪的笑臉,我突然感到釋然,這不僅是美景意義上的“世外竹園”,更是人的精神得到放鬆的地方。這兒沒有城市的嘈雜,沒有商家的討價還價,也沒有官場上的明爭暗鬥,我蹲下身子,思索着,萬物都靜悄悄地,似乎也正思考着,只有鐘聲在我的耳畔迴盪。

題破山寺後禪院欣賞 篇十

一、教學目的

1、知識:背誦這首詩;理解詩的意境。

2、能力:誦讀能力;聯想,想象能力。

3、德育: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河山;陶冶美的情操。

4、重點目標:背誦此詩。

5、目標難點:理解詩的意境。

二、教學過程

(一)查上首詩的默寫。

(二)背景和作者簡介:(見註釋206頁⑥)

(三)齊讀本詩二遍。

(四)理解此詩的意境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首句“清晨”二字點明出遊的時間和地點。詩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見他對這塊佛教聖地的嚮往之切。下句緊扣“清晨”描繪出這座寺院的全境:初升的太陽,正照着寺院中高聳的樹林。“古寺”“高林”突出了破山寺的幽雅和寧靜。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這一聯詩人抓住寺中獨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繪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竹徑”,竹林叢中小路。“幽處”幽靜的地方。“禪房”僧侶們的住所。“花木深”,指禪房深藏在花木叢中。這兩句用語精當,意境幽邃,成為歷史讀者讚賞的名句。“竹徑通幽處”,有引導學生髮揮想象和聯想,去描述詩意的書作“曲徑通幽處”。

“山光悦鳥性,潭影空人心。”這一聯緊承上聯,進一步渲染了僧房幽深、清寂。“山光”山中的景色。“悦”,用作動詞,使……歡悦。“空人心”,使人心中的雜念消除。“空”,消除。形容詞用作動詞,“使……空”。上句表面上是寫山光使飛鳥也怡然自樂,實際上,鳥的怡然自樂是詩人心情愉悦的反映。下句寫人心對潭影而空,既是詩人表達了寧靜的內心感受,也隱約流露了對現實的憤慨和反感。這兩句詩以動顯靜,因景生情,含蓄雋水。

以上四句詩人抓住山寺中獨特的景物,運用了以靜顯靜,以動顯靜的表現手法,塑造了一個幽深靜寂、安祥和平、自然高遠的境界。

“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尾聯是上一聯的補充,進一步以鐘磬音響輕輕迴盪,以動顯靜,映襯山寺萬俱寂的寧靜氣氛。“萬籟”,指自然界萬物發出的各種聲響。“俱”,都,全部。“寂”,寂靜,沒有聲音。成語“萬籟俱寂”出於此句。“磬”,是石或玉製的打擊樂器。和尚在念經或進行其它宗教活動時,都用敲鐘和擊磬表示開始和結束。

小結:這首詩以凝鍊簡潔的筆觸描寫了一個景物的獨特、幽深寂靜的境界,表達了詩人遊覽名勝的喜悦和對高遠境界的強烈追求。全詩層次分明,意境幽深,寓意含蓄,簡潔明淨,感染力強。由本詩演化出的成語“曲徑通幽”“萬籟俱寂”,沿用至今。

(五)背誦這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