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半截蠟燭》説課設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72W

《半截蠟燭》説課設計(多篇)

《半截蠟燭》案例評析 篇一

23 半截蠟燭    12 半截蠟燭(a、b案)    12 半截蠟燭    課本劇《半截蠟燭》   半截蠟燭 教案

半截蠟燭 教案   《半截蠟燭》教後反思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半截蠟燭》教案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之一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3    《半截蠟燭》片斷賞析之一    12、半截蠟燭

在“對話”中生成語文素養——特級教師周益民《半截蠟燭》教學片段評析  《半截蠟燭》評課稿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及反思    《半截蠟燭》第一課時    半截蠟燭 教案2

周益民詩化語文《半截蠟燭》教學片段評析   《半截蠟燭》走進人物的內心

在涅磐中重生——我的《半截蠟燭》課堂教學成長紀實   <半截蠟燭>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引起的爭議

《半截蠟燭》教學後記    6、半截蠟燭    《半截蠟燭》練習   半截蠟燭練習設計

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半截蠟燭》練習題

【説教材】

〖教材簡析〗

《半截蠟燭》是九年義務教育小語第十冊第12課。課文生動地記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的一個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和敵人作鬥爭的事,讚揚了伯諾德夫人及其兒女的機智勇敢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課文可分為四段。描繪了一場緊張激烈而又沒有硝煙的戰鬥,人物的心理活動刻畫地相當細膩。情節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玄。

〖教學目標〗

目標句有激勵,導向功能,根據課程改革的要求以及本課的特點和五年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目標如下: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5~8個生字,兩條綠線中的2~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厄運”、“搖曳”、“鎮定”等詞語。

3、能聯繫課文內容,通過朗讀課文的訓練,感受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鬥爭時的機智、勇敢和鎮靜,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4、通過合作的形式,續編故事,培養孩子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對課文的理解。

這些教學目標是在課堂中綜合滲透完成的。

〖教學重點、難點〗

從不脱離教材本身和學生的接受能力考慮,圍繞課後練習題,確定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

通過對人物語言、動作、神情、心理活動等的閲讀感悟,感受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鬥爭時的機智、勇敢和鎮靜,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課時安排〗

計劃3課時完成。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説教法、學法】

1、教法:

“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我在教學過程中將主要採用質疑點撥法等自主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根據本課教材特點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遵循“積極指導自學、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教學理念,運用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創造學習、前後聯繫、讀中感悟、角色體驗,多渠道接受信息。

2、學法:

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掌握從讀到思的學習方法。在讀中抓關鍵詞,體會人物心理,進一步思考理解,教師適時點撥,學生細細揣摩,突破難點。

【説教學程序】

一、揭示課題

1、激趣直接板書課題──半截蠟燭,學生質疑,你會想到什麼?是不是會想:為什麼會是半截蠟燭?這半截蠟燭有什麼用呢?然後學生帶着問題自讀。簡煉地概括出時間、地點、人物、事情或含結果。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一家人沉着地和德國軍官一次又一次地周旋,保護裝有絕密情報的半截蠟燭的事。)

2、簡單介紹二次大戰:

1939~1945年,是人類歷史上至今為止規模最大、傷亡最重、破壞最大的全球性戰爭。

我認為,任何語文教學的改革都必須遵循母語教學的規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讓學生從小了解善惡,瞭解歷史。適當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二、自學課文,及時反饋

這是第一課時的重點,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讀思結合的良好習慣。《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十分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及應用。

1、檢查生字詞。

2、檢查朗讀。

指名學生逐段朗讀,掃除字詞障礙,幫助學生理清文章思路,中間採用學生自評和他人評價相結合的方法,鼓勵學生體會課文語言的簡練和準確。

指導學生抓住人物活動的主要情節,圍繞中心來歸納段落大意。

三、緊扣中心,重點體味

教師先提出一個思考題提綱挈領,伯諾德夫人一家人為了保護這裝有絕密情報的半截蠟燭,他們都想了哪些辦法在跟敵人周旋?讓學生用心地讀讀課文,畫一畫,説一説,也可以同桌相互交流。

採用“以述促讀”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研讀課文語言材料,在主動、積極的思維中,感知思想內容。

教師相機板書:

一吹二端、外靜內急

“外靜內急”,這不僅是伯諾德夫人一家人跟三個德國軍官的鬥爭方式,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整個法國人民的一種特有的鬥爭方式。

“外靜內急”,着急什麼?

(“萬一蠟燭燃燒到金屬管處就會自動熄滅,祕密就會暴露,情報站就會遭到破壞,同時也意味着他們一家三口生命的結束。”)

文章2、3、4自然段是重點段落,要着重讓學生反覆朗讀,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來領悟伯諾德夫人一家人的機智和勇敢。例如:從哪看出伯諾德夫人的機智沉着?學生通過瀏覽、默讀找出“許多、始終放心不下、絕妙”等詞語讀出人物當時緊張卻不慌亂的心理。

大兒子傑克和小女兒與敵人的周旋以學生的學為主,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還是通過學生找出表現任務機智和勇敢的關鍵詞來體會心理活動。圈畫出動作、神情、語言的有關語句。通過指名讀,賽讀,齊讀,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的讀來加深感受。

板書:

鎮定、勇敢、機智

在情況萬分危急的情況下,伯諾德夫人一家人卻一次又一次地與三個德國軍官周旋,最後終於保住了那裝有絕密情報的半截蠟燭。這三個人你最佩服誰?為什麼?請再次用心地讀讀課文,同桌相互交流。

學會合作,提高課堂實效,交流昇華。

四、迴歸文章,課外延伸

1、小節全文:

本文僅僅是法國人民抗擊德國強盜的一個縮影,其實當時的整個法國天天都在發生着像伯諾德夫人一家人所進行的鬥爭,最終將德國強盜趕出了法國的土地。

師要追問、生疑。引導孩子再讀。

學生對人物的體驗超出其對人物的原有認識,更豐滿了,更深入了;孩子對整個二戰期間的法國人民的鬥爭也有了總體的瞭解,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個性得到了張揚。當然孩子也悟到了一些體驗的方法,比如聯繫上下文,結合自己的生活,將自己放入故事的情境等。

2、第三課時可讓學生表演課本劇,課前準備好,加深學生體會。

3、續編故事:

正當她踏上最後一級樓梯時,蠟燭熄滅了。下面的故事會怎樣發展呢? 如果被發現會出現什麼情景?如果沒有被發現又會出現什麼情景?

給學生自由思維的空間,説話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

4、作業:

將續編的故事寫下來。

寫的過程,不僅僅是訓練了孩子的寫作能力,也是孩子對文本的再次深入解讀的過程,也是孩子個性化體驗得到充分張揚的過程,當然從孩子的寫作中教師也能發現其對文本理解的程度。

【板書設計】

半截蠟燭

鎮定

一吹二端

勇敢

外靜內急

機智

《半截蠟燭》案例評析 篇二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生字和新詞。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説班次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3.通過朗讀課文,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鬥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認真朗讀,通過對伯諾德一家人從容鎮靜的動作、神情、語言、心理描寫去體會一家人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三、教學過程:

(一)揭題

齊讀課題,學生質疑:課文為什麼用“半截蠟燭”作題目?這“半截蠟燭”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讀課文。

2.小組朗讀檢查,讀通課文,解疑。

3.讀劇本,想想劇本主要講了什麼事?

4.你最欣賞誰的語言,為什麼?

(三)演一演

1.學習演第一場戲。

(1)請大家自由讀第一場戲(第三自然段),思考:你準備通過伯諾德夫人的哪些動作、神態、語言及心理活動來演出她的勇敢、機智。把重點詞句用相應的符號圈畫出來。

(2)交流。

(3)小結。

儘管情況危急,伯諾德夫人內心十分焦慮,但她還能表現得這麼從容、機智,真是了不起。如果讓你演伯諾德夫人,你能通過動作、語言、神情、心理活動把伯諾德夫人機智、勇敢的形象表演出來嗎?

(4)除了伯諾德夫人,這場戲中還需要哪些角色?(三個德國軍官。)演出他們怎樣的特點?文中提示我們演好哪個動作?(闖)除了動作,你還能聯繫第一二節的內容想象一下他們進來會説些什麼嗎?

(5)傑克、傑奎琳什麼特點?

(6)佈置任務。演員表演,觀眾注意看他們的動作,仔細聽他們的語言,還要觀察什麼呢,自己看吧。

(7)評價:演得怎樣?

(8)是的,在課本劇中,有些描寫人物動作、語言、神情及心理活動的內容完全可以由演員發揮自己的想象去演出來。旁白不必把所有的提示語都念出來。)

2.學習第二、第三場戲。

(1)、小結佈置:剛才,我們通過共同合作、探究,非常成功地完成了第一場戲的演出。能採用剛才的方法自己合作完成後二場戲的演出嗎?第二場戲的主角是──?第三場戲的主角是──?組長起立,代表小組選擇其中一場戲。

(2)、同法默讀一齣戲,思考:你準備從人物的哪些動作、語言、神情及心理活動來演好機智、勇敢的傑克或傑奎琳?圈畫關鍵詞句。

(3)、交流傑克。

(四)總結

在這麼危急的情況下,伯諾德夫人一家以國家利益為重。靠自己的機智、勇敢終於成功地保住了蠟燭中的機密,多麼愛國的一家人啊!

(五)總結延伸

今天,我們通過合作、探究學會了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情及心理活動把劇本演了演,那麼,你能説説劇本和一般的寫人記事的文章有什麼不同嗎?

四、教學結束:

作業:

1.讀一讀二戰的故事

2.和家人演一演《半截蠟燭》。

《半截蠟燭》説課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2、通過朗讀感悟,感受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鬥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為祖國、為和平而捨生忘死的精神。

3、通過品味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的描寫,走進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學習刻畫人物心理的方法。

一、複習導入。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這是怎樣的半截蠟燭?

2、為了完成任務,為了打擊德國強盜,趕走侵略者,伯諾德夫人怎麼保護這絕密情報?

小結:最危險的地方往往可能最安全。這真是一個絕妙主意。

二、感悟保護蠟燭的重要。

1、但是,如果這半截蠟燭在敵人面前點燃,燒到金屬管處就會自動熄滅,這意味着什麼?你能從文中找到這可怕的後果嗎?

2、示段。“萬一蠟燭燒到……生命的結束”。

3、指導朗讀:一旦祕密暴露,後果將不堪設想!你能將這可怕的後果讀出來嗎?

4、小結:是啊,真是太緊張了!這裏不是戰場,但比戰場更嚴峻!

三、整體把握一家三口與敵人周旋的方法。

1、一天夜晚,屋子裏闖進了三個德國軍官,並點燃了蠟燭。燭焰搖曳,母子三人的心一下子就被揪緊了。在危急關頭,三人分別想出了不同的辦法。讀讀文章3-7自然段,用自己的話説一説他們保護蠟燭的方法。

2、反饋,相機板書:滅蠟燭;移蠟燭;帶蠟燭。

3、真是一波三折,驚心動魄!你能看着這些文字,把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講給大家聽嗎?

4、學生自由練説,反饋評點。

四、二讀,自主體悟一家三口的機智勇敢。

1、面對着即將到來的危險,母子三人還能想出巧妙的辦法,保護情報,你覺得他們是怎樣的人?(機智勇敢)

2、自主閲讀:你是從哪些關鍵語句體會到的?認真讀讀文章,自己圈圈劃劃。

★、以讀為主,品悟伯諾德夫人的殷勤安排。

1、作為母親,伯諾德夫人身先士卒。這就是她的表現,請你仔細讀一讀,想一想,你從哪些關鍵詞句體會到了她的機智勇敢?

齊讀:讓我們把對伯諾德夫人的崇敬送入句子,讀一讀!

★、讀議結合,品悟傑克的主動服務。

1、一場危機似乎過去了。過去了嗎?(沒有)輕鬆的心情沒有持續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煙的燭芯重新點燃。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面對母親的失敗,面對依然存在的危機,誰來讀讀傑克的表現“大兒子傑克……默默地坐待着”

2、指生朗讀,點評體會。

傑克在坐待什麼?誰再來讀?

3、齊讀:多令人感動!帶着這種感動,一起讀!

(1)交流:“燭焰搖曳,發出微弱的光。此時此刻,它彷彿成了——屋子裏最可怕的東西。”為什麼?(蠟燭越來越短,燭光越來越微弱,暗示着祕密就要暴露,一家三口的生命已越來越危險,情況緊急!)(這還暗示着情報站就要遭到徹底破壞,所有情報員的安危就在這一剎那間,情況萬分危急!)

(2)小結交流:是呀,此時此刻,不僅僅是蠟燭越來越短,而是情報站越來越危險,所有情報員的生命將越來越危急!你最想用哪些詞來形容?(千鈞一髮、迫在眉睫、十萬火急、危在旦夕……)

(3)迴旋朗讀。

★、潛心會文,探究傑奎琳的巧妙請求。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小女兒傑奎琳請求德國軍人,讓她帶着蠟燭上樓睡覺,她成功了,我們也如釋重負。為什麼傑奎琳會成功呢?她的請求巧妙在哪兒呢?

1、學生自由朗讀。

2、交流反饋。

3、引導:同學們,傑奎琳表面上彬彬有禮,但她心裏絕不是這樣想的。一家三口的心裏都極度痛恨德國強盜,但為了保護蠟燭中的祕密,為了帶走蠟燭,他們只能殷勤巴結,主動服務,只能違心地與強盜道過晚安。這是忍辱負重!

4、齊讀傑奎琳的表現。

5、齊讀最後一自然段。

八、總結昇華。

1、一家三口與德軍鬥智鬥勇,非常巧妙地化解了危機,這就叫周旋。在他們的巧妙周旋下,祕密保住了,情報站保住了,同時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他們的大智大勇,來源於什麼?

2、交流:熱愛祖國、熱愛民族,嚮往自由、嚮往幸福,正義的力量。

3、小結:其實,這只是反法西斯戰爭中的一個小小的縮影。為了爭取民族解放,許許多多的普通人民,經歷了無數個這樣的驚心動魄,譜寫了一篇篇可歌可泣的生命樂章。在我國反抗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戰爭中,也出現了這樣的小英雄,放牛娃王二小、小兵張嘎、小英雄雨來……他們也一樣留在民族解放的里程碑上,也一樣活在我們的心中。所以,讓我們牢牢地記住它——半截蠟燭,因為這是智慧、勇敢、忠誠的象徵,它是全世界正義力量的最強音!

板書:  半截蠟燭

拿來油燈    吹滅蠟燭

周旋   搬柴生火    轉移蠟燭大智大勇

上樓睡覺    帶走蠟燭

《半截蠟燭》説課設計 篇四

學情分析:

《半截蠟燭》故事性強,孩子樂於閲讀。但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一時代背景孩子們是缺乏瞭解的,對德國法西斯的殘暴、伯諾德夫人一家所面臨的危險可能也僅限於文字的理解,絕對不可能有“感同身受”的感覺。另外,文中對人物動作、神態、語言以及心理活動的描寫特別細膩,着力表現出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的機智勇敢與愛國情懷,這一寫作特點也應引導學生細讀感悟。

我的解讀:

蠟燭,已隨着時代的發展逐漸淡出歷史舞台,只是偶爾在我們的生活中露一下臉。本文以“半截蠟燭”為題,突出蠟燭在文中的獨特地位。它是伯諾德夫人藏匿祕密情報的所在,它是突然闖進家中的德軍的照明之物,它維繫着伯諾德夫人、傑克、傑奎琳的生命之線,維繫着情報站的生死存亡,維繫着大批軍人、國家的利益命運!全文以半截蠟燭為線索,層層推進,讓讀者的心隨着它的點燃、熄滅、點燃而一次次揪緊!

為什麼將祕密情報藏在半截蠟燭內?

“為了情報安全,她想了許多辦法,但始終放心不下。”

情報是“絕密”的,其重要性可見一斑。而為了這樣絕密的、重要的情報的安全,伯諾德夫人想了“許多辦法”,可見是費盡了心思,但即使這樣,還“始終放心不下”,一方面説明情報非常重要,一定得有個萬全之策才行,另一方面説明,要保證情報的安全是多麼地不容易。(由此也可感受德軍的陰險殘暴,伯諾德處境的艱難與危險,她們一家簡直是提着腦袋在完成任務。)

“由於蠟燭擺在顯眼的桌子上,反而騙過了前來搜查的德軍。”

為什麼“顯眼”的地方反而安全?伯諾德夫人這一方法的“絕妙”體現在哪?按照正常的心理,這樣重要的絕密情報當然藏匿着越隱蔽越好,這樣才能保證情報的安全。但在德軍經常性的徹底的搜查下,哪有這樣的好地方呢?伯諾德夫人反其道而行之,把重要情報就放在德軍的眼皮底下,放在“顯眼”的位置,德軍反而不在意,另一個,半截蠟燭是家庭中常用之物,因而能騙過了德軍的眼睛。事實證明,這個藏匿方法是有效的、絕妙的。

伯諾德夫人、傑克、傑奎琳分別是怎樣做的?為什麼只有傑奎琳能取得成功?

傑奎琳:嬌聲、可愛、鎮定(道過晚安)/少校也有一個這麼大的小女兒。

一方面傑奎琳表現沉着,沒有絲毫的慌張與破綻,她利用小女孩的優勢,“嬌聲”提出“合情合理”的要求,沒有引起德國軍官的注意,又喚起了德國少校內心深處的“人性”,恰恰他也有一位差不多的女孩,因此,傑奎琳憑着自己的機智勇敢消除了一場迫在眉睫的危機。

“正當她踏上最後一級樓梯時,蠟燭熄滅了。”

這樣的結尾留給人們無限的想象空間,故事似乎結束又未結束,人們的心還懸在半空,危機真正過去了嗎?還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記得曹文軒先生曾在講座中説過,好的小説就在於結尾是“留有懸念”的,它會吸引着你不斷地閲讀、不斷地揣摩……我想,這篇文章的結尾也是如此,它戛然而止的時候,故事的敍述者便成了 “你、我、他”,我們可以一起來續寫這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