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文言文《葉公好龍》原文及翻譯(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75W

國小文言文《葉公好龍》原文及翻譯(精品多篇)

葉公好龍 篇一

魯哀公經常向別人説自己是多麼地渴望人才,多麼喜歡有知識才乾的人。有個叫子張的人聽説魯哀公這麼歡迎賢才,便從很遠的地方風塵僕僕地來到魯國,請求拜見魯哀公。

子張在魯國一直住了七天,也沒等到魯哀公的影子。原來魯哀公説自己喜歡有知識的人只是趕時髦,學着別的國君説説而已,對前來求見的子張根本沒當一回事,早已忘到腦後去了。子張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氣。他給魯哀公的車伕講了一個故事,並讓車伕把這個故事轉述給魯哀公聽。然後,子張悄然離去了。

終於有一天,魯哀公記起子張求見的事情,準備叫自己的車伕去把子張請來。車伕對魯哀公説:“他早已走了。”

魯哀公很是不明白,他問車伕道:“他不是投奔我而來的嗎?為什麼又走掉了呢?”

於是,車伕向魯哀公轉述了子張留下的故事。那故事是這樣的:

有個叫葉子高的人,總向人吹噓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歡龍。他在衣帶鈎上畫着龍,在酒具上刻着龍,他的房屋卧室凡是雕刻花紋的地方也全都雕刻着龍。天上的真龍知道葉子高是如此喜歡龍,很是感動。一天,真龍降落到葉子高的家裏,它把頭伸進窗户裏探望,把尾巴拖在廳堂上。這葉子高見了,嚇得臉都變了顏色,驚恐萬狀,回頭就跑。真龍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其實那葉公並非真的喜歡龍,只不過是形式上、口頭上喜歡罷了。

我們現實生活中像葉子高這樣的人也有不少,他們往往口頭上標榜的是一套,而一旦要動真格的,他們卻臨陣脱逃了,這跟葉公好龍又有什麼兩樣呢?

寓意 篇二

這個故事,用很生動的比喻,辛辣地諷刺了葉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們只唱高調、不務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通過這個故事,我們要丟棄“理論脱離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樹立實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風。同時也諷刺了名不副實、表裏不一的人。

葉公好龍的原文及譯文 篇三

葉公好龍

子張見魯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禮。託僕伕而去,曰:“臣聞君好士,故不遠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塵垢,百舍重趼,不敢休息以見君。七日而君不禮,君之好士也,有似葉公子高之好龍也。葉公子高好龍,鈎以寫經,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今臣聞君好士,故不遠千里之外以見君,七日而君不禮,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詩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敢託而去。”

《葉公好龍》閲讀答案 篇四

葉公好龍

葉公子高好龍,鈎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①,施②尾於堂。葉公見之,棄而還③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選自劉向《新序。雜事》)

【註釋:】①牖(yòu):窗户。②施(yí):延伸。③還(xuán):掉轉。

17.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2分)

(1)施尾於堂於:(2)棄而還走走:

1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譯文:

19.葉公“棄而還走”的根本原因是什麼?“葉公好龍”這個成語通常用來諷刺什麼?(2分)

答:

參考答案

17.(1)在,到(1分)(2)跑(1分)

18.這個葉公不是真的喜歡龍,(只是)喜歡那表面上像龍而實質上不是龍的`東西。(每句1分,意思對即可)

19.葉公“棄而還走”的根本原因:他只是表面喜歡龍,而並非真正喜歡龍。(1分)這個成語通常用來諷刺那些熱衷於幻想而並非腳踏實地(或表裏不一、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的人。(1分)

譯文:

葉公(沈子高)喜歡龍,鈎刀上雕刻着龍,鑿子上雕刻着龍,凡是屋室刻花的地方都雕上了龍。這時天上的真龍聽説葉公這樣喜歡它,就降到葉公家,把頭伸進窗户來探看,尾巴延伸在廳堂上。葉公看見真龍,轉身丟下它就跑,喪魂失魄,臉色都變了。這個葉公不是真的喜歡龍,(只是)喜歡那表面上像龍而實質上不是龍的東西。

寓言故事 篇五

春秋時,有位叫葉公的人非常喜歡龍。他家的屋樑上、柱子上和門窗上都雕刻着龍的圖案,牆上也繪着龍。傳説天上的真龍知道此事後很受感動,專程到葉公家裏來,把頭從窗口伸進屋子裏,把尾巴橫在客堂上。葉公看到後,嚇得面無血色,魂不附體,抱頭就跑。原來他並不是真正喜歡龍。他愛的`是假龍,怕的是真龍。這個成語比喻表面上愛好某一事物,實際上並不是真正愛好它,甚至是畏懼它。

譯文及註釋 篇六

譯文

葉公喜歡龍,衣帶鈎、酒器上刻着龍,居室裏雕鏤裝飾的`也是龍。他這樣愛龍,被天上的真龍知道後,便從天上下降到葉公家裏,龍頭搭在窗台上探望,龍尾伸到了廳堂裏。葉公一看是真龍,轉身就跑,嚇得他像失了魂似的,驚恐萬狀,不能控制自己 。由此看來,葉公並不是真的喜歡龍,他喜歡的只不過是那些像龍卻不是龍的東西罷了。

成語出處 篇七

“葉公子高好龍,鈎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夫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漢·劉向《新序·雜事五》)

綜上文獻所述,後世提煉出“葉公好龍”這個成語。

成語故事《葉公好龍》 篇八

注音:yè gōng hào lóng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自稱叫葉公的人。葉公經常對別人説:“我特別喜歡龍,龍多麼神氣、多麼吉祥啊!”於是當他家裝修房子的時候,工匠們就幫他在房樑上、柱子上、門窗上、牆壁上到處都雕刻上龍,家裏就像龍宮一樣。就連葉公自己的衣服上也繡上了栩栩如生的龍。

葉公喜歡龍的消息傳到了天宮中真龍的耳朵裏,真龍想:“沒想到人間還有一個這樣喜歡我的。人呢!我得下去看看他。”有一天,龍從天上降下來,來到了葉公的家裏。龍把大大地頭伸進葉公家的窗户,長長的尾巴拖在地上。葉公聽到有聲音,就走出卧室來看,這一看可不得了了,一隻真龍正在那裏瞪着自己,葉公頓時嚇得臉色蒼白,渾身發抖,大叫一聲逃走了。

後來,人們用“葉公好龍”這四個字比喻那些表面上喜歡某種事物,其實並不是真的喜歡的人或事。

葉公好龍原文及翻譯 篇九

原文

葉公子高好龍,鈎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堂。 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譯文

葉公喜歡龍,衣帶鈎、酒器上刻着龍,居室裏雕鏤裝飾的也是龍。他這樣愛龍,被天上的真龍知道後,便從天上下降到葉公家裏,龍頭搭在窗台上探望,龍尾伸到了廳堂裏。葉公一看是真龍,轉身就跑,嚇得他像失了魂似的,驚恐萬狀,不能控制自己 。由此看來,葉公並不是真的喜歡龍,他喜歡的只不過是那些像龍卻不是龍的東西罷了。

註釋

拼音:yè gōng hào lóng,古音讀作shè gōng hào lóng,作姓氏。

葉公:春秋時楚國葉縣縣令沈諸樑,名子高,封於葉(古邑名,今河南葉縣)。

子高:葉公的別名。

鈎:衣服上的帶鈎。

寫:畫。

鑿:通“爵”,古代飲酒的器具。

屋室雕紋:房屋上雕刻的彩繪、花紋。

“文”通“紋”。

聞:聽説。

窺(kuī):這裏是探望、偷看的意思。

牖(yǒu):窗户。

施(yì):延伸。

還(xuán)走:轉身就跑。還,通“旋”。

走:逃跑。

五色無主:臉色一忽兒白,一忽兒黃。五色,這裏指臉色。

是:由此看來。

夫:這,那。

好:喜歡。

下之:到葉公住所處。

是葉公非好龍也:由此看來,葉公並不是真的喜歡龍。

寓意

這個成語的意義是:比喻表面上或口頭上愛好、讚賞某事物,實際上並不愛好,或者實際上並不瞭解,一旦真正接觸,不但並不愛好或讚賞,甚至還懼怕它,反對它。

辨析

這個故事,用很生動的比喻,辛辣地諷刺了葉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們只唱高調、不務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通過這個故事,我們要丟棄“理論脱離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樹立實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風。同時也諷刺了名不副實、表裏不一的人。但歷史上的葉公卻不是這樣的人。

葉公最著名的功勞是他不以怨報德,果斷率兵平定了白公勝的叛亂,從而穩定了楚國政權。之後,為了楚國的。長治久安,把職位讓給別人,這一讓賢之舉,被專家們評為不迷權貴、深明大義。

葉公沈諸樑,字子高,被楚昭王封為葉邑尹而始姓葉。葉公生於楚國王室之家,其曾祖父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秦國出兵擊退吳軍後,楚昭王把沈諸樑封到楚國北疆重鎮“方城之外”的葉邑為尹。沈諸樑受到了楚國朝野及四境諸侯的敬重,時年24歲。

經考古發掘證實,他主持葉政期間,採取養兵息民、發展農業、增強國力的策略,組織民眾修築了中國現存最早的水利工程,使當地數十萬畝農田得以灌溉,這比著名的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早200多年,比鄭國渠早300多年。至今,葉公修築的東陂、西陂遺址保存尚好,是葉公治水的歷史見證。

史學專家安國樓博士稱,葉公確實有畫龍的愛好,但龍是神化了的動物,不可能下降葉宅,“葉公好龍”折射出葉公所在地和所處時代龍文化的豐厚內涵。專家們還指出,漢代劉向描寫的這一寓言故事,反映出漢代儒家思想走向獨尊的地位後,對楚道之風等其他學派的貶斥。

根據《周禮》規制,葉公去世後,即被立祠享祭。葉公的後裔為紀念祖上之德與祖居之地,部分改沈為葉,是為葉姓之源。因此,葉公沈諸樑又是世界葉姓華人公認的始祖。每年清明前後,澧河之濱的葉公墓前,來自海內外的葉姓子孫紛紛回鄉祭祖,已成為中原文化旅遊的一大景觀。

作者簡介

劉向(約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祖籍沛郡(今屬江蘇徐州)人。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劉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讎古書的“敍錄”,較有名的有《諫營昌陵疏》和《戰國策敍錄》,敍事簡約,理論暢達、舒緩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典故: 篇十

魯哀公經常向別人説自己是多麼地渴望人才,多麼喜歡有知識才乾的人。有個叫子張的人聽説魯哀公這麼歡迎賢才,便從很遠的地方風塵僕僕地來到魯國,請求拜見魯哀公。

子張在魯國一直住了七天,也沒等到魯哀公的影子。原來魯哀公説自己喜歡有知識的人只是趕時髦,學着別的國君説説而眩,終於有一天,魯哀公記起子張求見的事情,準備叫自己的車伕去把子張請來。車伕對魯哀公説:“他早已走了。”

魯哀公很是不明白,他問車伕道:“他不是投奔我而來的嗎?為什麼又走掉了呢?”

於是,車伕向魯哀公轉述了子張留下的故事。那故事是這樣的:

有個叫葉子高的人,總向人吹噓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歡龍。他在衣帶鈎上畫着龍,在酒具上刻着龍,他的房屋卧室凡是雕刻花紋的地方也全都雕刻着龍。天上的真龍知道葉子高是如此喜歡龍,很是感動。一天,真龍降落到葉子高的家裏,它把頭伸進窗户裏探望,把尾巴拖在廳堂上。這葉子高見了,嚇得臉都變了顏色,驚恐萬狀,回頭就跑。真龍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其實那葉公並非真的喜歡龍,只不過是形式上、口頭上喜歡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