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新版職場勵志文章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03W

新版職場勵志文章新版多篇

勵志文章2:別説沒希望,希望從來都是自己放棄的 篇一

當你還在為早起陷入內心掙扎時,當你還在為減肥方案感到抓狂時,當你還在為加班叫苦連天時,當你遇上職場亦或生活中的各種難題時,想想下面這個故事。

潘多拉禁不住好奇,將諸神的告誡拋在一邊,打開了魔盒。首先,從盒子裏飛出了恐怖。接着,是病毒。然後,是痛苦、仇恨、猜疑、狡詐。.。.。.所有的不幸都在一剎那之間飛了出來,飛向了人間!潘多拉嚇壞了。她知道自己闖下了彌天大禍!終於,一切都平靜了。

潘多拉蜷曲在地上,伸出顫抖的雙手拿起她的盒子。突然,她發現在盒子最深的角落裏,躲着一隻小蟲。她輕輕的捧起了它。就在這一瞬間,小蟲變成了一隻蝴蝶!這是一隻多麼美麗的蝴蝶啊!雖然它是那麼的小,那麼的脆弱,但是,它仍然頑強的張開它那小小的翅膀,輕輕的、輕輕的扇動。

終於,它飛了起來!它在潘多拉的頭頂盤旋了一圈之後,迅速的飛向了遠方。

潘多拉跪在地上,合起雙手,眼中滿含熱淚,默默的為它祈禱。因為她知道,她最後放飛的,是希望!

不管人間有多少痛苦、悲傷,但是隻要有希望,光明就一定會到來!

希望,多麼美好啊!《肖申克的救贖》電影中,瑞德在獄中時,曾告誡安迪:聽我説,朋友,希望是件危險的事。希望能叫人發瘋。.”當瑞德刑滿出獄時,他讀到安迪留下的字條:“記住,Red,希望是美好的,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一切的苦難都會過去,因為有希望。一切的不平都會消失,因為有希望。一切的悲傷都會淡化,因為有希望!

生活中總有一些事是我們難以預料的,不要忘了,在這個世上有一種能穿透高牆的東西,就是希望,藏在我們的感悟人生內心深處。企圖傷害你的人無法到達,也接觸不到。

那希望足夠強大,你就有衝破現實、習慣的力量了。

還繼續説瑞德那個監獄商人,他説:監獄裏的高牆實在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的,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是體制化。出獄後的他還自嘲:如果沒有聽到命令連一滴尿都尿不出來。無限迷茫的他選擇結束生命,但內心對自由的希望也終於在迷惘中甦醒,催趕着他尋求出路,找到安迪,開始餘生新生活。

那個圍繞高牆的何嘗不是一個舒適圈,裏面有熟悉的環境,聊得來的獄友,規律的生活,以及各種潛規則。這足以解釋一個人為什麼在崗位上待了十年,即使外面有好的工作機會找上門,也斷然拒絕;為什麼明明知道太發胖對健康不好,還是不去忌口;為什麼有的夫妻掙錢吵得不停,還不離婚。當我們依靠習慣與體制生活時,最終會失去自我。我們每個人又或深或淺地沉浸其中,難以主動脱離。

《正能量》裏介紹過一種現象,一旦自己開始了某樣事情,往往即使不是自己開始所想,也會往往傾向於將他完成。就像你為了打發時間打開了一本本不想看的雜誌,但一旦打開了,你的潛意識往往會説服自己將他看完。所以,只要開始去做,就會有一股行動力在裏面。

不知你有無參加過沒有希望中標的項目?那過程真痛苦的,上司給的任務根本不能放棄,只好硬着頭皮上,心裏想“只要努力做完,堅持到競標結束就好,不問結果。”雖然沒中標,但積累了經驗,為以後的工作打下基礎,對於此類項目,也能心中有數,輕鬆捋順了。

每個人都會遭遇挫折,在你不知道能不能做下來的時候,告訴自己再堅持一下,堅持一下。

勵志文章5:我們的人生沒有導師沒有救世主 篇二

大多數人尋找導師、救主,但是這個世界上沒人能夠把你從悲傷中解脱出來。好比有人可以給你材料、工具,但是沒人能給你那富有創造力的生活的火焰。有很多本書描述了繪畫的技巧,但是單單學習技巧永遠無法將你變成一個有創造性的藝術家。只有當你完全獨立,不借助技巧,不通過導師,你才能發現真理。

我們總想在別人那裏得到啟蒙,而無法靠自己去覺察和理解。如果某個開悟的人能滿足我們的需求,我們就接受他。。.。.。. 因此,大部分人所渴望的只是不同層次的滿足罷了。須知,沒有任何一個權威能夠讓你認識自己,缺乏自我認識,你是不可能解除無明和痛苦的。

----克里希那穆提

我們何不重新翻閲一下我們的家史,重新審視一下自己所屬的社會背景。這才是你的基礎,是不可選擇的人生起點。會發現我們不過是千千萬萬普通人中的一員,不過是千萬個普通家庭的一分子。你會清楚的明白你的父輩不可能為你打開一條通向富有、高貴、顯赫的道路。你若想和別人取得同等的價值,得到同等的尊重,你就必須以提高成本的辦法來達到這個目的。這似乎違背了經濟規律,但這確實是最現實的,也是最殘酷的社會規律。

很多人都要面對一個最主要的人生矛盾,一方是人生美好的理想和追求,一方是實際的處境。很多人一生都在解決這個矛盾,得到結果卻不同。唯一能做的是堅定為理想奮鬥的信念!要記住:從來就沒有救世主,全靠我們自己。

我大學剛畢業的時候,一身豪情,總覺得身懷絕技,只差一個伯樂來識我。十年過去了,伯樂一直杳無音訊,理想變成幻想。但我認清了一點,我們所處的生活圈,所處的社會層次決定了我們不可能受到上層“貴人”的關注和青睞。最重要的一點,其實我並沒有比別人出色,相反只是人羣中智商能力都一般的人,我並不是無可替代,哪裏有會貴人來幫我?!想得到貴人幫持,也要自身本事夠硬不是。

別再埋怨伯樂了,看看自己,若能真把自己打造成金子,就不用害怕沒人來挖。

毛澤東主席曾説過;“我們需要有外援,但是我們不能依賴他”。我們必須將改變命運的砝碼押在自我發揮,自我創新,自我塑造,自我追求上。必須突出“我”的理念,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而不能等着天上掉餡餅,路上揀元寶。如果放棄孜孜以求的激情,等着前輩的恩賜,上司的垂青,朋友的捐助,社會的憐憫,那就是乞丐人生,是永遠不會翻身的。

全靠我們自己,並不等於我們孤單地走在大路上,不等於不要社會的合作。而恰恰是靠着自己的智慧,靠着自己的魅力,靠着自己的運作,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性把我們應該辦好的事情辦好。“品牌的98%是文化,經營的98%是人性,矛盾的98%是誤會,資源的98%是整合”。這是蒙牛老總牛根生説過的一段話。

有的人成為隨波逐流的漂浮物,一生碌碌無為;有的人成為牆角的小草,一生無風無浪;有的人則成為大海中的航船,雖歷艱磨難,卻提升了人生的品質,品嚐了人生的華貴和高傲。

活得舒服不是好事,歷經痛苦也不是壞事,只有痛苦才能讓人成長。你感覺很舒服,就不會有成長,因為外界都符合你的內心。為經歷破繭之苦的蝴蝶剪開了蛹,它當時舒服了,可是未來它卻沒有力量去面對生命中更多的挑戰。

只有當你覺得痛苦,內心不斷掙扎,學會了思考,才會是你成長的時候。因為有新的東西要出現,要成為你了。好比一隻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從外打破是壓力,從內打破是成長。如果你等待別人從外打破你,那麼你註定成為別人的食物;如果能讓自己從內打破,那麼你會發現自己的成長相當於一種重生。

你若成長,事事可成長。不是世界選擇了你,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

勵志文章4:當你開始反思世界都會給你讓步 篇三

在公司,會發現這樣的人,遇到困難,除了抱怨不會別的,領導撥一下動一下,不撥不動,名其名曰:你沒説,我怎麼知道;還有一種人,是能人,什麼問題到他那都能解決,什麼事都想到前頭,跟着他有安全感。

一個人有多大能力就看他解決問題的能力,能人就是擅於解決問題的人。每一家公司都需要能夠解決問題的人,公司的發展其實就是解決掉一個又一個的問題,解決問題速度越快,公司發展也就越快。而對於個人來説,公司問題越多,機會才越多,成長才越快。

遇到問題就抱怨是最要不得的,當需要面對問題時,會有兩種人的選擇

第一種人,抱怨然後放棄,重新找新的工作,這樣的人在哪裏一樣沒法呆長久。

第二種人,積極看待問題,並想方設法通過自己的能力或自學或求助,最終將問題解決掉。解決問題的過程同時也是個人能力提升和成長的過程。解決的問題越多能量越大,獲得的認可自然越多。

我相信多數人都會選擇成為第二種人,堅定這個選擇後,首先思考我是否能解決這個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需要學習哪些知識,通過自己現有能力實在無法解決,那麼我需要找到哪些資源或找哪些人助推,如何找到他們?

曾在書中讀到一個有趣的例子,告訴我們該如何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他提出一個情境:你是一個農夫,結束了一天辛苦的工作,帶着你的牛準備回家,走着走着,你的牛不小心掉進水溝裏了!這時候該怎麼辦?

先把牛從水溝里弄出來:專注處理眼前的狀況

相信大家都遇過這樣的狀況,當下遇到一個緊急事件,例如重要的開場嘉賓遲到了;千交代萬交代要確實檢查,到了客户那裏才發現簡報檔忘了帶。這些時候當事人焦急如熱鍋上的螞蟻,卻總會有人開始“檢討”:“不是應該提前跟貴賓確認時間嗎”、“你以後應該要事先掌握客人的行程啊”、“為什麼叫你檢查卻還是沒帶?”這些發自本能的負面情緒和言語,其實對眼前的問題一點幫助也沒有,甚至會讓人更加手忙腳亂。

沒有人喜歡被問題纏着的焦慮感,所以遇到問題一定要先反射性地思考該如何處理,能當下解決就要先完成,不能馬上解決的事情,至少也要將情況控制到你有延後處理的空間和時間。

因為我們不可能所有事情都懂,所以快速解決問題的關鍵就是要能連結資源,瞭解各項業務的窗口,才能在問題發生時迅速找到能幫助你的人。例如送貨時間延遲了,你第一時間該找的人不是物流、不是倉儲,而是運輸啊,如果你以為“所有與貨物、後勤相關的事情都找物流窗口就好”,那可能就會增加你的溝通時間和成本。因此我們應該要了解組織、清楚每個部門的分工,時間久了,你甚至也要判斷同樣的部門業務底下,“哪一個人”能給你最好的協助。找到對的人、問對的問題,是遇到問題的第一道方針。

思考為什麼牛會掉進水溝裏:找出問題的根源

有些問題可能是臨時性的意外,但有些問題會一再發生可能就是結構或制度上面產生的漏洞。所以我們要學會拆解問題,無論是用質化或量化的方法,至少要能為這個問題“説一個故事”,而不是回答“純屬意外”、“市場變動”、“客户太難纏”這種可以套用在所有問題的答案。

要能夠正確地拆解問題,一來仰賴邏輯性思考(這也是為什麼現在許多企業面試前會有邏輯測驗)

舉個例子:小甲和小乙差不多同時受僱於一家超級市場,開始時大家都一樣,從最底層幹起。可不久小甲受到總經理的青睞,一再被提升,從領班直到部門經理。小乙卻像被人遺忘了一般,還在最底層混。終於有一天小乙忍無可忍,向總經理提出辭呈,並痛斥總經理用人不公平。總經理耐心地聽着,他了解這個小夥子,工作肯吃苦,但似乎缺少了點什麼,缺什麼呢?……

他忽然有了個主意。“小乙先生,”總經理説:“請您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麼賣的。”小乙很快從集市回來説,剛才集市上只有一個農民拉了一車土豆賣。“一車大約有多少袋,多少斤?”總經理問。小乙又跑去,回來説有10袋。“價格多少?”小乙再次跑到集上。總經理望着跑得氣喘吁吁的他説:“請休息一會吧,你可以看看小甲是怎麼做的。”

説完叫來小甲對他説:“小甲先生,請你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麼賣的。”小甲很快從集市回來了,彙報説到現在為止只有一個農民在賣土豆,有10袋,價格適中,質量很好,他帶回幾個讓經理看。這個農民過一會兒還將弄幾筐西紅柿上市,據他看價格還公道,可以進一些貨。這種價格的西紅柿總經理可能會要,所以他不僅帶回了幾個西紅柿作樣品,而且還把那個農民也帶來了,他現在正在外面等回話呢。

這就是面對同一個問題的兩個邏輯,前者的邏輯是:我只需解決老闆問市場上有啥賣的這個問題就好了,其他的與我何干。而後者的邏輯則是,老闆問這個問題的目的是什麼?我怎麼能更好的幫老闆解決問題。只有具備了這樣的思維邏輯,才能主動的思考並發現問題,從而解決他。你連發現問題的能力都沒有,何談解決的能力呢?

二來是你本身對這個產業、這個領域的專業知識是否充足。

有本書建議讀讀《為什麼你十年的行業經驗,卻不是行業專家》我讀完後感觸很深。堅持不懈地訓練,才能如火純清。做銷售的要不斷練習如何和客户有效並愉快的溝通,搞培訓的要練習公眾演講感悟職場的技巧,搞技術的也要不斷練習打代碼的速度,要想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也要不斷練習自己的邏輯思維的能力。總之,堅持不懈的刻意練習才是你將所學之攻,通向成功的唯一之路。

假設你負責的品牌在某個主要客户的生意衰退15%,要拆解這個問題,你就有許多問題要問、有許多答案要找:“客户本身有衰退嗎?幅度如何?”、“哪些品牌造成生意衰退?為什麼?”、“這些品類衰退是市場趨勢?還是隻在這個客户衰退?”每個問題背後都還能問更多的問題,至少要問到你能説出“啊哈,就是這個!”為止。

想出如何不再讓牛掉進水溝的方法:根據機會點擬定行動方案

如果我們正確地拆解問題,那就能針對每一個原因各個擊破,藉此規劃出改善的行動方案。

寫到這裏,我不免想起為公司寫的年終總結報告,其中最後一項就是“精進作為”,當時往往天馬行空地想到什麼“漂亮話”、“理想型單字”就不管能不能實現,往大了寫:“相信通過全體員工不懈努力,等到OOO下個年度一定會成功OOO”、“只要OOO獲得改善,就能夠實現我們預定OOO的目標。”“不怕幹不了,只怕不敢想。”

舉這個例子就是要提醒自己,為了解決問題提出的行動方案不需要寫得冠冕堂皇、也不要誇誇其談,最後只落得紙上談兵。你要清楚自己的能力和資源,確認行動負責人、訂出時程、擬定追蹤機制,一定要寫出會讓自己感到熱血的計劃。工作上的成就感,往往就來自於你根據行動方案成功解決問題的這些時刻。

能夠被別人認為“可靠”是很幸福的事情,有些人善於製造“驚喜”;有些人能夠穩定輸出“安全感”,前者可能會成為明星,但也可能變成燙手山芋,後者則會是最佳工作夥伴。

不過要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你要有面對問題的“勇氣”,如果你輕易逃避或轉頭,等於放棄了那頭掉到水溝裏的牛。這時候你放棄的不只是資產、你失去的是夥伴、還有生計。所以在解決問題之前,我們都得先學會勇敢。所以抱怨無用,只是 對於習慣抱怨的人來説,尋找理由是最簡單的事情。

還有不要迷信學歷,陷入學歷高就是能力高的誤區。人最難的就是認清自己。想當初我自持是重點大學畢業生,感覺自己無所不能,一心覺得自己能夠改變世界,可是卻無法踏踏實實去做一份工作,天天盼望貴人慧眼識珠,連升三級,一夜暴富。連自己是誰,自己要什麼,自己能做點什麼都搞不清楚。

上學時候起我們念着“學海無涯苦做舟”苦哈哈地念完了十九年學,總以為大學畢業不用再苦做舟了吧,所以中國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我探索的能力是最弱的。但是,進入社會後似乎發現社會才TMD是知識的海洋,更加殘酷的是社會中的題目似乎都是無解的,你會發現連舟都沒有呢?所以,進入社會才是真正的學習的起點。而且答案完全靠自己去找尋,沒有可以讓你抄襲的地方。

你決定扭轉當下的困境,當你開始思考的時候,一切困難都是紙老虎。培養這樣的做事心態,會為你將來的職業生涯打下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

記住當你開始反思的時候世界都會給你讓步!

勵志文章3:不如我的人未必不比我強 篇四

人難以承受的就是,和自己差不多,甚至不如自己的人,竟然超過自己,獲得了比自己還多的成就。這時不會有羨慕,直接就恨上了。不恨自己,恨老天瞎眼,恨社會不公,恨人性。

知乎上看到有人吐槽,大概意思就是原先一個保健品公司的同事,共事時他十分看不上他,後來他辭職單幹,他覺得這傢伙年紀也大,水平也低,天天忽悠一些腦殘加盟,最後還拿到的幾百萬的投資,覺得很憤憤不平。

他恨恨預言以他的能力,最後肯定是控制不了這個局面的,加盟的人會倒黴。並譏諷投資什麼的人是不是腦殘了,為什麼會投給他錢?還好剩了一絲理智,問了大家一個問題:你們覺得我這是嫉妒他,還是客觀的思考?

第一位樓主很直接:你這就是典型的覺得sb混的比自己nb,導致的不平衡。幸虧你還知道上這問一問,不然你一定變成失去理智的憤青。不理智的人還會客觀的思考?

現實不會告訴你什麼,只會拿現實打你的臉。你連自己瞧不上的人的成就都做不了,有什麼好高傲的?真正清高不在乎,就不會拿來説,你説出來了就説明你也在乎他那的成就,你和他最大的不同,是他有,你沒有。知識分子的清高是你沒有能力,拿不到想要東西的藉口罷了。你最該做的是自己努力一番,超過他的成就。然後才有譏諷的資格。

對呀,社會就是這樣,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淤泥。畢業那年,一個有點成就的師兄(一起在學生會混過)對我説:你何苦替腦殘的人擔心,現在社會傻子太多,騙子都不夠用了,你不騙他們,也會有別人來騙。你若騙,還能講點規矩吧。

好比兩個人比武,你輸了,被打倒在地,而現在人家站着,你就不要去談什麼對方的拳法不標準,偷學的,沒有後勁什麼的,這沒有意義。這個年代坑爹也是一種成功模式。有兩種成功方式,第一種是做出真正的價值,套現,第二種是找出真正腦殘的用户,套現。

古龍在小説《碧玉刀》中講了一個故事,主人公段玉無意中參加一個賭局,賭局的賭資都是銅板,所以段玉認為自己玩的起,而且很大方。實際上,一個銅板是一個籌碼,代表一斗金子。但是段玉不知道,所以毫無心理壓力,最後全贏了,然後知道真相的他眼淚流下來,萬一輸了他可真是輸不起,回想一下都有心跳失常的感覺。不過這不重要,因為他贏了。所以,這些人在做一個事情的時候,覺得一定能成功之類的,也許只是不知道危險有多大,就蒙着頭過去了,結果最後發現成功了。所以,無知者無畏,未必不是一種力量。

在實際生活中,這種楞人也未必就會撞死,還有很多猴精的人在後面把舵,有些事情,商業模式也好,企業也好,問題一貫很多。你害怕問題,然後不去做,總不如做大了,然後去慢慢解決問題的好。萬一解決了呢?就起來了,解決不了,死了也就死了。但是你如果不做的話,是沒有機會的。

古人常講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讀書其實會給我們增加很多的設限,換句話説就是想太多了。做事情之前設想了無數後果,還沒開始做,就被那些不好的後果嚇癱了。缺乏不管不顧衝出去的勇氣。

有個朋友做個人站長,2010年開始直到去年,一直收入不錯,輕鬆月入一萬,用他的話説在家躺着睡覺就掙到錢了。隨着手機端的發展,版權爭端,網站風光不再,個人站長大多轉行不幹了。他這些年覺得錢來得容易,花錢大手大腳,危機到了,卻沒留下多少禦寒的錢。早晚都要改,別等一無所有被逼着去改,他最後改行為企業做搜索引擎優化。他説:30多歲了,一直做互聯網也熟悉了,轉行不容易。還在這行混吧,至少這是我最擅長的。上個月遇到了,他説:還行,錢少了,但踏實了,也找準了方向,不像原來總擔心被封號,被人找索賠。

我想這個提問的人,之前也是輝煌過的,只是巔峯過去了,掙錢沒以前容易了,心態平和不下來,感到不公平。自己先前看不上眼的人都超過了自己,哪裏能順氣呢。

外界的變化我們難以控制,但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來適應外界,人都有走運的時候,也有走背運的時候,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關鍵看誰能站到最後。有的人依靠資本和機遇富起來,這也是一種能力。我更欣賞的是史玉柱、雷軍和周鴻禕,倒了還能起來。

當一個人的實力大於機遇,於是人生才變的可控。如果你實在沒有這個本事,就在享受紅利的時候,控住自己的錢包,留下錢好去度過之後紅利燃盡的歲月。如果敏感一點,也許能抓住下一波紅利,用前一波的積蓄,往往能賺到更多。

小貓釣魚的童話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也會講,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最難的是守住自己的內心,堅信自己做的是正確的,而不是看到誰賺錢了就開始心癢難耐,然後就想轉型,只有在一個領域變得精專,好運往往堅持一下,就到了。

承認和別人的差距,恐怕才是你成功的開始。賺錢的事情就不要過心,尤其是別人賺錢的事,和自己一毛錢關係也都沒有。你老等着他磕死,然後你就能順利拿第一,這也不現實,或許他倒黴撞樹上,但你也要一直跑才有可能抓住那個機會趕超他。

掙錢就要專心致志,做事就要心無旁騖。沒有一個平和的心態再多的錢給你也守不住。

勵志文章1:與其羨慕別人不如經歷自己 篇五

有人説現在的孩子性早熟了,可心理年齡卻成熟晚了。他們想要離開父母,卻應付不了外面的世界,他們內心覺得受到父母限制不自由,卻害怕無人引領的茫然生活。到了戀愛年紀的大齡青年甚至發牢騷,在家人的“監視”下生活,好累好辛苦。

回顧自己前半生讀什麼大學選什麼專業,畢業了做什麼工作,到年紀了該交怎樣的男朋友,甚至穿什麼樣式的衣服、周圍是什麼性格家境的朋友,父母統統過問,還會伸手干涉,他們能説出一百個不放心你的理由,“社會艱險,擔心你走彎路,擔心你被騙”。

他們的理由都是因為愛你,你無法拒絕,不忍心辜負和傷害他們,於是放棄自己的選擇,做個聽之任之的乖乖女(媽寶男),覺得自己為了成全他們而犧牲自己,真的是偉大又委屈。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導致他們為你做決定並強迫你接受的最根本原因是什麼?為什麼你的父母不像別人的父母那樣開明、體貼、諒解?

如果你能明確告訴他們你喜歡什麼專業、擅長什麼,並清晰未來你的發展規劃是什麼,有足夠多的自信,那麼他們大概也不會有更為充分的理由阻止你吧?

按此理論,如果畢業後你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態,拒絕一切經濟援助,堅持選擇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即使捉襟見肘吃不飽飯也絕不報憂,那麼他們大概也不會因為擔心你餓死在外面而強制要求你接受他們給你安排的工作吧?

同樣的,如果你能照顧好自己,工作穩定,經濟獨立,時時快樂,對待感情不消極、不極端,能妥善處理,在恰當的年紀做恰當的事,那麼他們又怎麼會擔心你嫁不出去(找不到女朋友)?怎麼會逼你相親、逼你結婚?

如果你仍然停留在“Yes——but.。.。.。.”的地步,那麼我想送你兩句話,“與其心生羨慕,不如自己去經歷,變成那樣的人”。你不能不做選擇,不去付出,而又得償所願,感悟夢想需由自己來完成。

選擇你想走的路,然後誓死捍衞自己的選擇,學會自己買單,而不是一邊拒絕家人的管制又一邊接受家人的援助。

小林是我幹第一份工作結識的同時,自述16歲的時候,從浙江老家來到這個北方城市的省會打工,出來的那天開始,就沒問過父母要錢,他先在親戚家的工作打工,後又自己攬活當小老闆。現在買了房子總算在這個城市站住了腳,經歷了十幾年,沒有發大財,但日子也算過得富裕。他説自己出來後感覺最大的變化是,生活沒有了規律,吃也是一頓,不吃也是一頓,吃飯是一頓,吃麪包也是一頓。受委屈自己慢慢消化,也會想家,但總是報喜不報憂,在外面覺得自己像是長大的鳥,怎能還能讓老鳥給自己叼食?動物都明白的道理。再苦再累也得自己找食餵飽自己啊。

我們讀了那麼多書,學了那麼多知識,還賴在父母的窩裏張嘴等吃食,真的臉紅啊!心理的獨立是必須建立在經濟獨立上的。一個經濟不獨立的人,很難有獨立的性格。

真正的獨立不是説不問父母要錢,而是心理上的獨立,自己知道自己要什麼。少做讓父母擔心的事,不向父母要錢只是一個標準。經濟獨立只是獨立中一個基礎的、順其自然的環節,而真正的獨立是根本不需要把“獨立”這件小事用力訴説。

不是人人都做成馬雲、王健林才叫成功,靠自己的勞動養活自己,養活一家人,這未嘗不是做人的成功。我最想要分享的經驗無非是——堅定初心,拋棄空想,平和愉悦地走進社會叢林,生活起來,全情投入,全心體驗。你會看到人生的很多面,見識生命創造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