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陳涉世家文言文原文及翻譯【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42W

陳涉世家文言文原文及翻譯【精品多篇】

《陳涉世家》閲讀答案 篇一

閲讀【甲】【乙】兩段文言文,完成小題。(17分)

【甲】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嗚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乙】馬援①字文淵,扶風茂陵人也。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諸兄奇之。後轉遊隴漢間,常謂賓客曰:“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初,援軍還,將至,故人多迎勞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計謀,於坐賀援。援謂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眾人邪②?昔伏波將軍路博德開置七郡③,裁封數百户;今我微勞,猥④享大縣,功薄賞厚,何以能長久乎?先生奚用相濟⑤?”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烏桓尚擾北邊,欲自請擊之。男兒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卧牀上在兒女手中邪!”冀曰:“確為烈士,當如此矣。”

(註釋)①馬援:東漢名將。②反同眾人邪:反而同眾人一樣(來吹捧我)嗎?③開置七郡:開拓疆土,增設了七郡。④猥:説話人表示謙卑的詞。⑤奚用相濟:用什麼來幫助(我)?

【小題1】解釋下列加粗的詞。(4分)

(1)今亡亦( ) (2)項燕為楚將,有功 ( )

(3)以為死 ( ) (4)諸兄之 ( )

【小題2】與“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項是( )(3分)A.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B.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 C.醉翁之意不在酒 D.輟耕之壟上

【小題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6分)

⑴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⑵此教我先威眾耳。

⑶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小題4】【甲】【乙】兩段文字各側重寫了什麼?陳勝和馬援身上有什麼共同精神品質。(4分)

答案:

【小題1】(1)逃走(2)屢次(3)有的人(4)覺得……驚奇(奇怪)

【小題2】D

【小題3】(⑴扶蘇因為多次勸戒秦始皇的原因,皇帝派他在外面帶兵。

⑵這是教我們首先威服眾人罷了。

⑶大丈夫立志,(志向受到)貧困反而更加堅持,年齡越大越有雄心壯志。

【小題4】【甲】文側重寫起義的原因和策劃的經過(1分)。【乙】文側重寫馬援將自己與路博德相比,認為自己功勞少封賞多,反應出他的謙遜不傲(1分)。兩人都有遠大志向,都有為國獻身的精神(2分)。(意思對即可。)

解析【小題1】試題分析: “亡”是古今異義字, “數”應讀shu,為屢次,多次的意思。“或”根據語境可知是“有人,有的人”, “奇”根據語境可推知是奇怪,感到……驚奇的意思。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字詞的意思的能力。

點評:平時要有一定的文言知識積累,一些文言詞語的常規用法是必須知道的。文下註解裏面的詞句,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記於心。並在此基礎上,學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另外根據語境去推斷也是一種極佳的方法。

【小題2】

試題分析:題幹中的“之”是動詞,只有D項中的“之”是動詞。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的理解能力。

點評:文言詞語,包括實詞和虛詞兩類。文言詞語的考查以實詞據多。考查的詞語,一般為通假字、多義詞、古今異義詞、詞性活用詞等。當然仍以課文下面的註解為主。學習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記硬背,並做到重點突破,對於易錯、易混詞要加以積累。

【小題3】

試題分析:翻譯時要注意,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落實。此句中的關鍵詞有“以”“威眾”‘ 益’等。“以”是因為的意思,“威眾”是威服眾人的意思,‘益’是更加的意思。連綴起來,語意通順即可。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文言語句的翻譯能力。

點評: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閲讀的必考題。文言語句的翻譯一般有兩種方法,直譯和意譯,會考時常採用直譯。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呈現出來。文言語句的翻譯首先要知道文言詞語的意思,當然課外的文言語句翻譯時,放到語境中,根據上下文推斷也不失是一種較好的方法。

【小題4】

試題分析:第一問都是對文字主要內容的概括。【甲】段文字主要寫陳勝吳廣起義的原因、謀劃、和準備。【乙】兩段文字主要寫馬援與孟冀的對話,表明自己雖已小有成就,但仍想幹一番抵禦匈奴的大事的志向。

從兩段文字可知,兩文的主人公都是有抱負的,有獻身精神的人。找到關鍵語句即可概括出來,如陳勝“等死,死國可乎”,馬援“方今匈奴、烏桓尚擾北邊,欲自請擊之。男兒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並概括的能力。

點評:我們在理解文章內容,提取文中信息時,一定注意文中的關鍵語句或語段.可以將段落大致劃分一下層次,再將各層意思連綴起來即可。主要內容概括可以看語段詳寫了什麼,將其內容加以概括即可。

尋找人物的共同點,一定要抓住關鍵語句,做到有根有據,在這個基礎上,再加以概括就可以保證準確全面了。

《陳涉世家》閲讀答案 篇二

《陳涉世家》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 吳廣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旨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嗚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1、選文出自《 》,該書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 通史。選文記載了我國曆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作者 ,字子長,西漢夏陽人,文學家,史學家。

2、下列各組劃線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

A.輟耕之壟上 上使外將兵

B.乃丹書帛曰 得魚腹中書

C.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楚人憐之

D.秦王使人謂安陵君 上使外將兵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

4、陳勝認為起義將得到廣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是

5、怎樣理解陳勝、吳廣的“乃行卜”和“置人所罾魚腹中”的做法?

《陳涉世家》閲讀答案 篇三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並殺兩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

(節選自《史記·陳涉世家》)

8.解釋文中加點的詞。(3分)

(1)吳廣素愛人

(2)以激怒其眾

(3) 從民欲也

9.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2分)

10.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一句可以看出陳勝具有 的決心。(1分)

參考答案:

8.(3分)(1)平時(向來、一向) (2)來(用來) (3)依從(順從、聽從)(每小題1分)

9.(2分)軍官拔出劍來,吳廣一躍而起,奪過(劍)殺死了軍官。(譯出劍挺得1分,大意對得1分)

10.(1分)反抗命運(與命運抗爭、不甘心受奴役)

9.上文出自《陳涉世家》,節選自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由漢朝史學家、文學家 所作。(2分)

10.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子。(2分)

《陳涉世家》閲讀答案 篇四

閲讀下面文言文,完成題目。(13分)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並殺兩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借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袒右,稱大楚。為壇而盟,祭以尉首。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攻大澤鄉,收而攻蘄。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銍、酇、苦、柘、譙,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餘,卒數萬人。攻陳,陳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譙門中。弗勝,守丞死,乃入據陳。數日,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三老、豪傑皆曰:“將軍身被堅執鋭,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當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

【小題1】用“/”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每句劃一處)(2分)

⑴王 侯 將 相 寧 有 種 乎

⑵乃 令 符 離 人 葛 嬰 將兵 徇 蘄 以 東

【小題2】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詞。(4分)

⑴士卒多為用者( ) ⑵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

⑶將軍身被堅執鋭( ) ⑷復立楚國之社稷( )

【小題3】翻譯句子。(4分)

⑴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

⑵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

【小題4】戍卒多願聽吳廣的差遣,原因是什麼?吳廣是如何“怒眾”的?(用原文回答) (3分)

答案

【小題1】⑴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⑵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

【小題1】1)被 (2)十分之六七 (3)鋭利的武器 (4)國家

【小題1】(1)(他們)於是就假稱是公子扶蘇和項燕將軍(的部屬),順從百姓的願望。

(2)各個郡縣裏被秦朝的官吏所壓迫的人,都懲罰他們的長官。

【小題1】原因是“吳廣素愛人”。“怒眾”的經過是:“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

解析【小題1】試題分析:按主謂賓結構進行劃分,(1)“王 侯 將 相”為主語部分,“寧有種乎”為謂語部分;⑵“乃令符離人葛嬰”動賓結構作主語;“將兵 徇 蘄 以 東”為謂語部分。

考點:這裏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能力

點評:學生的斷句能力,一定按內容和結構來進行劃分。有時可以注意一些起斷句作用的虛詞,如:“蓋”“夫”等一般用在句首,“而”“則”“於”等一般用在句中,“矣”“耳”等一般用在句末。

【小題1】試題分析:文言詞語理解應注意,(2)十六七,這是古代分數表示法,表示十分之六七;(3)“鋭”這裏是形容詞用作名詞,即鋭利的武器。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意思的能力。

點評:文言實詞的考查,最常見的命題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個詞讓學生作解釋。要求解釋的詞,一般為常見實詞,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往往是命題的重點,當然也應該成為同學們備考的重點。

【小題1】試題分析:翻譯文句應注意關鍵詞和重點句式,這裏應注意“詐”“從”“苦”“刑”等重點詞語的理解。

考點:這是考查對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譯。

點評: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閲讀的必考題。文言翻譯的標準是三個字:信、達、雅。對於學生而言,能達到前兩個標準“信”(準確無誤)和“達”(通順流暢)就很不錯了。因為會考要求文言翻譯要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對關鍵詞語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斷要求較高。

【小題1】試題分析:從文中“準備起義部分”來理解陳勝吳廣策劃和發動起義的過程,找出“戍卒多願聽吳廣”的原因和“吳廣運用計謀使尉激怒其眾”的句子。

考點:考查學生篩選文中信息的能力

點評:國中階段文言文閲讀考查“篩選文中的信息”,是在讀懂文言語段的基礎上對考生的進一步深化了的分析能力的考查。一般側重於要求根據某一特定的要求到文中搜尋篩選提取信息,找出原句即可,學生精讀文章,初步篩選,看清方向,明確方向,仔細分辨,識別障礙。

陳涉世家原文閲讀 篇五

出處或作者:司馬遷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上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無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並殺兩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借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袒右,稱大楚。為壇而盟,祭以尉首。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攻大澤鄉,收而攻蘄。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銍、酇、苦、柘、譙,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餘,卒數萬人。攻陳,陳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譙門中,弗勝,守丞死,乃入據陳。數日,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三老、豪傑皆曰:“將軍身被堅執鋭,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陳勝乃立為王,號為張楚。當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

《陳涉世家》閲讀答案 篇六

閲讀《陳涉世家》(節選),回答問題。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並殺兩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袒右,稱大楚。為壇而盟,祭以尉首。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

攻大澤鄉,收而攻蘄。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銍、酇、苦、柘、譙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餘,卒數萬人。

攻陳,陳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譙門中。弗勝,守丞死,乃入據陳。數日,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三老、豪傑皆曰:將軍身被堅執鋭,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當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詞。

(1)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 )

(2)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

2.與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中的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陳勝佐之,並殺兩尉

B.攻錳、郴、苦、柘、譙皆下之

C.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

D.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

3.用現代漢浯翻譯將軍身被堅執鋭一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閲讀選文,用自己的話説説陳勝是怎樣發動起義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恚:惱怒。(2)令:即使、假若。

2.C

3.譯:將軍你親自披甲上陣,手拿武器。或將軍你身穿着戰甲,緊握着武器。

4.三個步驟:首先,挑逗軍官,吳廣受罰,激怒民眾,殺死兩個軍官。其次,陳勝號令屬下,揭露苛政,分析形勢,曉之以利害,指出起義是唯一的出路,得到民眾的支持。最後,提出起義的策略(冒充公子扶蘇和項燕的隊伍),併為壇而盟,開始起義。(只要意思對即可)

譯文及註釋 篇七

譯文

陳勝,是陽城人,字涉。吳廣,是陽夏人,字叔。陳勝年輕時,曾同別人一起被僱傭給人耕地,(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歎息了許久,説:“如果有誰富貴了,不要忘記大家呀。”一起耕作的同伴笑着回答説:“你一個受僱耕作的人,哪來的富貴呢?”陳涉長歎一聲説:“唉,燕雀怎麼能知道鴻鵠的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徵發貧民調派去駐守漁陽,駐紮在大澤鄉。陳勝、吳廣都被編入謫戍的隊伍裏面,擔任戍守隊伍的小頭目。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計已經誤期。誤了期限,按(秦朝的)法律都應當斬首。陳勝、吳廣於是商量説:“即使現在逃跑(被抓回來)也是死,發動起義也是死,同樣是死,為國事而死,可以麼?”陳勝説:“天下百姓受秦朝統治、逼迫已經很久了。我聽説秦二世是始皇帝的小兒子,不應立為皇帝,應立的是公子扶蘇。扶蘇因為屢次勸諫的緣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帶兵。現在有人聽説他沒什麼罪,秦二世卻殺了他。老百姓大都聽説他很賢明,而不知道他死了。項燕是楚國的將領,曾多次立下戰功,又愛護士兵,楚國人都很愛戴他。有人認為他死了,有人認為他逃跑了。現在如果把我們的人假稱是公子扶蘇和項燕的隊伍,號召天下百姓反秦,應當會有很多響應的人。”吳廣認為他講得對。於是二人就去占卜(來預測吉凶)。占卜的人瞭解了他們的意圖,就説:“你們的大事都能成功,可以建立功業。然而你們把事情向鬼神卜問過嗎?”陳勝、吳廣很高興,考慮卜鬼的事情,説:“這是教我們利用鬼神來威服眾人罷了。”於是就用丹砂在綢子上寫上“陳勝王”(三個字),放在別人所捕的魚的肚子裏。士兵們買魚回來烹食,發現魚肚子裏面的帛書,本來已經對這事感到奇怪了。陳勝又暗地裏派吳廣到駐地旁邊叢林裏的神廟中,在夜間提着燈籠,作狐狸嗥叫的淒厲的聲音大喊:“大楚將興,陳勝為王。”士兵們整夜驚恐不安。第二天,士兵們中間議論紛紛,只是指指點點,互相以目示意看着陳勝。

吳廣向來愛護士兵,士兵大多願意聽(他)差遣,(一天)押送戍卒的將尉喝醉了,吳廣故意多次説想要逃跑,使將尉惱怒,讓他侮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士兵們。將尉果真用竹板打吳廣。將尉拔劍出鞘想殺吳廣,吳廣跳起來,奪過利劍殺了將尉。陳勝幫助他,一起殺了兩個將尉。(於是陳勝)召集並號令部屬的人説:“你們諸位遇上大雨,都已誤了期限,誤期是要殺頭的。假使僅能免於斬刑,可是去守衞邊塞死掉的本來也會有十分之六七。況且壯士不死便罷了,要死就該成就偉大的名聲啊,王侯將相難道有天生的貴種麼?”部屬的人都説:“願意聽從您的號令。”於是就假稱是公子扶蘇、項燕的隊伍,順從人民的願望。個個露出右臂(作為起義的標誌),號稱大楚。用土築成高台並在台上宣誓,用(兩個)將尉的頭祭天。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任都尉。他們攻打大澤鄉,收編大澤鄉的義軍之後攻打蘄縣。攻下蘄以後,就派符離人葛嬰率軍巡行蘄縣以東的地方,陳勝則攻打銍、酇、苦、柘、譙等地,都攻佔下來。行軍中沿路收納兵員。等到到達陳縣,已有戰車六七百輛,騎兵一千多,士兵好幾萬。攻陳縣時,那裏的郡守和縣令都不在,只有守丞帶兵在城門洞裏同起義軍作戰。守丞不能勝,被人殺死了,起義軍才進城佔領了陳縣。過了幾天,陳勝下令召集當地管教化的鄉官和才能出眾的鄉紳一起來集會議事。鄉官、鄉紳都説:“將軍您親身披着戰甲,拿着鋭利的武器,討伐不義的暴君,消滅殘暴的秦朝,重建楚國的江山,按照功勞應當稱王。” 陳涉於是自立為王,定國號叫張楚。在這時,各郡縣中吃盡秦朝官吏苦頭的百姓,都起來懲罰當地郡縣長官,殺死他們來響應陳勝(的號召)。[2]

於是就以吳廣為代理王,督率各將領向西進攻滎陽(在今河南鄭州市轄區內)。命令陳縣人武臣、張耳、陳餘去攻佔原來趙國的轄地,命令汝陰(今安徽阜陽)人鄧宗攻佔九江郡(今安徽壽縣)。這時候,楚地幾千人聚集在一起起義的,多得不計其數。

葛嬰到達東城(今安徽定遠),立襄強為楚王。葛嬰後來聽説陳勝已自立為王,接着就殺了襄強,回來向陳勝報告。一到陳縣,陳勝就殺了葛嬰。陳勝命令魏人周市北上攻取原屬魏國的地方。吳廣包圍了滎陽。李由任三川郡(今河南洛陽東白馬寺東。李由,李斯之子)守,防守滎陽,吳廣久攻不下。陳勝召集國內的豪傑商量對策,任命上蔡(在今河南駐馬店市轄區內)人房君蔡賜做上柱國。

周文(《史記集解》作周章),是陳縣有名的賢人,曾經是項燕軍中的占卜望日官,也在楚相春申君黃歇手下做過事,他自稱熟習用兵,陳王就授給他將軍印,帶兵西去攻秦。他一路上邊走邊召集兵馬,到達函谷關(河南靈寶)的時候,有戰車千輛,士兵幾十萬人,到了戲亭(今陝西臨潼東北,距咸陽四十千米)時,就駐紮了下來。秦王朝派少府章邯赦免了因犯罪而在驪山服役的人、以及家奴所生的兒子,全部調集來攻打張楚的大軍,把楚軍全給打敗了,周文失敗之後,逃出了函谷關,在曹陽(今河南三門峽西南)駐留了兩三個月。章邯又追來把他打敗了,再逃到澠池(今河南三門峽)駐留了十幾天。章邯又來追擊,把他打得慘敗。周文自殺,他的軍隊也就不能作戰了。

武臣到達邯鄲,就自立為趙王,陳餘做大將軍,張耳、召騷任左、右丞相。陳王知道後非常生氣,就把武臣等人的家屬逮捕囚禁了起來,打算殺死他們。上柱國蔡賜説:“秦王朝還沒有滅亡就殺了趙王將相的家屬,這等於是又生出一個與我們為敵的秦國來。不如就此封立他好些。”陳王於是就派遣使者前往趙國去祝賀,同時把武臣等人的家屬遷移到宮中軟禁起來,又封張耳的兒子張敖做成都君,催促趙國的軍隊速進軍函谷關。趙王武臣的將相們商議説:“大王您在趙國稱王,並不是楚國的本意。等到楚滅秦以後,一定會來攻打趙國。最好的辦法莫過於不派兵向西進軍,而派人向北攻取原來燕國的轄地以擴大我們自己的土地。趙國南面據黃河天險,北面又有燕、代的廣大土地,楚國即使戰勝了秦國,也不敢來壓制趙國。如果楚國不能戰勝秦國,必定就會借重趙國。到時候趙國趁着秦國的疲敝,就可以得志於天下了。”趙王認為説得有道理,因而不向西出兵,而派了原上谷郡卒史韓廣領兵北上去攻取燕地。

燕國原來的貴族豪傑勸告韓廣説:“楚國已經立了王,趙國也已立了王。燕國地方雖然小,過去也是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希望將軍您自立做燕王。”韓廣回答説:“我的母親還留在趙國,使不得。”燕人説:“趙國現在正西面擔憂秦,南面擔憂楚,他的力量不能來限制我們。況且以楚國的強大,都不敢殺害趙王將相的家屬,趙國又怎敢殺害將軍您的家屬呢?”韓廣認為他們説的有道理,於是就自立做了燕王。過了幾個月,趙國派人護送燕王的母親及其家屬來到了燕國。

在這個時候,到各地去攻城佔地的將領,數不勝數。(《資治通鑑》:陳勝既派出周章,認為秦政府混亂,有輕視秦政府的意思,不再設立防備。博士孔鮒勸諫説:“臣聽説兵法:‘不恃仗敵人不來進攻,而恃仗我們不怕進攻。’今天大王只恃仗敵人不來進攻,而不恃仗自己的防備,一旦兵敗,後悔都來不及。”陳勝説:“我的軍事行動,先生不必辛苦擔心!”)[2]周市北上攻城掠地到達了狄縣(今山東高青東南),狄縣人田儋殺死了狄縣縣令,自立為齊王,憑藉齊地的力量來反擊周市。周市的軍隊潰散了,退回到了魏地,打算立魏王的後代寧陵君咎做魏王。其時咎在陳王那裏,不能回到魏地去。魏地平定以後,大家想共同擁立周市做魏王,周市不肯接受。使者先後五次往返於陳王與周市之間,陳王乃答應立寧陵君咎做魏王,遣送他回到魏國去。周市最後做了魏國的相。

將軍田臧等人一起謀劃説:“周文的軍隊已經潰散,秦國的軍隊早晚就要到來,我們包圍滎陽城久攻不下,如果秦國的軍隊到來,一定會被打得大敗。不如留下少量的部隊,足以守住滎陽就可以了,把其餘精鋭的軍隊全部拿來迎擊秦軍。現在代理王吳廣驕橫,又不懂用兵權謀,這樣的人無法和他商量議事,不殺了他,我們的計劃恐怕會被搞壞。”於是他們就假冒陳王的命令殺掉了吳廣,把吳廣的頭獻給了陳王。陳王就派使者賜給田臧楚令尹的大印,任命他做上將軍。田臧就派部將李歸等人駐守滎陽城,自己帶了精鋭的部隊西進到敖倉迎戰秦軍。雙方交戰時,田臧戰死,軍隊潰散。章邯領兵趁機到滎陽城下來攻打李歸這些人,打敗了他們,李歸等人戰死。

陽城人鄧説領兵駐紮在郟城(原文作郯城,據《史記索隱》《史記正義》改。今河南郟縣),被章邯部將所帶的一支部隊擊敗,鄧説率軍潰逃到陳縣。銍人伍徐率兵駐紮在許縣(今河南許昌東),也被章邯的軍隊擊潰了他。伍徐的軍隊都潰散逃到了陳縣。陳王殺了鄧説。

陳勝剛剛自為王時,陵縣(今江蘇泗陽)人秦嘉、銍縣人董緤、符離(今安徽宿州東北)人朱雞石、取慮(今江蘇睢寧西南)人鄭布、徐縣(今江蘇省泗洪東南)人丁疾等都單獨起兵反秦,他們領兵把東海郡守名叫慶的圍困在郯城(東海郡郡治,在今山東臨沂市轄區內)。陳王聽説後,就派武平君名叫畔的做將軍,督率郯城下的各路軍隊。秦嘉拒不接受這個命令,自立為大司馬,討厭隸屬於武平君畔。便告訴他的軍吏説:“武平君年輕,不懂得軍事,不要聽他的!”接着就假託陳王的命令殺死了武平畔。

章邯打敗伍徐以後,接着進攻陳縣,陳王的上柱國房君蔡賜戰死了。章邯又領兵進攻駐守在陳縣西面的張賀部隊。陳王親自出來督戰,結果楚軍還是戰敗,張賀陣亡。

十二月,陳王退到了汝陰(今安徽阜陽),在回到下城父(今安徽渦陽)時,他的車伕莊賈殺了他投降秦軍。陳勝死後安葬在碭縣(今河南永城東北),諡號叫隱王。

陳王從前的侍臣呂臣將軍組織了一支青巾裹頭的“蒼頭軍”,從新陽(今安徽界首北)起兵攻打陳縣,攻克後,殺死了莊賈,又以陳縣為楚都。

當初,陳王剛到陳縣的時候,曾命令銍縣人宋留領兵去平定南陽(今河南省地級市),再進兵武關(今陝西丹鳳東)。宋留攻佔了南陽之後,傳來了陳王被殺的消息,於是南陽又被秦軍奪了回去。宋留不能進入武關,就往東到了新蔡(今河南駐馬店市轄區內),不料又遇上了秦軍,宋留帶着部隊投降了秦軍。秦軍押解宋留到了咸陽,將他五馬分屍示眾。

秦嘉等人聽説陳王的軍隊已經兵敗逃走了,就立景駒做了楚王,率兵到了方與(今山東魚台西),準備在定陶(今山東菏澤市轄區內)附近襲擊秦軍。於是派公孫慶出使齊國去會見齊王田儋,想聯合他一同進兵。齊王説:“聽説陳王戰敗了,至今生死不明,楚國怎麼能不來向我請示就自立為王呢?”公孫慶説:“齊國不請示楚國而立王,楚國為什麼要向齊國請示才能立王呢?何況楚是首先起義反秦的,理當號令天下。”田儋殺死了公孫慶。

秦的左右校尉率領部隊再次進攻陳縣,並佔領了它。將軍呂臣失敗逃跑後,重新集結兵馬。並與當年在鄱陽為盜後被封為當陽君的黥布所率領的軍隊聯合起來,又攻擊秦左右校尉的軍隊,在青波把他們打敗了,再度以陳縣為楚都。這時正好項梁立楚懷王的孫子名叫心的做了楚王。

《陳涉世家》閲讀答案 篇八

閲讀《陳涉世家》(節選),回答問題。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大楚興,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1、解釋下列語句中劃線詞的意思。

(1)發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 )

(2)楚人憐之( )

(3)為天下唱( )

(4)卒中往往語( )

2、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陳勝、吳廣起義的直接原因是,根本原因是:(用選文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陳勝能夠從一個傭耕之人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第一次農民起義的領導者是因為他有什麼才能?請根據選段內容作出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貧苦人民 (2)愛戴 (3)通“倡”,首發 (4)用網捕

2、現在逃走(被抓回來)是死,發動起義(失敗)也是死,同樣是死,為國家而死可以嗎?

3、直接原因:(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4、(1)對當前形勢具有敏鋭的洞察力;

(2)做事周密細緻;

(3)有很強的組織領導才能。

(意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