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樹之歌》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9.96K

《樹之歌》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課文樹之歌教學反思 篇一

《樹之歌》這篇兒歌,讓我們認識了11種樹木,瞭解這些樹木的特點,並在潛移默化中激發學生了解、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優點之處: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學時,我是根據兒童詩特點,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讀書、自主識字,展開豐富的想象,培養孩子的想象能力。

2、多種形式朗讀課文

重視朗讀訓練,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受到情感的薰陶。通過多種形式如讀書、評價、説話、討論,讓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不足之處:

時間設計不合理,讀課文佔用了書寫的時間,導致書寫時間過少。

改進措施:

在備課時,在多關注一下備學生,減少一位學生的原因而完不成教學任務。

樹之歌教學反思 篇二

在教學《識字2 樹之歌》第一課時的時候,我以朗讀詩歌,識字教學為主,同時帶着孩子們認識不同樹木的形態。樹木在大自然中隨處可見,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實際,孩子們在羽西的時候就對文本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的學生甚至會主動找我,向我詢問這些書的生長特點。這樣也為第二課時的教學,瞭解各類樹木的特點作了一個比較好的鋪墊。

在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中,我也基本將課堂交給了孩子們,讓他們自己找出各類樹木的特點,同時讓他們在小組內*本站 *交流討論,合作學習,説一説,抓住文本的關鍵字詞。另外,在第一課時教學結束後,我趁熱打鐵,引導孩子們去大自然中找一找相關樹木,收集一些這類樹木的葉子,可以帶來課堂上交流分享。孩子們在完成此項學習任務時相當的積極,收集了不少落葉。有的孩子甚至將這些落葉做成了精美的書籤。他們將樹葉貼在竹板上,塑封起來,相當心靈手巧。

這場交流會上,讓我影響最深的是一位女生,她收集了一些銀杏葉,在展示的過程中,她發現這片銀杏葉以綠色為主,黃色為邊緣。她説:“我看到了季節的變化,由盛夏轉變為初秋。”她有着火眼金睛,善於發現,敢於表達。這麼一片小小的樹葉,孩子看到的季節的更替,其他孩子聽了她的介紹,個個佩服不已。

最後,既然是歌,也要將它讀美,在熟讀的基礎上,掌握韻律美。文本中“壯,掌,裝,方,疆,香”等字都是韻母ang。讓孩子體會讀一讀。另外,關注課後習題,理解“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等三句話的意思,讓學生自己猜一猜,我再來總結,讓學生理解樹木的生長規律,瞭解“樹”與“人”的聯繫。

課文樹之歌教學反思 篇三

《樹之歌》是一首介紹樹木特徵的'歸類識字兒歌,描寫了11種樹木,表現了大自然樹木種類的繁多、豐富,是一篇孩子們喜愛的韻文。這首兒歌只有4句話,分別從樣子、顏色、習性和價值等方面概括出不同樹木的特點。本課應結合地域特徵,聯繫學生生活環境和生活經驗認識多種樹木、説出樹木名稱、創編兒歌、認識帶“木字旁”的漢字就是水到渠成了。所以,本課主題單純,內容淺顯,重在識字。

一、教學效果

如何讓剛升入二年級的學生通過教學認識事物、發現並掌握識字規律,是這課教學要做紮實的事情。於是,我憑藉插圖,很容易就能把文中的樹木名稱與圖對應起來,從而為孩子們建立了直觀形象,隨後再通過朗讀鞏固對樹木的認識。有了直觀認識後再把圖畫與漢字相對照,找出規律,即“木字旁”。不斷引發學生思考,並把問題拋回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回家查閲資料,這樣的課堂不僅有廣度也有深度。

同時,加強朗讀。在介紹完這首詩歌的寫作特點後,請孩子嘗試抓住事物的特點,來寫一節詩,可以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寫起,例如蔬菜,水果,花……培養學生在閲讀中的信息提取能力和概括能力,效果非常棒!

二、成功之處

1、本課我圍繞幾個大問題展開,且每次的問題都很明確,從總體到部分,由表及裏,層層遞進,有梯度地訓練孩子找出每一句中的樹、説出樹的特點,進一步調動感官找出相應樹的圖片。學生在此環節的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了。

2、根據兒童詩的特點,我力求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讀書、自主識字,展開豐富的想象,培養孩子的想象能力。

3、設計明確的教學目標,不單單停留在讀和背上,而是讓學生掌握閲讀方法,懂得獲取知識。

4、最後的創編兒歌環節,我引導孩子觀察樹木圖片的特點,示範編兒歌,然後請同學大膽練習創編,及時糾正,讓孩子們對更多的樹木有了更深的認識,同時也鍛鍊了孩子們的口頭表達能力。

三、不足之處: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第一學段的識字寫字教學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願望。在本課教學中,我在課文解讀上花費時間較多,導致學生識字教學時間不足,沒有給到孩子們充分的時間練習寫字。此外,拓展環節,忽略了課後練習中的幾種樹木,沒有把那幾種樹木創編到兒歌中,沒有在情境中拓展延伸。此外,課後的幾句有關樹木的名言,也應作為重點之一,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

四、改進措施

1、課文應讓學生反覆朗讀,我一定照顧全面,把讀作為基礎,以後借用早讀時間加強學生的讀書。

2、進一步充分備課,做好課前準備,提前讓學生課前預習。另外,真正把單元整體教學做好,圍繞單元主題展開有效的學習,這樣學生才會對課文有個整體的感知和把握。

二年級語文上冊樹之歌教學反思 篇四

《樹之歌》是一首介紹樹木特徵的歸類識字兒歌,描寫了楊樹、榕樹、梧桐樹、楓樹、松樹、柏樹、木棉、樺樹、銀杏、水杉和桂花樹等11種樹木,表現了大自然樹木種類的繁多。

這首兒歌篇幅短小,讀來朗朗上口,容易記憶,而且洋溢着濃濃的情趣。所選的樹木也具有代表性,比較貼近兒童生活,是一篇很好的學習題材。

教學時,我在引導學生熟讀兒歌后,讓孩子們圈齣兒歌中的樹木名稱,然後與插圖進行一一對應,由這些表示樹木名稱的詞語引出今天要學習的。生字“梧、桐、楓、鬆、柏、樺、杉、桂”,再利用形聲字的構字規律,將同偏旁的漢字進行歸類識字。並有意識地讓學生模仿《樹之歌》説一説。比如“楊樹直,榕樹茂,柳葉彎彎像眉毛。”“榆樹高、槐樹壯,梧桐樹葉像手掌。”“石榴開花紅似火,桂樹花開十里香。”激發了學生的説話熱情。最後指導學生寫小詩,展開豐富的想象,培養孩子的想象能力,讓孩子們人人成為小詩人。再重點指導朗讀,達到熟讀成誦。所以以朗讀兒歌的形式貫穿整個課堂,讓學生在讀熟兒歌的基礎上學習生字,瞭解漢字。

這節課的不足之處是:

在教學中,我重在識字方法的引領和識字興趣的激發,但是還沒有達到預期的識字效果,這有待於我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

樹之歌教學反思 篇五

《樹之歌》這篇兒歌,讓我們認識了11種樹木,瞭解這些樹木的特點,並在潛移默化中激發學生了解、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優點:教學時,我是根據兒童詩特點,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讀書、自主識字,展開豐富的想象,培養孩子的想象能力。重視朗讀訓練,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受到情感的薰陶。通過多種形式如讀書、評價、説話、討論,讓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不足之處: 《樹之歌》是一則小韻文,主題單純,內容淺顯,重在識字。《語文課程標準》強調,第一學段的識字寫字教學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願望,我對本課教學設計重在識字方法的引領、識字興趣的激發。.。但是效果欠佳。

改進措施:識字習慣的養成,藉助情境,立足語境,多元識字。課堂上我應按照課前預設去做,這樣的話,學生識字興趣濃厚,大大地提高了識字效率。課件用兒歌的形式,配上精緻的插圖,將楊樹、榕樹等11種樹木的特點呈現出來,讓學生對樹木有一定的瞭解。教學過程中,再讓學生自由説一説自己熟悉的樹木,以此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本課是一首兒歌,那麼瞭解兒歌的特點,以及學會朗讀兒歌也是教學過程中必須體現的,所以應以朗讀兒歌的形式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