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調研思考:發展鄉村旅遊的經驗與啟示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02W

調研思考:發展鄉村旅遊的經驗與啟示

發展鄉村旅遊的經驗與啟示

近期,我們參加了市人大組織的X鄉鄉村旅遊發展考察學習活動,受益非淺,感觸很深。農家樂是發展鄉村旅遊業的亮點和典型,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榜樣。

一、*鄉鄉村旅遊業發展基本情況

該鄉轄區面積16.31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總人口18347人,其中農業人口16962人,耕地面積12676畝,人均耕地面積0.7畝。常年花卉種植面積5500畝,年產值6000多萬元,蔬菜種植6000畝,年產值4000萬元,2023年農民人均純收X元。今年2月,該鄉被國家旅遊局授予“中國農家樂旅遊發源地”和“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稱號。

*鄉曾是X區最窮的鄉之一,連村裏的路都是泥路。X鄉紅砂村有農民種花的習慣,2013年10月,X市在這個村舉辦了省首屆花卉博覽會,村裏一下湧進來100多萬遊客。受此啟發,紅砂村以花卉產業為載體打造鄉村型開放公園,把上百家“農家樂”組合起來構建大型生態休閒空間。“農家樂”成為鄉村生態旅遊公園中的旅遊服務點。周邊村受此影響,也發揮各自特色競相發展。

2014年,鄉政府因勢利導,根據區域傳統農民種花習俗,明確打造國家AAAA級風景旅遊區“X花鄉”目標,以花卉產業為載體,統一規劃,大力發展新型都市觀光、休閒農業。充分挖掘梅、菊、荷等花文化內涵,將全鄉資源開發與特色文化旅遊景區建設緊密結合,把全鄉五個區分別建設成為各具特色的農業文化旅遊觀光區,五個區分別為“幸福梅林”、“東籬菊園”、“荷塘月色”、“江家菜地”和“花鄉農居”,簡稱“X鄉——五朵金花”。這“五朵金花”特色各異,觀賞性、娛樂性、參與性不同,營造出的文化氛圍也有區別,但都擁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產、供、銷一體化,觀光,旅遊、休閒、度假、購物、美食、消費一條龍。鄉鼓勵多元投入,廣泛引資建設,不斷提高管理標準和經營水平,旅遊業快速發展。“五朵金花”2015-2016兩年共接待遊客530萬人次,實現經濟收入1.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3年14426元增長到目前的X元。

幸福梅林:總面積3000餘畝,1500餘畝梅花環抱124畝水面。各色梅花20萬餘株,200多個品種,堪稱中國四大梅花之首,主要品種有字梅、江梅、宮粉、玉碟、硃砂、垂枝梅、杏梅、櫻李梅等。有農户600餘户,農居建築風格充分借鑑了“X西民居”特點。景區內林木葱蘢、竹樹掩映,青瓦白牆點綴其間,顯得古樸典雅。景區內建有“梅花知識長廊”、“照壁”、“吟梅詩廊”、“精品梅園”、“梅花博物館”等人文景觀。梅林區域內各種服務設施完善,有綠色網吧、超市、旅遊紀念品商店、遊客服務中心等。還擁有100餘家特色休閒農家樂,向廣大遊客提供各種美味可口的鄉村美食。2022年,該村被國家建設部評為“2022年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東籬菊園:總面積3000餘畝,507户農户,當地村民世代以種植菊花為主,目前菊花種植面積1000餘畝,100多個品種,景區擁有盆栽菊花120餘萬盆。大田春夏秋冬四季栽種菊花。景區內滿園菊花與“紅瓦粉牆”鄉村別墅風格農居色彩繽紛、場景壯觀。東籬菊園迎合了現代人返樸歸真、迴歸田園的內心願望,精美的鄉村酒店形成集居住、休閒、餐飲、娛樂於一體的特色產業。今天的東籬菊園已成為全國有名的品味菊文化、觀光休閒、鄉村旅遊度假勝地。

荷塘月色:總面積1074畝,當地農户主要從事花卉、蓮藕種植,現有荷塘種植面積600餘畝。“荷塘月色”景區迎合人們愛蓮、賞蓮的喜好,依託百畝荷塘形成的優美風景,利用自然田園風光打造人文環境,景區道路兩邊設立了姿態各異的藝術雕塑,吸引了中國著名油畫家、雕塑家、國畫家從事藝術創作,逐步形成了萬福春光畫意村,使荷塘月色散發出獨有的藝術氣息。景區內有良好的生態植被,有收穫季節賞畫廊、精品觀賞荷塘、蓮花廣場、鄉村天宮、萬福春光畫意村等景觀。荷塘水岸生態景觀與鄉村酒店、休閒會所、藝術村相互借景,形成獨有的生態、人文景觀,適合旅遊和居住。景區還形成了書畫加工、畫框、畫具生產、顏料、畫筆、油布批發銷售等產業。

江家菜地:總面積3000餘畝,以時令蔬菜、水果種植為主體,當地村民長期從事蔬菜種植,經驗豐富,同時以“休閒、勞作、收穫”的形式吸引遊客認種蔬菜,體驗鄉村生活的愜意,成為現代都市人體驗生活修身養性的良好生活方式。江家菜地還是許多學校的教育基地。

二、X鄉發展鄉村旅遊業的主要做法和經驗

(一)以人為本,以文化人,創新農村文化產業發展模式。豐富的文化內涵是鄉村旅遊發展的靈魂。鄉把文化因素注入“五朵金花”,提升鄉村旅遊品質,實現可持續發展。幸福梅林景區充分挖掘梅文化內涵,在景區內打造“精品梅園”、“歲寒三友”、“梅花三弄”等主題梅園,建設梅花知識長廊、詠梅詩廊和詠梅詩碑,跳“花重錦官城”歌舞,飲梅花酒、梅花飲料,吃梅花糕和梅花宴,整個幸福梅林充滿了濃厚的梅花文化底藴,吸引了眾多崇尚自然,喜愛梅花的人觀光休閒。荷塘月色景區優美寧靜的自然風光吸引了眾多著名畫家、音樂家建設藝術博物館、音樂廳,或租用農房開設畫廊、攝影室、雕塑創作展示室、樂器工坊、音樂創作室等,進行創作交流、作品展銷,樂器製作展示演奏,形成了藝術加工廠、藝術大賣場、藝術家聚集區和為一體的特色田園“藝術村”。

鄉景區到處深深滲透着文化元素。每處景點、每個宅院、每個花圃、每條道路都是請藝術家、文學家再三斟酌起名。像“紅花塢”、“梅花閣”、“絕對零度”、“壩壩魚”、“岷山蕊園”等農家樂院名,無不充滿詩情畫意。農居按照X西民居風格統一要求適當改造和點綴,不需大拆大建而是充分利用。在荷塘月色、東籬菊園景區,許多農户在自己的房屋牆上繪畫來豐富景區環境。

鄉在文化豐富、提高、創造生活的內涵中不斷髮揮和創造文化的外延,不僅注意從經濟上投入,改單一、低檔的農家樂為休閒、採風、娛樂、體驗於一體的高檔田園旅遊,而且注意引導多元文化投入,在較短時間內培育起了以農民為生產源的新型文化產業發展模式。這種以文化為靈魂、以農村為載體、以文化旅遊為表現形式,由政府和農民共同創造的農村新型文化產業發展模式,給市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可借鑑的典型。

(二)政府主導,多元投入,強力扶持鄉村旅遊產業跨越發展。在發展農村旅遊實踐中,鄉逐漸形成了黨委總纜、政府主導、部門參與、產業支撐、農户主體的工作格局。在統一規劃的基礎上,採取“共炒一盤菜,各進各的油鹽”的辦法,相關部門牽頭分別解決路網、通訊、引水、供電、供氣等鄉村旅遊發展基礎環境和服務功能配套問題。區、鄉政府部門包村,幹部包户,明確旅遊部門為牽頭部門,對日常工作進行總協調;建立聯席會制度,相互溝通,優勢互補,形成合力。

鄉政府先後投入8000多萬元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以此撬動和吸引民間資金投入1.21億元。基礎設施和環境的改善,使得農民資產增值,土地年租金由原來1500元/畝增加到2000元/畝,小院租金由每年3萬元升至10萬元。一年吸引社會資金投入達3000多萬元。建設完善了鄉村道路、水電、污水垃圾處理、公共廁所、道路指示牌等基礎設施。1500户有線電視終端用户實現户户通光纖。按照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建設標準,每個村建成了200平方米村衞生服務中心。

農房改造實行“農户出資、政府補貼”的辦法,臨街經營農家樂的民俗户實行專業設計,原房屋主體基本不動,每户房屋的外面按照X西民居風格“穿靴戴帽”,進行裝修改造。政府每平方米直補100元,主要是外牆、門窗、屋頂,每户約補1.5-2萬元。對經營農家樂家庭購置的餐桌、椅子、牀鋪、遮陽傘等經營用具實行50%直補,每户約直補5000-10000元。農房通過改造(包括平房改成二層小樓),每户政府直補約2-3萬元,農户內裝修、平房改造約需投資5-15萬元。通過改造調動農户積極性,吸引資金1.5億元。房屋經過改造,一般經營3-5年即可收回成本,農户可不出户就業,改善了居住環境,又提高了生活水平。

鄉在吸引企業投入建設、開發方面有很多成功的探索。有許多企業家到此投資入股,發展連鎖企業。如X市花鄉花卉開發總公司總經理謝春蓉,投資100多萬元建設了該鄉第一個大規模温室,引進蝴蝶蘭、鶴望蘭、紅掌等高檔花卉,並與省農科院合作建立了一個高起點、多功能花卉科研開發、示範基地,公司還積極與廣州維生公司商談,落户X鄉。資本、科技共同運作提升了花卉產業,該公司年產值目前達到5400萬元,資產從成立時的100萬元增加到了2780萬元。

鄉在景區內建有X唯一的大型鮮切花批發市場——高店子花木批發市場,除經營各種鮮切花外,還經營花卉包裝輔材、花器、花肥、種子、園林機具等相關產品。市場日銷售額40餘萬元,年銷售額1.5億元。市場現有花商、花卉公司150個,花農1200户,從事相關產業40餘家,市場營銷網絡輻射全國30個大中城市。

在鄉黨委、政府的直接參與支持下,已經形成了以公司為龍頭,以100多家種植大户為紐帶,以3500户鬆散型農户為基礎的“公司+市場+基地+農户”的花卉產業模式。鄉發展花卉產業的同時,蔬菜產業也得到了發展,擁有X最大的從事生態蔬菜培育、生產、加工、銷售的江家菜股份有限公司。

(三)加強培訓,嚴格管理,不斷提升鄉村旅遊產業水平。農家鄉快速發展的同時,X市旅遊部門及時下發了《市農家樂旅遊服務暫行規定》、《農家樂旅遊服務質量等級劃分及其評定》、《農家樂開業基本條件》、《市農家樂旅遊服務質量等級評定實施細則》、《市農家樂旅遊服務質量等級評定標準》、《鄉村酒店旅遊服務質量等級劃分及其評定》等文件,對鄉村旅遊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為提高農民綜合素質,旅遊部門還請專家指導農民學習接待禮儀、裝修佈置農居;請賓館領班指導擺台、上菜、泡茶等;請來廚師免費指導村民學習烹飪。

鄉還着力構建農民經營和就業保障平台,變單一種植農作物收入為擁有“四金”的多渠道增收保障,即“土地流轉、農宅出租的租金”,“經營農家樂或到村裏龍頭企業打工賺取的薪金”,“參與村集體經濟、土地入股、建鄉村酒店等經營企業可保底分紅的股金”,“達到社保條件後按股領取的養老金或低保金”。

三、*鄉發展鄉村旅遊業對我市的啟示和借鑑

我市許多鄉鎮狀況和條件與X鄉有相似之處,發展鄉村旅遊可以作為我市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大力發展。

啟示一:發展鄉村旅遊需要政府大力扶持和統一規劃。我市發展鄉村旅遊業,一定要把拓展旅遊業發展空間與促進“三農”全面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把建設休閒旅遊設施與推進村莊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有機結合起來。要科學制定鄉村旅遊發展規劃,並與有關部門、地方政府鄉村建設規劃、資源環境保護規劃、產業發展規劃相銜接,在充分考慮投入能力、市場容量的基礎上,堅持因地制宜,適度開發,有序發展。充分發揮政府宏觀指導作用,建立扶持鄉村旅遊政策體系,形成聯動管理機制,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從政策、資金、技術、業務培訓等方面,特別是税費優惠上給予扶持,業績突出者給予鼓勵。制定統一規範的鄉村旅遊管理辦法和服務質量標準,建立有效的監督管理體系,加強監管,防止無序競爭。

啟示二:發展鄉村旅遊必須堅持多元投入和市場運作。借鑑X鄉成功經驗,積極吸引多元投資,鼓勵集體、企業、社會資本、農户、個人一起上,國有、民營資本和外資多元投資鄉村旅遊。提高鄉村旅遊經營市場化程度,提升經營品質,推進我市鄉村旅遊發展。地方政府應減少審批程序,設立專項資金用於重點鄉村發展旅遊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補助,蓄水養魚,扶持健康發展。

啟示三:發展鄉村旅遊必須突出地方特色和打造亮點。農家小院隨處可見,農家飯菜各地都有,我市農居、農家飯菜都具有特色。如何營造特色,打造亮點,是我市發展鄉村旅遊必須深入思考的問題。推進鄉村旅遊發展,要深入挖掘各具特色的農家樂,根據各鄉鎮主導產業和自然資源差異,緊緊依託特色產業,因地制宜開展鄉村旅遊經營。大力發展觀光型農業,以具有觀光價值的果園、茶園、花園、菜園、荷塘及畜禽漁養殖場等為載體,培育發展具有觀光、採摘品嚐、參觀考察、科普教育等功能的鄉村旅遊。大力發展鄉村休閒型農家樂,依託自然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結合發展區域特色產業,以自主參與作為主要特色,培育集種養、觀賞、住宿、餐飲等服務於一體的鄉村旅遊。大力發展農家度假,重點扶持利用農家庭院、民俗風情和農家生活,開展以“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幹農家活、享農家樂”農家樂主題活動。沭陽新河、顏集、宿城雙莊、湖濱新城鮮切花基地都獨具特色,可以作為我市鄉村旅遊開發試點。

啟示四:發展鄉村旅遊必須注入文化理念和提升品味。文化是鄉村旅遊的活力源泉。沒有文化的內在支撐,再好的鄉村旅遊只會是曇花一現。要保持鄉村旅遊長期繁榮興盛,就應該重點在做足文化文章上下功夫,不斷豐富鄉村旅遊的文化內涵。大力加強鄉村文化建設,尤其是要加強富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民俗文化發掘、整理、保護與發展,不斷推陳出新,打造更多的文化產品,使之成為鄉村旅遊的靈魂與品位所在,成為人們尤其是“城裏人”心嚮往之、樂意去之的鄉村樂園。對鄉村自然、人文、民俗風情資源進行開發和包裝,將多種民間文化、飲食文化、生態文化融入到鄉村旅遊之中,舉辦紅色之旅、農事參與、農家娛樂以及田園風光休閒度假等活動,用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遊客。着力打造以農耕文化、民間工藝、鄉村民俗為特色的鄉村旅遊經營聚集區,將書畫、桃雕、花卉、烙書等文化形式融入旅遊活動當中,體現宿遷文化特色,推動鄉村旅遊從對資源的簡單利用到綜合利用、深度開發過渡,從單一休閒型向集文化、風景、娛樂等為一體的複合型轉變,提升品味和檔次,不斷增強競爭力。